芩怎么读

时间:2024-08-26 05:17:01编辑:莆田seo君

黄芩读音

黄芩的读音:[huáng qín]解释:植物名。多年生草本,根色深黄,可入药例句:在这儿,我采到了山丹、地黄、龙胆、野生鸢尾、漏芦、黄芩等中草药。黄芩介绍:中药名。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花冠紫、紫红至蓝色,花丝扁平,花柱细长,花盘环状,子房褐色,小坚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黄芩生于向阳草坡地上,海拔60~1300(1700~2000)米。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中国北方多数省区都可种植。生理特性多年生草本,野生于山顶、山坡、林缘、路旁等向阳较干燥的地方。喜温暖,耐严寒,成年植株地下部分在-35℃低温下仍能安全越冬,35℃高温不致枯死,但不能经受 40℃以上连续高温天气。耐旱怕涝,地内积水或雨水过多,生长不良,重者烂根死亡。排水不良的土地不宜种植,土壤以壤土和沙质壤土,酸碱度以中性和微碱性为好,忌连作。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黄芩

黄芩怎么读

黄芩读作huáng qín。黄芩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花冠紫、紫红至蓝色,花丝扁平,花柱细长,花盘环状,子房褐色,小坚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黄芩的地理分布黄芩主要分布在山东、陕西、山西、甘肃四大产区,其中集中在山西绛县南凡镇、运城市夏县瑶峰镇、新绛县万安镇、万荣县、闻喜县薛店镇等地;陕西商洛、渭南临渭区桥南镇、商州市商州区孝义镇、洛南县景村镇、丹凤县棣花镇、商洛市夜村镇、丹凤县商镇等地;山东沂蒙山区、莒县库山乡、莱芜市茶叶口镇、富官庄乡等地;甘肃主产陇西、渭源、漳县,次产岷县、宕昌、河西等地。野生黄芩主要分布中国内蒙中东部和东北三省大部,河北承德,内蒙古赤峰等几个最具规模的主产区,是中国北方野生中药材的主要产地之一。

芩字怎么读 芩字的读音

1、芩,汉语二级字,读作芩(qín),〔黄芩〕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对生,花淡紫色,或带青白色,根长大,色深黄,可入药。古书上指芦苇一类的植物。

2、《唐韵》巨金切《集韵》《韵会》《正韵》渠金切,音琴。《说文》草也。《诗·小雅》呦呦鹿鸣,食野之芩。《疏》根如钗股,叶如竹,蔓生泽中下地咸处为草,真实牛马亦喜食之。


芩字怎么读

芩字的读音:qín、yín。芩,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此字最早见于小篆文字,形声字。此字本义是指一种草名,禾本科,湿处野生;古书上指芦苇一类的植物;亦可作姓氏。“芩”是形声字。从艸,表示是一种植物名,今声。本义是指一种草名,禾本科,湿处野生。《说文》:“芩,艸也。”《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毛传:“芩,草也。”孔颖达疏引陆玑曰:“茎如钗股,叶如竹,蔓生。”“芩”字字形小篆写作,上部为“艸”,作形旁,表示这个字与草本植物有关。下部为表示读音的“今”。到了楷书,“艸”旁演化成“艹”旁,与现在使用的“芩”写法更为相近,艹旁表示是草本植物,今作为声旁表声。古籍解释康熙字典:《唐韵》巨金切。《集韵》《韵会》《正韵》渠金切。并音琴。《说文》:草也。《诗·小雅》:呦呦鹿鸣,食野之芩。疏:根如钗股,叶如竹,蔓生。泽中下地咸处为草,真实牛马亦喜食之。又黄芩,药名。《本草》注:芩者,黔也。黔乃黄黑之色也。刘琨《与兄子演书》:黄芩一斤皆所须也。柳宗元文:黄芩以腐肠。注:陶隐居云:圆者名子芩,破者名宿芩。又地名。《魏志·东夷传》:廉斯鑡为辰韩大渠帅,从芩中乘大船,入辰韩。又《玉篇》渠炎切。《集韵》其淹切。并音黔。义同。又鱼音切。音吟。菜名,如蒜,生水中。或作䕾。

芩这个字怎么念

芩这个字念qín、yín。芩,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此字最早见于小篆文字,形声字。读作qín时,此字本义是指一种草名,禾本科,湿处野生;古书上指芦苇一类的植物;亦可作姓氏。读作yín时,同“荶”。水菜名。字义说明:1、芩可能就是“黄芩”。黄芩,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对生,花淡紫色,或带青白色,根长大,色深黄,可入药。互动百科“黄芩”词条记载:黄芩的功能:“泻火解毒,止血,清热燥湿,安胎”。可见第二项功能是“止血”。因此判断古人所说的“芩”,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黄芩”。2、黄芩可能是“芩”的俗称,是因芩草色泛黄而得名。3、芩字本身确实没有直接表达“止血”的意思,但“草”多与食物或药物有关。之所以把这种草定为“止血草”,是因为只有紧急情况才有“当面”的要求。再加上“黄芩”的确是止血草,故定“芩”本义为“止血草”。芩字的组词:1、龟芩膏:清朝宫廷的养生食疗配方。龟苓膏,滋阴润燥,降火除烦,清利湿热,凉血解毒。用于虚火烦燥,口舌生疮,津亏便秘,热淋白浊,赤白带下,皮肤骚痒,疖肿疮疡。2、黄芩:多植物名。多年生草本,根色深黄,可入药。黄芩为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分枝,近无毛,或被向上至开展微柔毛;根茎肉质,分枝;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钝,基部圆,全缘,两面无毛或疏被微柔毛;花梗被微柔毛;花萼密被微柔毛,具缘毛;花冠紫红或蓝色,密被腺柔毛,下唇中裂片三角状卵形;小坚果黑褐色,卵球形,腹面近基部具脐状突起;花期7至8月;果期8至9月。

芩的拼音

“芩”字的拼音是qín,是中药材中常用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咳等功效。据古书记载,“芩”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野生草本植物,属于菊科植物的一种,常生长于湿润的土地上,如水田、河边等。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芩”一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感冒、咳嗽、口腔溃疡等。芩草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有助于缓解身体内部的炎症反应,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健康。此外,芩草还具有利咽止咳、消肿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肝炎、胃炎等疾病。除了中药材外,芩草还被广泛应用于饮食和茶文化中。在中国的传统茶文化中,芩草常被用来调配香气独特的花草茶,具有清新口感和提神醒脑的效果。总之,“芩”一词的拼音是qín,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野生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咳等功效。在传统医学和茶文化中被广泛应用,常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制作花草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上一篇:影音先锋qqqq813

下一篇:安卓360手机安全卫士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