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赏析1000字

时间:2024-08-19 23:44:28编辑:莆田seo君

《我的父亲母亲》影评

 爱情与婚姻,从来不缺少话题。古人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今人,则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近年来,家庭伦理剧层出不穷,可大多都是家长里短,婆媳关系,这些前前后后,不过是几个故事的叠加,缺少新意,更缺乏对婚姻和爱情的深层次思考。而这部剧却颇有新意,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花了几天的时间才看完。虽然不知其中一二,但得益于演员们的优秀表现,到也记住了剧中几句颇有感触的人物对白。


1.‘‘爱情很重要,但人的良心更重要’’


  陈志,温和儒雅,知恩图报。为了报恩,他放弃所爱,选择了翠花。他的行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可是他不知道,恩情是能用爱情来还的吗?对于他来讲,秀萝是他的梦想,而翠花是他的现实。梦想,只能深夜坐在房顶上看星星,而现实则是用一生去回报。





2.爱情是两个人的事,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行。

 翠花,勤劳善良,热情泼辣。她知道为爱付出,敢爱敢恨,令人敬佩,可是爱情不单单是付出。恩情更不是储蓄,能够随时以爱情的名义来提现。若是另一方无动于衷,苦的便只是自己。走不进对方的世界里,怎么都是徒劳。爱情与婚姻到底是什么?我想这一定是两个人的事情。


3.永远不要选择一个你不爱的人,无论什么情况。

  秀萝,漂亮忧郁,很有气质,年少时的家庭变故,让她的身上少了一份世俗,多了一份知足。可是无奈的现实却让她低下了头,选择了一个自己并不爱的人,到头来却发现,连那一份小小的幸福都找不到,而这不幸的婚姻,不是在一开始便注定了结局吗?要不是有个想不到的美好结局等着她,那她这一生也是挺苦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马庆什这个人物。他的一生,为了爱情去挣扎,为了前途更是去挣扎。可到头来,却没有摆脱命运对他的捉弄。 躺在病床上的他对陈志说:这个世道不公平呀,有的人什么都不用干,就可以唾手可得;可有的人是拼命的挣扎,到头来一无所有。不得不承认,命运就是这般造化弄人。我记得杨绛先生曾说过,命是从来不讲理的,确实,命就是这样,毫无道理可言,否则的话就不叫命了。

  对于我们大多数,生活终究是平淡的。可是换种角度想,平淡也未必就是不争气、不上进,只要坚守自己做人的底线,做自己喜欢的事,有什么不好吗?心怀梦想,现实的活着。不一定非要大富大贵,小人物也有自己的精彩。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谁不想精彩一生!     花开花落,冬去春来。无不是各有归宿!    

曾几时,何等踌躇,而如今,心怀梦想,现实的活着,未尝不可。

言不尽意。陈志的担当,翠花的付出,庆升的执着,秀萝的无奈,令人深刻。


《我的父亲母亲》影评

        由鲍十的小说《纪念》改编成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是张艺谋执导而成的,体现了一个纯洁爱情故事从小说到银幕转变的关键变化过程,如同大部分的电影改编,需要对情节作一些调整,但在本片变得是某些故事情节,不变的是骆长余和招娣之间含蓄的爱情。本片主要讲述了生子接到父亲去世后的消息赶回老家准备后事,后来得知父亲母亲的初恋故事,便理解了母亲,将父亲的遗体抬回了家的美好爱情故事。本片不仅仅以极其饱满、反常规的色彩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其独具特6色的声音背后都坚持了生活的真实和叙事的抒情。

      每一种电影模式都有一种特定的剧作方式。《我的父亲母亲》本身即代表了一种电影模式,因此也需要一种特殊的剧作方式:巧妙的平衡场面调度(如招娣孤独地在田野的小路上无限的徘徊)、叙事、旁白(如影片中生子的画外音,对画面起到凝练和提升的作用)、音乐(如本片中三宝作的《我的父亲母亲》插曲,以同一曲调,不同的表现方式,包括笛子、钢琴、小提琴,随着音调的高低起伏,不同的感情色彩也随弦动而缓缓流淌而来。

      面对人类复杂的情感,再出色的台词也显得苍白无力,唯配与影片水乳交融的音乐,才能与影片产生共鸣达到精神层面的升华。本片中的音乐凝聚了最深刻的思想和最深沉的情感:而张导恰如其分地抓住这一效果,运用声画统一,使其主旨达到精神层面的升华。影片中始终贯穿着作曲家三宝的《我的父亲母亲》音乐,与片名相得益彰,它的表现形式有笛子、钢琴、小提琴,都符合了招娣对爱情执著的人物形象并渲染出当时的某种氛围,紧扣主题,带给观众一种“曲同而情异”的感受。音乐分别出现在妱娣等待长余的小路上、跑去教室的小路上、做饭织布的时候,随着曲调不断地升高,妱娣的心情也与之吻合,达到人物精神层面的升华。本片始终如一的曲子与张导的另一部电影《活着》中,也是自始至终贯穿着同一首曲子《lifetimes》产生了共鸣,展现了张导不变的电影风格。

      本片中色彩的冲击力与音乐共同构筑银屏空间,推动叙事,塑造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影片反常规的色彩运用:现实用黑白色调,回忆用彩色调,父亲去世的冰冷现实与美好回忆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影片极具艺术张力,突出强调了父亲与母亲之间淳朴含蓄的爱情。影片从黑白色调中父亲母亲的一张黑白合照逐渐推移色彩饱满的美好回忆中,这种创新的电影技巧与《泰坦尼克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摄像机逐渐推移至Rose的眼镜,展开了对轮船上美好往事的叙事。这种外在的语言形式(由远及近),赋予被摄主体恰如其分的表现意义,使画面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性。

      细节决定成败。在妱娣与长余相遇初期,两个人之间总有一段距离,这时镜头以妱娣为视角,张导利用远景来表意,徒添两人爱情的朦胧感;当长余走进妱娣时,镜头大多以慢倍速放,这时镜头的缓慢变化,使画面产生节奏缓、造型风格多变的特色,进一步表明长余与妱娣爱情的淳朴执着。另外,张导运用了较多的特写镜头:妱娣给长余盛饭用的瓷碗、妱娣织的“红”和长余送给妱娣的发夹,表层含义上是贯穿影片的线索,但深层含义上,这三样东西恰巧是长余妱娣之间爱情的象征。

      影片主要以展现父亲母亲纯朴真实、感人至深的爱情为主旨,同时赞扬了那个年代的中国式含蓄感情,妱娣年少时跑着追随教室里长余的声音与年老时蹒跚地追随着教室里‘长余’的声音形成对比,在结尾处,黑白色调与彩色相互交叠,儿子与长余的声音相伴相生,最终落在了彩色片上,展现出导演在冰冷现实与美好回忆的正面选择倾向。

      张导将艺术性与人的感情展现的淋漓尽致,以强烈的探求渴望的主体意识去观照并独特表现出人物精神的反思。他认为:人类的感情是相通的,人类某些共通的情感不分民族、不分国界,感动你了,你就喜欢了。

     


上一篇:狄仁杰有关的电视剧

下一篇:此时此刻2023台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