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那些事儿》小说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汉朝那些事儿》小说读后感(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朝那些事儿》小说读后感 篇1 近段时间心情颇感浮躁,闲来无事,想起好久没有认真读过一本书了,也是为了平息那种浮躁的心情,便到厂图书馆借阅了《汉朝那些事儿》 拜读完《汉朝那些事儿》后,其新颖的写作手法的确令我耳目一新,关于楚汉争霸的历史故事我也看了多个版本,但飘雪楼主以人一性一论史,以幽默风趣的手法调侃那段血雨腥风的时代,对于中国文学来说,我认为是一种大胆而成功的创新,因为它给我的感觉,仿佛是从一群老人堆里突然走出一个充满朝气的青年,青春而又激情;它也不像当前比较流行的网络文学,就是那种玄乎其玄而又失去了深度的东西,而是通过对一个传奇时代的描述,来探讨人一性一的根本,来影射成功的法则。 在《汉朝那些事儿》里,楚汉争霸被诙谐的解读成是两个大集一团一的竞争,即项氏集一团一和刘氏集一团一。在其残酷的竞争过程中其争夺的资源并非城池,而是人才,由于拥有并合理利用了人才的优势,刘氏集一团一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项氏集一团一由于项羽的刚愎自用,其人才的力量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并严重流失,最可悲的是,项羽极度虚荣的权威心理,断送了一代谋士范增的老命,同时,也断送了项氏集一团一的江山社稷。对于人才的重要一性一,21世纪的人们最清楚,因为“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最重要”。人才孰重要,人力其可悲。项羽的残暴不是其对人才的蔑视,而是其对人力的践踏,如果说坑杀二十万已归降的秦朝士兵,是西楚霸王最大的败笔之一,那么,把人才当人力,把人力当人才就是其败笔之二。在楚汉争霸的过程中,韩信在最后时刻起到了决定一性一的作用,而一代名将的韩信,项羽却只看重了他强壮高大的身材,要他在楚营担任警卫之责,而狱卒出身的曹咎,目光短浅却因曾有恩于项羽被封为成臬城的主将,最后被张良骂了几句,就跳出来送命又送城。 说英雄,谁是英雄?烟消云散尘归尘,土归土;是人才,还是人力?纵是千里马,还需伯乐在线。读《汉朝那些事儿》,品千古风一流人物,我浮躁的心情随秋风中的落叶,片片归于宁静,读书真好,纷杂世界里,多读几本书,独善其身不亦乐乎。 《汉朝那些事儿》小说读后感 篇2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盛世:秦汉和隋唐。它们都建立于战乱之上。而秦首先统一了中国,但不久便灭亡了。紧随其后的汉朝东西持续四百多年,金戈铁马,创造了一个太平盛世。然而繁荣的汉王朝其中又有多少离奇的故事?高祖刘邦又有何德何能能一统天下?翻开《汉朝那些事儿》瞧瞧…… 话说楚怀王命项羽北上,刘邦西进,先入关中者即为关中王。结果项羽遇到了秦将章邯的强力阻击,拖延了时间;而刘邦则先攻心,后攻城,九战连捷,先入关中。但摄于项羽的势力,他并不硬抗,而是乖乖地入驻巴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最终和项羽展开决战。 经历过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战役,最后刘邦取得了胜利,统一了天下。可许多人都不明白,从项羽分封开始,他一直处于优势,帐下猛将谋士如云,而且他也没有做过什么极为错误的决定,可他为何却一步步受挫于刘邦了呢?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对手太强。劲敌刘邦带兵打仗不如韩信,运筹帷幄不如张良,治理国家不如萧何,随机应变不如陈平,冲锋陷阵不如项羽。可偏偏这位“五不如”先生竟能拥有许多良臣猛将,并当上皇帝,原因有二: 一,刘邦极擅长逃跑。有一次甚至连儿女都不要了。刘邦深知:留的小命在,不怕没机会。在逃跑中,他跑出了优势,跑累了项羽,迷惑了敌人,收回了民心……这种隐忍是一般人没有的,刘邦就依靠这种耐一性一,一点一点消耗着项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二,刘邦自身是一块“磁铁”,一块能吸纳人才,收复民心的“磁铁”。刘邦吸来了陈平,吸来了韩信,吸来了萧何……“得人心者得天下”,刘邦与将士们约法三章,所过之处秋毫无犯,深得民心。除此之外,他还会从身边的人身上学习,以此来弥补自己的缺陷,如此“取长补短”,让刘邦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们也可以像刘邦一样,多交几个朋友,和他们多聊聊天,多互相交流学习经验。时间一长你就会发现自己有很多的进步。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成为一个全能型的人才,无论在哪里都有一技之长。无论在哪里都会发光。此外,我们一定要遇事冷静,学会隐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中间还有多少秘密?刘邦的左膀右臂又有什么样的才能?大汉王朝又有怎样的曲折经历?翻开《汉朝那些事儿》瞧瞧…… 《汉朝那些事儿》小说读后感 篇3 这个世界很神奇,地球几亿年的存在,从猴到人,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考古学家从地底下开始探寻,借个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给了我们一种知识——它叫做历史。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明朝那些事儿》,那有几个人知道《汉朝那些事儿》呢? 可千万别一听到史书就晕头转向,并不是所有史书都枯燥乏味,用标标准准的文言文给你讲述一个又一个曲折的故事,相反,这本书能把人逗乐儿,是不是很神奇呢?