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鼻子》
最近在拜读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昨天晚上看了其中一篇文章——《鼻子》,很有感触。
禅智内供的鼻子长五六寸,一直耷拉到下颌,这给他造成了很大困扰:一是生活上的不方便,吃饭时需要弟子拿一根木棍挑着鼻子,如果弟子一不小心,鼻子就可能掉进粥里;最重要的是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别人喜欢讨论他与众不同的鼻子,他表面上装出无所谓的样子,其实平日言谈中最忌讳的就是“鼻子”二字。于是他找各种资料来安慰自己,想各种办法缩短鼻子。最终用开水烫鼻子然后用脚踩鼻子的方法使鼻子缩短到了正常尺寸。然后很有趣的事情就出现了。
鼻子正常后,内供觉得人们看他的眼光仍然不正常,但是却是另外一种不正常。内功觉得他们“以前可没有笑得这么肆无忌惮……”人们看惯了长鼻子的内供,对于拥有正常鼻子的内供,他们觉得不自在?内供开始有点后悔把鼻子缩短了。突然有一天早上,鼻子不知为何恢复了原来的样子,长鼻子失而复得,内供想这下没人再笑话我了吧。
内供鼻子缩至正常后,人们仍然嘲笑他。芥川是这么认为的“人都有两种相互矛盾的情感。当然,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但是当那个想方设法摆脱了不幸,旁人忽然就有些怅然若失。说的夸张些,他们甚至想让那人在重蹈覆辙。不经意间,虽说是消极的,对那人心中却萌生敌意。——内供尽管无法得知其中奥妙,他的不快,只是因为他从池尾众僧人的态度中,觉察到了旁观者的利己主义而以。”
内供是自我矛盾的。他不想让旁人嘲笑他,也想让鼻子正常。可是鼻子正常后,人们依旧嘲笑他,他那可怜的自尊心得不到安慰。他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没有自我,活在别人给他编织的网里,是一个十足的可怜虫。
PS:芥川喜欢用嘲讽的语气针砭问题,经常正话反说,或者反话正说。在没有充分了解到他的这一写作特点之前,我读了一遍《地狱变》之后心中浮现了无数问号,看了知乎相关才恍然大悟。
[create_time]2022-06-15 14:18:36[/create_time]2022-06-27 15:51:3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得书文化[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eb189bac.0_-p-DmjI7RYdCR_8LSsvQ.jpg?time=690&tieba_portrait_time=690[avatar]TA获得超过8233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9[view_count]
芥川龙之介/《鼻子》
芥川龙之介,日本短篇小说”鬼才“作家。
一生创作短篇小说148篇,另有小品,随笔诸多,独步日本文坛。
代表作有《罗生门》《竹林中》等。
1916年2月,芥川龙之介在大学毕业前夕,创作伊始,于《新思潮》复刊号上发表《鼻子》这一短篇,文坛大家夏目漱石读后,即亲笔致函,称赞不已:”小说十分有趣。首尾相顾,无戏谑之笔,却有滑稽之妙,不失上品。一见之下,材料非常新颖,结构相当完整,令人敬服。像这样的小说,若能写出二三十篇,在文坛上必将成为无与伦比的作家。“
《鼻子》讲述了禅智内供因为自己鼻子太长,从上唇一直垂到下巴,成为自己的一块心病。身边众人很是体谅,经常安慰。
但内供依然想办法让自己的鼻子短一点,弥补自己受伤的自尊心。各种邪门偏方都用过,终于有一天,内供的徒弟进京办事,遇到了相熟的大夫教给一种方法,可以使鼻子缩短。
偏方说来简单,就是先将鼻子泡在热水中,然后让别人踩。
内供决心一试,忍着痛苦,躺在地上让别人踩,没想到鼻子真比之前缩短了,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但之后却发现周围僧人的反应却并不是为他高兴,反而窃窃私语,背地嘲笑,这让内供比之前的心情更糟。
终有一天,内供早起醒来,发现鼻子重新长了回去,他的心情反而又畅快了起来。
长鼻子径自颤悠在黎明的秋风中。
“人的心中,自具有两种矛盾的感情。见人不幸,无人不会不同情。然而,此不幸者,一旦摆脱困境,不知怎的,反让人觉得怅然若失。说得过分点儿,心里巴不得他重陷不幸中去。虽非有意,不知不觉中竟生出一种敌意来。
内供尽管不明其中缘由,却总感怏怏不乐,无非因为从池尾僧众的态度中,隐约觉察出这种旁观者的利己主义。”
