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演义》是小说还是历史著作?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汉末年,汉室衰弱,黄巾起义,各路英雄乘剿黄之机发展势力。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最强。连年混战,弱肉强食。官渡之战,曹操灭袁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吴国大将周瑜大败曹操,使曹操暂无力侵犯长江以南,形成三足鼎立,相对稳定的局面。三国是曹操的魏国,孙权的吴国,和刘备的蜀国。曹操逝世后,曹匹称帝。大将司马昭统一全国,结束了三足鼎立之局面,夺魏为晋,建立晋朝。扩展资料《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小说一直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尤其是通过刘备这位仁君的形象和诸葛亮这位贤相的形象.突出了作品“拥刘反曹”的主题,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作为蜀汉对立面的一个典型形象,就是曹操:小说中的曹操既是奸雄的典型,也是暴君的象征,作品正是通过对这一人物的针砭,体现了人民群众憎恶暴君、反动动乱的愿望。但是,作品中曹操是一位“奸雄”,而不是奸臣。所以,他虽然时常被对手称为“汉贼”,却仍然是文有谋臣,武有勇将,仍然有不少人死心塌地地捍卫他。与吴、蜀相比,曹魏反而有着不可思议的优势。正因为如此,小说最后,被人们拥护的明君刘备却命丧白帝城,而被人们视为“汉贼”的曹操却差一点统一了全国。这是三国的悲剧,也是历史的必然。这也体现了作品与作者思想上的矛盾性。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是同一部著作吗?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不是同一部著作。《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汉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该作品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当然也有例外,在日本说的《三国志》,一般指的都是我们口中的《三国演义》(其实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会更容易理解)。另外现在的日本人读的一般是小说家吉川英治根据三国演义编写的《三国志》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有哪些不同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有什么不同
1、两者的性质不同:《三国演义》是小说,而《三国志》则是史书。
2、作者不同:《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写的,而《三国志》则是西晋史学家陈寿写的。
3、内容不同:《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主要描写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这近一百年的风云变幻。而《三国志》则记载的是三国时期的史料,主要子饿了魏、蜀、吴三国分权的历史。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是什么关系?
首先明确指出的是:《三国志》为史书,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之一。而《三国演义》是小说,是文学作品,也就是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其次分别介绍一下这两人部书的概况:《三国志》为西晋陈寿撰,全书六十五卷,分魏蜀吴三志。纪传体三国史。无表志。魏志前四卷称纪,蜀吴两志有传无纪。对魏的君主称帝,叙入纪中;吴蜀则称主不称帝,叙入传中。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属于官修的有晋王沈《魏书》、吴韦昭《吴书》,属于私修的有魏鱼豢《魏略》,为寿书魏吴两志的主要依据。蜀国无史,但寿本蜀人,又为史学家谯周弟子,蜀未亡时,即留心蜀国史事,故《蜀志》亦不逊于魏吴两志。三志本独立,后世始合为一书。以叙事较为简略,南朝宋时裴松之为之作注,博引群书,注文多出本文数倍,保存的史料甚富。《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长篇小说。元末明初罗贯中著。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评话》和某些有关传说,经过综合熔裁,再创作而成,今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为最早,分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清初毛宗岗又作了一些修改,成为现在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三国演义》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结义,终于王濬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状况有所反映,暴露了董卓等反动统治者的某些罪恶,提供了关于封建社会中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可资借借鉴的思想材料。但书中通过尊刘抑曹等描写,作现出作者对封建的正统观念和立场,并对黄巾农民起义有所诋毁。该书用文字浅近的文言,结构宏大,人物众多,情节曲折,是我国历史小说中著名的作品。通过以上介绍,可以肯定的告诉题主,先有《三国志》后有《三国演义》。《三国志》是由西晋人陈寿所撰,是一部历史巨著,当然成书于西晋。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约诞生在距今七百年前后,该书是一部历史小说。《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关系,前者记述的是历史。而后者是文学小说作品。它们之间的最大不同就是历史所记载的人物、事件和所发生的时间地点绝大部分都是有据可查的。而文学作品作者可以根据个人的观点和想象将其夸张或有意贬低。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历史故事。
三国志是真的吗?
