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人

时间:2024-05-22 12:29:38编辑:莆田seo君

盗墓笔记中都有哪些人物?

《盗墓笔记一 七星鲁王宫 》战国鲁殇王墓 —— 吴三省 吴邪 张起灵 胖子 大奎 潘子
《盗墓笔记一下卷 怒海沉沙》西沙海底汪藏海墓——吴邪 张起灵 胖子 阿宁
《盗墓笔记二 秦岭神树》秦岭活人祭青铜神树——吴邪 解子扬(老痒)
《盗墓笔记三 云顶天宫》昆仑山万奴王墓(青铜门)——去了两队人 陈皮阿四队:陈皮阿四,叶成,吴邪,胖子,潘子,张起灵,顺子,华和尚,郎风 阿宁队:阿宁 吴三省 (有二十多个人,不过都是路人甲,没必要说了。)
《盗墓笔记四 蛇沼鬼城》柴达木西王母墓——张起灵 黑眼镜 吴邪 阿宁 胖子 潘子
《盗墓笔记五 谜海归巢》柴达木西王母墓——张起灵 吴邪 潘子 胖子 陈文锦
《盗墓笔记六 阴山古楼》 广西巴乃张家楼——张起灵 吴邪 胖子
《盗墓笔记七 邛笼石影》 广西巴乃张家楼——霍仙姑 张起灵 胖子
四川——解语花 吴邪
《盗墓笔记八》 广西巴乃张家楼——潘子 解语花 吴邪 胖子 张起灵 霍仙姑
——————————————————————————————————————
因为有时候同时去了两三队人,一队二十多个,我只说了比较重要的线索人物。


[create_time]2022-10-20 14:49:28[/create_time]2022-10-07 02:14:2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百度网友e8c9d40[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efb1492.8rulu1D2DIhgXrk5C08g-A.jpg?time=3679&tieba_portrait_time=3679[avatar]TA获得超过1049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834[view_count]

盗墓笔记里有哪些人物

1.盗墓笔记所有人物:张起灵 、吴邪、 胖子(王凯旋)、解语花(解雨臣)、黑眼镜(黑瞎子)、阿宁、云彩、阿贵、霍老太、霍秀秀、潘子、王八邱、鱼贩子、中年妇女、张家楼主、陈文锦、齐羽、齐老爷子、王盟、 解连环 、张启山、 二月红、 齐羽 、吴老狗 、解九棋解子扬 、黑背老六 、齐铁嘴 、霍仙姑、 吴一穷 、吴二白 、吴三省、半截李 、陈皮阿四 、霍玲 、张海客 、盘马老爹 、 汪藏海、 老海、顺子、大奎、黎簇、金万堂、泰叔、王祈、李琵琶 、二麻子、凉师爷、老刘头、王宪初、李沉舟、六姐、皮包、盘马\杜鹃山、鬼影人、老于、陈雪寒、关根、单、张隆升、张隆半、张海客、张海杏、矮子冯、蓝庭、苏万、梁弯、黄严、马日拉、王达明、林其中、老套、豹萨、裘德考、李四地、、陈文锦、谢文环、楚哥、郎风、华和尚、叶成、柯克、吴老四、黑眼镜定主卓玛、扎西、老高、阿K、拖把、郑幅中、阮、房、琉璃孙、邱叔、霍雪、哑姐2.主要人物介绍:吴邪:被大家牵着鼻子走,专业技能不行,但具有建筑方面基础知识,头脑灵活,属于业余盗墓并持有大学学历人士。现在终于觉醒了一些,但仍然云苫雾罩,难得自愿加入了第5卷的探险活动中。闷油瓶(张起灵):神秘的盗墓牛人,如同段誉食莽牯朱蛤而百毒不侵一般的拥有超强驱虫血液,还能易容至无人发觉,神秘的过去——尤其是长生不老勾起吴邪的兴趣,怎耐闷油瓶闷啊,依然神秘中。吴三省(吴邪三叔):也是依然神秘中,某些地方利用了侄子吴邪,偶尔骗骗大家,但本性应该不坏,与陈文锦当年是恋人关系,所以导致了一帮考古工作者的奇遇。但实际上,他是解连环,早在跟陈文锦下海考古的时候,就与吴三省掉包。王胖子:姓王,粗中有细,职业盗墓人,在北京潘家园贩卖古董,自称摸金校尉,吴邪的盗墓搭档,人不坏,对墓中各种陪葬品很感兴趣,比较搞笑,热爱枪支。扩展资料1.《盗墓笔记》是一本最初连载在起点中文网上的小说,后由中国友谊、时代文艺、上海文化于2007年-2011年陆续出版发行,作者南派三叔。《盗墓笔记捌:大结局(上、下)》于2011年12月19日上市,至此《盗墓笔记》系列完结,共出版实体书九本。2.《盗墓笔记》系列是南派三叔的代表作,其堪称近年来中国出版界的经典之作,获得百万读者狂热追捧。南派三叔也凭此作名满天下,跻身中国超级畅销书作家行列。3.2015年,《盗墓笔记》由欢瑞世纪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改编成为网络剧 。2016年11月,《盗墓笔记》荣登2016中国泛娱乐指数盛典“中国IP价值榜-网络文学榜top10” 。2017年7月12日,《2017猫片 胡润原创文学IP价值榜》发布,《盗墓笔记》排名第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盗墓笔记

[create_time]2022-12-15 15:04:28[/create_time]2022-12-30 03:33:43[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5[alue_good]亓亓的手账屋[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3304089972,2664263847&fm=3012&app=3012&autime=1689191829&size=b200,200[avatar]TA获得超过269个赞[slogan]默默,实诚[intro]5628[view_count]

历史上五大盗墓狂人都有谁

1.曹操 在曹操打天下之初,为了筹集军饷,他想到陪葬甚丰的王陵,遂打起了盗墓的主意。 为保证盗墓的成功和收成,曹操独出心裁,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有几十个人专门负责,打到哪盗到哪,哪座陪葬多盗哪座。 所以,曹操是盗墓这行的祖师爷,还是官盗,明目张胆的。 当时曹操盗墓,很有名的是把汉朝一位梁孝王刘武和他的李王后的墓给盗了。 刘武是刘邦的孙子,其父是汉文帝刘恒,哥哥是汉景帝刘启。 刘武正处“文景之治”、国富民丰的年代,可以想见刘武陪葬的丰厚程度。 2.董卓 不光曹操盗墓,董卓也盗墓。 董卓因为要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来镇压十八路诸侯,他也需要钱,所以,他也盗墓。 而且,他胆更大,盗谁的墓呢?这是东汉末年,老刘家天下传到这里是不行了,但也还是刘家的,而他居然敢盗汉武帝刘彻的墓。 他自个儿不去,让谁去呢?他的养子吕布。 盗掘茂陵前,赤眉军已盗走了大量财宝。 但吕布进去后,发现陪葬品仍是堆放满地,吕布满载而归,把刘彻的棺椁翻得乱七八糟。 所以,吕布也是个盗墓贼,甭管他出于什么原因。 3.黄巢 黄巢成为中国盗墓史上的狂人,是因为其盗掘的对像都是重量级。 一是效法项羽,掘秦始皇陵;二是学赤眉军、董卓,掘汉武帝刘彻的茂陵,三是掘武则天与李治的合葬墓乾陵。 黄巢动用40万大军打算盗掘乾陵,但挖出一条40余米深的大沟,也没找到墓道口,只好悻然作罢,至今在梁山主峰西侧仍有一条深沟被称为“黄巢沟”。 黄巢对盗墓不是太在行,不少墓掘而未开,故称其为最蠢的盗墓者并不为过。 4.乾隆 在古今盗墓者中,乾隆该算是权力最大的一位盗墓者。 乾隆盗墓对象是明“十三陵”,其公开理由却不是盗,而是颇讨 *** 喜欢的说法:修葺明皇陵,与他人的野蛮盗掘相比,乾隆的行为显得很文明。 乾隆盗墓堪称一奇,据说仅是为了盗取陵中楠木大柱。 史载,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开始对明陵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修葺,乾隆就利用这次机会盗墓的,偷梁换柱,用于建设自己裕陵。 遗憾的是,乾隆的裕陵后来遭到孙殿英的盗掘,不知是不是一种报应? 5.孙殿英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盗墓之事也是层出不穷,特别是在民国初年出现的军阀盗墓,加重了这股盗墓之风,形成新一轮盗墓 *** 。 其中以孙殿英为甚,他使用了破坏性极大、用于现代军事用途的炸药,炸开了慈禧的定东陵、乾隆的裕陵,三天盗得宝物无数,共装了30车。


[create_time]2022-11-07 13:03:14[/create_time]2022-11-20 07:11:1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海猎o[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450af2c9.VTYH0-MQyPDYwhVsGrj64A.jpg?time=4756&tieba_portrait_time=4756[avatar]TA获得超过7605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view_count]

