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时间:2024-05-25 21:28:08编辑:莆田seo君

关于《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精选范文

读书可以让自己更好地明白世界,给自己一种内在的力量,那么相关的 读后感 该如何写呢?以下是我和大家分享的关于《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精选范文,以供参考。 关于《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精选范文   一、“鞋”合适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李跃儿老师认为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础。“孩子是脚,教育方法是鞋,教育者是造鞋人。造鞋人只有在充分了解脚的大小、形状,脚的需要及感受的前提下,才能够制造出合脚的鞋子;同样,教育者只有在研究了孩子的心理路程、精神世界以及成长机制的前提下,才能设计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还给孩子本应有的幸福,呵护与珍爱幸福童年,我们也知道是教育的根本职责,但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缺乏尝试的教育方法带给我们观念与现实强烈的冲击。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分数成绩,而忽视孩子们的心灵成长。片面的应试教育,使我们不愿给孩子犯错的机会。要深知,孩子就是在错误中成长啊!我们却总是在斥责声中磨尽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翻阅时,我不禁萌生了丝丝酸楚和歉意,因为正是孩子的父母,以及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在剥夺着孩子的幸福,那些扭曲的教育观念、错误的教育方法使得我们的孩子开始变得不再幸福,取而代之的是无助、恐惧、孤独、愤怒。这绝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状态!   那么,家长也好,老师也罢,我们似乎都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教育观念和行为。给予孩子幸福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但必须要清楚“幸福的根源”,这绝非是孩子要什么就满足什么。引用周弘老师的一句话,我们只有“用心赏识孩子,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真正给予孩子幸福。   二、“愚昧之爱”与“智慧之爱”   李跃儿老师提到教育与爱育的区别,其实是也就是“上帝之爱”与“天使之爱”的区别,你是要居高临下地从成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出发来爱孩子呢,还是从孩子的需求来爱孩子?这也是愚昧之爱与智慧之爱的区别。然而智慧之爱绝非易事——它不仅应有高屋建瓴的理论,也应有潜移默化的实践。李跃儿的可贵也在于她不仅能从自己失败的教育经验中借鉴反思,还能以宏大的目光和心胸,向历史的先行者学习,面对社会问题,切实构建和实施针对中国现行教育弊端和适于中国教育现状的方式方法。   李跃儿老师感叹在她的教育中心培训合格的教师成功比率仅为60:1。是的,当我们从孩子的幸福“非予即夺”的角度来考查教师是否“合格”,无疑不是一张教师资格证就能通过的。李跃儿说,“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光有爱心是不够的,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能够寓教于乐也不够,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很高的悟性、平等的观念以及对于教育有非常到位的理解还是不够。最重要的是掌握一种手段,一种具体的操作方式,要使孩子能把知识化为智慧、把品格渗进心灵才行。否则,你只是喊 口号 。古人讲,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就是这个道理。”也许教改之难也就难在这里。李跃儿敢讲这个话,也在不断寻找和切实运用着这种“手段”,这种“具体的操作方式”……当你手握此书,细听她讲故事,你就有机会了解她是如何理事圆融地把幸福与快乐、知识与能力同时赋予孩子们的,不仅是当下,或许还将延续到他们的未来……。   教育之路永无止境,于每个人,于教育事业本身都是如此;而中国教育尤其需要这样有益的探索,不仅需要一大批有爱心有智慧的践行者,还需要在社会上营造这样一种氛围:教育绝不单单是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的事,也是家长和每一个成人的事;不单单是儿童需要教育,成年人也需要或这样或那样的教育;因为教育是爱,是智慧,是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   三、育人先育己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俗话说,做事先做人,不成才要成人。这就是讲“德”的重要性。在传统的“德智体美劳”标准中,德是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但我更愿意把“德”理解为美好的品质,是做人、做事、生活的根基。可是,美好的品质有那么多,什么是最基本的?我认为是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的孩子,才能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像探宝一般发掘到这个世界中的美好:身处大自然时,能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即使是一株野草一朵野花,也不忽视他们的美;能轻易发现周围人的优点,即使遇到再坏的事情,也能发现别人不易察觉的机会。热爱生命的孩子,知道什么是美的,自然知道什么是丑的,在漫长的成长道路中才能不迷失方向。热爱生命的孩子,才不舍得随意糟蹋自己的生命:喜欢将短暂的生命染上绚烂的色彩,所以会不断尝试各种有趣的事情,最终会专注于自己的兴趣所致。热爱生命的孩子,内心是温暖的善良的,对弱小会有悲悯,对残暴会充满愤怒,对自己给别人造成的伤害常常心存愧疚。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热爱生命,即使他将来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成就,即使他将来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他也不会扭曲成一个对社会有危害的人。热爱生命的孩子,将来才有可能成为人格完整的人。   因此,我现在要做的,不是纠结于那种教育方式,而是让自己真正认同“热爱生命”这个价值观,用行动让自己成为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当孩子有一个“热爱生命”的妈妈、爸爸和老师,耳濡目染之后,才有可能能成为一个我所期望的“热爱生命的人”。这就是育己才能育人。   合上这本书,我反思自己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以教育者智慧的,而不是愚昧的爱来爱孩子,同时要孩子学会爱,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所有人、爱所有美好的东西,保护孩子懵懂的心,让他们有一个温暖的港湾。”今天,我们应该敞开心扉大声呼喊:“把幸福还给孩子!”    关于《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精选范文   当我拿到《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看到书名时,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词“成人”。很多时候是成人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家长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将自己的很多想法、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有的是自己没有办法完成的心愿,例如让孩子学钢琴,舞蹈,是因为自己没有学好或者某种原因导致自己没办法去学,从而让自己的孩子去完成,但却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还有就是成人根据自己的想法,将孩子培养成一个自己想要的所谓的“优秀孩子”。这些都是在剥夺孩子的思想,幸福。然而成人却觉得这是在为孩子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培养孩子的发展固然重要,我们成人需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首先是孩子对这件事物有兴趣,在这个有兴趣的基础之上加以培养。成人不能抱有太强的功利心,为了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放下这些,从而才会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书中大李说到自己养育她的孩子的过程,其实看到前面时都有点不敢相信,竟然是这样一个模式,有点让人目瞪口呆。后来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通过一系列得方法让自己的孩子回到小时候,重新经历一次所有的敏感期,孩子通过这些得到了一些修复。   很多时候,家长都是以爱孩子的名义去给予孩子一些不愿意接受的东西。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爱是人的一种本能,它是盲目的;但是,爱的缺失会产生惊人的摧毁力,招来诸多烦恼,甚至引发战争。完全可以说,当通向爱的渠道受到阻隔而处于干涸状态时,反作用力就会像沉睡的火山那样喷发并演变成暴力。暴力,是爱收到挫折的结果。父母若不能给自己的孩子充分的爱,或迟或早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其实,父母都是爱孩子的,有时候爱的方式也许会让孩子难以接受,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反作用。这就说明,我们的爱要恰到好处。   每一次的阅读都会让我深思。想着自己是不是有哪些时候也犯了某些错误,导致了收获的是一些反作用。只有在一次次不断的学习,思考,改正下才能成长!    关于《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精选范文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的爱是不言而喻的,父母都想给他或她最好的生活。长大后又想给他最好的教育。期望孩子成人后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和成功的人。   学习是达成这一目的的最直、最平坦的大道。但是在进入大学校门前的十二年学习中,绝不会是只有快乐的,学习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所以我对市场一些心灵鸡汤式的教育书籍是持怀疑态度的。   我认为父母能做的是:在陪伴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如何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孩子克服一些学习困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对轻松一些的学习。   读了《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后有以下一些想法。   一、对孩子的要求不要不切实际的高。目前我们对陈浩涵的要求是比较宽松的,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逐渐严格。相对于一些孩子上了数个课外班,浩涵是幸福的。他只上了绘画和书法两个班,如果有必要可以只上一个书法班,因为浩涵性格急躁不耐性,希望书法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性格,哪怕是一丁点。以前浩涵还上过乐器班,但是他不喜欢,于是就退了。   二、浩涵已经上四年级了,但是学习习惯仍未养成,痴迷于电视和游戏。我已下定决心要扭转浩涵的这一习惯。每天除了完成作业外,要养成预习的习惯。希望通过一个和数月的坚持,能改变浩涵的这一顽疾。当然这一过程不可能全部是快乐的。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将以我最大的耐性协助浩涵作出转变。如果浩涵能完成这一转变,那么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注意我只要求浩涵有良好的成绩,而不要求第一。   孩子的人生已经开始,人生中除了快乐和幸福,也有痛苦和挫折。父母将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通过自己的教育技巧、经验和爱,使孩子的一生中不缺乏幸福和快乐。

