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时间:2024-05-31 08:03:10编辑:莆田seo君

科举制的意义

科举制的意义: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益,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有利于推动社会的改革,为开创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新局面创造条件,我国的科举制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对世界产生了积极影响。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六个朝代。而根据史书记载,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绵延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欧美人把科举这一由中国人发明的选拔人才方式进行了改造,使之成为让中国这位发明者反过头来要学习、“取经”的考试模式。西方结合当时的工业革命和民主、人权的需要,考试内容丰富而又科学,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实用技能、心理素质,统统纳入考试的内容。除了笔试方式,欧美“科举”中最重要的是口试和面试制度的确立,比中国的“殿试”,由皇帝一人御笔钦点手段,更为完善和科学。欧美的“科举”,即便顺利通过了,也未必就能如中国的学子(举人)一样,立即可以获得官职和荣耀,戴红花骑大马,还得实习和试用,至少半年以后才能正式上岗“当官”。

[create_time]2022-11-04 12:04:57[/create_time]2022-11-11 00:00:0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闹胡子[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35debd58.pDuzyAnswn4bY8a7lCQl2A.jpg?time=1210&tieba_portrait_time=1210[avatar]TA获得超过784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279[view_count]

科举制的意义

科举制的意义: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一、科举制的定义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三个显著的特点。二、科举制度消极影响1、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明太祖将源于元朝的八股文体正式定为科举考试文体。2、由于入仕途径单一,只有通过科举考试的人才能做官,而很多人又有做官就能发财的想法,所以导致部分士人产生了畸形的价值观,从而催生一些家庭和社会悲剧。3、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

[create_time]2022-11-24 23:46:03[/create_time]2022-10-25 16:46:46[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3[alue_good]一元谷0A[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ce291f26.ZdMK7j7N04QohLr0tFs8DA.jpg?time=7616&tieba_portrait_time=7616[avatar]TA获得超过11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8279[view_count]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如何发展的?科举制度有哪些价值意义?

中国封建社会人才选拔制度,最先始于春秋战国阶段的“世卿世禄”制,随后是秦朝时期的“选士,养士制”,之后又经过了东西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到隋朝时开创“科举制”,宋,元,明,清四朝直接沿用并完善了“科举制”,并一直持续了1300多年。 科举制改进了国家的用人制度,展现了科举制度公平公正的态度。促使有才情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到各级政府就职,也让他们拥有进到社会顶层施展才能的机会,提高了读书人的政冶影响力,有力的提高了官员的能力素质,缓解了社会的突出矛盾。 科举制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华。读书人最重要的便是知识,没有知识和能力,就没法担负整治国家和地方的任务,因而在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还让中国文化获得了绵延不断的承传,丰富了诗,词,歌,赋,小说等艺术形式,促进了中华文化的繁盛和发展趋势。 科举制对封建统治具有积极的作用。科举制是为了更好地选拨官员而开设的,那样就能任人唯贤,唯才,减弱了门阀贵族的对官场的危害,与此同时给中小阶级的士子一个有效的入仕机会,并使大量中小地主及读书人进到封建国家执政组织中,为封建统治阶级扩宽了优秀人才基础,提高了管理方法社会的行政效率。 科举制做为古人选拨优秀人才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从萌芽走向成熟,与别的制度一同调和了社会矛盾,平稳了社会政冶,兴盛了教育,但不良影响也不容忽视,尤其是明清时期变成禁锢思想的工具。大家回顾科举制兴与废,能体会到中华几千年来文化的发展,是选拔人才和体制创新的优秀制度。

[create_time]2021-11-06 12:20:47[/create_time]2021-11-19 16:04:39[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1[alue_good]阿文说教育[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747cb2e2f9b22b503419cf24f48d179c.jpeg[avatar]每日都会给你们分享最精彩的作品[slogan]每日都会给你们分享最精彩的作品[intro]1049[view_count]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如何发展的?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1、科举制的创立:隋朝
(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为改变此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2)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
完善措施: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3、科举制度的演变: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4、科举制度的废除:清朝末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评价:

积极影响: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消极影响: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人们思想,阻碍了科技和社会进步。


[create_time]2022-07-06 11:16:17[/create_time]2022-07-19 13:41:0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天使之恋·乐团[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a77da2c0.CP-01W2zZQpASM7N600u-Q.jpg?time=2945&tieba_portrait_time=2945[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679[view_count]

