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小夜曲

时间:2024-04-18 03:37:25编辑:莆田seo君

小夜曲的简介

  小夜曲(serenade)是一种音乐体裁,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流传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下面就跟随我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小夜曲的相关知识吧!   小夜曲的形成   小夜曲是中世纪一种抒情风格的声乐体裁形式,后来也用于器乐音乐创作。   小夜曲原是中世纪欧洲行吟诗人在恋人的窗前所唱的爱情歌曲,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演唱时常用吉他、曼陀林等拨弦乐器伴奏,歌声缠绵婉转,悠扬悦耳。后来器乐独奏的小夜曲,也和声乐小夜曲同样流行。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歌剧《唐·璜》第二幕里的小夜曲,是在少女的窗前弹着曼陀林歌唱的典型小夜曲。   小夜曲是一种常见的特性乐曲。所谓特性乐曲,就是为特定的目的创作,或是在特定的场合演出,在体裁上有鲜明特征的乐曲。例如小夜曲、夜曲、摇篮曲、船歌、幻想曲、即兴曲、随想曲、狂想曲等等。这些乐曲大都是器乐曲,但其中也有些体裁既有声乐曲又有器乐曲。这里要讲的小夜曲,就属于后一种情况。   莫扎特在这首歌曲中真实地再现了行吟诗人演唱小夜曲的情景。唐·璜是歌剧中一个放荡不羁的西班牙贵族.他在农家姑娘采琳娜的窗前唱这首小夜曲,想用歌声来吸引她。这首歌曲是歌剧中的反面人物所唱的,含有讽刺的性质。但曲调仍优美淳朴,带有民间歌曲的特点,由曼陀林和弦乐器拨弦伴奏。曼陀林是梨形的拨弦乐器,有四对弦,空弦象小提琴一样。这首歌曲分为两段,构成二段式,每一个段落后面都有短短的过门,然后整个两段再反复一遍。   小夜曲通常是黄昏或夜晚所唱的歌,但也包括早晨在爱人窗前所唱的情歌。例如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听,听,云雀》,就是一首早晨唱的小夜曲。这是在莎士比亚的戏剧《辛白林》中,克洛顿向伊摩琴唱的情歌。克洛顿是英国国王辛白林的王后和前夫所生的儿子,伊摩琴是国王和前王后所生的女儿。清晨,克洛顿带了一群乐工来到和伊摩琴的闺房相连接的前室,为她奏乐,并唱着这首歌,来打动她的心。这首歌曲用分节歌的形式写成,音乐分两段,第一段在C大调上。旋律生动明快,描写了“云雀在天空歌唱,太阳之神升起”的美丽景色;第二段从C大调转为降A大调,产生了鲜明的调性对比,为“迷人的金盏花,开始睁开金色的眼睛”两句渲染出瑰丽的色彩。唱到“这一切多么美丽,我亲爱的姑娘醒来”,又转回C大调,调性色彩由暗而明,写出了晨光催人,小楼梦回的意境。   舒伯特根据雷尔什塔布的诗所写的另一首小夜曲,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被收集在他的歌曲集《天鹅之歌》中。旋律轻盈婉转,伴奏模仿拨弦乐器的声音,时而和歌声相应和, 给歌曲创造了一种优美恬静的意境。   小夜曲的发展   舒伯特根据雷尔什塔布的诗所写的另一首小夜曲,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被收集在他的歌曲集《天鹅之歌》中。旋律轻盈婉转,伴奏模仿拨弦乐器的声音,时而和歌声相应和, 给歌曲创造了一种优美恬静的意境。   法国作曲家古诺为雨果的诗所作的小夜曲,也是一首一百多年来流传不衰的名曲。旋律象一缕青烟,在晚风中飘荡。 伴奏中贯穿着上下摆动的节奏,具有摇篮曲的风格;并不时以优美流丽的曲调,和歌声相呼应。   器乐小夜曲也象声乐小夜曲一样,有一个歌唱性的旋律, 其伴奏部分往往有模仿拨弦乐器的效果。奥地利作曲家海顿的《F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就是一首典型的器乐小夜曲,整个四重奏也因此而有“小夜曲四重奏”的称号。弦乐四重奏是由两个小提琴、一个中提琴和一个大提琴演奏的乐曲。这个乐章所特有的小夜曲格调,表现在第一小提琴演奏抒情的曲调,象人声在歌唱;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拨弦伴奏,模仿着曼陀林的声音。这首曲子用奏鸣曲式写成。奏鸣曲式是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等器乐套曲中第一乐章常用的曲式,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呈现出两个互相对比的主题的部分,叫呈示部。两个主题中间有个起桥梁作用的段落,叫连接部。第二个主题的后面有一个补充性质的段落,叫结束部。奏鸣曲式的第二部分是发展呈示部各个段落的音乐成分的部分,叫展开部。展开部在结构上和调性上都是不稳定的。奏鸣曲式的第三部分是重复呈示部的部分,叫再现部。但这不是简单的重复,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在呈示部中分别出现在主调和属调上的两个主题,到了再现部,就都在主调上出现,从而获得了调性的统一。《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是小型的奏鸣曲式,它的规模接近于二段式。第一部分是呈示部,第二部分是非常短小的展开部和缩短了的再现部,所以展开部和再现部加起来,成为一个和呈示部保持平衡的部分。   舒伯特的小夜曲   这是舒伯特短促的一生中最后完成的独唱艺术歌曲之一,也是舒伯特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此曲采用德国诗人莱尔斯塔勃的诗篇谱写成。

