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三保

时间:2024-05-11 15:14:19编辑:莆田seo君

马三保就是郑和?

马三保就是郑和;郑和是太监。郑和(1371一1435),本姓马,小名三保,回族,云南昆阳(今晋宁)人。明初入宫当太监,因在燕王朱棣争夺皇位的战争中立过军功,赐姓郑。1405年(永乐三年)率水手、官兵2.78万人,乘“宝部”63艘,通使“西洋”,两年后返回。以后又6次下“西洋”,至1433年,总共28年间,经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曾到达非洲东岸、红海和麦加,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公元1435年6月29日(明宣德十年六月初四日)郑和与世长辞。扩展资料郑和早年经历郑和生年、被明军俘虏以及被阉割的具体时间均不详。吴晗推测郑和大致生于1371年(洪武四年),后渐被学界奉为通说,但也有1370年 、1375年等不同说法。1382年(洪武十五年),郑和之父马哈只在战乱中死去,有学者推测郑和为傅友德、蓝玉等统率的明军所掳当在此事之后。 郑和名号考异“三保”二字,并不是郑和的专名。与郑和同时代的,尚有“内官三保、“杨三保” 、“王三保”等。严从简已对“三保”二字的含义产生了怀疑,提出了“郑和旧名说”与“三太保之简称说”(即认为郑和、王景弘、侯显三人享有“三太保”的尊称,后简化为“三保”)两种观点; _继佐亦称“三保”为郑和初名,而“郑和”则为御赐姓名。后世考证郑和的历史信息时,就“三保”也有“小字”、“原名”、“法名”等多种说法,其中一说“三保”为阿拉伯语“撒尔宝”(Shaban)的音译,一说“三保”与元代“三保奴”的蔑称有关,等等。“三保”二字,又作“三宝”,该称散见与郑和有关的多种历史文献及命名物。一说“三宝”乃佛家之语,即以佛、法、僧为三宝; 一说三宝”与“三保”是可能是同一胡语名号的不同音译; 一说,“三宝”是郑和的佛教法号; 一说,“三保”可能是郑和的初名,而“三宝”可能是郑和信仰佛教后的称呼; 还有的说法只取“三宝太监”之说,并认为“三宝”可能是郑和的小名;种种说法,不一而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和(明代航海家、外交家)

隋唐历史上真实的马三保墓在凤凰山吗

是马三宝,是明代的人。。。就是郑和。。
郑和(1371年-1433年), 明朝太监 ,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 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是马哈只第二子,郑和有姐妹四人 。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和仅十岁,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 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永乐元年(1403年),姚道衍和尚收马和为菩萨戒弟子 ,法名福吉祥 。
在靖难之变中,马和在河北郑州(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另一说为"燕京郑村坝",今日北京东坝村 )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以纪念战功,史称"郑和"。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 。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宣德六年(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 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郑和收纳长兄马文铭之长子为嫡,名郑文铭,字恩来,世袭锦衣卫千户,居南京三山街(今马府街)马府。清朝太平天国时期,马府毁于战火,室家荡然无存 。郑和后裔至今已传至第21代。


郑和的本名是马三保,为什么最后要改姓了郑呢?