历史上的十大盗墓狂人都是谁

历史上的十大盗墓狂人:伍子胥、项羽、刘去、曹操、董卓、黄巢、温韬、刘豫、杨琏真珈、陈奉 1、伍子胥——最毒的盗墓者 伍子胥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盗掘者,源于其出走吴国之前,与楚平王结下的仇恨。 《左传》记载,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被迫出逃吴国,发誓要搞垮楚国,以报杀雪恨。 据说入楚后的伍子胥最想干的第一事,就是找到死去不久的楚平王陵墓。 开始找了一天也未找到,原因是当年楚平王为防止陵址被人知晓,下令把参与修陵的工匠全杀掉了。 经一个侥幸逃脱的老工匠指点,伍子胥顺利掘得楚平王陵,把他的尸体挖了出来,用鞭子抽打解恨,一直抽了三百下才住,此即“鞭尸三百”典故。 伍子胥——最毒的盗墓者 2、项羽——最牛的盗墓者 项羽与伍子胥是老乡,都是现在的宿迁人(这层历史关系恐怕不少人不是太清楚吧),时人称西楚霸王,其战争的竞争对手是邻边徐州的刘邦。 项羽在进入关中后,实行了杀光(杀掉已投降刘邦的秦王子婴,杀掉王室贵族)、抢光(掳掠咸阳城)、烧光(火烧咸阳、阿房宫)的“三光政策”。 由于项羽与秦始皇一样野蛮,很不得人心,天下归心刘邦。 刘邦也会拍天下马屁,《史记》中记载,刘邦把“掘始皇帝冢”作为项羽的一大罪过,昭示天下。 现代考古探测则发现,秦陵“完好无损”。 项羽当年到底是否掘开了秦陵,在秦陵被充许考古发掘之前,仍是历史之谜,无从验证史实的真伪。 3、刘去——最变态的盗墓者 盗墓有的是泄愤,有的是贪财,但中国历史上有一盗墓者却很变态,首先是为了好玩,他就是西汉时期广川王刘去。 据晋人葛洪编着的《西京杂记》记载,在其封国内“国内冢藏,一皆发掘”,有点名气的古墓几乎没有一座能逃过刘去的铁锹。 刘去盗掘的对象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王族墓,魏襄公、晋灵公的陵墓都让他掘开了。 但盗墓多了,刘去也害怕。 《太平广记》记载,在掘开且渠墓时,刘去被吓得半死,里面的人竟然栩栩如生。 刘去赶忙让手下人住手,退出,重新封好。 史称,刘去盗掘古墓的数量“不可胜数”,但具体有多少,又获得多少宝物,现在已无从考证。 刘去——最变态的盗墓者 4、曹操——最专业的盗墓者 盗墓,多是王者行为,从伍子胥,到项羽,再到刘去,都是这样。 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历史上大规模的盗墓行为都掺杂有官方性质。 但设专职,设“盗掘办公室”,有明确记载的,最早应该是三国时期的曹操。 史书中称他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专门研究、执行盗墓,曹操堪称中国历史上是最专业的盗墓者。 曹操盗得的最着名陵墓是芒砀山王墓,这里是汉梁孝王刘武和李王后的陵墓。 此陵构建规模宏大,有北京“十三陵”的四倍大,人称“天下石室第一陵”。 5、董卓——最恶的盗墓者 在中国历史上三大盗墓 *** 中的第一波,即出现在西汉末年至南北朝这一段时间。 这一历史时期,小朝小廷如玩游戏般交替频繁,因此世道很乱,饥民遍野,民间盗墓之风盛行,你盗我亦盗,大家一起盗。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掘墓大盗曹操外,还有董卓、黄巢等人。 西汉最有为作为,也是中国众多帝王颇有作为的皇帝汉武帝刘彻的茂陵被掘开,董卓就是最大的罪人之一。 自茂陵地宫封上那一刻起,不少人就盯上了,有记载的第一盗是东汉初年农民起义军赤眉军干的。 盗掘茂陵前,赤眉军先把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掘开,已盗走了大量财宝。 6、黄巢——最蠢的盗墓者 黄巢成为中国盗墓史上的狂人,是因为其盗掘的对象都是重量级。 一是效法项羽,掘秦始皇陵;二是学赤眉军、董卓,掘汉武帝刘彻的茂陵,三是掘武则天与李治的合葬墓乾陵。 对于黄巢盗掘的文字散见诸陵的盗掘记载中。 在乾陵记载中,黄巢掘陵时动用40万起义军在梁山西侧挖山不止,据说差不多挖了半座梁山,但最后仅挖出了一条深40米的“黄巢沟”,此至今仍有迹可寻。 由于农民军中文化人少,加上乾陵的结构实在太坚固,兵士弄不清乾陵的内部结构,结果挖错了方向,乾陵躲过了劫难,否则保存不到今天。 7、温韬——危害最大的盗墓者 温韬,易名李彦韬,五代时梁国人。 温韬祖籍京北华原(今陕西耀县),曾任耀州、崇州、裕州等地节度使,镇辖关中地区。 有一个传说,温韬生下来时刚好有匪星殒落在昭陵所在地区的嵯峨山,迷信者遂传将给唐皇陵带来一场灾难的人物出世了。 温韬在长安做了七年行政长官,关中地区几乎所有唐朝皇陵,就是温韬趁战乱,在这一时间内动手掘掉的。 温韬——危害最大的盗墓者 8、刘豫——最不义的盗墓者 目前考古界判断,中国现存的所有帝王陵都已被盗墓者光顾过。 唐“十八陵”让温韬盗掘了,北宋“巩义八陵”则让叫刘豫的人盗掘破坏干净。 北宋皇陵在今河南省巩义市,葬有北宋七位皇帝和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追尊“宣祖”)的迁葬陵,号称“七帝八陵”。 相比汉、唐帝王陵冢巨葬丰,北宋帝王陵普遍简单;汉、唐帝王生前就开始卜穴营建了,而且宋朝皇帝生前不预筑寿宫。 9、杨琏真珈——最没道行的盗墓者 历史上,僧人盗墓并不鲜见,但如杨琏真珈这般丧尽天良的十分罕见。 其罪行,史上记载也很清楚。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深受忽必烈青睐的杨琏真珈被任为江南释教总摄(总管江南地区佛教事务的官员)。 宋末元初人周密所着《葵辛杂识》、元末明初黄岩人陶宗仪所着《辍耕录》,均记载有杨琏真珈盗墓一事:至元二十二年九月,杨琏真珈伙同僧人允泽等人,带人到陵区。 当时负责护陵的罗铣坚决阻止,允泽竟然抽出刀来,当场要杀了罗铣。 在毁陵盗物之外,还有最令人发指的事情。 杨琏真珈将帝、后们的骨骸全出掘出,弃之荒野。 10、陈奉——最荒唐的盗墓者 陈奉,明湖广承天(今湖北钟祥)人。 本为御马监奉御太监,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奉朱翊钧旨意,去湖广一带征收矿税,官方身份是“税监”。 陈奉每到一地都劫掠行商,欺压官民,所求稍有不遂,官吏即遭鞭笞等。 陈奉及其手下剖孕妇,溺婴儿,无恶不作。 谁家有钱敲诈哪家,弄得众多殷实人家倾家荡产。 陈奉最让人痛恨的行为是挖坟掘墓,《明史》对他的评价是八个字,“剽劫行旅,恣行威虐”。 陈奉的盗墓歪念是受到了武昌境内发生的乡民盗掘李林甫之妻杨氏墓“得黄金巨万”的一事启发,而“悉发境内诸墓”,走上盗墓之绝途的。 扩展资料: 盗墓,是进入他人坟墓,作出不问自取的行为。 这样的社会文化现象,自古就没停止过。 从考古资料可以看出这种墓葬破坏现象仍然遗存到现今。 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于是盗墓行为益为盛行。 陕西凤翔的秦公1号大墓,是迄今所发现的先秦时期规模最大的墓葬,也是我国应用科学考古方法发掘的最大的墓葬。 这座古墓发现盗洞247个,其中有数十个盗洞直接打入椁室。 2018年9月,国家文物局和公安部一起研究解决文物犯罪的突出问题,采取了一些实际措施,包括定期和不定期的会商机制、加强重大文物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下一步,打击防范文物犯罪的长效机制也在持续探索

[create_time]2022-10-22 21:21:03[/create_time]2022-11-06 10:28:5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承吉凌8580[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3cd1689c.Mb2-siMYrNhlZUPGLNbjbQ.jpg?time=2496&tieba_portrait_time=2496[avatar]TA获得超过8825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8[view_count]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盗墓狂人

自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开始兴起,于是盗墓行为也随之而兴起。那么,你知道中国十大盗墓狂人分别是谁,他们为何是盗墓狂人吗? 1、——最毒的盗墓者 伍子胥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盗掘者,源于其出走吴国之前,与楚平王结下的仇恨。《左传》记载,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被迫出逃吴国,发誓要搞垮楚国,以报杀雪恨。 据说入楚后的伍子胥最想干的第一事,就是找到死去不久的楚平王陵墓。开始找了一天也未找到,原因是当年楚平王为防止陵址被人知晓,下令把参与修陵的工匠全杀掉了。经一个侥幸逃脱的老工匠指点,伍子胥顺利掘得楚平王陵,把他的尸体挖了出来,用鞭子抽打解恨,一直抽了三百下才住,此即“鞭尸三百”典故。 2、项羽——最牛的盗墓者 项羽与伍子胥是老乡,都是现在的宿迁人(这层历史关系恐怕不少人不是太清楚吧),时人称西楚霸王,其战争的竞争对手是邻边徐州的。项羽在进入关中后,实行了杀光(杀掉已投降刘邦的秦王子婴,杀掉王室贵族)、抢光(掳掠咸阳城)、烧光(火烧咸阳、)的“三光政策”。由于项羽与一样野蛮,很不得人心,天下归心刘邦。 刘邦也会拍天下马屁,《史记》中记载,刘邦把“掘始皇帝冢”作为项羽的一大罪过,昭示天下。现代考古探测则发现,秦陵“完好无损”。项羽当年到底是否掘开了秦陵,在秦陵被充许考古发掘之前,仍是历史之谜,无从验证史实的真伪。 3、刘去——最变态的盗墓者 盗墓有的是泄愤,有的是贪财,但中国历史上有一盗墓者却很变态,首先是为了好玩,他就是西汉时期广川王刘去。据晋人葛洪编着的《西京杂记》记载,在其封国内“国内冢藏,一皆发掘”,有点名气的古墓几乎没有一座能逃过刘去的铁锹。刘去盗掘的对象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王族墓,魏襄公、晋灵公的陵墓都让他掘开了。 但盗墓多了,刘去也害怕。《太平广记》记载,在掘开且渠墓时,刘去被吓得半死,里面的人竟然栩栩如生。刘去赶忙让手下人住手,退出,重新封好。史称,刘去盗掘古墓的数量“不可胜数”,但具体有多少,又获得多少宝物,现在已无从考证。 4、——最专业的盗墓者 盗墓,多是王者行为,从伍子胥,到项羽,再到刘去,都是这样。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历史上大规模的盗墓行为都掺杂有官方性质。但设专职,设“盗掘办公室”,有明确记载的,最早应该是三国时期的曹操。史书中称他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专门研究、执行盗墓,曹操堪称中国历史上是最专业的盗墓者。 曹操盗得的最着名陵墓是芒砀山王墓,这里是汉梁孝王刘武和李王后的陵墓。此陵构建规模宏大,有北京“十三陵”的四倍大,人称“天下石室第一陵”。虽说曹操盗墓是为了拥有更多的钱财,发展更多的兵力,但是盗墓始终破坏了历史的文物。


[create_time]2022-11-03 15:55:42[/create_time]2022-11-15 07:12:3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鲜活且善良丶桃花654[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7cfe853e.n2L4jJuvR9CGPFsbSiQtBA.jpg?time=250&tieba_portrait_time=250[avatar]游戏我都懂点儿,问我就对了[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8[view_count]

古代真的有盗墓的吗?

