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与地区的区别
区域、地区表示的是空间概念,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
“区域”(region):根据不同的需要(如管理、规划、研究、描述等)在地表划出地表特征相似的地理单元。
“地区”(area):泛指较大的地理空间范围,如落后地区、发达地区;“地区”(prefecture)∶行政划分单位,如地区差价。
区域和地区的实质是一致的。 只是“区域”是泛指,范围有大有小。而“地区”则是特指,范围相对较大。
[create_time]2017-09-14 10:22:48[/create_time]2015-11-22 15:31:20[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5[alue_good]nuerwenjing[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11485db.nSSbqrpkUIe9lalcGHlNmA.jpg?time=3229&tieba_portrait_time=3229[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7882[view_count]
常识为什么会有地域差异?
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而且国土面积十分巨大,我国的经度和纬度跨度很大,所以我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生活在我国不同地区的人们,彼此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地域差异,我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比如在古代交通运输方式方面,北方地区以陆地运输为主,南方地区以水路运输为主。关注|窥探历史成就未来|*每日更新让您了解历史的秘密*|在饮食中的粮食作物方面,北方地区以小麦为主,南方地区以水稻为主;在耕地类型方面,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在传统建筑方面,北方地区以平顶为主,南方地区以尖顶为主;在工业结构方面,北方地区以重工业为主,南方地区以轻工业为主。这些不同方面的方差异,逐渐使得我国南北方之间在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经济政治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造成南北方之间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应该是“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决定的,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南方地区我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是指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其中以秦岭淮河为界。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地区,地表水资源充足,河流数量众多,河网密布,所以农业以水田为主,种植水稻。加上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河流流速较慢,古代交通以水运为主,因此聚落多沿河流而分布,呈现带状形态。同时由于年降水量大,雨季长,所以南方地区的民居以尖顶为主,有利于排水。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属于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由于降水量稀少,地表水资源不足,河流数量较少,年径流量较少,所以农业以旱地为主,种植小麦,交通运输以陆地运输为主,因此聚落多沿主要道路分布,呈现团聚状形态。同时由于年降水量较少,雨季短,所以北方地区的民居以平顶为主。自然地理要素,特别是气候要素的差异,是形成我国南北方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create_time]2022-12-12 14:15:08[/create_time]2022-07-05 07:46:34[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0[alue_good]小笑趣谈生活[uname]http://pic.rmb.bdstatic.com/22d1bd780ff80155a8447c23db9a81b8.jpeg[avatar]希望每个读者都能够善待生活[slogan]希望每个读者都能够善待生活[intro]114[view_count]
地理差异是指什么?
地理差异是指不同区域间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方面的区别。
地理差异可从两方面来讲:自然地理差异和人文地理差异。
自然地理差异包括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河流湖泊、植被等差异。
人文地理差异包括居民、语言、宗教、文化、经济、交通等差异。
[create_time]2018-03-05 20:27:01[/create_time]2016-06-08 10:57:49[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27[alue_good]mxhg222[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public.1.1939329e.mjOcuesmOdfTqOHoAJHgoA.jpg[avatar]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slogan]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20多年[intro]4677[view_count]
中国的地理差异
1、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后两句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玉门关外的杨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风不度造成的,这里的春风当指夏季风。我国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划分为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为非季风区。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这条线以东以南为季风区,以西以北为非季风区,基本是我国的西北地区。因为玉门关正好位于这条界线以西,关外自然就得不到夏季风的滋润了。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这两句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植被的垂直变化和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通常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庐山大林寺海拔高度在1100---1200米间,它比“人间(九江市的平地)气温要低 6℃左右,因此桃花开放的时间比平地要落后二三十天。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话描述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每到夏天,这里烈日炎炎,白天气温上升快,有时高达摄氏四、五十度,当地人说:“沙窝煮鸡蛋,石头好烙饼”,但夜晚气温又急剧下降,辛勤的农民甚至不得不生起火炉取暖,围着火炉,品尝刚摘下来的西瓜。4、民谣“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绘的是我国的横断山区的自然景观,是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的形象写照。5、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中以“轻舟”沿江下行,来形容长江流速之快,水流湍急,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描绘了长江三峡的江水湍急,山重水绕的自然景观。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形容冷锋之快。描绘的是天气特征,说的是下了一夜的雪,树上挂满了雪花,好像千万朵梨花盛开一样。7、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天上”是指巴颜喀拉山,“海”是指渤海。8、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的是我国春末夏初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9、晋.傅云《歌》:“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倾”描绘了:太阳高度的周日变化规律。10、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是我国丘陵地形。12、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反映的是我国的南岭一带。13、“山前桃花,山后雪”:夸张地表现秦岭南北两边自然景观的差异。