因为这是明成祖赐姓的。因为他下西洋。下西洋有这么大的功绩可以被赐姓吗?那是必然的,我们这里可以聊一下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明成祖在位二十多年,营建北京,征讨蒙古,稳定辽东,明朝商业税非常低,不下西洋去弄钱,哪里有钱呢?舰队被废除之后,几个海岛国家都解决不了了,因为一打仗就没有钱,没钱士兵就去搜刮民脂民膏,去强抢百姓。明政府日常开销都难以维持,最后才被满清十几万人打败。明朝路上交通不发达,没有非常好的贸易线,唯一能够依赖的就是郑和的西洋贸易线,才支撑了明政府庞大的开销。当时海上局势不稳定,海上非常不安全,连来朝贡的使节船只都被打劫。郑和每次下西洋都能震慑到整个东南亚海域,对别国起到震慑作用,有效遏制了侵略势力,维护了海上的安全。并且还清剿海盗,安置海外流民,使沿海城市不会让流民侵扰,维护了边防的稳定。中国当时发展的很不错,但是郑和到达的一些国家非常贫穷落后,处于原始社会的状态。经济文化都非常差。郑和下西洋还传播了中国古代文化,带去了很多中国特产工艺品等,也教给当地很多先进的技术,农业技术、生产技术,推动了西洋各国的发展。当然也把别的国家好的文化、艺术带来中国,比如西方比较出名的雕刻、绘画,丰富了中国的文化生活。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不仅仅开通了中国到东南亚甚至非洲的航路,也让世界各地经济贸易往来,使海上丝绸之路发生了变化,瓷器交易量剧增。明代景德镇专门为郑和下西洋生产瓷器。带动了很多中国工业链的发展与进步。郑和船队的人员在一次次航海中完善了古代航海技术,对于天文学也有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后世看到的繁华、前人付出了无数的代价。马三宝自然是因为有功而被赐姓,郑和家谱中详细记载了赐姓由来。整合在“靖难之役”功劳显著,明成祖嘉奖“靖难之役”有功之臣,说他非常英勇表现突出,亲手写了一个郑给郑和,并且升为太监总管,在当时是非常大的荣誉了。可惜他是太监,不然我觉得很可能跟郑成功一样 被赐姓朱。到底皇上还是觉得太j低人一等了。

郑和原名马三宝,被赐姓“郑”,但为什么不赐大明的国姓“朱”呢?

至于明朝成祖朱棣将国姓“朱”改为“郑”姓,官方解释是郑和在“靖南”时期对郑村坝作出了巨大贡献。明成祖为了称颂忠臣,给郑和取了一个姓。那么,郑成功为什么不姓“朱”?原因很简单。在明成祖眼中,郑和虽有贡献,但毕竟是自己的奴隶和仆人!给一个仆人和他主子同姓,对明朝的成祖来说太低了!另外,奴隶是个太监。明朝太祖朱元璋早就有一条规矩:太监管政治,杀太监不特赦!如果给郑和取国姓,很容易被人误读,这对明代成祖树立“正统太祖接班人”形象极为不利。郑和因功勋被封为姓,明朝成祖为什么不给他真金白银姓呢?给国姓是一种荣誉,但这个“郑”不是国名。有什么意义?史料没有给我们提供答案!在我看来,这可能与“京南”之后发生的事情有关。从现有史料来看,明朝的成祖很可能是出自平民之手,但明朝官方史料却一直声称他是小慈高皇后马英九所生。为什么?很简单。这是自我价值。这是合法的基础。当时,义文太子朱彪、秦王朱修、晋公朱奋都是明太祖的嫡子。明成祖是老百姓的长子。按照“直系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他登基并非没有道理。但是,毕竟,它并不那么光荣。明成祖为了比其他普通兄弟更有尊严,凌驾于明朝惠帝朱云文之上,创造了自己的“正儿八经”地位。自从明成祖吹嘘自己是孝后马妈的嫡子,他的母亲就是马!郑和原来姓什么?马!一个和皇帝母亲同姓的太监,似乎有些不讲理。而且,此时明成祖打算继续使用郑和,马姓也可能引起误会!因此,明朝一改你姓马祖,就更好了。所以就出现了姓郑的场面。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不一定是事实。不过,有一点可以证实,郑和当时的太监,无论如何都不具备“朱”姓的资格!另外,郑和姓马,可能不是他的真名。郑和家族是元代的色木人,可能来自中亚甚至西亚。据估计,原来的姓氏与中国中部和东部的土豪劣绅相似。因为他在汉长期居住,所以取了马姓。因此,姓对郑和没有特殊意义。马姓是代号,郑姓也是。然而,马姓在郑和家族中仍然流传下来。郑和去世后,其侄子、继承人马恩来继承了郑和的锦衣卫。自从被收养后,马恩来自然就成了郑恩来。不过,马氏家族的其他分支并没有改姓。况且,郑和一家的住所还叫马府,这就是南京马府街的由来。

马三保就是郑和?

