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有三义

时间:2024-04-25 07:21:30编辑:莆田seo君

《易经》中“易”的三义

听书摘录:(有书)

《易经》以“易”命名,“易”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曾仕强教授认为,“易”有三义:

第一个是简易。

第二个是变易。

第三个是不易。


什么叫“简易”?以筷子为例。我们天天都用筷子,但却未必知道筷子中蕴含着的《易经》道理。


筷子,必须成双入对,两根筷子正代表了一阴一阳,合起来就是太极。想想我们用筷子,往往是一根不动一根动,看准目标后,两根筷子两相配合,不动的那根是支点,动的那根来发力,轻轻一夹,美味佳肴就到手了,这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

很多初学筷子的老外用不好筷子,要么两根筷子都动,要么两根都不动,就是因为不懂得一动一静、一阴一阳的道理,最后自然也与美味无缘了。

筷子简单明了,方便携带,也没有如西方刀叉文化一般的繁琐规矩。我们用筷子吃东西,夹得起来就夹,夹不起来就用筷子叉,这两招都不奏效,那就把盘子端起来,往自己的碗里拨一点。这样的三部曲,就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这就是“简易”,就是不要把问题搞得太复杂。


“简易”的道理在古代应用的非常广,比如古人用的笔——毛笔,结构简单,功能却幻化无穷。毛笔只需一只,用起来可粗可细、可书可画、变化无穷。


“变易”和“不易”是相对而言的。“变易”就是瞬息万变。“不易”就是永远不变。世界上有变就有不变,它们是同时存在、不可分割的。变中有不变,不变中也有变,但变只是现象,变的背后一定有个不变,那就是自然规律。

而我们在生活里怎么应对这种变与不变呢?曾仕强先生认为,唯有站在不变的立场上来变,才不会乱变。


关于变,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些误区:


第一,我们会觉得世事无常,无力把握。但是《易经》告诉我们,变只是现象而已,变的背后一定有不变的东西。宇宙再怎么变,它还是宇宙。我们在想到变的时候,一定要想到不变,想到不变的时候,一定要想到变,这才叫作“一阴一阳谓之道”。变与不变两者是合在一起的,是分不开的。

第二,我们总是更加重视“变”,轻视“不变”。身处“变”之中,我们不禁疑惑,“不变”真的一无是处吗?《易经》告诉我们,不是的!家是不应该常变的,否则你会不安定;规则是不应该常变的,否则这个社会会乱了套;世道是不应该常变的,否则就没有人为我们个体的努力保驾护航了。所以,当我们在变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变化背后那个不变的原则,这个原则或者是自然规律,或者是社会准则。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只能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我们可以“拥抱变化”,但这个价值观应该有一个前提,在合适的尺度里去拥抱积极的变化。

第三,我们倾向于用“善恶分明”、“好坏对立”的绝对视角来看问题。小孩看电视,最喜欢问大人一个问题,这是好人还是坏人?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太极,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可变阴、阴可变阳。所以我们要明白,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当下的困难应对地好,就可能变成成功的机会。某一个犯人改造的好,就可能变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要学着用变化的视角来看待世界、思考人生。


《易》有三义

《周易》的“易”有三义:

1.“变易”

“易”是“蜥蜴”的名字,是个象形字。蜥蜴是一种能够随着环境而变色的动物,《周易》以“易”为名,是说它是讲万事万物的变化之理。宇宙万物,永远变动不居,四季更替,寒来暑往,岁月流逝,人事代谢,世界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2“不易”

就是永恒不变的道理。就是要在纷繁错杂的万事万物中发现其中的基本规律。我们如果掌握了这俩种道理,就能把世界上一切的事情看明白,也能把世界上的一切事情做好。

3“简易”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抓住要点,加以解决,这才是智慧。所以,有哲人说过,简要是智慧之魂。以简驭繁,这种“简易”,是大智慧。


《易》有三义

《周易》的“易”,有三义:

一是变易。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易”是“蜥易”的名字,是个象形字。蜥易是一种能够随着环境而变色的动物,《周易》以“易”为名,是说它是讲万事万物的变化之理。总之,宇宙万物,永远变动不居,四季更替,寒来暑往,岁月流逝,人事代谢,世界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二是不易。就是永恒不变的道理。我们研究宇宙万物的真理,就是要在纷繁错杂的万事万物中发现其中的基本规律。我们如果掌握了这两种道理,就能把世界上一切的事情看明白,也能把世界上一切的事情做得更好。

三是简易。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抓住要点(主要矛盾),加以解决,这才是智慧。所以,有哲人说过,简要是智慧之魂。《周易》用阴阳和六十四卦来象征宇宙的万事万物,以简驭繁,这种“简易”,是大智慧。


易经的易作何解

作何解释都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至今尚在争论不休之中,这看您信那种解释吧。
一般认为,易,在易学中有五种概念:易意、易理、易,易书、易学。
易意,即易字的本义。易的最初的甲骨文写法,是日出地平线之意,象征光芒四射,阳阳变化之义;金文的易字像一盛水器倾注入另一器中之状,象征倒、分、匀亦含易变之义。汉末虞翻说,易“从日下月”。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序文说“易,取变化之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易,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说:“蜴,即守宫之类,俗名十二时虫,《岭南志》言其首随十二时变色。”
易在易学中有四义:一、变易;二、不易;三、简易;四、交易。《易纬·乾凿度》云:“易一名而三义。”指简易,不易,变易。而清初毛奇龄《仲氏易》类总说,谓易有五义:变易、交易、反易、对易、移易。
用现代通俗话来说:不易,是相对观,万物相对稳定(不变)才有其定性。变易,是运动观,万物永恒运动而有其生化(产生变化)。简易,是方法观,万事万物经过抽象才有同一性可言,才有规律可循。交易,是对立统一观,事物的变化在于自身内在矛盾本质的相互渗透、转化。易这种涵盖万物、超越时空的四义,使之具有亘古不哀、万物皆融的生命力。
己以部分段落抄自欧阳红著《易图新辩》读易导论·千古天书,内藏密码——易之要义………2第三至第四页。有省略无篡改,特此说明。