——《鼻子》片段
[create_time]2022-07-07 15:34:38[/create_time]2022-07-18 13:59:4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吃瓜小能手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295b900.250mZy7Mgsa65cLTTlQ_Zg.jpg?time=4627&tieba_portrait_time=4627[avatar]TA获得超过4735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2[view_count]
芥川龙之介的《鼻子》想要表达什么
小说中旁观者的态度,从最初的些许同情,到内供鼻子变短之后的放肆嘲笑。对此,芥川龙之介用理智的话语归纳为“旁观者的利己主义”。该作描写一个老和尚因鼻子过长而苦恼不已,想方设法要对身体器官进行矫形。经过一番颇富戏剧性的折腾,老和尚的鼻子终于如愿以偿地缩短了。然而,老和尚还没来得及享受“手术”成功带来的喜悦,就开始心生悔意。导致这心理骤变的原因说来十分简单——鼻子修复后,老和尚遭到了众人更为猛烈的嘲笑。惶惶不安中,一天,奇迹终于发生了。老和尚的鼻子又恢复了原来那副形状。借此作品来表达有一些人总觉得这样不好那样不好等真的改变了他又怀念。扩展资料:作品的影响《鼻子》是芥川初期创作的小说,首次刊载于1916年2月《新思潮》复刊号。这篇仅仅17页的小说使得当时年仅23岁的芥川龙之介在文坛崭露头角,备受关注。甚至得到文学大家夏目漱石的赞赏和推崇:“他将是独一无二的作家”、“那样的作品再写上二三十篇当会成为文坛上无与伦比的作家”。山本有三夸奖芥川这部精短之作“精彩得足可选进国家选定的教科书中去”。《鼻子》让芥川龙之介获得了文学生涯上的成功,奠定了在日本近代文学上的地位。 《鼻子》是根据《今昔物语》中《池尾禅珍内供鼻语第二十》,加之受《宇治拾遗物语》第二卷《长鼻僧人》及果戈里的《鼻子》的影响创作而成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鼻子》
[create_time]2022-12-19 11:42:38[/create_time]2023-01-03 11:42:3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乾莱信息咨询[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62ac8245037c35cef5dd05b07789a9ca.jpeg[avatar]百度认证:内蒙古乾莱科技官方账号[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77[view_count]
芥川龙之介有没有死?
漫画《文豪野犬》芥川最后已经牺牲。负责悬赏人虎的任务,任务失败后受重伤,后负伤接受杀死霍桑牧师与米切尔的任务。在与菲茨杰拉德的对决中带走人虎,最后与中岛敦联手击败菲茨杰拉德,最终在得到太宰的夸奖后昏倒。与中岛敦联手突入死屋之鼠临时基地,击败伊万。事件结束时,芥川表示六个月后回来杀敦,敦亦提出条件“六个月内你一个人都不准杀”。在身患肺病命不久矣时和中岛敦与福地樱痴战斗,被福地樱痴割喉,利用在船上切出的洞让中岛敦脱险,后被天人五衰成员布拉姆·斯托克变成吸血鬼,受控制回到港口Mafia将樋口一叶、芥川银等众多港黑成员感染成吸血鬼。芥川龙之介的性格特点:蔑视弱者,认为弱者没有生存的权利,认定人需要有活着的价值,因自己的经历(杀戮中得到了价值)为赋予镜花活着的价值而强迫她杀戮。身体不好,时常咳嗽,似乎很执着于节约用电。喜甜食(如红豆沙,无花果),讨厌橘子。深深嫉恨中岛敦,“组合”事件以后关系有所改善。在该事件中,曾被菲茨杰拉德吐槽和中岛敦很像,和敦狠狠给了前者一拳,依旧讨厌对方。对太宰十分执着,会因为太宰而失去平常的镇静,视其一句话为生存奋斗的意义。
[create_time]2023-04-13 07:38:16[/create_time]2023-04-22 11:25:5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小黎谈职场[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620778431,2948303227&fm=3012&app=3012&autime=1692924903&size=b200,200[avatar]TA获得超过113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378[view_count]芥川龙之介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文学大家,以创作短篇小说闻名,其作品《地狱变》《罗生门》《竹林中》已成为世界性的经典之作。其作品既有浪漫主义特点,又有现实主义倾向,凄绝中带有嘲讽,严肃中不失幽默,擅长用自己独特的写作方式将人性无言地铺展在世人面前。1935年以其名字命名的“芥川龙之介奖”成为日本文坛的重要奖项之一。
