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教学资源网

时间:2024-08-23 23:00:43编辑:莆田seo君

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精选【三篇】

【 #二年级# 导语】一份优秀的教案需要教师提前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提前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反应进行预想;还需要教师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进行一定的分析,对授课内容进行一定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教案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其"引导者"和"先行者"的作用。以下是 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唱歌曲《数*》,引发学习兴趣,准确地把握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2、用轻松愉快的声音熟练演唱童谣《数*》,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在音乐活动中能积极大方地表现自己,乐于用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4、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动物从我做起。   二、教学重点:   1、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童谣《数*》。   2、学习歌曲,把握歌曲的情绪。   三、教学难点:   附点节奏以及连续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运用,吐字的清晰灵巧。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磁带。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相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我来给大家读一首小诗,请你们猜一猜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动物?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青蛙)   师:这是*13岁时创作的一首小诗,名叫《咏蛙》,下面我们一起齐读一遍。   提问:谁知道,青蛙又叫什么?(*)   师:今天呀,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非常有意思的关于*的歌曲,你们想学吗?   那我先要考考你,听好了:   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有问题考考你。   想一想,算一算,看谁的反映最灵敏。   一只*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   师:回答完全正确,让我们一起听一听这首歌吧。(出示课题)   (三)学唱歌曲《数*》   1、听范唱:   提问:歌曲的情绪?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是四川民歌《数*》。   2、识谱(出示谱)   (1)师生一起数小节   (2)观察谱子中有颜色的小节   提问:哪两个小节应该跟(绿色、*、蓝色)一样呢?   (3)谱子中有一句是没有重复的,是哪一句?(老师带着唱一唱)   (3)师生接唱歌谱   3、读词:   (1)教师范读   (2)跟读   说一说:哪个地方觉得读起来有点困难?   (3)教读附点节奏及十六分音符节奏   (4)齐读   (5)教师讲解歌词:   提问:这首歌曲的歌词都知道什么意思吗?(讲解:*不吃水太平年荷儿梅子梭水上漂)(创设情境)提示:快乐的心情,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4、唱词:   (1)师生接唱   要求:老师唱有颜色的,学生唱没颜色的。   (2)老师带唱一遍。   注意:跳跃的感觉唱出来。   发声方法(不要咧嘴:要像青蛙的叫声一样洪亮,但不能像青蛙“呱呱”的叫那样咧着嘴)   (4)学生齐唱。   (5)指名唱。   (四)续编歌词   两只*……   三只*……   小结:   同学们大家都因该知道,*是捉害虫的小能手,是我们的朋友。你们知道吗?一只*平均一天能捉70多只害虫,一个月约2000只。一年就可以消灭害虫约15000只。但是,它们的生命是脆弱的。所以,当我们看到它们受伤害时,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让我们一起说:保护青蛙,顶呱呱。保护环境,靠大家。   完整演唱:要求:带着对青蛙的喜爱之情演唱。   拓展:   师:正因为大家都非常喜欢青蛙,所以民间还有许多歌唱青蛙的歌曲,下面就再来听一首山东民歌《花*》。提问: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幽默风趣)   (播放《花*》视频) 【篇二】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   2.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   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   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先请几位同学戴上大头娃娃面具进入教师,随歌曲《大头娃娃》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简介大头娃娃: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   2学唱歌谱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   (1)聆听歌曲,感受欢快的情绪。