[create_time]2023-03-05 18:27:24[/create_time]2023-03-17 15:12:5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书中自有黄金屋24[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ce16ee6c.-TlJV-YQKBWemOsxx7-eRA.jpg?time=7646&tieba_portrait_time=7646[avatar]TA获得超过163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7[view_count]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内容简介求解

本书是被誉为“上天送给孩子和家长的福音”的李跃儿所著。她用最明确最生动的语言来解读孩子的幸福观,通过190多个生活和教学中的故事,演绎了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为父母、老师和孩子快乐交流建立了一个合乎人性和理性的平台,使孩子变得不同寻常地愿意与教育者配合。阅读本书的经历,将是教育者学习爱的智慧的过程,不仅对教育孩子有用,对于提高教育者自身的修养也有深刻的意义。如果你想博览教育群书,或者只想看其中一本的话,那么,首屈一指的就是这本《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它能让你轻松掌握关于爱的灵魂、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的出路、教育的方法这四大范畴的至理心法与技巧,让你改善同孩子的关系,达成美妙的沟通与幸福。所谓教育,应当是作为对社会文化的传授、传播。而社会文化,包括文理学科,它应当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指高层次文化,即抽象的、看不到存在的,比如社会心理、美学和价值;第二层次指从第一层次具体下来的,尽管看不到具体存在。但能切实感觉到它的结构与活动方式存在的,比如政权及其机构;第三层次指表面文化,即看得到又摸得到的,物品或物质的文化。简单地说,就是精神文化、精神的物化文化以及物质文化。教育的目的,说是教化育人,其实就是让人接受各种有用的知识。或者把这些知识作为基础,升华出新的知识,即发现和发明。前者像物理变化,接受的人如同一个盛东西的容器,接受的几种东西还是那样的几种东西,不过是换了个地方,有了些混杂,这大概就是常说的实用型人才——技术或技艺的人才;后者则类似于化学反应,已经生成了不同的、另外的东西。这类人才能够很好地掌握第一层次的文化,容易形成自己特有的治学思想、理念和方法。这就是创造型人才。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主要就是第一层次的文化、创造型人才的影响。人类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是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它提供了感受、记忆、联想、想象、推理等完整的思维功能,使人的意识能够相互影响并得以传播。

