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的古诗:霜月
李商隐 霜月 《霜月》 作者:李商隐 原文: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注释: 1、霜月:《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寒蝉鸣,仲秋之月鸿雁来,季秋之月霜始降。 2、初闻两句: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哀蝉无留响,征雁鸣云霄。《晋书乐志》: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按:水接天之水,一说指霜月之光,即俗言月华如水。则此句乃言秋空明净,月色澄清。 3、青女两句:《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地气不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女乃出,以降霜雪。高诱注:青女,天神,青腰玉女,主霜雪也。素娥:谢庄《月赋》:集素娥于后庭。李周翰注:常娥窃药奔月,月色白,故云素娥。婵娟:左思《吴都赋》:檀药婵娟,玉润碧藓。吕向注:檀药婵娟皆美貌。斗婵娟即比美。 翻译: 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 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 我登上百尺高楼, 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 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 在寒月冷霜中争妍斗俏, 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赏析: 此诗作年无考。冯《注》以为艳情诗。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诗人不仅是写生的妙手,而应该是随物赋形的化工。最通常的题材,在杰出的诗人的笔底,往往能够创造出一种高超优美的意境。读了李商隐的这首《霜月》,就会有这样的感觉。 这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人们在类似的实际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诗的形象明朗单纯,它的内涵是饱满而丰富的。 秋天,草木摇落而变衰,眼里看到的一切,都是萎约枯黄,黯然无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却显得分外光明皎洁。这秋夜自然景色之美意味着什么呢?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尽管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是冰肌玉骨的绝代佳人,愈是在宵寒露冷之中,愈是见出雾鬓风鬟之美。她们的绰约仙姿之所以不同于庸脂俗粉,正因为她们具有耐寒的特性,经得起寒冷的考验啊! 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在诗里是作为霜和月的象征的。这样,诗人所描绘的就不仅仅是秋夜的自然景象,而是勾摄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这精神是诗人从霜月交辉的夜景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标绝俗、耿介不随的一面的自然流露。当然不能肯定这耐寒的素娥、青女,就是诗人隐以自喻;或者说,它另有所实指。诗中寓情寄兴,是不会如此狭隘的。王夫之说得好:兴在有意无意之间。(《姜斋诗话》)倘若刻舟求剑,理解得过于窒实,反而会缩小它的意义,降低它的美学价值。 范元实云:义山诗,世人但称其巧丽,至与温庭筠齐名。盖俗学只见其皮肤,其高情远意,皆不识也。他引了《筹笔驿》、《马嵬》等篇来说明。(见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五引《诗眼》)其实,不仅咏史诗以及叙志述怀之作是如此,在更多的即景寄兴的小诗里,同样可以见出李商隐的高情远意。叶燮是看到了这点的,所以他特别指出李商隐的七言绝句,寄托深而措辞婉(《原诗》外编下)。于此诗,也可见其一斑。 这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一点值得注意:诗人的笔触完全在空际点染盘旋,诗境如海市蜃楼,弹指即逝;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秋深了,树枝上已听不到聒耳的蝉鸣,辽阔的长空里,时时传来雁阵惊寒之声。在月白霜清的宵夜,高楼独倚,水光接天,望去一片澄澈空明。初闻征雁已无蝉二句,是实写环境背景。这环境是美妙想象的摇篮,它会唤起人们脱俗离尘的意念。正是在这个摇篮里,诗人的灵府飞进月地云阶的神话世界中去了。后两句想象中的意境,是从前两句生发出来的。 关于中秋的古诗 关于中秋的古诗 古诗一组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月下独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晏殊《中秋月》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苏轼水调歌头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辛弃疾《满江红》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张煌言《舟次中秋》 【标题】:唐诗中月 之韵 还有: 1,徐徐东海出,渐渐上天衢。 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2,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3,三十六宫秋夜深,昭阳歌断信沉沉。 唯应独伴陈皇后,照见长门望幸心。 4,狡兔顽蟾死复生,度云经汉澹还明。 夜长虽耐对君坐,年少不禁随尔行。 玉桂影摇乌鹊动,金波寒注鬼神惊。 人间半被虚抛掷,唯向孤吟客有情。 5,桂轮秋半出东方,巢鹊惊飞夜未央。海上风云摇皓影, 空中露气湿流光。斜临户牖通宵烛,回照阶墀到晓霜。 庾亮恃才高更逸,方闻墨翰已成章。 6,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 后羿遍寻无觅处,谁知天上却容奸。 7,寥寥天地内,夜魄爽何轻。 频见此轮满,即应华发生。 不圆争得破,才正又须倾。 人事还如此,因知倚伏情。 