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蝗运动

时间:2024-05-08 18:51:44编辑:莆田seo君

驱蝗运动的介绍

2014年2月16日1,大约100名抗议者呼吁特区政府限制内地游客数量。他们把内地游客称为“蝗虫”。抗议者举行示威游行,从天星小轮码头向广东道进军。22014年2月18日香港“驱蝗运动”发起人梁金成为自己发动的百人“驱蝗运动”进行象征性道歉。32014年2月21日至2月24日调查结果表明,近八成内地受访者和近六成香港受访者不赞同香港少数人的“驱蝗运动”。

蝗虫运动方式

蝗虫的运动方式有跳跃、飞行以及爬行三种。它是典型的节肢动物,有发达的后足适于跳跃,也可以通过振翅飞行运动。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也可以借助爬行进行运动。蝗虫,俗称“蚂蚱”,属直翅目,包括蚱总科(Tetrigoidea)、蜢总科(Eumastacoidea)、蝗总科(Locustoidea)的种类,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我国有1000余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蝗虫主要包括飞蝗和土蝗。在我国飞蝗有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亚洲飞蝗(Locustamigratoriamigratoria(Linnaeus))和西藏飞蝗(LocustamigratoriatibitensisChen)3种,其中东亚飞蝗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是造成我国蝗灾的最主要飞蝗种类,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


驱蝗运动的活动详情

活动发起人梁金成于2014年2月16日召集激进人士,发动针对内地游客的所谓“反中国自由行”示威游行。这批激进分子不断挥动“龙狮旗”,一边叫喊口号和粗口,一边沿广东道游行。每到一处名店便停下来,向在门口的内地游客不断辱骂,更指到游客的鼻尖叫喊。据《太阳报》报道,数十名网民于刚过去周日响应号召参与“驱蝗行动”,期间有示威者指骂中国内地游客,事发后被多名政府高官谴责抨击。“驱蝗行动”发起人梁金成终于“跪低”,首次向受影响商户致歉,承认当日行动“有少少激烈”,至于是否再发起旺角第二波“驱蝗”行动则要再考虑。 环球舆情调查中心于2014年2月21日至2月24日在内地7座城市以及香港普通居民中开展了民意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近八成内地受访者和近六成香港受访者不赞同香港少数人的“驱蝗运动”,超半数的两地民众认为加强民意沟通是减少摩擦的最有效方式。本次调查所选取的7个内地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长沙、沈阳。香港调查的范围是全香港境内的居民。截至2014年2月24日,内地共回收有效问卷1209份,香港共回收有效问卷1004份。内地和香港的调查对象均为15岁以上普通民众。本次内地调查为简单随机抽样,在95%的置信度下,允许抽样误差为2.8%。针对个别香港人士组织所谓的“驱蝗运动”,并称内地游客为“蝗虫”。内地7城市的调查显示,78.8%受访公众表达了愤怒或生气的不满情绪。其中,“感到生气,他们的做法有损香港形象”占48.8%;30.0%的受访者则表示“感到愤怒,这是一种歧视行为”。香港受访者中,不赞成“驱蝗运动”的也占到了59.5%,其中16.4%表示“感到愤怒,这是一种歧视行为”,43.0%表示“感到生气,他们的做法有损香港形象”;赞同“驱蝗运动”的受访者占24.9%。 香港中文大学郑赤琰教授:大部分香港人还是温和的,不会采取极端的行为,六成香港人反对“驱蝗”反映了香港人的普遍心态。

出境的含义

法律分析:出境是指由中国内地前往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由中国内地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由中国大陆前往台湾地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第八十九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出境,是指由中国内地前往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由中国内地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由中国大陆前往台湾地区。入境,是指由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进入中国内地,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进入中国内地,由台湾地区进入中国大陆。外国人,是指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人。

