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潮

时间:2024-04-20 11:35:11编辑:莆田seo君

李济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李济深简介 李济深(1885—1959),黄埔军校副校长。原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广西苍梧人。字任潮。早年就 读于广州黄埔陆军中学、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在新军任见习官、排长,后入广东陆军讲武堂继续学习。1909年,被保送到设在保定的军咨府军官学校(后改 名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官,历时五年。 1920年,李济深南下广州,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军政府,任粤军第一师副官长,后任师参谋长。1922年,第一师师长邓铿被刺身亡后,兼任代理师长。1923年以后,正式升任第一师师长兼参谋长,并兼任西江善后督办,大元帅大本营西江办事处处长等职。


李济深是哪里人

广西苍梧人李济深(1885—1959),黄埔军校副校长。前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广西苍梧人。任潮这个词。早年就读于广州黄埔陆军中学和陆军速成学校。毕业后在新军担任见习军官、排长,后进入广东陆军讲堂继续深造。1909年被派往保定军事顾问学院(后改名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我留校当了五年教官。1920年,李南下广州,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军政府,任粤军第一师副官长,后任该师参谋长。1922年,第一师师长邓铿被刺身亡,任代理师长。1923年后,正式升任第一师师长兼参谋长,并兼任监督西江善后、大元帅大本营西江办事处主任等职。1924年1月,孙中山决定创办黄埔军校,李被任命为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蒋介石任主席)。2月任黄埔军校教练部临时主任。3月,兼任军委代理主席。当时,李还在西江练兵,所有这些工作都由邓代理。5月,李被孙中山任命为黄埔军校部主任。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后,粤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李升任陆军司令,晋升陆军上将军衔。10月,参加第二次十字军,任十字军第二纵队首领。后担任国民革命军南路总司令。陈率、张发奎等部向雷州半岛和琼州进发。为广州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巩固做出了贡献。1926年1月,在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李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4月,兼任黄埔军校副校长。7月,国民革命军举行北伐,李任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兼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后方留守主任,兼总司令(总司令蒋介石在前方指挥作战)。此外,他还担任过广东省政府主席、广东省政府军事处处长、黄埔军校副校长、第四军军长等职务。,执掌广东党政军大权。四方面军两个师和副师长陈柯宇率领的叶挺独立团参加了北伐战争,打击敌人,打了胜仗,使四方面军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一九二七年四月初,李、和顾颖芬赴上海出席蒋介石召开的反共会议。会后回到广州,发动“四·一五”政变,派兵包围中华全国总工会广东办事处和各省、港罢工委员会,解除工人纠察队武装,夺取工会、农会、学生会等革命组织,杀害邓培、萧楚女、熊雄等20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后,李任国民政府委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长、中央政治会议广州分会主席、广东省政府主席兼八路军总司令。9月,、韩、上海联合起来,成为中央特委委员。曾派重兵围攻进入潮汕地区的八一南昌起义部队。1929年3月,蒋介石与广西军阀李宗仁、白崇禧的战争爆发。3月15日,蒋介石扣留了李,把他软禁在南京汤山,剥夺军政权力,并“永远开除党籍”,罪名是与李宗仁、白崇禧合谋“分头进攻,反叛党和国家”。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李被释放。同年11月,在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李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并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参谋长兼训练局长。然而,李没有接受蒋介石的贿赂,并很快离开南京前往广州,在那里他开始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1932年,他组织了“抗日军人联合会”,企图反叛蒋介石,但失败了。此后,他与、陈、等组织联合,成立了“革命军事委员会”,成为当时支持胡(汉人)反蒋(蒋介石)的军事统帅。1933年10月23日,蒋介石召开国民党中常会,第二次将李开除出党。11月20日,李、陈、蒋光鼐、蔡廷锴率领十九路军在福建发动蒋介石军事分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并与红军签订反蒋抗日军事协定。从那以后,我们一直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李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不久,福建事变被蒋介石和李镇压,逃往香港。后来在香港组织“中华民族大革命联盟”,出版《大众日报》,继续反蒋抗日宣传。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蒋介石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主张国共合作,一致抗日。鉴于全国抗日形势,蒋介石撤销了对李的通缉令,任命李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战地党政委员会副主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桂林办公厅主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议长等职。,并授予李军一级上将军衔。1944年,桂林失陷后,他联合部分军人和进步人士,在家乡广西苍梧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1945年5月,在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与冯玉祥等人联系,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他在庐山两次会见蒋介石,批评蒋介石的内战政策。1946年3月至4月,李联系李、蔡廷锴两次应酬,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并当选主席。联系国民党内爱国民主人士,反对蒋介石内战独裁,努力推动国内和平民主。1947年3月9日,李在港发表《时局论》,号召“国民党内一切对国家有责任感的人”勇敢地站出来,“纠正党内反动派的错误政策”。5月,国民党中央以“背叛党和国家”的罪名,第三次将李开除党籍,并下令“全国通缉”。1948年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总会在香港成立,宋庆龄当选为名誉主席,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主席。5月5日发出电报,代表中国革命委员会支持中国共产党“五一”号召,召集新CPPCC,建立民主联合政府。12月,应中共中央邀请,离港北上,到达东北解放区。1949年6月,代表中国革命委员会在北平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1949年9月,李代表中国革命委员会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49年11月、1956年2月和1958年11月,李在中国革命委员会第二、三、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革命委员会中央主席。1959年10月,病逝于北京。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什么历史人物

唐国强 饰 毛泽东张国立 饰 蒋介石
刘 劲 饰 周恩来
王学圻 饰 李宗仁
王伍福 饰 朱德
许 晴 饰 宋庆龄
邬君梅 饰 宋美龄
王 冰 饰 张澜
金 鑫 饰 李济深
修宗迪 饰 傅作义
王 健 饰 任弼时
陈 坤 饰 蒋经国
陈凯歌 饰 冯玉祥
姜 文 饰 毛人凤
李连杰 饰 陈绍宽(国军上将)
成 龙 饰 采访李济深的记者
刘德华 饰 俞济时
冯小刚 饰 杜月笙
陈道明 饰 阎锦文
陈宝国 饰 周至柔
黄圣依 饰 战地播音员
刘仪伟 饰 李璜
孙红雷 饰 《中央日报》记者胡立伟