马三保就是郑和;郑和是太监。郑和(1371一1435),本姓马,小名三保,回族,云南昆阳(今晋宁)人。明初入宫当太监,因在燕王朱棣争夺皇位的战争中立过军功,赐姓郑。1405年(永乐三年)率水手、官兵2.78万人,乘“宝部”63艘,通使“西洋”,两年后返回。以后又6次下“西洋”,至1433年,总共28年间,经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曾到达非洲东岸、红海和麦加,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公元1435年6月29日(明宣德十年六月初四日)郑和与世长辞。扩展资料郑和早年经历郑和生年、被明军俘虏以及被阉割的具体时间均不详。吴晗推测郑和大致生于1371年(洪武四年) ,后渐被学界奉为通说,但也有1370年 、1375年等不同说法。1382年(洪武十五年),郑和之父马哈只在战乱中死去,有学者推测郑和为傅友德、蓝玉等统率的明军所掳当在此事之后。 郑和名号考异“三保”二字,并不是郑和的专名。与郑和同时代的,尚有“内官三保、“杨三保” 、“王三保” 等。严从简已对“三保”二字的含义产生了怀疑,提出了“郑和旧名说”与“三太保之简称说”(即认为郑和、王景弘、侯显三人享有“三太保”的尊称,后简化为“三保”)两种观点; 査继佐亦称“三保”为郑和初名,而“郑和”则为御赐姓名。后世考证郑和的历史信息时,就“三保”也有“小字”、“原名”、“法名”等多种说法,其中一说“三保”为阿拉伯语“撒尔宝”(Shaban)的音译, 一说“三保”与元代“三保奴”的蔑称有关,等等。“三保”二字,又作“三宝”,该称散见与郑和有关的多种历史文献及命名物。一说“三宝”乃佛家之语,即以佛、法、僧为三宝; 一说三宝”与“三保”是可能是同一胡语名号的不同音译; 一说,“三宝”是郑和的佛教法号; 一说,“三保”可能是郑和的初名,而“三宝”可能是郑和信仰佛教后的称呼; 还有的说法只取“三宝太监”之说,并认为“三宝”可能是郑和的小名;种种说法,不一而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和 (明代航海家、外交家)

三保是什么意思?

三保:太监,就是七次下西洋的郑和,原名:马三保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郑和约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出生。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原因,幼年时的郑和已开始学习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规。郑和父亲与祖父均曾朝拜过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熟悉远方异域、海外各国的情况。从父亲与祖父的言谈中,年少的郑和已对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而父亲为人刚直不阿、乐善好施、不图回报的秉性也在郑和的头脑中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明朝统一云南战争后,郑和给带到南京,受阉,做了宦官后被分到北平,在燕王府服役。


郑和是哪个朝代的人?

郑和是明朝时期的人。郑和(1371年 - 1433年 ), 回族,本姓马,世称“三保太监”,云南昆阳州(今晋宁昆阳街道)人。中国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郑和早年经历不详,据推测于明平云南之战中为明军所掳,1385年随傅友德等前往北平,随即进入朱棣的燕王府从侍。后因在靖难之役中有功,被赐姓郑,升任为内官监太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在第七次下西洋期间,郑和去世,一说于1433年(宣德八年)卒于古里国。骨灰葬于南京弘觉寺地宫,今南京牛首山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扩展资料:郑和的主要成就1、和平外交郑和在下西洋的过程中,为解决东南亚各国之间的矛盾,为建立亚非国家区域间的和平局势,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获得了很大的成功,随着海外诸国间种种复杂矛盾的逐步解决,“海道由是而清宁,番人赖之以安业”。2、军事成就郑和的军事才能,在靖难之役中即有体现。在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先后指挥了消灭海盗陈祖义、粉碎锡兰王亚烈苦奈儿的阴谋以及生擒苏门答腊的苏干剌的战争。三次战役中,他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战术,全部取得了胜利。3、开拓航路15世纪初,郑和大规模远航活动,把中国古代的海洋事业推向发展高峰,对人类的海洋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一是开辟了亚非的洲际航线,为西方人的大航海铺平了亚非航路。当葡萄牙的航海家达加马沿非洲西海岸绕过好望角,抵达东非海岸时,当地人就告述几十年前中国人曾几次来到这里。他们在阿拉伯领航员的帮助下,沿着郑和船队开辟的航线顺利到达了印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和