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大蝗灾

由于蝗灾发生的自然环境条件,古今基本上差不多,所以我国的蝗灾并没有因农业现代化发展而消失,反之,只要是条件合适,蝗灾便会卷土重来。 如2002年入夏以来,我国河北、河南、山东、天津、新疆等13个省区市100多个县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蝗虫。 截至6月底,农牧区发生蝗虫面积达9000万亩。 蝗灾的历史回顾 先秦古籍如《诗经》等多称蝗为螽(螽是蝗类的总名,还包括螽斯)或蝝,蝝是蝗的若虫(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幼虫称若虫)。 战国后多称蝗。 蝗和蝝都为害庄稼。 古籍上最早记载蝗灾的是《春秋》记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初税亩,冬,蝝生。 "最早记载蝗虫的是《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行春令……则虫蝗为败。 "及同书《审时篇》:"……得时之麻……如此者,不蝗。 "《礼记·月令》也有"虫蝗为灾"的记载,不俱引。 约在宋以后,蝝改称"蝻",合称蝗蝻,沿用至今。 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除蝗疏》统计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蝗灾的次数,指出春秋294年 *** 发生蝝灾111次,按月分布如下: 月份(农历)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发生次数 2 3 19 20 31 20 12 1 0 0 3 以上的数字分布,非常合乎统计学上的常态分布规律。 表明蝗虫是在4至9月(农历)间最猖獗,徐光启说:"最盛于夏秋之间,与百谷长养成熟之时,正相值也,故为害最广。 " 徐光启的这个统计与1920年江苏省及浙江省昆虫局研究全国各地蝗虫的发生季节非常吻合,就飞蝗而言,各地以5~8月(阳历)为蝗患最紧要时期。 夏蝗以5月中至7月上旬最盛,秋蝗以8月上中旬为最盛。 6、7两月是夏秋蝗灾并发的时期。 笔者对周尧《中国昆虫学史》附录历代蝗虫灾害登记表的重新统计结果,从公元前707年(鲁桓公十三年)至公元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止的2614年中,共发生蝗灾508次(该书印刷有误,统计为2618年,538次)。 《除蝗疏》对于蝗虫的发生与环境气候条件的关系有很科学的见解:闻之老农言,蝗初生如粟米,数日旋大如蝇。 能跳跃群行,是名为蝻。 又数日,即群飞,是名为蝗。 所止之处,喙不停啮……又数日,孕子于地矣。 地下之子,十八日复为蝻,蝻复为蝗,如是传生,祸之所以广也……蝗之所生,必于大泽之涯……必也骤涸之处……故涸泽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图之此其地矣。 唐宋以后,纸张及印刷条件改善,蝗灾的记载便较详细,下面略举数例,以见一斑: "(唐)贞元元年(785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 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 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 " "(宋)淳化三年(992年),六月甲申,飞蝗自东北来,蔽天,经西南而去。 是夕大雨,蝗尽死。 秋七月,许、汝、衮、单、沧、蔡、齐、贝八州蝗。 ""有蝗起东北,趋至西南,蔽空如云翳日……" "(元)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 ""(蝗)食禾稼草木俱尽。 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 填坑堑皆盈。 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之……" "(明)成化二十一年,大旱,飞蝗兼至,人皆相食。 流亡者大半,时饥民啸聚山林。 太平县蝗虫飞,飞蔽天,禾穗树叶食之殆尽,民悉转壑。 是年垣曲民流亡大半,聚啸山林。 三月,平阳蝗。 四月,河南蝗。 七月顺天蝗。 " "(清)咸丰七年(1857年),春,昌平、唐山、望都、乐亭、平乡蝗,平谷蝻生,春无麦。 青县蝻子生,抚宁、曲阳、元氏、清苑、无极大旱,蝗……武昌飞蝗蔽天。 房县、枝江、松滋旱蝗,宜都有蝗长三寸余。 秋,黄安、蕲水、黄冈、随州蝗;应山蝗,落地厚尺许,钟祥飞蝗蔽天,亘数十里……" 蝗灾的地理分布 上引公元前707年(鲁桓公五年)至公元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止的2614年中,共发生蝗灾508次,按其发生次数的地理分布,为: 黄河流域:436次,占85.82%;长江流域:69次,占13.57%;华南西南:3次,占0.58%。 这个分布情况与陈正祥研究的"蝗神庙之分布"基本一致。 地理学者陈正祥查阅国内外收藏的中国方志3000余种,找出其中记载有蝗神庙地点的,即在地图上标明,最后制成中国"蝗神庙之分布"的历史地理图(蝗神是总称,包括叭蜡、虫王、刘猛将军等)。 利用蝗神庙分布绘成的蝗灾分布地图,有一种超过文字记载的优点,因为凡是有蝗神庙的地方,反映当地的蝗灾必有反复发作的历史,故农民不得不立庙祭祀。 陈正祥归纳蝗神庙分布图的特点有四:(1)蝗灾的分布以黄河下游为最多,尤其是河北、山东、河南三省。 (2)华中以南,蝗灾渐少,到了东南沿海,几乎没有。 (3)蝗神庙分布的南限,大致同春季及年平均80%的相对湿度等值线符合。 (4)云南高原中部和太湖流域相似,故蝗灾也较普遍。 这图的不足之处是未能反映蝗灾偶然发作的地点,因为蝗灾偶发地区,往往没有建立蝗神庙,便无法在地图上反映出来。 历史上的蝗虫是没有分类的,郭郛等研究现代中国蝗虫的生物学分类,指出有三大类,即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 *** 飞蝗。 郭郛等也将中国蝗灾的分布绘制成"中国飞蝗三亚种的分布"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和长江流域的蝗虫主要都是东亚飞蝗,亚洲飞蝗主要分布在西北及内蒙古一带, *** 飞蝗主要分布在 *** 青海一带。 其中东亚飞蝗的分布情况,同陈正祥的"蝗神庙之分布"图非常一致,并且弥补了"蝗神庙之分布"中因不是多发性地区故没有蝗神庙的缺点,以及西北内蒙古和 *** 地区因缺乏方志记载故蝗神庙极为稀少的缺点。 将两图合起来看,可以对中国蝗灾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分布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概念和理解。 天人感应面临蝗灾的尴尬 子思、孟子等倡言"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天道与人道合一,自然与人为合一。 汉代董仲舒更进一步发展为"天人感应"说,认为天是万神之君,天子是受天命而有天下。 这种君权神授的思想神化了皇权,但另一方面,天人感应也有限制皇权的一面,使得人君不能为所欲为。 所谓"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责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度,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 在天人感应说的倡导下,产生了"变复"论,所谓变复乃指一切的灾祸都是天意,只有通过祭祀祈祷,才可以转"变"灾异而恢"复"正常。 在蝗灾猖獗,眼看禾稼被蝗虫啮食无收,百姓饥饿死亡,人君这时再深自谴责,下诏罪己,又何补于抗灾?所以东汉的王充便坚决反对,在《论衡》中反诘说:天地广大,用一点点祭祀的食品,"天地安能饱?"但天人感应的思想仍深入人心,当政者和老百姓面临蝗灾猖獗时,都陷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如《贞观政要》记载贞观二年(628年)六月,京畿旱蝗时,唐太宗在皇苑中掇蝗祝之曰:"人以谷为命,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遂吞之,是岁蝗不为灾。 