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雪方程式的方程意义
本方程揭示了价格的本质,对研究价格定价机理有着奠基石的作用。MV=PT这个公式当中,M是指货币总量,V是指货币流通速度,P是指商品的平均价格,T是指总交易商品量。费雪方程一开始提出的应用范围是运用在经济总量的大宏观层面,故上述四个变量都是总量性变量。 M 即货币总量,现在经济体中形形色色的交换介质很多,比如现钞、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信用卡、国库券、粮票、布票、商场代金券、银行汇票、债券,让人看的眼花缭乱。费雪方程从考察总量的角度出发,甄别出货币总量是非常轻而易举的事情。在现代社会中,货币的静态总量就是现金+央行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活期存款这三者的总和,也就是M1。关于这一点的鉴别属于货币定义的简单概念,再次不加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货币 定义。因此,这个总量信息是可以通过央行与商业银行报表轻松查阅统计,非常方便。至于V即流通速度,其实更易于理解的说法是货币周转率。打一个比方我有100元钱,一只西瓜,你有50块钱,一杯可乐。在初始状态下,由我们构成的社会里,货币总量M=100+50=150元。如果我们两个就这样拿着钱什么也不做,没有成交,那么所有物品的价格就都是0。现在我们假设今天我想喝一口可乐,我花了100块钱从你的可乐瓶里喝一口,那么今天整个经济体里M=150因为一共有150块钱,P=100,因为成交一口可乐的价格是100,T=1,因为成交一口可乐,V=2/3(因为150元里,今天有100元进行了交易)。由上述例子可以直观的看出,V的意义在于一定时期内(比如一天)参与交易的货币占货币总量的比例。在现实生活中,每天有无数的人进行着交易进行着货币交换,看似复杂,其实和上面的例子是一样的。M和V的乘积代表了货币供应量这个概念,是静态的货币总量加上时间这个概念后的增量概念。因此说到货币供应量,潜台词里一定是设定了一定时间的期限。V这个概念对于研究宏观经济定价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说,如果你家里立刻多出了100万亿人民币,你是不是马上得出结论,社会马上要通货膨胀了?因为M增加了。但是如果我们加一个条件,这100万亿只能看,不能用,那么你的结论呢?你肯定会说这不是白搭。这个问题看似无聊,其实对于研究社会价格总量变化非常的重要,正是因为V的存在,我们是没有办法简单的通过M的改变就轻率的对物价变化下定论。 事实上费雪方程在微观领域的价值比宏观领域更璀璨。比如,你有100元想在菜场买一个苹果。经过讨价还价,你付了10元。所以M=100,V=0.1,Y=1,P=10。你只需要简单的将公式变形一下就可以得到P=MV/Y。这就揭示出了价格的根本性真理,即:价格是成交额(货币)与商品的一种比值,它体现了付出货币方与付出商品方的力量对比关系。之后的许多学派也对费雪方程提出了很多各自的新的理解,但基本差别只是对阐述上述四个变量论点不同而已。比如费雪认为V由社会观念和技术决定,是一个变化缓慢的变量,在分析中可以假定为一个固定值。另外的学派会认为V也是会短期大幅波动的,因此不可以假定为一个恒量。但是无论如何的诠释,都无法改变这个公式黄金般的真理。 剑桥方程式与费雪方程式两者在形式上基本相同,但二者在研究方法上、内容上却有本质的区别;(1) 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强调货币的交易手段职能,侧重于商品交易量对货币的需求;剑桥方程式强调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职能,侧重于收入y的需求。(2) 费雪方程式侧重于货币流量分析,剑桥方程式侧重于货币存量分析;(3) 两个方程式对货币需求的分析角度和所强调的决定货币需求因素有所不同。费雪方程式是对货币需求的宏观分析,剑桥方程式是从微观角度对货币需求进行分析。马歇尔和庇古不仅仅将交易水平和影响人们交易方式的制度作为研究人们持有货币的关键要素,还探讨了货币作为财富的一种被人们选择所持有的原因和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既然货币被人们选择所持有,就不能排除利率的影响。但总体来说,剑桥方程式和费雪方程式差异很小,体现了货币中性论,即经济中的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的“二分法”思想。
费雪方程是什么?
费雪方程式亦称交易方程式,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费雪在1911年《货币购买力》一书中提出并得名,是首先对物价水平同货币数量之间的关系作出的系统阐述。费雪之前货币需求理论中所考察的货币,重视的是贵金属。费雪方程式建立的时候,金币本身在视野中已不再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存款通货则已经受到重视。费雪认为,假设以M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是交易、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因此,费雪方程式亦称为现金交易说);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有:MV=PT或P=MV/T。关系这个方程式是一个恒等式,其中P的值取决于M、V、T这三个变量的相互作用。费雪分析认为,在这三个经济变量中,M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外生变量;V由于制度性因素在短期内不变,因而可视为常数;交易量T对产出水平常常保持固定的比例,也是大体稳定的。因此,只有P和M的关系最重要。所以,P的值特别是取决于M数量的变化。费雪虽然关注的是M对P的影响,但是反过来,从这一方程式中也能导出一定价格水平之下的名义货币需求量。也就是说,由于MV=PT,则M=PT/V=PT/V。这说明,仅从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考察,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是1/V,即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