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武则天历史记载有哪些?
李治,字为善,生于628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其母亲是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李治在631年被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643年,他被册立为皇太子。649年,李治在长安太极殿登基。李治是个体察民情的皇帝,早在即位初年,就立志要做中兴英主,以建成大唐的盛世基业。李治在元老重臣的辅佐下,恭勤国事,礼贤下士,认真执行太宗皇帝的贞观遗规,垦殖荒田,推行均田制,发展科举制度。在当时,人口迅速增加,朝廷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昌盛,人们安居乐业,对外势力甚至发展到了中亚地区。李治有知人之明,他身边诸多贤臣如有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张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他亲自提拔的。其中,韦思谦曾受褚遂良打击,杜正伦曾被唐高宗的先皇唐太宗李世民冷落,但李治却没有对他们另眼相看,反而知人善用,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在李治还是太子的时候,就结识了武则天。太宗驾崩后,武则天出家了,李治又把她接回宫中封为昭仪,后来又册封武则天为皇后。根据史书记载,李治长期有头痛与眼疾,到了晚年,眼睛几乎全盲,曾请御医秦鸣鹤医治。秦鸣鹤主张进行针灸医治,李治同意了。针灸虽然在短时间内确实有效,但仍无法根治李治的病痛。李治在位34年,于683年驾崩,享年55岁,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唐高宗李治本性仁慈、低调、俭朴,不喜欢大兴土木,不信方士长生之术,不喜游猎。但是,在高宗病痛期间的朝政,则有赖于武则天执掌治理。武则天生于624年,是唐朝功臣武士彟的小女儿。据说武则天小时候就显露出了与众不同的特质。当时,名闻天下的星相家袁天罡曾到武家赴宴。席间,武家人请求他相面。袁天罡看了武则天的妈妈杨氏的面相后,说:“夫人骨法非常,必生贵子!”这时,乳母抱着武则天走了出来。袁天罡上前审视了一会儿,让乳母把她放在地上走走看。武则天走了几步,袁天罡又让她抬头看,观察了一会儿后,袁天罡又惊奇,又遗憾地说:“这个孩子生有龙睛凤颈,相貌也是伏羲之相,是极其尊贵的人啊!只可惜她是女孩,如果是男孩的话,是可以当君王的啊!”637年,也就是武则天14岁时,唐太宗李世民听说她极其美貌,就把她召入后宫,赐号为“武媚”。652年,武则天又被唐高宗封为“昭仪”,后来成为了皇后。被古代文献形容为“素多智计、兼涉文史”的武皇后,很快就显露出她超人的才华和精明强悍的治国能力,得到了高宗皇帝的极大信任与依赖。660年,唐高宗风疾发作,让武则天处理朝政。于是,武则天向唐高宗建议,允许她一块上朝,临朝听政,这使她的政治经验和影响力进一步得到增强。武则天还建议唐高宗,让他用“天皇”称号,自己则自称为“天后”。“天皇”唐高宗和“天后”武则天被人们合称为二圣。后来,唐高宗的身体每况愈下,繁重的国事必须由武则天来决断。于是,武则天又有了新的想法。674年,武则天提议高宗以孝顺的名义,追封了所有的先皇祖宗。追尊唐高祖李渊为神尧皇帝,李渊的皇后窦氏为太穆神皇后,追尊唐太宗李世民为文武圣皇帝,长孙皇后为文德圣皇后。不仅如此,武则天还上书唐高宗,提出了12条改革措施,向全天下颁布了她的政治纲领。后来人们一般把武则天的政治纲领叫做建言十二事。这十二件事分为4方面:第一方面,施惠天下,切实减轻人们负担。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停止对外作战,减少公共工程。把京城的百姓的徭役给免了。第二方面,优待百官。从提高官员的待遇入手,给八品以上的官员涨工资,给才高位卑、长期得不到晋升的中下级官僚升官。第三方面,提高母权。武则天提议当时的人们,如果母亲去世,父亲还在世,也要为母亲守孝3年。第四方面,端正风气。一是王公以下的人都要学习《老子》;二是提倡节俭,要求服务于宫廷的手工业作坊停止生产奢侈品。古代皇后的裙子一般是13个褶,可是为了提倡节俭,武则天穿的却是只有7个褶的裙子。这个建言十二事使武则天的威望更加提高了。675年,唐高宗患的风眩症更加厉害了,他便与大臣们商议,准备让武皇后摄政。宰相郝处俊劝谏道:“陛下为何不把先皇们辛苦打拼下的江山托付给皇族后裔,却要拱手让给天后呢!”唐高宗听了之后,不再商议了。武则天得知此事后,就召集了一些文学之士撰写了《列女传》、《臣轨》、《百僚新戒》、《乐书》等著作约千余卷。并且密令参决百官疏奏,用来分走宰相郝处俊的权力。不久,高宗下诏:朕方欲传位皇太子,而疾速不起,它申往命,加以等名,可兹为孝敬皇帝。唐高宗同时诏令:武后摄政。676年,改元仪凤,布施大赦天下。由此开始,直至高宗驾崩,武则天全面掌控了朝政。在683年至690年的这段时间里,武则天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并定都洛阳,改称神都,建立了武周王朝。在武则天统治的近50年间,唐朝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得到了蓬勃发展。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所以有“贞观遗风”的美誉。