有的。他们又被称为发丘天官 ,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发丘天官主要是夹喇嘛的领头人,一般技术不很高,但精于缩骨之术。摸金是历史职业,三国时曹操手下的军队为筹集军饷,专挖前朝贵族陵墓,这官方的盗墓军队叫摸金校尉。但这只存在了几十年,所以“摸金符”、东南角点灯摸金什么的是《鬼吹灯》作者自己编的,实际没有这玩意儿。《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中记载:“操率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毁突,无骸不露。”这便指的是曹操手下的盗墓团队了。搬山道人则是以盗墓为业的方士,多为扎格拉玛部落的后人,起初只为求取雮尘珠摆脱诅咒、恶疾,不为财物。逐渐演变为盗墓流派后,只为求财,掘丘以破坏为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卸岭力士介于绿林和掘丘之间,有墓的时候毁尸平丘,毫厘不剩;找不着墓的时候,便啸聚山林劫取财物。

[create_time]2023-01-15 19:53:27[/create_time]2023-01-30 15:00:0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大大的Wiener[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c2d02c3d.lebzt6txonFxqy3A-RDIxw.jpg?time=5286&tieba_portrait_time=5286[avatar]TA获得超过6.4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12[view_count]

历史上有名的盗墓贼

史上有名的盗墓贼有三个:

1、伍子胥;

简介: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是中国史书着墨较多的人物。从中国的盗墓文化史来说,他也是重量级的。掘开坟墓拿着皮鞭,朝尸体发泄,可谓是最狠毒的一位掘墓者。

2、刘去;

简介:盗墓有的是泄愤,有的是贪财,但中国历史上有一盗墓者却很变态,首先是为了好玩,他就是西汉时期广川王刘去。刘去为西汉皇室,封地在河北、山西、山东相连区域,原为信都国,后称广川王。

3、孙殿英;

简介: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盗墓


[create_time]2023-02-03 20:27:15[/create_time]2023-02-12 12:23:5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哲哥聊历史2333[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2bc5058.uDLqq7qJv72XkTo3E4qqOA.jpg?time=6618&tieba_portrait_time=6618[avatar]TA获得超过1993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7[view_count]

盗墓者为什么能找到古墓?

想要找到一个古墓并不是那么的简单,根本不像电视上所演的,随处看看风水就能找到一个古墓,想要找到一个真正古墓,尤其是那些“大墓”,不仅要查阅无数的典籍,更要进行长时间的实地勘察,有一些古墓甚至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寻找才能够找得到。比如说在《鬼吹灯》当中,为了寻找传说中的雮尘珠,鹧鸪哨所在的大家族几乎全军覆没,最后仍然没有找得到。而且盗墓的群体当中,为了正确地寻找古墓,有一些盗墓贼花费了很大的力气,他们不仅四处搜集古代相关文物,更用心学习古代的文字与历史,很多古代历史其实是盗墓贼充分学习之后,考古专家才能够理解的。不仅如此,为了寻找的真实古墓,这些盗墓贼也十分的有耐心,在全国各地方翻山越岭去寻找,如果考古学家们没有政府以及相关部队的帮助,是根本寻找不到这些古墓的,其实还是敬业程度不够啊,一个是给国家干活,一个是给自己干活。知识断层其实考古学生们找不到这些古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国存在知识断层,大家都知道我国经历过多次非常动态的动荡的时代,而在这些时间段中,无数古代的典籍都灰飞烟灭,所以无数古代的墓穴都失去了具体的纪录。而为了找到这些墓穴,很多盗墓贼常年收购各种相关的文物,并从文物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而这些文物被盗墓贼直接拿走之后,考古学家自然得不到,也就无法判断出相关古墓的位置。

[create_time]2021-12-01 17:13:04[/create_time]2021-11-27 14:07:5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阿肆聊生活[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a11494f.zxWv7uN9dPM0WXPCPgsyMA.jpg?time=2830&tieba_portrait_time=2830[avatar]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slogan]分享生活中的小知识。[intro]1239[view_count]