[create_time]2021-10-28 18:58:48[/create_time]2013-11-05 18:50:31[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0[alue_good]阿飞游戏解答[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9b00ec13f723a3068ab6ab82982f5163.jpeg[avatar]专业解答各种游戏问题。[slogan]专业解答各种游戏问题。[intro]4826[view_count]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1 读着《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我被书中的故事感动着。李跃儿是一个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养生活、用爱去升华生活的人,所以她的书里处处捕捉到的是生活中令人心颤的实例。 翻阅时,我不禁萌生了丝丝酸楚和歉意,因为正是孩子的父母,以及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在剥夺着孩子的幸福,那些扭曲的教育观念、错误的教育方法使得我们的孩子开始变得不再幸福,取而代之的是无助、恐惧、孤独、愤怒。这绝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状态! 那么,家长也好,老师也罢,我们似乎都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教育观念和行为。给予孩子幸福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但必须要清楚"幸福的根源",这绝非是孩子要什么就满足什么。引用周弘老师的一句话,我们只有"用心赏识孩子,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真正给予孩子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启示:孩子的心境仿如一张白纸,在这张白纸上一开始是没有棱角的,但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在这张白纸上按照自己的意愿画上一个方框后,从此它就成了一个永恒的矩形,这时,除了在方框中发挥定格的形态外,再也没有其他发挥的余地了。这是教育的失败!只有当孩子心境未定格时,才是教育的最好时机。我们应该将心比心,使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拉成平行线,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洞悉孩子真正要什么、想什么,也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孩子才能获得有益的发展,才能感受到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2 一手翻看李跃儿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边在心理暗暗称奇,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读完最后一页时,竟有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之感。让我不禁感叹这确是“送给孩子和家长的福音”。 我自认为是懂孩子的人,也怀有一颗想要唤起孩子们真、善、美的教师心。读完李老师的书,才觉自己之幼稚,要走的路还很漫长。幸运的是,我读了这本书,有了莫多的收获。 我看到了李老师的爱与智慧。但凡爱教育的教师,是不乏爱的,就像天下的父母,少有不爱自己子女的。我记得做过一道教育类的选择题,有百分之八十的老师都回答他们是爱学生的,但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确实,爱,需要方式。不是父母、老师爱的方式,而是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就像书中提到那个叫杨一帆的女孩爷爷奶奶爱她么?非常爱。一直把她抱在怀里,因为担心被其他的小孩欺负,不让她和其他小孩在一起玩耍。可这让“孩子作为人的所有技能未被使用到。在孩子身体里,那颗作为人的灵魂很少被感动过,很少有痛苦也很少有愉快。”这是错误的爱的方式。当孩子因被错误的爱而变成“问题孩子”时,就需要老师的智慧。 当杨一帆问老师树怎么画时?老师并没有一板一眼的按着树枝、树干、树叶、树根去分步描述,而是用孩子的口吻说“你瞧,拿上笔,这样,呜、呜、呜乱绕,三绕两绕,不就长出一棵树来了么?”只有“孩子”才能和孩子成为朋友,只有激发孩子的兴趣才能让他把作业变成乐趣。我尤记得一次送小侄女去学钢琴,那的老师说的是,既然先到了,就去玩起来吧,而不是你去练钢琴、你去弹钢琴。还有《死亡诗社》里的基汀老师,在给学生上第一堂诗歌课时,让学生做的第一件事是把书中的绪论撕掉。在朗读着惠特曼“哦,我!这个问题不断重演的生命在载运无信仰者的绵延的车厢中在充满愚蠢人的城市里身处其中的意义何在哦,我!哦,生命!答案是你在这儿,使生命存在,使其有一致性,使这个强有力的戏演下去,而你能贡献一首好诗歌”时,又怎能拿着一套理论让学生们去解读呢?朗读,忘我的朗读,在操场上朗读,在山间朗读,用生命朗读。这才是教育,这才是智慧的教育,这才是爱的正确表达方式。 教育不是溺爱,但更不是“严教”。李跃儿也曾是一位糟糕的母亲。会把儿子赶出家门,会抓住儿子的胳膊怒吼,会让儿子因恐惧连拉裤子都不敢吱声。幸好,她终能领悟到棍棒是不能成材的,甚至连人都成不了。读书笔记。我对照着文中的反例一遍遍反思自己,是不是有愤怒咆哮的时候,是不是太过严苛,是不是凶起来像不可遏制的泼妇。孩子是需要赏识的。就像许久前看的那个视频,一杯水会因为别人夸它纯净而更加纯净,别人批评他污浊而日益污浊。这让我想起《地球上的小星星》中尼克老师对伊夏父亲说“在所罗门岛,当原住民想用森林里的一部分来耕种,他们不会将树砍掉,他们只是在树的附近聚集,然后开始对着树大声的辱骂,不用几天的时间,树就干枯了……”更让我想到自己有一次在外人面前说自己的小侄女学习自觉性不高,贪玩。小侄女事后对我讲“姑姑,你好不好在外人面前说好话。我都和我同学说,我小姑姑要来,我老期待的。”我愣了一下,自责自己不当的言行,也庆幸小侄女的勇敢,更由衷地生出一份敬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还有许多许多让我感触颇深,更有许多许多值得我去接受、去反思、去实践。能读过这本书是我的一件幸事,我希望这不仅是我的幸事,也能成为更多人的幸事。每位老师,每位父母,都应该读一读,如果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就还回去,如果没拿,也能让孩子更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3 自从走进李跃儿老师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就有那种想一口气把它读完强烈愿望。但每读完一篇,却又不得不停下阅读的步伐,因为有太多的感促和联想,让我去深刻反思和剖析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家庭教育。特别是李老师在“巴学园”中给孩子们上美术课的那些章节,更让我对美术课中“创造能力不能教,只能培养”有了全新的认识;还有就是在如何看待和说服学生和家长在教育方面不能急于求成学到了有效的方法。 “创造能力每个人天生俱有,我们做的只不过让这种能力展露出来罢了。”当我们意识李老师提出的这个观点,就不会在美术课上一味地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跟着老师的示范去绘画,也不会一味地去指责学生“怎么画得这么难看?”、“你画的怎么一点也不像呀”?作为美术教师,需要的是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上可以让孩子们放飞想象,放飞思维”;在这个平台上,老师要“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茫的眼睛带来光明”。 读到这,我不禁想起我给学生上的那节美术欣赏课:《国内外著名建筑》。课中,我把巴黎的凯旋门、悉尼的歌剧院、英国的国会大厦、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一张张优美的图片、一座座雄伟的建筑展示在多媒体屏幕上,把这些尚未有条件走出国门的同学们带到了世界各国的著名建筑中,仿佛是环球了一周世界,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增长了不少知识。他们知道了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历史条件,影响着当代建筑物的风格,所以才有了帝国风格建筑、希腊复兴建筑、歌特式建筑等不朽之作。之后,我让同学们围绕“知道了些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不知道什么、很想知道什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思考和参与,他们不断提出了质疑:为什么在埃菲尔铁塔建成114年后的今天,它早已不是世界最高的建筑,却仍旧那么吸引人?为什么比萨斜塔不会倒塌?悉尼歌剧院的构造特点能使歌唱水平更加出色吗?……我不敢说,孩子们在这节课中得到了很大收获,但我敢肯定,他们不仅知道了:除了我们中国的长城、故宫,在其他国家里也有更多气势浑厚、庄严雄伟的建筑。更重要的是,通过欣赏,还为他们树立了将来要为祖国的建筑史增添光辉一页的信心和决心。我想,这已经达到了本节课的目的所在,这是更为重要的。正如李跃儿老师说的:“教育不止是教,不止是传授,更多的是用前人的知识技能的结晶作为刺激,提供给我们的.孩子,使每个不同的孩子接受刺激后产生认知的实践过程,最后由孩子产生自己的结晶,再将这个结晶与前人的洁净进行比较,从而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 在“创造是孩子身体里的种子”这一章节里,让我更加佩服李老师的是说服家长在培养孩子方面不能急于求成的策略与智慧。 当家长们质疑李跃儿老师的的教学质量时,李老师让家长们跟着她画小女孩,他们都画得很认真,一点点地擦、一点点地改;之后他们再跟着李老师的口述画《长袜子皮皮》的时候,家长们画的“皮皮”和第一次画的小姑娘很像,而且所有的家长画的都差不多。这会儿轮到李老师质疑家长们了:这是什么回事?为什么这么多人画的全部一样?家长们这才醒悟:我们的思维被侵略了,被李老师所教的东西控制了,第二幅画受到了教给他们画的第一幅画的影响,使我们没有了个人的空间,没有了想象,没有了创造。所以李老师告诉家长:“我们的教育不能只用教的方法。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感受、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寻找机会使他们产生知识与技术的需求。不会画脸,我就告诉他需要的脸的画法;不会画辫子,我就告诉他画辫子的画法。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学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是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的,没有负担,只有乐趣。……如果他们的思维被我控制了,就像孙悟空落到了如来佛的掌心似的,怎么跳也跳不出来。”——其实,这正是长期以来美术教学的瓶颈,也是家长们没有认识到:学习美术其实就是在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呀! 为了使家长们能用深远的眼光看待创造,让创造的观念渗透到家长的灵魂中,李老师又以“国王觉得刚出生的女儿太丑”这个浅显但寓意深刻的故事,让家长知道:教育是慢的艺术,对孩子的教育不能迫不及待、急于求成。就像有个哲人说:你要想十天见效,就去种花;你想要十年见效,就去种树;你想要种植一种思想,起码需要一百年时间。现在,我们在培养孩子的灵魂,是不是需要长一点的时间呢? 愿我们的老师、家长们给孩子们一个充足的空间和时间,放飞孩子的想象,放飞孩子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创造的种子发芽、长茎、开花、结果,这才真正的是在帮助孩子成长!

