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摄像机图片_昆虫背上的微型照相机可以拍出色彩斑斓的照片吗?

时间:2024-07-11 11:52:49编辑:莆田seo君

如何微距拍出高质量的昆虫和两爬照片?

摄影师简介: 陈尽,酷虫星球创立人,富有热带雨林探险经验,科普作家、华盖签约摄影师,拍摄野生动植物已达十年之久。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主修昆虫学。曾两次进入西藏参与动、植物的拍摄项目。 已参编或主编出版多本生态科普书籍如《昆虫生态大图鉴》、《莲花秘境》、《酷虫野趣—蜻蜓》等,曾发表中国的一个蜻蜓新种——黑袜丽扇蟌,科普文章常见于《森林与人类》、《大自然》、《小学生学习报》等报刊杂志,摄影作品《空降特种兵》曾获第三届全国昆虫摄影比赛一等奖。 在过去的时代里,真正的微距摄影需要专用的设备和高精度的配件。 而数码照相机的发明,则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数码相机能够像专用设备一样进行近距离特写拍摄。 1.器材选择:机身是“全画幅”还是“半画幅” 当今数码相机市场有小型数码相机及单镜头反光相机(简称“单反”)之分,但小型数码相机无论从对焦速度及画质上都不及单反,因此拍摄好动昆虫或两爬动物时推荐使用后者。 而在单反相机里又有“全画幅”与“半画幅”(APS-C)两种机身。 虽然“全画幅”相机画质卓越,但拍摄警惕性颇高的冷血动物如蜻蜓、蝴蝶、蛙、蛇等时往往力不从心,不仅主体在画面中所占比例偏小。 而且,剪裁照片后会发现主体色彩不准、焦点不实的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离得不够近。 可是靠近拍摄又容易吓跑它们,这时方能体现“半画幅”机身的长处,因为它能使你的镜头焦距增加1.5-1.6倍,这样若将60毫米的微距镜头用于半幅相机上则为90毫米,150毫米则为225毫米。 如此我们便能以距离较远而不惊扰昆虫的条件下拍摄出较大主体的图片。 机身选好后,该挑放大比为1:1的微距镜头,是价格适中的60毫米微距镜头?还是较昂贵的长焦微距头?如180毫米。 与机身同理,答案是中、长焦微距,100毫米是微距中最受欢迎的等级,不仅使用方便,而焦外虚化的效果也很好,并且拍摄时的工作距离也可以拉得较远。 若使用短焦微距镜头则意味工作距离较近,在野外会发现根本接近不了好动的昆虫与两爬,多数只能拍不动的植物。 图1长焦微距的优势,近距离接近舔食盐分的针尾蛱蝶,而不惊扰它们 图2长焦微距使我能拍摄到生活于峭壁上的拉萨岩蜥 图3用长焦微距拍摄毒蛇时可以离得较远,保持安全距离 2.耐性:耐性往往能让你拍出意想不到的片子 在原野中拍摄自然类题材,不像登山或跑步运动比的是谁走得快。暴走模式不值得开启,但也非越慢越好。 虽然放慢步行速度能观察到更多的东西,若对拍摄蜻蜓、蝴蝶或两爬而言,保持常速即可。 发现大型昆虫或蜥蜴时可缓慢靠近,切忌迅速移动,它们对此相当敏感。而接近的姿态以爬行方式最佳,蹲下步行也能有效降低对动物的惊扰。 如果一次不行就再试一次,越有耐性就越能提高拍摄的成功率。 若不慎将惊动了停落的蜻蜓不必急切追赶,只要耐着性子保持原地停留不动,过不了多久它还会飞回原处,如果运气好还能遇到它停于身边反而可以拍摄其复眼或局部的特写画面。 夏日里很多小动物喜好在晴朗风小的天气中活动,正午前两小时内是其活动高峰。 守株待兔不失为拍摄的上佳策略,蹲守时间越长越能获得更多的拍摄机会及拍摄更多种类。处于低海拔地区则全完是对人耐热力的考验,得随时做好汗流浃背的准备。 