翻开序章,就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 这本书用一种充满奇趣,幽默的语言叙述每一件小事,然后慢慢地转向大事件,语言生动有趣,不空洞而且让人在笑声中对这段本严肃难懂的历史充满好奇和无限的兴趣。也正是因为它活泼轻松的文字让我对这本书一爱一不释手,总忍不住一章一章的往下看,看的越深入,我对汉朝的这段历史就越喜一爱一。 随着对历史的了解,我对历史人物渐渐就有新的看法了,不管是慧眼识英的萧何,雄鹰突起的章邯,还是糊涂一时的李斯,不管是正直的官员,还是一奸一诈的小人,都跟着飘雪楼主的文字一幕幕的上演。 秦始皇走了以后,正义的拥苏派,黑暗的拥胡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一面是大将军蒙恬和厚道仁义的扶苏,一面是臭名远扬的赵高和秦始皇小儿子胡亥,双方可谓实力相当,那这就看丞相李斯的了。于是赵高对李斯说:“你若不归我们,他日扶苏做了太子,蒙恬当了丞相,你就等着掉脑袋吧。”李斯怕了,于是胡亥坐上了秦二世的位置,扶苏的过于谦让,导致自己死在了边境营帐。 如果说看完史书想让我把这段历史说出了是不可能的事,可我却做到了,我要感谢这本书用轻快的语言向我娓娓道来这段历史,让我对它如此了解,是的,没有秦二世或许秦朝还不会这么快灭亡,也不会有汉朝的那么多事儿,刘邦和项羽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也不会如此惊心动魄。 这本书我还没看完,因为它毕竟也是史书,所以我不会评价这段历史的好坏,我只知道,这本书告诉了我很多我不知道的事,帮助我了解了许多人物的一性一格,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对历史有了一种新的看法,不再惧怕它,而是身临其境细心地研读它,就会有新的感觉。 想要更好的了解历史,《汉朝那些事儿》是不可或缺的吧,你也去看看会有许多收获的。 《汉朝那些事儿》小说读后感 篇4 这个寒假,我读了作家明月所著的《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其实,在讲述中国历史的众多史料中这本书以它独特幽默的方式讲述了大明王朝的前世今生。 公元1328年,在今天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一个男孩出生了,取名朱重八,他自幼家境贫寒,靠给地主放牛,父母兄长均死于饥饿、瘟疫。孤苦无依,走投无路时到皇觉寺当和尚,混口饭吃,可祸不单行,寺庙也闹饥荒。此时的朱元璋只好背起行囊四处乞讨,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乞丐,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三年。换成一般人可能就破罐破摔了此一生,但朱元璋却从要饭中坚强下来,学到了很多东西。 正如明代作者杨慎所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此时的元王朝可谓是大势已去,成吉思汗打下的万世江山随时都有分崩离析的危险,随着红巾军的起义,统治中国百余年的大元王朝一去不复返。我们常说,时势造英雄,在这个天时地利的历史时刻。前思后量的朱元璋终于走出了他的皇觉寺,毅然从军。从一个士兵到建立明朝,可以说是枪林弹雨,九死一生。其中的坚辛我们可想而知,但他最终还是成功了。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重温历史,更加理解苦难对于蠢材,是一堵墙。是万丈深渊,但对于有能力的人,却是通向成功的阶梯。也更加知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哲学道理。我们生活的年代,相较于以前任何年代都无比优越。可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在的我们正处在学习知识,增强本领的大好年华,更应该要有这种吃苦耐劳,狭路相逢勇者胜,敢叫日月换新颜的勇气。成功就像战场一样是需要冲锋,需要拼搏。只有牢牢把握机会,不懈努力奋斗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汉朝那些事儿》小说读后感 篇5 有一种书,读起来盎然生趣。 有一段历史,追溯起来,充满了迷人的悬思。 用一种充满了智取的叙述,追溯那令人神往的古远悬奇,此刻,这一切就在我的手中,我的心中! 汉朝那些事儿! 这本书主要写了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小时候顽劣至极,后来,秦末大乱,刘邦斩白蛇起义,经六年之久,刘邦终于打败了秦朝与其他起义军,当上了皇帝,建立了大汉王朝。 这一段历史是如此的怪诞而有趣,作者飘雪楼主所运用的笔法又是如此的令人遐思神往。 正如诗人说:阁中弟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历史就是这样,在历史上你是如何也找不到天子的。我们能够找到的.,正如飘雪楼主告诉我们的,老刘家三小子的来历,有点儿不是那么明白。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个项羽,就是刘邦最大的敌手,反倒是暴秦没给刘邦添什么麻烦,暴秦非常乖的,听说天下人要干最应该干的事儿——推翻它,暴秦自己立即趴下了,这说明暴秦也在干他最应该干的事儿,也是在起义······ 读这本书,让我知道,在当时,不仅是刘邦想干他最应该干的事情,项羽也在这样干,而第一个撸起袖子抢先干起来的却是陈胜,为何这么多人都在忙活,最后却是刘邦赢得了这场比赛,只能从他那过人的智慧与性格上寻找答案。 解读这些英雄的崛起与衰落,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历史的沧桑,还有更多的处世智慧。 打开这本书! 好玩的智慧,有趣的哲思,人性的思索,看似眼熟却全然不同的全新解读,都在这里。 让我们一起快乐阅读吧! 《汉朝那些事儿》小说读后感 篇6 这些天,我一直在读《汉朝那些事儿》。