[create_time]2022-05-09 00:25:28[/create_time]2022-05-19 03:08:3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四季教育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b2b48dd.rSsU-W71rAg5Mk6TWrJl-Q.jpg?time=4741&tieba_portrait_time=4741[avatar]TA获得超过4553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0[view_count]

读书笔记-《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这是我亲子育儿主题阅读的第一本书,用时3小时27分钟。

书里提到一个“人才公式”,“人才”是“人”和“才”的结合。这个“人”是指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人”是1,“才”是0。“才”就是“知识”和“能力”,“知识”是0,能力就是0前面的数字。所以“才”的价值,只能依靠“人”才能体现,离开了“人”,再有“才”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现在的教育,往往是本末倒置。家长和老师都认为教育最核心的就是知识、技能,认识到了智慧和聪明才智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孩子的情商,比如控制情绪的能力、承受力、毅力等等。只要成绩好,其他缺点都可以忽视;只要成绩不好,其他能力都一文不值。

随着我们家长受教育的程度越高,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就越多。家长们努力学习各种育儿知识,只要看到别人这样养育孩子成功了,也不管适不适合自家孩子,生搬硬套地先用了再说,孩子难受,家长也难受。

我们以为给孩子更好的受教育条件,更好的物质基础,就是为了孩子好。只要孩子好好读书,其他的事情都可以不用他们操心。我们不愿意孩子把时间“浪费”在试错上,我们给孩子规划好最“便捷”的道路,以为孩子不需要走什么弯路岔路,就能到达我们想要他们到达的终点。

就像我们经常说的,人生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人的成长,也是在一次一次犯错中累积起来的。一个没有经历过挫折的孩子,就犹如温室的娇花,一点微风都可能让他反应过度。一旦搬离家长老师给他搭建的温室,面对社会的狂风暴雨,他一时如何承受得了。

我们给孩子太多条条框框,想当然地给孩子设立各种规则,想让孩子养成各种“好”习惯。且不论这些规则习惯到底正确与否,试问设立规则的父母自己,是否已经养成了这些习惯,是否都是在规则内行事,是否可以给孩子当好表率?

我们想让孩子成功,却从不曾问过孩子是否感到幸福。我们眼中的幸福,是不是孩子想要的幸福?也许在孩子眼里,能够任性地吃一顿“垃圾”食品就是幸福,能够一天不做作业就是幸福,能够和爸爸妈妈开心玩上一会就是幸福;能够用自己的零花钱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是幸福……

育儿的理论其实都是贯通的,无条件的爱与自由就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在自由天空下飞翔的孩子,他们被爱包围着,创造力不会被扼杀,喜好可以被充分尊重,自我认同度非常高,也懂得尊重他人。

如果现在亲子关系不那么融洽,那我们就试着改变自己的观念,放孩子自由,调适好自己的心态;如果现在亲子关系还不错,那你也应该能够感受得到孩子享受幸福的喜悦。

也许我们童年时未被温柔以待,我们也不知道在爱和自由下生长是何等幸福,但为了孩子,尝试一次又何妨?


[create_time]2022-06-27 12:23:59[/create_time]2022-07-09 08:24:2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好声音1718[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cabc9bb6.FxFvQlYjxASZv6As_41fQw.jpg?time=4646&tieba_portrait_time=4646[avatar]TA获得超过5018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view_count]

《把幸福还给孩子》读书笔记

1.教育不只是“才”的教育,更是“人”的教育。


2.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前提还是要把人的品质放在前面。人才应该有两个概念,一个是“有用”,一个是“可用”。具备了创造方面的能力,只是“有用”,但具备了很好的品质,才算“可用”。