小夜曲小说讲的是什么

小夜曲小说讲述的是主角郁时渺、容既的爱恨纠葛,更多精妙绝伦的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关注一下吧!主要讲述的是:姜城容家大少爷容既温文尔雅,成熟稳重,从不与人为难。只有真正了解他的郁时渺知道,这个男人有多冷血,多无情,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无所不用其极。荣既是个疯子,嗜血残忍,毫无任性,郁时渺想逃,却为了家人不得不妥协。他以为这样就能将她禁锢在自己的世界里一辈子,却不料,她从天台上一跃而下,宁愿死,都不肯爱他。《小夜曲》是吕纯晖短篇小说集《听来的故事》里的其中一篇,写的是一对年轻夫妻在电话里的对话。简介短篇小说,小说的一种。其特点是篇幅短小、情节简洁、人物集中、结构精巧。它往往选取和描绘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着力刻画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生活的某一侧面,使读者“借一斑略知全豹”。正如茅盾所说:短篇小说主要是抓住一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来说明一个问题或表现比它本身广阔得多、也复杂得多的社会现象的。”这“也就决定了它的篇幅不可能长,它的故事不可能发生于长年累月(有些短篇小说的故事只发生于几天或几小时之内),它的人物不可能太多,而人物也不可能一定要有性格的发展。