生命的最后几年,素来体弱的他被神经衰弱、胃痉挛、肠炎、心悸等多种疾病折磨。1927年 7月 24日,芥川龙之介服安眠药自杀,享年35岁。芥川之死,令日本举国震惊,各大媒体都以整版篇幅报道他弃世的消息。文坛更是不胜痛惜,认为他的死,标志一个文学时代的结束。他代表了从大正到昭和初年,日本知识分子最优秀的一面。
芥川在随笔《澄江堂杂记》“后世”一节曾说过下面一段话。
以他的文学成就,芥川大可不必如此担心自己作品的未来,因为他太优秀了。
这几天读了芥川最经典的几篇文章,《地狱变》、《鼻子》、《罗生门》。
其中最经典的是《罗生门》吧,鲁迅先生在芥川生前就翻译过《罗生门》和《鼻子》。其中《罗生门》描述一个落雨的薄暮时分,罗生门下,一个家奴正在等候着雨停,当他茫然不知所措,仿若于生死未决时,偶遇以拔死人头发为生的一老妪,走投无路的家奴邪恶大发,决心弃苦从恶,剥下老妪的衣服逃离了罗生门。该作情节简单,人物稀少,短短的篇幅,小小的场面。时间、地点、人物、结局全都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善、恶、虚、实等所有的一切都被绝对化、孤立化,人与人之间也相互疏远、陌生,看不到任何人性的真诚,丢弃的女尸生前“吃”官兵,老妪“吃”女尸,家奴“吃”老妪,人人都在“吃人”,人人又都在被“吃”,完全如同人与狼、生与死的关系。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以及《端午节》里描写的差不多先生,与罗生门中为了生存而无视善恶的家仆一般无二吧!突然觉得芥川是日本的鲁迅,而鲁迅就是中国的芥川吧!
《鼻子》是一则很有趣的故事,描写了一个老和尚因鼻子过长而苦恼不已,想方设法要对身体器官进行矫形。经过一番颇富戏剧性的折腾,老和尚的鼻子终于如愿以偿地缩短了。然而,老和尚还没来得及享受“手术”成功带来的喜悦,就开始心生悔意。导致这心理骤变的原因说来十分简单——鼻子修复后,老和尚遭到了众人更为猛烈的嘲笑。惶惶不安中,一天,奇迹终于发生了。老和尚的鼻子又恢复了原来那副形状。这里面呈现了旁观者的利己主义,芥川真的眼睛太过敏锐,能够透过表层看到人性深层次的东西。而我们普通人,就算能感受到,却不见得能写出来,就算想表达,也很难找到那个典型的事例吧!
《地狱变》描述了日本战国时期,一位服务于封建公侯的画师良秀为了追求艺术至上的理想境界、把握真实的美,在明知堀川大公因霸占自己女儿不成而恼羞成怒设下陷阱,还不惜残酷地牺牲自己的女儿,完成了一幅妖血斑斑的“地狱屏风图”而后自杀的故事。控诉了阶级社会中小人物的悲哀和社会的不公。
优秀的作家,就在于能发出我们心目中无法发出的声音吧,看优秀作家的作品,体会复杂的人性,感受社会大环境下人的无奈。
[create_time]2022-07-15 02:35:37[/create_time]2022-07-23 10:19:4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梦之缘文化[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61bbd3bf.dco3O7-9qhUybkm7i_05jw.jpg?time=4772&tieba_portrait_time=4772[avatar]TA获得超过7959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512[view_count]
读《鼻子》有感
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鼻子》,讲述了高僧内供关于自己与众不同的鼻子,而心生烦恼。后经过偏方使长鼻子缩短后,众僧比之前更加嘲笑内供,内供的烦恼也比之前更甚,但奇迹发生了,一夜之后,内供的鼻子又成为最初的样子,众僧反而习惯了内供长鼻子模样。
芥川龙之介用理智的话语归纳为“旁观者的利己主义”,僧人们对于内供的鼻子从一开始的习以为常到鼻子恢复正常时的嘲笑,再到最后的习以为常。小说以讽刺的口吻刻画出僧人的利己主义——希望别人一直处于不幸之中,而脱离了不幸才是不正常的,反而要遭到人们的耻笑!