郑和被叫为“三宝太监”的缘由是什么?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那么郑和这位明朝著名的太监,他为什么这么著名,以及为什么有人称他为三宝太监呢?一、太监郑和的出生郑和于1371年也就是明洪武4年出生,是家中的第2个儿子,郑和有姐妹4个人。当军队进攻云南的时候,郑和才10岁,他被掠走到南京被阉割成太监之后,就进入了朱棣的燕王府。在朱莉的燕王府当中,燕王朱棣见证和聪明伶俐,便把郑和留在自己的身边,成为自己的亲信,为了能够让自己的随从文化水平提高,驻地,不仅挑选学识丰富的官员到自己的府中授课,还允许自己的随从随意阅读补充的大量尝试,因此天资聪明的章贺很快就成为了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同时又因为郑和知识丰富,能够很出色的完成燕王委派给他的使命,因此得到了朱棣的器重。在郑和立下赫赫的战功之后,他的职位被升为内官监太监相当于正式品官员,史称三宝太监。二、三宝太监的由来郑和原本是姓马,单名一个和字,小名是三宝,又被称作三保,在正和城为内官监太监的时候,大家就称呼他为三宝太监。接下来的故事就是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7次下西洋的故事。这7次下西洋推动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和平外交,并且稳定了当时东南亚的国际秩序,同时震慑住了当时的倭寇,维护了国家的安全,郑和每次下西洋都带上很多东西,因此他是传播中华文明的人。我觉得最最重要的成就是他开拓海图,他让当时的中国人对海上的线路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三、郑和对后世的影响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是特别久远而巨大的,英国前海军军官,海洋历史学家孟席斯,甚至认为政和船队先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大洋洲等地方,郑和7次下西洋,到达了30多个国家,他的航行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还要早87年。

三宝太监郑和是什么时候开始下西洋的?

  三宝太监郑和于1405年7月11日,在刘家河港口带着三万名暑假驾驶62艘宝船出海,正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这一年郑和34岁。1、郑和的出身:  在历史上郑和的出身一直没有记载,有正式记载的时候郑和已经被阉割,并且分配到了太监的预备班里。学者界一直推测郑和的家世应该十分显赫,郑和的全家应该死一下乱所以他才被迫做了太监。郑和成为太监之后一直辅佐着四太子,他的师傅就是四太子有名的谋士姚广孝。在姚广孝与四太子密谋谈话的时候经常是由郑和负责送饭的,所以在后来四太子杀死自己的侄子朱允文登上皇位之后,郑和的身份一飞冲天。2、六次下西洋:  郑和的第一次行情并不顺利,在这一次行情中郑和先后经历了海盗爪洼国内乱等很多事情,随行的三万名民军中死伤了很多。这次航行历经了两年才得以结束,郑和回到国内之后不足半个月便又开始了第二次出海。这一次出海与上一次盲目游行不同对沿途的许多小国进行了国事访问,郑和详细的记录了沿途国家的所见所闻,并且随后政和又进行了四次航行。在17年的行情里郑和一共六次出海历经36个国家,还带了只长颈鹿回到了北京。3、病逝于途中:  可惜在第六次出海之后,皇帝驾崩。新任的皇帝名人中认为下西洋这项工程劳民伤财,随后将郑和连同他的航海部队全部转职成为了陆军,郑和也就成为了大明王朝历史上第一个统领陆军镇守一方的太监。没想到在郑和59岁的时候,皇帝下旨下西洋活动再次启航,郑和带领三万名部下从龙江关出发再次下西洋。可惜这是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在西洋舰队返航之时,郑和于途中定时享年62岁。

洪武三十二里面马三保真的是太监吗?

