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簟秋

时间:2024-05-05 10:20:01编辑:莆田seo君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欣赏

【学词点滴015】




读这首词,就像聆听山间的溪水,安静、舒缓、绵长、幽幽的,不激越,但有一种被打动的心绪,就像拨动了一根琴弦,那轻柔的旋律渐渐的氤氲开来,久久不绝。从词的结构上来看,句子非常整齐,每行十五字,都是七四四的结构,四行六十字,上下片各三平韵。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思念都在心底,不动声色,却绵密悠长,挥之不去。

初看上片,场景比较跳跃,似乎有点零乱,大家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一种说法是从早上想到晚上,一刻也无法停止思念。我设想的场景是,李清照解下罗裙,百无聊赖地独自一人斜靠在床上,窗外池塘了里的莲花已经凋零,秋天倏忽间就来了,夏末秋初时节,凉席还没有换下,躺在床上有丝丝的凉意。

我翻遍词典,也没有发现“解”字有“提”的含义,所以还应该是“解下”的本义,“兰舟”乃闺床的雅称,罗裳相当于现在的外套,她解下罗裙,斜倚床榻,一个人的思绪就幽幽地荡开了。这是一个青春少妇思念丈夫的情景。

下片的后三句并不是实景,而是她的遐想。月圆之夜,雁子已经归巢,不可能看见雁字飞行的轨迹,她躺在床上思念赵明诚,她在想赵明诚怎么不给她写信呢?这个时节,雁子飞回南方来了,天上的月亮圆了,皎洁的月光洒落在床上,可是她却独自一人,雁子和月亮都是一种反衬。

下片是感慨,用字非常浅白,但却产生了两个经典的看、句子:“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入上平平,上去平平。“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平去平平,去去平平。心中的波澜都体现在了字句的节奏上,起伏悠长,而且平声中,相思阴平,闲愁转阳平,“头”字弱读,眉头阳平,心头又转阴平。两个句子的对仗也十分工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忧伤中有一丝欣慰和甜蜜。“闲愁”两字是唐人发明的,用在这里恰到好处,这是上片场景的概括,是一种小资的“无病呻吟”的美。“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心头和眉头本来是并列的,李清照却把它们分出个先后,而且上下起伏,情绪一下子流动了起来。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很美!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及赏析

【 #诗词鉴赏# 导语】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下面是 考 网为大家带来的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注释
红藕:红色的荷花。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兰舟:此处为船的雅称。
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月满西楼:意思是鸿雁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意思是,眉上愁云刚消,心里又愁了起来。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一个首先要辨明的问题。根据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有的词选认为,此说“和作品内容大体符合。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词的上阕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写荷花凋谢、竹席浸凉的秋天,空灵蕴藉。“红藕”,即粉红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表面上写出荷花残,竹席凉这些寻常事情,实质上暗含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赞美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写其白天泛舟水上之事:词人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轻解”与“独上”,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她的神态、举动。“轻”,写手脚动作的轻捷灵敏,表现出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心情。正因为是“轻”,所以谁也不知道,连侍女也没让跟上。“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点明了下阕“愁”字的症结。“独上兰舟”,正是她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昔日也许双双泛舟,而今独自击楫,恩爱情深、朝夕相伴的的丈夫久盼不归,怎不教她愁情满怀。“云中谁寄锦书来?”惦念丈夫,望眼欲穿,真是一封“家书抵万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她思夫的迫切心情,突然自现的外在表现。作者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鲜明,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月满西楼”写月夜思妇凭栏望眺。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盼望音讯的她仰头叹望,竟产生了雁足回书的遐想。难怪她不顾夜露浸凉,呆呆伫立凝视,直到月满西楼而不知觉。

  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言眼前的落花流水可不管你的心情如何,自是飘零东流。其实,这一句含有两个意思:“花自飘零”,是说她的青春象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只要我们仔细玩味,就不难发觉,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正是从两个“自”字中表现出来的。这就是她之所以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关键所在,也是她俩真挚爱情的具体表现。当然,它所喻的人世的一切诸如离别,均给人以无可奈何之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由己及人,互相思念,这是有情人的心灵感应,相互爱慕,温存备致,她想到丈夫一定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心心相印、情笃爱深,相思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思绪流诸笔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相思之情笼罩心头,无法排遣,蹙着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其内心的绵绵愁苦挥之不去,遣之不走。“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把真挚的感情由外露转向内向,迅疾的情绪变化打破了故作平静的心态,把相思之苦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与愁情,独守空房的孤独与寂寞充满字里行间,感人至深。这和李煜《乌夜啼》“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境,成为千古绝唱。

  总之,《一剪梅》笔调清新,风格细腻,给景物以情感,景语即情语,景物体现了她的心情,显示着她的形象特征。词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玉簟秋是啥意思?