作者的这篇小说,跟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也是有很大关系的。长期寄人篱下的生活状态,自己没法任性,犹如是一个身体器官异于常人的人,他努力地想找到一个跟自己一样身体器官的人,却没有找到,就只好忍痛做回正常人,但却遭到更甚从前的窘境。
生活是如此这般的矛盾,正常与不正常都烦恼。暗示作者矛盾的生活就像这长鼻子一样。另一点就是作者设定主人公为僧人,还是高僧,所谓高僧,应是得道之人,六根清净之人,尘世的许多烦恼皆以看透,悟道。可过半百的内供却虚荣心高涨,为自己的长鼻子烦恼,想变回正常的鼻子,也不愿开口,让弟子给自己一个台阶,顺势而为。而且甘愿被弟子使劲踩自己的长鼻子,以得到正常的鹰钩鼻。
试问这样的人何以成为得道高僧,成为众僧的领袖人物?作者以内供这个人物,也恰时地揭露了日本社会现象,即僧不像僧,道亦不能称为道!
[create_time]2022-06-29 01:32:04[/create_time]2022-07-12 04:27:1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天然槑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7a3084cb.ATR7THZ25E9Imhl_JAp6UA.jpg?time=4576&tieba_portrait_time=4576[avatar]TA获得超过897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view_count]
《鼻子》读后感
《鼻子》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名篇。读完之后,颇多感慨。
故事是这样的:
一位高僧长了一个奇怪的鼻子,有五六寸那么长,两头一边粗,像一根香肠耷拉在嘴巴前边。
这个奇怪的鼻子给高僧带来了无尽的苦恼:比如吃饭时,徒弟要坐在对面拿木条掀着鼻子,他才可以把饭吃进嘴里。
这也罢了,关键是跟别人的不同,让高僧害怕看见别人异样的眼光,他觉得自尊心受到了莫大伤害。
为此他常常照镜子,看哪种姿势可以让鼻子看起来更短一些。也常常在人群中寻找同类——看看有没有人长着跟他一样的鼻子。甚至翻阅书籍,希望找到有关长鼻子人的记载。但都没有如愿。
后来,他终于得一偏方——先用热水烫鼻子,再让人拿脚用力踩,这样长鼻子就会变短。在徒弟的帮忙下,效果非常好,他的鼻子竟然真的变短了。
他喜不自胜,觉得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结果事与愿违,身边众人的态度倒还不如以往,人们对他的耻笑有增无减。他莫名其妙,为此更加烦恼,甚至郁郁寡欢起来。
忽一个清晨,他的长鼻子竟然又长了出来。他摸摸恢复原貌的鼻子,无比欣慰。
这个故事不长,读起来荒谬不稽,但领会了深意之后,却叫人心中陡生寒凉。
这个奇怪的长鼻子是个绝妙的隐喻,它指的是一个人身上与生俱来的独特性。当我们来到世上,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这点不同让我们在人群中忐忑不安,怕因不同而被排挤,被孤立,为了融入群体,我们竭力改变自己,但丢掉了自己的独特性,却还是找不到所谓的归属感。
所以在高僧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个寻求归属、渴望认可,却总是事与愿违的自己。
再说说众人,当高僧长鼻子时,他们取笑是因为自己五官端正的优越感,也可以说是对他人独特性的排斥。而当高僧鼻子治好后,他们更加耻笑,这种反常的行为芥川龙之介在文中讲了,是因为人们喜欢看到别人的不幸,即使抱以同情也不愿这种不幸消失,当真的消失时,人们会失落,甚至愤怒。所以与其说是耻笑,不如说是愤怒的另一种表达。
人性的幽暗在此显露无遗。
荒谬的故事,讲的却是寻常的人生。
好的小说,不谈是非,只讲人性。所以《鼻子》才是名篇,芥川才是大家。
[create_time]2022-06-12 16:21:25[/create_time]2022-06-27 01:32:2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正香教育[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73ba84a8.l92DY8hM0-a4DohyMkjxhA.jpg?time=675&tieba_portrait_time=675[avatar]TA获得超过4467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7[view_count]
读芥川龙之介的《鼻子》,如何面对别人的指指点点
