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的由来?
“小丑”这个名字率先被罗宾逊构思出来,而形象则是从他手边的一副扑克牌得来的。他认为,有些角色是由矛盾构成的,而矛盾直接导致了小丑的幽默感。罗宾逊表示,自己完成了小丑概念的构思;比尔·芬格完善了小丑形象,并写出小丑登场的第一个剧本;鲍勃·凯恩与自己一同完成了作画,三人是小丑的共同创造者。扩展资料:一、小丑形象:经典外型和邪恶冷酷的表情,通常是打扮成一身燕尾西服的绅士型小丑,或是身穿全紫的长风衣和裤子,手戴紫或白的手套,搭配紫或绿的领带,深色皮鞋,初期还有帽子和手杖,主要服装都是紫色。眼露杀气,血红色嘴唇,尖鼻呲牙咧嘴,绿发白肤,冰冷阴沉的惊悚面容,动画中显得脸长下巴尖,嘴角甚至能扩张到两耳上,经常面带着邪魅诡异的奸诈笑容,还充满着魔性犀利的奸淫笑声。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作为一个阴险狡诈的邪恶大反派,总是一副恶狠狠的笑里藏刀,同时含有神经质的情绪变化,以及搞怪逗趣的风格特性,满满恶意的性格层层怪异。二、角色评价:在Wizard杂志中小丑被作为最具代表性和最流行的媒体公认的恶棍之一,100位中名列第一。而在IGN的100名漫画恶棍中他也被列为第二名。帝国杂志在历史上最伟大的漫画人物中小丑名列第八(排名最高的次要/反面角色)。小丑在Wizard杂志的200最伟大的漫画人物最次被列在第五顺位,同样也是排名最高的反面角色。在Fandomania.com的名单上的100个最伟大的虚构人物,他位列三十。而电视指南的塞萨尔·罗梅罗认定他是2013年六十位最讨厌的反派之一。一个典型的反社会疯子总是魅力满满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小丑
马超的骁勇善战为何令曹操胆寒?
其实并不是单单的骁勇善战就令曹操胆寒,而是既能战斗,又有智慧,这样的将领才会令曹操感到胆寒。首先,马超是西凉人,西凉人大多数身材都很魁梧,个个能力非凡,使用的兵器也是跟中原的兵器不太一样,大多数都是长枪长刀之类的,所以对于中原的士兵的武器,自然就要比西凉的兵器要弱得多。再加上马超进犯中原,是为了替父亲报仇,因此自然是一种死不罢休的态度,所以一路追杀曹操,使得曹操割须弃袍,弄得曹操十分狼狈,因而马超令曹操感到害怕。再加上后来马超归顺刘备的帐中,又被刘备封为五虎上将,得到刘备与诸葛亮的器重,因此在诸葛亮身边久了,也就懂得了一些战术,一些战法。不会像以前那般被曹操弄点小计就破了他的西凉大军,所以马超既骁勇善战,再加上在诸葛亮身边历练,增添了不少的智慧,因此令曹操十分胆寒。
司马懿的主要典故
1、装病拒曹曹操当时刚打败袁绍不久,急需人才,听说司马懿很有才干,便征聘他出来做官。司马懿得知消息后,觉得曹操是宦官之后,不愿意屈节侍奉他。但他又不敢公开拒绝曹操,便假说自己患有风痹病,起居不便。曹操怀疑司马懿是有意推诿,秘密派人在夜间查看。司马懿事先得到消息,整日整夜都躺在床上。夜静更深时,那人潜入司马懿卧室,然见他直挺挺地躺在床上。那人仍不放心,拔刀向司马懿挥去。眼见利刀夺命,司马懿只是睁大眼睛看着那人,身体依然坚卧不动。那人这才相信司马懿果真得了风痹病,收起佩刀,回去禀报了曹操。曹操当了丞相急于网罗人才,就又想起了司马懿,决定再次征聘他。他对使者说,如果司马懿再不应召,就把他抓起来。司马懿知道,曹操虽然爱才,但对恃才傲物、不肯亲附自己的人,却是不能容忍的。司马懿害怕被杀,只得乖乖离家应召。2、三马同槽司马懿还在做曹操的谋臣时,曹操对他极不放心。有一天,曹操作了一个梦,梦见有三匹马在同一个槽里吃食,醒来后心中便十分不快。起初曹操以为是马超一家便杀了马超的父亲。司马懿父子正好就是三马,而“槽”谐音“曹”,“三马同槽”正意味着司马氏要吃掉曹氏。曹操感到这是一个不祥之兆,便把太子曹丕叫来,对他说:“司马懿不是个甘做人臣的人,将来必定会干预我们的朝政家事。”但曹丕后来十分信任司马懿,并没有把父亲的话放在心上。后来,果然不出曹操所料,司马氏父子三人相继专嬗曹魏朝政。3、老妻拒食司马懿晚年宠爱柏夫人,连张春华都很难有机会见到司马懿。司马懿生病卧床,张春华前去探望病情。司马懿说:“老东西真讨厌,哪用得着烦劳你出来呢!”张春华因此羞惭怨恨,于是拒绝进食,想要自杀,她的几个孩子也都不吃饭。司马懿惊恐而赔礼道歉,张春华才停止绝食。司马懿出来后对别人说:“老东西不值得可惜,只是担心苦了我的好儿子们罢了。”4、红装促战青龙二年(234年),诸葛亮发起第五次北伐,派兵在魏军营前叫阵、辱骂、挑衅,但任凭你花招用尽,司马懿决心不动,仍然坚守不战。蜀军叫阵无效,情急之中,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女人衣裳以示侮辱,意思是说,你司马懿如此小心谨慎,只配作女人而不配作将帅。如此羞辱魏军将帅,魏将确实被激怒了,他们火冒三丈,坚决要求出战。司马懿见劝说或下令以不足以制止众将求战,只好告诉众将,致书表奏朝廷请战,皇帝允许,就立即出战。于是,司马懿给魏明帝送上请战书,明帝深知司马懿的用意,立即派卫尉辛毗为军师,持诏到阵前,宣称皇帝有令,只准坚守,不准出战。5、对策征辽景初二年(238年)正月,魏明帝召回司马懿,命他率兵讨伐。曹叡问他估计公孙渊有什么对策,司马懿说:“弃城而走为上计。凭辽水抗拒我军为中计。坐守襄平那他就必成俘虏了。”曹叡又问:“公孙渊会采用哪种策略?”司马懿回答:“只有聪明人能正确估量彼此实力。预先弃城,不是公孙渊所能做到的。他定会认为我们这次孤军远征不能持久,先在辽水抗拒,再退守襄平,这是中计和下计”。魏明帝问:“往还需要多少时间?”司马懿说:“去百日,回百日,攻战百日,用六十天休息,一年时间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