3.老师要做的,第一步,是让孩子发现自己具有创造的潜能;第二步,提供创造的平台;第三步,挖掘与滋养创造精神。

4.没有外来的水分,只靠自己的水分供养,营养总会被吸干。

5.作为一个物理学专家,一般人以为技术操作很重要,其实不是,最重要是发现问题,确定一个选题,这最重要。

6.能不能说出正确的名词并不重要,名词本来都是人取的,关键要理解那个内涵。

7.一个好老师,应该有智慧发现孩子需要什么,知道所给的东西是不是适合孩子。


[create_time]2022-06-09 18:54:36[/create_time]2022-06-24 12:51:3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时尚达人1718[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3c106bec.qb7BGc7OrV_cETbifurEYg.jpg?time=4630&tieba_portrait_time=4630[avatar]TA获得超过4535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view_count]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身后的小影子(二)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叫做杨一帆的小女孩。她被其他人认为是问题孩子,其实她因为爸妈的教育方式有误,变得不会思维,作者是如何帮助这个小女孩的呢?   一声鸟鸣 有一天我们上故事课,就是先讲故事、讲完了再画成连环画,课名叫《三颗钮扣》。“三颗钮扣”是故事中主人公的名字,他是一个木匠,独身一人,有一天为自己造了一所带轱辘的房子,每天拉着房子挣钱餬口。 有天晚上“三颗钮扣”正在睡觉,下起了大雨,突然听到有人敲门,他问谁啊?外面人说雨太大了,请让我进屋里避避雨吧!“三颗钮扣”说:实在对不起,我屋子太小了,只能容下我一个人。外面人说能容下一个就能容下两个,让我进来吧。“三颗钮扣”听了非常同情,尽管屋子实在没法挤下两个人,还是把门打开,那人就进去了。 刚一会儿,又有人敲门,说让我进去吧,“三颗钮扣”说这个屋子只能容下一个人,现在已经两个了。那人说,能容下两个就能容下三个,让我进去吧。就这样,还有一个领着两个孩子的妈妈、牵着一匹马的国王以及大臣、侍卫全进来了。 一声鸟鸣,天光泛白。国王被“三颗钮扣”的行为感动了,心中的爱也被唤醒。他说:为什么这间小屋能够装下这么多人还不显得拥挤呢?原因来自于主人的爱心。因为他的爱心没有边际,所以小屋的容量也就没有边际。 他请屋里所有的人来到王宫,用丰美的食物款待他们,还赏了好多好多的钱财,给无家可归者建了房子,为没有工作的分配了工作。 我们用凳子也在教室中间搭了一间小屋,让一个孩子扮演“三颗钮扣”,让其他孩子扮演乞丐呀、国王呀。孩子们简直乐疯了,一个个迫不急待地往里钻,直到把屋子撑破。   雨过花开 表演完了,我让孩子们把这个故事用连环画的形式画出来。刚说完,杨一帆一下听明白了!忽地跑回自己的座位,拿起纸分成格,开始画了:第一幅,画了一间小屋,屋子跟前有一个很小的蚂蚁人——这么大点的孩子正是“蚂蚁人”时期,画的人全像蚂蚁,两个小圆圈上面长着两根小触角,小得几乎看不见,只有常常接触儿童画的人才能注意到。第二幅,还是那座小屋,但是小蚂蚁人不见了。第三幅,还是那座屋子,小蚂蚁人又在房子外面。第四幅,房子外面开了一朵好大好大的花。我看了,幸福得不得了…… 她画的什么意思?第一幅,“三颗钮扣”在造房子;第二幅,下雨了,“三颗钮扣”进了自己的房子;第三幅,别人来敲门;第四幅,雨过天晴,花也开了。 这就是说,孩子画画的兴趣不但被激发起来了,不仅思维打开了,更重要的,是她,作为人的那颗“心”被激活了,美好的、诗意的品质就像清泉一样,从她的心里流淌出来了……   此花非彼花 杨一帆爸爸来接孩子,一看画,脸拉下来了,说:李老师,我的孩子来这里是为了学习新东西的,可是一个多月了,也没见你教她什么。在家里,她画了半年的房子和花,在这里,画的还是房子和花! 我听了非常伤心,我说我看过你孩子以前画的画,她那些房子和花与现在画的房子和花一样吗?以前她画的只是一些程式化的符号,既没有感知,也没有思考,更没有创造。今天的房子和花已经完全不是那样了,而是成为表达一个情节与思维过程的手段了,孩子的心灵被激活了,难道你看不出来? 他依旧虎着脸,不再往下听,拉起孩子就走。 本来我想,这孩子再也不会来学画了,没想到第二个星期她又来了,是她的妈妈领她来的。我对她妈妈说:你这孩子我不能再收,你还是重新找个美术班吧。 到下个周末上课时,我们专管咨询的老师进来喊我,说李老师,杨一帆的妈妈有话要对你说。我问什么事。因为正在上课,没有太大的事我不能随便离开。咨询老师说:孩子的妈妈说,上次谈话之后,她怎么也想不通,她说我们既然是搞素质教育的,就不能因为家长的过错而把孩子往外推。我跟她谈话的第二天她没上班,请了假,专门在家给我整整写了一天信。我一听,觉得事关重大,赶紧安排其他老师上课,我去见那位妈妈。 我让她坐在我的对面,拿出一张纸,边画边说。我用了很长时间,给她讲通过观察、感受加上创造画的花和房子与没有这些的花和房子之间的区别。 之后我说:为什么我不打算收你的孩子学画?就是因为作为家长,你们只认识到艺术中非常低档的那个层面,而且,你们从不想做出任何改变。 如果你们要求我们用“教”的方式而不是“培养”的方式,只要求学技术而不是关注她内在心智的成长的话,这样的班到处都是,你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我这里来呢?你既然把孩子送到这里,而你们的观念又不能改变,我这里一套,你那里另一套,这样孩子就会无所适从,会被严重扭曲的。你的孩子在我这里得到极大的赏识,因为她不是简单地、符号式地去画房子和花,而是创造性地运用了房子和花,得到了我的夸奖,我高兴得忍也忍不住,抱着她亲了两下。可她的爸爸当着孩子的面指责她没有在我这里学到东西。孩子听了怎么想?她完全被搞糊涂了,从山尖跌到了低谷,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我在这里培养她画自己认知的东西,你呢,赶紧找来一个公式让她很快能画出一个程式化的小鸟。你把我给孩子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挖掘自己内觉的兴趣全给破坏了,还把你的孩子给扭曲了。要是再这样下去,画画学不成还在其次,严重的还会给孩子造成人格上的分裂,不能将自己完善,不能形成统一。 你想要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只能积累知识的一个工具,还是成为一个真正的、有智慧的人? 听到这里,她笑了起来,说李老师,以前你讲了几次我都不明白,今天我明白了,你就按你的方式教吧,这封信我也不好意思给你看了。