如何解讀《易經》和周易。

很多人把《易經》當《周易》,《易經》不等於《周易》.《周易》表達系統是圖紋象數理系統《易經》是《周易》系統文字人事化解讀而已。孔子解讀《周易》,都是人事、文字化解讀,從文字到文字,没人能看的懂。要能從文字讀出象來,才能入門;讀出理來,才叫登堂;讀出數來,才叫入室,返回《周易》系統來。讀《易經》,看文字描述 ,他們說的是人事變化東西,一個狀態到一個狀態,層層上升,六位時成而結束,描述的是卦的演化過程。整個過程有個總體象出來 ,就是卦象本義。這時候要拋掉文字,認真體會象 ,反复想象,再對照卦紋,注意陰陽爻變化 、陰陽爻(--和-)位置。紋含象,以前用圖表達的,是图像。現在用紋描述圖,是紋象了。(卦紋就是一幅抽象圖,是用陰陽爻紋描述的圖 。文來自於紋 ,字來自於文,紋來自於圖 )古時候是用耆草排列出来的圖卦 ,卦要有象 ,圖即出象。然後,卦象排列表達大自然衍生過程。無極 太極 兩儀 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周期性演繹,排列表達大自然衍生過程。(周期性演繹,何解?就是六十四卦分層次,整體六十四卦就是一個太極,重新化兩儀....八卦六十四卦,無限衍生,这就是周的含義。不斷疊加,層層疊疊的,一圈套一圈,就是宇宙物質時空。周期性含義在此。所以古易也叫周易。)注意,他們都是立體的,球狀的。那些大儒們平面化了,永遠不知道易是什麼,還把文字表達的《易經》當成周易了 。陰陽交變過程就是易,其中的規律也是易,其中的排列順序就是數,其中演繹過程泛現的,就是象。所以,你們讀易經,一定要讀出來象,讀出來數,讀出來理,才叫入易門。還要把文字忘掉,把象數理忘掉,進入無狀態,才叫懂易。進入不易狀態,才知道易是什麼。永恒不易狀態,就是道的最高狀態。這個道理可以運用到所有領域 :古典科學 、現代科學 ,宗教、 非宗教,無所不包。 生命密碼DNA,四堿基,六十四個密碼子,只要你陰陽交媾 ,它就不停的排呀排呀 ,小寶貝就出來了。就是陰陽元氣,三三排列的意思。三個堿基一個密碼子排列,來自於父母陰陽體(陰精陽精)排呀排,就是玩。大易大道在玩,乾坤媾精,庶出萬物。南方風俗,没成過婚的都是小孩。小孩子成婚,就是合道,馬上成大人了。大人是什麼?就是這意思,在易经里面,而不是那些老糊塗說的什麼高官、皇帝。人懂一為大,什麼叫懂一?就是合二為一了,夫婦一體了,成人了。要不然還是小丫頭、小靚仔,小兒哥哥、妹妹的。大家看到了吧,真理不在書堆裏,高高在上的 ,就在平常中,日常生活中!---知易子 志清老道記述 蓮花仙子整理。我们看看易的本质,很多人认为易的本质就是占卜,大错特错!易是宇宙生命大系统科学,服务于人本理念。在古代,有关于易的内容均被皇家以金匮玉盒密藏。节气历法为其主要内容,即大三元节气历法,凭此可服务于农业,以农立国。易衍生的三式术——太乙、大六壬 、奇门遁甲,被用来保卫国家为治理国家服务。在医学方面,流传已久的医易同源的说法也是误解,正确应是易为医源,医为易之运用术。五行只是针对地球生命而言,对世界并不适用。五行就是节气代名词,离开节气谈五行都是腐儒说法、伪科学,如五素生成说就是错误的典型之一。古代科学都是生命科学,是人本出发来考虑的。


易经的奥秘和易经真的很容易区别?

很容易区别,易经是古代先民研究事物变化规律的一套理论体系,而这套体系通过《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三部书籍得以文字化的体现。按照南怀瑾的说法,《周易》是周文王在殷商坐牢期间的研究成果,他通过研究易经的理论体系后所作的结论,加上一些改进形成《周易》。《易经的奥秘》一书根据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的同名讲座整理而成,除了播出的内容之外,还插入了大量的图片和语录,以及电视上未播出的部分内容。这是一本《易经》的入门书、导读书。思言学堂易经学习,零基础入门,5天4晚名师易经入门直播课,普通人因为学不懂易学而放弃,聪明的人已经0元试听我们的课程了,从小白到入门,助力人生零基础入门。一旦把易经研究透彻了:你会变得更睿智,更通透,更深刻…立即免费领课。


易经的奥秘是什么?