莫扎特的《小夜曲》简介

这首曲子原本有五个乐章,但是第二乐章的乐谱遗失了,变成现在所知的四个乐章.即使如此,这首曲子听起来还是相当完整,丝毫无损其艺术成就.四个乐章分别是:
第一乐章 快板,是奏鸣曲的形式,曲风华丽典雅.
第二乐章 行板,简洁的回旋曲式,营造甜美的气氛.有一段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使人联想到情侣在美丽花园里谈情说爱的浪漫,还有中提琴的背景衬托,听来相当惬意.
第三乐章 轻盈的小步舞曲,像情侣沉醉在自然美景中,翩翩起舞的欢乐.
第四乐章 兼有奏鸣曲与回旋曲,曲调轻快,描写幸福的情侣踏上归途,全曲在最愉快的气氛下结束.
此曲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任何管乐器,只是用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演奏出来的音乐悠扬悦耳,优雅清新,洋溢着一股难以形容的特殊魅力.1776年时的莫扎特,一方面在萨尔兹堡担任宫廷音乐家,一方面暂时停止写作交响曲,奏鸣曲等内容比较艰深的作品,开始转向创作社交性与娱乐性的音乐,因此写了很多小夜曲与嬉游曲,这些作品都具有优雅华丽的色彩.这首跟半年后的名作,就是最能充分表现此种风格的作品.
这首曲子跟其他萨尔兹堡世代的小夜曲有一些不同之处.首先,它只有三个乐章,规模较小,但是却用了两组弦乐的合奏.其次,本曲中没有管乐器.结构上以合奏协奏曲为基本架构,令人联想到巴洛克时期的大协奏曲.而在乐器的编制上,还使用了定音鼓和钹等打击乐器.和莫扎特其他的小夜曲相较之下,这样的不同似乎成为特色了.
本曲的标题名称(Serenata notturna)是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写在莫扎特的亲笔手稿上.这首曲子是莫扎特为了萨尔兹堡的社交场合而作,由于作曲的时间1月正是冬天最寒冷时,所以可以判断出当时应该是在室内演出.
第一乐章是庄严的D大调,浓浓的莫扎特萨尔兹堡风,带有淡淡的欢愉感.为了配合一般小夜曲前后都演奏进行曲,第一乐章虽然是奏鸣曲式的乐章,但是莫扎特巧妙地将进行曲融入主题,使主题带有进行曲的味道明亮轻快的结构使独奏群和合奏群产生了喜剧效果,让对话更为生动.
第二乐章是具有高雅风格的小步舞曲,由D大调的主题转入独奏群的G大调中段后,发展出新的气息,晶莹,幽雅,形成美妙的对比.最后再度回到主题,作为结束.
第三乐章是D大调的轮旋曲,一开始是活泼幽默主题,发展出感性浪漫的冥思,最后再回到原先的欢愉幽默,结束全曲.

贵族婚礼的庆祝乐章
D大调第7号管弦乐小夜曲:

小夜曲本来是指站在窗外对情人倾诉爱意的歌唱曲,或者是演奏的器乐曲.在欧洲的歌剧里,也常常出现小夜曲的歌唱场面.但是18世纪后半叶之后,小夜曲所代表的意义却有点改变了.
当时在欧洲的贵族与有钱人,跟中国古代贵族家里会养些歌伎舞姬一样,都会依自己的经济状况在自己的宅邸设置规模大小不同的管弦乐队,在各种庆祝会或宴会场合上演奏音乐一助兴或娱乐来宾.特别是在18世纪的奥地利,此举尤其盛行.
小夜曲的乐曲内容通常比较轻快,浪漫,优美,所以是常在这种场合演奏的乐曲种类之一.其他的还有嬉游曲,夜曲或是轻组曲等.这个时期的小夜曲,从三乐章到十乐章都有,而且其中一定有好几乐章包含小步舞曲.
1776年.莫扎特为萨尔兹堡的哈弗纳家写了一首小夜曲.哈弗纳家的主人是个有钱的商人,同时也是当时萨尔兹堡的市长,跟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是好友.老哈弗纳去世后,由长子继承了他的职位,后来因为哈弗纳家的千金伊丽莎白小节要结婚了,哈弗纳委托莫扎特创作一首在婚礼前一天的庆祝会上演奏的曲子,因此莫扎特就写了一首曲子,称作.
这首曲子的初演是在1776年7月21日,婚礼的前一天.因为举行了一个庆祝会,当时邀请的来宾有许多达官贵人,有一位是萨尔兹堡大主教的宫廷顾问,他曾经记载说:"用餐后,我们都去聆听哈弗纳为她姐姐伊丽莎白所准备的婚礼音乐,是在罗雷托教堂旁边的花园里演奏."
因为这首曲子是在婚宴上演奏的音乐,所以乐曲弥漫着豪华,热烈,典雅的气氛,而且有八个乐章,规模庞大,演奏的时间也不短,全部演奏完大约需要一个小时.