什么是科举制度?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直至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1300年。西面我们来看一看科举的等级划分:一、童生 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但需要注明的是,童生并不完全等同于未考上秀才的学子。根据明朝史书记载,只有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才能被称作童生,成为童生方有资格参加院试,成绩佼佼者才能成为秀才。二、秀才 隋朝开始开科取士,最初亦为取秀才。到了唐朝初年,秀才是常科考试的一种。但后来「秀才科」被废,秀才一词一度变成了读书人的泛称。到了宋朝时,凡经过各地府试者,无论及第与否,都可以称为秀才。故此当时有「不第秀才」之称。三、举人 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之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四、监生 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照规定必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所谓荫生即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的官僚子弟,此种荫生亦称荫监。监生也可以用钱捐到的,这种监生,通称例监,亦称捐监。五、进士 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六、状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科举殿试一甲第二名称榜眼。北宋初期,殿试录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称榜眼,意思是指榜中双眼。明、清两代专指第二名,第三名称探花。

[create_time]2022-10-15 06:18:31[/create_time]2022-09-06 20:33:0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东扬绘画[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42454dde569f59c106d086a3b10a65a4.jpeg[avatar]培训师[slogan]职业画家 专注于美术创作与教育[intro]1446[view_count]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有一种科举制度,这种科举制度沿用了上千年,给整个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到现代也看的出科举制度的痕迹,那么很多人就想了解这种制度到底是怎么样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隋唐时期,重新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需要自上而下地全面整顿吏治。同时,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继续下去了。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基础,需要从社会中下层网罗人才,科举制度应运而生。科举制度是一种适应当时新形势需要的选官制度,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一、科学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唐朝承袭隋制。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并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用高官主考,以后成为定制。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北宋时期,对科举制度本身进行了多方面的变革和调整,严格了科举考试的程序;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减少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改进考试方法,实行糊名制,防止考官舞弊;不断增加科举录取名额;王安石变法时,对科举制度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宋朝科学制度比唐朝时有了进一步发展。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科举考试内容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严格规定答卷的文体,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清朝基本上是承袭明制,改变不大。   二、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进步作用和消极影响   1. 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第一,根据政治、军事、学术研究等方面所需要的人才类型,朝廷分别设立科目,通过考试进行选拔,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实效性。第二,允许士人(读书人)向所在州县官府报名应考,无名额限制,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民主性。第三,通过逐级考试的方法,筛选人才。在人才选拔上,基本上体现了公开、公平的原则。   2. 科举制度的进行作用:以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在世界上为首创。它的创立是我国古代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的积极作用主要有:第一,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收归朝廷,起到了抑制门阀势力的作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第二,扩大了官吏的来源,为各阶层的读书人进入仕途、参与政权开辟了道路,从而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第三,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地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第四,不断更新封建政府中官吏的结构成分,主动调整部分吏治,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和政局的稳定。第五,根据考试成绩,选拔官吏有了一个知识才能的客观标准。有利于调动整个地主阶级,尤其是中小地主阶层子弟的学习积极性。第六,调动了社会办学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3. 科举制度的消极影响:明朝中叶以后,日益走向腐朽的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所需要的是孝子、顺民、忠臣。因而有意识地利用科举考试中的`缺陷,以“八股取士”,达到统治士人思想的目的。这样,科举制度就逐渐从选拔人才的工具蜕变为摧毁人才的罪恶手段。   其消极影响集中表现在:第一,从内容到形式都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把知识分子的思想限制在程朱理学之内,废弃了对经、史及其他各种技术知识的学习,使他们陷入愚昧的深渊,成为顺从皇帝的奴仆,最终成为封建制度的殉葬品。第二,导致官风和文风日下。政治上的腐败导致科场上的派别斗争,营私舞弊;读书人为了做官,拼命诵读四书五经,追求八股文死板的作文形式,严重伤害了人才的选拔和成长。第三,科举指挥学校,使学校失去了培养人才的意义,并成了科举的附庸。明朝以后实质上就是八股文章指挥学校教学,一代复一代地制造愚民和庸才。当新兴的资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时,理所当然地就要“废科举,兴学校”了。

[create_time]2022-07-18 06:13:45[/create_time]2022-07-28 13:30:1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野半下独0y[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40aad67.bRqPIenyYSh8dBq2TK6onQ.jpg?time=689&tieba_portrait_time=689[avatar]TA获得超过872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99[view_count]