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第二乐句的相同与不同。俩个乐句基本相同,只有结尾两个音不同。跟教师模唱歌曲前两个乐句,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节奏的演唱。可通过没有附点与有附点的对比,帮助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还可以用稍强的力度演唱   (2)也对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有所帮助。用视唱法学唱第三乐句。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曲谱,首先确定节奏的读法,提示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然后再唱旋律,最后再知道顿音的唱法。大三度音程不容易唱准,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引导学生观察第四乐句与哪一乐句相同,然后请学生自己演唱第四乐句。   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   学唱歌词   (1)演唱歌词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分辨歌曲的四个乐句,知道在每个乐句结束处换气。   (2)第三乐句时要能唱出“连”与“顿”的对比。   (3)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4)请几名同学演唱歌曲,其他同学认真聆听、评价。   (5)边唱歌曲边用动作表示四个乐句。可提示因为第二、第四乐句完全相同,所以表现的动作也应该一样。   4.表现歌曲   (1)教师请几位学生戴上大头娃娃面具到台上随歌曲表演,其他同学演唱歌曲。学生相互对演唱、表现做出评价。   (2)最后教师统一动作边唱歌曲边表演。注意要以演唱为主。    【篇三】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乐曲欢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感受《森林中的铁匠》中两种不同的情绪。   教学用具:   课件、打击乐器、录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阶段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操作:播放乐曲的录音。   学生活动:完整的欣赏全曲。   二、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情绪   阶段目标:完整初听,了解乐曲的基本情绪。   学生回答:这首乐曲,前面部分的速度是较慢的,后面部分的速度较快。   过渡语:回答的很好。这首乐曲为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但故事的内容要有你们自己来听。你们干菜说乐曲前面部分的速度是较慢的,那我们就来听一听这一部分,听完以后,请你们想象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教师操作:播放乐曲第一段录音。   三、分段欣赏乐曲   阶段目标:更深入地了解乐曲的内容,感受乐曲的情绪。   1、欣赏乐曲第一部分。学生活动:听第一部分旋律。生:时间是早上,地点是在森林里。师:对那思念林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生1:非常安静。生2、非常美,有大树、小草,还有各式各样的花。生3、有漂亮的花,蘑菇,还有很多的雾气。过渡语:下面就让我们再来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感受一下大森林清晨的美丽景色,并且新生音乐边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所描绘的情景。天蒙蒙亮了,沉睡的森林苏醒了。   教师操作:播放第一部分旋律。   学生活动:再欣赏第一部分旋律,跟着旋律做动作。   过渡语:刚才,我们仔细欣赏了第一乐曲的第一部分,作曲家用缓慢的速度、舒展的节奏、优美的旋律,表现了大森林美丽的晨景。   2、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过渡语: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请同学们听听第二段乐曲与第一段乐曲有什么不同?这部分乐曲在速度、节奏、力度以及情绪方面起了什么变化?   教师操作:播放第二段录音。   学生活动:欣赏第二部分乐曲。生:速度比较快,力度比较强,节奏鲜明,旋律跳跃,情绪欢快热烈。过渡语:同学们说的很好。这段音乐告诉了我们主人公的职业,你门在来听一听,能听到什么声音。教师操作:再次播放第二段乐曲。生1:有三角铁的声音。生2:有敲打东西的声音。生3、我听见了叮叮当当的声音。好象是打铁的。师:请同学们为这受曲子起名字。生:森林的早晨、快乐的一天、神奇的铁匠。小结:这首乐曲叫做《森林的铁匠》,又叫做《铁匠波尔卡》,是德国作曲家米埃利斯创作的一首描绘性的作品。乐曲描绘了清晨森林的宁静气氛以及铁匠打铁的欢快的情绪,乐曲十分生动形象,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   师:你们知道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生:小提琴、长笛。小结:它是一首管弦乐曲。   四、完整地欣赏乐曲   阶段目标:完整的欣赏音乐。   过渡语:现在我们就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森林中的铁匠》。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动作。   教师操作:播放课件,观看课件,听音乐,随学生一起做律动。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欣赏了乐曲《森林中的铁匠》,欣赏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1:劳动的愉快的。   学生回答2:劳动是光荣的。   五、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由德国作曲家米埃利斯谱写的管弦乐《森林中的铁匠》。通过欣赏使我们懂得了劳动的光荣的,愉快的。