大学期末考试结束了!
D大调第9号管弦乐小夜曲:

在旅行回到萨尔兹堡之后,莫扎特开始对他的大主教老板产生强烈的不满.不过,从1779年初到隔年夏天的一年半岁月里,他依然以宫廷音乐家的身份在大主教的官邸里任职.这段时间,他将旅行途中得来的灵感华为作品,杰作包括K.318,K.319,K.338三首交响曲.而管弦乐作品更是丰富,第9号小夜曲就是属于这个时期的作品之一.
依据小夜曲的用途来看,此曲可能是为了某种节庆而作,但是并没有确定的资料可以作证.据一位莫扎特传记得作者梅杰克在1799年写给出版社的信里提到,这是为了大主教的受洗日而作,所以,又被称作.可是,大主教受洗的日子在9月30日,这首曲子在8月3日就完成了,以莫扎特的习惯来看,应该不是为了大主教而作.
一般认定,此曲是为了庆祝萨尔兹堡大学期末考试结束而写的结业音乐.在莫扎特的时代,邮递马车就是今天的公车,专门来往各地送邮及载客.马车一开到,车夫就吹响号角以告知人们,因此在第六乐章第二小步舞曲中段里,便有模仿邮递马车的号角声,所以此去通常又被称作.
驿马车的邮号用在这里,感觉就像是学生们结束考试之后,心情轻松而出外游玩的俏皮.全曲有七个乐章构成,中间夹着以管乐为中心的"交响协奏曲",这是萨尔兹堡时期的杰作之一.

规模最大的管乐作品
降B大调第10号管乐小夜曲:

莫扎特在1781年搬到维也纳时,维也纳正在流行一种叫做Harmoni的管乐合奏.这种音乐会依场合增减乐器的编制,不过,一般都以双簧管,竖笛,法国号与低音管各两支的八重奏为主.1782年,当时的皇帝约瑟夫二世在宫廷里设置了八重奏的管乐团,贵族也纷纷开始仿效成立自己的乐团,所以管乐的合奏音乐更是大大风行.
用来演奏的音乐,除了创作作品之外,还有从歌剧或舞剧节选出来重新编曲的作品.当时的作曲家几乎都写过这类型音乐,莫扎特也不例外,而他所写的管乐作品中,规模最大的就是K.361的.
此曲是在基本编制的八重奏上,另外加入两只巴松管跟两只法国号,以及一把低音提琴所构成的13人合奏,表现了精妙的管乐编写手法.全曲7个乐章,中间夹有两个小步舞曲乐章,结构的庞大考验着演奏着的体力与合奏默契.所幸,有了莫扎特快慢交替的乐曲安排,才不致让听者耳朵疲惫.
这首曲子最初的演奏记录是在1784年3月23日,当时的竖笛名家安东.史塔勒在他的个人演奏会上跟维亚纳宫廷的乐团演奏了七个乐章里的其中四个.
安东.史塔勒师哥竖笛高手,莫扎特后来也曾为他写作许多竖笛作品.词曲一开始有可能也是为了他所写,因为此曲以竖笛为中心,在巧妙地从旁边引导格式管乐器加入,展现莫扎特绝妙的手法.
演奏会当天,上还刊登了广告:"由莫扎特作曲的特殊大规模管乐作品",后来有一位前往聆听地听众写下这样的评论:"13件乐器的编制,每一位演奏者都是名家,是非常优秀杰出的作品."