白居易在其《新乐府》之"捕蝗"中,一方面对蝗灾及捕蝗有客观生动的描述,但最终仍陷于天人感应的困惑中:"捕蝗捕蝗竟何利?徒使饥人重劳费。 一虫治死百虫来,岂将人力竞天灾。 "他还是认为"吾闻古之良吏有善政,以政驱蝗蝗出境。 又闻贞观之初道欲昌,文皇仰天吞一蝗,一人有庆万民赖,是岁虽蝗不为伤。 "他相信唐太宗吞蝗后,蝗灾就消灭了。 但是,也有部分官员不相信天人感应,主张蝗来即要捕蝗灭蝗,不能听其猖獗。 如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山东大蝗,官民只知道祭拜,坐视蝗虫食苗,不敢捕杀。 玄宗则自责修德不够,致遭天谴。 他询问臣下们的意见,宰相姚崇力主利用蝗虫的趋光习性,于"夜中设火,火边掘坑,且焚且瘗,除之可尽。 "他派遣御史,分道杀蝗。 汴州刺史倪若水却说:"蝗是天灾,自宜修德……"拒绝御史执行任务,姚崇大怒,牒报若水,如若听任蝗虫食苗,导致百姓饥饿,要对后果负责。 若水这才被动投入捕蝗,"获蝗一十四万石,投汴渠流下者,不可胜纪。 " 天人感应说到宋代,被程朱理学所张扬,仍然很有威力。 宋代的朱熹奉旨去浙东一带视察旱灾和蝗灾的情况,随时报奏皇上,其中提到他在会稽县广孝乡亲自主持捕蝗、收买、焚埋蝗虫,大蝗一斗,给钱一百文,小蝗每升给钱五十文。 但同时朱熹又举行祈祷,专门写了一本《乞修德政以弭天灾状》,开头报告沿途所见灾情之严重,接着说"臣窃不胜大惧,以为此实安危治乱之机,非寻常小小灾伤之比也。 为今之计,独有断自圣心,沛然发号,深以侧身悔过之诚……然后君臣相戒,痛自省改……庶几精神感通,转祸为福……" 在蝗灾猖獗面前,民间对蝗灾的态度也处于非常矛盾尴尬的境地。 周代腊月祭祀称"八蜡"(蜡音zhà),指八种要祭祀的神,即"先啬"(神农)、"司啬"(后稷)、"农"(作物神)、"邮表□(田神)、"猫虎"(益虫神)、"坊"(河堤神)、"水庸"及"昆虫"。 先啬和司啬是丰收之神。 祭猫可除田鼠,祭虎可除野猪,故猫虎成为祭神。 昆虫专指为害庄稼的害虫。 "坊"、"水庸"和"邮表□"都是农业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保护神。 到后世,八蜡的内容起了变化,先啬和司啬转为神农和后稷以后,从八蜡中分离出去,单独祭祀;猫虎因其捕食对象减少也慢慢淡出了。 八蜡神在民间浓缩演变为驱除害虫之神,特别是为害最厉害的蝗虫,被提到了首位,称之为"虫王"。 所以八蜡庙或虫王庙,在华北农村实际上都是祭祀蝗神的庙。 刘猛将军庙(简称猛将庙)发生于南宋的太湖地区,当地民间认为刘猛将军的驱蝗威力远超过八蜡庙和虫王庙。 清初的袁枚竟然把八蜡神降级为受刘猛将军的支使:"虫鱼皆八蜡神所管,只需向刘猛将军处烧香求祷,便可无恙。 " 刘猛将军即南宋抗金名将刘锜(1098~1162年),他和岳飞(1103~1142年)同是南宋抗金名将。 因受张俊、秦桧排挤,被剥夺军权,改任地方官,受到人民爱戴。 刘锜曾于宋高宗绍光六年至三十一年间(1136~1161年)先后驻军或转战于镇江、扬州、金陵、平江、巢湖、合肥一带,其战功显赫,深得这一带民间人心。 而这一带正是蝗虫的滋生多发区,所以刘猛将军庙独起源于太湖地区,为纪念刘猛将军举行的庙会(猛将会)也特别多。 刘锜更被封为灭蝗之神:"宋景定四年封刘錡为扬威侯天曹猛将,有敕书云:‘飞蝗入境,渐食嘉禾,赖尔神灵,剪灭无余。 ‘" 刘猛将军庙的威名还逐渐传入黄河流域,与北方的八蜡庙或虫王庙并存,河北徐水、武安县还有八蜡庙、虫王庙、刘猛将军三庙并存的现象。 《山东·威海卫志》说:"八蜡庙,俗名虫王庙,在东北门外,康熙末年建。 后改为刘猛将军庙,刘能驱蝗,有求必应,江、浙多祀之,雍正六年奉文捐建之。 " 蝗神庙的历史演变表明,自古以来,人们对蔽天遮日而来的蝗虫,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先是祭祀八蜡神,以后发觉不灵验了,直接改祀虫王庙,虫王庙也不见得灵验了,听说江浙一带的刘猛将军"有求必应",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乃又转而建立刘猛将军庙。 八蜡庙和虫王庙的祭祀是贿赂性的,乞求虫王手下留情;刘猛将军庙则是打击性的,不吃软的就请刘将军把你消灭掉。 软硬兼施,蝗灾依然如故。 三庙林立,是历史上农业生产和农民饱受蝗灾苦难的印证。 历史上治蝗的生态观萌芽 尽管天人感应的思想深入人心,但在治蝗问题上陷于困境时,实际上不论 *** 官员和老百姓在祭祀虫神的同时,也投入积极的捕蝗灭蝗中去,并且摸索创造出许多灭蝗的经验。 徐光启在《除蝗疏》中归纳历代的除蝗方法,无非是治标和治本两大方面。 治标包括北宋淳熙年间敕令,命官民及时上报蝗虫情报,违者受杖责处分;对因穿掘、扑打捕蝗损伤苗稼的,给予免税和赔偿;实行以蝗易粟,鼓励民众捕捉蝗虫;提倡食蝗等。 治本方面,在低洼积水和有水草生长的地方,发动农民割草,晒干后既可作燃料,又清除了蝗虫产卵的场所;春夏间发动捕捉蝗卵,捕卵一石,可减少蝗虫百石;干卵一石,等于减蝗千石(笔者按:一斤卵块约有蝗卵4至8万粒,故一石卵绝不止百石蝗)。 对捕卵后残存的初生蝻子,预掘长沟,每隔一定距离掘沟一条,发动农民敲锣,驱赶,蝗蝻受惊,跳入沟内,即以泥土填入掩埋。 对漏网的成虫飞蝗,用绳兜兜取,布袋盛贮,拿去换粟。 最后,在蝗灾过后,还要检查冬月有蝗虫产卵处。 再得除子,冬闲除子一石,可敌治虫千石。 又鉴于蝗虫不食芋、桑、菱芡、豌豆、绿豆、大麻、芝麻等,可以多种这类作物,有利于减轻蝗灾危害。 以上的方法可以说已经相当周详,只因蝗灾之来,非常迅猛猖獗,所以收效也受到限制。 受到明朝徐光启《除蝗疏》和董?《救荒活民书》等的影响,进入清朝以后,有关治蝗的专书也多了起来,如湖广布政使俞森的《捕蝗集要》、山东蒲松龄的《捕蝗虫要法》、浙江陈方生的《捕蝗考》、陈仅的《捕虫汇编》、江苏顾彦的《治蝗全法》、陕西芷龄的《除蝻八要》、陈崇砥《治蝗书》等,反映了有知识、有科学头脑的士人,紧跟徐光启、董?之后,提倡人力治蝗。 当然,明清治蝗书的增多,也不是好事,它反映蝗虫问题到明清时期不见减轻,更见严重。 在祈祷神力驱蝗和主张人力捕蝗的历史过程中,明末浙北嘉兴、湖州地区,农民发明了以蝗虫饲鸭、山区贫民以蝗虫饲猪等措施。 对于大量捕集、数以千百石计的蝗虫,如只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一概焚埋,不加利用,也确实是能量(蛋白质)的很大损失。 唐太宗带头吞蝗的传说影响很大,据说唐代民间因而形成了食蝗的风俗,甚至于以蝗虫为珍贵的食品,互相馈赠。 据分析,蝗蝻的粗蛋白质含量为71.21%,粗脂肪为9.1%,碳水化合物为5.13%,灰分为5.24%。 其食味近似虾干,营养价值和鱼肉类相当。 民国时期的北平、天津一带餐馆里,还有以蝗虫为佳肴,供顾客点菜之需。 苏北蝗区常年有蝗虫产卵的地方,遇蝗虫大发之年,居民打了蝗虫,晒干后贮藏起来,做干粮或肥料用,荒年时还要预防晒场上的蝗干被人偷去。 历史上自南京浦口至徐州一带,处于洪泽湖和微山湖蝗虫滋生地带,蝗灾频繁,形成了以蝗蝻饲鸭的传统,有专业的鸭户领导放鸭,犹如蒙古草原的放牧牛羊一样。 据调查,一只大鸭一天中能吃掉蝗蝻两斤,则一千只鸭每天的食蝗量达两千斤之多,当地的蝗虫虽然年年滋生,也就难以成灾了。 从现代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天人感应仍然有其科学的积极的意义。 生态学并不认为人可以向自然无限制地索取。 人也是自然界的一分子,受自然界生物链规律的约束。 蝗虫之所以猖獗,是因制约蝗虫繁殖的客观条件失控,如干旱缺水、天敌减少、植被单一化、越冬残虫量大等,给蝗虫提供了快速繁殖、短期内爆发成灾的可能。 气候干旱化是亚洲大陆腹地的大趋势,非人力短期内所能扭转,但其他人为的因素如河滩 *** ,湖库脱水,退耕还湖、还草、还滩过程中没有注意综合措施,残留虫量太多等,都是导致蝗虫爆发的条件。 蝗虫的天敌包括菌类、螨类、昆虫类、蜘蛛类,两栖动物类、鸟类等,据统计,达68种之多,尤以鸟类的食蝗量为大,其次是捕食蝗虫的昆虫;天然的益鸟因人们捕捉不断减少,只能依靠鸡鸭等家禽实行突击捕蝗。 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种种因素,蝗虫问题虽然不可能彻底解决,却完全可以科学地给予控制。 继承历史经验,在蝗虫多发区和附近地区,有计划地组织一定规模的养鸭养鸡场,扩大推行生物治蝗、食蝗和制作蝗虫饲料,无疑是值得提倡的一项措施。