是曾仕强于2009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易经的奥秘》一书根据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的同名讲座整理而成,除了播出的内容之外,还插入了大量的图片和语录,以及电视上未播出的部分内容。这是一本《易经》的入门书、导读书,本书的读者对象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文化层次、更不分高低贵贱,所有读者都可以轻松自如的学习《易经》这门古老而神秘的智慧经典;从中获得的智慧必将终生受益!扩展资料《易经》是中国儒家经典之一,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易经》通过释经表达哲学观点,包含世界观、伦理学说和丰富的朴素辩证法,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易经》中蕴含有丰富的养生理论和经验,其主要包括“万物一体的整体观”、“动静互涵的运动观”。“阴阳和调的平衡观”、“柔静顺缓的静养观”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易经的奥秘

《易经》中“乾卦”,乾是啥意思,乾卦有何讲究?

易经里面的乾卦就是阳卦的意思,有一个词叫做乾坤,乾指的就是天空,也代表男人。而坤指的就是土地,也代表女人。男人是阳刚的是威武的,男人也代表阳气,是向上的力量。乾卦就代表跟男人一样具有强壮的力量和开创性,所以乾卦也是64卦之首。乾卦具体的卦象就是全阳卦,落到具体事物乾卦代表的就是男人结实的肌肉或坚硬的物品。比如现在很多男人喜欢健身,会把肌肉练出结实的肌肉块,所以乾卦从表象上来看就是这个意思。在古代就是指那些练武术的人,身体非常强壮的男人。但正因为如此,乾卦也有由盛转衰的意思。就像上午的太阳一样,虽然是全天最热阳气最足的时候,但一旦过了这一个时刻就开始由盛转衰了。所以抽到乾卦也代表着最鼎盛的时候已经到来了,但是之后的运势会由盛转衰。乾卦有内挂和外挂,内挂叫元亨,外挂叫利贞,乾卦即元亨利贞。元亨利贞也代表四德,其中元代表的是所有万物的初始,也就是道家所说的一。亨则代表亨通顺达,万事万物都特别顺利的意思。而利指的就是一种处事的态度,要公平公正,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就损失别人的利益。而贞从字面意义上也可以看出,它代表的是忠贞、诚信和守信的意思。同时贞也有生生不息的意向,也就是古人说的持续力。古人说真正强大应该是能够持续的发力,没有生生不息和持续发力的力量是不能称为乾卦。所以拥有乾卦的人千万不能骄傲自满,一旦骄傲自满,那后来的运势就会衰败的极快。所以要让乾卦一直保持阳刚向上的开创性,就必须要满足元亨利贞。

易经-解读乾卦

易经的智慧,认清人生的六个阶段。

《易经》的六十四卦代表了宇宙人生的六十四种情境,也告诉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应该如何调整、如何应对。易经第一卦就是乾卦,乾卦的爻辞是: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这些话都代表着什么意思?我们又应该如何通过学习乾卦,来调整自己的人生呢?

宇宙人生有很多密码,《易经》把它归纳成六十四个。第一个密码是什么?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周易》的第一个密码就是乾卦。你把乾卦一解开来看,里面就是六个字而已,从底下往上看:潜,潜龙;现,现龙;惕,惕龙;跃,跃龙;飞,飞龙;亢,亢龙。它都是龙。可是处境却不一样,所以又特别提醒我们:群龙无首。就是这六条龙是同样的龙,但是在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表现,不可以只有一种方法。“无首”就是指不固定的方法。“群龙无首”这句话写在什么地方?写在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是除了乾卦和坤卦有,其它都没有的地方,叫做“用九”。我相信大家都翻过“用九”。所以要讲乾卦,不主张说要从第一爻说起。应该先把“用九”搞清楚。用九那一句话很奇怪:“见群龙无首,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你表现得群龙无首的时候,你就大吉大利了。这不是很奇怪吗?我们平常想到或者听到群龙无首的时候,都是指负面的,表示一个团体没有人领导,乱七八糟,才叫群龙无首。可见是几千年来,我们传来传去传错了。因为群龙无首如果解释成一个团体没有好的领导,大家乱成一团,那就不可能是吉。群龙无首的意思是,就算你是龙,了不起,你处在不同的阶段,你也要有不同的调整,不能说我就是龙,我就是要一路走到底,那你就会死得很惨。用现代话来讲,“见群龙无首”,最好解释成人生在不同的阶段,要做出不同的调整。所以常常写一句话:人生就是阶段性的调整。人生做好阶段性的调整就是“见群龙无首”。所以有时候,我们把文字误解了,或者扭曲了,这是很可怕的事情。乾卦把人生分成六个阶段,一个阶段差不多是20岁。当然,20岁只是个参考而已。有的阶段就几年,有的阶段可能好几十年,有的人可能到了第三阶段就不见了,这些情况都有。这六个阶段用六个字来代表,从底下算起:第一个阶段叫潜。就是潜藏起来时不要表现。第二个阶段叫现。你会发现中国人都是先藏一藏,然后才表现,他不会马上表现出来。第三个阶段叫惕,警惕的意思。如果你不表现,偶尔不警惕倒还无所谓;一旦表现了,再不警惕,你所有的缺点都会慢慢暴露出来。第四个阶段叫跃。你要想办法,找机会去跃登龙门。一生一世就登这个机会,看看跃不跃得过去。一登龙门,就身价百倍,跳不过去就算了,准备离休好了。第四个阶段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跳得上去,飞龙在天,不得了,所以叫飞。可是《易经》劝我们,当发展到第五个阶段的时候,大概要适可而止了,不能再过分了,再过分就是高亢,“亢龙有悔”,最后一定是“亢龙有悔”。你经营事业经营得很好,你就不要再盲目地求做强做大,你再一下去,因为过度扩张而倒闭,亢龙有悔。

乾卦第一爻的爻辞是:潜龙勿用。“潜”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说,在人生的第一个阶段,人的能力还很有限,需要先潜藏。但是“勿用”是什么意思呢?是说不要表现你的才能,还是说不要使用你的才能呢?