什么是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开始创立,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到明朝时已经相当完备,而清朝基本上是延续明朝的科举制度。明朝科举分为六轮,即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前三轮为童生试。一个读书人要参加科举考试,首先从县试开始起步。县试由考生户籍所在县进行,考试时间一般在2月。考前一个月由县署公告考期,考生向县署礼房(与礼部对口)报名,报考人填写亲供、互结和具结。亲供是考生的具体信息,包括姓名、年岁、籍贯、体格、容貌特征以及父母三代具体情况。而互结就是五名考生互相作保,如果其中一人作弊,其余四人连坐。而具结就是请本县廪生(享受国家供养待遇的秀才)具保,保证考生家室清白,无作假情况。县试要考五场(有时经县令同意,最后一场不考),每场靠一天。一般是第一场录取考生才能参加第二场考试,而第一场录取考试前20名就算正式录取,其余通过第一场的考生要通过以后各场考试来选定最终录取名单,所以很多第一场正式录取的考生都没有参加后面的考试。一般来说,县试录取人数要根据该县人口和参考考生数按比例决定,最低不得少于三人,一般在50名以下,第一名为县案首。通过县试的考生可以参加府试,一般在当年4月举行,由考生户籍所在府进行。府试由知府主持,流程与县试相同,第一场为正场。府试录取人数一般在100名以内,第一名为府案首。通过府试考生可以参加院试,院试由各省学政(由皇帝钦派翰林充任)主持,三年之内两次,由学政依次分期到各府案临考试,正场一场,复试一场,流程与县试府试相同,录取者为生员,也称秀才,第一名为院案首。不过相对参加考生来说,院试录取人数较少,才50人。原本录取考生分三等,即廪生、增生和附生,廪生是正式生员,也称廪膳生员,由国家每年提供廪米或廪饩银,可以为童生考试具结作保(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收入),资深廪生可报送入学国子监。不过廪生名额有限,一般是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由于后来录取生员过多,而廪生名额有限,于是又在廪生外设立增生,即增广生员,名额与廪生相同,如廪生出缺可以通过考试成为廪生。但后来随着录取生员大量增加,又设立附生,即附学生员,名额不限,如增生出缺可以通过考试成为增生。这三种生员均可参加乡试。不过后来规定,初次获得生员资格的都列为附生,满一年后经过考试才能成为增生和廪生。不过获得生员资格不能放松,每年府学县学还进行月课岁考廪生增生考不好会降级,附生考好会升级。乡试由各省举办,由皇帝钦命的主考官主持考试,凡属本省的生员、贡生(即从廪生中选拔入国子监学习的优秀或资深生员)、监生(靠祖、父官位入监或捐钱物入监)经科试(每届乡试前由本省学政巡回各府主持的考试)合格才能参加考试。乡试每三年一次(遇庆典可以开恩科),一般在8月举行,所以称为“秋闱”。考中者即为举人,其中第一名为解元、第二名为亚元,第三至第五名为经魁,第六名为亚魁。考试在各省贡院举行,一共考三场,每场三日,考生提前一日入场,考后一日出场,考生吃睡都在贡院里。考试内容第一场为三道四书题、每道200字以上,四道经义题、每道300字以上,均为八股文体裁,五言八韵诗一首。第二场为五经题一道,并试诏、判、表、诰一道,每道300字以上。第三场试以5道时务策即结合经学理论对当时的时事政务发表议论或者见解。一般来说,考中举人即获得选官资格(海瑞即以举人得官)。获得举人资格即可参加第二年在京举行的会试。会试由礼部主持,由皇帝钦命的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一般是礼部尚书)和副都御史以上朝廷大员担任主考官,由18名翰林担任同考官。会试在京师贡院举行,考试时间为2月份,所以称为“春闱”。如乡试有恩科,也会在第二年举行会试恩科。会试录取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一般录取300名。会试与乡试一样考三场,每场三日,考试内容也与乡试相同。通过会试的贡士可参加殿试,殿试在会试考后两个月后四月二十一日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地点为紫禁城里的保和殿。殿试只考一场,时间为一天,内容为四道策问,策问不限长短,起收及中间的书写均有一定格式及字数限制,特别重视书写,要求用“馆阁体”。读卷官8人,由皇帝钦命朝中重臣担任,轮流阅卷。读卷官推荐10份最好的试卷给皇帝御批,由皇帝选择其中三人为一甲,其余二甲、三甲由阅卷大臣评定,所有参加殿试的贡士均会被录取。其中一甲三人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二甲第一名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


