十三陵图片

时间:2024-10-03 17:42:50编辑:莆田seo君

明朝总共有十六位皇帝,为何明朝的皇陵被称为明十三陵?

首先,声明一下,既然题目讨论的是“明朝16位皇帝”,那么咱就以“生前在位且被广泛承认”的16位明朝皇帝。睿宗献皇帝朱祐杬,以及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四世先祖,均为追尊,是为“非生前在位”,不列入讨论。懿文太子朱标,薨后曾追尊兴宗孝康皇帝,此后复称懿文太子,是为“不被广泛承认”,亦不列入讨论。声明完毕,然后罗列下明朝16位皇帝,以便展开回答。(1) 太祖朱元璋,(2) 建文帝朱允炆,(3) 成祖朱棣,(4) 仁宗朱高炽,(5) 宣宗朱瞻基,(6) 英宗朱祁镇,(7) 景帝朱祁钰,(6) 英宗朱祁镇,(8) 宪宗朱见濡,(9) 孝宗朱祐樘,(10) 武宗朱厚照,(11) 世宗朱厚熜,(12) 穆宗朱载坖,(13) 神宗朱翊钧,(14) 光宗朱常洛,(15) 熹宗朱由校,(16) 崇祯帝朱由检。注:宪宗朱见濡、穆宗朱载坖,这两位的名讳没写错!若有疑问,请自行查阅资料,不在这里展开了。十六位皇帝细数完了,为何只有“十三陵”,其实答案很简单。第一,明十三陵在今北京,是成祖朱棣迁都顺天后的皇陵群。太祖朱元璋孝陵,在应天,今南京。第二,建文帝朱允炆,因成祖朱棣不承认其皇帝身份,故未建陵;景帝朱祁钰,因英宗朱祁镇不承认其皇帝身份,将其以亲王礼葬于金山口,即便宪宗朱见濡追复帝号,但其陵寝未列入正式的皇陵群。如此,16帝,除去朱元璋、朱允炆、朱祁钰3帝,即13帝、13陵。

明朝有16位皇帝,哪三位皇帝不在明十三陵?

明朝有三位皇帝没有葬在十三陵。
第一位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葬在南京明孝陵,之后朱棣将国都迁到北京,才有了后来的十三陵。
第二位是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主导削藩,却引发燕王靖难,在南京被攻陷后失踪,自然没有陵墓。
第三位是明景泰帝朱祁钰,在兄长失陷瓦剌后继承皇位,之后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将朱祁钰贬为郕王,病逝后葬在金山,而不在十三陵。


明十三陵都有谁呢?

明十三陵指的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分别有: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明成祖的陵墓叫作长陵,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明仁宗的陵墓叫作献陵,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和皇后张氏的陵墓。明宣宗的陵墓叫作景陵,是明朝第五位皇帝宣宗朱瞻基与皇后孙氏的合葬。明英宗的陵墓叫作裕陵,是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明宪宗的陵墓叫作茂陵,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和一位妃嫔柏氏的合葬陵寝。明孝宗的陵墓叫作泰陵,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敬皇帝朱祐樘(年号弘治)及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明武宗的陵墓叫作康陵,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武宗朱厚照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墓。明世宗的陵墓叫作永陵,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年号嘉靖)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明穆宗的陵墓叫作昭陵,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穆宗朱载坖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明神宗的陵墓叫作定陵,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明光宗的陵墓叫作庆陵,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皇帝朱常洛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寝。明熹宗的陵墓叫作德陵,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墓。明毅宗的陵墓叫作思陵,是明朝第十六位(末代)皇帝朱由检与周皇后及田贵妃之合葬墓。退出经营十三陵特区承担八达岭-十三陵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管理经营职能,在文物安全保护领域责任重大。2018年10月,为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十三陵特区启动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剥离旅游经营职能,组建世界遗产管理中心和文物安全管理中心,退出旅游商店和经营场所等,集中力量提升文化遗产的安全保护水平。

明十三陵在什么地方?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明十三陵”为明朝皇陵,由于这一王朝曾经迁都过的缘故,该王朝的皇帝并未全部葬于明十三陵。明朝始于明太祖朱元璋,结束于崇祯帝朱由检,期间一共诞生过十六位皇帝。其中明太祖朱元璋因其在位期间明朝尚定都于南京,故而他的皇陵位于南京境内,即明孝陵。而继朱元璋之后即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因“靖难之役”的爆发而下落不明,故而未设有陵墓。除此之外,身为明朝第七帝的明代宗朱祁钰则是因“夺门之变”的发生而失去皇帝身份,死后亦只能以亲王身份入葬,是为景泰陵。且说,明十三陵中最早修建的一座帝陵为明成祖朱棣的长陵。朱棣凭借“靖难之役”顺利登基之后,后又于1420年下诏迁都至北京,原先的京师南京则沦为陪都。北京作为朱棣的就藩之地,加之又十分临近北方,因此朱棣刚一即位便有意迁都至此。待朱棣皇后徐氏于永乐五年去世之后,朱棣也是直接下令在北京选址建陵。这座皇陵最终选在一处名为“黄土山”的地方,因为此处“天门山拱震垣,地户水流囚谢”。等朱棣正式决定在此建陵,黄土山也随之更名为“天寿山”。长陵开始修建的时间为永乐七年,最终建成的时间则是永乐十一年。而这座耗时四年完成的皇陵是明十三陵中最具规模,同时也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而继长陵之后,献陵、景陵、裕陵、茂陵等十余座皇陵相继在此地落成。这其中最晚建成的一座皇陵为崇祯帝的思陵,此外这座皇陵也是这其中规模最小的。身为明朝末帝的朱由检,他在起义军攻陷北京城时于煤山自缢殉国。在他逝世之后,由于正值国破之时其尸首最初被收葬至其逝去妃嫔田贵妃的墓中。而这位田贵妃的陵墓建造于1642年,因明朝灭亡的缘故而只修建了地下部分,地面建筑尚未建造完成。而待清军入关之后,清廷为招揽民心而将田贵妃的妃园寝更名为思陵。由于思陵并不是以帝王陵墓的规格建造的,所以它的规模相对较小。然而即便思陵规模不大,但是也还是屡屡遭到盗墓贼的光顾,为此残损得非常严重。而除了十三座帝陵之外,明十三陵还包含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其中仅有的一座太监墓为崇祯帝的心腹太监王承恩所有。

上一篇:系统时间被修改

下一篇:风起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