一个人潜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不是在那里说我不表现就是不表现了。第一阶段,潜龙勿用,那个勿字不是不的意思,说你在潜龙的时候,你就不要用,那是错的。勿用不是不用,你看“非礼勿视”那你要不要看?“非礼勿言”,那你要不要讲呢?“勿”跟“不”不一样,“勿”其实含有要的意思,勿用就是站在不用的立场来用。这样各位才知道,中国人有意见他都先说我没有意见,如果你说你没有意见人家就不问你,那就表示你讲人家也不听,那你讲干吗?你看长官问部属说,你有没有意见?部属多半说没有。有就说,你还说没有。说。你就说了。第三次还不说什么时候说?为什么中国人他一定要推、拖、拉?很多人太不了解推、拖、拉,推、拖、拉是推给最合理的人,而不是把时间推掉,而不是把责任推掉,那是错误的。责任是推不掉的,绝对推不掉的,你只会浪费时间。真正会推、拖、拉是推来推去,推给最合适的人,所以通常我们开会的时候,我们都会先听别人讲,听来听去,他的意见还是不如我,那我就讲了,这个时候再不讲像话吗?如果听来听去,他的意见比我好,我就想,幸亏我没有讲,我讲我就惨了。这多有利的事情,你干嘛要争先呢?我们现在都说要争先,其实是误解了老子的意思,老子是要争先的,道家是很积极的,他是站在不争先的立场来争先。你慢慢去体会,潜的意思就是站在不要不要的立场来要,才不会乱要;站在没有意见的立场来发表意见,才不会乱说话。我希望各位理解,潜就是要表现,否则潜就是什么也不要,那就不要讲,连潜都不要讲。《易经》讲“不”就是要,因为它是一阳一阴之谓“道”,要跟不要是连在一起的,它不会分开的。诸葛亮潜了二十七年才“见”,所以你看他一“见”,就是非常不得了的表现。如果诸葛亮只是穷耕南阳,在那里整天种菜,整天过那种不问世事的日子,刘备请他出来有什么用?我不认为是刘备自己去三顾茅庐的,那根本就是诸葛亮设的一个局,先叫人给他好印象,然后叫人在他面前吹嘘,弄得他不得不来,哪里是他自动来?可是我们都说是刘备自动去的,一个人要做到人家来找你,不要老推销自己。今天的人动不动就是你要推销你自己,那就是作践,把自己当商品,你又不是商品。今天有很多事情根本就是做错了,但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不懂《易经》,你只要懂《易经》,你就会调整过来。一个人好好地准备,还要看时机,时机不对,你看诸葛亮他老早准备好了,但是时机不对他不出来,时机对,不出来不行。为什么?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还不下山,诸葛亮一辈子就默默无闻,我们历史上就不知道有这个人,他就白活一生。老实讲诸葛亮下山的时候,他知道他这辈子是不会成功的,只是因为刘备这么诚恳,他最伟大的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不是说我有成功的胜算我才下来,他没有,他绝对没有,因为他知道,人对了,时不对。时不对,你人对也没有用。

“潜龙勿用”,既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意思,也有蓄势待发的含义。其实无论是人的一生,还是一件事情,开始的时候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不能冒冒失失地就表现出来。那么,当一个人开始表现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乾卦的第二爻,“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又是什么意思呢?

“潜”是做好充分准备,看准时机,然后就“见”。不现则已,一现,你看,第二个阶段叫“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我请各位想一想什么叫做大人?大人跟圣人有什么不同呢?老百姓最懂什么叫大人,什么叫圣人。老百姓叫大人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大人啊”,下面一定是“救命啊”。喊救命,才跟大人连在一起。有谁听到有人说“圣人啊,救命啊”?圣人怎么会救命呢?圣人只会教训你,怎么会救你的命?会救你命的人叫做大人,会教训你的人叫做圣人。一个人,不管他的官职多小,他只要管到你,他就是大人。圣人是摆着好看的,你很有学问,但是救不了我,所以叫圣人。圣人的道德修养很好,很会讲道理,但是他救不了人。如果圣人能救人,那么普天下老早已经太平了,自古以来有多少圣人,可就是救不了世人。“利见大人”有两个意思:第一个,你要表现得像大人一样的风范,不是小里小气的。一个人不表现则已,一表现,就要让人感觉到你这个人胸怀很宽广,是要照顾所有的人,不是自私的。他有这种表现,我们可以让他一路走上去,不要阻挡他。有的人一表现,就让别人感觉到他完全是为自己,完全是只顾眼前,想把别人压下去,那我当然非干掉你不可。表现也是有阴有阳的,表现得受人家欢迎,叫做利见大人;所以,引起人家嫉妒,自己也要检讨,不完全是别人的原因。你自己问心无愧,表现得有大人风范,表现得能让人家都觉得你这个人有一套,但是加一句话,不会伤害到他。如果你有一套,但是会伤害到别人,那么别人就会趁你现在不成气候,先干掉你。太多的年轻人,一进社会就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对社会失去了信心,变得比谁都坏,这是非常可怜的。第二个,你要得到大人的赏识。“九二”的表现只要没有得到“九五”的赏识,是不成气候的。上面那个重要的领导赏识你的作风,因为每个领导喜欢的作风是不一样的。底下人怎么表现要看对不对上面那个人的胃口,这就叫利见大人。因为只有他才能救你的命,当所有人打击到你的时候,完全看上面了,上面说打击得对,你一下就被打下去了,上面说你是冤枉的,你就被提上来了。“利见大人”,一个是指自己,一个是指上面。

乾卦告诉我们,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可以开始表现出自己的才能,但是当开始表现的时候,就要非常谨慎警惕了,所以第三爻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就是说,只有谨慎警惕,才可以避免灾祸。人生所追求的,就应该是无咎,而不是什么大吉大利,这其中的道理又是什么呢?