[create_time]2020-10-10 19:56:58[/create_time]2020-10-25 19:27:57[finished_time]19[reply_count]1[alue_good]沧月楚歌[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f603918fa0ec08faf65c51364bee3d6d54fbdac7?x-bce-process%3D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450%2Ch_6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avatar]活到老学到老,专注感情问题。[slogan]活到老学到老,专注感情问题。[intro]597[view_count]
怎样认识人地观的地域差异
人地观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观点和看法,人地观的地域差异是指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观点和看法的差异。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人地观的地域差异的因素:1. 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条件对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影响,例如,在环境恶劣的地区,人们可能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在环境宜人的地区,人们可能更加注重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2. 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也会影响人们的人地观,例如,一些历史文化悠久的地区可能更加注重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而一些历史较短或者文化相对单一的地区可能更加关注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3.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也会影响人们的人地观,例如,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们可能更加关注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而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人们可能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4. 教育和宣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教育和宣传也会影响人们的人地观,例如,在一些教育和宣传强调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地区,人们可能更加关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而在一些教育和宣传较少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地区,人们可能更加注重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因此,认识人地观的地域差异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了解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观点和看法的差异,从而制定出更加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政策和措施。
[create_time]2023-06-16 16:45:53[/create_time]2023-05-23 10:32:41[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0[alue_good]戊如彤寇斯[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906bbf7.u7j1PLI8f5iQYxEkbUgeNQ.jpg?time=10584&tieba_portrait_time=10584[avatar]TA获得超过3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02[view_count]
地域差异的差别
从广义的概念出发,地理学中的“地域差异”,实质上是“地域差异研究”的省略,地域相似性研究也是地域差异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比较方法之一。尽管地域相似性的研究并不显示地域差异特点,但从大范围看,在对地区某个要素或几个要素的相似程度研究后,即能据此划分出不同类型的地区。“地域相似”并不是地域差异的对立,而只是一种将次要差异加以忽略,将主要差异予以强调的概括;地域的相似和差异研究是地域差异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1953年,美国地理学家厄尔曼(Edward L.Ul-man)在对地域多种要素差异性和相似性研究后,过分夸大地域内各要素、要素间的关联性特殊作用,而忽视地域差异的倾向,提出将“地域差异”作为“空间相互作用”的衍生概念。哈特向抨击了这一观点,认为:“空间相互作用只能意味着不同地方现象的关联”,“静态特性或形式的变异以及动态特性或作用的变异都包括在地域变异(areal variation)和地域差异这个概念之中”。
[create_time]2016-06-02 01:08:34[/create_time]2016-06-16 22:53:0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SV0043[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4f7f2211.72YjQmzZcSk9x63DRtLoJg.jpg?time=3688&tieba_portrait_time=3688[avatar]TA获得超过18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0[view_count]产出差异,实得差异是什么意思啊?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产出差异,实得差异 生产一定数量产品实际所耗材料数量与标准材料数量之差,按材料的标准单位成本计价。 CMA认证能帮助持证者职业发展,保持高水准的职业道德要求,站在财务战略咨询师的角度进行企业分析决策,推动企业业绩发展,并在企业战略决策过程中担任重要的角色。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再次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create_time]2015-08-10 00:15:56[/create_time]2015-08-24 16:31:0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高顿[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1b3fba5b475c2749488e79193027c1be.jpeg[avatar]百度认证:高顿教育官方账号[slogan]高顿网校作为财经证书网络教育品牌,集财经教育核心资源于一身,旗下拥有高顿公开课、在线直播、高顿题库、高顿部落、APP客户端等平台资源,为全球财经界人士提供优质服务及全面解决方案。[intro]65[view_count]产出差异,实得差异是什么意思啊?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产出差异,实得差异Yield Variance 生产一定数量产品实际所耗材料数量与标准材料数量之差,按材料的标准单位成本计价。 取得CMA认证能帮助持证者职业发展,保持高水准的职业道德要求,站在财务战略咨询师的角度进行企业分析决策,推动企业业绩发展,并在企业战略决策过程中担任重要的角色。