夜半时分,一群乐师献乐
降E大调第11号小夜曲

夜深里,万籁俱寂.
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音乐,节奏轻巧温柔,像晚风缓缓拂过,像饱含情感的呢喃,再刚硬的人听到这样的乐曲,只怕也要化为绕指柔吧.但是,有个人听到这优美的乐章,却瞠目结舌,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惊讶过后,他猛然打开了门..
莫扎特在1781年11月3日写给他父亲的信里,就描述了这样一件事.事情发生在10月的某一个晚上,当时他正要就寝,却听到自己家门外传来乐声,而且那首曲子还是他所写得.莫扎特打开了门,发现原来是一些专门为贵族演奏小夜曲的乐师,为了向这首优雅美丽之乐曲的作者表示他们的敬意,私下约了一起练习,然后特地来演奏给莫扎特听.果然给了莫扎特一个大大的惊喜.
被编为K.375的本曲一开始是用各两支的竖笛,法国号与低音管演奏.第二年的7月,莫扎特又亲自加上两只双簧管,所以现在它变成管乐八重奏.但也有一个版本是再加入两只英国管,变成十支管乐器的演奏形式.
本曲5个乐章在形式安排上相当有趣:第1和第五两个乐章是快板,第二和第四乐章则是小步舞曲,居中的第三乐章则是唯一的慢板,形成像三明治一样的形式.更有趣的是,在演出时间上,第一乐章居然比后面任何一个乐章都多出两三倍,标准的头重脚轻.第三乐章的慢板的节奏设计仿佛夏夜晚风徐徐吹拂,令人心情舒畅,合奏的细腻感与气氛令人沉醉.
据说,这曲子是为维也纳宫廷画家约瑟夫.范.希克尔的表妹所写的.这位表妹跟莫扎特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令人十分好奇,但是却不得而知.

流连晚宴的弦乐
G大调第13号小夜曲:

穿着华服的绅士和淑女拿着酒杯,沉醉于享乐之中.乐队不定的演奏,轻快地旋律源源不绝流泻而出.这首轻松地弦乐小品多半就是在上流社会如此的庆典或晚宴上演奏.如果是正式的演奏会上正襟危坐,屏息静听,恐怕就会失去曲子的趣味性.
在当时,音乐家大多需依靠贵族生活,所创做的曲子也多是为了满足王公贵族的社交生活所需,必须迎合那些贵族的喜好,没有什么发挥自己想法的空间.但是像莫扎特这样的天才,却可以把原本是供贵族娱乐消遣用的音乐变成旷世名曲,一般人只能赞叹佩服.而且,莫扎特在类似情况下完成的名曲还不在少数呢.
莫扎特一共写过13首小夜曲,这首可以算是他小夜曲最著名的一首.原本曲子的标题,意思是"小的夜曲",所以有些介绍会把这曲子称作.
这首曲子原本有五个乐章,但是第二乐章的乐谱遗失了,变成现在所知的四个乐章.即使如此,这首曲子听起来还是相当完整,丝毫无损其艺术成就.四个乐章分别是:
第一乐章 快板,是奏鸣曲的形式,曲风华丽典雅.
第二乐章 行板,简洁的回旋曲式,营造甜美的气氛.有一段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使人联想到情侣在美丽花园里谈情说爱的浪漫,还有中提琴的背景衬托,听来相当惬意.
第三乐章 轻盈的小步舞曲,像情侣沉醉在自然美景中,翩翩起舞的欢乐.
第四乐章 兼有奏鸣曲与回旋曲,曲调轻快,描写幸福的情侣踏上归途,全曲在最愉快的气氛下结束.
此曲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任何管乐器,只是用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演奏出来的音乐悠扬悦耳,优雅清新,洋溢着一股难以形容的特殊魅力.

G大调弦乐小夜曲(作品k525)1-4
作于1787年。这是莫扎特的小夜曲中最受人们欢迎和喜爱的一首。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首音乐会小夜曲,有四个乐章象一部缩小了的交响曲。它与情歌小夜曲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裁。
第一乐章,快板,G大调,4/4拍,是一首完整的小奏鸣曲。第一主题开门见山,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旋律,其中充满了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随后是轻盈的舞步般旋律。
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2/2拍,抒情的浪漫曲。 音乐开头乐队奏出简易、 动听如歌的主题,旋律温柔恬静,犹如轻舟荡漾,充满了绵绵情思。
第三乐章,小快板,G大调,3/4拍,小步舞曲。主题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第四乐章,回旋曲,G大调,快板,4/4拍,主题是一首威尼斯流行歌曲,旋律明澈流丽,跳荡着无忧无虑的情感,象征着幸福完美的感情。 它在该乐章中共出现五次,每次都作了调性变化。最后仍重复这一主题,结束全曲。