每三个阶段,你要高度的警惕,你看诸葛亮一下山,他就面临各种严格的考验,连关公都不服他连张飞都不服他。张飞心里想,我跟刘备是结拜兄弟,你算老几。坦白讲,刘备都没有一开始都重用他,刘备一开始只是把他当做一个顾问而已,是后来他表现得非常好,连关公张飞都服了以后,他才正式拜他为军师的。一个人不表现则已,一表现你就要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打击,所以有些人觉得很奇怪,我明明做得这么好,怎么老受打击呢?其实一句话,那么多人打击你,就表示你做得好。如果连一个人都不打击你,就表示你根本在混日子。很多事情你要反过来想,不要想得太片面。乾卦的第三爻出现两个字叫“无咎”。我要提醒各位,《易经》所追求的就是无咎,不是大吉大利。大吉大利有什么用,后面可能是凶。当你得到某些好处的时候,你注定要失掉一些东西,没有说我只占到便宜,没有丢掉,不可能。你看做生意,生意一好,你就忙死了,你就没有时间看电影,有钱也不能看电影。生意不好,赚不着钱,那就有时间看电影,看你要取哪一个。你没有办法说什么好事我都要,那不可能。有一得必有一失。《易经》所追求的最高的境界是无咎。无咎不是没有过错,人怎么可能没有过错呢?无咎是就算有过错,也没有关系,才叫做无咎。很多人认为无咎就是没有过错,那不可能。人活着,只要眼睛没有闭起来,你就永远有过错,只是大小而已。无咎,就是你只要行得正,做得正,就算有点小过错,人家很容易谅解你,也不会有什么凶祸。我们一般人都喜欢大吉大利,因为大吉大利跟凶险祸患是一体的,当人家把你捧得越高的时候,你就知道,掉下来是越惨的。你无缘无故爬那么高干什么?你看同样爬到这里,掉下来了不起摔痛而已,再高一点骨头就断了,再高就可能摔死了。有没有必要爬那么高?你自己斟酌。顺理成章,该爬高就爬高,不必要我就适可而止,我到哪里都很快乐,你有这样的修养就对。不勉强追求任何事情,但是要尽力。包括读书在内,你读一门功课,读到最后好像很吃力很辛苦,我就劝你不要学了,因为你不适合学这个东西。你看现在我们出了个姚明,很多妈妈就鼓励儿子,你长大要当姚明,你不是害死他了吗?姚明只有一个,第二个就没有了,因为他那个时机,他那个身高,正好碰上他了,你现在又养了一个比他还高的,试试看,他连计程车都塞不进去,干嘛吗?很多事情千万要记住,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时一变,整个就变了。我们读《易经》最主要读一个“时”字。孔子他的特点就是他会随时做合理的调整,所以“用九”这句话是非常重要的。“见群龙无首,吉。”哪怕你是龙,哪怕你一切条件都很好,你也不能说我就是这样子,我一路走到底,那你会死得很惨,该潜就潜该跃就跃该停就停该看就看,你就很愉快了。那这句话我们后来把它变成什么话?能屈能伸。作为一个人,一定要能屈能伸,目前情况对我不利,我就委屈一点,不要吭气,对我有利的时候我就吭气,吭气的时候,我要小心,人家要打击我了,我很多话就要小心谨慎,不敢说得太满,话不能说得太满,话说得太满后面一定完蛋。你看当你把话说得很满的时候,马上有人传给你的老板听,你的老板就说,是我给你机会的,你今天这样子,我下次不给你机会,你就完了。人一开始有成功的感觉,你就开始自满,一自满你讲话就会伤人,伤人的话很快会传出去,最后

伤害自己。我想太多人吃这个亏了,只是他不知道,他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子。警惕警惕,白天晚上都要警惕。警惕是再充实再准备,准备下次还要再跳。

乾卦接下来的三个爻辞: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意 思是说,只要能够跃过龙门,就可以飞龙在天了,但是再往上走,就可能会有灾祸。那么飞龙在天之后,为什么会和灾祸相连?在这三个阶段当中,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乾分两部分,一部分下乾,一部分上乾。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叫做下乾。很多人走到下乾就没命了。你看,稍微有一点表现,然后大家打击你,你就紧张兮兮,这个也不敢做那个也不敢做,一直到退休。你要走到上乾,就必须要更充实更有毅力,我下一次要表现得更好,所以第四阶段就有一个字,叫做跳跃的跃,飞跃的跃,就看你跃不跃得上去,你跃得上去,飞龙在天,鲤鱼跳龙门,一跳过去,身价完全不同;跳不过去呢?如落深渊,掉下去了,掉得很惨。你看第四阶段,或跃在渊,无咎;第五爻,第五阶段,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你把这两个合起来,正好是天跟渊,我们叫做天渊之别。然后在一生当中,最神气最了不起的就是第五阶段,叫做九五之尊。第五爻,飞