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再次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create_time]2015-08-08 23:50:35[/create_time]2015-08-23 16:14:5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2[alue_good]高顿[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1b3fba5b475c2749488e79193027c1be.jpeg[avatar]百度认证:高顿教育官方账号[slogan]高顿网校作为财经证书网络教育品牌,集财经教育核心资源于一身,旗下拥有高顿公开课、在线直播、高顿题库、高顿部落、APP客户端等平台资源,为全球财经界人士提供优质服务及全面解决方案。[intro]500[view_count]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3.使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虑各地理要素的关系,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分析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统筹考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因。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具有统一性。 4.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教学难点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现在我们要学习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环境”一词的含义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其周围的境况。那么这两个“环境”的中心事物有什么不同吗? 生:前者的中心事物是地球,后者的中心事物是人类。 师:对!我们了解了地理环境是由许多种要素共同组成的。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的眼光一直是停留在某种单一的地理要素上,但是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板书)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播放录像片断“西双版纳自然风光”) [教师精讲] 师:同学们欣赏了西双版纳迷人的热带风光,请思考一下片中的自然景观包含了哪些地理要素? 生:包含了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五个地理要素。 师:不错。那么这五个地理要素是偶然地在空间上的汇聚吗?如果不是,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生:这五个地理要素不是简单地汇集在一起,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在它们之间进行着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整体。 师:很好。请举例说明在西双版纳这几个地理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制约、如何保持景观的一致性的。 (生回答,师总结)西双版纳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很丰富,因此植物种类繁多,相应的动物种类也很多。地表径流也因降水多而很发达,土壤是淋溶性非常强的砖红壤。总之,西双版纳的自然地理要素并不是在空间上的简单地汇集,而是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表现出高度的统一性。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教材P93的活动。请思考: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生1:图中的地理环境要素有大气、水、岩石、生物和土壤。 师:对。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水在这几个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生2:大气降水使土壤、水圈和生物不断获得水分的补给。水面的蒸发、土壤表面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又以水汽的形式再进入大气。 师:说得很好。我们能不能绘制一幅水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转换示意图,让这一过程更加直观清晰呢? (生绘制,师总结) 师:我们知道,维持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光能,那么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又是怎样传递的呢? 生3: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固定下来,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植物死亡后,遗体被微生物分解,能量又被最终放散到环境中去。 师:很对,让我们也来绘制一幅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传递示意图。 (生绘制,师总结) 师:太阳能在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转换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生物循环的过程。请大家阅读P92的“生物循环”,仔细观察图5.1并找出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生阅读回答)生物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 师:那么,生物对地理环境的重要作用最根本的是什么作用?为什么? (生回答,师总结)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因为只有光合作用才能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并且放出氧气。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植物和动物的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环境中,这就是生物循环。它使环境中的物质和化学元素发生迁移,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转化,因此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师:请同学们绘出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和能量能动示意图。 师:地球自形成以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请同学们阅读案例1,思考:生物循环是怎样改造着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 (活动探究) 生:地球早期的大气成分不是今天的以氮和氧为主,而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现今的氧气主要是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氮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 师:对。那么生物又是如何改造着水圈的呢? 生:陆地上的水的化学成分也受到生物循环的影响和制约。加上生物有新陈代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发生着生物和地理环境的物质交换,从水中吸取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同时又向水中排放某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从而改变了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师:不错。不仅如此,事实上绿色植物也参与了水循环,这一环节也改变着陆地的水分状况。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岩石圈又是怎样受到生物的改造作用的呢? 生:有些沉积岩中有化石,说明它们的形成过程是有生物参与的。煤和石油更是由生物的残体堆积变化而成的。 师:对。陆地上本来没有土壤,但自从生物在地球上出现以后,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土壤形成又反过来加速了生物的生长,进而使地理环境受到更大的生物改造。