问题一:三国志全都是真的吗? 三国志是陈寿写的,陈寿这个人经历了三国的末世,生活在晋朝,离三国的时间很近,而且陈寿治学严谨,参考了大量的史料,去除了很多虚假的东西,所以可信度很高。
当然,并不能说三国志全部都是真的,这个太绝对了,恐怕连陈寿自己也不敢这么说。
看三国志的同时,还可以看看裴松之的《三国志注》。
易中天先生说了解三国这段历史,可信的就是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
问题二:三国志是真的还是假的 《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与《三国志》差不多,但有些故事出于虚构,比如,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连环计,草船借箭,借东风等,空城计见于《三国志》裴松之的注,真假存疑,一般认为不是真的。《三国演义》中与《三国志》出入较大的地方多见于对刘、关、张三人早期事迹的描写和诸葛亮的神异之处以及关于左慈、于吉等的叙述。其余故事基本与《三国志》相同。
问题三:三国志写的就全是真的吗? 可能也有陈寿个人和当时的环境因素。陈寿的父亲原是蜀汉的运粮官,因为筹粮不及时使北伐一半的孔明不得不退兵,差点被孔明砍了。后来虽没砍也责骂了一顿免了职。陈寿对孔明肯定有微词。 加上写三国志时三国已归晋,陈寿是做为晋臣著史的,自然以魏晋为正统写三国了
希望采纳
问题四:三国演义是真的吗? 是真的历史吗 演义,说白了就是:小说。
以陈寿的《三国志》为主要素材,收集民间传说及历代野史(就是非官方记载的史书)编著而成的。
正统的官史,基本就是真实的历史记录。所谓基本,,举个例子吧。为什么读完《三国演义》再看《三国志》总觉得诸葛亮,突然从一个带有神仙光环的圣人突然变成一个酒囊饭袋的草包。话非如此,只是说,相差太大了。有不少人就赞同这么一个观点:陈寿年轻的时候曾欲拜诸葛亮为师,但是诸葛亮看不上陈寿,拒绝收陈寿这个学生。于是陈寿记恨在心。这也是有点根据的。
而小说,为了销量(呵呵),不免要取悦读者,有点哗众取宠的意思,这样以来,它就难免要加入作者本人的感 *** 彩,当时社会的主流论调,等等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
比如说《三国演义》中:三气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博望,空城计,蒋干盗书,都是《三国志》中没有记载的,或者与《三国志》记载的有相当大出入的。这还有很多。
如果要学习真正的历史,那就不得不看《三国志》。
还有就是,为什么罗贯中特别偏向于蜀汉?这是迫于当时明朝这又一世袭王朝的社会压力的。汉朝原本姓刘,那么在当时的诸侯当中,自然刘备就是正统。其他姓氏要想称霸中原,那就是大逆不道,天下共诛。
罗贯中只有这么写,《三国演义》才不会被大明定为反书,才能卖得出去。
问题五:三国是真的吗 是问的历史上有没有三国这个时期的话,那就是真的有。三国指220年-280年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魏、蜀、吴这三个国家。
三国演义的话,那就不全是真的,是罗贯中根据三国志(这部三国志是较接近史实了)改编的一部小说。。当中有些夸大成份,跟不符合史实的地方。。必竟是小说。。
问题六:三国志真的是正史吗 陈寿写的《三国志》基本上就是三国的真实历史。裴松之为《三国志》写的注是对《三国志》的补充。一般来说这两者都可以被看作是史实。
问题七:很多人都说三国演义80%是假的,是真的吗? 《三国演义》是长篇小说,但原来的故事却是零星存在的。这些零星材料如何最终组织成长篇巨著,实是一个有趣的过程。这过程可说是年深月久。由于它根本不是正史――如果雷同正史,则《三国志》成书后就无须再编撰甚么《三国演义》了。当然《三国演义》的取材,既有直接取自《三国志》的,也有间接取自《三国志》的注文以及其它六朝文献的史料,更多的则是后世已敷演充实的(俗语“加料”)故事材料。尤其是元代戏剧作品,已将三国故事贯串成有血有肉的生命。综论三国故事的形成经过,可以分为下述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陈寿《三国志》成书以前的记载,大部分是史料,包括历史人物的出身、言行等记录和传说。陈寿《三国志》录取其中一部分做材料,编撰正史,但更多的材料则遗留在文人笔下或民间。 第二个阶段是《三国志》成书后初期,尤其是东晋、南北朝,因为去三国未远,仍有大量文献和民间传说流行,但故事内容大约无可避免开始出现增添或转变的情形。 第三个阶段是唐,宋时代文人的歌咏和说故事者的敷演,前者可使故事传说走向理趣,后者则使零星故事组合成较长的单元。 第四个阶段是元剧作品。元代许多剧作家都尝试将三国故事敷写成情节精彩的剧本。就以吕布和貂禅的故事为例,现存的剧本有无名氏《锦云堂暗定连环计》,郑光祖《虎牢关三战吕布》,武汉臣《虎牢关三战吕布》(残缺),于伯渊有《白间斩吕布》。另外元南戏有《貂蝉女》(残缺)。见微知著,可以估计元剧作家对全部三国故事发扬光大之贡献。 第五个阶段是罗贯中的成书。“三国志通俗演义”一书“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确是的论,尤其是博采各种典籍包括史注、笔记、传说、平话、剧本、诗文等,共冶一炉,成为巨著。这当中实际上汇集了千千万万人的心血;在罗贯中以前,在故事文字和情节方面进行修改加工的无名作者,也同样功不可没。罗贯中可以说是后期一个集大成者。 四、《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坊间流行的《三国演义》毛评本在书前有一篇《读〈三国志〉法》。这是一篇教人如何欣赏《三国演义》的文章,包括内容和文学技巧的剖析。当中不是每一个观点都正确,但却是很有启发性的,不可不读。