8,碧落谁分造化权,结霜凝雪作婵娟。 寒蝉若不开三穴,狡兔何从上九天。 莫见团圆明处远,须看湾曲鉴时偏。 郄诜树老尧蓂换,惆怅今年似去年。 9,月,月。暂盈,还缺。上虚空,生溟渤。散彩无际, 移轮不歇。桂殿入西秦,菱歌映南越。正看云雾秋卷, 莫待关山晓没。天涯地角不可寻,清光永夜何超忽。 10,桂满三五夕,蓂开二八时。清辉飞鹊鉴,新影学蛾眉。 皎洁临疏牖,玲珑鉴薄帷。愿言从爱客,清夜幸同嬉。 11,池上与桥边,难忘复可怜。帘开最明夜,簟卷已凉天。 流处水花急,吐时云叶鲜。姮娥无粉黛,只是逞婵娟。 12,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13,过水穿楼触处明,藏人带树远含清。 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14,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 15,苔色轻尘锁洞房,乱鸦群鸽集残阳。青山空出禁城日, 黄叶自飞宫树霜。御路几年香辇去,天津终日水声长。 此时独立意难尽,正值西风砧杵凉。 16,秋月沿霄汉,亭亭委素辉。山明桂花发,池满夜珠归。 入牖人偏揽,临枝鹊正飞。影连平野净,轮度晓云微。 晶晃浮轻露,裴回映薄帷。此时千里道,延望独依依。 17,久客未还乡,中秋倍可伤。暮天飞旅雁,故国在衡阳。 岛外归云迥,林间坠叶黄。数宵千里梦,时见旧书堂。 18,凉夜窥清沼,池空水月秋。满轮沉玉镜,半魄落银钩。 蟾影摇轻浪,菱花渡浅流。漏移光渐洁,云敛色偏浮。 似璧悲三献,疑珠怯再投。能持千里意,来照楚乡愁。 19,秋夜月偏明,西楼独有情。千家看露湿,万里觉天清。 映水金波动,衔山桂树生。不知飞鹊意,何用此时惊。 20,云披玉绳净,月满镜轮圆。裛露珠晖冷,凌霜桂影寒。 漏彩含疏薄,浮光漾急澜。西园徒自赏,南飞终未安。 【标题】:宋诗吟秋 1,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2, 袢暑推不去,快风喜来过。 西荣迟明月,与子聊婆娑。 初如金盆涌,稍若玉鉴磨。 亭亭倚华魄,艳艳舒冻波。 夜气清入骨,奈此光景何。 一杯幸相属,安能废吟哦。 纤阿无停轮,衰鬓飒已多。 及时会行乐,无惜醉颜酡。 3,旧时家住长安城,万户千门秋月明, 紫陌朱楼歌吹海,酣宴不觉银河倾。 受降城头更奇绝,莽莽平沙千里月, 选兵夜出打番营,铁马蹴冰冰欲裂。 塞月未落成功回,腰鼓横笛如春雷。 长安高楼岂不乐,与此相去何辽哉! 丈夫志在垂不朽,漆胡骷髅持饮酒, 举头云表飞金盘,痛饮不用思长安。 4,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标题】:平湖秋月.乾隆 春水初生绿似油,新蛾泻影镜光柔。 待予重命行秋棹,饱弄金波万里流。 念奴娇中秋月次姚孝宁韵 【年代】:元:张玉娘 冰轮驾海,破寒烟、万点苍山凝绿。 清逼嫦娥秋殿静,桂树香飘金粟。 万顷琉璃,一天素练,光彻飞琼屋。 楚云无迹,萧萧梦断银竹。 都胜三五寻常夜,高河新泻下,雪波霜瀑。 臂冷香销成独坐,顾影□愁千斛。 燕子楼空,凤箫人远,幽恨悲黄鹄。 夜阑漏尽,梅花声动湘玉。 古诗:1,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2,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3,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关于中秋的诗句古诗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明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宋文天祥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明徐渭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中秋节的诗句——《霜月》?
霜月朝代:唐代 作者: 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译文: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妍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此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全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诗人的笔触完全在空际点染盘旋,诗境如海市蜃楼,弹指即逝;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诗人将静景活写,前两句生发出了后两句想象中的意境,栩栩然传达了一种生动而优美的景象。这颇可看出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霜月》赏析
霜 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诗鉴赏
这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冷的秋意。
秋天,草木摇落,黯然无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却显得分外光明皎洁。“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尽管“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整理:zhl201704
霜月译文 | 注释 | 赏析
霜月 [唐代]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楼高 一作:楼南 / 楼台)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天,月亮,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注释 征雁:大雁春到北方,秋到南方,不惧远行,故称征雁。此处指南飞的雁。无蝉:雁南飞时。已听不见蝉鸣。楼南:一作“楼台”。水接天:水天一色,不是实写水。是形容月、霜和夜空如水一样明亮。青女:主管霜雪的女神。《淮南子·天文训》,青女乃出,以降霜雪”。素娥:即嫦娥。斗:比赛的意思。婵娟:美好,古代多用来形容女子,也指月亮。 赏析 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诗人不仅是写生的妙手,而应该是随物赋形的画工。最通常的题材,在杰出的诗人的笔底,往往能够创造出一种高超优美的意境。李商隐的这首《霜月》,就会有这样的特点。 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