如若越有耐性就越能拍出唯美或富有戏剧性的画面,如某蜻蜓会把另一只蜻蜓误认为石块或树枝而停于其身上。 图4捕食树蛙的蜘蛛,颠倒的世界 图5经过耐心的守候,终于拍摄到吹泡泡的华西雨蛙 图6蜻蜓居然也有热昏头的时候 图7夜晚在池塘边耐心的等待,遇到了刚羽化的蜻蜓 3.平面与景深:使用大光圈能营造梦幻的光斑及减少画面的噪点。 一张理想的动物“身份证照”以侧面或背面为主,主体必须从左至右或从上到下保持清晰。 这要求拍摄时将对焦平面掌握准确,在取景框里得仔细观察对焦所处平面是否保证了昆虫或两爬的头、胸及腹皆清晰,若没有则需做同轴轻微的水平转动。 换言之就是使相机的对焦平面与动物身体侧方或背面保持平行而且务必防止相机抖动。 拍摄者的轻微呼吸都会影响图片清晰度,所以必要时应长吸口气屏住呼吸拍摄。 若还没练就出“铁手功”,建议使用三脚架进行稳定,虽然这会带来操控的极大不便,移动笨重的脚架时非常可能使动物受到惊吓而逃逸。 图8拍摄微小果蝇时,呼吸产生的抖动都会使相机偏离对焦平面 提起“景深”自然会与“光圈”联系在一起,因为光圈的大小决定景深的宽窄,由于昆虫或蜥蜴身体表面并非平整如纸张,所以得用小光圈如F11-16以获得较宽的景深才能容纳下它的整个侧面或背面。 值得注意的是小光圈造成微弱的进光量会使画质下降,光圈越小画质越差,而且虚化效果也欠佳,使得背景色不清新亮丽。 若拍摄较大昆虫或蜥蜴的全身照则可选择F5.6-8的光圈,而且大光圈能营造梦幻的光斑及减少画面的噪点。 图9黄翅溪蟌的腹部未与头和胸处于同一焦平面而显得模糊 图10焦平面掌握准确,溪蟌的头,胸及腹部显得清晰 图11用大光圈营造溪蟌身后水流的反光 景深除了与光圈有关还与拍摄距离关系密切,若距离拍摄体较远则会拥有非常宽的景深,主体与环境分离不明显,使得照片无表现力; 若离得很近则景深很浅,很窄,无论手动还是自动对焦都很困难,如拍摄高倍率放大的微距照片稍不留神就虚了。 因此在拍摄时需寻找恰当的拍摄距离,无妨多进行拍摄尝试。 图12与图13同距离不同光圈下的景深对比,左图F14,右图F8 图14与图15同光圈不同距离下的景深对比,左图距离约2米,右图距离约1米 4.进阶:微距拍摄时,需要手动调焦进行细调 飞行版的昆虫给人最真实的生态感受,如蜻蜓短暂的悬停或长时间滑翔自然成了抓拍的黄金时间。 此时相机的自动对焦模式完全不靠谱,只有尝试过拍摄飞行的蜻蜓后才能体会拍摄的奥义源于传统的手动调焦。 进行微距摄影时多数情况自动调焦不易做到准确,需要以手动调焦进行细调。 以快门优先模式为主设置,速度一般达1/500秒,拍摄焦段以200-300为佳,如在阳光充足的环境里则无需使用闪光灯。 图16在原野中平稳滑翔的琉璃蜓 寻找蜻蜓的慢速飞行期成了拍摄要诀,若摄影者突然出现于在溪流石块上停息的蜻蜓面前时,某些种类也会突然起飞并做短暂的悬停,因此观察到此类蜻蜓时可预先做好拍摄思想准备,调整好参数后再行走靠近,否则此良机瞬间即逝。 多数蜻蜓点水产卵或雄虫沿溪流寻找配偶时会出现小范围稳定的飞行轨迹甚至有一定时间的悬停,这时可采取像运动员“打飞碟”点射似的方法抓拍,或在其必经点放置广角相机进行盲拍,总有一定几率获得清晰影像。 图17会长时间悬停的“乌微桥原蟌”成了练习拍摄飞行的最佳模特 图18用广角盲拍的方式捕捉溪边产卵的弓蜻 对于拍摄飞行的蝴蝶则难许多,其飞行姿态似波浪状上下运动且较迅捷,甚至在滑翔时也如此,非常考验人的预判力,只有在蝴蝶访花时速度才变得缓慢,因此在蜜源处等待成了拍摄蝴蝶飞行的最佳时机,使用广角或鱼眼镜头贴近进行盲拍会有较高成功率,否则只能用碰巧拍到来形容了。 图19偶遇跳起的报喜斑粉蝶

拍各种虫子需要什么样的相机?