武则天历史真实记载
武则天历史真实记载: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上元元年(674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参预朝政。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在位前后,“明察善断”,多权略,知人善任,重视选拔人材,开创殿试、武举及试官制度。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同时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军事上收复并稳定安西四镇,一度使后突厥归降。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智略过人,兼涉文史,颇有诗才。有《垂拱集》及《金轮集》,今已佚。《全唐诗》存其诗。
武则天是什么朝代?
武则天的一生 武则天(624~705)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后改唐为周,自己做了皇帝。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掌握政权达几十年,为维护唐朝的强盛和统一、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武氏14岁被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为才人,号「武媚」。太宗死后,则天入感业寺为尼。 唐高宗即位,复召武氏入宫,拜昭仪。她与当时的王皇后、萧淑妃产生后宫矛盾。永徽六年(655),高宗立武氏为皇后。 武则天资质聪慧,广涉文史,富有智谋。武则天做为皇后之后不久,由于高宗体弱多病,有时便委托她处理某些政事,因而威势日盛。上元元年(674),高宗称「天皇」,武后称「天后」,宫中并称「二圣」。 弘道元年(683)高宗去世,太子李显即位,武则天临朝称制。嗣圣元年(684)二月,武则天废李显为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皇帝,继续临朝称制。同年九月,她将旗帜改为金色,东都洛阳改称神都。天授元年(690)九月初九,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降李旦为皇嗣。 武氏晚年宠爱张昌宗、张易之兄弟。神龙元年(705)正月,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敬晖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杀二张,逼武则天退位,李显重新即位,给武则天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后人因而称她为「武则天」。其于同年十一月去世。
唐朝...........................
唐太宗死后,继位的唐高宗多病,后期把政事交给皇后武则天处理,国家大权逐渐落入她手中。后来唐中宗即位,武则天更临朝称制,相继废唐中宗和唐睿宗,自称圣神皇帝,后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基本上推行了唐太宗的政策,使唐的国势能继续发展。但她任用残酷的官X(唔识打...),实行高压政策,大开告密之门,杀害异已。武周维持了十五了,羣臣趁武则天病危,迎立唐中宗复位,并恢复唐的国号。 补充:武则天是唐太宗的女人,但他过世后,儿子高宗对美丽的武则天动了情,所以将原来已被逐出宫的武重新带回宫中,并把原来皇后废除,立武为皇后,唐高宗死后,中宗继位,武废中宗,拥立儿子睿宗,再废儿子,自立为皇。
参考: 自已同埋本中史书。
武则天是商朝的人 夏,商,周,春秋,战国,汉,三国,晋,隋,唐,宋,元,明,清 而且她也中国第一个女王帝
参考: 中史书
武则天系唐朝既人牙
参考: book
武则天统治的时代称为[小周朝]
武则天(武曌) (624-705) *** 唯一的女皇帝。杰出的女人,有绝顶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心狠手辣。在她再位间任用酷吏以强硬的手段统治她的王朝。取李唐江山而代之,她的王朝号(周)。 武曌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妃傧的一种)。李世民死后,成为唐高宗-李治的昭仪(妃傧的一种),经过长期的苦心孤诣她当上了皇后。然后再排除李氏王朝当上皇帝。 虽然在武曌她再位间任用酷吏以强硬的手段统治她的王朝,但并没损害整个 *** 的元气,并使 *** 顺利地进入第二个黄金时代。