这套书一共有八本,我已经读到了第五本,收获很多。 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汉武帝时期的“双子星”——卫青和霍去病。他们二位是汉武帝信任的将军,是令侵扰汉朝的匈奴人闻风丧胆的英雄!为了保护大汉王朝,他们可算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霍去病年仅十八岁就带兵大战匈奴,被汉武帝封为骠骑将军,他只带八百“敢死队”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直奔匈奴营帐。只见霍去病手中的长枪像风一般挥舞起来,多数匈奴士兵还没来得及拿起武器就已经被打倒。三个匈奴军官还没反应过来,霍去病一下子拔出宝剑,斩了一个军官的头颅,其他两个军官赶紧跪下来,举起双手向霍去病投降。 霍去病一战成名,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还给他建了一座大宅。霍去病一再推辞,说出了流传千古的豪言壮语:“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可惜的是,霍去病二十四岁时就病死了。汉武帝特地命人把他的坟墓堆成了祁连山的样子,以此来纪念他平灭匈奴的伟大功绩。卫青四十八岁去世后,汉武帝把他的坟墓堆成庐山的样子,来表达对卫青的嘉奖和怀念。 卫青和霍去病用他们的舍生忘死为汉朝换来了边境长久的和平,丝绸之路顺利开创,国家得以繁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他们保卫祖国、奋不顾身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create_time]2022-08-13 14:34:13[/create_time]2022-08-27 15:46:5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新东都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a065045.pZQna0cSLYxp2wwq-wiUvQ.jpg?time=4637&tieba_portrait_time=4637[avatar]TA获得超过4835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7[view_count]读《汉朝那些事儿》有感
读《汉朝那些事儿》有感1 这几个星期,我读了一本叫《汉朝那些事儿》的书,让我思绪万千。 我真弄不明白,为什么项羽在楚汉之争中会输得那么历害,而刘邦,却似有了祖仙相助一样,连连获胜,沉思良久我终于找到了原因: 在前些篇章里,有提到过刘邦用人材之妙;而项羽,对人材用之谷底,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却将他给捧上天,特别只是花言巧语却不干实事的人。项羽为人只有一个字,“爆”,这便很多人愤愤不平,还有本为别人之功,他却架到自已头上来,这也使人为此不平。 当我想通了这一原因之后,我又想到前些天实践活动的时候,我们组内本是可以有几个人有很大的作用的人才,可被我分到那些十分低的小杂工职务,引得那几个人愤愤不平。结果组内十分不团结,有人还要退出我们组。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那天,我们在分工时,当有的人说明了他们各自优点,说要干什么时,我却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你们别说了,就去实践吧!分别是隶书、行书、草书,去找资料吧!”就因为这样,我们组的这三名得力“干将”愤愤不平,可就是他们看在我是他们的好朋友份上,不争了。但过了几天,他们终于火了:本是他们干出来的活,可却被那一句话给带成我的做的了,他们立马罢休,这一些活动就不来了,但我还是没意识到问题的症结还是我行我素不管他们。 一直到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醍醐灌顶,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安排工作要用所长,才能论其发挥最大功效,最后才能论整个团队获得成功。 《汉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告诉我组成一个优秀的团队要什么方法,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读《汉朝那些事儿》有感2 这几天看了一本书,《汉朝那些事儿》第一部,写的是楚汉相争。 白话正史这个东西还是蛮吸引人的,比那些文言文好看多了,看完之后,我就对里面的两个超级无敌重量级的人物发生了兴趣,因为他们的故事流传千年而不断,必有其代表之处。 首先,当然是写一下我喜欢的,那就是项羽,这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啊,少年见秦皇便发出豪言:“彼可取而代也!”由此可见此人胸中豪气万丈,并且毫无保留的释放出来,霸气护体啊,所以此后作战是战必克攻必取,所到之处无人能敌,以三万精兵横扫刘邦的三十万大军,打得刘邦逃命的时候嫌马车不够快而把同乘一辆马车的儿子和女儿都推下了车。项羽从他带兵开始到自刎结束,从没打过败仗,其一生辉煌至此,不辱霸王之名,但我却纳闷既然项羽打仗这么厉害,为什么没有《项羽兵法》这玩意儿留给我们呢(估计是被刘邦烧了)? 以我那笨拙的文笔,当然描绘不出项羽那英豪之气,我只是想谈一下对项羽和刘邦这两人的感受。 我觉得项羽是我们人间真情的代表,友情,亲情,爱情,兄弟情,每一样他都做到了极致。 项伯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正是这个人改变了楚汉相争的结局,每次战斗都不见他的身影,但是到了吃里扒外这种事情,他绝对会现身。