[create_time]2022-10-31 22:45:03[/create_time]2022-11-09 00:15:1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世纪网络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486ca09d.jZ691Jzdj5pkPiv7Z8Tryg.jpg?time=710&tieba_portrait_time=710[avatar]TA获得超过4814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0[view_count]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1   寒假中有幸阅读孩子给我一本书籍——《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我被作者书中列举的在教育过程及生活当中的不同实例,解读孩子内心世界的声音,以及客观地评价教育者的各种状态,深深地吸引进去。其中,李跃儿说"要是不懂什么是儿童,就不如不教,不教或许会更好。   书中,李跃儿说,“中国的家长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最容易成为人才;第三类家长既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也比较容易成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类家长,不懂教育但有责任心,他们占据绝大多数,失败的孩子大都由这类家长制造。”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看,是不是教师也可以分成这3类呢?虽然,教师上岗前都进行了教育学、心理学的考试,但扪心自问,你真的懂得教育学、心理学吗?我有点惴惴不安了。李跃儿说:给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不要阻碍孩子的成长,要顺应孩子的生长规律。我们老师和家长常常打着“为了你好”的幌子,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当我们将孩子喜欢的漫画书撕得粉碎的时候;当我们将兴致盎然地玩着电脑的孩子从电脑前拉开的时候;   此书有些事例,使我觉得,教师和家长都太功利了。家长希望在孩子身上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教师希望按自己的意愿塑造孩子获得成功感,可是,我们都忘记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每个孩子的成功之路也是不可复制的,为什么老师家长想像复印机那样复印孩子的未来呢?现在这样做的结果是:老师和家长感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孩子也很无奈:老师家长怎么就不懂我的心?双方的关系有的甚至紧张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有些地区甚至有弑父、弑母的悲剧发生。可是这能完全怪我们的孩子吗?异化的教育,异化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形成了恶性循环。   孩子和成人是平等的,不尊重孩子等于不尊重自己,试想一个孩子不再用童贞、纯洁的语言和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这还是一个孩子吗?作为孩子的家长、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做了摧残纯美的童年生活的刽子手。我们在以爱的名义做着伤害爱的事情。我们把自己以为重要的喜欢的强加给孩子,从来没有平等地蹲下来问孩子真的需要嘛?这样合适吗?我们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孩子的生活被我们一双双无形的手控制着,这样的孩子,自身会产生一种自然流露,如清泉般涌动而出的幸福感吗?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就俯下身子,温柔亲切地问他,他需要怎样的帮助和关爱。无论哪个孩子,都具有优良的品质。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为人师的要早早发现这些品质,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不要硬把孩子塞进老师设计好的模式中,要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因为孩子们的梦想远比老师计划的还要远大。   孩子的世界是那么的空灵,那么的纯净,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够保护孩子的世界,让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少年,拥有幸福的每一堂课,拥有幸福的每一天,不真正躬身乃至蹲下来和孩子们交流,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又从何谈起呢?虽然,巴学园只有一所,但如果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能像李跃儿老师那样俯下身子,给孩子他真正需要的关爱。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时就像在一面光洁的镜子前观照自己,渺小而卑微。她使我的心灵受到震撼,使我的灵魂受到洗礼。虽然距她的教育观点还差得很远很远,但是,我会向着“爱自己的班级的幼儿,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的方向去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2   假期读了《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这是由酷爱艺术的女画家李跃儿撰写的一部关于教育的专著,她在经历了太多传统教育的失败后,大彻大悟:终于从高于孩子的“教育宝座”回到了以平等的生命来看待孩子的成长,开始享受欣赏孩子们创造的多彩世界。这是一部爱育的宣言,居高临下的教育会压抑、束缚甚至扼杀孩子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平等的爱育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能。作者在书中通过具体的事例深入阐述了成人、教育者、老师、父母——不当的教育对孩子身心造成的影响与伤害。   通过读这本书,也让既身为教师也身为母亲的我有了重新的思考,让我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我们应该尊重、理解、支持孩子,而不应该灌输与强制,现在的孩子不缺吃穿,不缺玩具,绝大多数孩子也都能上起学,那么现在的孩子幸福吗?我以前给孩子上课时也经常说:“看你们多幸福,有吃有穿,有父母爱,我们小时候——”可孩子们好像不大认同我的观点,有的默不作声,有的直接就低声说:“幸福什么呀,一点也不幸福——”我简直有些震惊,非常意外。后来我问他们向往的幸福是什么,他们七嘴八舌的告诉我:有的说想星期六、星期天的早晨可以不起床,躺在床上睡懒觉;有的说想真真正正的放个长假去海边玩;有的说可以买很多好吃的在床上吃,不要听到父母的唠叨;有的说老师能不能少留点作业,给我们点自己的时间做些我们自己喜欢的事情——   孩子们向往的幸福丰富多彩、五花八门。但深入的想想,他们说的只不过是自己的真实感受,有些事情确实让他们感觉不自在、不舒服,甚至不幸福了,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呢?社会、教育者、老师、家长——-太多因素导致孩子没有幸福感。   现在社会独生子女居多,竞争压力大,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便不惜重金、不遗余力地给孩子开小灶,送入各种补课班“深造”,就拿我朋友的妹妹家的孩子来说吧,家在义乌,今年十岁,四年级,除了正常上学外,要学习书法、乒乓球、大桥外语、电子琴,偶尔还要学习游泳。为了孩子学习方便,特意买辆车,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而每个月花在孩子身上的费用一大笔。我以为这孩子各方面都应该是非常出色的,可就在前几天去他家时我才发现,我的想法是错误的,晚上八点时,他的父母开始互相让对方辅导孩子一篇写人的作文(学校留的作业),后来任务落到了妈妈的身上,妈妈开始埋怨:“让孩子学作文你不让,一写作文就不会,我也不会呀。哎呀,正好阿姨是老师,让阿姨教教你吧。”任务又落到了我身上。其实我已经很累很困了,没办法硬着头皮接受吧,这孩子,我给他辅导他不听,一会吹两下笛子,一会摆弄手里吃零食积攒的积分卡,一会又滑两下滑板车(就在地板上),一会又看一眼电视。我又不好意思声严厉色地说他,写的字很毛草,还有很多错字。我让他好好写字,他理直气壮地说:“这又不是在学书法,写那么好有什么用?”后来,几乎是我说一句,他写一句,完全是我的作文他代笔。一直到十点多才完成这篇作文。躺在床上,我已全无睡意,社会的竞争、家长的望子成龙、老师及学校的追求升学率——这一切都强加在了孩子的身上。其实孩子一点都不幸福,甚至有的孩子说爸爸妈妈把他们生下来就是为了折磨他们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各种补课班里,孩子们学到了什么,补课老师为了能留住孩子,长期在自己的班里补课,绞尽脑汁、想尽了一切办法:凡事哄着孩子,上课时可以吃零食、可以嬉笑打闹、甚至给发点糖和奖品取悦孩子们。结果孩子在学习上没有一点好习惯,学的越多孩子越烦。我们所说的平等自由的爱育,绝不是纵容。今年义乌要求严,假期不许补课,很多家长认为别人都不补我们补,效果会更好,于是补习又转到了“地下”,打起了游击战。就这样大家看你也补、他也补,多数都在补,也就跟着补。   真不知道这样的恶性循环何时是个头?我们的教育何时能走出误区?孩子的幸福何时能还给他们?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3   曾经,我对听报告有一种逆反应,报告精英们据典引证,滔滔不绝,而我却哈欠连天,为了尊重老师的辛苦成果,为每次都强迫自己,勤记笔记,哪怕一言半辞我都不放弃。但是,今天我却例外,我深深地被李跃儿的文章感动,与其说文夺其心,而不如说,小巫和莲子的两篇序言的解说更声势夺人,扣人心弦,我摒弃杂音,致知阅读之。   李跃儿的思想超越前卫,她把用灵魂感受孩子的灵魂,作为自己的开场白,大气,母爱共存。而把爱和智慧唤醒孩子懵懂的世界,用天使之爱引领感化孩子作为自己思想的先导,把棍捧教育视为一种残暴的开始,一种内心不调和的见证,严教是家长没有智慧,思想单纯的显现。把貌似爱深的母爱,做了一个剖开分析,这样,把家庭教育的误处直抵每一个母亲的心底的隐私区,让家长们无以逃遁自己教育失败的残酷现实。   作者从孩子的角度慢慢地深化,把心中的千千爱付诸真挚的`家庭教育引导,她从为爱搭起平台,引领孩子发现爱,让孩子感悟爱三个方面出发,以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让家长细细的回味个中的寓意,从而反思自己的行动准则,理解孩子,爱护孩子,教育孩子,让孩子成为理想中的人。   李跃儿的第二部分,她就单刀直入于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上,先提出了我们教育孩子的价值观,是人才重要,还是为人重要;孩子的好时光在哪里,为什么中国孩子现在面临的是四面楚歌;我们的道德教育是否形式化;反思教育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孩子的想象力谁把他们扼杀了;学习和道德是否冲突。问题一个个摆出来,一个个加以解决,一个个貌似完整的教育,被她肢解得体无完肤,直逼生命的底线,然后一个回马枪,推出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主要矛盾,让我们的心灵为之颤动。在事实面前,我们看到了我们的失败,因此我们更需要的是反思和改变,理解和突破。   我们静默着,我们聆听着遥远的孩子的呐喊,老师也许在某个环节,为着不值得名和利,也起着帮凶的作用,让孩子看不到曙光的灿烂;家长也许在整个过程中,披着爱孩子的鲜红外衣,在错误中剥夺着孩子的幸福;天才们在困难中艰难的爬行着,天才在寒夜里,不停地颤抖着,虽然他们展示的是荣耀和魅力,但是,他们吃的却是人间的苦果。他们挣扎着,他们奋斗着,希望通过努力摆脱乌云的缠绕,获得心与灵的完全自由和快乐,让幸福的种子装满小篮子,让风景中没有陌生和阴影。   第三部分的展开,让我的心也随之打开,教育的真实含义浮出水面,孩子的幸福来自与家长走出误处,孩子的快乐是教师走出职业的惯性,成人必须为孩子构建快乐平台,教育的绽放异彩来自于教育者素养的提高。她把问题抛向使力者,这样,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孩子有孩子的天空,孩子有孩子的想法,把他们的天空还给他们,让他们自由地去搏击,自由地去规划,未来总是属于他们的,我们无权给他们画圈圈。   最后一节,作者信心满怀,她通过各种例子,凸显幸福能使孩子焕发精神的动力,幸福会使孩子永远精力旺盛,幸福使孩子更有兴趣去探究人世界的奥秘的理念。让孩子在快乐的环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愉悦的使用逻辑思维能力,发挥创造的天赋,提升理性高度,展示情感的魅力,超越感觉的虚空,达到生命的快乐之巅。   幸福不是一味的放纵,是成功的前奏,让孩子有学习的动力,让孩子产生学习技术的动力,这才是教师和家长们必须考虑的教育方法。给孩子自信,孩子会在不断地研究、探索中,发现许多生命中的秘密,生活中的小诀窍,才会在自然的情况下,产生原动力,获得事业和人生的进步。   作者的四部剧,好像孩子的生活小节的展现,细碎,但不杂乱,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我们会时时努力,做好教育者的本分工作,让孩子不固守成规,让孩快乐、平和,更让孩子生命力旺盛,事业精彩有望。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4   李跃儿这个人一开始我并不熟悉,认识她来自于她的这本书《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翻开书的第一页,我就被里面生活、真挚的言语所吸引,她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温馨,没有华丽文藻,没有专业的术语。她站在一个叙事者的角度,详尽却不繁复的讲述一个一个她所遇到、看到、听到的故事。不讲为什么,应该怎样去做。她用一条条平凡的字句,领导你不由自主得去领悟、去思考,让人欲罢不能,越读越深入,完全地沉浸其中……   在李老师的书中有对孩子至高的爱,就算一个杀人犯、恶魔,她也未置一句恶语。在她的心中,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纯净的种子,种子如何发芽、如何成长来源于浇灌者。所以,孩子犯得一切错误都是父母无知、不重视而造成的。首先应受到教育的应该是父母,只有父母拥有了健康、科学的教育观,幼儿的教育质量才能提高。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记忆犹新:孩子是通过自己生活的经历来建构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当他发现他身边所有的人都爱他时,讲来他就会认为自己是被欢迎被接纳的;当他发现他的父母不爱他时,他就会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会轻易爱他,也不会接纳他。   我很认同这段话,在现今这个高速发咋还能的社会,我们更多关注、追求的是如何更高效、迅捷的方法。教育者被要求高学历、高素质,各种技能的比赛、书面的文章……而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教育者被评定能不能胜任幼儿教育这一职业时,是不是要再次评定他是否怀有一颗有爱的心?幼儿工作之琐碎、繁复不同于其他教育工作者,在保育与教育两者间,我们更趋向于保育。刚刚脱离父母的孩子有着独自面对社会的恐惧,用蹒跚的小腿走向远方,离开他们的小世界迎接陌生。在这种环境下,我想再强大的技能知识都是无力的,如果这时的教育者没有一颗爱的心,面对孩子的哭闹,他烦了;面对孩子的调皮,他恼了;面对孩子的彷徨与无知,他厌了。那他就算天下第一又如何呢?如果我们心中都有爱,是不是就不会出现许多幼儿园教育者虐伤孩子的事件了呢?   李老师的书中贯穿全文的就是一个爱字,父母的爱、老师的爱、同伴的爱,缺一不可!教育者的爱尤为重要,他引导孩子幼小的心,让他们锻炼敢于面对困难的意志;他呵护孩子受伤的心,以爱抚平破碎使其强韧;他保护孩子懵懂的心,使他们有一个温暖的臂弯……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也许我们都要反思,看完全书我才觉得这句话是如何的刺目,如何的惊心。没有幸福的孩子,如同失去宝剑的骑士,这样的他将如何面对在以后道路上所遇到的荆棘?他的人生还能完整吗?请还给孩子幸福之剑,请守护孩子美好童年!