词牌名。即《一剪梅》。宋李清照《一剪梅》词有"红藕香残玉簟秋"句,故名。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先写清秋时节与爱人别后,独上兰舟以排遣愁怀,西楼望月恨雁来无书,再以两地相思之情如同花飘零、水流东那样出之自然来说明此情无由消除,寄寓着词人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全词不饰雕饰,明白如话,以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展示出一种婉约之美,格调清新,意境幽美,称得上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佳作。作品原文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白话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地提着丝裙,独自登上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那排成人字形的雁群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西边的亭楼。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我两个人,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遣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地缠绕上了心头。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来自哪首诗词

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首《一剪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写给丈夫赵明诚的相思之词。千百年来,不知道感动了多少有情人。表达此意思的词语还有:1、白头偕老汉语成语,拼音是bái tóu xié lǎo,意思是指夫妻感情和谐,共同生活直到老年。也作“白头到老”、“白首偕老”。出自明·陆采《怀香记·奉诏班师》:“孩儿,我与你母亲白头偕老,富贵双全”。2、百年好合百年好合,汉语成语,拼音是bǎi nián hǎo hé,指祝福两人一辈子情投意合。百年,极言时间之长,也用以代指一辈子;好合,指情投意合。出自《粉妆楼》第一回:“百年和合,千载团圆恭喜!”。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全诗是什么?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释义:一种离别的相思,你和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出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作者:李清照 (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赏析:李清照这首词主要是抒写她的思夫之情,李清照这首词在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因而富有艺术感染力,仍不失为一篇杰作。其特点是:一、词中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异其趣。二、作者大胆地讴歌自己的爱情,毫不扭捏,更无病态成份;既象蜜一样的甜,也象水一样的清,磊落大方。它和那些卿卿我我、扭捏作态的爱情,泾渭分明。三、李词的语言大都浅俗、清新,明白如话,这首词也不例外。但它又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在通俗中多用偶句,如“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等等,既是对偶句,又浅白易懂,读之琅琅上口,声韵和谐。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主要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夏日绝句》《念奴娇·萧条庭院》、《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清平乐·年年雪里》、《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减字木兰花·浪淘沙帘外五更风》、《点绛唇·寂寞深闺》等。

玉簟秋什么意思

“玉簟秋”的意思是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出自《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原文: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登上小船。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
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创作背景:
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李清照嫁与赵明诚,婚后伉俪之情甚笃。而后其父李格非蒙冤,李清照亦受到株连。被迫还乡,与丈夫时有别离。这不免勾起她的许多思念之情,写下了多首词篇,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代表作。


红藕香残玉簟秋是什么意思?

“红藕香残玉簟秋”的意思是红藕已经凋谢,香味也消散了,只留下了残破的玉簟,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以及人生中美好的时光和爱情的凋零。【出处】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原文节选】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译文】红藕的香气已经褪去,玉簟上秋意渐浓。我轻轻解下罗裳,独自坐上兰舟。在云层之间,是否有人寄来锦书?等到秋天的雁儿回来传信,这时西楼上的月儿圆满了。【赏析】这首词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用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种惆怅之情,表达了词人对逝去的青春和离别的思念之情。红藕香、玉簟秋,是对时光易逝的感叹,也是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回忆。词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和“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则是表现了词人的离愁别绪,思念之情。整首词用词简练、意境深远,感情真挚,展现了李清照婉约派词人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词艺。【创作背景】 李清照生活在宋朝,是一位女性词人。她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家境富裕。但随着金兵入侵,她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李清照的作品逐渐从轻松愉快转为悲壮感伤。这首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就是她在此时期创作的代表之一,抒发了她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注释】红藕:指莲藕,象征着纯洁和高尚。 玉簟:簟是一种铺在床上的席子,玉簟即指华丽精致的席子。 兰舟:一种华贵的船只,也代表着高雅、清新之意。 锦书:即精美的书信,常常代表着亲情、友情等情感。【生活启示】“红藕香残玉簟秋”这句话是李清照的《一剪梅》中的词句,意味着已经到了秋天,红藕香味消退,而躺在簟上的玉枕已经冷了。它所表现的情感是孤独、忧伤和离别。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面临这样的情况,有些人和事物在我们生命中不可避免地离去,而我们则要面对孤独、忧伤和失落。但这些经历也会让我们更加坚强,更有勇气去面对未来的挑战和困难。另外,“红藕香残玉簟秋”这句话也提醒我们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因为一切都是暂时的,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珍惜眼前人,让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都变得更加美好和有意义。

红藕香残玉簟秋读音

  读作:hóng ǒu xiāng cán yù diàn qiū,红藕香残玉簟秋。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意思是: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登上小船。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赏析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词人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全词以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展示出一种婉约之美,格调清新,意境幽美。

红藕香残玉簟秋全诗及注解

红藕香残玉簟秋全诗及注解如下:《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译文: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登上小船。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注释:一剪梅,词牌名,又名“一枝花”“腊前梅”“腊梅香”“腊梅春”“玉簟秋”“醉中”等。以周邦彦《一剪梅·一剪梅花万样娇》为正体,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另有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五平韵;双调五十九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等变体。红藕:红色的荷花。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兰舟:这里指小船。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月满西楼:意思是鸿雁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意思是,眉上愁云刚消,心里又愁了起来。

上一篇:李民浩整容

下一篇:刘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