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多少年历史
289年。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907年梁王朱全忠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89年,传了19位皇帝。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唐”这国号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传说君主尧号称“陶唐”氏。周朝时在现今湖北省有一小国唐国。李渊在隋朝时继承唐国公;在隋恭帝禅让后便以唐为国号。唐朝灭亡后,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十国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事实上他们的皇帝与唐王朝并无血缘关系。
唐的意思
唐的意思如下:1、(言谈)虚夸。2、空;徒然。3、传说中的朝代名,尧所建。4、朝代。公元618—907,李渊和他的儿子李世民所建,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后唐。5、姓。唐是汉语常用字,最早字形见于商代。唐的本义不见用于古文字材料,有资料认为本意是大言、大话。甲骨文中用为殷先王大乙之专名,即文献之成汤。由大言义引申出广大义,由广大义引申出虚空义,如:荒唐。后来“唐”假借作朝代名称,如唐朝、后唐。唐朝极盛时,声誉播及边疆及海外,故后世少数民族地区沿称中原为唐,国外则径称中国为唐。
唐朝建立在哪一年
唐朝建立在公元618年。
唐朝建立于公元618年,灭亡于公元907年,是中国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共历274年,20位皇帝。唐朝声誉远及海外,与南亚、西亚和欧洲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各个民族与宗教,进行交流融合,成为了开放的国际文化。唐诗、科技、文化艺术极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遍及全国各地,隋政权已呈土崩瓦解之势,大业十二年,李渊在太原杀死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正式宣布。
唐代被认为是最开放的一个朝代。皇权政治宽容,唐太宗宽容功臣为其修凌烟阁,曾在把死囚放回家过年。外交上宽容,很少像汉朝那样对边关游牧民族一味穷追猛打;舆典上的宽容使得大臣们以及百姓们都能发表自己观点。文化上的兼容,对外开放上十分活跃,世界各地的人云集到首都长安,世界各地派使者到唐朝学习,把长安作为文化盛都。
唐朝至少在盛唐以前,经济上高度繁荣,诗人们能够外出游历。社会自由发达,女性地位明显提高,思想上改变禁锢,显出开放的性格,有自由恋爱的权利。人们可以自由结婚和离婚。
唐朝的历史简介 唐朝的资料
1、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2、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并于657年建东都洛阳。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
3、唐朝时万国来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唐朝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唐太宗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
4、唐朝接纳各国交流学习,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
5、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女性地位明显提高,人们可自由结婚和离婚。
唐朝的历史,介绍一下
节度使之于唐朝,犹如刺史(州牧)之于汉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两个王朝,汉唐都是对外扩张性的政权,这一特点注定了在军事上的外重内轻,所以节度使这一制度其实是适合唐朝的。不过,节度使的存在,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掌控。一旦中央政府虚弱,很容易引起地方叛乱和军阀割据。安史之乱和唐后期的藩镇割据就是明证。节度使对于大唐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唐朝最终的灭亡,是藩镇割据导致;而唐朝在安史之乱后仍能存在150多年,藩镇的存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唐朝想要的只是听命于中央的藩镇,而不是完全废除藩镇。与唐朝相比,宋朝是完全废除了藩镇的,也就是“守内虚外”。于是,宋朝的政权在内部很稳定,不必担心地方造反,但对外战争则无力收复失地和开疆拓土。如果与后世相比,节度使与总督、巡抚都是一类的封疆大吏。历代中央和地方的权力总是此消彼长,其关键不在“节度使”是否存在,而在于中央如何掌控地方。经济基础影响上层建筑,大唐开始的时候是府兵制,因为当是实行的均田制,府兵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上战场是兵,平常是农民,后来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瓦解,府兵制随即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募兵制,有了募兵制,有了募兵制,才逐渐形成藩镇,有了藩镇,才有节度使,玄宗时设了十大节度使,节度使是玄宗时期开始的,当时全国有五十万兵力。有三十几万在节度使手里,仅安禄山就身兼三个藩镇的节度使,形成外重内轻,地方强于中央的格局,后来安禄山反叛,朝廷历经八年才平了内乱,但无法根除叛军的残余势力,又将河北三镇交到叛军手里,河北三镇实际上处于独立状态,为了安抚平叛有功的功臣和投降过来的将领,又增加了许多藩镇,让他们当节度使,藩镇问题没有解决反而又扩大化了,中央于藩镇时战时和,一直到黄巢起义,一些节度使借平叛之机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唐廷也无可奈何,最终也亡于这些节度使手里,所以说,唐朝没有解决藩镇问题,主要原因是因为经济基础以及朝廷的政治妥协性和软弱性决定的,若此事发生在明朝,明朝一定不会向藩镇妥协。
唐朝存在了多少年
唐朝存在了289年。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并于657年建东都洛阳。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
唐朝接纳各国交流学习,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
唐朝一共多少年?