无论是专业的“单反相机+微距镜头”或是“微单相机+微距镜头”,还是家用的普通数码相机使用微距模式,甚至具有拍照功能的手机,都可以进行昆虫摄影。同时,选择具有IS(防抖动系统)功能的数码相机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认为昆虫摄影的适合距离大概是30cm-120cm,这主要源于昆虫的警戒性。所以长焦镜头在这种环境下拍摄是很重要的。不过也有一些小昆虫相当淡定,是天生的模特,如瓢虫、毛毛虫、蜗牛等,即便你的镜头离它只有1cm,它也岿然不动、表现自如。这个时候,相机的微距功能就相当重要了。很多普通数码相机都具有1cm的微距功能,相当强悍。 有些时候,昆虫会躲在光线较暗的地方。这时,一支专业的闪光灯就很重要了。当然,这需要很专业的技巧。如果你对此感兴趣,可写信和我们深入沟通。除了闪光灯,反光板、手电筒、白衬衣等等都可以用来改变光线。

摄影会需考虑到的问题?

风景摄影技巧别让风景从镜头前错过 人们通常会误认为拍摄风景照只要拿起相机,按下快门这么简单就可以了,但在我们满怀激情地“咔嚓”一阵后得到的照片却往往并非我们想要的。确实,耸立的高山和蔚蓝的大海能引发我们无限的冲动和灵感,它们总是那么上镜,而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又该如何去做呢? 接近傍晚时分的光线加重了纹理的效果。 在风景面前,我们的视觉是带有主观意愿的,我们会不自觉地忽略那些不和谐,凌乱的事物。而照相机的胶片只能够记录真实的场景。 指出所以,在你下次外出采风之前,建议你先将照相机的焦距调整到一个适中的程度;在拍摄的过程中尽量克制自己总想将第一眼看到的美景就摄入镜头的冲动;如果一张照片难以将风景尽摄眼底,你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拍照,以组照的形式来表现美丽的风光;首先应用广角镜头来纵览全局,然后再逐渐将镜头拉近来捕捉最美的细节部分,如果你的傻瓜照相机是内置不可变焦镜头的,那么只有尽可能地靠近景物才能更好地突出重点。 穿越树木的阳光给单调的森林景象增添了戏剧性效果。 不论在什么情况,你都不必费心地将所有的岩石,树木或者其他其他景物元素都尽收。举例而言,拍摄山上一棵孤零零的树往往比起拍摄一个葱茏的山头要有意思的多;蓝天映衬下树枝的一角虽然拍起来简单,但是照片将往往会更有感染力。 记住所有精彩的照片都只有一个主题,或者称为中心元素。如果照片的欣赏者觉得你捕捉的这个主题不够鲜明突出,那么照片的感染力当然也就大打折扣了。这一法则只有在你努力表现的是图案或者一些抽象的印象的时候才不适用,比如拍摄色彩斑斓的石头,雪地上动物的脚印等等。 浮云给农场增添了恬静美。 出现在照片前景中的元素可以给整个照片带来艺术性的效果,它将起引导观众的眼睛去寻找 主题的作用.指出典型的例子比如农舍前的栅栏,交织在峡谷中的道路,蜿蜒在山区中的铁轨……。 在胶片的选择上,感光度为ISO100的胶片最适合来表现风景照所需要的细腻和颜色的锐利。如果你拍摄的是运动物体或拍摄环境的采光相对暗一点,那么你要考虑使用感光度更高的胶片。 很多使用傻瓜相机的人都只喜欢于用水平的角度来拍照,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姿势最容易把握相机。但是对于风景摄影来说,有时候垂直角度会有更好的效果,比如在拍摄耸立的山峰和飞流直下的瀑布的时候。有一些场景是只适合在水平角度拍摄的,比如海滨。当然,也有一些场景是同时适用于这两种拍摄角度的。 水面的倒影给这张城市风光照片围绕主题搭建了一个有趣的框架。 在拍摄的时候,即使你可以确定这个场景是适合水平角度的,你也不妨把相机竖过来,从取景框中看看假使以垂直角度拍摄是什么效果。另外,在拍摄中也不要过于循规蹈矩,不敢打破常规,试试看你会发现,一些场景在偏转一定角度的情况下拍摄会更有趣。 很多人会固执地认为只有在日光充沛的时候才适合户外摄影,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中午的时候,刺眼的阳光会洗刷景物的本来颜色,并且让远景永远看起来是灰蒙蒙的。