是的~对应历史上的人物也就是郑和~
陈键锋饰 马三保(郑和)
性别:男
年龄:27
职业:太监、燕王朱棣近身得力谋臣
性格
文韬武略、足智多谋、博学多才。政治、军事、历史、天文、地理、科技等无不通晓。细心冷静、观察力强,洞悉力高,擅于揣摩别人心意及动机。知恩图报、忠心不二。文质彬彬、风度翩翩。
背景
三保原是云南昆阳回族人,祖先是元初来自中亚的色目贵族,十岁被明军掳入营,阉割成太监,后辗转得朱棣栽培及器重,一直在燕王府当重要谋臣,视朱棣为父兄,为对方出谋献策、执行特别任务。
遭遇
明太祖朱元璋驾崩,遗诏不翼而飞,三保奉朱棣之命追寻遗诏下落及真相,期间跟允炆派来的锦衣卫敖笑风交手,二人各为其主,斗智斗力,时而对立,时而互相欣赏,竟然渐渐成为知交,惺惺相惜。二人由敌对转为合作,运用间谍特务的技能、破解密码的才智,抽丝剥茧地侦查,案中有案,惊险重重,终於成功寻回遗诏,还朱棣一个清白。
允炆为保江山,决意削藩以解除后患,将皇叔朱棣软禁宫中,朱棣得到道衍献计而保命。期间,三保遭神秘杀手连番刺杀,机智的三保欲擒故纵,发现杀手竟然是蒙古女人,经追问之下,女方原来叫萨仁高娃(陈美诗饰),误会蒙古父亲被三保所害,为父报仇。三保主动为高娃调査,发现高娃父亲被卷入藩王私印钞票案中而被杀人灭口,假钞事件被允炆用作削藩借口。高娃感激三保揪出杀父仇人,欲跟随三保,却发现三保是个太监,更伤心是发现三保一直暗恋永暘公主。
永暘公主自少常到燕王府作客,跟三保青梅竹马,十分投缘。早年前,不知天高地厚的永暘偷偷跟朱棣军队北伐,走失大漠,被蒙古兵活捉,三保受命去救永暘,过程中,永暘生怕会死於大漠成无主孤魂,一时戏言要嫁给三保。三保终成功把公主平安救出,惜永暘脱险后忘掉此事,但三保对这事却刻骨铭心。
三保一直视朱棣如父兄,并折服於其雄才伟略,所以当朱棣被逼叛变,三保甘心效力为其打天下,除了报答知遇之恩,亦希望能一展抱负,证明自己并没有因身体残缺而次人一等。风起云涌,战事有胜有负,陷於胶著状态,期间,朱棣救了一弱质美女楚楚,楚楚样貌竟和红船老板娘沈千三如出一辙,三保对此女子起疑心,向朱棣忙加劝喻,可惜朱棣色迷心窍,没有理会。
三保助朱棣攻陷南京,笑风於宫中放火,趁乱护送允炆逃离皇宫。朱棣於约定地点久候不见笑风押送允炆出现,心知笑风背叛自己,命三保挟持永暘追捕笑风及允炆。三保成功追截笑风,兄弟二人面临生死相决……


唐朝四大名将是谁

李勣,李光弼,郭子仪,李靖。

李勣(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李勣早年跟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成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曾破东突厥、高句丽,功勋卓著,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
李光弼(708年-764年),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人。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年(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759年,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太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762年,率军镇压浙东袁晁起义,进封临淮郡王。763年,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
李光弼是中唐出色的军事家,平息安史之乱的主帅之一,历史上,李光弼名气不如郭子仪大,但是,论战功、论军事才能,李光弼要胜过郭子仪。《新唐书》评李光弼“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新唐书·李光弼传》),而《旧唐书·李光弼传》认为,即使是孙武、吴起、韩信、白起等比起李光弼,“或有愧德”,李光弼也是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军事家。
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阳。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757年率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
763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郭子仪被再度启用,任关内副元帅,再次收复长安。公元765年,吐蕃、回纥再度联兵内侵,郭子仪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稳住关中,朝廷赖以为安。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大唐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779年,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建中二年(781年),郭子仪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配飨唐代宗庙廷。
李靖(571年—649年),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军功卓越。
公元760年,唐肃宗把李靖列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并配享于武成王(姜太公)庙。
同时,李靖写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大都已经失传,后人编辑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唐朝时期的名将有那些?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人才辈出,其中的李孝恭、李靖、李勣、阿史那社尔、薛仁贵、郭子仪、李光弼、李晟、韦皋及李愬等十大名将,有的为大唐的建立征战四方,有的在维护边疆安全中战功累累,有的在维护中央统治,对地方藩镇的战争中屡立战功。

  李孝恭(591年-640年),唐朝宗室、名将。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朝建立后封赵郡王。武德二年(619年),任信州总管,次年献计并率军攻打南方的萧铣,立下战功,升任荆州大总管,后因治理荆州有方迁任襄州道行台左仆射,武德六年(623年),又率军攻打辅公祏,用一年时间将江南平定,因功拜扬州大都督,之后因被人告发谋反而免官改任宗正卿,又历任凉州都督、晋州刺史。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升任礼部尚书,改封河间郡王。贞观十四年(640年),暴病身亡,年五十岁。诏赠司空、扬州都督,陪葬献陵,谥元,配享高祖庙庭。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卫国景武公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祐,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去世后谥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