《建国大业》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几个片段

1、《建国大业》最令人感动的镜头就是当听说淮海战役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候,毛泽东感叹地说到:“从今以后长江以北从此以后再无战役”。这一叹让我们看到了胜利来得是多么的不容易,是多少战士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2、影片最开始的音乐就是从钟声敲响起徐徐展开。钟声一敲,预示着新的开始了。影片中最有感觉的背景音乐当属淮海战役胜利的时候庆祝的时候由敲锣打鼓的欢乐声转向了哼唱的深沉背景音乐。深沉的背景音乐给人心灵一震,胜利的来之不易不感而知。《建国大业》赏析:《建国大业》从人物形象上,由唐国强扮演的毛泽东还是一如既往的好,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惧困难,思想充分的伟大领袖形象,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为了晚上写东西,开会时摸黑,勤俭节约,这样的小细节让人看到感觉很温暖,给人很好的视觉效果。由张国立扮演的蒋介石最值得令人称赞,因为他和蒋介石本身形体上有很大的差别,却让我们看到了蒋介石该有的状况,包括他的喜怒哀乐,还有他否定划江而治,不愿成为千古罪人,其实也是一个有担当的人。还有周恩来,宋庆龄的扮演者表现得都很令人震撼。

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副主席李济深先生故居一日游记

在很小的时候知道李济深先生是一个大人物,其故居就位于广西梧州市龙圩区(前称苍梧县)南郊广平镇料神村。由于疫情原因不敢远途游玩,相约朋友就近找一个近地方散散心,决定去李济深故居游。

五月十六日由梧州河东从江南路西行出发,至戎圩大转盘红绿灯处较拥堵外,其它路况较为顺畅。自驾经过近一小时程,接近中午12时左右抵达李济深故居。



















































































































走出停车场从高处远眺故居全景,这里地方确实安静秀美,四周群山环饶森树茂盛,居前宽阔人工剪修过草坪淡绿茵茵,给人感觉生灵丰盛、生机勃勃,尤其是广场中央的雕像和书廊文化橱窗,红、绿、蓝所配颜色,构成一幅美不胜收图画,远途而来的疲劳因它忘记许多。






































































































接近故居外围墙大门前,发觉还有一条寂静小溪环屋而过,右旁两个蓝球场大的莲耦塘护着围墙,使外人不易攀爬。李济深故居从外观看确实坚实,所用材料都是青砖为主,虽然经历百年苍桑,但没有半点风化痕迹。我们一行四人正想跨入门槛进去细探究,只见门卫关门说:中午12点至13点关门,下午1时再来。见此我们只好来到故居右侧一间农家乐先吃午饭。






































































































在农家乐随便点了一只农家鸡,要求一鸡三味,半边白切、半边炆炒、下水滚汤。约等了40分钟,终于吃上农家鸡,味道极鲜,同平时在城里确实不同,价格150元不算贵。












































































吃完饭我们走进李济深故居正式参观。发觉入一道门后要经过二十多的花廓才能正式进入李济深故居大围屋,门口不大,但看上又有些中西混合,门上方半圆型采用西式浮雕技术,整栋祖居近两亩地方全封闭砌起,四周楼上布有枪眼严防入侵者。雕楼采用砖木结构与粤北和福建的围屋相比不算大,但在梧州范围内也算出名,地上铺大青砖,楼上铺介砖,走动起来振动感强烈,但是从外看还很雄伟和结实,特别在山村地方有这么一座古建筑令人惊奇、令人赞叹!






































































































故居陈设基本上按原来样式布局,一层主要安排警卫随员佣人住所,二楼是李济深及家属亲近人住所,家具摆切按样不动。在过道室里主要摆放李济深先生的生平事迹。

从简介栏知道李济深先生很早离开故居到外求学并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一切反清建国运动,最为突出是镇压广东军阀陈炯明的叛乱,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在北伐战斗中为了阻挡清军南下支持,奋不顾身炸断清军铁路勇敢行为深受孙中山嘉奖。随后为了统一抗日,多次劝说蒋介石联共抗战,以及国共会谈,避免内战多方奔走,最终联合中国共产党建立新民主 社会 主义共和国,并担任共和国副主席。实现其人生抱负和追求目标。

李济深先生事迹感染了我,也是本人这次一日游最大收获,为此临别作七言古韵诗一首以作纪念:

将军故居何处寻,苍城南郊林森森。

群山怀抱古碉楼,莲塘小溪茵草色。

三次反蒋为统战,二次联共担大任。

毕身从戎家国情,几许迷途常叹吟。

庚子年五月十六日利作


李济深的人物故居

李济深故居位于梧州市苍梧县料神村。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李济深先生1885年诞生于此。故居1925年建,庄园式砖木结构建筑,四周筑围墙和四角炮楼,内为四合院式厢房和楼房,天面回廊过道与炮楼通,兼具中西建筑艺术。占地3040平方米。后山有苍翠古铁树林,风景幽雅。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1929年,李济深被蒋介石囚禁汤山获释后居于此,1936年在这里召开过民族革命同盟会。抗日时期联络国共两党及文化界人士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朱蕴山、梅龚彬、陈希周、宣侠父等人商讨敌后抗日事宜。1944年接受周恩来建议回旧居组织民众武装,并与董必武派遣的一批爱国文化人士在这里组织了“南区抗日委员会”,开展敌后抗日并且与延安保持电讯联系。大门口嵌着一块大理石,上面刻着胡耀邦亲笔题写的“李济深故居”5个大字。顺着扶梯登上二楼,四周回廊上西式栏杆别致,门窗上雕的花草图案,增添了古色古香的色彩。二楼是李济深的卧室和会客室、电报室,大体仍保持着当年的摆设。解放后,李济深故居曾多次进行维修,1997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自治区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游人为中西建筑艺术以及居室与炮楼完美结合叹为观止,著名民主革命家、前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的儒将风范和革命业绩更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李宗仁与李济深