中国有没有蝗灾?蝗灾的原因

蝗虫是一种靠吃食物为生的昆虫。这种昆虫对庄稼危害很大。最近非洲出现了大量的蝗虫,给农作物和农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很多中国人也很担心中国会有蝗虫。中国会有蝗灾吗由于沙漠蝗虫每天可以随气流飞行高达150公里,穿越红海和波斯湾,蝗灾已经蔓延到东非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苏丹、乌干达和坦桑尼亚,西亚的伊朗、也门和阿曼,并从阿拉伯半岛穿越波斯湾进入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鉴于蝗灾距离中国仅一步之遥,此前有人担心沙漠蝗虫会跃过滇藏边境进入中国。对此,王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我国云南、西藏的部分地区确实有沙漠蝗虫活动的记录,但并没有发生灾害。中国历史上的蝗灾不是沙漠蝗虫,历史上也从未发生过沙漠蝗灾。虽然这种蝗群可能随季风进入境内,但由于中国的蝗虫控制能力,沙漠蝗虫灾害的风险较低。”沙漠蝗虫沙漠蝗虫有两只短角,一对复眼,三只单眼。它们的后腿发达,用后腿可以跳比身体长几十倍的距离。沙漠蝗蝻是兼性滞育昆虫,以卵在土壤中的卵囊内越冬。蝗虫成年后,以植物叶子为食。这种蝗虫喜欢吃芦苇,稗草,白茅根茎,狗牙根和蒿属植物,虾草和海蓬子。长时间夜间不睡觉,白天出来,无明显趋光性。这些昆虫通常是独居的,只有在某些情况下才会变得更加丰富,并改变它们的行为和习惯,变得群居。蝗虫在幼年时长大,无害且数量少,对农业不构成重大经济威胁。但在适当的干旱条件下,植被迅速生长,蝗虫大脑中的血清素被迅速激发,使得独居无害的沙漠蝗虫变成了一群贪婪猖獗的害虫。这引发了一系列戏剧性的变化:蝗虫开始大量繁殖,当其种群足够密集时,它们开始群居和游牧(被描述为迁徙),在群落中形成有翼的成虫,并迅速剥夺田地,对农作物造成损害。蝗灾蔓延近日,肯尼亚、索马里、埃塞俄比亚等东非国家正在遭受25年来最严重的沙漠蝗虫灾害。沙漠蝗虫灾害在东非大规模肆虐,它已经破坏了数十万英亩的农田。截至去年12月底,近3600亿只蝗虫摧毁了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17.5万英亩的农田。其中,近400亿只蝗虫已经到达与中国接壤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并正在向东北方向蔓延。据悉,沙漠蝗虫侵袭了巴基斯坦第二大棉花基地信德省和东北部的旁遮普省,当地农作物基本绝收;蝗灾袭击印度,将使该国粮食减产30%-50%。


唐朝政治制度是什么

唐朝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唐代三省制的特点是在建立不久就向二省、一省转变。为了控制相权,皇帝逐渐使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预朝政,实际行使宰相的权力,但是由于没有宰相崇高的体制,所以便于控制。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这些宰相职务已经变成了一个崇高的虚衔,而真正的宰相却成为一种临时性质的职务。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主要有“平章事”和“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唐太宗贞观八年,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之名始于此。唐高宗永淳元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长兴四年为避讳(慕容延钊父名章),曾改为“同中书门下二品”,因为尚书仆射是职事官从二品。贞观十七年,萧瑀、李积并“同中书门下三品”,因为侍中、中书令是正三品,“同中书门下三品”之名始于此。高宗以后,宰相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衔,否则即使担任中书令也不能称为宰相,品位高者亦如此(有三公、三师头衔的除外)。三省合署议事、办公,三省职能逐渐趋向混同合一。为了三省之间协调行动,三省首长定期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事。自武德年间开始,中书、门下集议于政事堂,政事堂设于门下省。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由此,确立了中书省的中心地位。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政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印,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从此,中书门下正式成为宰相的办事机构。尚书省在唐代一度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旧称。中书省在唐代一度改称西台、凤阁、紫微省,旋复旧称。门下省在唐代一度改称东台、鸾台、黄门省等,旋复旧称。扩展资料: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省六部制

刘錡为什么说自己是浪荡公子,唯好声色犬马的人?历史

《宋史-刘锜传》。
  刘锜(1098——1162),字信叔,德顺军(今甘肃静宁)人。在宋金南北对峙、保卫江南半壁河山的战争中,英勇抗战,多次粉碎金军的进攻,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人民的尊敬。

  刘锜出身将门,其父仲武,是北宋沪州军节度使。刘锜少年时期就演习骑射,经常随父出征,机智勇武,“声如洪钟”,很有将帅风范。高宗即位后,因父荫功,被召入京,授阁门宣赞舍人,差知岷州(今甘肃岷县),为陇右都护。

  建炎二年(1128),金人兵分两路,对南宋王朝再度发起攻势。一路沿淮南下,一路继续攻取巴蜀。秦陇一带为四川屏障。金人打算先取陇蜀,进而顺江东下,以摧毁偏安东南的南宋政权。建炎三年(1129),高宗诏命同知枢密院事张浚为川陕宣抚处置使,督军西北,以阻金军深入腹地。浚见刘锜才智出众,任命为泾原经略使,兼知渭州(今甘肃平凉)。四年(1130),张浚鉴于金兵向淮南增兵,为了牵制其兵力,保卫东南之地,便在陕西集结刘锡、刘锜、吴玠、赵哲各部,决定在富平与金军会战。金主为加强陕西军事,调四太子兀术入陕督军。兀术入陕后,集大军于渭南东北50里的下邽,指挥金军将士,以柴土填平沼泽,进逼宋营。刘锜身先士卒,率军激战竟日,兀术被围,金大将韩常身负重伤。但后因环庆路经略使赵哲怯战退逃,造成宋军溃败。

  富平战后,金军乘胜进攻环州(今甘肃环县),刘锜命统治官李彦琪守渭州,自率轻骑驰援环州。不久,金军复攻渭州,锜又率军驰援,行至中途,渭州已失,守将降金,不得已遂引军退走德顺军(今甘肃静宁)。因此役之败刘锜被贬知绵州(今四川绵阳东)。

  绍兴三年(1133), 刘锜复职,任命为川陕宣抚司统制。四年(1134),驻陕金军企图大举入川,刘锜、吴玠等分守要塞,在仙人关地区激烈而艰苦的保卫战中,顶住了金军的攻势屡立战功,旋奉召还朝,被任命为江东路副总管,权领宿卫秦军。嗣后又率军镇戌京口(今江苏镇江)。