[create_time]2022-08-15 21:56:48[/create_time]2022-08-28 06:04:5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熊西向西BQ[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d5d0ef0.rNJPyVt5g9LXarIzm9S80Q.jpg?time=4732&tieba_portrait_time=4732[avatar]TA获得超过4445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9[view_count]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部关于教育的书籍,这是一部用心血凝成的关于爱育的宣言。如果这个题目当做问题的问出来的话,我相信最多的回答是父母。人越是无知,越是自信。很多家长就出在这个阶段,什么都不懂,还都什么都不信。什么都不信倒也算了,还天天看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加深自己的自信,让自己变的更无知。很多到孩子在这里就被毁掉了。家长从来不给人让座,还让孩子给老人让座,家长从来不是最孝顺的,也不是最爱孩子的,但却让孩子极端的爱他们。口口声声的说着花钱给孩子报什么班是为了孩子好,但其实只是为了自己在外面有更多的吹嘘。中国的家长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最容易成为人才;第三类家长既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也比较容易成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类家长,不懂教育但有责任专,他们占据绝大多数,失败的孩子大都由这类家长制造。这是一本关于选择与运用方法制书,作者李跃儿历经二十二载,亲自实践,终于摸索出一套独特而新颖的教育方法。

[create_time]2022-10-17 14:09:27[/create_time]2022-10-15 11:00:3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小韩老师的课堂[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8705f70.WkujFTF2P7av8ZfRYHRlwQ.jpg?time=7358&tieba_portrait_time=7358[avatar]超过169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2[view_count]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智慧的爱与愚昧的爱(二)