小夜曲 莫扎特听后感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K525)又称《第13号小夜曲》,该曲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莫扎特于1787年8月24日在维也纳完成,并以当时最时髦的德文用语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命名。最早为弦乐合奏,后被改编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尤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它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
G大调弦乐小夜曲,原有五个乐章,后第二乐章因故失传,所以现存只有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Allegro) 快板,G大调,4/4拍,是一首完整的小奏鸣曲。第一主题开门见山,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旋律,其中充满了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随后是轻盈的舞步般旋律。
第二乐章(Romance) 行板,C大调,2/2拍,抒情的浪漫曲。音乐开头乐队奏出简易、动听如歌的主题,旋律温柔恬静,犹如轻舟荡漾,充满了绵绵情思。
第三乐章(Menutetto)小快板,G大调,3/4拍,小步舞曲。本乐章主题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第四乐章(Rondo) 回旋曲,G大调,快板,4/4拍,主题是一首威尼斯流行歌曲,旋律明澈流丽,跳荡着无忧无虑的情感,象征着幸福完美的爱情。它在该乐章中共出现五次,每次都作了调性变化。最后仍重复这一主题,结束全曲。
D大调月下小夜曲,创作于1776年1月,当年莫扎特正好20岁。作曲家创作时,除了弦乐器之外,特意在配器中加入了定音鼓,从而让整首作品听起来饱满而多彩,由此也可以断定这部作品是当年莫扎特为室内演奏特别写下的,并且成为户外小夜曲室内乐化的先声和代表。K.239有着较为强烈的复古色彩,作曲家在其中巧妙地运用了“巴洛克大协奏曲”的结构元素,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全新的拓展。
乐曲由三个乐章构成。
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的庄严进行曲,雄壮而威武,而主奏小提琴的旋律却显得柔美而充满着调皮色彩,穿插其中与辉煌壮阔的大背景相映
成趣.
第二乐章是小步舞曲,复合三段体结构,音乐在平和中透出一份雅致和轻松.
第三乐章是最令人着迷的,莫扎特在这首带有鲜明民歌曲调的回旋曲中,引入了类似歌剧宣叙调的表现手法,让终曲显得极富活力并充满着
典雅和优美的古典主义风范。因为这首“月下小夜曲”在短小精乾的篇幅中,充分显现出作曲家无穷的创作活力,音乐本身又无比动听,因此
成为莫扎特流传较为广泛的弦乐小夜曲之一。