鸿门宴;还有当项羽要杀死刘邦老爸来要挟刘邦时,他又出面帮了刘邦,救了刘邦老爹一命;鸿沟议和时,项伯当谈判使者,结果签了和约之后,刘邦一得到归还的老爹和老婆,立刻就撕毁合约,跟项羽兵戎相见,项伯真是功不可没啊!为什么这么多事情项羽都听他的呢?因为他是项羽的叔叔!从小就看着项羽长大的叔叔!当项梁死后,项羽就唯项伯是亲,很多事情都让着他,可以直接说是孝顺了,就连军机要务也不例外,可想而知项羽对亲情是多么的看重!更可恶的是项伯最后还受了刘邦的封侯,赐姓“刘”,我彻底无语了,世间还有这么吃里扒外的叔叔。 虞姬了解项羽,垓下之围时,虞姬知道只要有她在,项羽就不能全心全意突围,于是她拔剑自刎,“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项羽的红颜知己啊! 其实项羽本性就像个小孩子那么纯真,他的血腥狂暴也是一种天性,一种万物的天性,他只是对世人毫无保留的表现他自己,最纯真的自己。项羽就是人间真性情的代表,或许,就在公元前两百多年的时候,我们的上天就用项羽和刘邦来进行了一次赌博,这次赌博的结果将持续影响中华民族,直到今天,或者到世界末日。 再说一下刘邦,这个人可以用一句话,六个字来高度概括总结:“人至贱,则无敌!” 刘邦从出生到不惑,再到嗝屁,整个就是一个流氓,自私无赖这是他性格最突出的那点。他心里从来就只有他自己一个人,什么时候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先,所以他吃败仗逃起来比谁都快,什么都可以不要,但命一定要留着,第一次被项羽打到扔儿女,第二次被项羽打到扔了全军,第三次看着项羽要杀老父也不惟所动。每次攻下城池,必先找美女。至于他封官封得那么大方,我认为他是在想,要是我一个人把官都做完了,那谁帮我整治内务,行军打仗啊,我还不如把工作都让他们做,我自己寻欢作乐去岂不更好。反正他们都是穷苦出家,而且很多都是相交多年的朋友,刘邦早把他们看透,知道怎么控制他们。 结果,楚汉相争,真性情死了,无赖却赢得了天下,这个天下叫汉朝,汉族也就由此产生。 现在我们的大中国,90%的人口都是汉族,也就是流氓皇帝的遗种,他的流氓血液当然也遗传到了世世代代的汉族身上,从此我们中国就进入了一个流氓辈出的时代。 看看我们现在的社会,正如鲁迅说的吃人的社会,世间没有了真情,有的只是裸的对金钱和权力的欲望。城管,奶奶杀手,小悦悦,李刚,矿难,传销……社会道德何在,真情何在? 向真性情,真汉子项羽致敬!我们怀念你!
[create_time]2022-07-13 07:42:10[/create_time]2022-07-28 05:49:4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野半下独0y[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40aad67.bRqPIenyYSh8dBq2TK6onQ.jpg?time=689&tieba_portrait_time=689[avatar]TA获得超过8703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2[view_count]汉朝那些事
中国的历史上下5000年,从尧舜禹到唐宋元明清,每个朝代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五彩斑斓的篇章,这其中汉朝也不例外,刘秀就在这个篇章上创造了属于自己艰难的一笔。
刘秀的父亲是一个县官,他为官期间,没有豪华的住宅,车子和衣服,每天只能维持温饱而已,他的一生都在坚持为老百姓做好事情,但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受到朝廷中王莽及其同僚的一次次打压,但这并没有扑灭他想要报效朝廷的火苗,他刚正不阿可谓真英雄也。
虽然清贫,但他的童年却过得自由自在,在他十岁那年,父亲突然重病,卧床不起,临终前,他让刘秀立志铲除奸臣王莽。从这以后他跟哥哥刘演一边守孝一边练剑,啊,后来他们招兵买马,让队伍变得渐渐的强大了起来,在这一时期有其他的数支起义军接连起义,却都以失败告终,因为王莽在朝廷的势力太大了,刘秀他们总结了起义军失败的原因,想出了理智的对策后就开始行动了。这一去势如破竹,杀死了误国之臣王莽。
王莽生前,皇帝是一个傀儡一样的存在,他这一死,朝堂顿时群龙无首,按照皇室的传统,群臣推选血统纯正的刘玄作为汉朝的继任者,然而刘玄是个懦弱无能的人,他身后的绿林军实力强大,他们想要把刘玄当成第二个傀儡皇帝,刘玄继任皇帝后,绿林军在朝中为非作歹,这最终引发了刘秀的第二次起义,消灭了绿林军,刘秀的哥哥刘演并无称帝之心,他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及弟弟刘秀怕自己治理不好国家,觉得弟弟会成为一个好的君主,皇帝的位置待定时,朝中又冒出了以公孙树为首的第三股力量,他们想要消灭刘家的力量自己取而代之,然而他们的实力实在不足以跟刘秀抗衡,在于刘秀的力量多番厮杀之后,在白帝城覆灭,最终刘秀称帝兴复汉室。
刘秀的人生之路算不上平坦,十岁时,他的父亲去世后,他的童年也就结束了。父亲让他立志铲除奸臣,小小的他就决定信守承诺,这是我很佩服的,如果结局是快乐的,我愿接受短暂的痛苦,然而那时他们的实力非常的微弱,与敌人厮杀的过程是残酷的,未来也是无法预知的,他毅然决然的走上了报国之路,他完成了父亲对他的希望,为民除害,拯救了全天下的百姓,真是一代英雄,如果没有刘秀的话,有可能汉氏真的要毁灭了。
[create_time]2022-07-18 09:43:26[/create_time]2022-08-01 04:24:4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鲜活且善良丶桃花654[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7cfe853e.n2L4jJuvR9CGPFsbSiQtBA.jpg?time=250&tieba_portrait_time=250[avatar]游戏我都懂点儿,问我就对了[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view_count]
如何评价《汉朝那些事儿》?