唐朝有289年历史。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并于657年建东都洛阳。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唐朝接纳各国交流学习,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国号唐朝的国号为“唐”,曾是晋的古地名。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被追封为“唐国公”,其后,爵位传至李渊。李渊是隋朝时行宫居晋阳留守,以尊“隋”为名起兵,每战必克,直入长安,在隋恭帝杨侑禅让后便以“唐”为国号,定都长安。因国君姓李,故称李唐,尊称为大唐。
唐朝分为哪四个时期
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
1、初唐阶段(618年-712年),从618年李渊建唐,直到唐玄宗登基。
2、盛唐阶段(712年-762年),公元712年7月,睿宗禅位于太子李隆基,即唐玄宗,唐代进入盛唐阶段。这一时期唐朝的诗歌最为繁荣。
3、中唐阶段(762年-827年),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4、晚唐阶段(827年-906年),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唐朝之前都有哪些朝代
唐朝之前的朝代有:夏朝、商朝、周朝、秦朝、西楚、西汉、新朝、玄汉、东汉、曹魏、蜀汉、孙吴、西晋、东晋、晋朝、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朝。1、隋朝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隋文帝在位年间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清明,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隋炀帝在位时期修建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但因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建立唐朝。公元619年,王世充拥立的皇泰主杨侗也被废,隋朝覆灭,国祚38年。2、北周北周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宇文周。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其子宇文觉在其侄子宇文护的拥立下正式建立。历五帝,共二十四年。建德元年,周武帝宇文邕智诛权臣宇文护,亲掌朝政,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北周亡。3、西魏西魏,中国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由宇文泰拥立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国号“大魏”。与高欢所掌控的东魏、南梁对立,建都长安。政权实由宇文泰掌握。至公元557年被北周取代,经历两代三帝,历时二十二年。西魏期间,社会较为安定,国力日趋强盛,有效地抗击了东魏的多次进攻,而且于废帝二年取得南朝梁的蜀地,次年又夺得江陵。557年初,宇文觉废魏恭帝自立为帝,即孝闵帝,建立北周。 4、北齐北齐,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割据政权,由东魏权臣高欢次子高洋所建,建都邺城。因皇室姓氏为高氏,故又称高齐。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六帝,于577年被宿敌北周攻灭,享国二十八年。东魏权臣高欢死后,长子高澄继专魏政,将篡未篡之时,被家奴刺杀。其弟高洋袭位,废掉东魏的傀儡皇帝孝静帝,于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即帝位。国号齐,建元天保,建都邺(今河南安阳北),史称北齐。5、东魏东魏北朝朝代之一,从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建都邺,以晋阳为陪都,高欢坐镇晋阳遥控朝廷,包括今河南汝南、江苏徐州以北,河南洛阳以东的原北魏统治的东部地区,东魏历时十七年。公元534年,权臣高欢所立的皇帝北魏孝武帝元修不愿做傀儡皇帝,被迫投奔关陇军阀宇文泰。高欢暂时拥立元_主持朝政,但回京后以辈分错乱为由废除元_的权力,改拥立元_的世子,年仅十一岁元善见为帝,即魏孝静帝,东魏开始。高欢掌权期间土地兼并情况严重,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尖锐,且屡败于劲敌西魏宇文泰。公元550年,孝静帝禅位于高欢之子高洋,东魏覆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隋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魏