因此,地球上生物的出现,使地表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最终形成了适合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由于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每个地理要素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绝不是在空间上的简单汇集,它是一个和谐的系统,这个系统由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还会产生一些各要素自身并不具备的新功能。 (板书)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活动探究) 师:请大家看图5.2中的那棵树,想一想,这棵树的长大需要哪些条件? 生:需要阳光、水、空气、养分。 师:不错。我们都知道植物的生长是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物质的,植物能独立地完成光合作用吗?试想,我们如果想把这棵树移植到我国西部沙漠中,在自然状态下它能很好地存活吗? 生:当然不能。 师:为什么呢? 生:缺水。 师:那为什么也有些植物在沙漠中能很好地存活呢? 生:那些植物很耐旱。 师:对,是那些植物长久以来适应了干旱的环境。那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生:说明了在不同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间物质能量交换作用的方式和强度有所不同。 师:不错。很显然,植物只是具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但还必须有外部条件来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才行。如大气为植物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水圈、岩石圈为植物提供水分和无机盐,这样植物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生产功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功能,而非某个单一的地理要素所能具有的功能。 师:请同学们看P94的“活动”,思考:藏羚羊的数目为什么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 (生回答,师总结)藏羚羊在长期的生存中适应了可可西里严酷的自然环境。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可可西里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迫使藏羚羊不断通过增减数目来适应环境,从而使藏羚羊的数目保持了相对稳定。 师:滇金丝猴是我国非常珍稀的保护动物,但据报道,近年来数量呈下降趋势,请同学们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生:由于滇金丝猴的栖息地植被破坏严重,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们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师:很好。显然在没有外界因素的干扰下,一定范围内各物种的数量基本可以保持恒定,这说明自然环境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生:自然环境的平衡功能。 师:对。很明显,这种平衡功能也不是环境各要素所能单独具备的,而是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师:我们知道,现今地球有变暖的趋势,原因是什么? 生: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师:对。温室效应也只是人类工业革命以后的事情,在这之前并不像我们今天这样担心地球变暖,虽然大气本身并不具有减缓二氧化碳的能力,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没有增多,是什么在起着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呢? 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一部分二氧化碳,海洋中在生物的作用下,也可以固定一部分二氧化碳。 小结:对。但自从工业革命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量急剧增加,超过了自然界的平衡能力,因此,这种平衡有被打破的危险。因此,我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应充分考虑自然生态平衡,做到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协调。 课后习题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 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与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自然带的形成。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复习提问]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 答: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 答: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出示景观图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内蒙古草原”)(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也可将不同学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作对比) 师:这两幅风光迥异的图片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生: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师:对。我们刚刚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差异性。 【讲授】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师:从整体上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上面两幅图的差异又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地球表面各地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事实上,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只有相似的区域,但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出示图片“五带的划分”) 师: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异? 生:温度。 师:这种分异的尺度范围是什么? 生:全球性的尺度。 师:对。我们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区和我们家乡的差异所体现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的规模比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模小。 (提问)陆地上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生:由于各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师:请说一说,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动物、植物都有着怎样的特点。 (生讨论,师总结)在热带雨林中,长年高温多雨,植被常绿,树种繁多,层次复杂,生长茂盛,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森林中的动物种类丰富多样,但茂密的森林使动物行走不便,因而地面上几乎没有善长奔走和长跑的动物,而多营巢树栖、攀缘生活、耐湿热的动物。 师:那么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动、植物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生讨论,师总结)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典型植被为草类,耐干旱,根系发达。