《鼻子》这篇小说很短,只有两三页。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内供的和尚,长了一个长长的鼻子,因鼻子过长,吃饭的时候需要一个人帮他用木板拖着才能不让长鼻子落到碗里。
为此,他受尽别人的议论和嘲笑。
后来,他的徒弟寻觅一个医治他鼻子的方法,那就是,把他的长鼻子放到热水中烫,然后,内供侧躺在地面上,由他的徒弟用力踩踏那个长鼻子,踩掉四分长多余的脂肪状的鼻子。
内供的鼻子才像正常人的鼻子那样在嘴唇的上面,他的心情已经多年不曾感到这么舒畅了。
不料鼻子正常的随后的几天,周围人对他的嘲讽比以前更甚。
内供开始后悔不迭,脾气变得越来越恶劣。
在小说的最后,有一天早晨,内供醒来摸了摸鼻子,发现他的鼻子又像先前一样,足足有五六寸那么长,内供顿感神情气爽,自言自语到,既然这样,一定再没人取笑我了。
1.小说的中心思想
文中的一段话道出了芥川要表达的思想:
人类的心里有着互相矛盾的两种情感。他人的不幸自然是要议论纷纷,且要表达同情心的。
但是等到那些人想尽办法摆脱这些不幸的时候,人们便觉得不满意,若有所失。夸大一点说,甚至想让那个人再度陷入以往的不幸。
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对那个人怀着敌意,又议论纷纷,说三道四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当内供的鼻子好不容易变短之后,周围的人对他不仅没有祝贺,反而利用他的短鼻子对他进行各种人身攻击。
芥川点睛之笔说,这就是旁观者极端的利己主义的缘故。
人们在下意识里希望当一个人处在霉运中永远得不到改善,借机表现自己的优越,借机可以对那个处于恶劣境界的人表达自己的同情心和善心。而一旦那个人从噩运中走出,慢慢发展的比自己强的时候,周围人反而萌生了强烈的嫉妒心,希望那个人永远倒霉。
人性的幽暗和不堪在芥川的笔下,永远被无情的暴露出来。
2.在心里,永远都要有自己的主见
基于此,别人对我们发表的议论和见解,我们也就让它过过耳朵不必放在心上。
当别人说我们好的时候,大可不必放在心上,那也许是他的恭维,他想利用这恭维,得到他需要的东西。
当别人对我们恶语重伤,把我们作践的一无是处的时候,我们更不必把这些话放在心上。
他只是想挫伤我们的斗志,用这种战术把我们击倒打垮,然后他好借机东山再起,一跃超过我们。
小说中的内供就是上了别人的当而毁了自己。
他的鼻子过长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当他吃饭的时候,他的长鼻子很碍事,需要别人的帮忙才能正常的用餐。
他的徒弟好心好意把他的鼻子医治好的时候,他应该好好感谢那个徒弟,而不应该受周围人的影响对徒弟恶言相向。
此时周围人的异样的目光,他应该有充分的睿智来明白是怎么回事,亏他读了这些年的的佛经,那么地不识人性,那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鼻子变短了,对于内供来说确实是好事情。
最起码吃饭不需要来麻烦别人,生活可以自理了。
短鼻子又不妨碍别人什么,他们爱怎样说就怎样说,反正嘴长在他们身上。生活是我自己的,我要用自己的感悟来决定自己的生活。
当别人的那些议论纷纷的话语影响到你的正常生活的时候,就当他们什么也没说,你什么也没有听到,不能让那些无聊的话语影响自己,做生活中的主人,主宰好自己的情绪。
[create_time]2022-06-29 00:35:36[/create_time]2022-07-08 19:10:2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曦莲滩817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e62727fd.fGHaO9yqNZFKbKxaaglHmA.jpg?time=7265&tieba_portrait_time=7265[avatar]TA获得超过5453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0[view_count]
《鼻子》读后感
芥川龙之介,一个善于用短片小说描绘人性的丑恶,众生的百态的作者。取材新奇甚至诡异,甚至从不同的人的角度来描述同样的事件,从而产生不同的效果。
《鼻子》收录在以《罗生门》命名的小说集里。故事讲述禅智内供生就一只畸形的鼻子,书中这样描述:长有五六寸,从上唇的上面直拖到下颚的下面去,形状是从顶到底,一样的粗细。简单地说,便是一条细长的香肠似的东西在脸中央拖着罢了。
与其说是内供对鼻子的烦恼,倒不如说,是内供对别人如何看待他的鼻子的烦恼。而他偏偏又想装作对别人的看法不屑一顾的样子。他总是到处去打听偏方,却又不愿意说是他想改变鼻子。事实上,因为鼻子长很不方便,因为吃饭的时候鼻子一定会掉到碗里面,这样就需要一个小沙弥拿着棍儿,替他掀着鼻子。看到这的时候,我忍俊不禁。这算不算是芥川龙之介写的黑色幽默呢?更好笑的还在后面,在他的“唆使”下,他的徒弟终于帮他打听出一个偏方,那就是用热水浸鼻子,当鼻子被热水烫的没有知觉的时候,用力的用脚踩。原文这样写:徒弟就两只脚用力踩起那只还热气腾腾的鼻子。禅智内供躺着,鼻子伸在地板上,看那徒弟的两脚一上一下的动。哈哈,我脑补了一下这画面,笑出了声。