盗墓人是怎样准确找到古墓的

盗墓,是渊源古远的社会文化现象。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资料已经可以看到有意识的墓葬破坏现象的遗存。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于是盗墓行为益为盛行。陕西凤翔的秦公1号大墓,是迄今所发现的先秦时期规模最大的墓葬,也是我国应用科学考古方法发掘的最大的墓葬。这座古墓发现盗洞247个,其中有数10个盗洞直接打入椁室。旧社会工具编辑⒈盗掘古墓一方面靠人的技术、经验;一方面靠工具操作,旧社会民间盗掘工具为锹、镐、铲、斧和火把、蜡烛等。明代以前,盗墓贼没有探测专用工具,明代开始使用铁锥,它的出现使盗掘者仅以地面有明显标志(如封土、墓碑)的墓葬为对象一去不复返。盗墓者利用特制的铁锥,向地面无标志的地下探索,一旦找到古墓,根据锥上带上来的金属气味,选好方位,可直接挖洞盗掘。明代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说:“洛阳水土资源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然葬虽如许,盗者尚能锥入而嗅之,有金、银、铜、铁之气(味),则发(掘)。”⒉从铁锥到“洛阳铲”,是北方盗墓贼使用地下探测工具的一个飞跃。北方特别是洛阳、关中地处黄土塬区,水深土厚,“洛阳铲”的铲夹宽仅2寸,宽成U字半圆形,铲上部装盗墓工具长柄,把此铲每向地下钻插一下,就可以进深三四寸,往上一提,就能把地下卡在半圆口内的地土原封不动地带上来。⒊盗墓觅宝之事古即有之,于今尤烈,其方法、技术、工具演变成更趋现代化、智能化、集团化,探测用军用罗盘、探测仪,开挖用雷管、炸药、电锯,运输通讯用汽车、摩托车、手机,因而打击盗掘古墓、贩卖走私文物的斗争更为复杂艰巨,任重道远!技巧编辑一 盗墓贼的四字跟北方洛阳、关中等地不同,南方许多地方土薄石多水位高,“洛阳铲”无用武之地,当地盗墓贼“因地制宜”,经过长期不断摸索总结,形成一套觅宝、识宝的方法和技巧。湖南学者刘鸿伏先生与民间古玩文物贩子打交道多年,借机了解、研究解放前长沙周围地区的盗墓贼的办法曹操——最专业的盗墓者和技术,归纳为“望”、“闻”、“问”、“切”四字诀。“望”是望气看风水。老盗墓贼经验丰富,又多擅长风水之术,故每到一处,必先察看地势,看地面上封土已平毁的古墓坐落何处,只要是真正的风水宝地,一般都是大墓,墓中宝物必多。以风水术指导地面无标志的墓址的确定,几乎百发百中。据说民国年间长沙一蔡姓盗墓高手极擅风水之术,他若出门选点,从者必云集左右。有一次他到宁乡县走亲戚,行到一风景甚佳处,指着一块水田对同行人说,此田下必有大墓,墓中宝物必可使你我骤富。同行者均不信,此人于是跟他们打赌:若无古墓,自己输一千美元。反之,墓中出了宝物自己独占七成。众人赌兴大发,遂暗约乡民数十人于夜间发掘,至半夜果然掘出砖室大墓,墓壁彩绘死者生前生活图景,墓内有宝剑、宝鼎、玉璧、漆器、金饼、砚、竹筒等物。后来他们卖给美国传教士,得大量美元而暴富。“闻”即嗅气味。有此奇术的盗墓者专练鼻子的嗅觉功能,他在盗掘前,翻开墓表土层,取一撮墓土放在鼻下猛嗅,从泥土气味中辨别墓葬是否被盗过,并根据土色判断时代。据说功夫最好的可以用鼻子辨出汉代墓土与唐代墓土的微妙气味差别,准确程度令人惊叹。长沙刚解放时曾枪毙一个老盗墓贼,他将一生所盗文物国宝全部卖给了外国人,此人即是“闻家”,专盗汉唐以前大墓,出土器物只要一闻,便可准确断代。有个盗墓贼拿来几件古旧漆器,说是出自一个王侯墓中。他倚在烟榻上,边抽鸦片边拿起一件漆器,放到鼻下一嗅,便笑着说:“仁兄,你这漆器是在尿坑里沤泡过的,取出的时间应在七个月左右。”此人大惊失色,连称:“得罪!得罪!”“问”就是踩点。善于此道者,往往扮成风水先生或相士,游走四方,尤注意风景优美之地和出过将相高官之处。他们一般能说会道,善于与长者老人交谈讲古。每到一处,均以算命先生或风水先生身份拜访当地老人,从交谈中获取古墓信息与方位。这种人有些本事,口才又好,很容易取得对方信任。一旦探听到古墓确切地点,便立即召集群贼在夜间盗掘。“切”即把脉之意。有三层含意:第一层是指发现古墓之后,如何找好打洞方位,以最短的距离进入棺椁,这种功夫不仅需要丰富的盗墓经验,而且要有体察事物的敏锐感觉。擅长此道者往往根据地势地脉的走向,如给人把脉一样很快切准棺椁的位置,然后从斜坡处打洞,直达墓室中棺头椁尾,盗取葬品,前几年曾国藩墓即被用此法盗掘。第二层含意是指凿棺启盖后,摸取死者身上宝物。从头上摸起,经口至肛门,最后到脚。摸宝物如同给病人切脉,要细致冷静,讲究沉静准确,没有遗漏。第三层含意是指以手摸触出土文物,由于其中的高手过手文物不计其数,所以往往不需用眼审视,只要把物品慢慢抚摸一番,即知何代之物,值价几何。他们常以此技与人赌输赢,往往胜算。二 听雷声,辨墓地《清稗类钞·盗贼类》有“焦四以盗墓致富”披露了盗墓的技巧:”广州剧盗焦四,驻防也,常于白云山旁近,以盗墓为业。其徒数十人,有听雨、听风、听雷、现草色、泥痕等术,百不一失。一日,出北郊,时方卓午,雷电交作,焦嘱众人分投四方以察之,谓虽疾雷电,暴风雨,不得稍却,有所闻见,默记以告。焦乃屹立于岭巅雷雨之中。少顷,雨霁,东方一人归,谓大雷时,隐隐觉脚下浮动,似闻地下有声相应者。焦喜曰:‘得之矣。……’。”这个焦四不愧是个盗墓高手!他不但掌握了一般盗墓人都会的分辨土质、土色的本领,还善于利用一些自然现象,帮他寻找坟墓的所在。比如“雷电”,焦四在雷雨天出去盗墓,他让跟他盗墓的人分别站在四个不同的方位,雨过后,东边的人跑过来说,刚才打雷的时候,听到他哪个方位的地下有隐隐的声音想应和。焦四很高兴,说:“我们找到了!”这里面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有墓葬的地下是空的,当大雷的时候,就容易形成共鸣,听起来好像是地下有东西和雷声相应和了。补充:现代盗墓不仅仅是靠洛阳铲了,还需掌握遥感、磁感技术。常规过程编辑一、看地形“看地形”,很是玄妙,不知道的人走在墓旁也看不出来,明白诀窍的人在几公里以外就能看出来。有些盗墓贼“喜欢”在下完雪的天气出来“四处转转”尤其喜欢下“很细很细的雪粒”那种雪,其中道理是跟“土”有关。土有“熟土”、“活土”(也叫“花土”)、“死土”的分别黄巢——最蠢的盗墓者。有经验的盗墓者看上一眼就能明白这里有没有墓葬,甚至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时代的墓葬。在探墓时,可以先用探条去探,根据手上的感觉去“感觉”是不是有墓;待确定以后就下铲,比如:一铲打下去十米,有了,然后看深度和铲子上带出来的东西,深度也是个标志,带出来的东西上有木屑、有朱砂、有坑灰等等,这都是特点;然后,用泥铲把墓的形状“方”出来,就是定坐标。左边打一个,打了十米没有打到,那就是“过了”,再回头往右边一点继续打,以此类推,一个个的点连起来,就是十多米地下的墓的形状了。然后根据墓的形状、深度、坑灰、木质(或石质、砖质)这些特点结合起来推测出墓的年代、墓门的位置等等。二、挖洞口探好位置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挖洞口了。厉害的盗墓者一个十几米的洞子挖下去能够做到地面上没有土!令人费解的是,就算墓地周围都是一片平原,全是很平整的土地,周围几百米、几里地也看不到有土堆。所以,土是不可能堆在外面的,而且洞口那么小,干活的时候还要封起来,谁也看不到,这样高超的手法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盗墓贼干完活以后会把洞口封起来。有的洞口只有一个污水井盖那么大的口子,打开以后向下看,直直的十多米下去,黑古隆冬看不到底。三、进入墓室一般来说,任何朝代墓内的物品摆放都有其规律。一看形状是汉墓,东汉或是西汉,那么心里就有数了:棺木应该在哪里、陪葬的物品中陶器在哪里、金属器皿在哪里、两边的耳室里都会有什么……等等。等真的下去以后,直奔那里就挖过去了(汉墓一般都是塌陷的,灌满了土,说是墓室,实际上都是土,是在土里前进,东西都在土里)。一般贵重的陪葬品会放在墓主棺木里其左肩部和右脚部。还有些墓,比如明清墓,墓顶会很厚的,这是因为那时的墓大多采用七纵七横、共十四层的青砖砌起来的,有两米多厚。这样就需要在挖洞时避开墓顶。所以,一旦下铲子碰到了砖(铲子提上来会带有砖灰),那就要找其他地方往下打了。这个“其他地方”有时可能是靠近墓门,有时可能是靠近墓的后墙,都有可能,完全是根据墓的本身形状、特点来定的。看完形状,一想这墓内的棺椁可能是靠近墓门位置,那打洞的时候就靠近墓门,反之就靠近墓墙打。一个墓,就象一辆坦克,尽管有装甲(墓墙、防盗层)、象堡垒(墓顶很厚),但也有弱点。弱点就是墓墙,或是墓底。有些盗墓者一看这墓太坚固了,顶上和周围都不好办,就要再挖一个竖井和一个横井,直接就到墓的正下方。到墓的正下方以后再继续垂直向下开一个竖井,然后用工具向上面挖,把墓底挖穿一个小洞,然后通过这个小洞就可以进入墓的内部。这样,墓的四墙、顶部都没有破坏,但墓本身已经被盗掘一空了。但一般较少采用这种方法,以砖石结构的明墓为例:它的后墙最薄弱,基本上只有两层砖,所以打竖洞时可以沿着墓后墙打,把两砖厚的墓墙凿开并不费什么事。针对明墓来说,几乎所有的古盗洞都是开向后墙的。解放前盗明墓的,很多只有一个人干,只有一晚上的时间,穿着老鼠衣、手脚并用,挖洞、进墓、拿东西走人。相当不简单。那时候一个人没办法打竖井,他就离开墓一段距离,然后以一定的角度向下挖,斜着向下,整整好好碰到墓的后墙,然后凿透、进入,计算的非常精确。需要说明的是,盗墓者进入墓室的过程严重破坏了墓葬结构和遗存之间的共存关系,而不是像考古工作者一样按堆积顺序清理、按墓葬原貌揭露并伴有详细的科学记录。因此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面对遭盗掘的残迹永远无法复原丢失的那部分信息,正是这种盗掘给人类文化遗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解放前的盗墓贼,一般是一个人或两个人干,不要太多,时间是一晚上,干活有自己的专用工具(挖掘设备),有专用连体服装(老鼠衣,上面布满各种“装备”)。盗掘古墓一方面靠人的技术、经验;解放前的挖掘设备,选用锋利的铧犁叶片的一部分做“掘进器”,“三片装”很像螺旋桨,后部紧连着螺旋状的“排土”装置。如此一来,不但能够将土掘出、排出,而且能够打透墓砖(螺丝钉原理,加大水平力量即可,不用大力下按)。从铁锥到“洛阳铲”,是北方盗墓贼使用地下探测工具的一个飞跃。河南洛阳城自古以来文化悠远,历史上曾为十三朝古都,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心。时至今日,洛阳名闻天下的“洛阳三宝”,就是龙门石窟、白马寺和“洛阳铲”,其中前两样都有极好的声名,而独独这第三样似乎并不光彩,因为它是一种盗墓工具。洛阳城确是盗墓风行,主要源于洛阳自古以来的厚葬之风。自古以来洛阳达官贵人讲究厚葬,而且往往异常重视墓穴的修建,随葬颇丰,以致于洛阳古墓多如牛毛。唐代诗人王建曾这样形容洛阳墓葬稠密: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也正因如此,洛阳盗墓之风自古盛行,而历代盗墓者也是能人辈出。关于洛阳铲的由来,洛阳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洛阳邙山马坡村,有个农民叫李鸭子,从小就以盗墓为生,在民国十二年(1923年)间有一天,他到十几里外的孟津县赶集。有个来自偃师县马沟村的熟人正在搭棚子,准备卖煎包子。双方见面打个招呼,他见这人忙着用一把筒瓦状的短柄铁铲在地上挖了一个竖直的小圆坑,以便插入棚柱。这人用此铲往地下一戳,提上来时带出不少土,一下子触发了他的“灵感”:这家伙比铁锨挖盗洞轻巧灵便,特别是能带上原土,利于判断地下不同地层情况。于是他找了张纸,贴着铲夹画出一张原大图样,回家后马上找铁匠按图打造,一试果然得心应手,效果不错。以后其他盗墓者纷纷仿效,于是得到广泛“推广”。洛阳铲因为是要做为挖掘探洞、采集探土之用,其工作原理大约和石油勘探、地质取样相似,故而铲身不是扁形而是半圆筒形,类似于瓦筒状,很像七八十年代常见的一种凶器——管儿插。“洛阳铲”的铲夹宽仅2寸,宽成U字半圆形,铲上部装长柄洛阳铲虽然看似半圆,其实形状是不圆也不扁,最关键的是成型时弧度的打造,需要细心敲打,稍有不慎,打出的铲子就会带不上土。不仅如此,洛阳铲在制作工艺上更为复杂,通常制造一把小铲需要经过制坯、煅烧、热处理、成型、磨刃等近二十道工序,故而只能手工打制。如果是一把好的洛阳铲打制完毕,再装上富有韧性的腊木杆并且接上特制的绳索,就可以打入地下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深处,铲子提起之后,铲头内面会带出一筒土壤。这样不断向地下深钻,盗墓贼对提取的不同土层的土壤结构、颜色、密度和各种包含物进行分析,如果是经过后人动过的熟土,地下就可能有墓葬或古建筑。如果包括物发现有陶瓷、铁、铜、金、木质物,就可以推断地下藏品的性质和布局。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凭洛阳铲碰撞地下发出的不同声音和手上的感觉,便可判断地下的情况,比如夯实的墙壁和中空的墓室、墓道自然大不一样。同样的,挖的墓不同,盗墓工具也不同。探汉墓用洛阳铲演变而成的重铲,挖唐墓时用扁铲(类似鲁智深的月牙铲),进入汉墓墓室(汉墓多为墓坑,多已塌陷)捣土时用滚叉和撇刀。解放后,文物考古部门对它进行改进,用来对地下有无文化遗存进行普查钻探,为文物考古工作做出了贡献。但在年全国刮起的盗墓狂潮中,它又被盗墓贼用来重走邪路。一个现代的盗墓团伙,其成员一般在三到四人,不会三人以下,也不大可能超过五人。这几个人各有分工。现代盗墓贼的盗墓工具已经比以前先进多了。一般的洛阳铲已经被淘汰,用的铲子是在洛阳铲的基础上改造的,分重铲和提铲(也叫泥铲)。由于洛阳铲铲头后部接的木杆太长,目标太大,所以弃置不用,改用螺纹钢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平时看地形的时候,就拆开背在双肩挎包里。要赞哦~!!

