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的光圈是越大越好吗?机身的像素越高越清晰吗
镜头光圈不一定越大越好,有些场景下还是需要小光圈的比如风光(F8-11)。但是大光圈镜头制作成本一般会略高,所以一般大光圈会微贵。当然,光圈可以开得更大的镜头也能应付小光圈的拍摄环境。。。。看你对于光圈的需求吧。不过,真正看镜头好不好,第一看焦段是否符合你的使用需求,第二看MTS曲线,越高越好~ 机身像素越高不一定越清晰,首先看CMOS大小。感光元件越大才能保证画质越好。在感光元件同样大小的基础之上,再看像素高低。如果不拍摄RAW格式,需要依靠机器内置的处理器来处理噪点等问题的话,还要参考一下处理器的控噪能力什么的。
为什么50定焦镜头光圈越大越好
要纠正一点误区,不是光圈越大的镜头成像素质就越好的。只不过光圈越大设计制作难度就越大,对应的成本就会成倍增加。还有,由于大光圈镜头使用方便,容易操控等诸多优点,所以造就了多数光学厂都投入大力气到大光圈镜头,所以造就了现代的电子镜头多是光圈越大越好的现象。另外顺便提一下光圈和成像质量之间的关系,从光学原理上来说光圈大意味着通光量高像质也就也好,光圈小则有衍射影响成像,不过大光圈也意味着很大的相差同样影响像质,所以才有最佳光圈得说法。
光圈不是越大越好,为什么?光圈越大的镜头越贵啊?
1、只从物理理论上讲,光圈大可以做到深景深、更多的进光量、提高快门速度,有利于极大的虚化背景、不提高过多ISO的同时方便夜晚拍照。 2、“光圈不是越大越好”这句话讲的是同一个镜头,在满足快门速度等拍摄要求的前提下,任何一只大光圈的最佳光圈、最佳解析一般都要缩小2-3档的光圈,最大的光圈一般很少用,所以不是开越大越好。 3、当然可以购买更贵的大光圈镜头,但仍然不常用到最大光圈。这里说的一般指f1.2或f1.4最大的镜头,像F2.8、f3.5起步的镜头是可以用到最大的,但不算大光圈镜头。举例:尼康夜之眼AIS 58mm F1.2这只经典大光圈,白天使用F1.2是很恐怖的,在这个光圈下,焦平面非常的浅,可能人像的鼻子尖是清晰的,眼镜就糊了,耳朵已经虚化掉了。缩到F2.8以后就非常不错。而在夜晚使用,其增加进光量的作用就变得更加明显,可以偶尔使用一下最大光圈,另外也要配合脚架。
为什么光圈越大的镜头越贵呢?
1.镜头的最大光圈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不是说想做多大就做多大。 对于135相机而言,譬如尼康F卡口的内径只有44mm,而尼康相机的法兰焦距(从镜头卡口法兰盘到焦平面的距离)为46.5mm,所以F卡口的理论最大光圈上限为44/46.5=1/1.06,即F1.06。当然,这只是理论数据,到目前为止尼康最大光圈的单反镜头只达到F1.2。 2.要保证最大光圈下的成像品质,不仅对镜头的制造工艺是个挑战,而且,镜头的装配精度也是个难关。 许多顶级大光圈镜头中的非球面镜片都是手工研磨的,比如莱卡镜头中就经常运用这种非球面镜片。制作周期长、难度大,这也是大光圈镜头成本高昂的原因之一。 为了保证最大光圈下的成像品质,大光圈镜头的内部机械结构往往比较复杂,这就对装配的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尼康AF28mm F1.4D采用纯手工装配,这也导致该镜头产量极低,不言而喻,成本比自动化生产的镜头要高出许多。 单纯地开大孔径当然容易,但是要保证在大光圈下的成像品质,就不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了。 别的不谈,光是对焦就是个问题。 尤其是长焦大光圈镜头。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比如蔡司85/1.4镜头,用1.4光圈拍摄,即使是用手动对焦,都很容易造成焦点不实,因为景深很浅。 在大光圈下,如果用相机的自动对焦,精确度可想而知。 难度简直形同表演杂技。
光圈范围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一般光圈越大(值越小,1/1.2、1/1.4、1/1.8、1/2等)档次越高、成本越高,也越贵 某些用于风光摄影的镜头则需要将光圈做的小些(比如1/64、1/128甚至更小,不限于135镜头),要在这种光圈下保证高质量也需要很高的成本 至于最大到最小光圈的范围大小,一般来说,正常范围的好,超出正常范围的话,不容易在各段光圈上都有好的成像质量,只能通过特殊的技术手段保证,这样成本会很高。 另外,因为这个范围大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所以没有厂家追求这个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