李宗仁不是李济深直接培养的,但是是有关系的,
北伐前
李济深在广州 粤军第四军军长等职务
李宗仁原在老桂系林虎部做排-连-营长-团,上玉林六万大山自立门户。
黄绍竑、白崇禧在老桂系马晓军的模范营中做排-连长-营-团,之后白崇禧受伤,离开部队广州治伤,黄绍竑夺了马晓军的军权自立门户;白崇禧伤好后在广州与广州大本营联系,做黄绍竑的参谋长。
后来混不下去了,投靠了玉林李宗仁,一段时间后,黄绍竑带李宗仁部分兵力,去梧州靠李济深的支持发展起广西讨贼军。
李宗仁见黄绍竑打起讨贼军旗帜后,自己也打起了定桂军的旗帜,
为了发展联合成讨贼军定桂军,受到李济深等人的军事力量支持,打垮陆荣廷,沈鸿英,赶走滇军,统一广西,加入广东革命政府,讨贼军定桂军改编为第七军,李宗仁做军长 黄绍竑党代表,白崇禧参谋长。
这期间,估计是李济深想取得广东的军政大权,培养广西军人,最开始是直接培养黄绍竑的,他们都是梧州的(以前容县属于梧州管辖的)。
北伐期间:
李济深任北伐军总参谋长兼第四军军长,估计是想取得广东,带领陈济棠及亲信徐景唐留守广东,推荐白崇禧做参谋次长,行参谋长之职,
李宗仁代领部分第七军北
随着北伐军的步步胜利
李济深任广州政治分会主任,统辖两广,第八*路军总司令,取得广东军政大权;黄绍竑十五军军长,广西省长,李宗仁任第武汉政治分会主席,第四集团军司令,统辖两湖,军事参议院院长等,白崇禧任副总参谋长,第四集团军前敌总司令,驻兵北平 唐山
这时候李宗仁的军事实力超过了李济深,但是地位及影响力比不上李济深,白崇禧的地位权利也蛮高的,最弱的是黄绍竑了,
从上面推断(个人认为):李济深是想扶植广西军人,取得两广,进而夺取中原,
李宗仁、白崇禧是想师洪、杨之举进取中原,

军阀混战时期
蒋桂战争,开始蒋软禁了李济深,利用唐生智夺走了白崇禧的军队,瓦解了第七军,
李宗仁,白崇禧逃回广西,用黄绍竑的十五军讨蒋(其实黄是不想东他的十五军的),失败出国,四人成了阶下囚或通缉犯了,随后中原大战,蒋汪争斗,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逃回广西联合张发奎反蒋,失败, 黄绍竑则离开桂系投蒋了;再蒋胡争斗,李宗仁白崇禧联合广东的陈济棠反蒋,割据广西;李济深出来后失去军权失去地盘,与原第四军的一些将领联合反蒋,失败去香港。
李济深是元老级人物,这时候只有影响力了,什么权利都没了
黄绍竑做了内政部长 省长等
李宗仁白崇禧割据广西
这期间他们都反蒋,由于路线不同,两李互不支持,带六一事变,李宗仁则亲来李济深,利用他的影响力,主持广西,想继续割据。但白崇禧主张联蒋抗日,李宗仁最终出兵抗日

抗战时期

李济深回国担任过一些职务,地位是比较高的,但守是虚职
李宗仁则仁第五战区司令 汉中行营主任
白崇禧副参谋长 军训部长 桂林行营主任
黄绍竑副战区司令 省长 游击司令等
这期间李宗仁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李济深地位影响力慢慢的小了
白崇禧军权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大
黄绍竑还可以,但不受蒋信任的,

抗战胜利后
李济深还是任一些虚职,最后有反将,创建了一个什么民主党派来的,最后投向我当,做副主席等虚职,
李宗仁北平行营主任 副总统,代总统,失败后逃美,后面回国养老,不确定怎么死的
白崇禧国防部长 九江指挥所主任 华中剿总,逃台湾,不确定怎么死的
黄绍竑监察院副院长 地位越来越低了,然后李黄白有联合起来斗蒋,最后投向我当,人大法案委员,自杀


国民党中的著名将领的命运!多写几个!

  最后一个将军最悲剧


  张自忠:第一名将。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李家钰牺牲得晚于张)。但最主要的,是因为人们对张自忠悲剧经历的同情,这样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爱国者却曾被误认为汉奸而人人喊打,简直是奇耻大辱。最后张自忠为这件耻辱主动选择了牺牲,以生命的代价表达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剧英雄。

  李宗仁:第二名将。国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有点类似中共抗日名将第二名的林彪,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战,然后销声匿迹。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两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台儿庄战役后,李虽然又参加了武汉、随枣、豫南等会战,但没出什么彩。后来,干脆被蒋介石高吊了起来,和冯玉祥、李济深等一样,位高权轻。不过,只凭台儿庄一战,李宗仁也可以无愧于抗日名将的称号。

  杜聿明:第三名将。第5军军长。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以桂南会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虽然有人认为这次胜利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5军作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火力强于日军,但对手毕竟是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旅团(薛岳万家岭战役面对的则是一个二流师团)。42年杜聿明作为远征军副司令出征缅甸,虽然戴安澜在东瓜获胜,孙立人在仁安羌也大败日军,但最终远征军还是失败了。对于这段历史,众说纷纭,功过是非很难说清,因为有些战略决策不经过亲自实践,很难判断对错。

  孙立人:第四名将。新1军军长。抗战八年,孙立人在国内除了参加过淞沪会战外,基本上没打过仗,他的功勋主要是在缅甸建立的。尤其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他在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他的得票排在第四我想也缘于此。不过,我并不认为英国人的命比中国人的命更值钱。 欣赏孙立人的是他对日本俘虏的态度,对那些曾沾满中国人鲜血的禽兽,尽管成了俘虏也照样格杀勿论,此举大快人心。


  薛岳:第五名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从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是连年征战,功勋累累,被称为歼敌最多的将领,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但使他名声显赫、排名靠前的主要还是万家岭大捷,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是抗战八年绝无仅有的。叶挺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有人称薛岳为中国抗日第一战将,就数量而言,薛岳是受之无愧的。不过,薛岳虽军事上成就显著,但治理湖南却颇遭物议,为了谋取暴利,他把湖南大米走私广东,结果使湖南百姓在丰收之年饿死无数,百姓编民谣骂他