  九年(1139)宋金议和成功,宋向金称臣纳贡,金向宋归还黄河以南及陕西诸地。刘锜调任东京(今河南开封)副留守,节制军马,率王彦旧部“八字军”将士及家属37000人,益殿司亲军3000人,共40000人众,兼程北上赴任。十年(1140)五月进抵顺昌(今安徽阜阳)附近,闻金人撕毁协议背盟渡河,大举南侵,已占领开封,前锋直趋两淮。锜遂与将士舍舟登陆,入城措办御敌方略。其时金军前锋已进占成州(今河南淮阳),距顺昌仅300里。警报传来,城内人心惶惑。众将中也有“速归江南”,以保实力之议。刘锜鼓励诸将,抓住良机,“同心戮力”,“奋死报效国家”。即凿船沉舟,下令诸将分守各门,深入军民,上下动员,誓与金军决一死战。一时男人备战守,女人砺刀剑,群情振奋。刘锜亲自上城督工,设战具,筑壁垒,取伪齐所造的战车,以轮辕埋城上,又收集民户门扉,以代篱笆。经六昼夜的修备,大体粗毕。这时,金军前哨游骑已渡颖河至城下,锜事先在城下设有埋伏,乘其不备,一举击溃来敌,生擒千户阿里等人。经审讯知金将韩常在距城30里之白沙涡下寨。刘锜于当夜遣精锐千余人前往劫寨,斩杀颇重。次日,金三路都统葛王褒引兵三万与龙虎大王合并至城下挑战,锜命守城军兵以强弩猛射,待金兵受挫稍退,猝然打开城门率步兵反扑,击杀敌军铁骑数千,溺河死者甚众,初战告捷。四月后,锜又派骁将阎充率壮士数百,乘雨夜袭击金营,金兵不战自乱,自相攻击,积尸盈野,退败数十里。这时兀术坐镇开封,闻金军在顺昌受挫,立即索靴上马,率众亲赴前敌。军至淮阳停留一宿,治战具,备粮秣,仅七天即达顺昌。刘锜闻报,乃召集众将会于城上,研讨对策。部分将领认为现已屡捷,应承此势,全师南归。锜说:“朝廷养兵千日,正为缓急之用。况今已挫敌锋,军威已振,虽敌我力量悬殊,然有进无退。再者敌营离我甚近,兀术又引军增援,若我军一动,敌必追击,战于野外,老幼先乱,必致狼狈……则平生报国之志,反成误国之罪。故不如背城一战,于死中求生。”众将感奋,愿为效命。于是派曹成故意遇敌落马受俘,诡称“锜乃喜好声色之徒,以图安乐之辈,乃太平时期边帅之子,非将帅之材”,以麻痹敌人。兀术听后,信而不疑,大喜道:“此城易破耳。”遂令弃用鹅车炮具,驱兵城下。刘锜一面下书约兀术会战,挫敌锐气,一面暗遣土人至颖河上游及草地施药,使其兵马食后生病,以削弱其战斗力。兀术见书,果然中计,盛怒应战,于翌日率十万之众攻城,集主力于东西两门,刘锜部将多主张先击敌之较为薄弱的韩常所部,而刘锜主张先战兀术,“兀术一动,则余者无能为矣。”于是集中精锐于兀术方面。清晨接战,锜只派少数兵力防守,大部将士轮休于羊马垣下,养精蓄锐。至午,天气炎热,金兵力疲,刘锜见时机已到,先遣数百人出西门反击韩常,此后又以数千精锐出南门,绕至兀术主力之侧,短兵相接,猛砍曾在宋金战场上称雄一时的金军“拐子马”,杀敌5000余人,大获全胜。兀术引军移于城西,欲掘壕自卫,但当晚大雨,平地水深尺余,锜引军劫寨,斩杀逾万,兀术立脚不住,拔营败还开封。顺昌之捷,宋军士气大振。高宗授刘锜为泰武军节度使,沿淮制置使,后又加授淮北宣抚判官,还师太平州(今江苏扬中县)。

  十一年(1141),兀术又集大军渡淮南下,进攻庐(今安徽合肥)、和(安徽和县)二州,刘锜奉命率军渡江,直抵庐州,与张浚、杨沂中军会合。时金兵已深入其境,刘锜引兵出清溪,两战皆胜。后至柘皋(今安徽巢县西北),再次大破金主力军,兀术被迫北退。柘皋之战,刘锜虽有大功而未得封赏,皆因与宣抚张浚有隙之故。不数日,张浚军士纵火劫锜营寨,被锜擒获十余人,斩首示众。张浚反说是锜故意侮辱自己,遂责问刘锜:“我为宣抚,尔乃判官,何得斩吾军士?”刘锜反诘道:“不知是宣抚军,我斩的是劫寨贼。”张浚百般抵赖,欲呼军士对质,锜正色而言:“我为国家将帅,如果有罪,宣抚当陈言于朝廷,岂得与卒伍对质?”遂长揖上马而去。至此二人之隙益深。班师还朝后,张浚与秦桧合谋,解除刘锜兵权,命知荆南府(今湖北江陵)。

  十七年(1147),侍郎魏良臣数次进言说刘锜乃当世名将,不应久闲于外,于是帝复命刘锜知潭州(今湖南长沙),加太尉,兼领荆南兵马。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亲统大军60万南下,长驱大进。刘锜被任命为江、淮、浙西制置使,节制诸路军马。八月,屯驻扬州,派兵扼守清河口,于水中暗伏水手,遇有敌船,用钉凿沉,阻金兵进攻淮西。驻守淮西大将王权,闻金兵大至,不战而逃,庐、和二州先后俱失。金兵乘势沿江而下,遣大将高景山进军扬州。时刘锜正患重病,不得不引军退驻瓜州,并船渡难民到江南。几天后,高景山催军猛攻,其势甚锐。刘锜震怒,抱病跃马径出,麾军突阵,督众死战。后由于战马受伤,弃骑步战,杀开一条血路,回营易马后,领兵复战。高景山猝不提防,被刘锜挥刀劈于马下,金兵立时大乱,向后撤退;锜亦收兵回营。经此一战,刘锜病情益剧,乃上书要求解除兵权,留其侄刘汜率1500人扼守瓜州渡口,都统李恒率8000人援应。这时,直枢密院事叶义问督江淮,至镇江见刘锜病重,未便与论战事,命李横暂统锜兵渡江,与刘汜配合北击。李横等众将认为不可,独刘汜骄敌,颇愿出战。问刘锜,锜亦摇手示意,以为不可。汜不信,遂拜家庙而行。李横因叶义问催促不已,便与刘汜渡江而北。刚登陆,敌大队骑兵,如狂风暴雨,迎头冲来。刘汜见势胆怯,登舟返奔,李横孤军当敌,殊死力战,将士伤亡甚众。刘锜得知败耗,又闻金兵进逼甚紧,病愈重。其间都督府参军虞允文至军劳师,见战事危急,大有全线崩溃之势,毅然督舟师与金军战于大江之上,顶住了金军的进攻,扭转了战局。后虞允文赴镇江看视刘锜,锜执其手,老泪纵横,感慨地说:“老朽之病,何必探问,朝廷养兵年,一枝不施,大功反出一儒生,真令我辈愧死。”后刘锜奉命还朝,提举万寿观,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呕血数升死亡,谥号武穆。