[create_time]2022-08-12 12:53:29[/create_time]2022-08-13 07:55:5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lmm9001b[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972eb425.4UTcnl1J2VZaLRe4eYieeg.jpg?time=3214&tieba_portrait_time=3214[avatar]TA获得超过1956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8[view_count]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包括宪法和各种具体法规)、戒律、规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条例)等的总和它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部分构成。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1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基本制度,是我国古代国家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    科举制度从它诞生之初,就预示着它的必然衰亡。   封建统治者采用科举制度,目的是为了笼络知识分子,维护自己的统治。狭隘的阶级利益,使这一制度从一开始就有消极因素。唐太宗李世民看到新进士在榜前列队走过时,就非常高兴地对侍臣说:“天下英雄在吾彀矣!”(入彀就是入圈套)可见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者使英雄就范的手段。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科举制度本身的弊病日益显露。特别是到了明清两朝,科举考试的内容严格限制在四书五经中,考试问文体必须用八股文,考八股文时,必须以四书五经来命题。这就从形式和内容上都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将他们的思想限制在程朱理学之内。他们只能“代圣贤之言”,依照题意,揣摩古人语气去宣扬封建的伦理道德,阻碍了思维的独创性,更不能联系实际。而到了近代,随着国外先进思想的不断传入,西方的各种政治制度先后被介绍到中国,社会出现了新思潮,这种死板的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寿终正寝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结果。    科举制度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逐渐丧失,是其衰亡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隋朝以前,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世袭制”,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征辟制”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上述无论哪一种选官制度,大多以门第为主要依据,一般人根本没有做官的希望。而科举制从其诞生之初,就一改以前选官重门第的做法,它将选拔官员和学校教育、考试制度相结合,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选拔官员中的长官主观意志,为一般士人和平民提供了走上仕途的机会,确实使一些出身贫寒,但有真才实学的士人得到任用,因而科举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它得到了普通读书人的欢迎,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和走进上流阶层的桥梁。   到了近代,外敌的入侵、领土的割让、赔款的支付,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纷纷从中自省,认识到,四书五经固然重要,但是,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近代技术,使国家早日强大,则更加重要。加之,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传入,许多接受民主思想的学生们,感受到民族危难的刺激,逐渐走上朝廷的对立面,这样,科举制度所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就进一步地受到削弱,并最终丧失。社会基础的丧失之时,就成了科举制度的衰亡之时。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2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   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   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利玛窦在明代中叶时到中国,所见负责管治全国的士大夫阶层,便是由科举制度所产生。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仕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   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份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份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而且由于这些读书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产物,学习的亦是相同“圣贤书”,故此亦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   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到了清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   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清政府为了奴化汉人,更是严格束缚科举考试内容。