功夫不负有心人,禅智内供的鼻子终于正常了。但他万万没想到,所有人看见他正常的鼻子后,都出现了比先前更加可笑的神色,甚至最后到了忍不住的地步,哈哈的大笑出声来。内供悲哀极了,他大半生都想要变短的鼻子,此刻恨不得一夜长回去。他宁可让鼻子长出来,再度陷入生活上的种种不方便,也不愿忍受别人异样的眼光。也许是他在佛前那种虔诚的样子感动了佛,终于有一日,他那长鼻子又挂在了他的脸上。他神情气爽,让他的长鼻子在黎明的秋风中晃荡。
这个故事简直就是芥川龙之介写的一个寓言。从古至今,生活中不乏有太多这样的人。文中用鼻子来寓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好笑却又深刻。禅智内供,一辈子活在别人的看法里,可怜又可悲。什么是自信?别人说我好,我就会觉得好,那不叫自信,那叫他信。自信是我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我就是我,我相信我自己!
[create_time]2022-07-08 03:12:50[/create_time]2022-07-16 19:17:5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达人方舟教育[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52af923.N8WfeBIM4TX0VV_XJfyE6A.jpg?time=675&tieba_portrait_time=675[avatar]TA获得超过4129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view_count]
读《鼻子》有感
《鼻子》是芥川龙之介一篇非常有名的短篇小说,几乎与《罗生门》起名。但这篇不像《罗生门》那般骇人。但都是揭露人性的恶。但《鼻子》这篇读着让人如看笑话,又如读活生生的现实。
大意是讲禅智内供,长了一个与别人有异的怪鼻子,鼻子怪在何处。怪在长得过长,足有五六寸长,如一根香肠。吃饭时需要有人帮忙把鼻子抬起来,否则鼻子就掉粥里了。
为此他很自卑,不管到哪里都找与自己相似的鼻子,可是鹰勾鼻倒有,但像他这么长的真没有。于是他又翻阅各种经典名著,找寻与他相似的鼻子,依然难寻同类。
面对别人的嘲笑,他始终是自卑的。于是在打听到一个偏方后,千方百计暗示小沙弥帮着他实验,最后竟然奏效了,鼻子缩小了。这让他心里很得意。可是别人看他的眼色反而让他更受不了。他心里的压力更大了,于是在双重压力之下,没想到鼻子又回到以前的样子。这才让他松了口气。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内供的不自信,只看到了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已经从小沙弥升到内供,这已经超越了很多人,没必要为这点突出的特点在意。可是他始终没能悟到,也始终没能与自己和谐,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反过来讲,那些嘲笑他,向他投来嘲笑眼色的人,其实在内心是对他不幸的幸灾乐祸。在一些人眼中,就喜欢看别人遭殃。别人的不幸,才能让他们心里更舒服。一旦别人变好,他们反而心里不舒服,希望别人依然保持遭殃的模样。
“人的内心,自具两种矛盾的感情。见人不幸,无人不会不同情。然而,此不幸者,一旦摆脱困境,不知怎的,反让人觉得怅然若失。说得过分点儿,心里巴不得他重陷不幸之中去。虽非有意,不知不觉中竟生一种敌意来——内供尽管不明其中缘由,却总感怏怏不乐,无非因为从池尾僧众的态度,隐约觉察出这种旁观者的利己主义。”
不得不说,作者对人性分析是如此的透彻。如果说《罗生门》展现的是利己主义的自私,那么这这个短篇展现就是旁观者的利己主义。只有别人不幸,自己在对别人的唏嘘中,暗自庆幸自己的平安无虞。
真是令人心生寒霜,人心难测。
作者的这篇小文,情节设计之巧妙,令人拍案叫绝,在荒谬中开始,又在荒谬中结尾。
[create_time]2022-07-18 12:12:23[/create_time]2022-07-29 10:27:2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抛下思念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01e7b31.B8-z7foXAMa6D2EFeonlZg.jpg?time=4580&tieba_portrait_time=4580[avatar]TA获得超过890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