相比之下,光线良好的早晨和下午更适合拍摄,这些时候外头的光线会更柔和,阴影也可能产生戏剧性的效果;即使你使用的只是功能简单的傻瓜相机,此刻也有可能拍摄出难得的佳作来。 不同天气状况的摄影技巧 我们无论是为杂志执行拍摄任务,为文件拍摄资料或者记录一次渡假旅行,我们都想为所有情况做好准备-从拍摄一场足球赛到制作一幅祖父90大寿的肖像;从拍摄埃及的大金字塔到记录婴儿迈出的人生第一步。在这一章里,我们将要讨论如何把第二章学到的技术知识和审美提示应用到现实情况之中。 如果你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特殊的场景,查阅一下相关的章节-假如你要到比如大峡谷旅行的话,看一下关于风景的提示。还可以查阅一下其它摄影书籍和杂志上的内容,看其它摄影者在相同或者类似主题情况下是如何拍摄的。仔细思索-并且牢记在心-他们是如何成功地表现效果的。就象画匠学习大师的作品,我们可以从其他人身上学到许多东西。 天气 摄影者喜爱戏剧性的天气。雨,雪,雾,风暴天空-利用天气可以使照片增色并且帮助你传达出一种情绪或者心情。湿漉漉反射着霓虹灯光的街道与在阳光普照下看上去迥异,而且迷雾笼罩的废弃房屋会比晴朗日子里更具气氛。尝试在不同天气状况下拍摄你家附近的景物并且比较每一张影像传达的情调。 雨 当在雨中拍摄时,找一处有遮掩的地方(比如门廊)。使用雨伞或者用塑料袋简单地包裹好你的相机,并为镜头留个洞,因为水可以损害你的器材。留意落在你镜头或者滤光镜上的雨珠,并且要经常把它们擦干净。 凝固它还是虚化它 为了在半空中凝固雨滴,使用1/125或者更高的快门速度。1/60秒时雨滴会出现拉长现象并且在你降低快门速度时表现更明显。如果是在暗淡背景的衬托下最好突出雨滴,但假如没有可能的话,尝试在画面中包含另一个清楚物体表明正在下雨---比如,打伞的人或者水滴落在水坑里。 提示: 如果你拍摄城市时正在下雨或者刚开始下雨,走出去-白花花的街道会为你的照片添色许多。 雨的效果 搞清楚雨水是怎样影响你的画面的。树叶会发亮并且迎风的树干会因为潮湿而变得暗淡,使得树林变得更具戏剧性。一个农夫可以微笑着站在田里看着这场及时雨,但赶时间的生意人脸上可能一脸不高兴。 图1:在埃塞俄比亚的一个火车站,雨水并没能阻止这位妇女极力把货物出售给过往的旅客。高速快门凝固了雨滴并且使得它几乎看不见。1/60秒的快门速度令雨滴恰好模糊地显现在火车车厢暗淡的背景上而且对于人物主体又足够快。 图2:同样一张画面,同样的曝光,不同的效果。1/60秒的快门速度几乎凝固了左图中的雪花,1/15秒时可使雪花拉长。在调节自己相机正确曝光的光圈档和快门速度组合之前思考一下你想要得到哪一种效果。 雪 冰雪,象沙滩一样,可以欺骗测光表:明亮的白色导致欠曝-因为-不要忘记-测光表自18%灰度获得读数。最容易的补偿方式是从灰卡或者景色中你知道是中间的色调上获取读数。确保它是在你主体同样的光线下并且测光表并不是从明亮的背景上获取读数。如果是重要的拍摄,就采用包围曝光。

用照相机拍照时,突然镜头上落上一个小昆虫,则照片上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1要看镜头焦距:焦距越大受影响就越小、广角镜头受影响大; 2要看昆虫体积大小、蚂蚁之类大小影响较小、在长焦有时甚至没发现!! 用18-200变焦镜头立即实验看看吧、200端就看不见小昆虫几乎木知道、而18端看到受影响较大。

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摄影的基本知识

http://www.baidu.com/s?wd=%C9%E3%D3%B0%B5%C4%BB%F9%B1%BE%D6%AA%CA%B6&cl=3 http://www.mhbz.com/Article/photo/zhishi/5898.html

上一篇:大可乐2x_大可乐2x怎么样

下一篇:我的qq空间怎么打不开_我的QQ空间怎么打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