[create_time]2017-09-28 15:18:42[/create_time]2014-08-18 09:03:35[finished_time]6[reply_count]3655[alue_good]或成陌璐[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da75ceed.zSWb4wTwbqKlHMbYEt1B_w.jpg?time=4905&tieba_portrait_time=4905[avatar]TA获得超过1.3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23806[view_count]

兵马俑被哪个人找到的?

丽江古城:文化遗产,1997年列入,云南省
泰山:自然与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山东省
黄山:自然与文化遗产,1990年列入,安徽省
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自然与文化遗产,1996年列入,四川省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1992年列入,四川省
黄龙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1992年列入,四川省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1992年列入,湖南省
庐山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景观,1995年列入,江西省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自然与文化遗产,1999年列入,福建省
龙门石窟:文化遗产,2000年列入,河南省
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2000年列入,四川省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文化遗产, 2000年列入,安徽省【摘要】
兵马俑被哪个人找到的?【提问】
你好亲亲小度为你查询兵马俑被杨志发发现的【回答】
谢谢😊【提问】
西杨村本是骊山北麓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村庄。而发现人杨志发,就生活在这里。【回答】
1、一号坑的发现,缘于1974年3月,兵马俑面世,当时下和村农在村南打井,井口刚好开在一号坑的东南角。

2、二号坑则是考古工作者经过钻探的科学发现。1976年4-5月间,考古队在一号坑的东端北侧有目的的钻探工作中,于4月23日又发现了一个有兵马俑的坑。

3、三号坑的发现,同二号坑一样,是考古队经过钻探的结果。继一、二号兵马俑坑之后,1976年5月11日,又在一号坑西端北侧25米处,钻探发现了一个陪葬坑,根据发现的先后,编号为三号坑。

4、四号坑有坑无俑,只有回填的泥土,据推测是因为秦末农民起义等原因未建成。【回答】
那你知道中国文化遗产有哪些吗可以给我讲一讲吗【提问】
明清故宫: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颐和园:文化遗产,1998年列入,北京市
天坛:文化遗产,1998年列入,北京市
长城: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河北省
平遥古城:文化遗产,1997年列入,山西省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山东省
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甘肃省
大足石刻:文化遗产,1999年列入,重庆市
秦始皇陵: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陕西省
苏州古曲园林:文化遗产,1997年列入,江苏省
武当山古建筑群: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湖北省
拉萨布达拉宫: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西藏自治区【回答】
丽江古城:文化遗产,1997年列入,云南省
泰山:自然与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山东省
黄山:自然与文化遗产,1990年列入,安徽省
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自然与文化遗产,1996年列入,四川省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1992年列入,四川省
黄龙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1992年列入,四川省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1992年列入,湖南省
庐山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景观,1995年列入,江西省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自然与文化遗产,1999年列入,福建省
龙门石窟:文化遗产,2000年列入,河南省
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2000年列入,四川省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文化遗产, 2000年列入,安徽省【回答】
明清皇家陵寝:文化遗产,(湖北明显陵、河北清东陵、河北清西陵)2000年列入,(北京十三陵、南京明孝陵)2003年列入
云冈石窟: 文化遗产, 2001年列入,山西省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文化遗产, 2004年列入,吉林省
澳门历史城区: 文化遗产,2005年列入, 澳门特别行政区
三江并流: 自然遗产,2003年列入,云南省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自然遗产,2006年列入,四川省
安阳殷墟:历史文化遗产,2006年7月13日列入,河南省
开平碉楼及村落:文化遗产2007年6月28日列入,广东省【回答】


[create_time]2022-05-29 23:05:04[/create_time]2022-06-13 23:04:1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2[alue_good]生活情感子豪老师[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4c9c3af1.nMx8dBhwNNSdcrp4T1723A.jpg?time=8701&tieba_portrait_time=8701[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97[view_count]