唐的拼音
唐的拼音是táng,声母是t,韵母是ang。一、唐的释义1、(言谈)虚夸。2、空;徒然。3、传说中的朝代名,尧所建。4、朝代。公元618—907,李渊和他的儿子李世民所建,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后唐。二、组词荒唐、唐突、唐花、后唐、唐棣等。词语释义一、唐突 [ táng tū ] 1、横冲直撞;乱闯。2、冒犯;亵渎。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三:“他跨了一步,踌躇地停了下来,感到忽然把韩云程拉住,显得有点儿唐突。”二、唐花 [ táng huā ] 北方天寒,腊月所卖鲜花供新年所用者,出于暖室,称为唐花。“唐”古作“煻”。“唐花”又名“堂花”。即植于密室里用加温法使其早开的鲜花。
唐朝的拼音
唐朝的拼音:táng cháo。唐朝(又称“古唐朝”、“陶唐王朝”)是上古时代唐尧建立的王朝,其前身为古唐国;传说中虞舜之前的朝代,也是后来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最早雏形(古代中国在伏羲时代形成了最初的部落联盟,在颛顼时代奠定最早的行政规划;而在帝尧时期建立了最早的国家机构)。早期定都在北唐,后迁都于平阳。尧执政初期,还没有基本的国家制度,国家只是部落联合体,非常松散,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所以在尧积累了一定的施政经验后,开始建立国家政治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按各种政务任命官员,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较为系统的政治制度,为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史称唐朝。唐太宗的主要政绩1、总结经验教训,选官任贤,集思广益,采取了一些具体有效的措施,如谏官和史官列席军政会议,对于敢于直谏的大臣给于重赏鼓励,大度纳谏。2、轻徭薄赋,劝课农桑,节俭自律,厉行法制,主持制定了《贞观律》,明确了赏罚制度,加强了法制建设,发展国家经济。3、和睦相处,融洽的民族关系,在他的努力下,唐朝的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出现了历史上难得的民族关系融洽、各族和睦共处的黄金时期。4、对外交流,传播世界的盛唐气象。经济的发达和边境稳定,为中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唐朝是什么意思
唐朝(前2168——前2095;前2067——前2064年,又称“古唐朝”、“陶唐王朝”)是上古时代唐尧建立的王朝,其前身为古唐国(前2173——前2168年,乃尧称帝前的封地);传说中虞舜之前的朝代,也是后来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最早雏形。早期定都在北唐(今山西太原),后迁都于平阳(今山西临汾)。
尧执政初期,还没有基本的国家制度,国家只是部落联合体,非常松散,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所以在尧积累了一定的施政经验后,开始建立国家政治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按各种政务任命官员,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较为系统的政治制度,为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史称唐朝。
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后羿射日”、“崇伯鲧治水”及“孝感动天”等故事就发生在古唐朝时期。
古唐朝历经两代两位君主(唐尧及丹朱),73年统治;后被东夷族有虞氏首领姚重华所建立的虞朝取代;两朝在政治制度上有着继承关系,所以后人经常将两者并称为“唐虞”。
唐朝有多少年历史?
唐朝有289年历史。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历二十二代,前后共二百八十九年,其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618年由李渊建立,定都长安(今西安)。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唐朝的时代特征一是人才辈出。宽松的社会环境和民族心态促进了人的潜能的发挥,从专而有利于人才的形成,而开明的人才政策又为人才的大展拳脚提供了条件,因此,唐朝贤良济济,人才辈出,实非他朝可以企及。二是国家凝聚力大增。宽松的社会环境,使长期处于奴隶地位的中国臣民第一次感受到了做人的尊严,这就自然的激发了人们对唐政权的效忠之心,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