问题八:三国是历史真的吗 是真的,三国(狭义220年-280年,广义184年、190年、208年-280年或至265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及孙吴三个政权。
184年汉灵帝时期爆发黄巾之乱,为了平息叛乱、安定地方,各地刺史、州牧被授权总揽地方军政大权,成就了军阀割据的基础。
189年汉灵帝死后,朝廷因宦官与大将军何进冲突引发内乱而被军阀董卓控制。董卓实施暴政,废立皇帝,各地诸侯军阀借此举兵反抗董卓。
190年董卓挟持朝廷从洛阳迁都长安,各地军阀则相互争斗,天下开始群雄割据的局面。192年董卓被司徒王允设计刺杀后,长安又被董卓余部李、郭汜等占领。汉献帝趁机东逃,于建安元年(196年)被曹操迎到许都。
曹操采纳“奉天子以令不臣”(俗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击败多股势力,于200年的官渡之战击败袁绍,至208年时大致掌控了中国北方。然而占据优势兵力的曹操军于该年冬季的赤壁之战中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形成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迫汉献帝禅让后称帝,史称曹魏,至此东汉灭亡,正式进入三国时期。次年以益州为主的刘备亦以汉室宗亲的身份称帝,国号续为汉,史称蜀汉。
刘备与孙权在赤壁之战后拓展势力,为了荆州问题双方多次发生纠纷与战争,最后刘备在222年的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绝大部分。
刘备于223年病死,辅佐其子刘禅的诸葛亮于同年再与孙权恢复同盟。据有扬州、荆州及交州等地的孙权至229年才称帝,国号吴,史称孙吴或者东吴。此后三国局势主要为蜀吴同盟对抗魏,各国疆域变化不大。而曹魏朝廷渐渐被司马氏一手掌控。
263年司马昭为建立军功准备篡位,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亡。265年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曹魏亡。西晋于280年发动晋灭吴之战,灭亡孙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
问题九:三国演义里大多数历史是真的吗? 还是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的。人们绝大部分上把《三国演义》当做真正的三国历史,但是我们发现说起《三国演义》的时候都是说它是一本小说。小说是可以随便写的,怎么精彩怎么写。觉得距离真正的历史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纯粹是民间心目中的三国,三国历史可靠一点的还是陈寿记传体的《三国志》。
问题十:三国演义真的是由三国志改编而成吗? 是,虽然我没怎么读过三国志,但我比较喜欢三国演义(老版的),当时资料都说是三国志改编来的,三国志好像是分成了三类,魏,蜀,吴单独写的。
三国志是真实的吗?
接近真实!毕竟《三国志》作为二十四史之一是得到历代史学家们的认可的!\x0d\x0a而且最初陈寿撰写三国志的时候,是在晋朝为官,并且参考了当时的魏书吴书和蜀书,因此当时他的资料是十分完善的??\x0d\x0a并且在政治立场方面,首先他是蜀官,也许他会怨恨魏灭蜀,但是后来魏的后身晋监督他写,而晋作为篡夺魏的政权,肯定还是会尽量要求他偏向魏国,而吴国与他非亲非故,因此更加能够公平对待。在没有理由篡改的情况下,他当时写的大多数都应当是他所看到的真正的现实??\x0d\x0a至于裴松之的注,首先他所加的大多数都是自己所看到的所谓野史,而正史中所有的几乎已经被陈寿写全了,而野史有一部分可信,可能是统治者所忽视或者所可以掩盖的,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野史是根据民间传说或者说是老百姓对于心中人物的形象所做的艺术添加??\x0d\x0a总的来说,陈寿写的部分大致上都值得相信,但是也不能忽略可能存在的疏漏或者说是一部分的用文笔进行的丰满,但这些也不伤大雅。而裴松之所写的部分则值得揣摩,但也不可都不信,毕竟还是有可信之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