清代科举制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有清一代,不断有人对当时实行的科举制度提出批评,至清末维新变法,人们对于它的抨击更是尖锐。从今天的观点看,清代科举制度可以说存在以下弊病:   其一,考试内容陈旧,引导知识分子穷毕生精力从事无用之学。清代科举考试内容以《四书》为主,即使在当时也存在空疏无用的弊端。清末维新派曾批评说,有人甚至中了进士都不知道汉武帝、范仲淹是谁。在这种考试制度下,士子往往以毕生精力读经,而对各种有裨实用的知识无心关注,无暇学习。顾炎武曾说明代士子平日只读八股文稿,其他书籍一概不读,“有一好学者欲通旁经而涉古书,则父师交相谯呵”,认为没有出息。许多士子皓首穷经,最终老死科场。到了列强环伺,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日新月异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举制度下的学习内容就更加显得陈旧,更加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其二,士人受到严酷的精神摧残,人格破损萎缩。在清代科举制度下,读书、参试、做官是士人谋求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的惟一途径,因此,在各级考试中中式几乎成为他们的第二生命。为此,科举士人往往数十年寒窗,皓首穷经,付出毕生的心血精力以求取功名,但最终金榜题名者少,名落孙山者多,许多人老死科场。乾隆四十九年会试,在参试的举人中有年届90岁者一人,80岁以上者20人,70岁以上者5人,结果没有一人中式。在年复一年的各级考试中,士子须忍受各种凌辱、辛苦和精神折磨。参考士子入场须经过搜身,考场中要忍饥受冻;出场后提心吊胆,坐卧不安;及到榜发,中式者甚至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欣喜而至于痴迷癫狂,名落孙山者则沮丧颓废,失魂落魄,痛不欲生。   其三,使得士人成为一个寄生阶层、特权阶层和封建政权的附属物。近代维新派思想家严复曾批评科举制度“滋游手”。他说,由于 “士”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所以选士“必务精而最忌广,广则无所事事而为游手之民”。然而在科举制度下,却养了一大群科举士人,致使朝廷无法安置,他们自己也“无以自存”,必然导致国家“为乱为贫为弱”。严复还说明,在西方国家读书识字是国民所必具的基本素质,而且“四民并重,从未尝以士为独尊”。然而在中国,“以文字一门专属之士”,使得士成为凌驾于农工商之上的特权阶层。事实也正是如此,科举士人在清代免纳差徭,有特殊的司法地位。他们见官不下拜,举人、进士甚至可以拿自己的名片到官府要求拘押他人。生员穿戴象征自己身份的衣冠,荣耀乡里,包揽词讼,欺压良善的事情时有发生。封建统治者有意识地用科举功名笼络士人,钳制其思想,用一条无形的绳索将他们同封建王朝的命运连在一起,使得他们只能在为皇帝卖命的'过程中谋求个人的荣华富贵或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不致成为封建王朝政治上的异己力量。   科举制度建立之初,唐太宗李世民看到进士们从考场缀行而出时,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清代国家选官进士、举贡、吏员三途并用,此外还有军功、捐纳等途径,但惟有进士、举贡为正途,科举制度对于士人的笼络束缚作用也就更加严重。在清代近 270年的历史上,举人、进士反叛朝廷者几乎没有。成为统治者附庸的科举士人,很难正常履行知识分子批评政治、维护社会公正的职能。通过科举考试,士人还结成盘根错节的宗法性关系网。清代乡会试的中式者,对主考、房官称座师、房师,自称门生;后对本科的监临复试、朝考、殿试的阅卷官员,也无不认为师生。童生县试府试的案首对于府县官,入学生员、岁考取列优等因而补廪补增的生员以及拔贡优贡,对于本省学政也无不认为师生。此外,乡会试同科录取的士人互称同年;对于同年的父亲、祖父,称年伯、年太伯,自称年侄、年再侄。通过这种关系网,士人互相攀援,结党营私,党同伐异,是导致当时政治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我们今天回首来看科举制度,也可以发现它的某些积极意义。   首先,它为社会树立了尊重文化知识的价值取向。在科举制度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其轻视体力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倾向固然不可取,但它反对“读书无用”的痞子哲学,引导人们学习书本知识,是值得肯定的。   其次,在科举制度下,稍具经济能力的农工商子弟都可以通过参加考试进入官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低层社会人士因此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进入中上层社会。这种社会纵向流动渠道的畅通是吸收民间人才参与国家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清代科举制度在这方面的经验可供借鉴。   第三,作为官员资格的考试制度,科举制度是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前身,近代西方的文官考试制度正是在吸收借鉴明清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的。今天,我们要建立法制化的公务员制度,清代科举制度所体现的平等精神和某些具体做法,仍有借鉴意义。 ;