《汉朝那些事》无疑是跟风之作,而且水平也与《明朝》有不小的差距。如果说《明朝》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汉朝》只能说是就事论事。在《明朝》中,有很多“如何炼成的”,比如“名将是如何炼成的”、“地主是怎样炼成的”、“太监是怎样炼成的”等等,这些都是对于历史现象与规律的高度提炼和总结,再有比如《明朝》里对于古代的制度有详细的说明,诸如科举、官员品级等,这些相对枯燥但知识含量高的东西,被作者用通俗风趣的语言穿插在故事中,也是相得益彰而且让读者真正增长学识。
这些在《汉朝》中,是相对欠缺的,《汉朝那些事》主要是在说事,而且是站在一种历史必然的角度去说。
不过,公允的讲,说的还是很不错的。尽管有人认为说的故事无新意、人物脸谱化,不过,历史就是历史,已经有了结局成为必然,所谓的新意无非是各种推论与猜测、甚至是臆断与戏说,听起来很惊人但意义并不太大。尽管任何正史无法还原真正的历史,但就事论事其实是对历史的一种最大的尊重,而且用这种观点分析历史,也最能看出必然之中的所以然。比如在《汉朝》第一部中,主要就是揭示了楚汉争霸必然结果中的所以然,也就是历史为什么选择刘邦,而放弃了项羽~
[create_time]2019-08-11 22:59:21[/create_time]2019-08-11 23:01:57[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563[alue_good]gin969[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beaaa216.0FpIFZkuwMo06CDXCluLag.jpg?time=3557&tieba_portrait_time=3557[avatar]醉心答题,欢迎关注[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0846[view_count]
汉朝那些事儿,你知道多少
秦末天下大乱,秦朝被刘邦推翻,自此建立汉朝,刘邦被封为汉王。汉朝建立之后,就开始了各种类似“文景之治”这样的改革,改革的新气象,让汉朝也逐渐兴盛起来。刘邦很是厉害,如果不是他推翻了秦朝,估计现在的百姓还是活在暴君的统治之下,水深火热的生活会让百姓喘不过气来。刘邦建立了汉朝,让百姓获得了重生,应该很是感激吧。 一、汉朝梗概 汉朝(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拓土、改制革新,被今人称为“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史称“孝宣中兴”。公元8年,王莽篡汉,西汉灭亡,不久爆发绿林赤眉起义。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复西域,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延续汉室,中国进入三国时期。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两汉时期奠定汉地范围,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戈壁,国土面积约达609万平方公里。公元2年,西汉全国人口达六千余万,占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汉朝文化统一,科技发达,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圈正式成立,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两汉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科技领域亦颇有成就,如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等。 二、汉朝国号 汉朝分为西汉(公元前202年十二月-8年十一月)、东汉(公元25年六月-220年十一月)。汉高帝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又称前汉;后世史学家不承认新朝和玄汉合法性,所以一般将其合并到汉朝历史里。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今汉魏洛阳城),自称中汉,又称后汉;汉昭烈帝刘备建立蜀汉,定都成都,自称季汉,又称西蜀;西汉与东汉合称两汉。汉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汉族在这一时期得名,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 三.炎汉开国 汉高祖刘邦是沛丰邑中阳里人,平时不参加农业劳动。到青年时代,秦始皇已统一中国,他当上了秦朝的泗水亭长,并与郡县小吏关系非常密切。刘邦在生活上有失检点,但他为人仗义,胸怀大志,待人宽厚,能孚众望。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刘邦也在家乡沛县起兵,称沛公。后加入项氏叔侄的反秦义军。前207年,刘邦率部攻入关中,秦王子婴降,秦亡。秦朝灭亡以后,公元前206年,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后来项羽和刘邦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在手下萧何、韩信、张良等人的辅助下,在垓下之战打败了项羽,于前202年在定陶正式称皇帝,仍用“汉”号,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四、休养生息 刘邦登基后,采用叔孙通的建议,恢复礼法,设三公和九卿,任萧何为丞相,采取与民休息、清静无为、休养生息的黄老政策。鼓励生产,轻徭薄赋。在政治上,则先分封功臣韩信、彭越、英布等为王,等到政权稳固,为了防止反叛和巩固皇权稳定则又以种种罪名取消他们的王爵,或贬或杀,改封刘氏宗亲为王,订立了“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誓言。此时,由于历经多年动乱,国力较弱,而汉高祖刘邦在攻打匈奴时,曾被匈奴冒顿单于围困于白登,即白登之围事件,从此以后,汉朝采用和亲政策,以婚姻和财宝换取帝国和平,于是,汉朝初期并没有什么战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五、文景之治 吕后死后,诸吕之乱被以周勃为领袖的大臣铲除,众臣迎立汉文帝。