秦兵马俑的发现人是谁

秦兵马俑的发现人是谁 打井队与“瓦盆爷” 1974年,当喧闹的春天又一次来到骊山脚下的时候,西杨村一年一度的打井工程开始了。这天,生产队长杨培彦和副队长杨文学,来到村子西南边柿园一角的西崖畔上。他们一会儿望望骊山的峪口,一会儿又环顾周围的地形。用镢头在一块长满刺蓟的地面上,画了一个大圆圈,这是为了队上打井所确定的井口位置。 第二天,以杨全义为组长的6个青壮年劳力,就在画圆圈的地点开挖了。 工程一开始挺顺利的,可是想不到两天之后就遇到了坚硬得像石头一样的土层;当挖到约3米左右的时候,又出现了一层厚厚的红土。在3米深的土层下面突然出现红土,这简直不可思议。农民猜测说:“这莫不是先辈手里的一个砖瓦窑吧?” 第5天,更奇异的景象出现了。正在抡著镢头的杨志发,忽然在靠井筒西壁的脚下,发现了一个圆口形的陶器。“啊,一个瓦罐!”他惊叫了一声。 最后挖出来的根本不是一个瓦罐,而是一个“瓦盆爷”。用普通话说,就是挖出了一个陶制的神像。 “西杨村挖出了神像”的讯息,在方圆村子不胫而走,人们纷纷前来围观。年轻人打趣地说:“这可真应了1958年的那首民歌,挖到龙王爷的水晶殿上了。”老年人横看竖看说:“这一定是地下的十八罗汉!”…… 正在大家为这刚出土的“瓦盆爷”闹得满天神佛的时候,公社一个叫房树民的水保员前来检查打井。 “怎么你们这口井打了这么多的日子,还没有打出水来?”水保员问。 “你看,我们打出了这么个玩艺。”干部社员指著一个俑头给他看。 “啊,这是什么?”水保员开始也愣住了。但他在仔细观察了一下打井的现场后,很快地叮嘱说:“这个井暂时不能再打了。” “你们看,这些方砖不是和始皇陵附近出土的秦砖一模一样吗!”这个略具考古知识的水保员,第一次把这些陶俑和5里之外的秦始皇陵联络在一起了。 “很可能是国宝” 接到水保员的电话后,县文化馆的3位同志当即飞车赶来。有一个约40岁左右的,名叫赵康民,就是专管文物的。他仔细地查看了这些“瓦盆爷”后,果断地说:“什么瓦盆爷,很可能是国宝!”说著,他取出自己随身带来的一叠麻纸,细心地将比较完好的俑头、俑身和俑腿全部包扎了起来,放上车子。然后嘱咐干部、社员,要他们用萝筛将井口旁那堆混有陶俑碎片的红土,全部筛过一遍,以便将每一块碎片都收集起来,连同弩机箭镞随后一并送交县文化馆。始而好奇、继而高兴的社员们,在送赵康民回县的时候,禁不住纷纷问道:“这些玩艺是不是秦代的呢?”赵康民兴奋地说:“现在还很难说。如果是秦代的话,那就是千金难买!” 第二天,装满6架子车的陶俑碎片,到了临潼县文化馆。于是,全世界所有博物馆都罕见的第一批特大陶俑的修复工作,就在著名的骊山华清池旁这个小小的文化馆陈列室的一角开始了。 把一块块碎片找到一起,按照原来的茬口用树脂胶又将它粘合起来,即使是姑娘的绣花也不能比它更细致。这位年轻的考古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地摸索著,细心地工作著,他要用自己的双手把文物修复,待弄清个究竟后,再具文上报。就这样,使得这个重大文物发现的讯息,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还不为外间所知。 记者的眼力 就在这期间,一个在中国新闻社工作的、名叫蔺安稳的记者,回到家乡临潼县来探亲。这样,赵康民惨淡经营、不为外间所知的修复工作,进入了这个记者的视线。 “啊,这么重大的发现,为什么不上报?”记者望着一个初步修理好了的铠甲俑和两个短褐俑问道。 “连我自己还没有完全弄清它,该怎么上报?”年经的考古人员也不无道理。 6月24日,蔺安稳探亲假满回京。第二天,这位记者便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写了一份情况反映,交给了《人民日报》编辑部。这就是关于这个惊人发现的第一次内部的文字报道,记者不像考古人员那么缜密、严谨,他根据自己直观的判断,径直地题为《秦始皇陵出现的一批秦代武士陶俑》。他写道: “陕西省临潼县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附近,出土了一批武士陶俑。陶俑体高1.68米,身穿军服,手执武器,是按照秦代士兵的真实形象塑造的。 “秦始皇陵周围以前曾出土过陶俑,但都是一些体积不大的跪俑,像这种真人一样的立俑,还是第一次发现。特别珍贵的地方,在于这是一批武士。秦始皇用武力统一了中国,而秦代士兵的形象,史书上未有记载。这批武士陶俑是今年三四月间,当地公社社员打井时无意发现的。从出土情况推测,当时陶俑上面盖有房屋。后来被项羽焚烧,房屋倒塌,埋藏了两千多年。这批文物由临潼县文化馆负责清理发掘,至今只清理了一部分,因为夏收,发掘工作中途停止了。……” 迅速采取措施 这则内部情况一经印发,毛主席、周总理以及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很快地得知这一重大讯息。仅仅几天工夫,国务院副总理 *** 同志的亲笔批示就到了国家文物局: “建议请文化局与陕西省委一商,迅速采取措施,妥善保护好这一重点文物。” 对这一重大发现还蒙在鼓里的国家文物局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看到这个批示后,都仿佛有一种“失职感”。他们赶忙拿起电话筒和陕西省文管会进行联络,岂知陕西省文管会也是一片茫然!于是,7月6日,国家文物局文管处的处长陈志德等,便携带 *** 副总理的重要批示直飞西安。 陈志德等到达西安后,席不暇暖,在和陕西省委的有关领导同志交谈后,第二天就由省文管会的同志陪同,来到了现场。经过小规模的开掘,又有一批武士俑屹立于土坑之中。专家们一到现场就惊异得不可名状。尽管他们经常天南海北的奔波,对文物的见识与阅历堪称广阔,但此刻当他们站在这些“陶俑巨人”面前的时候,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了。 这次考察,正式确定了由陕西省委指派有发掘工作经验的同志,组成考古工作队,继续对现场进行认真的清理和发掘。根据这个决定,7月15日,由陕西省文管会、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秦俑考古队,来到了西杨村。就从这一天起,国际考古史上壮丽的一页揭开了。 “第八奇迹” 秦俑正式发掘,首先震动了国内。带着画板的美术家来了,他们庆幸秦俑的发现填补了秦代美术史的空白;年老的元帅和将军们来了,他们笑看吴钩,说秦俑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兵法、兵器和军阵,提供了最真实的资料和现场;经验丰富的冶金学家来了,他们手按秦剑,惊呼中国古代冶金术的绝对高超和无与伦比;一向崇拜古希腊雕塑艺术的一些学者专家来了,一改往日的约定俗成之见,认为秦俑细致入微的造型艺术,堪称世界雕塑史上时间最早、成就最辉煌的一章……。风声很快地越过国界,传到一些友好国家。许多来西安的外宾便特意提出:希望看看秦俑,以不虚中国之行。许多外国朋友把参观秦俑称为自己访华的“高峰节目”。而有幸得以参观秦俑的外国朋友们,连声直呼:“中国伟大!”“中国伟大!” 1978年9月,对历史有着深刻研究和造诣的法国前总理、巴黎市长希拉克先生,面对秦代兵马俑军阵,喜不自胜地说:“原来世界上公认有七大奇迹,今天看了秦俑,我要说这是第八奇迹。”他又打着手势,言犹未尽地做了个强有力的补充:“而且秦俑应该名列前茅!” 7年来,围绕秦俑这个世界“第八奇迹”,国外朋友有拍照的,画画的,大写访问记和学术文章的,有要写历史文献纪录电影指令码的,有写以秦俑发掘为背景的故事片提纲的,有毛遂自荐要求前来参加发掘的,有请求送自己儿子前来发掘现场学习考古专业的,还有愿意为秦俑的复原贡献自己的先进科学技术的。……我们还不得不让秦代的兵俑和马俑同一些欧洲国家和那里的人民会见,以答谢这些国家人民对秦俑的向往之情。 奇迹,奇迹,确实是个奇迹!单现在已经开掘著的第1号坑的面积,就有14260平方米。在这个座西面东的长方形坑内建放著6400多个完全和真人真马同样大小的兵马俑。其阵势是一个以210人为前锋、38路纵队为主体、以3个伫列为侧翼和后卫的大型军阵。紧靠它北面的2号坑,经初步钻探和试掘,也有6000平方米的面积,其中预计有1000多兵马俑(包括弩兵、车兵、骑兵)组成的一支混合兵种。3号坑,经钻探和试掘,也发现有以军官俑为主体的68个兵马俑。从整个布局看来,3号坑无疑是这支地下御林军的指挥部。有趣的是,在这3个俑坑的北面,还有1个俑坑,经钻探,这个坑是空的。可能是因为正在建筑中发生了突然的祸变,刑徒们仓皇中撤离,未能按原计划把兵马俑放置在里边,而形成了一个“空城计”。 站在西杨村畔,瞩望着一个个规模巨大的俑坑和气势森严的军阵,怎能不叫人“叹为观止”!同时也不能不叫人惊叹当时负责设计和施工这一伟大的地下土木工程的李斯和章邯,是有着怎样丰富的构思和巨集伟的气魄!而整个7000多个武士俑,又服饰不一、神态各异、身着重彩(出土后颜色多脱落)、手执戈矛,使人想见古代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为它付出了多么艰钜的劳动和创造性的智慧啊!毫无疑问,等到所有兵马俑将来全部出土、修复、排列,我们就会看到两千多年前“奋击百万,战车千乘”的秦军阵容的一个侧面。试想一下,当我们在20世纪的时空,去检阅一支公元前二世纪整装待发的古代军队的时候,能说不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奇迹和奇观吗? 人们应当记住这个奇迹被发现的时间:公元1974年3月29日。人们还应当感谢这个奇迹的发现者:普通的中国农民杨志发、杨彦信、杨全义、杨高健、杨学彦、杨新满、王普智。 秦兵马俑是谁发现? 1974年3月29日,位于陕西省临潼县(现为西安市临潼区)晏寨公社(现为晏寨乡)秦始皇陵东侧一个偏僻小村———西杨村,几位土生土长的村民为了抗旱在村南打井时,挖出了几件破碎的陶俑残片。自此,揭开了一个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的序幕。 秦兵马俑的主人是谁, 秦兵马俑是谁的陪葬俑 秦始皇 谁发现的秦兵马俑? 农民杨志发。 兵马俑的被发现,是一九七四年三月当地农民杨志发挖井时偶然发现的。他们当时将挖到的俑头和陶片装了两个架子车,星夜拉到县里,交给县文化馆。馆长的确是位专家,他仔细看过之后,判断是二千多年前的文物,喜不自胜,立即收下文物。为了答谢这两位农民,他摸遍全身,拿出他当月的全部工资三十多元人民币,交给杨家兄弟。 杨志发后来被任命为兵马俑名誉馆长,月薪八千元人民币,年逾七十的 杨志发如果每月在馆内坐馆十天,为中外游人签名,还可另得五千元的 津贴。 秦兵马俑的真正主人是谁 1974年,西安临潼县西杨村发现了一座举世罕见的秦代兵马俑坑。经过仔细勘探和研究,认定俑坑是秦始皇陵墓的陪葬,而俑坑中这些按照真人大小塑造的陶俑,正是当年跟随秦始皇征战四方、统一六国的神勇之军。然而,一个叫做陈景元的人却不同意这个观点,他对兵马俑属于秦始皇提出了种种质疑。 那么,在他心中,谁才是兵马俑的真正主人呢? 质疑一 俑坑离秦陵那么远,是秦始皇的吗? 那是1974年11月初,陈景元到南京博物馆办事,博物馆的同志把发现兵马俑的讯息告诉了陈景元。一直对秦陵抱有浓厚兴趣的陈景元特意跑到西安进行考察。 陈景元是建筑学方面的一名普通学者,退休前在江苏省国土局工作。在兵马俑发掘现场考古队员的帐篷里,陈景元幸运地见到了当年兵马俑考古队队长、秦始皇兵马俑前任馆长袁仲一教授,然而,陈景元和袁仲一在学术观点上的分歧也正是从这次会面开始的。 陈景元在这次西安考察当中发现了一个重大疑点:从秦始皇陵到俑坑最近也要1.5公里,如果再加上俑坑本身的宽度,这个距离还要远一些。从常理上讲,谁会把陪葬坑放在这么远的一个位置上呢?骊山是块风水宝地,除了秦陵外,周边经常会发现其他墓葬。既然这一带墓葬密度相对较大,怎么敢肯定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 他把这些疑问写出来转给考古队,希望得到信服的解释,然而没有得到回信。 那么为什么袁仲一一直没有回信呢?其实,在袁仲一看来,他和陈景元初次见面时就已经回答了陈景元的疑问。袁仲一说,秦陵范围广阔,除地宫之外,还环绕有内城和外城。兵马俑虽然在外城之外,与秦陵貌似很远,但从面积看,它们的距离是合乎比例的。对于这个解释,陈景元仍不甘心。终于,他又发现了几条有力的证据。 质疑二 秦始皇为什么放著铁兵器不用,而选择落后的青铜兵器陪葬? 在兵马俑1号和2号坑,大量的步卒围绕着战车排成一列列整齐的大小方阵,陈景元由此推断,战车是这支部队的主力。 然而,自殷周以来直至春秋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车战的弱点逐渐暴露,常常是顾得了左边顾不了右边。那么,秦始皇还会在交战时大量使用落后的战车吗? 陈景元指出,秦始皇当政以后,连年的战争迫使他对军队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大量采用骑兵和步兵相配合,使之更加轻便,易于作战。从这点判断,兵马俑坑中的那支部队应该不是秦始皇的军队,它的年代肯定更早一些。 对于此,袁仲一认为,不能因为俑坑中出现战车就否定它属于秦始皇。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说秦国取缔了战车。战车虽然有它的局限性,但两军交战时,它在速度和冲击力上的优势是步兵和骑兵无法比拟的。兵马俑坑的军阵,正是战车、骑兵和步兵有机组合的典范。 陈景元显然并不同意这个解释,他又指出了另一个疑点:俑坑中发现了很多笨重的青铜兵器,秦始皇这样一位善于征战、统一六国的国君,会放著先进的铁兵器不用而去选择落后、笨重的青铜兵器陪葬吗?这显然有悖于常理。 对于这一观点,袁仲一认为,铁兵器代替铜兵器是有一个过程的,因为冶炼技术的普及需要一定时间。所以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秦代出土的兵器基本上是铜兵器,铁兵器极少,整个秦陵也只出土了两三件,以此认为铁兵器代替铜兵器与实际情况不符。 质疑三 秦始皇的强者之师,竟然连头盔都不戴? 陈景元的质疑仍没结束:秦始皇的军队既然是一支能统一六国的强者之师,在装备上也应该是一流的,然而,俑坑里的这些兵俑没有任何头盔保护。难以想象,这种简陋的武装能在近距离厮杀的战场上获取胜利。 的确,在秦陵附近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石铠甲坑。从已经拼合起来的石盔石甲,我们似乎看到了秦国军队的威武英姿。奇怪的是,既然秦国军队配有头盔,那兵俑为什么没一个人戴呢? 袁仲一认为,秦人出身于大西北的草莽之间,习性尚武,与游牧民族混居。而且,当时商鞅为秦国制订了一套任何别的国家都无法忍受的严苛法律:秦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或许正是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尚武的秦军干脆脱掉了笨重的头盔和重甲,冲上战场去杀。《史记》对秦军的这一行为也有描述:战场上的秦军竟然袒胸赤膊,索性连仅有的铠甲也脱掉了。 陈景元对兵马俑的质疑并没因此而结束。 质疑四 兵俑身上的奇异文字,暗示兵马俑属于秦宣太后? 1975年,《临潼县秦俑坑试掘第一号简报》中一幅图片引起了陈景元的注意。这张图片是兵马俑的区域性,上面刻有一个奇怪的文字: 。虽然陈景元对秦国文字并不陌生,但这样奇异的文字还是头次见。 在秦兵马俑考古队撰写的《试掘简报》中,专家把这个字解释成“脾”字。陈景元并不认同。他翻阅了容庚编著的《金文编》和徐文镜编写的《古籀汇编》,发现构成“脾”字右半部分的“卑”字有很多形式的写法。但众多字形当中,没有一种写法符合佣坑中的那个字。 就是这个字,引出了陈景元对兵马俑主人的惊人发现。 1976年,陈景元在得知西安发现兵马俑的讯息后跑到了西安,在西安文管会办公室里,有关负责人小心地拿出一块秦代桶瓦给陈景元看。这块瓦上也刻着一个奇异的文字,左边的字陈景元不认识,但右边的月字还是很容易就能辨认出来。陈景元带着拓下来的文字回到住地南京,但之后的两年,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字,他一筹莫展。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景元在图书馆结识了南京师大古文字专家段熙仲教授。经过仔细查对,段教授认为,秦代桶瓦上左边的字为“芈”(毕)的变体字。这应该是两个独体字,读作“芈月”。这消除了长久以来陈景元心头的困惑,“芈”字对他来说并不陌生,秦始皇的祖母、秦惠文王的王妃——秦宣太后就姓“芈”。因此,陈景元断定,兵马俑的主人并不是秦始皇,而是他的祖母秦宣太后。袁仲一却认为,字不能这样拆,一个字拆了之后,意思就大为不同了。 质疑五 秦人尚黑,兵俑衣服为何五颜六色? 专家的解释似乎让陈景元有些失望,但他又提出了一条令人意想不到的证据——秦人以黑为贵,而兵俑的衣服却五颜六色。 在发掘时,很多俑的身上还残留着一些颜料,并且从颜料的位置和颜色判断,他们的衣服是五颜六色的。在秦始皇生活的年代,金木水火土五行说十分盛行。当时周朝崇尚火德,秦始皇灭周后认为是自己的水攻克了周的火,因此把水德作为崇拜物件。而在秦代,五行里水相对应的颜色就是黑色。秦始皇还把“尚黑”作为一项法令颁布。既然如此,俑坑中出土的这些衣着五颜六色的兵俑如果放在秦始皇时代就很难解释得通,但如果放在宣太后的时代,就会得到合理解释。 袁仲一却认为,秦代尚黑,只能说明秦人以黑为贵,要求在重大场合中著黑衣,并不是要求全国人民不能穿其他颜色的衣服。陈景元觉得袁仲一缺乏直接有力的证据。那么,面对陈景元一次又一次的质疑,袁仲一在想什么? 质疑六 陪葬的戈,为什么会在淤泥层发现? 袁仲一说,1号坑出土了很多秦代兵器,其中在一种被称做“戈”的兵器表面,明确刻有“五年相邦吕不韦戈”的铭文。 吕不韦是秦始皇的丞相,职责之一就是负责兵器生产。而陈景元指出,在俑坑的考古报告中一共就提到过5个有“相邦吕不韦”字样的戈,其他兵器都没有明确的年代标志。比如,俑坑中还出土了一些被称做“铍”的秦代兵器,这些兵器上只注明了“十七年”“十八年”,仅凭这很难判断它们属于哪个历史时期。吕不韦在任不过10年,在秦始皇12年时就死了。所以,标有“十六年”的铜铍肯定不是指“吕不韦十六年”,由此推断,除了5个刻有“相邦吕不韦”铭文的戈外,其他没明确纪年的兵器应该都不是秦始皇时代所造。 袁仲一则指出,在很多兵器上都能看到刻有“寺工”字样的铭文。寺工是秦始皇设立的专门负责制造兵器和车马器的国家机构,这明确说明兵马俑是秦始皇时期所建,主人是秦始皇。 陈景元拿出一张照片来支援自己的观点,这张照片泄露了“吕不韦戈”出土时的一个小秘密——它不是在俑坑的地砖上出土,而是在离地砖有一定距离的淤泥层上被发现的。如果“戈”和俑坑处于一个年代,为什么它没出现在俑坑的地砖上,而是跑到距离地砖29厘米到250厘米的淤泥层上了呢? 对此,兵马俑研究专家说,铜戈最初是由兵俑拿着,处在一个悬空的位置。近2000年来,俑坑可能因为地面渗水和洪水等自然原因涌入大量的水流而形成淤泥层。有一天,悬空的铜戈因为失去载体,掉到了淤泥层上。专家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近乎完美的解释,有关谁是兵马俑主人的讨论似乎也有了一个明确的结果。 虽然,俑坑的考古工作至今还没结束,但随着程序的不断推进,笼罩在秦陵上的迷雾将逐渐淡去,呈现在大家眼前的将是一个恢巨集的地下王国。 秦兵马俑是进发现的 1974年3月,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农民,在陵东1.5千米的地方打井时,发现几个破碎的用泥土烧制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经陕西省考古队勘探和试掘,兵马俑重见天日。 您好,请问秦兵马俑的主人是谁? 以前是 秦始皇。现在是中国的。 1974年3月,在秦始皇帝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杨志发老先生抗旱打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巨集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 1975年国家决定在俑坑原址上建立博物馆。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始向国内外参观者展出。 兵马俑 2009年6月13日下午1点多,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开始第三次大规模发掘,之后在一号坑北部中段,又出土彩绘兵马俑,可惜出土不久就氧化脱色了。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现已发现4个俑坑。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 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秦始皇陵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对秦始皇陵园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始于。 1982年,考古人员绘制出了陵园第一张平面布局图,经探测,陵园范围有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近78个故宫,引起考古界轰动。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令全中国人自豪,令全世界人惊叹! 2012年12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英国伦敦大学考古学院的合作研究被列入2012年最突出的考古研究成果之一。 2015年3月9日,秦始皇兵马俑在东京国立博物馆等地进行展览,进一步传播中华文化和推动中日文化交流工作。 2015年4月,经过国家批准,尘封多年的二号坑将迎来第二次正式发掘。 满意请采纳。 秦兵马俑是谁建的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档在过洞中。