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3篇

【 #二年级# 导语】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对学生音乐感受力和唱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浸润美的熏陶、提高艺术修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目的要求:   一、通过听《海娃的歌》、《劳动歌》,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二、结合口风琴的键盘位置认识字母谱f、s,并能准确地吹奏。   三、能主动投入编创歌词、编创动作、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等音乐时间活动。   教学重点: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内容:聆听《劳动歌》   1、初听前,可讲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引起学生听音乐的兴趣。   2、复听时自编动作表演,可分小组设计动作,尤其对“用力”的表现。使学生通过动作表现、理解劳动内容。   第二课时   内容:聆听《海娃的歌》   1、初听前提示;是否去过还边,见过大海退潮的情景?退潮后海滩上都有什么?   2、你捡过贝壳、小虾吗?让学生明白“赶海”的含义。   3、初听后可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小海娃给你怎样的印象?   4、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第三课时   内容:表演《不再麻烦妈妈》   1、听歌曲录音或教师范唱感受歌曲。   2、启发学生叙述妈妈对自己的。呵护、辛劳,指导学生用柔和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   3、歌曲中的妈妈可以理解为其他长辈,再将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编创成为新歌词演唱。   4、边唱边表演,看谁表演地。   第四课时   内容:表演《种玉米》   1、用听唱法学唱《种玉米》,变换方式感受,跟唱学会歌曲。   2、指导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但不要唱得过强,要有内在的力度,蕴含着力量。另外注意“锄”“要”“种”三处附点要唱清楚;连续的饿两个附点不要忽略;两拍的长音要唱足。   3、选几名学生按课本上的标记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沙球是左手一拍一次,右手一拍两次。)还可以建议学生选用其他打击乐器,设计敲击的方法,尝试效果。 【篇二】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目的要求:   一、通过听《糖果仙人舞曲》、《小天鹅舞曲》,唱《小红帽》、《有一个人在林中》童话色彩的音乐和歌曲,感受体验乐曲轻松活泼的情绪。   二、结合口风琴键盘认识d、r、m,能按正确的姿势、按字母谱准确吹奏口风琴。   三、主动参与编创动作表现歌曲,填唱名,选择打击乐等音乐时间活动。   教学重点:体验乐曲轻松活泼的`情绪。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出听前可结合画片,用生动语言讲述《天鹅湖》的格式,让学生感受、分辨乐曲的情绪。提问:听到音乐,你感觉小天鹅怎样舞蹈?   2、复听时,让学生扮演小天鹅即兴舞蹈。   3、引导学生选择一两件打击乐器合着音乐敲击。   4、在适当时机简单介绍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   第二课时   内容:聆听《糖果仙人舞曲》   1、初听音乐,教师可不将剧情,让学生静静地感受音乐的梦幻色彩。   2、复听音乐前,教师可讲述《胡桃夹子》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三课时   内容:表演《小红帽》   1、用听唱法学唱歌曲。从感受入手,多听录音或范唱。   2、在学生跟唱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可指导学生看课本上的图做动作。还可以启发学生编创与课本不相同的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4、还可以启发学生根据童话故事《小红帽》改编歌词,加入情节表演,可制作刀道具配合表演。   第四课时   内容:表演《有一个人在林中》   1、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   2、反复范唱两次,让学生找出相同的旋律,唱一唱。   3、跟着老师有感情的读歌词,填唱歌词。   4、学会歌曲后,分角色表演歌曲。   5、还可以分组吹奏,每人只吹奏一组,接着吹奏下去,形成连奏(慢一点吹奏,)中间不要空拍,如果谁没有接上,就请他为同学们唱支歌。   6、选出优胜组为大家表演。 【篇三】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阿细跳月》、《歌声与微笑》,唱《同坐小竹排》、《西伦达》,感受中外民族民间音乐,理解本课主题“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二、能主动参与听、唱、舞的音乐实践活动,表达自己愉快、欢乐的情感。   三、能准确地为歌曲打节奏和用打击乐伴奏,积极参加探索的游戏,主动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难点:感受中外民族民间音乐,理解本课主题“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教学课时: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内容:表演《同坐小竹排》   1、听歌曲录音,随着歌声拍手、拍腿,看谁的反应快,能跟上歌曲的节拍。教师带着学生拍击,体验歌曲的强弱规律。   2、随着教师的歌声和琴声边唱边拍,让学生拍击准确,跟唱准确。注意衬词要唱得连贯,结束音四拍,时值唱足。   3、指导学生分两组进行打击乐伴奏,一组前1小节,另一组后4小节,两组衔接要准确,而且要求学生注意倾听打击乐与歌声得协调。   4、一部分学生唱歌、拍手,一部分学生伴奏。   第二课时   内容:聆听《阿细跳月》   1、借助幻灯、图片等简介彝族同胞的有关风俗、服饰特点。然后拍着手听音乐。   问:你感到音乐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彝族同胞在做什么?   试试看,编几个动作来表达你的心情。   2、让学生一轻快的动作随着乐曲跳舞,表现乐曲的欢快情绪。   3、唱少数民族的歌曲,老师对能唱出歌曲的学生,给以鼓励。   第三课时   一、聆听《歌声与微笑》   1、初听歌曲,随着歌声拍手。   问:这首歌声的情绪是怎样的?   与《阿细跳月》相比有什么不同?   2、复听音乐,自编动作表演。   二、创编与活动:试着做一做   1、教师可事先按课本上的图,准备纸盒、高脚杯、碗、啤酒瓶等物品。   问:怎样让物品发出声音?   是否能发出高、低、长、短不同的声音?   2、分小组尝试,分组表演。   3、用发现法发现身边的物体,想办法让其发出不同的声音。   第四课时   内容:编创有活动:旋律接龙   用d、r、m、f、s五个音做旋律接龙游戏。   要求用最后一个音接着编唱。   1、将学生分成四组,按课本上的'示意做接龙游戏。   2、比一比,看哪一组接龙的次数多,不重复,不出错。由学生之间展开评价,优胜者可在课本上自画小红花。   第五课时   内容:表演《西伦达》   1、用听唱法学会《西伦达》   2、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跟唱,注意弱起的第一个字不要唱强,要强调第一拍。   3、学会歌曲便可以开始做集体舞。学生手拉手形成一个圆圈,顺时走,边走边唱第一段。选一名学生唱第二段,被他叫出名字的学生跨进圈子里。这时,圈里的同学再叫下一个同学的名字,循环游戏。   4、学生可以提出新的游戏方法,大家尝试。

上一篇:御龙在天南蛮入侵

下一篇:心随秋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