  卫立煌:第六名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排第六基本上是合适的。抗战时他指挥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战役,该战役对日军进行了沉重打击,歼敌数万,如果不是刘峙在河北大溃退,使得娘子关门户大开,也许会取得忻口大捷也未可知。但忻口战役毕竟是个不败而败的战役。43年卫立煌担任第二次远征军司令长官时远征缅甸,取得的才是名副其实的胜仗,该战消灭了盘踞缅甸的日军,打通了滇缅公路,成果辉煌。卫立煌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但其他四将都是空有其名,只有卫是名副其实的虎将,但恰恰是这员虎将最不为蒋信任。

  傅作义:第七名将。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北方最著名的国军抗日将领。33年就参加了长城抗战,36年又大败进犯绥远的日军和蒙奸德王的伪军部队,取得了百灵庙大捷。七七事变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等。40年,傅作义又歼灭日军和王英的伪军数千人,收复五原城,取得了五原大捷,这是全国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第一次收复失地的战役,影响很大。林彪在平型关战斗后的总结中曾表示了对晋绥军的不屑,晋绥军的战斗力也的确一般,但傅作义显然是晋绥军中的一个异数.

  戴安澜:第八名将。第5军200师长。曾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台儿庄大战等。在昆仑关战役中,率部与日寇浴血奋战,直至身负重伤才下战场。1942年作为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甸作战,在著名的东瓜保卫战中,率孤军与数倍于己之敌作战,击毙日寇5000余人,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后又率200师收复棠吉。因上级指挥失误,远征军被迫撤退回国,途中被日军伏击,戴安澜负伤不治,壮烈牺牲。戴安澜与杜聿明的关系颇似张灵甫与王耀武的关系,两位长官的结局相同,两位同为抗日名将的下属结局却大相径庭,令人感慨不已。

  张灵甫:第九名将。第74军58师长。张灵甫曾三次闻名,一次是抗战前因杀妻而闻名,再一次是作为解放战争时被我军击毙的为数不多的国军高级将领而闻名(蒋介石曾尊张灵甫为民国第一烈士)。这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张灵甫一生最光彩的是在抗战八年间,他跟随王耀武,几乎年年对日作战,战功赫赫。尤其是在万家岭战役中,担任团长的张灵甫率一支小部队偷袭德安张古山,随后又坚守该阵地数昼夜,身负重伤,消灭日寇数以千计,对万家岭大捷的取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后,郭沫若专门派田汉编剧,歌颂德安大捷,张灵甫在剧中以真名出现,一时间闻名天下。

  王耀武:第十名将。第74军长。37年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38年参加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战役。39年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41年指挥74军参加上高会战,重创日寇,被誉为抗日铁军。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45年指挥了国军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从抗战之初到抗战结束,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几乎是无役不予,而且战绩颇佳。王耀武精明强干、头脑清晰,被中共高级将领称为国民党内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

  黄 杰:(1902-1995)字达云,湖南长沙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时任第二师师长(古北口战役)
  军事履历:
  1935年4月13日授予少将,时任第2师师长
  1936年10月晋升中将,时任第2师师长
  1944年2月12日任第11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5年任远征军第11集团军总司令,在缅甸击退日军打通中印国际运输线
  1949年12月逃到越南被法国军队监禁,
  1953年被遣送到台湾,被任命为台北卫戍司令官,10月晋升二级上将,
  1954年升任陆军总司令(1954.7-1957.7)兼台湾防卫司令
  1960年7月晋升一级上将,时任台湾警备总司令(1958.8—1962.11)
  1962年任台湾省政府主席(1962.12-1969.7)
  1969年7月升任国防部部长(1969.7-1972.6),
  1972年任总统府战略委员会上将顾问,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
  1995年1月14日病逝于台北,葬于台北五指山国军公墓特勋区1区

  关麟征:(1905-1980)字雨东,陕西鄠县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时任第二十五师师长(古北口战役)。
  军事履历:
  1928年9月任第十一师步兵三十二旅旅长(因与陈诚有矛盾,被排挤出第十一师)
  1929年任新编第五师副师长
  1930年1月任步兵教导第一旅第一团团长
  1930年5月参加中原大战,升任教导第第二师第二旅旅长,战后改称第四师第11旅长。
  1931年7月率部随刘峙围歼山东巨匪刘桂棠,在河北大名将其主力歼灭。
  1932年8月任第四师独立旅旅长,参加对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因其作战有大功,蒋介石于同年冬将第四师独立旅扩编为陆军第十七军第二十五师,任少将师长。
  1933年3月参加长城抗战,战斗中被炸伤仍坚持指挥战斗,直至晕迷,才被抬下战场。
  1935年4月13日授予陆军少将
  1936年3月率部进入山西堵截红军,后升任第五纵队指挥官围剿陕甘红军。
  1936年10月5日晋升陆军中将
  1937年7月蒋介石再次把关麟征的部队扩编,组建陆军第52军,任中将军长
  1937年9月10月,参加平汉路北段的漕河之战和漳河之战,抗击日军。
  1938年3月参加台儿庄战役。因作战有功,升任第33军团军团长。
  1938年参加武汉会战。
  1939年任第十五集团军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职务,参加第一次武汉会战,给日军重
  创,因战功正式升任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
  1940年第15集团军改称第9集团军仍任总司令。负责云南防务。
  1945年升任第一方面军副总司令。
  1945年任命为东北保安司令部司令长官,未及上任,蒋介石改派关为云南警备总司令。
  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特务到云南大学等校袭击学生,打死四人,打伤60余人,蒋只得让关请处分,关成了替罪者
  1946年7月被调到成都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
  1947年10月蒋辞去各军校校长兼职后,关麟征升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长
  1948年1月调任陆军副总司令,协助总司令余汉谋指挥作战
  1949年8月升任陆军总司令,指挥国民党残存部队同解放军作战
  1949年11月免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职务
  1950年3月撤销关麟征的陆军总司令职务
  1950年定居香港,未到台湾任职
  1975年4月蒋介石病逝,关麟征亲赴台湾奔丧
  1980年8月病逝香港。