  刘锜慷慨沉毅,颇具雅量,不亏为一代名将。富平之役,力战有功,顺昌之捷,威震中原,柘皋一战,金人丧胆,但由于投降派的阻难、排挤,其大志终不得展,以至忧愤而死。


《新唐书·韩愈传》原文及翻译

《新唐书·韩愈传》原文: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终秘书郎。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晋卒,愈从丧出,不四日,汴军乱,乃去。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剌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行,众皆危之。元稹言:“韩愈可惜。”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愈至,廷凑严兵迓之,甲士陈廷。既坐,廷凑曰:“所以纷纷者,乃此士卒也。”愈大声曰:“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意同贼反邪?”语未终,士前奋曰:“先太师为国击朱滔,血衣犹在,此军何负,乃以为贼乎?”愈曰:“以为尔不记先太师也,若犹记之,固善。天宝以来,安禄山、史思明、李希烈等有子若孙在乎?亦有居官者乎?”众曰:“无。”愈曰:“田公以魏、博六州归朝廷,官中书令,父子受旗节;刘悟、李祐皆大镇。此尔军所共闻也。”众曰:“弘正刻,故此军不安。”愈曰:“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众欢曰:“善。”廷凑虑众变,疾麾使去。因曰:“今欲廷凑何所为?”愈曰:“神策六军将如牛元翼者为不乏,但朝廷顾大体,不可弃之。公久围之,何也?”廷凑曰:“即出之。”愈曰:“若尔,则无事矣。”会元翼亦溃围出,延凑不追。愈归奏其语,帝大悦。《新唐书·韩愈传》翻译:韩愈,字退之,是邓州南阳人。他的父亲叫韩仲卿,做官武昌令,有很好的政绩,离开之后,县里的百姓刻石碑来歌颂他的功德。最终做官做到秘书郎。韩愈三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孤儿,他跟随大哥韩会贬官到岭外居住。韩会去世之后,嫂子郑氏抚养他。韩愈从开始读书,每天都能记诵几千几百字,等到长大,能够完全贯通《六经》、诸子百家的学问。韩愈考中了进士。正赶上董晋做宣武节度使,上表章让韩愈做了观察推官。董晋去世之后,韩愈跟随灵柩离开京城,不到四天,汴梁的军队作乱,韩愈于是就离开了。华阴令柳涧犯了罪,前刺史弹劾他,但还没有得到回复,刺史就被罢免了。柳涧暗示百姓拦住(他)索要军队食宿费和劳役的钱。后刺史很厌烦他这样做,追究他的案件,朝廷将柳涧贬为房州司马。韩愈经过华州的时候,以为刺史与人相互勾结,便上疏惩治他们。不久,御史再一次勘问,得到柳涧收受贿赂的证据,再一次贬官,做了封溪县尉。韩愈因此重新担任博士。韩愈才华横溢,却多次被贬,官职也下降了,于是,就写了《进学解》来表明心迹。宪宗派使者前往凤翔迎请佛骨进入皇宫禁苑,三天后,才送到佛寺中供养。韩愈很厌恶这种行为,就上书朝廷(建议废止)。韩愈的奏章送上去,皇上看了大怒,拿着奏章给宰相看,要将韩愈处死。裴度、崔群进谏说:“韩愈言语冒犯,惩罚是应该的。但是,一个人如果不是怀有一颗忠心,怎么可能这样做?希望皇上稍微宽贷他,从而引导群臣进谏。”皇上说:“韩愈说我奉侍佛教过分了,还可以宽容。至于说自东汉信奉佛教以来,天子都寿命短,这种话多么荒谬?韩愈,只是朝廷一个臣子,胆敢狂妄若是,坚决不可以赦免!于是,全国上下都感到恐惧。即使是外戚替韩愈说情,还是被贬为潮州刺史。镇州动乱,士兵杀了田弘正,立王廷凑做节度使,皇上下诏让韩愈前往招抚。韩愈出发后,大家都认为有危险。元稹说:“韩愈可惜了。”穆宗也后悔,让韩愈便宜行事,不要进入乱军中去。韩愈到了,王廷凑整顿军士迎接他,让兵士穿上铠甲站立堂上。大家坐下后,王廷凑说:“变乱发生,就是这些士卒闹的。韩愈大声喝道:“天子认为你有将帅之才,所以赐予你节杖,哪里会料到你会与贼人一道造反呢?”话还没说完,一个士兵上前激愤地说:“先太师为国家抗击朱滔,血衣还在,我们的军队哪里对不起朝廷了,却说我们是叛贼?”韩愈说:“我以为你们不记得先太师了,如果还记得,那很好。天宝以来,安禄山、史思明、李希列有孩子或者孙子在吗?还有在做官的吗?”众人说:“没有。”韩愈说:“田公率领魏博六州来归顺朝廷,做到中书令的职务,父子都做了节度使。刘悟、李祐统领的也都是大镇。这些也都是你们都知道的。”众人说:“田弘正很刻薄,所以,这里的兵士不能安身立命。”韩愈说:“但是你们也害了田公,又残害了他的家人。还有什么好说的?”众兵士都说:“好吧。”王廷凑担心军心摇动,赶忙叫他们都出去。然后,对韩愈说:“您想让我干什么呢?”韩愈说:“神策六军的将领,像牛元翼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但朝廷顾全大局,不能把他丢弃不管。你长时间围困他们,为什么呢?”王廷凑说:“我马上就放他出城。”韩愈说:“如果是这样,那就没什么事了。”正逢牛元翼突围出来,王廷凑也就不再追赶。韩愈回朝报告皇上,皇上很高兴。调韩愈担任吏部侍郎。

《新唐书·韩愈传》原文及翻译

《新唐书·韩愈传》原文及翻译如下:一、原文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终秘书郎。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晋卒,愈从丧出,不四日,汴军乱,乃去。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二、翻译韩愈,字退之,是邓州南阳人。他的父亲叫韩仲卿,做官武昌令,有很好的政绩,离开之后,县里的百姓刻石碑来歌颂他的功德。最终做官做到秘书郎。韩愈三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孤儿,他跟随大哥韩会贬官到岭外居住。韩会去世之后,嫂子郑氏抚养他。韩愈从开始读书,每天都能记诵几千几百字,等到长大,能够完全贯通《六经》、诸子百家的学问。韩愈考中了进士。正赶上董晋做宣武节度使,上表章让韩愈做了观察推官。董晋去世之后,韩愈跟随灵柩离开京城,不到四天,汴梁的军队作乱,韩愈于是就离开了。华阴令柳涧犯了罪,前刺史弹劾他,但还没有得到回复,刺史就被罢免了。柳涧暗示百姓拦住(他)索要军队食宿费和劳役的钱。后刺史很厌烦他这样做,追究他的案件,朝廷将柳涧贬为房州司马。韩愈经过华州的时候,以为刺史与人相互勾结,便上疏惩治他们。不久,御史再一次勘问,得到柳涧收受贿赂的证据,再一次贬官,做了封溪县尉。韩愈因此重新担任博士。韩愈才华横溢,却多次被贬,官职也下降了,于是,就写了《进学解》来表明心迹。

108星宿分别是谁?

二十八星宿
东方苍龙七宿,青色:角木蛟 亢金龙 氐土貉 房日兔 心月狐 尾火虎 箕水豹;
南方朱雀七宿,红色:井木犴 鬼金羊 柳土獐 星日马 张月鹿 翼火蛇 轸水蚓;
西方白虎七宿,白色:奎木狼 娄金狗 胃土雉 昴日鸡 毕月乌 觜火猴 参水猿;
北方玄武(龟和蛇)七宿,黑色:斗木獬 牛金牛 女土蝠 虚日鼠 危月燕 室火猪 壁水獐。