武则天 唐朝(624~705)唐高宗李治皇后,后为周则天皇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武则天14岁时,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为才人。太宗死后,则天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即位,复召入宫,拜昭仪,进号宸妃,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互相谗毁。永徽六年(655)高宗立武氏为皇后。王皇后被废不久,即与萧淑妃同被则天害死。则天素多智计,兼涉文史,自显庆末年起,乘高宗体弱多病之机,遂专国柄,威势日重。 上元元年(674),高宗称“天皇”,武后称“天后”,宫中称为“二圣”。弘道元年(683)高宗去世,中宗李显即位,则天临朝称制。嗣圣元年(684)二月,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立睿宗李旦,继续临朝称制。则天于天授元年(690)称帝,国号周。废睿宗为皇嗣,改东都洛阳为神都。 武则天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大肆翦除异己,打击政敌,并滥杀一些被她怀疑的大臣。唐初的元老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甯、裴炎及程务挺等人,少数被贬逐,多数遭诛杀;李氏皇室及宗室诸王相继杀戮殆尽。武则天以女主的身份号令天下,执政前又无自己的心腹,执政后多疑臣民不忠于己,遂任用索元礼、周兴及来俊臣等酷吏,广事罗织,严酷逼供,奖励告密,虽然消灭了一些政敌,但也滥杀无辜。到武周政权正式建立以后,斗争趋向缓和,此风才有所收敛。我来说两句:究竟该挖不该挖 ,究竟应该怎么挖。 武则天为擡高武氏一族及宠臣李义府等人的社会地位,抑制旧门阀士族及李唐皇族,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把武家列入第一等,并规定凡五品以上官员皆入于谱。为了培植自己的政治力量,扩大其政权的社会基础,她举行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制,员外置官,破格用人。这样做虽然选拔了一批才能之士,但也不免使官员倍增,流于冗滥。 高宗在位时,武则天曾上疏建言12事,其中有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禁淫巧、省力役等进步的主张,高宗皆略施行之。在武则天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由于隋末农民起义的作用及唐太宗贞观之治奠定的基础,也由于武则天沈重打击了旧士族和大贵族、大官僚集团,执行了一些具有进步性的政策,所以社会经济呈现出发展的趋势。武周政权建立后,她感到整个西域过于阔远,不易管辖,遂于长安二年(702)把天山以北地区从安西都护府划出来,另置北庭都护府,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安西四镇(即碎叶、龟兹、于阗、疏勒)自垂拱二年(686)起为吐蕃所占。武则天不甘心失土,乃于长寿元年(692)遣王孝杰等大破吐蕃,恢复了四镇。武则天还非常重视著述,召学士先后撰成《玄览》、《古今内范》、《青宫纪要》、《少阳政范》、《维城典训》、《紫枢要录》、《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内范要略》、《乐书要录》、《百寮新诫》、《兆人本业》、《臣轨》等书。她另有《垂拱集》、《金轮集》等著述。 但武则天也有不少消极的行为。她信图、崇佛教、建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打击政敌的过程中也不免滥杀无辜。官吏大增也必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她统治时期尽管社会经济有所上升,但逃户问题已经日益严重,府兵制开始走向破坏。武则天重用武氏宗室武承嗣、武三思、武攸绪及武攸宁等人,并大封武氏宗人为王。大臣吉顼等人深以嗣君之选为虑,武则天也感到作为女子,死后只能入李家宗庙享子孙祭祀,所以接受臣下建议,于圣历元年(698)迎还庐陵王李显,复立为太子。武氏晚年宠爱男妾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二人狐假虎威,作威作福。神龙元年(705)正月,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敬晖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诛杀二张,逼则天退位,迎中宗重定。中宗上尊号为则天大圣帝,后人因称她为“武则天”。同年十一月去世。
参考: zhidao.baidu/question/25553671
武则天建立的什么朝代?
武则天建立的朝代名为武周。唐初元元年九月九日,唐睿宗等六万多人上表请改国号,武则天见时机已到,遂改唐为周,定都洛阳,自己加尊号为圣神皇帝,将睿宗改为皇嗣,赐姓武,于神都洛阳立武氏七庙,改置社稷,改载初元年为天授元年,史称武周。武则天执政期间,国家较贞观时期有更大的发展,史称贞观遗风。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获普遍承认的女皇帝,前后正式掌权二十三年。武周之治:武则天善于治国,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并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娄师德、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国家在其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极其重要的基础,史称武周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