在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的影响下文帝和儿子汉景帝即位期间,继续采取黄老无为而治的手段,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恩威并施,恢复了多年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使人民负担得到减轻;虽然汉景帝时期发生了此时期唯一的动乱—“七国之乱”,但是仅经历三个月便为周亚夫、栾布所平定,并未对汉朝带来实质影响。这段时期,匈奴虽然几次入寇中原,但大多数时间里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汉朝方面则不断积蓄国力,透过一系列措施来积极备战。这一时期史称“文景之治”,是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第一个治世,被后世历史学家称羡。 六、汉武盛世 汉景帝死后,其子刘彻即位,即为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锐意进取,开疆拓土,奠定了汉朝强盛的局面。在政治上,汉武帝加强皇权,首创年号,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施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从此,诸侯王的势力不再能够对中央构成威胁;后又以诸侯献上的黄金成色不纯为由,取消了百余位列侯的爵位,即史书上所称的“酎金失侯”事件。经此二次事件后,中央集权得到了大大的加强。文化上,废除了汉朝以“黄老学说、无为而治”治国的思想,积极治国;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开始重用儒术。尽管刘彻时期兼用儒、法、道、阴阳、纵横等各家人才,汉朝也一直采取 *** 霸道、王道的治国方针,但汉武帝对儒家的推崇,使儒家思想得到重视,并在以后逐渐成为中国历经二千年的主流思想。 军事上,积极对付汉朝的最大外患—匈奴。汉武帝时期大幅提高军人的待遇,在巡视北方时,一次犒赏边防军就达100万匹丝绸和200万钱。这期间汉朝先后出现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优秀将领,终于击溃匈奴,修建外长城之光禄塞、居延塞,收复河套并将河西纳入版图,促使“漠南无王庭”的局面,又先后吞并南越、闽越、夜郎、滇国、卫满朝鲜等国,远征大宛降服西域诸国,使中国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强国。汉武帝时期奠定了汉地范围,也是汉朝走向强盛的重要时期。外交上,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并先后以两位翁主刘细君,刘解忧和亲西域乌孙,而达到了离间西域和匈奴,进而控制西域的目的,并开通了长安到中亚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七、昭宣中兴 汉武帝晚年,发生了著名的“巫蛊之祸”,太子刘据因此冤死。汉朝经历多年战争,对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导致汉朝国力衰弱,前朝积蓄被挥霍殆尽。为此,汉武帝晚年曾发表著名的轮台之诏,不再穷兵黩武。为挽救经济,汉武帝在位期间曾采取一系列政策,将铸币、盐铁收归中央管理,加强农业生产,实行和籴法,开凿白渠,并创立均输、平准政策稳定物价,加强对经济的控制。刘彻死后,年仅7岁的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汉昭帝登基之初,由上官桀、金日磾、田千秋、桑弘羊和霍光5人共同辅政。但是在元凤元年(前80年),爆发元凤政变,汉昭帝清醒地诛杀了上官桀等一批阴谋权臣,避免了霍光被冤杀。霍光得以继续辅佐汉昭帝治国,史称霍光辅政。
[create_time]2022-10-24 12:44:17[/create_time]2022-11-06 17:26:5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登峰1718[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267b2f88.y9Bt7iEe2DU37pqDjQCnDw.jpg?time=4554&tieba_portrait_time=4554[avatar]TA获得超过120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0[view_count]
《汉朝那些事》读后感600字
《汉朝那些事》读后感
——徐 劲 凯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了无数的朝代,而朝代的更替,繁荣或者灭亡,都是历史这本书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章节,最近我刚看了《汉朝那些事》这本书,了解了许多关于汉朝的知识。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国家,共历经29位皇帝,享国405年。前206年刘邦被封汉王,前202年西汉建立,定都长安。8年王莽篡汉,西汉亡。25年,刘秀称帝,东汉建立,定都洛阳;184年,黄巾起义;220年,曹丕篡汉,东汉亡。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东西两汉共经历了四百多年,金戈铁马,东临大海,西征绝域,南服百越,北击匈奴。
纵观汉朝四百年历史,比较有名的有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光武中兴,明章之治,永元之隆。同样大汉王朝也是人才辈出:乱世枭雄刘邦、项羽;胸怀大度的萧何;命运坎坷的韩信;雄才伟略的东方朔;忍辱负重的司马迁;治军严明的周亚夫;战功彪炳的李广、卫青;更有如灿烂流星般谜一样的战神霍去病。
整套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昭宣中兴和汉武盛世,西元前141年,16岁的汉景帝刘彻即位,汉武帝在位期间李广、李陵、卫青、霍去病都是征战沙场的大将。通过河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等几场大战役,全面击溃了匈奴,从此漠北再无王廷,然后又吞闽越,并朝鲜,通西域,大大扩张了中国的领土面积。之后张骞出使西域,打通古丝绸之路,不仅带回来不少以前没尝过的瓜果和工艺品等,更是把中华文明传播海外。因此汉武帝在位54年,他将中国历史带领到了新的阶段。但是最重要的是如果没有之前汉宣帝、昭帝治理下的海内大定,政治清明,国富民安,又何来汉武帝的辉煌呢!