[create_time]2022-06-26 09:54:11[/create_time]2022-07-06 03:16:5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鲜活且善良丶桃花654[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7cfe853e.n2L4jJuvR9CGPFsbSiQtBA.jpg?time=250&tieba_portrait_time=250[avatar]游戏我都懂点儿,问我就对了[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76[view_count]

古代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

  科举制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那么你了解古代的科举制度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古代科举制度的目的,希望能帮到你。


  古代科举制度的目的
  在中国的早些年代,曾经为了能够选拔到合适的人才而感到非常苦恼,但是最后皇上想出了一个非常好的 办法 ,那就是现在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名词,叫做科举制度。

  说起科举制度的目的,其实非常简单,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为了能够是国家安定,社会能够更好的发展,除了这些还能够加强皇上的统治,那么从小的方面来讲,科举制度的实行就是为了全国上下的人民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将他们的才能都发挥到建设国家上来,这样国家就能够发展的更好了,所以总的来说科举制的目的就是为了选拔人才,加强和巩固皇上的统治权力。

  但是从另一种角度来说科举制的目的其实还有一个,这个目的和前两个目的相比,就显得非常小了,那就是为了能够有效的克制当时因为察举制而滋生的一些腐败行为,在科举制施行之前实际上实行的是察举制,但是由于察举制在实行过程中有非常多的官员都为了能够得到更高的利润,于是收受贿赂导致真正的贤能之人没办法为朝廷效命,于是为了遏制这种现象继续恶化下去,皇上 决定 实行科举制度,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举制度的实行实际上那个是为了能够纠正察举制所犯下的错误。综上所述,科举制实行的目的主要有三点,第一点是为了纠正察举制的错误,第二点是为了选拔人才,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巩固皇上的权利。
  古代科举制度的唐玄宗时期
  在中国的 历史 上曾经出现过非常多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其中一直到现在为止都还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的一项制度就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从出现在后来的被废除其间经历了非常多的曲折和变革,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唐玄宗在对于科举制度的改革中有非常多的和他的前辈不一样的地方。

  以往的科举制度的考试方法主要是在写作还有文章的创作方面进行 考核 ,但是到了唐玄宗的时候他开始对科举制度做出了一些改变,那就是逐渐把诗歌的创作能力的考核加入到科举制度的考核中去了,这种方法的考核其实有很多人都感到非常困惑,不知道为什么唐玄宗要把诗歌当作考核内容,但是他的这种做法并不是完全没有好处,至少这对当时的那些非常喜欢诗歌创作的人来说其实并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他们开始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进入官场,就算不能当官也能结交一些官场的朋友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唐玄宗决定将诗歌的评选加入到科举制度中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

  他的这一种做法除了有着方面的好处之外还在中国 文化 的传承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不是当时唐玄宗将诗歌的考核加入到科举制度中去的话,现在的中国就不会有这么多保存下来的完整的诗歌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也不会有很多著名诗人的出现,因为他们最初写诗的目的就是做官,所以这也要归功于唐玄宗。
  古代科举制度的评价
  在中国古代曾经出现过非常多的 政治 制度,这些制度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非常有利于当时的中国的发展的,其中有一个制度名字叫做科举制,到现在为止都还是非常受到人们的喜爱的,但是有关于对科举制度的评价,不一样的人说法是不一样的。

  有些人可能会说科举制是中国在很早的时候就有的一种制度,这种选拔贤能的人的方式,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当时的中国,在还没有科举制度之前朝堂上的职位基本上都是有当时的在朝堂上非常有地位的人向皇上推荐人才或者是直接由自己的孩子接替自己的位置,所以出现了科举制之后人们对于科举制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因为他们开始能够有机会真正和政治有一些接触了。

  对于那些非常有政治想法的人来说,他们可以用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公平的方式来为国家策划计谋,展现自己得才能,所以对于老百姓来说,科举制度是一项非常好的制度,因为他开始让人们走入到朝堂中去,但是对于科举制的评价还有一些人是非常反对的,那就是当时的名门贵族,他们的地位因为科举制收到了动摇,所以他们对科举制的评价是非常不好的,而对于现在大多数的人们来说,他们对于科举制度的评价,实际上都是认为是有利的方面大于不利的方面的,虽然它的根本目的是可以加强皇上的统治,但是很多人对于科举制度的评价还是非常高的。

猜你喜欢:

1. 关于高考的优美句子

2. 2017古代文化常识100题

3. 普通人怎么自学武术

4. 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


[create_time]2022-06-23 02:01:42[/create_time]2022-07-01 20:50:0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得书文化[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eb189bac.0_-p-DmjI7RYdCR_8LSsvQ.jpg?time=690&tieba_portrait_time=690[avatar]TA获得超过822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02[view_count]

科举制度是谁创立的

科举制度是杨坚创立的。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 [1] —604年8月13日),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581年)至仁寿四年(604年)在位。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普六茹,杨坚掌权后恢复杨氏。 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北周宣帝继位,以杨坚为上柱国、大司马,威望日隆。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适合于南北统一后的中国。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开皇九年(589年),派晋王杨广南下平陈,统一南北。隋文帝对周边各族,采取了军事上的防御和政治上的招抚政策,有效地处理了民族矛盾,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圣人可汗”。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

[create_time]2022-11-26 14:41:50[/create_time]2022-10-25 16:46:4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AA佳佳_[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2fdb9ea5.DaVTolQh6qgbEciMgwTRdA.jpg?time=7368&tieba_portrait_time=7368[avatar]TA获得超过40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031[view_count]

科举制度哪年创立

科举制创立于隋朝,科举制1905年被废除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


[create_time]2022-06-01 08:43:24[/create_time]2022-06-10 15:08:4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海猎o[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450af2c9.VTYH0-MQyPDYwhVsGrj64A.jpg?time=4756&tieba_portrait_time=4756[avatar]TA获得超过7627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189[view_count]

科举制度分为哪几个级别?