  刘 戡:(1907-1948)字麟书,湖南桃源人。黄埔一期,时任第八十师师长(古北口战役)。
  军事履历:
  1935年4月13日授予陆军少将
  1936年10月5日晋升陆军中将
  1937年10月率第83师部驰援晋北,参加忻口会战,浴血奋战,战后全师仅能编一个营,升任第93军军长,
  1946年改任整编第29军中将军长辖三个整编师七万多人在胡宗南麾下参加内战
  1948年3月1日在陕北被西北野战军歼灭,兵败自杀
  1948年5月17日追晋陆军上将衔,后再追晋为二级上将。

  张耀明:(1905-1972)陕西临潼人,黄埔一期,时任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五旅旅长。
  军事履历:
  1930年任第四师第十一旅第二十一团团长
  1932年冬任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五旅旅长
  1936年10月晋升陆军少将
  1937年7月任第五十二军第二十五师师长
  1938年参加台儿庄会战因功晋升第五十二军副军长,旋任军长
  1943年升任第九集团军副总司令兼任第五十四军军长
  1944年2月11日任第三十八军军长,5月8日任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6年缩编后任新编三十八师师长,后任南京卫戍总司令
  1949年11月调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长
  1950年逃台,1972年10月病逝于台北

  张汉初:(1902-?)四川巴县人,黄埔二期
  军事履历:曾任第四师第十一旅廿二团团长、关麟征独立旅补二团团长、整编七十六师的二十四旅旅长、整编第24旅旅长,1948年3月在宜川被俘,特赦后居西安

  谢晋元(1905-1941)字中民,广东蕉岭人.黄埔四期,时任第88师第262旅第524团团附.

  ZT1937年10月率四百人留守上海四行仓库,多次击退日军,以孤军抗战之功次月获勋
  军事履历: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龙游战役,桐庐战役
  1928年,参加第二次北伐,在济南战役负伤
  1930年,升任中尉连长
  1934年,升任少校营长
  1935年,升任88师师部中校参谋
  1935年,任88师262旅中校参谋主任
  1937年,随88师参加淞沪会战
  1937年9月,调任262旅524团中校团附随部坚守闸北为车站,多次击退日军
  1937年10月26日,战争形势急转直下,大部队奉命撤出上海。谢晋元率524团第一营完成掩护88师撤退后,留下坚守原88师司令部所在地四行仓库大楼。
  1937年11月晋升团长
  1941年4月被叛徒枪杀,死后追晋陆军少将

  刘嘉树:(1904-1972)字智山 湖南益阳人,黄埔一期,时任旅长,长城抗日坚守国土.
  zt军事履历:
  1933年任旅长
  1940年11月任第5军副军长
  1943年任第88军军长
  1946年任第34集团军代司令
  1948年9月28日授陆军中将,
  1949年1月任第十七兵团司令长官
  1950年2月6日在广西边境被俘
  1972年3月3日病逝在监狱

  王仲廉:(1902-1991)字介仁,江苏萧县人.黄埔一期,时任第二十军团第八十五军军长.
  zt军事履历:
  1931年12月任陆军第2师第四旅旅长
  1933年任陆军第89师师长
  1935年4月15日授予陆军少将
  1938年任第85军中将军长
  1939年7月13日晋升陆军中将
  1941年任第31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85军军长
  1943年升任第19集团军总司令,所部在豫中会战中溃败
  1944年改任第31集团军总司令(1946年缩编为整编第26军)
  1947年任第四兵团司令,在鲁西南战役中战败,后被蒋介石扣押。
  1949年逃台,未任军职。
  1991年7月26日在台北病逝。

  王耀武:(1903-1968)字佐民,山东泰安人.黄埔三期,时任第74军军长.
  zt军事履历:
  1933年任由三个补充团改编的补充第一旅旅长
  1934年12月率部参加谭家桥战斗,取得胜利,此役中寻淮洲重伤牺牲
  1935年1月在怀玉山俘红21师师长胡天陶
  1936年6月任新编第十一师师长(8月改称第51师)
  1937年参加淞沪抗战
  1940年任第74军军长
  1941年3月上高大捷,74军获得荣誉旗一面。
  1943年11月参加常德会战,曾固守常德18天。
  1944年2月25日因功升任第24集团军总司令,12月任中国战区第四方面军总司令
  1945年2月20日授予陆军中将
  1946年1月任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11月兼山东省主席
  1948年济南战役中被华东野战军全歼,被捕。
  1959年12月首批特赦,后任政协文史专员
  1968年7月3日在北京病逝

  李玉堂:(1899-1950)字瑶阶,山东广饶人,黄埔一期,时任第十军军长.
  zt军事履历:
  1931年任第三师师长
  1934年9月在第五次围剿中被红军消灭部下一旅,革职留用并降两级
  1938年6月任第八军军长
  1939年10月7日调任第十军军长,12月27日任第36集团军总司令
  1941年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部队被击溃,再次被撤职留用
  1941年12月率第十军死守长沙,最后顶住日军进攻,守住长沙。
  1943年任第二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5年1月任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1946年改编为整编第二十七军)
  1948年任第十绥靖区司令长官,在兖州被歼,仅以身免,第三次被撤职。
  1950年5月率残部由海南岛撤台,同年7月因掩护匪谍知情不报,与其妻子一同被捕,12月29日执行枪决