  英国贞武公李勣(594年-669年,“勣”音“绩”),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汉族,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成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曾破东突厥、高句丽,功勋卓著。
  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显庆二年(657年)奉旨与许敬宗、苏敬、孔志约、于志宁等编《新修本草》二十卷,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总章二年(669年)十二月初三戊申日,李勣卒,享年七十六岁,唐高宗辍朝七日,赠李勣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

  阿史那·社尔(604年-655年),唐初名将,突厥王族,处罗可汗次子。社尔原是东突厥拓设,设牙旗于漠北,统帅铁勒、薛延陀等部族,后被薛延陀击败,率部西迁,并趁西突厥内乱,夺取其近半国土,自称都布可汗,但后来又被薛延陀击败,只得逃奔高昌国。
  贞观九年(635年),社尔率部投奔唐朝,被封为左骁卫大将军,尚衡阳长公主,拜驸马都尉。此后,社尔随侯君集平高昌,封毕国公,又先后征讨高句丽、薛延陀的战争,屡立军功。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社尔任昆丘道大总管,率领铁勒、突厥部众十万人击败龟兹,并迫使于阗国王臣服。后升任右卫大将军,加镇军大将军。永徽六年(655年),社尔去世,赠辅国大将军、并州都督,谥曰元,陪葬昭陵。

  薛仁贵(公元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汉族,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世族,在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故事。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公元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758年,进位中书令。759年,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公元762年,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不久又被解除兵权。公元763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郭子仪被再度启用,任关内副元帅,再次收复长安。公元765年,吐蕃、回纥再度联兵内侵,郭子仪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稳住关中。公元779年,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781年,郭子仪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参与镇压浙东袁晁领导的农民军。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素与李光弼不睦,光弼晚年为宦官所谗。病死徐州,年五十七岁。追赠司空、太保,谥曰武穆。李光弼墓,在富平县觅子乡别家村西北约1公里处。

  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唐朝宰相、军事家。李晟原为边镇裨将,以战功累迁至右金吾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封合川郡王。后来,李晟入朝任右神策军都将。建中二年(781年),李晟以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讨伐反叛的河朔三镇。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李晟前往奉天勤王,加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京畿、渭北、鄜坊、商华兵马副元帅。兴元元年(784年),李晟收复长安,平定朱泚之乱,兼任凤翔、陇右、泾原三镇节度使、行营副元帅,改封西平郡王。贞元三年(787年),李晟被罢去兵权,改封太尉。贞元九年(793年),李晟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韦皋(746年—805年9月13日),字城武。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唐代中期名臣,韦元礼七世孙,韦贲之子,出身京兆韦氏,排行二十三。代宗广德元年(763年)为建陵挽郎。大历初任华州参军,后历佐使府。德宗建中四年(783年)以功擢陇州节度使,兴元元年(784年)入为左金吾卫大将军。贞元元年(785年),韦皋出任剑南节度使,在蜀二十一年,和南诏,拒吐蕃,累加至中书令、检校太尉,封南康郡王。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卒,年六十,赠太师,谥忠武。《全唐诗》存其诗三首。

  凉武公李愬(sù)(773年—821年),字符直。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唐代中期名将,为西平郡王李晟第八子,有谋略,善骑射。因家族背景任协律郎、卫尉少卿等职。 从小慈孝过人,李晟死后,与兄李宪坚持为父庐墓三年。历任太子右庶子,坊、晋二州刺史,金紫光禄大夫,太子詹事。元和十二年(816年),任左散骑常侍、邓州刺史、御史大夫、随唐邓三州节度使,奉命与田弘正、李光颜等人讨伐割据淮西的吴元济。于次年(817年)雪夜袭蔡州,生擒吴元济,平定淮西。战后以功拜检校尚书左仆射,兼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八州观察使、上柱国,封凉国公。后任武宁节度使,大破叛乱的李师道,连续十一战皆胜。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任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昭义节度使,旋即改任魏博节度使。长庆元年(821年),田弘正遇害,李愬欲派兵为其报仇,因病重未果,只得返回洛阳养病,任太子少保。同年十月卒,赠太尉,谥号武。


上一篇:落寞

下一篇:福州钟点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