草原开阔而平坦,动物善于奔跑以逃生或捕食。 师:从对以上分析知道,自然地理环境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但在某一地域范围内又表现为景观上的一致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辩证统一的。 (出示图片“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分析并观察这幅图片,归纳出“自然带”的概念。 生:在陆地上,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一种地域组合,在空间上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现象。 师:很好。从这幅图上我们可以看出,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出示图片“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 师:请分析造成这两种景观差别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生:热量因素。从赤道到两极太阳辐射逐渐递减,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地区,苔原分布于高纬度的寒冷地区。 师:对。受这种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从赤道到两极有规律地更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5.6,找一找哪些自然带横穿整个陆地?说一说在低、中、高不同纬度自然带的分布有何特征? 生:苔原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都是横穿整个陆地的。 师:这三个自然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生: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在高纬度地区,热带雨林带分布在低纬度地区。 师:自然带在中纬度地区的分布有着怎样的特点?为什么? 生:在中纬度地区主要是受到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带并不像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那样横穿整个陆地,而是在大陆东岸、西岸和内部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组合。 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一说在中纬度大陆东岸自然带的组合类型。 生:在中纬度大陆东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 师:在中纬度大陆西岸自然带有着怎样的分异规律? 生:在大陆西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师:对。请同学们看“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并回忆气候的相关知识,思考: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对应着什么气候类型?它和同纬度的大陆东岸自然带类型的区别是什么? 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在地中海气候下发育的植被类型,而同纬度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师:那么请大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 生: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 师:具体说有何不同呢? 生: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高温多雨,冬天寒冷干燥。 师:不错。(出示图片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代表植物——橄榄的叶子和果实特征,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外表特征作分析比较) 师:请大家观察比较这两种气候下生长的植被,在外在特征上有何不同?讨论:它们各自是怎样适合气候的? (生讨论,师总结)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大量散失水分,所以为了适应这种气候,硬叶林带的植物通常皮厚叶小,表面有腊质,果实的皮也较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的叶片较大,表面也无腊质,原因是这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植物有足够的水分供应蒸腾作用。 师:中纬度的大陆内部又有着怎样的组合类型呢? 生:有着两种组合。中部的亚热带和温带荒漠带、两侧的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 师:对。这种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当然也有水分条件的参与。 课堂小结 课后小结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差异性是有规律的。我们这节课主要是认识到其差异性。 课后习题 1.下列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 ) A.天山博格达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坡植被不同 C.从连云港坐火车向西到乌鲁木齐,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D.从广州沿京广铁路坐火车北上,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完成2~3题。 2.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3.塞北到江南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4.位于亚欧大陆35°~50°N之间大陆东部的自然带是( ) 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reate_time]2022-12-17 14:57:27[/create_time]2022-12-28 20:57:1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努力读书的鹿鹿[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af73685.NorsvspndVQUEPMKDBd_tQ.jpg?time=9549&tieba_portrait_time=9549[avatar]TA获得超过207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view_count]高一地理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重要知识点
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1)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土壤等.
(2)以某自然地理要素为例说明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生物循环对三大圈层的改造作用)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气圈 改变大气成分(使原始大气成为现代大气)
水圈 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岩石圈 加快岩石的风化;参与沉积岩的形成;促进土壤的形成
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山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城市--------吸烟除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通过地理环境要素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过程说明理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系: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发生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如图1-16所示.