108星宿
1 天魁星 呼保义 宋江
2 天罡星 玉麒麟 卢俊义
3 天机星 智多星 吴用
4 天闲星 入云龙 公孙胜
5 天勇星 大刀 关胜
6 天雄星 豹子头 林冲
7 天猛星 霹雳火 秦明
8 天威星 双鞭 呼延灼
9 天英星 小李广 花荣
10 天贵星 小旋风 柴进
11 天富星 扑天雕 李应
12 天満星 美髯公 朱仝
13 天孤星 花和尚 鲁智深
14 天伤星 行者 武松
15 天立星 双枪将 董平
16 天捷星 没羽箭 张清
17 天暗星 青面獣 杨志
18 天佑星 金枪手 徐宁
19 天空星 急先锋 索超
20 天速星 神行太保 戴宗
21 天异星 赤髪鬼 刘唐
22 天杀星 黒旋风 李逵
23 天微星 九纹龙 史进
24 天究星 没遮拦 穆弘
25 天退星 挿翅虎 雷横
26 天寿星 混江龙 李俊
27 天剣星 立地太歳 阮小二
28 天平星 船火児 张横
29 天罪星 短命二郎 阮小五
30 天损星 浪里白跳 张顺
31 天败星 活阎罗 阮小七
32 天牢星 病关索 杨雄
33 天慧星 拚命三郎 石秀
34 天暴星 两头蛇 解珍
35 天哭星 双尾蝎 解宝
36 天巧星 浪子 燕青
七十二地煞星 座次 星名 绰号 姓名 37 地魁星 神机军师 朱武 38 地煞星 镇三山 黄信 39 地勇星 病尉遅 孙立 40 地杰星 丑郡马 宣赞 41 地雄星 井木犴 郝思文 42 地威星 百胜将 韩滔 43 地英星 天目将 彭玘 44 地奇星 圣水将 单廷圭 45 地猛星 神火将 魏定国 46 地文星 圣手书生 萧让 47 地正星 鉄面孔目 裴宣 48 地辟星 摩云金翅 欧鹏 49 地阖星 火眼狻猊 邓飞 50 地强星 锦毛虎 燕顺 51 地暗星 锦豹子 杨林 52 地辅星 轰天雷 凌振 53 地会星 神算子 蒋敬 54 地佐星 小温侯 吕方 55 地佑星 赛仁贵 郭盛 56 地霊星 神医 安道全 57 地獣星 紫髯伯 皇甫端


历史上是否真有108星宿?

历史上没有水浒传里108将。在宋徽宗宣和年间,确有宋江其人及其领导的梁山泊起义,这就是淮南地区宋江等三十六人“横行河朔”的历史事件,但不像《水浒传》所写的有一百零八将,也没有那么多生动的戏剧性场面。这三十六个人在正史书没有客观具体的记录,大部分是根据民间传说再加工而成的,宋元之际,还有不少取材于水浒故事的话本。在元杂剧中,梁山英雄已由36人发展到108人。施耐庵把有关水浒的故事和人物整理加工,在创作《水浒传》过程中,忠实地接受了人民的观点,这是《水浒传》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从《宋史·侯蒙传》《宣和遗事》等的记载看,只有三十六人。据郎瑛《七修类稿》载,这三十六人为:宋江、晁盖、吴用、卢俊义、关胜、史进、柴进、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张青、燕青、孙立、张顺、张横、呼延绰、李俊、花荣、秦明、李逵、雷横、戴宗、索超、杨志、杨雄、董平、解珍、解宝、朱仝、穆横、石秀、徐宁、李英、花和尚、武松。这个名单有一个可疑之处就是,作为一次有影响的农民起义,仅三十六人就“横行齐魏”,官兵数万人不能抵抗,这是不可能办到的。因此有人认为这三十六人可能是起义军大小领袖的总数,也就是说与宋江一起举事起义的三十六条好汉,后来每一个好汉统率一支部队,但为了方便起见,仍以三十六人的名字称呼,这种解释倒也合理。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人数,由于史无记载,确切数字无法统计。扩展资料:梁山108将结局与归宿。首先看梁山排行前十的几个人,宋江被封官之后不久就被朝廷用毒酒杀死,而在此之前,卢俊义被朝廷下药,结果在坐船时失足落水而丢命。吴用听到宋江死了之后,十分痛苦,也不想活了,结果遇到同样不想活的花荣,两人一起去宋江墓前上吊而死。公孙胜同学得到了善终,这得益于他无欲无求,同时他早就看穿这一切,于是招安后直接回蓟州出家,而关胜则在征方腊胜利后被朝廷封为左将大名府正兵马总管。林冲最不值,大仇未报,结果征方腊过程中得了中风,武松照顾了他半年之后死了。呼延灼被朝廷封为御营兵马指挥使,而柴进也看透了朝廷,为免一死,故意说自己生病,后来告老还乡。三十六天罡中,大财主李应和朱仝的下场都不错,前者被朝廷封为中山府郓城都统制,后者被封为保定府都统制。而鲁智深则是圆寂坐化,武松在六和寺出家,活了八十岁。董平则死在战场上,当时为了救张清,结果被人一刀两断。张清同样是在独松关被杀。而杨志和穆弘、张横、杨雄则是在征方腊时生病而死,李逵则被宋江一杯毒酒杀死,徐宁、索超和刘唐都是在攻打杭州时被杀,只有戴宗在征方腊胜利后被封兖州府都统制,但他宁愿到泰安岳庙陪堂,过了一生。史进是在昱岭关被庞万春射杀,雷横、阮小二、阮小五、石秀和张顺,以及解珍解宝都是战死,其中张顺死得最惨,被万箭穿心。李俊和阮小七都活了下来,前者去了国外当了国王,而小七则在被封为盖天军都统制的情况下,故意穿着龙袍戏耍被削职为民。燕青,看穿一切,消失于江湖。在七十二地煞中,朱武被朝廷封为武奕郎兼诸路都统领,但是后来还是追随公孙胜去修炼法术。黄信、孙立、裴宣、杨林和凌振、杜兴、邹润、孙新都被授武奕郎。乐和萧让留在了东京,蒋敬宋清回家当了农民,安道全成了御医,皇普端成了宫中兽医,金大坚御前听用,顾大嫂回了老家,蔡庆征方腊后返乡为民,童威童猛跟随李俊出国。其中在作战中阵亡的有宣赞、郝思文、韩滔、鲍旭、彭玘 、项充、李衮 、单廷珪 、魏定国,孟康 、侯健 、陈达 、杨春 、郑天寿 。以及欧鹏、邓飞、 邹渊、马麟、燕顺、龚旺、穆春 、曹正 、宋万 、杜迁 、薛永 、施恩 、周通 、蔡福、朱贵、李忠、李立 、李云 、焦挺 、石勇、张青 、孙二娘、王定六、郁保四、段景住。宋江的贴身保镖吕方和郭盛被滚石砸死,模范夫妻王英和孙二娘战死,同样战死的还有孔亮,哥哥孔明则是病死,同样病死的还有白胜。死得最不值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被毒蛇咬死的丁得孙,还有就是得肠胃炎的时迁。这就是全部108将的结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浒传 (元末明初传为施耐庵创作长篇小说)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文史>>99%的中国人不知道的历史真相>>第一章 这些“真相”不存在 别把《水浒传》当真实的历史

求福禳灾的解释

求福禳灾的解释禳: 祈祷 消灾。祈求福运 降临 ,灾害消除。 词语分解 求福的解释 求神赐福。《诗·大雅·旱麓》:“岂弟 君子 ,求福不回。”《 国语 ·周语上》:“不禋於神,而求福焉,神必祸之。” 汉 班固 《 * 通·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 天下 求福报功。”《豆棚闲话·陈斋长论地谈 禳灾的解释 亦作“ 禳灾 ”。谓禳除灾祸。《文选·张衡<东京赋>》:“冯相观祲,祈禠禳灾。” 李善 注:“禳,除也;灾,祸也。谓求祈福而除灾害也。” 宋 邵雍 《无名公传》:“人告之以修福,对曰:‘ 未尝 为不善。