  方 天:(1903-)江西赣县人.黄埔二期,时任第18军军长.
  军事履历:
  1937年任第11师副师长
  1938年升任第94军第185师师长
  1941年升任第18军军长,旋调任第54军军长
  1943年编入远征军,任第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4年4月29日任第20集团军副总司令,旋调任军政部军务署署长
  1946年5月任国防部第五厅厅长,11月任参谋次长
  1949年1月任江西省主席兼江西绥靖总司令,江西后备兵团总司令
  1950年逃台,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国防部中将参议
  1964年任国防会议动员计划局局长
  1967年任国防会议动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胡 琏:(1907-1977)字伯玉,陕西华县人。黄埔四期,时任第11师师长.
  zt军事履历:
  1933年任第18军特务团团长(后改为第66团)
  1937年升任第18军第67师第119旅旅长
  1940年任第十一师副师长
  1942年3月任第11师师长
  1944年8月13日升任第18军军长
  1945年6月28日晋升少将
  1947年任整编第十八军军长兼第十一师师长
  1948年9月22日晋升中将,时任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官
  1949年5月任第十二兵团司令官,10月在金门岛重创解放军,自此名胜大振
  后在金门炮战中侥幸逃脱一劫,得到蒋介石的重用,后历任福建省主席、第一军团司令
  1957年7月晋升二级上将,时任金门防卫司令官
  1958年11月回台湾本岛任陆军副总司令
  1972年12月晋升一级上将,时驻越南大使卸任,改任总统府上将战略顾问
  1977年6月病逝于台北

  孙元良:(1904-)四川成都人 ,黄埔一期,时任第二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十九军军长,1944年底收复贵州有功授勋
  军事履历:
  1931年任警卫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
  1932年2月任第八十八师副师长
  1933年任第八十八师师长
  1937年9月任七十二军军长
  1944年12月任第二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十九军军长
  1946年2月任重庆警备总司令
  1948年8月任第十六兵团司令,在淮海战役中被全歼后化装逃跑
  1949年1月收容失散官兵,复任第十六兵团司令
  1949年12月所部副司令率部起义,被迫离开部队到成都,后逃台。

  张雪中:(1899-1995)原名达,江西乐平人。黄埔一期,时任第三方面军副总司令。
  军事履历:
  1932年1月任第八十九师第二六五旅旅长
  1937年7月任第十三军参谋长
  1938年任第八十五军八十九师师长
  1939年升任第十三军军长
  1942年任第三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3年任第一战区政治部主任
  1944年任第二兵团司令
  1945年任第三方面军副总司令
  1946年任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
  1947年兼任第七绥靖区司令官
  1949年任第九编练司令部司令,旋任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8月逃台
  1995年6月16曰在台北病逝

  俞济时:(1904-1900)字良桢,浙江奉化人,黄埔一期,时任第5军第88师师长.
  军事履历:
  1930年6月任警卫旅旅长兼中央宪兵代司令,9月升任国民政府警卫司令兼第一旅旅长
  1931年任教导第一师副师长,5月任警卫军第二师(第88师)师长
  1932年1月率部参加1.28淞沪抗战
  1936年1月28日授予陆军中将,时任第58师师长
  1937年任第74军军长兼第58师师长
  1938年任第36军团军团长
  1940年任第19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2年任蒋介石侍卫长(长达十五年)
  1944年任第36集团军总司令
  1945年任军务局局长
  1948年1月特授陆军中将占上将缺
  1949年2月任国民党总裁办公室主任,旋逃台
  1952年10月10日假退役,任总统府国策顾问
  1990年1月25日在台北病逝

  林伟俦(1905-1998),又名济泉,广东台山人。黄埔四期,时任整编六十六军四七五旅少将旅长
  军事履历:
  1935年伟俦升任第一教导师四团上校团长
  1936年伟俦任一五九师四七五旅少将副旅长兼九五团团长
  1937年八一三上海保卫战,伟俦奉命率一五九师四七五旅为先遣部队,日夜兼程开往上海。连夜进入上海大场和刘家行接替友军阵地,伟俦左腿中弹受伤,后升为一五九师四七五旅少将旅长兼九五0团团长。 淞沪战场撤退后,后升任整编六十六军四七五旅少将旅长,得到国民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勋章和证书。
  1938年第十二集团军一五一师中将师长
  1947后春升任六十二军中将军长、天津警备司令、津浦铁路北段护路司令兼津沧绥靖区指挥官,下辖一五一师、一五七师及七十六师,归华北“剿总”傅作义指挥。
  1948年底升为十七兵团副司令、六十二军军长兼天津防守副司令。
  1961年冬第三批特赦释放,给予公民权。
  1980年冬,蒙中央有关部门批准,到加拿大定居,与家人团聚。
  1998年春,伟俦在加拿大多伦多逝世,享年93岁。

  毛邦初:(1904-)浙江奉化人,黄埔三期,时任航委会副主任.
  军事履历:
  1930年负责筹建中央航空学校
  1931年任中央航空学校副校长
  1933年为扩大空军队伍,提高空军地位,特制定空军官阶比陆军高两级,首批空军少将。
  1934年派往意大利考察,
  1937年任航委会空军指挥部副总指挥
  1941年任航委会副主任
  1946年6月29日任空军副总司令

  张廷孟:(1906-1976)山东青岛人,黄埔三期步兵科,时任空军第一路司令.
  1931年任航空第一队队长,
  抗战时任空军第一路司令,空军指挥部参谋长,在台湾以空军司令身份接受日本投降
  1948年授予空军少将
  1949年逃台,后任空军首席咨议官,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职,并授空军中将
  1976年在台北病逝。

  王叔铭:(1905-1998)原名王鑂,山东诸城人,黄埔一期,时任航委会代理副主任
  军事履历:
  192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秋回国脱党转投蒋介石。后接替周志柔长期担任中央空军学校教育长,国民党的空军人员大多出自其门下。在空军三十年,个人出击记录230余架次。1941年授予空军少将,时任空军第五路司令官,1946年6月29日任空军副总司令,1949年逃台后任空军总司令(1952.3-1957.6)、1953年10月晋升二级上将,1959年2月晋升一级上将,时任国防部参谋总长(1957.6-1959.6),1960年6月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62年-1971年任常驻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军事参谋委员会代表团团长兼空军代表,1972年至1975年任驻约旦大使,1975年退役后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63年当选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1969年起被聘历届中央评议委员。
  1998年10月28日在台北病逝,葬于台北五指山国军公墓

  钟松:(1900-1995),浙江省丽水人. 黄埔二期
  军事履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陆军独立20旅旅长
  1943年,任第九军副军长,率部进攻云南芒市日军,歼敌千余,授青天白日勋章,并升任第36军中将军长。继授忠勤勋章、胜利勋章。 1949年,钟松任第五兵团副司令官兼第36军军长,第十三编练司令官及西安警备司令
  1950年到台湾
  1953年,任“浙江时省政府代主席
  1968年退役,退役时系中将级军长
  1970年,离台去荷兰定居,与子女团聚
  1995年3月7日在在荷兰逝世,享年九十六岁。

  谢晋元、容有略、钟彬、林伟俦
  张雪中、方天、赖汝雄
  王仲廉、方先觉
  孙元良、张汉初
  何绍周
  周庆祥
  王仲廉、方先觉 王治邦


《建国大业》中“表老”“任公”和李济深分别是什么身份?他们是什么关系?李济深由谁饰演???