当然一将功成万骨枯,汉武大帝的辉煌也伴随着无数将士的浴血奋战,征战沙场,无数百姓的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所以谁是枭雄?谁是草莽?谁能流芳百世,谁会遗臭万年,一切的一切最后都消逝在大汉帝国四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沧桑与辉煌随风飘逝,最终等待后人去评说。
[create_time]2022-10-07 02:52:43[/create_time]2022-10-22 00:24:1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学海语言教育[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d6eb0f82.6a5JmxLjQp62cOG7xZwTzA.jpg?time=675&tieba_portrait_time=675[avatar]TA获得超过4394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view_count]
汉朝著名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汉朝著名的历史故事:1、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汉高祖刘邦是沛丰邑中阳里人,平时不参加农业劳动。到青年时代,秦始皇已统一中国,他当上了秦朝的泗水亭长,并与郡县小吏关系非常密切。刘邦在生活上有失检点,但他为人仗义,胸怀大志,待人宽厚,能孚众望。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刘邦也在家乡沛县起兵,称沛公。后加入项氏叔侄的反秦义军。前207年,刘邦率部攻入关中,秦王子婴降,秦亡。秦朝灭亡以后,公元前206年,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后来项羽和刘邦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在手下萧何、韩信、张良、彭越等人的辅助下,在垓下之战打败了项羽,于前202年在定陶正式称皇帝,仍用“汉”号,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参考文献:邹纪万,《中国通史秦汉史·第一章·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第三节·楚汉相争》,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36页-第45页。2、文景之治、七国之乱、南越国吕后死后,诸吕之乱被以周勃为领袖的大臣铲除,众臣迎立汉文帝。在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的影响下文帝和儿子汉景帝即位期间,继续采取黄老无为而治的手段,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恩威并施,恢复了多年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使人民负担得到减轻。虽然汉景帝时期发生了此时期唯一的动乱—“七国之乱”,但是仅经历三个月便为周亚夫、栾布所平定,并未对汉朝带来实质影响。参考文献: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三联书店,2005年2月,第16页—第50页。3、昭宣中兴汉武帝晚年,发生了著名的“巫蛊之祸”,太子刘据因此冤死。汉朝经历多年战争,对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导致汉朝国力衰弱,前朝积蓄被挥霍殆尽。为此,汉武帝晚年曾发表著名的轮台之诏,不再穷兵黩武。为挽救经济,汉武帝在位期间曾采取一系列政策,将铸币、盐铁收归中央管理,加强农业生产,实行和籴法,开凿白渠,并创立均输、平准政策稳定物价,加强对经济的控制。参考文献:邹纪万,《中国通史秦汉史·第一章·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第五节波澜壮阔的有为时代(武昭宣三朝)》,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85页-第90页。4、新莽篡汉汉宣帝死后,汉元帝刘_即位,西汉开始走向衰败。汉元帝,柔仁好儒,导致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势力兴起。汉元帝死后,汉成帝刘骜即位。汉成帝好女色,先后宠爱许皇后、班婕妤和赵氏姐妹(赵飞燕、赵合德),由于赵氏姐妹不能生育,汉成帝与其他妃嫔的子女均为赵飞燕姐妹残害杀死,史称“燕啄皇孙”。由于“酒色侵骨”,汉成帝最后竟死在温柔乡中。参考文献:邹纪万,《中国通史秦汉史·第一章·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第六节西汉中衰与政权结构的变动(元帝~王莽篡汉)》,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93页-第94页。5、光武中兴新莽在赤眉、绿林民变下覆灭。绿林军拥立汉宗室刘玄作皇帝,恢复汉朝国号,史称玄汉,改元更始,刘玄即更始帝。公元25年,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帝,沿袭汉朝国号,史称赤眉汉,建元建世,刘盆子即建世帝,随后击败绿林军。参考文献:邹纪万,《中国通史秦汉史·第一章·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第七节王莽托古改制的迷梦》,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115页-第118页。扩展资料: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史称“孝宣中兴”。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常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复西域,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延续汉室,中国进入三国时期。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汉朝