古代科举制度分为六级:童生(第一级县试)——刚开始学习的小孩。相当于高中毕业,因为他们可以算是有学问的人。秀才(第二级府试)——最低级的考试合格者称为生员,也叫秀才。 相当于高中毕业。举人(第三级院试)——生员(秀才)应三年一度的乡武,合格者称为举人。 相当于大学生或研究生, 因为他们毕竟是从众多的秀才中脱颖而出的。贡士(第四级乡试)——参加全国范围科举考试(会试)及格后获得的资格,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进士(第五级会试)——举人参加在北京的会试殿试,合格者称为进士。确切地说,它是一种类似职称月举行,所以也叫春闱。参加考试的人必须是举人,考试合格后就是准进士,待殿试合格后,则为进士。探花(第六级殿试)——殿试第三名称探花。榜眼(第六级殿试)——殿试第二名称榜眼。状元(第六级殿试)——南宋以后,殿试第一名称状元。绝对不能说相当于博士,因为博士太多了,而状元几年才出一个。简介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的举行的。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

[create_time]2022-08-12 14:30:34[/create_time]2022-08-20 23:11:2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小白说影视00[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8326cffc1e178a82f4e7e931e403738da877e84c?x-bce-process%3D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450%2Ch_6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avatar]专注影视动漫问题回答[slogan]专注影视动漫问题回答[intro]3079[view_count]

古代科举有哪些等级

等级从高到低: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1、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制度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2、“榜眼”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二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3、“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举子的称谓。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4、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5、“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6、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现代也比喻知识量丰富的人。扩展资料科举考试内容: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科举分级:1、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2、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生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3、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4、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5、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第二至五名为经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create_time]2022-07-06 20:10:05[/create_time]2022-06-14 06:53:03[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0[alue_good]小鱼的生活笔记[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bfc7836043e7c834006aa26bca9e44cc.jpeg[avatar]基地劳务人员[slogan]专注于生活领域的最新咨询和生活小细节[intro]3838[view_count]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有什么特点?

一、特征:
1、种类繁多。唐朝科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2、科目分类:常科和制科。每年分期举行的叫常科,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有: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俊士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一史科,三史科,道举科,童子科等50多种。秀才一科,在唐初的要求极高,很少有人能通过,后来渐渐废掉了。俊士科不常举行。考试的方式有:口试,贴经(填空),墨义(相当于口试的笔试化),策问(论文),杂文(诗赋)。
明经科的内容:9部经书,《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不仅仅是6经,另外,《孝经》、《论语》为必考。明经科的考试方式一般只是口试,贴经(填空),墨义。一般只要对经文以及注释,记忆背诵熟练,就可中试。
进士科。进士科原来只考策问,后来加上贴经(填空),杂文(诗赋)。贴经只贴大经,即《礼记》、《左传》。再加上贴《老子》,10个问题中能答上4个即可合格。杂文要求诗赋各一。策问要写五篇。策问主要是对时下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政务、漕运、盐政等等方面提出问题并作回答。进士科一般取中很难,录取率只有1%-2%,因此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称。唐前期每科进士只取十几人,后期也只取三十几人。孟郊当时考中后,欣喜若狂,作《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遍长安花”,可见其难。
明法科,国家选取司法人才,范围为律七条,令三条。
明字科,文字理论及书法,考《说文》、《字林》。
明算科,考数学,范围很广,选数学人才。
一史科,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任选一,考贴也考策。
三史科,《史记》、《汉书》、《后汉书》均考,主要是选拔历史方面的人才。
道举科,考《老子》、《庄子》、《列子》。
童子科,10岁左右的童子,考《孝经》、《论语》
二、简介:
科举,科举制、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create_time]2022-10-26 22:38:22[/create_time]2022-08-30 22:51:0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瓜妹聊娱文[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33714c3b8999e53a75622832db54643f.jpeg[avatar]娱评人、娱乐领域创作者[slogan]跟着瓜妹,一起吃瓜![intro]279[view_count]

上一篇:科技园区

下一篇:科洛佛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