[create_time]2022-10-25 08:31:41[/create_time]2022-11-02 17:31:1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爱创文化[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92c827.kLT93-3VEj2Xt3LY2qUdBA.jpg?time=4761&tieba_portrait_time=4761[avatar]TA获得超过7515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77[view_count]

盗墓者都有哪些称谓? 盗墓者的不同称谓

1、自古职业盗墓者,按行事手段不同,分为四个派系,发丘、摸金、搬山、卸岭,“卸岭力士”与“摸金校尉”有很大的不同,从称谓上便可以看出来,“卸岭”采取的是喇叭式盗墓,是一种主要利用外力破坏的手段,而“摸金”则更注重技术环节。

2、“摸金”是倒斗中最注重技术性的一个流派,而且渊源最久,很多行内通用的唇典套口,多半都是从摸金校尉口中流传开来的,举个例子,现今盗墓者,都说自己是“倒斗”的手艺人,但是为什么管盗墓叫做“倒斗”?恐怕很多人都说不上来,这个词最早就是来源于摸金校尉对盗墓的一种生动描绘,中国大墓,除了修在山腹中的,多半上面都有封土堆,以秦陵为例,封土堆的形状就恰似一个量米用的斗,反过来扣在地上,明器地宫都在斗中,取出明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斗翻过开拿开,所以叫倒斗。