[create_time]2022-12-08 18:26:37[/create_time]2022-12-23 18:26:3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乾莱信息咨询[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62ac8245037c35cef5dd05b07789a9ca.jpeg[avatar]百度认证:内蒙古乾莱科技官方账号[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4[view_count]汉朝历史故事
1、汉高祖刘邦“舍子保帅”古人有典故“舍车保帅”,刘邦却上演了一幕“舍子保帅”。刘邦逃亡时,两个孩子和他乘同一辆车。眼看楚军就要追上来了,刘邦心想孩子是个累赘。就顺手把孩子推下车去。大将夏侯婴倒是心软,又把两个孩子给抱了上来。这一耽搁,楚军更近了,刘邦又把孩子推了下去,夏侯婴又下去捡回孩子。一来二去,刘邦怕再耽搁时间,便不再把孩子推下去了。2、汉武帝刘彻爱打别人旗号出游汉武帝刘彻喜欢私自出游,但总打着姐夫“平阳侯”的旗号,因为刘彻怕私自出游会影响他的形象,于是就命人喊自己“平阳侯”,这样一来,即使扰了民或者是祸害了乡亲,被骂的也是姐夫,而不是自己。有时,刘彻践踏了百姓的庄稼,百姓就指着刘彻的鼻子骂,刘彻不仅不会生气,还感觉很好玩,因为这些骂人的话,他在皇宫里很少能听到。但是打着别人的旗号出游也有被揭穿的时候。有一次,刘彻又带着手下们出游,把老百姓的庄稼糟蹋的不成样。老百姓就叫了官兵,官兵们把刘彻一行人团团围住准备教训这个猖狂的恶少。刘彻无奈,只好亮出了自己的身份。真相大白后,刚刚还飞扬跋扈的皇帝就灰溜溜的走了。3、东方朔急智救女有一年的元宵节,汉武帝观灯,看到一群姑娘十分漂亮,他惊叹道:“怎么宫中没有这样漂亮的女孩子?”他决定要在民间征美女,便叫住一个小姑娘问道:“你今年多大?”小姑娘答:“十六”。汉武帝便下令征集一千名十六岁的美女进宫。这事可吓坏了东方朔,因为他的女儿就是十六岁的美女,他生怕女儿被征集入宫,怎么办?东方朔为了拯救自己的女儿,便关门想办法。好个东方朔,为此事研究天干、地支与十二生肖的关系,搞出一套“生肖相克”的理论来,他把这套理论写成黄历,并对人宣传说,他有一本天书。汉武帝问:“听说你有一本天书,为什么叫天书?”东方朔说:“天书,就是只有天子才能看懂的书。”汉武帝把天书翻开一看,原来是天干与地支相配的一种规则。开头有一首小诗:“天赐警言,人间皆行。属相相克,违者断魂。鼠羊一旦休,白马怕青牛。虎蛇如刀错,龙兔泪交流。金鸡怕玉犬,猪猴不到头”,汉武帝让东方朔讲解一下意思。东方朔说:“天干与地支交叉配合纪年,又用十二生肖周而复始地排列在年份中,便产生年份相配与相克的年岁与生肖的序列。例如,属兔的与龙相克。”汉武帝说:“我要征集十六岁少女进宫,是否相克?”,东方朔回答道:“皇上是龙,十六岁少女属兔,正好相克。”于是,汉武帝便取消了征集十六岁少女人宫的决定。4、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年少的时候家里贫寒,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宗耀祖,不干农活,光闭门读书。而大嫂却对此很有意见,容不得他这样,为了消弭兄嫂之间的矛盾,面对大嫂的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离家出走,准备浪迹天涯,被哥哥追了回来。后来陈平又不计大嫂的前嫌,阻止哥哥休掉大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于有一天,一位老者慕名而来,愿意免费收陈平为徒。陈平学成之后,辅佐汉高祖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5、郑公风郑弘,东汉人,年轻的时候去山里砍柴,捡到一只装饰的非常漂亮的箭。过了一会有人来寻,他就还给了人家。这个寻箭的不是个一般人,郑弘一眼就看出来了。所以他归还这支箭的同时就跟那个神人说,若邪溪这个地方打柴不容易,来去都是顶风,不好走。我希望以后可以早晨刮南风,晚上刮北风,这样就方便多了。后来此地风向果然如他所求,当地百姓都称之为“郑公风”,并以此指代“得神助之风”。
[create_time]2022-12-08 16:59:36[/create_time]2022-12-23 16:59:3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乾莱信息咨询[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62ac8245037c35cef5dd05b07789a9ca.jpeg[avatar]百度认证:内蒙古乾莱科技官方账号[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9[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