(2)举例说明某一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致整体地理环境的改变,进一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树立地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如下
正常年份 厄尔尼诺发生的年份
图示
洋流 秘鲁寒流沿秘鲁沿岸向西北流 温暖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动
生物 秘鲁寒流上升流带来丰富的诱饵,形成渔场 该海区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鸟类死亡
大气环流 存在对流性环境,赤道太平洋西岸气流上升,东岸气流下沉 形成增强型对流,赤道太平洋中部气流上升,西岸气流下沉,东岸下沉气流因水温升高而减弱
天气气候 西岸降水较多;东岸降水较少,形成荒漠 西岸的澳大利亚以及印度、非洲等地出现严重旱灾,东部荒漠地带暴雨成灾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景观图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地域差异的含义:地理环境的整体及各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空间方向发生分化,以至形成多极自然区域现象.全球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经常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地域差异.地球上不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2)归纳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如图1-17)
A、自然带变化规律:由南向北变化(沿纬度变化方向变化)
B、成因: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导致热量变化,也引起水分变化,是以热量为基础的水热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C、分布明显的地区:
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沿某南北向线路(海岸线、经线等)由赤道向两极.
②、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如图1-18)
A、自然带变化规律:由东向西变化(沿经度变化方向变化)
B、成因:由于受海洋水汽影响的程度不同,水分条件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结果.
C、分布明显的地区:中纬度大陆地区,尤其是亚欧大陆.
③、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如图1-19)
A、自然带变化规律:沿垂直方向更替.
B、成因:高山地区,受山地垂直方向水热状况改变的影响.
C、分布明显的地区:亚欧、美洲的高山地区.
[create_time]2022-05-31 14:26:55[/create_time]2022-06-10 12:24:2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户如乐9318[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b00427b6.nbYAWeDUst2jZ9ylqUOoSQ.jpg?time=1256&tieba_portrait_time=1256[avatar]TA获得超过5375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0[view_count]
南北方的地理差异
南涝北旱。中国隶属东亚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步递减。南方不仅雨季历时长,而且由于夏秋季节降水集中,因而常常出现洪涝灾害。而华北、西北降水较少,再加上垦殖、放牧过度,蓄水抗旱能力差,所以面临严重的"水荒",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人文差异
南经北政。从总体上看,中国北方军事、政治活动活跃,南方经济、文化产业发达。北方历来是中国的政治中心,秦、汉、唐定都长安(今西安),元、明、清定都北京,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这更确定了北方在全国的政治地位。南方自南宋起就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农业发达,同时也是贸易港口的主要集散地,到了近现代由于西方的科学文化首先从中国东南沿海传入,更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使得南方在经济文化上的优势不断加强。因而"北方出当官的,南方出经商的",这两句话较好地反映了南北方不同的在政治、经济上的心态。
工业差异
南轻北重。由于受到资源和区位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工业布局有南轻北重的地域特征,即中国北方以重工业为主,南方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北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因而逐渐形成以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而中国南方多稀有金属、贵重金属和有色金属等高端工业原料,但缺少煤炭、石油等基础工业原材料,而南方资金技术力量雄厚,所以选择发展原料、燃料消耗少的工业类型,因而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
交通差异
南船北马。中国古代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南方以船为主,北方以马为主。其原因是南方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表河网密布,因此为适应"水乡"的船舶运输便应运而生。而北方多干旱、半干旱气候,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马匹除了提供乳肉产品外,又以其耐力好、速度快而被北方人民驯化为代步工具,成为北方大地的交通工具。