龙在天,利见大人。这个利见大人,一个是自己要表现得有大人的风范,第二个是要跟底下的干部两个人要心连心,否则的话,旁边那个第四阶段的人,经常要拿你当目标,要看你的笑话,有一天要把你拉下去。九五看起来是飞龙在天,实际上他也很难做事情。九五一发号施令,所有人都听他的,他就要负全部责任了。人家不听你,你还可以说,都是你们不听话。人家统统听你,你自己扛起来。九五说了话,一看不对,改了,朝令夕改。九五说让我想想,犹豫不定。九五马上表现,刚愎自用。那你完了,全完了。没有那么容易的,说我现在神气了,我现在当大领导了,我可怎么样,不是那回事。椅子还没有坐热,就不见了。到了飞龙在天的时候,你要衡量一下,我的所作所为是不是为公而不为私,因为你那时候地位很高,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叫做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你稍微有一点点动静,所有人都看得很清楚,你骗不了谁。你也不用讲,你一动一静,人家都知道了你在玩什么。第二个,你底下要有好的得力的干部,他们所做的事情只有一个叫做巩固领导中心,你是靠底下的人巩固你的,老靠你一个人还得了,但是你要适可而止。上面有一个上九,亢龙有悔。你太神气了,太霸道了,我用这样来解释,九五如果叫做老大的话,上九就叫大佬。老大上面还有大佬。每个人要记住,天外有天,人上有人。你最好适可而止,不要认为你什么事情都可以决定,我说了算,你就糟糕了。亢龙有悔是很凄惨的。乾卦两部分,下乾,上乾,当中它是有条线的,有很多人一辈子只走了下乾,根本没有机会走上乾,人生最高的期望在九五,九五是什么?飞龙

在天。你一辈子努力,一辈子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有朝一日飞龙在天。但是我告诉你,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可以飞龙在天,百分之八十的人这一辈子是不可能飞龙在天的。那怎么办?没有关系,还有一个九二,你九五这辈子没有希望,还有一个九二,九二还是让你可以表现的,你怕什么?所以我是劝很多人,你不要把目标摆在九五,你太辛苦了。我现在是潜龙,我记住潜龙勿用就是要用,我要充实自己准备周全找到好时机然后好好表现一下,我就进入九二了。人要不要表现看时机,永远没有时机,那你表现有什么用?《易经》它的道理你要好好去参,你参透了以后你自然会用,随时随地你就知道《易经》的思维它是非常管用的,随时随地你都可以知道。乾卦告诉你,只要到不同的情况,你就要做合理的调整。孔子讲了一句话,君子不器——《论语为政》。作为一个君子,你不能把自己固定下来,我就是这个样子。你就是这样就是不

行,你要随时改变,你有时候是这样,有时候是那样,你才有弹性,你才能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况。我们中国人赞美一个人就说,这个人不得了,有两把刷子。两把刷子是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两把刷子还不能固定,这把刷衣服那把刷鞋子,还不能固定。因为君子不器,你不能固定下来,你一固定下来,你就没有弹性了。孔子他在历史上,所得到的地位是很特殊的,圣之时者,因为他懂得什么叫做时间,他最知道时间像水一样地流,永远不停息,而且一旦消失了以后,它没有办法回头。孔子告诉我们,一切一切,时最重要。诸葛亮下山,不得其时,最后是没有结果的。那个时是决定一切的,因为时势造英雄,形势不利的时候,你再了不起也是徒劳无功。这个“时”,现在的话叫与时俱进,就是你随时去调整你的步伐,随时改变你的身段,随时用不同的方法。

《易经》是解开宇宙人生奥秘的宝典,现在我们知道了乾卦对于人生不同阶段的分析和提示,那么乾卦对于自然社会能够有什么作用?乾卦中的道理,是否可以运用于自然社会中的事物呢?

如果《易经》只是讲来讲去都讲人的,那《易经》有什么用?了不起把人做好而已。那《易经》它是解开宇宙人生的奥秘,这是它的功能,所以人、事、地、物统统要潜龙勿用。你看科学研究要不要潜龙勿用?一句话就讲完了,我是科学家,我做我的研究,我千万记住潜龙勿用,就是我这个东西我今天虽然已经完成了,我不能把它呈现出来,我要看看它对人类是有用的还是有害的,如果是有害的,我赶紧销毁它,我不要弄出来,别人要弄是别人的事,我不弄,我最起码控制了我自己,有害无害都弄出来了,就糟糕了。你看塑胶袋就好了,塑胶袋是一家公司里面一个工程师研发出来的,他研发出塑胶袋以后,他就跟公司讲你千万不要生产,千万不要生产,因为这个东西它消化不掉,你喂给鱼吃就把鱼弄死了,弄到哪里,它永远在那里化不开,你一定要等我把解药都研究出来,我可以生产塑胶袋,我可以想办法把它化解,然后才能生产,他是有良心的工程师。他的老板就跟他讲,你放心,我们不会生产的,然后就大量生产。唯利是图,他管你那么多,这就是商业化的结果,那个工程师上吊自杀了。各位,人拿捏分寸是高度困难的,《易经》告诉我们,不管你是科技也好,其他的东西也好,拿捏那个分寸很重要,潜龙勿用就是第一道开关。我们没有把这个密码讲完,因为时间不够用,不是我偷懒。我们下一次只好再讲坤卦说了些什么,因为这两卦是离不开的,不能分开,一分开就错了。坤卦也讲了一些密码,乾卦密码就这么多了,那你六十四卦的密码都解完了,你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了。


何谓《易经》

    都说《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有人把《易经》称为“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中外很多学者认为,世界上最具智慧的三本书是中国的《易经》,欧洲的《圣经》和印度的《吠陀》。后两本书兼有历史和宗教的性质,而《易经》则与宗教和历史没有直接关系,《易经》探讨的整个宇宙(天地人)的运行规律。