张澜字表方 所以被人尊称表老张澜,是中国早期的民主革命家。他曾领导过四川保路运动,在抗日战争时期被聘为国民政府的参政会参政员。1941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成立,张澜被推为主席。后来,他又成为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的主席。1949年初,蒋介石的“和平”阴谋破产后,被迫宣布“引退”。代理总统李宗仁派甘介侯、邵力子等人到上海拜访张澜,劝他出面“调解”国共两党,重开和谈。。。。。。
李济深,字任潮。被尊称为“任公”。李济深(1885—1959),黄埔军校副校长。原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广西苍梧人。字任潮。早年就 读于广州黄埔陆军中学、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在新军任见习官、排长,后入广东陆军讲武堂继续学习。1909年,被保送到设在保定的军咨府军官学校(后改 名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官,历时五年。
李济深和张澜关系 一个是民革主席 一个是民盟主席 德高望重,一呼百应的元老级人物
《建国大业中 》李济深的饰演者是 金鑫,1952年3月出生于上海市。1977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同年分配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任话剧演员。1981年他在故事片《路漫漫》中饰演主要角色“朱华”,该片获1981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他被评为1981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最佳男演员。此后他在故事片等片中扮演男主角,其中《布谷催春》和《老板哥与电妹子》分别荣获1982年和1984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金鑫出演了多部电视剧。现为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
另外:《建国大业》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中国历史电影,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本片由黄建新执导,韩三平担任制片人,云集了华语影坛百余位明星客串(零片酬)的影片 。影片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主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筹备,突出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


《建国大业》中“表老”“任公”和李济深分别是什么身份?

张澜字表方 所以被人尊称表老张澜,是中国早期的民主革命家。他曾领导过四川保路运动,在抗日战争时期被聘为国民政府的参政会参政员。1941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成立,张澜被推为主席。后来,他又成为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的主席。1949年初,蒋介石的“和平”阴谋破产后,被迫宣布“引退”。代理总统李宗仁派甘介侯、邵力子等人到上海拜访张澜,劝他出面“调解”国共两党,重开和谈。李济深,字任潮。被尊称为“任公”。李济深(1885—1959),黄埔军校副校长。原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广西苍梧人。字任潮。早年就 读于广州黄埔陆军中学、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在新军任见习官、排长,后入广东陆军讲武堂继续学习。1909年,被保送到设在保定的军咨府军官学校(后改 名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官,历时五年。 李济深和张澜关系 一个是民革主席 一个是民盟主席 德高望重,一呼百应的元老级人物 建国大业中 李济深的饰演者是 金鑫金鑫,1952年3月出生于上海市。1977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同年分配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任话剧演员。1981年他在故事片《路漫漫》中饰演主要角色“朱华”,该片获1981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他被评为1981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最佳男演员。此后他在故事片等片中扮演男主角,其中《布谷催春》和《老板哥与电妹子》分别荣获1982年和1984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金鑫出演了多部电视剧。现为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

李济深简介

李济深(1885年11月6日—1959年10月9日),字任潮,原名李济琛。广西梧州市龙圩区人1。黄埔军校副校长;原国民党高级将领2。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领导人之一2。早年毕业于北京陆军大学。曾留学日本。历任粤军第一师参谋长、师长,西江善后督办、黄埔军校教练部主任。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北伐战争期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广东省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第八路总指挥,留守广州。1927年曾参与蒋介石的反共活动。1933年联合十九路军蔡廷锴等在福建组织反蒋抗日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一致抗日的号召,反对国民党政府反共政策。1948年就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59年10月9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4岁。


《建国大业》中“表老”“任公”和李济深分别是什么身份?他们是什么关系?李济深由谁饰演???

1、张澜,字表方,所以被人尊称“表老”,是中国早期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1941年张澜参加发起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改为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国民主同盟主席。2、李济深,字任潮,被尊称为“任公”。黄埔军校副校长。原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1948年就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3、李济深和张澜关系 : 分别是民革主席、民盟主席,都是德高望重,一呼百应的元老级人物 。4、《建国大业》中 李济深的饰演者是金鑫,1952年3月出生于上海市。1977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现为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扩展资料:《建国大业》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中国历史电影,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本片由黄建新执导,韩三平担任制片人,云集了华语影坛百余位明星客串(零片酬)的影片 。影片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主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筹备,突出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参考资料:建国大业_百度百科 张澜_百度百科 李济深_百度百科