建筑差异
南尖北平。和南敞北封中国居民屋顶的坡度从南往北是逐渐减缓的。南方屋顶高而尖,原因是南方的年降水量大,气候又炎热,高而尖的屋顶既利于排水,又利于通风散热。北方由于降水较少,所以屋顶多建成平顶,这样既可节省建筑材料,还可兼作晾晒作物的场所。同时,东北地区由于降雪量较大,且积雪春天才能融化,为减轻积雪对屋顶的压力,房屋顶高而尖的现象也很普遍。另外,中国南方的园林建筑,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内外空间连贯,层次分明,苏州的拙政园是其典型代表。北方园林建筑则平缓严谨,粗壮质朴,内外空间界限分明。中国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做出总结:"南方为棚,多敞口。北方为窝,多封闭。"可见,从适应环境、居住舒适出发,南方建筑注重通风散热,北方建筑利于保温保暖。
语言差异
南繁北齐。中国语言的地理差异表现为南繁北齐,即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单一。中国北方广大地区都属北方方言区,从哈尔滨到昆明(昆明虽地处南方,但语言分区为西南官话区,西南官话即北方方言的分支)直线距离3000多千米,两地语言虽有区别,但通话、交流并没有太大障碍。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区内,如闽方言区内,还分福州话、厦门话、莆田话、闽西话等,彼此差异极大,甚至听不懂。这些语言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是有一定关系的。一则中国北方多地势平坦的高原和平原,交通联系方便,老百姓交往、交流的机会多,彼此融合,因而语言差异不大。二则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岖,交通闭塞,不利于人们交往,久而久之,便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土话"。
饮食差异
南米北面,一般被用来描述传统上南北方地区饮食差异。南方人爱吃米饭和米粉,传统北方人(华北、西北)喜面食,其实这与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结构不同有关。中国南方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所以当地的农民因地制宜种植生长习性喜高温多雨的水稻。而中国北方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适合喜干耐寒的小麦生长。所谓"种啥吃啥",长此以往,便养成了传统上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
但是凡事有例外,东北地区虽属北方,但水分充足适合优质水稻生长,当地主食更侧重米饭;同时东北人大多是山东河北移民后裔故对面食也不排斥。华北的京津地区由于明清时期由南方漕运的粮食为稻米的缘故,饮食习惯上对米饭接受度大于华北其他地区。一般以米饭为主食的东北和南方大部分地区将米饭简称为"饭";而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以面食为主的地区一般会把米饭简称为"米","炒饭"即称"炒米",而在南方,炒米是另外一种小吃。
[create_time]2021-11-29 19:51:32[/create_time]2021-05-21 16:25:01[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2[alue_good]源源hxjZA[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ceb9285f.CisP8Eq9LtqzvrThE428yQ.jpg?time=8654&tieba_portrait_time=8654[avatar]认真答题,希望能帮到你[slogan]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intro]2687[view_count]
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析规律产生的原因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析规律主要是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规律。其中:
水平地带性包括(1)纬度地带性: 由赤道向两极:纬度差异---原因:热量
(2)经度地带性:由沿海到内陆:海陆差异---原因:水分
垂直地带性:主要是山地:海拔差异---热量水分
[create_time]2012-08-13 18:07:45[/create_time]2012-08-14 11:54:43[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6[alue_good]吴显禄123[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d510670.o0716YupCMiGO1uIZkCE8Q.jpg?time=3663&tieba_portrait_time=3663[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636[view_count]
我国不同地区地理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
南矮北高:就人口的生物学特征而言,我国南方人矮,北方人高.据统计,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男子平均身高为1.693米,云贵川地区则是1.647米.从南北方的气温差异来讲,由于南方气候炎热,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较快,生殖器官发育快,成熟早,生命周期短,因而身材大多不高.而北方由于气候寒冷,影响了体内酶的活性,新陈代谢慢,生命周期长;再加上北方冬季漫长而寒冷,人们的户外活动少,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多,因而长得“人高马大”些.