祈禳的祈福和禳灾

是 道教 最 富 特 色 的 法 术 。祈 即 祈 祷 , 指 祷 告 神 明 以 求 平 息 灾 祸 、 福 庆 延 长 : 内 容 广 泛, 几 乎 覆 盖 社 会 生 活 的 一 切 方 面 。 有 祈 晴 、 祈 雨 、 驱 蝗 、 祛 病 、 遣 瘟 等 祈 求 解 除 灾 患 的 祈 祷 , 也 有 祈 嗣 、 祈 寿 、 祈 福 以 及 企 求 国 运 绵 久 一 类 以 求 福 祉 为 主 的 祈 祷 。 这 些 祈 禳 自 然 灾 害 的 活 动 , 比 较 频 繁 的 是 祈 雨 。 道 教 祈 雨 通 常 要 举 行 重 大 的 科 仪 。 宋 以 後 , 雷 法 盛 行 , 祈 祷 主 要 通 过 召 役 雷 部 神 将 执 行 。 而 所 谓 将 , 也 即 是 自 己 元 神 , 故 祈 祷 中 特 重 气 法 。 在 中 符 咒 诀 步 等 仍 起 著 重 要 作 用 , 而 符 常 居 於 核 心 地 位 。 比 如 《 石 匣 水 府 起 风 云 致 雨 法 》 ( 载 《 道 法 会 元 》 卷 一 百 三 十 一 ) 引 火 师 汪 真 君 的 话 说 :久 晴 不 下 雨 , 田 中 禾 庄 稼 乾 枯 , 应 当 奏 报 玄 天 上 帝 。 请 求 派 遣 水 部 张 元 帅 驱 赶 神 龙 降 雨 。 或 者 用 铁 板 , 或 者 用 新 瓦 一 片 , 画 二 张 符 , 投 放 到 河 源 深 潭 水 洞 和 龙 井 等 有 灵 异 的 地 方 。 或 者 想 要 刮 起 风 来 , 用 活 鲤 鱼 一 尾 , 放 两 张 符 在 鱼 腮 中 , - - 但 要 用 很 小 的 纸 片 书 符 , 放 入 有 龙 的 , 并 用 皂 色 旗 在 静 默 中 召 唤 丁 将 军 和 壬 将 军 念 ( 前 面 介 绍 过 的 ) 咒 , 将 旗 向 空 中 挥 舞 指 挥 , 狂 风 就 会 吹 起 。 或 者 想 要 祈 雨 , 建 立 法 坛 , 召 请 神 将 , 烧 召 水 部 丁 、 壬 二 将 的 符 , 存 想 心 中 赤 精 之 气 下 降 , 肾 中 黑 精 之 气 上 腾 , 二 气 在 脾 藏 中 黄 部 位 混 合 , 沿 夹 椎 直 上 十 二 重 楼 , 透 出 脑 顶 , 存 於 空 中 。 存 想 丁 、 壬 二 将 军 与 空 中 之 气 相 合 为 一 , 张 大 判 官 居 於 中 间 , 丁 壬 诸 神 将 、 五 湖 四 渎 、 九 江 、 八 河 一 切 水 部 神 司 都 在 头 顶 空 中 。 便 存 想 我 身 为 玄 天 上 帝 , 面 对 天 门 , 报 告 祈 雨 事 由 , 随 著 念 《 水 府 神 咒 》 、 《 天 蓬 咒 》 、 《 天 童 经 》 、 《 灵 书 中 篇 》 各 七 遍 。 存 想 诸 神 驱 使 龙 部 役 使 电 神 , 吹 起 大 风 , 降 下 大 雨 。 ( 久 晴 不 雨 , 田 禾 枯 槁 , 宜 奏 玄 帝 , 丐 差 张 水 部 驱 龙 行 雨 。 或 用 铁 板 、 或 用 新 瓦 一 片 , 书 二 符 , 投 於 川 源 潭 洞 坳 井 有 灵 异 去 处 。 或 欲 起 风 , 用 活 鲤 鱼 一 尾 , 顿 二 符 於 腮 中 , 但 用 小 小 纸 片 书 之 , 放 有 龙 处 , 却 用 皂 旗 默 召 丁 壬 二 将 , 念 前 咒 向 空 中 扬 舞 指 挥 之 。 狂 风 即 至 。 或 欲 祈 雨 , 建 坛 召 将 , 烧 召 水 部 丁 壬 符 , 存 心 火 赤 精 之 下 降 , 肾 水 黑 表 之 上 腾 , 二 混 合 於 中 黄 之 位 , 从 夹 脊 直 上 十 二 重 楼 , 透 出 顶 门 , 在 空 中 。 存 丁 壬 二 将 与 空 中 来 者 相 合 , 张 大 判 官 居 中 , 丁 壬 诸 神 、 五 湖 四 渎 、 九 江 八 河 一 切 水 司 翕 然 会 於 顶 上 空 中 。 却 存 吾 身 为 玄 天 上 帝 , 面 天 门 , 白 祈 雨 事 , 因 念 《 水 府 神 咒 》 、 《 天 蓬 咒 》 、 《 天 童 经 》 、 《 灵 书 中 篇 》 各 七 遍 。 存 诸 神 驱 龙 役 电 , 奔 风 行 雨 。 ) 这 儿 介 绍 的 只 是 祈 雨 法 的 一 种 , 各 派 道 法 行 持 方 法 不 尽 相 同 , 但 建 坛 召 将 ( 一 般 都 是 召 雷 部 、 水 部 神 将 为 主 ) 、 以 符 、 檄 ( 用 於 召 将 的 官 方 文 书 ) 发 往 有 关 神 府 , 或 者 上 章 奏 於 上 帝 天 廷 , 是 常 见 的 法 门 。道 士 用 发 符 、 上 章 奏 、 召 役 龙 王 及 雷 部 神 祗 等 法 祈 雨 祷 晴 , 何 以 有 效 验 ? 历 来 评 论 和 对 原 因 的 分 析 不 一 。 但 有 一 点 可 以 肯 定 , 祈 雨 有 验 的 原 因 与 道 士 学 习 过 载 有 大 量 气 象 学 知 识 的 道 经 有 关 。 譬 如 《 盘 天 经 》 、 《 雨 旸 气 候 亲 机 》 等 书 都 是 披 著 神 学 外 衣 的 气 象 学 著 作 , 它 们 分 析 气 象 资 料 已 经 相 当 精 细 。 比 如 《 雨 旸 气 候 亲 机 》 说 :日 未 出 , 先 拂 晨 ( 拂 晓 ) 於 东 方 日 出 处 验 之 : 黑 云 如 鸡 卵 、 如 旗 、 山 阵 、 鸟 、 、 龙 头 、 蛇 、 灵 芝 、 牡 丹 , 并 应 当 日 未 申 时 有 雷 雨 ; 或 紫 黑 云 穿 贯 日 及 在 日 上 下 , 并 应 当 日 ( 有 雨 ) ; 若 黑 云 如 鱼 鳞 , 主 有 风 , 三 日 後 方 主 有 雨 。道 士 有 这 么多 气 象 知 识 , 行 法 自 然 容 易 成 功 。 他 们 在 观 察 了 风 、 云 、 雾 、 日 诸 象 , 可 以 有 雨 时 才 施 法 , 否 则 只 能 断 天 意 不 欲 降 雨 , 不 可 祈 求 。

上一篇:akb48永远在一起

下一篇:卓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