3、摸金校尉是曹操设置的一种职员,他们是专业的盗墓人员,把金银财宝从古墓中盗出来,扩充军饷。

4、摸金校尉盗墓是有很多规矩的,他们只盗“大斗”,所谓的“大斗”是指达官贵人乃至皇亲国戚,帝王将相的墓。

5、每次盗墓只拿走一到两件明器。目的是为给以后的同行留一些吃饭的家伙。而明器是指陪葬的值钱物品。

6、摸金校尉在每次进入墓室后都要在东北角点一只蜡烛,然后才会打开棺椁开始摸金,在摸金时如果蜡烛熄灭就叫做“鬼吹灯”。

7、这时,摸金校尉要把所拿的东西原封不动得放回去,然后原路离开。

8、如果摸完金蜡烛没有灭,摸到的东西就可以拿走。

9、摸金校尉每人都会带一个“摸金符”。摸金符是用穿山甲最尖利的爪子为原料,然后还要经过很多特定的工艺才能完成。

10、具有驱邪的功能。

11、摸金校尉每次到斗的时候都要带黑驴蹄子和糯米,黑驴蹄子是用来对付僵尸的,糯米驱邪。

12、有时候也会带上桃木钉和绊尸绳。

13、摸金校尉每个冢只能进去一次,摸金校尉只能在晚上盗墓,有鸡鸣不摸金的说法。


[create_time]2023-02-06 19:21:13[/create_time]2023-02-15 18:16:1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哲哥聊历史2333[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2bc5058.uDLqq7qJv72XkTo3E4qqOA.jpg?time=6618&tieba_portrait_time=6618[avatar]TA获得超过1993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1[view_count]

盗墓者都有哪些称谓

1、自古职业盗墓者,按行事手段不同,分为四个派系,发丘、摸金、搬山、卸岭,“卸岭力士”与“摸金校尉”有很大的不同,从称谓上便可以看出来,“卸岭”采取的是喇叭式盗墓,是一种主要利用外力破坏的手段,而“摸金”则更注重技术环节。2、“摸金”是倒斗中最注重技术性的一个流派,而且渊源最久,很多行内通用的唇典套口,多半都是从摸金校尉口中流传开来的,举个例子,现今盗墓者,都说自己是“倒斗”的手艺人,但是为什么管盗墓叫做“倒斗”?恐怕很多人都说不上来,这个词最早就是来源于摸金校尉对盗墓的一种生动描绘,中国大墓,除了修在山腹中的,多半上面都有封土堆,以秦陵为例,封土堆的形状就恰似一个量米用的斗,反过来扣在地上,明器地宫都在斗中,取出明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斗翻过开拿开,所以叫倒斗。3、摸金校尉是曹操设置的一种职员,他们是专业的盗墓人员,把金银财宝从古墓中盗出来,扩充军饷。4、摸金校尉盗墓是有很多规矩的,他们只盗“大斗”,所谓的“大斗”是指达官贵人乃至皇亲国戚,帝王将相的墓。5、每次盗墓只拿走一到两件明器。目的是为给以后的同行留一些吃饭的家伙。而明器是指陪葬的值钱物品。6、摸金校尉在每次进入墓室后都要在东北角点一只蜡烛,然后才会打开棺椁开始摸金,在摸金时如果蜡烛熄灭就叫做“鬼吹灯”。7、这时,摸金校尉要把所拿的东西原封不动得放回去,然后原路离开。8、如果摸完金蜡烛没有灭,摸到的东西就可以拿走。9、摸金校尉每人都会带一个“摸金符”。摸金符是用穿山甲最尖利的爪子为原料,然后还要经过很多特定的工艺才能完成。10、具有驱邪的功能。11、摸金校尉每次到斗的时候都要带黑驴蹄子和糯米,黑驴蹄子是用来对付僵尸的,糯米驱邪。12、有时候也会带上桃木钉和绊尸绳。13、摸金校尉每个冢只能进去一次,摸金校尉只能在晚上盗墓,有鸡鸣不摸金的说法。


[create_time]2022-12-20 23:25:16[/create_time]2023-01-04 23:25:1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懂视生活[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e17a3a85698db9363bc99b07e5edad05.jpeg[avatar]百度认证:湖南福仁科技有限公司官方账号[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08[view_count]

盗墓贼有哪几类?

  1、“北派”以“巧力”见长,如盗洞打在何处(棺前、棺尾)、掘成何形(方洞、圆洞)都有讲究,十分诡异。方口形的盗洞就是北派所创,因在陕西关中地区的黄土地上多见,圈内俗称“关中式盗洞”。北派盗墓贼在工具的使用上特别讲究,如洛阳铲就是北派盗墓贼发明的,既是他们盗墓利用,也是他们盗墓绝技。无论是寻找墓葬,还是发掘墓葬,“北派”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只是单纯依靠工具锋锐,所以我们将“北派”盗墓称为“粗放型”。
  南派则以“巧技”见长,可谓是精耕细作的“集约型”。他们手段超强,“南派”的绝活是寻找墓葬。在寻找古墓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或是祖传的经验,结合所掌握的堪舆理论来探穴盗宝,他们对中国古代的风水知识有独到研究。北派发明洛阳铲,南派则善于使用“望”、“闻”、“问”、“切”四法,此法便是南派中的“长沙帮”盗墓贼所总结,是他们惯用手段,当然也是绝技。
  2、盗墓者分类:
  一、按行事手段不同,分为四个派系,发丘、摸金、搬山、卸岭。
  摸金——摸金校尉。雏形始于战国时期,精通“寻龙诀”和“分金定穴”,发丘将军到了后汉才有,又名发丘天官或者发丘灵官,其实发丘天官和摸金校尉的手段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多了一枚铜印,印上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在盗墓者手中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
  发丘——发丘天官。发丘天官和摸金校尉的手段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多了一枚铜印《庄子·外物》中记载的就是所谓的“发冢”,具体的技术如今已经失传了,从文中“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的记载来看,可能也是技术活。
  搬山——搬山道士。发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其中行事最神秘的当属“搬山道人”,他们都扮成道 士,正由于他们这种装束,给他们增加了不少神秘感,好多人以为他们发掘古冢的“搬山分甲术”是一种类似茅山道术的法术。
  卸岭——卸岭力士。介于绿林和盗墓两种营生之间,有墓的时候挖坟掘墓,找不着墓地时候,首领便传下甲牌,啸聚山林劫取财物,向来人多势众,只要能找到地方,纵有巨冢也敢发掘。
  二、按照地域,北方有陕西、河南、浙江、山西诸多流派,南方盗墓者集中于江浙、广东,福建、湖南、湖北也有,川云贵西南地区,民风纯朴,盗墓者较少。


[create_time]2023-01-30 09:30:59[/create_time]2023-02-13 23:23:1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正康三年[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9316f0f8.Zx5PdW1NRp0PFPonSjmMyQ.jpg?time=4046&tieba_portrait_time=4046[avatar]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0[view_count]

盗墓者分为哪几派?

  1、“北派”以“巧力”见长,如盗洞打在何处(棺前、棺尾)、掘成何形(方洞、圆洞)都有讲究,十分诡异。方口形的盗洞就是北派所创,因在陕西关中地区的黄土地上多见,圈内俗称“关中式盗洞”。北派盗墓贼在工具的使用上特别讲究,如洛阳铲就是北派盗墓贼发明的,既是他们盗墓利用,也是他们盗墓绝技。无论是寻找墓葬,还是发掘墓葬,“北派”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只是单纯依靠工具锋锐,所以我们将“北派”盗墓称为“粗放型”。
  南派则以“巧技”见长,可谓是精耕细作的“集约型”。他们手段超强,“南派”的绝活是寻找墓葬。在寻找古墓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或是祖传的经验,结合所掌握的堪舆理论来探穴盗宝,他们对中国古代的风水知识有独到研究。北派发明洛阳铲,南派则善于使用“望”、“闻”、“问”、“切”四法,此法便是南派中的“长沙帮”盗墓贼所总结,是他们惯用手段,当然也是绝技。
  2、盗墓者分类:
  一、按行事手段不同,分为四个派系,发丘、摸金、搬山、卸岭。
  摸金——摸金校尉。雏形始于战国时期,精通“寻龙诀”和“分金定穴”,发丘将军到了后汉才有,又名发丘天官或者发丘灵官,其实发丘天官和摸金校尉的手段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多了一枚铜印,印上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在盗墓者手中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
  发丘——发丘天官。发丘天官和摸金校尉的手段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多了一枚铜印《庄子·外物》中记载的就是所谓的“发冢”,具体的技术如今已经失传了,从文中“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的记载来看,可能也是技术活。
  搬山——搬山道士。发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其中行事最神秘的当属“搬山道人”,他们都扮成道 士,正由于他们这种装束,给他们增加了不少神秘感,好多人以为他们发掘古冢的“搬山分甲术”是一种类似茅山道术的法术。
  卸岭——卸岭力士。介于绿林和盗墓两种营生之间,有墓的时候挖坟掘墓,找不着墓地时候,首领便传下甲牌,啸聚山林劫取财物,向来人多势众,只要能找到地方,纵有巨冢也敢发掘。
  二、按照地域,北方有陕西、河南、浙江、山西诸多流派,南方盗墓者集中于江浙、广东,福建、湖南、湖北也有,川云贵西南地区,民风纯朴,盗墓者较少。


[create_time]2023-01-28 04:01:46[/create_time]2023-02-12 01:14:2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正康三年[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9316f0f8.Zx5PdW1NRp0PFPonSjmMyQ.jpg?time=4046&tieba_portrait_time=4046[avatar]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19[view_count]

上一篇:盗梦空间主演

下一篇:道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