在对孩子做任何的家庭教育前,应该首先让孩子感受到爱!如果孩子感受不到爱,那么父母对孩子所做的教育都会大打折扣!因此,如何爱孩子和如何教育孩子,从来都不是两个话题。 智慧的爱与愚昧的爱 我们说爱是教育的前提,指的是不管父母对孩子付出如何多,要是没有爱,或者说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那么他所有的努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效。但这只说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只有爱是不够的,他的爱必须是智慧的而不是愚昧的。 智慧的爱能使孩子优秀,愚昧的爱只能毁灭孩子。在杨杰家里,父爱跟智慧毫不沾边,不幸的是,母爱也存在着这样的情形,他们的母亲,虽然爱自己的孩子,却陷入了另一种极端,也是一种愚昧的爱而不是智慧的爱。 用杨辉的话说:现在想起来,我爸的教育方式当然很糟,但我妈也有不对的地方。比如,我大哥有许多毛病,好吃懒做呀,贪图享受呀……都是我妈惯出来的,我大哥直到六岁还在吃奶,从这一点你就知道我妈是怎样惯着他了。采访时,他的父亲,也愤愤不平地一再提起妻子对杨杰过分的溺爱和放纵,说是妻子的溺爱害了孩子。 但是,母亲把爱变成了溺爱、愚昧的爱,很大程度上是由丈夫造成的,丈夫的凶暴使她的爱变了形。她就像身处危境中的母鸡那样,一边护着小鸡一边盯着天上的老鹰,时时提心吊胆,准备最后一搏,以至发展到是非不分、听任放纵的地步。而孩子呢,只能在慈母与凶父的夹缝中残喘,在火与冰的对峙中蜕变…… 渐渐地,做母亲的对丈夫也越来越粗暴,夫妻二人常常大打出手,杨杰弟兄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到了成年。 杨杰在监狱里说,他这一生最痛苦的事情还不是父亲对他的粗暴,而是看着父亲打母亲时他无能为力。为此,兄弟三人曾经撺掇母亲与父亲离婚,由于没有离成,便大失所望。 一位合格的母亲首先要分清“慈爱”与“溺爱”的界限,慈爱是蜜糖,溺爱是毒药;慈爱是智慧之爱,溺爱是愚昧之爱。溺爱最容易发生在母亲身上。合格的母亲能让她的慈爱化作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强大动力,溺爱只能使缺少辨别能力的母亲们丧失理智,从而毁了孩子。 母亲如果不能正确理解爱,对于爱不加适度控制,就会发展成溺爱和纵容,过分顺从孩子的意愿、包庇孩子的缺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会全部包揽。这样一来,母亲的慈祥就会成为无条件的妥协和软弱,孩子受其影响,也会在思想及行为上表现出同样的妥协性与软弱性。杨杰成年后曾经干过许多行业,但干一行砸一行,每遇困难就退缩,我想,除了父亲对他的摧残之外,母亲的溺爱也有很大关系。 有的父母担心给孩子慈爱可能会使他们丧失斗志,其实,慈爱与坚强并不矛盾,调查发现,一个从小得到充分爱的孩子长大之后面对困境时会显得更为坚强。但得有个前提:父母在慈爱的同时也须具有坚强的性格,要在慈爱中赋予孩子坚强的品质。大量事实表明,这样的父母既能给予孩子亲情的温馨,又能教会孩子勇敢地面对生活。  希特勒的成因 希特勒也有着类似的情况,他虽然常常受到父亲粗暴的对待,但在母亲那里却是个宝贝。她赞美、纵容儿子,从不惩罚;她认为儿子做什么都不会错。她将所有的关怀、兴趣与喜好全都集中在儿子身上。因而养成了希特勒的自恋和消极被动的性格。在他心中,什么努力都不用就可以成为了不起的孩子,什么事都不做,因为母亲事事都替他做了。由于父亲很少在家,就更加强了这样的趋势,男性权威所能提供的良好平衡,他一概缺乏。 当他六岁的时候,这种天堂般的生活突然中断了:他的父亲退休回家,让他上学。他发现自己的生活突然之间被局限在一个狭窄的活动圈子里,要求他负责任,守纪律。他第一次受到有系统的、坚定的强迫,要他跟别人一致,这让他难以适应,因为在他感觉中,“自由”就是不负责任、没有约束、意味着控制别人。 希特勒喜欢游手好闲,逃避艰辛,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已经有了一个确定的发现,就是这种行为是受母亲溺爱的孩子常有的现象。受母亲溺爱的孩子无意识里总是期望母亲把什么事都替他们做好,就像他们在婴儿时期一样。他们觉得他们不必做什么积极的努力,不用保持整洁,他们可以把东西随处乱丢,自有母亲帮他们收拾。他们生活在一种“乐园”里,在那里,他们什么事都不必做,什么事都有别人替他安排。 而他父亲的凶暴性格又从另一个极端影响着他,使他严重畸变。 对破坏性的抑制希特勒有两种办法:一是合理化借口;二是反向行为。心理学临牀治疗上有一个已经确立的事实:一个人为了压抑他的某些欲求,会发展出与这些欲求正好相反的特征,这就是反向行为。 他的性格中另有三个互相密切相关的特征,就是他的自恋、退缩态度和情感的缺乏。希特勒可以说是一个没有任何爱、温暖或同情的人,这样的人只能算作恶魔。 另外,鉴赏力跟性格是分不开的;一个残忍、原始、无情如希特勒的人,鉴赏力必定是浅薄的,因为除了对于他有用的东西之外,对别的他全然视而不见,他在心智上是一个瞎子。我为什么在教育中特别注重提升孩子的鉴赏能力,原因就在这里。一个具有了真正鉴赏能力的人也就具有了判断是非的条件,才能分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这就是道德认知。只有具有了道德的认知,才能实施道德的行为。所以,对于有鉴赏力的人来说,干坏事反而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希特勒内在没有任何中心,没有任何真正的原则、价值或信念,杨杰等人也是这样。


[create_time]2022-10-31 05:04:29[/create_time]2022-11-09 06:44:3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休究绍B[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458ba45.IWFiKzqJb9CvjNPLGmlyGg.jpg?time=671&tieba_portrait_time=671[avatar]TA获得超过489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9[view_count]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作者就告诉了我们,孩子的幸福,其实就像能够调出所有颜色的三原色,但是成人只给了他们一种或者两种,它们调不出幸福的颜色,它们的幸福被人拿走了,作者认为,拿走孩子幸福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父母应该是爱的天使,而不是上帝。生活中,父母总是在不自觉地,扮演着上帝的角色,认为自己创造了孩子,孩子就得唯父母是从。家人的爱,就像是一个无情的割草人一样,把孩子天生的、美好的品质给割掉了,从而导致孩子成了“问题儿童”。第二点、棍棒之下出逆子。作者说:当通向爱的渠道受到阻隔,而处于干枯状态时,反作用力,就会像沉睡的火山那样喷发,并演变成暴力。暴力,是爱受到挫折的结果,可以造就魔鬼。

[create_time]2022-11-27 11:46:27[/create_time]2022-11-30 14:06:4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学康先J[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48a887ee.TfGrmBMOsiMwnEaP6l8v9Q.jpg?time=3285&tieba_portrait_time=3285[avatar]超过2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3[view_count]

上一篇:吕大渝

下一篇:条件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