桂林市区5a景点有哪些

桂林5A级景区有4家(截至2017年12月31日),分别是:桂林漓江景区、桂林乐满地休闲世界、桂林独秀峰—王城景区、桂林两江四湖·象山景区。一、桂林漓江景区桂林漓江风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市区、阳朔县、灵川县。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漓江又名桂水、桂江、癸水、东江,流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以流域孕育的独特绝世而又秀甲天下的自然景观桂林山水,“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其风景秀丽,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是驰名中外的风景名胜区。漓江的特点概括为清、奇、巧、变四个字,主要景点概括为一江、两洞、三山。一江(漓江)、两洞(芦笛岩、七星岩)、三山(象鼻山、叠彩山、独秀峰),是桂林山水的精华所在。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奇峰夹岸,碧水萦回,削壁垂河,青山浮水,风光旖旎,犹如一幅百里画卷。乘舟泛游漓江,可观奇峰倒影、碧水青山、牧童悠歌、渔翁闲钓、古朴的田园人家、清新的呼吸,一切都那么诗情画意。二、桂林乐满地休闲世界桂林乐满地休闲世界坐落于桂林兴安灵湖景区,距县城3公里。占地面积396万平方米。为台湾元大证券集团投资兴建,是广西引进台商投资建设的最大的旅游休闲项目。最终目标是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休闲世界主题乐园和第一个迪斯尼主题乐园。1997年破土动工。整个工程计划分3期开发,预计于2007年全部竣工,其中第一期工程投资额达10亿元人民币,已于2000年12月25日全面营业,包含主题乐园、高尔夫俱乐部、森林度假村、五星级度假酒店4个主要项目。三、桂林独秀峰—王城景区独秀峰·王城景区,国家AAAAA级景区,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位于桂林市漓江之畔,是以山形秀美的独秀峰为代表和整个明代靖江王府为地域范围的景区。景区内自然山水风光与历史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自古以来就有“城中城”的美誉。四、桂林两江四湖·象山景区桂林“两江四湖”,即指漓江、桃花江、木龙湖(含铁佛塘)、桂湖、榕湖、杉湖,其环城水系全长7.33公里,水面面积38.59万平方米。该工程最早形成于北宋年间(960-1127年),当时榕湖、杉湖、桂湖上舟楫纵横,游人如织,兴盛一时。桂林两江四湖构成桂林山水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桂林两江四湖的工程概况、社会效益、规划进程和展示的炫丽美景做了详细的描述,十分引人入胜。扩展资料:桂林市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从远古至今,历代都在这里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其中以甄皮岩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宋代、明代古城池格局为代表的古代城市建设文化,以灵渠、相思棣为代表的古代水利科技文化,以名山胜迹、历代摩岩石刻为代表的山水文化,以靖江王城、王陵墓群为代表的明代藩王文化,以近、现代革命遗迹、历史纪念地为代表的近现代文化是桂林历史文化的精髓。市区范围内有文物古迹共552处,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17处,其中国家级5处、自治区级23处、市(县)级89处。其中,甑皮岩洞穴遗址,与古运河、都江堰齐名的中国古代三大著名水利工程的兴安灵渠,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靖江王府和靖江王墓群,中国四大孔庙之一的恭城文庙,集历代摩岩石刻之大成的桂海碑林,历史悠久、具有“楚南第一名刹”的全州湘山寺,近代的八路军办事处、李宗仁故居等文物古迹。截至2017年12月31日,桂林共有A级景区60家,其中5A级景区4家,分别是桂林漓江景区、桂林乐满地休闲世界、桂林独秀峰—王城景区、桂林两江四湖·象山景区,4A级景区25家,3A级景区31家。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桂林百度百科—桂林漓江风景区百度百科—桂林乐满地休闲世界百度百科—独秀峰·王城景区百度百科—桂林两江四湖

桂林木龙湖怎么样,桂林木龙湖旅游攻略

山环水绕的木龙湖,整个景区周边自然景观优美,不仅有得天独厚的漓江、叠彩山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还有历史久远的古宋城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历史文化遗迹丰富。所以,在以宋城历史文化主题公园为主的木龙湖景区总体设计方案时,通过对现状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做全方位深入调分析和在进行多次学习考察的基础上,听取了各方意见,不断完善、修改、深化设计方案,确定木龙湖景区在加强对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木龙湖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有限度地开发利用风景文化旅游资源,达到人与自然的共生的基调。木龙湖景区总体布局以中国传统造园思想为指导,结合建筑范围内地形地址条件,以史料、《清明上河图》等宋画为基本素材,就形成了宋代建筑特征。木龙湖景区建设突出了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相融合的特点,在木龙湖北侧依托宋代东镇门、宋城墙遗址等历史人文景观,建设包括宋街、半边街、古宋城、木龙塔、木龙夜泊、浅桥鱼影、听荷轩等具有宋代建筑气息的古建筑群落的景点,木龙塔是以上海宋代的龙华塔为蓝本建造的,高45米。在木龙湖南侧与叠彩山之间建筑以观赏林地、草地、溪流、瀑布为主的生态景观带。木龙湖夜景木龙湖在的位置,在宋代是一排排的兵营;两江四湖工程施工前,建有密集的民房。为了连通漓江与内湖,收到显山露水的效果,实施两江四湖工程中,搬迁居民1896户、单位56家,拆除旧房174842平方米。其中,木龙湖整体拆迁安置工程,共拆除旧房近15万平方米,创下在广西单项城建工程中,一次性整体搬迁安置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时间最短,拆除房屋面积最大的记录。又在叠彩山与铁封山之间开挖长约1100米的人工湖,开挖土石方100余万立方米。这个人工湖因为邻近木龙洞,故名木龙湖。两江四湖环城水系是桂林这座清山秀水城市的水晶项链,木龙湖无疑就是这串项链中一颗透出桂林历史文明光芒的水晶珠。与木龙湖默默相伴800年的古宋城墙,是一个历经沧桑铮铮铁骨的男子汉,静静地从宋城墙脚下流淌了一春又一春的木龙湖,则是一个婀娜美丽而又多情的娇女儿。木龙湖的建筑木龙湖景区总体布局以中国传统造园思想为指导,结合建设范围内地形地址条件,以史料、宋画为基本素材,并充分考虑现代人商业、旅游模式与生活习惯,按空间质感和游览形式分为三大部分:以建筑辅以传统叠石理水及种植构成的宋代风格建筑群,包括宋街、半边街、古宋城等;以观赏林地、草地、叠彩山为主要空间界面的叠彩山北麓自然生态景观带,充当景区主线的木龙湖水面、升船机景观。在反映宋代市井生活的宋街中,其建筑造型主要是借鉴了当时描绘宋朝汴京市井生活的《清明上河图》,还参考了北方、长江流域、岭南等相应时期的遗迹和记载,同时还根据宋朝历史文献《营造法式》所规定的宋朝官方建筑标准进行推断,再融进南方建筑的飞檐、翘角等特点,就形成了宋街建筑特征。而挺立宋城中的木龙塔,则是以上海宋塔———龙华塔为蓝本而建,景区建筑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结合传统木装修,由此,宋街顿时古风蔚然。

上一篇:中医祛斑最好的方法

下一篇:费城超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