    那么《易经》是怎么产生的呢?普遍学者认为《易经》成书本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也就是《易经》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是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位圣人完成的。

         先说说伏羲,伏羲生活的时代,距今六千多年,生于成纪(今甘肃天水境内)。伏羲一出世就神奇异常,幼小聪明伶俐,长大豁达深谋,有经天纬地之才,在征服大自然的斗争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因有许多发明创造而受到人们的拥戴,成为部落首领。

        成为领导,得有担当,还需有危机感,要不停的学习,因为上古时代,百姓见识狭隘,有好多问题,得伏羲亲自解决。民以食为天,伏羲教会了部落人们渔猎和驯养野兽的技术。解决了马斯洛所说的最底层的基本需求。随着需求的增加,问题也多了起来。伏羲之所以成为伏羲大帝,不仅是智商高于常人,能发明些没有专利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善于发现事物的规律,悟出其中道理,举一反三的去验证,然后教“百姓日用”。他仰望天空,看到的不仅仅是日和月,还有它们的运行规律。他俯视大地,眼睛里不只有山川河流,还有它们的生长和变化。于是他发现树木生长和人的成长本质类似,日月天体运行也与人类社会相对应。为了方便记忆,他把这套规律叫作“日  月”,使所有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的链条中。这也是我们之后演变的“天人合一”。所以我们要遵照这种“合一”的规律,即“顺势”,因为顺天者昌,古人六千年以前就懂这个道理了。后来仓颉造字的时候,干脆把他的这套理论叫做“易”。(上 日  下 月为“易”字的缘故)伏羲用这套理论使他的部落强大。人民更拥戴他了,有困难不用找民警,直接找伏羲就OK了。路人甲问:“尊敬的伏羲大帝,明天去东山驯羊,请问会不会有雨啊!”伏羲掐指一算:“放心去吧,明天风和日丽!”路人乙也来询问:“今天出海,不知会涨潮吗?”然后路人丙、丁……来询问的人越来越多,而气象台就伏羲他老人家一位工作人员,所以精力有限,不能言尽。到底人家是领导,发明一个办法:在办公室门口大树上挂了一个牌子,牌子上画了一个图案,代表明天有雨。百姓一目了然,工作效率提高。他老人家,这一画开天之后,人类的文明走向新的高度。之后百家解读:卦者,挂也。很有可能缘由于此。(以上故事,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记忆,纯属个人杜撰,如与传说不符,还望大家海涵。)

          伏羲画出天、地、雷、山、火、水、泽、风这八种自然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先天八卦。殷商末年,周文王在受到囚禁时,闲来无事,研究八卦相数,也许文王他老人家的数学是科学老师教的,他不但演绎了文王八卦(后天八卦)还进一步推出了六十四卦。

          文王之后,到了下古的 春秋末期。 出了一位大圣人孔子。孔子被后人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其真正的贡献其实在于易经。众所周知,孔子基本上是一个述而不作的人。尽管其精通诗、书、礼、乐等诸经,但是他只是转述,并没有自己思想理论上的专门著作。但是,在易经方面,孔子则作了《易传》,又称《十翼》,将自己的思想作了尽情发挥。

         孔子尽情的发挥,客观的注解,对后来世界的影响极大。唐朝宰相虞世南推崇道:“不读易,不可为相。”日本明治维新组阁原则是:不知《易》者,不得入阁。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黑格尔创造的辩证逻辑定律、德国莱布尼茨发明的二进制、诺贝尔奖得主德国汉森堡、丰田、三星等创始人都得益于《易经》的启示。

        《易经》洁净精微,包罗万象。曾仕强老师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如何把晦涩难懂的道理,通俗的引导给大家,作为垫脚石的我,需要每天坚持一点点。但是需要简友,和的领导们的支持和鼓励。毕竟是初来乍到,我们共同进步。


《易经》全文??