南轻北重:由于受到资源和区位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工业布局有南轻北重的地域特征,即我国北方以重工业为主,南方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北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因而逐渐形成以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而东南沿海地区资源贫乏,但是交通便捷,资金技术力量雄厚,所以便扬长避短,发展原料、燃料消耗少的工业类型,因而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
南经北政:从总体上看,我国北方军事、政治活动活跃,南方经济、文化发达.北方历来是我国的政治中心,秦、汉、唐定都长安(今西安),元、明、清定都北京,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这更确定了北方在全国的政治地位.到了近现代,由于西方的科学文化首先从我国东南沿海传入,促进了南方经济的飞跃发展,使得南方在经济文化上的优势不断加强.因而“北方出当官的,南方出经商的”,这两句话较好地反映了南北方不同的政治、经济心态.
南繁北齐:我国语言的地理差异表现为南繁北齐,即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单一.我国北方广大地区都属北方方言区,从哈尔滨到昆明直线距离 3000多千米,两地语言虽有区别,但通话、交流并没有太大障碍.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区内,如闽方言区内,还分福州话、厦门话、莆田话、闽西话等,彼此差异极大,甚至听不懂.这些语言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是有一定关系的.一则我国北方多地势平坦的高原和平原,交通联系方便,老百姓交往、交流的机会多,彼此融合,因而语言差异不大.二则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岖,交通闭塞,不利于人们交往,久而久之,便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土话”.
南尖北平和南敞北封:我国居民屋顶的坡度从南往北是逐渐减缓的.南方屋顶高而尖,原因是南方的年降水量大,气候又炎热,高而尖的屋顶既利于排水,又利于通风散热.北方由于降水较少,所以屋顶多建成平顶,这样既可节省建筑材料,还可兼作晾晒作物的场所.另外,我国南方的园林建筑,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内外空间连贯,层次分明,苏州的拙政园是其典型代表.北方园林建筑则平缓严谨,粗壮质朴,内外空间界限分明.我国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做出总结:“南方为棚,多出口.北方为窝,多封闭.”可见,从适应环境、居住舒适出发,南方建筑注重台风散热,北方建筑利于保温保暖.
南涝北旱:我国隶属东亚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南方不仅雨季历时长,而且由于夏秋季节降水集中,因而常出现洪涝灾害.而华北、西北降水较少,再加上垦殖、放牧过度,蓄水抗旱能力差,所以面临严重的“水荒”,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为此党中央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以调节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配矛盾,这样既可缓解南方的水急,又可解决北方的水资源危机.
此外,形容南北方地理和文化差异的词汇还有南拳北腿、南腔北调、南柔北刚、南甜北咸等等.总之,南北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造成的原因也很复杂,其中,地理因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南北双方应正视这种差异的存在,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创造祖国美好的未来.
1、地理分区上: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2、气候类型上:温带季风气候(北)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的分界线.
3、温度带上:暖温带(北)与亚热带(南)的分界线.
4、自然带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的分界线.
5、典型植被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的分界线.
6、土壤上:棕壤(北)和红、黄壤(南)的分界线.
7、水文上: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8、干湿地区上:半湿润地区(北)与湿润地区(南)的分界线.
9、地形上: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10、一月份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地区.
11、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12、农业:小麦主产区(北方旱作农业)与水稻主产区(南方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13、亚热带水果柑橘生长的北限(橘生南国).
[create_time]2017-03-15 19:07:36[/create_time]2017-03-30 19:00:1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8[alue_good]候亦成8579[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ea6455e.1VTXItDO_TeH21eHrKxulw.jpg?time=7670&tieba_portrait_time=7670[avatar]TA获得超过193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489[view_count]
中国的地理差异表现在自然环境方面有哪些?分别受什么地理因素的影响?
温度,气候,地形,地质等方面,受地域环境影响。我国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南部的海南岛长夏无冬,北部的黑龙江长冬短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东南沿海地区湿润,山清水秀;西北内陆地区干旱,沙漠、戈壁广布。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自然千姿百态。
[create_time]2022-05-17 00:00:00[/create_time]2022-06-01 00:00:0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迷迭麋鹿[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25725bd.ctsXyon9O5TDt0UhbmW1cg.jpg?time=9069&tieba_portrait_time=9069[avatar]TA获得超过1188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87[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