  易经》包括《经》和《传》两大部分:
  1、《经》分为《上经》和《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一共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是由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八卦重叠演变而来的。每一卦由挂画、标题、卦辞、爻辞组成。
  每个卦画都有六爻,爻又分为阳爻和阴爻。阳性称为“九”,阴性称为“六”。从下向上排列成六行,依次叫做初、二、三、四、五、上。六十四个卦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
  标题与卦辞、爻辞的内容有关。卦辞在爻辞之前,一般起说明题义的作用;爻辞是每卦内容的主要部分,根据有关内容按六爻的先后层次安排。
  2、《传》一共七种十篇,分别是:《彖(tuàn)》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挂》、《杂挂》和《序挂》。
  【古人把这十篇“传”叫做“十翼”,意思是说“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的。】
  ⑴、《彖》是专门对《易经》卦名和卦辞的注释。
  ⑵、《象》是对《易经》卦名及爻辞的注释。
  ⑶、《文言》则专门对乾、坤二卦作了进一步的解释。
  ⑷、《系辞》与《彖》、《象》不同,它不是对《易经》的卦辞、爻辞的逐项注释,而是对《易经》的整体评说。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对《易》的产生、原理、意义、及易卦占法等等方面,全面、系统的说明。它阐发了许多从《易经》本义中看不到的思想,是《易经》的哲学纲领。其内容博大精深,是学《易》的必读之篇。
  ⑸、《说挂》是对八卦卦象的具体说明,是研究术数的理论基础之一。
  ⑹、《杂挂》则是将六十四卦,以相反或相错的形态、两两相对的综卦和错卦,从卦形中来看卦与卦之间的联系。
  ⑺、《序挂》则讲述了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
  五、《易经》的宇宙思维模式:“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一种宇宙思维模式,它是《易经》哲学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易经》的最高理想,就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易经》中用乾、坤二卦代表天、地,天、地便代表了自然界。在《易经》看来,天地间的万物均“统”之于天,地与天相辅相成,不可缺一。但地毕竟是“顺从天”的,所以,天可以代表整个自然界。
  尽管人作为天地之所“生”、只是万物中的一个自然成员,但人毕竟不同于万物。因为人有“仁义”之性、有“性命”之理,所以这就决定了人在天地万物之中,负有一种神圣的使命。
  用《易经》的话来说,就是“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自然界提供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人在获得自然界所提供的一切生存条件的同时,更要“裁成”、“辅相”自然界完成其生命意义,从而达到人之生命目的。
  《易经》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维模式,充分注重了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
  六、《易经》的总体哲学思想:“阴阳”。
  《系词》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易经》的总体哲学思想,是《易经》内涵的核心所在。
  1、《易经》卦象的核心:
  《易经》的卦象就是建立在阴、阳二爻两个符号的基础上的,这两个符号按照阴阳二气消长的规律,经过排列组合而成八卦。
  八卦的构成和排列,就体现了阴阳互动、对立统一的思想。八卦又经过重叠排列组合而成六十四卦,阴阳就是其核心。
  2、事物的两个方面:
  除了“卦”本义上的一阴一阳,《易经》还将“阴阳”当成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的法则,把许多具体的(自然的和社会的)事物都赋予了“阴阳”的涵义。
  ⑴、从自然现象来看:“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暑为阳、寒为阴,明为阳、暗为阴,昼为阳、夜为阴,……”。
  ⑵、从社会现象来看:“男为阳,女为阴,君为阳,民为阴,君子为阳,小人为阴,……”。
  除以上两个方面的现象外,《易经》对自然和社会中共有的现象也以“阴阳”来解释,并赋予其“阴阳”的涵义。如:刚、柔,健、顺,进、退,伸、屈,贵、贱,高、低,等等。
  依上述,《易经》认为: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自然现象,都存在着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就是“阴阳”。
  七、《易经》的根本精神:“生生之谓易”。
  《系辞》中的“生生之谓易”,是对“易是什么”的最好回答,也是对“易”的根本精神的最透彻的说明。
  1、“易”以“生生”为基本的存在方式。
  “易”就是“生”,而“生生”则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生成过程,没有一刻停息。它并没有由一个“主宰者”来创造生命,而是由自然界本身来不断地生成、不断地创造。天地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以“生生”为基本的存在方式。
  2、“易”表现着宇宙的生化过程。
  “易”的这个生成过程,表现的就是宇宙的生生化化。
  宇宙是从混沌未分的“太极”发生出来的,而后有“阴”、“阳”,再由阴阳两种性质分化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等四象,四象又分化为八卦。
  八卦的八组符号代表着万物不同的性质,据《说卦》的解释:“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这八种性质又可以用“天、地、风、山、水、火、雷、泽”的特征来表示。
  由八卦又分出六十四卦,但并非说到了六十四卦,这个宇宙的生成过程就完结了,实际上仍然可以展开。所以六十四卦最后两卦为“既济”和“未济”,这说明事物发展到最后必然有一个终结,但此一终结却又是另一新的开始。
  八、《易经》的辨证法则:“通变致久”。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系辞》中说的,也是《易经》中的一个重要的辨证法则:“通变致久”。
  《易经》自古就有“变经”的说法,但变与不变却又是统一联系在一起的。
  1、 天道运行的规律:“唯变所适”。
  《系辞》说:“《易经》之为书也,不可远,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事物有变就有常,有常就有变。《易经》就在这种“变动不居”中、显示了“恒常通久”的不变法则,又在这种“恒常通久”中、表现了“唯变所适”的可变规律。这种规律就是所谓的“天行”,即天道运行的规律。
  2、事物变化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
  古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所以事物变化必须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
  《易经·说卦传》:“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易经》每卦六爻,代表天、地、人三才之道,三才之道又各有阴阳、柔刚、仁义之分。六位的阴阳与六爻的柔刚,也就是“道”的常变,彼此交错,互相迭用,才构成了易卦的根本演变规律。
  3、所以《易经》认为既然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那么人就应该效法天道,不违天逆常,顺时适变,如此才可以保持长久。
  九、《易经》的两个指导人行为的概念:“时”与“中”。
  在道德修养上,《易经》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时”与“中”这两个概念。这种时中概念是一种很高的生存智慧,它要求人“时行时止”,要求人的行为与天地人万物的运动变化产生协动、发生共振,在顺应性的相通相协的一致性中,顺畅地实现人的存在。
  1、“中”指中庸之道:在天地自然之道正中运行,既不太过,又不不及。
  2、“时”指与时势一致:
  识时之义:察觉时机的来临,重视来到身边的机会。
  知时之行:知道时机来临时,如何抓住机会。
  用时之机:把握、利用来到身边的机会,不要错过而后悔。
  待时而动:一旦时机到来,立即作为、行动。
  观时之变:能够看到时机的变化,并随着它的变化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调整。
  时行时止:在恰当的时机开始,恰当的时机停止,在与天地万物相通相协中,顺畅地实现人的存在。
  《易经》的这种主动性适应、创造性顺应的“时中”生存智慧,是和那些保守的、奴隶的、闭锁的、内省的、平庸的生存方式的本质完全不同的,它构成了中国人积极进取和待时而动的品格。


  (一)八卦歌诀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二)八卦代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上一篇:我的世界籽岷

下一篇:odysse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