莫扎特小夜曲赏析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赏析

  该曲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莫扎特于 1787 年8月24日 在维也纳完成,最早为弦乐合奏,后被改编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尤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莫扎特一共写过13首小夜曲,这首可以算是他小夜曲最著名的一首。原本曲子的标题,意思是"小的夜曲",所以有些介绍会把这曲子称作。
  这首曲子原本有五个乐章,但是第二乐章的乐谱遗失了,变成现在所知的四个乐章.即使如此,这首曲子听起来还是相当完整,丝毫无损其艺术成就.四个乐章分别是:
  第一乐章: 快板,G大调,4/4拍,是奏鸣曲的形式,曲风华丽典雅。第一主题开门见山,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旋律,其中充满了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随后是轻盈的舞步般旋律。
  第二乐章: 行板,C大调,2/2拍简洁的回旋曲式,营造甜美的气氛。音乐开头乐队奏出简易、 动听如歌的主题,旋律温柔恬静,犹如轻舟荡漾,充满了绵绵情思。有一段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使人联想到情侣在美丽花园里谈情说爱的浪漫,还有中提琴的背景衬托,听来相当惬意.
  第三乐章:小快板,G大调,3/4拍,轻盈的小步舞曲,像情侣沉醉在自然美景中,翩翩起舞的欢乐。主题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第四乐章:回旋曲,G大调,快板,4/4拍,曲调轻快,描写幸福的情侣踏上归途,全曲在最愉快的气氛下结束。旋律明澈流丽,跳荡着无忧无虑的情感,象征着幸福完美的爱情。 它在该乐章中共出现五次,每次都作了调性变化。最后仍重复这一主题,结束全曲。
  此曲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任何管乐器,只是用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演奏出来的音乐悠扬悦耳,优雅清新,洋溢着一股难以形容的特殊魅力.
  区别于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小夜曲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流传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旋律优美、委婉、缠绵,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式也有所发展。
  莫扎特在这首小夜曲采用了民间音乐的因素。反映了他和民间音乐的联系,具有轻松活泼的特点。它既包含了清新、生动活泼的情绪,又具有宽广、纯朴的抒情性。它反映了18世纪末,处在被压迫地位的德奥知识分子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的羁绊,对美好社会和光明、正义人的尊严的追求。他的音乐风格具有诚挚、细腻、通俗优雅、轻灵、流丽的特征,大都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情绪,反映了上升时期的德奥资产阶级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作者简介: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一共创作了22部歌剧、41 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诞生在奥地利萨尔斯堡, 出生时风雪交加,3岁起显露极高的音乐天赋,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开始作曲。据说在他还不会写字的时候便已会作曲了,由其父亲记录他所谱的短小乐曲。莫扎特的父亲宫廷乐师Leopold Mozart莱奥波尔德•莫扎特是一个小提琴家、管风琴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所著的小提琴演奏教程,不仅在奥地利和德国,而且在欧洲其他国家都享有盛名。
  莫扎特从三岁时就显出了非凡的音乐天才,他时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有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起回家,年方四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父亲问他在做什么,他说他正改在写钢琴协奏曲,当他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看时,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这里写的一切是多么正确而且是有含义的啊!”
  令人深感意外的是,这位曾轰动过整个欧洲的金光闪闪的宠儿此刻竟到处碰壁!神童已经长大,已不再是神童。昔日的神童消失了,尽管他的才华随年龄成正比地增长,可现实社会却无情地冷落了他。他不得不重新回到萨尔斯堡,而这样一来,大主教当然更加刻薄地对待他。莫扎特的辛酸与窘境是任何一个有生活常识的人都不难想象的。
  创作背景:
  1781年6月,莫扎特终于在忍无可忍当中与大主教公开决裂。他毅然辞职离去,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举动无疑极其大胆而英勇。因为,这意味着艰辛、饥饿甚至死亡。
  列奥波尔德力劝他的儿子向大主教赔礼道歉,重归于好,莫扎特坚决拒绝。他在给父亲的回信中写道:我不能再忍受这些了。心灵使人高尚起来。我不是公爵,但可能比很多继承来的公爵要正直得多。我准备牺牲我的幸福、我的健康以至我的生命。我的人格,对于我,对于你,都应该是最珍贵的!
  冲出牢笼的莫扎特定居在“音乐之都”的维也纳,开始了一个自由艺术家的生涯。当时他年仅25岁,可离生命的终点却只有10年了。
  莫扎特写作之轻松与神速使他的同时代人和后辈都把他看作是无师自通、不学而成的天才,纵观他的一生,除了孩提时期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诲外,的确从未得到过正式的教师指导。天才是不容否认的,但人们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1787年10月的一天,莫扎特与歌剧《唐璜》的乐队指挥库查尔兹一起散步时说:“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人是错误的。我确切地告诉你,亲爱的朋友,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这首小夜曲是作者于1787年创作的,当时作者已经三十一岁,作者所创作的歌剧在近几年大获成功。所以作者写出如此动人心弦的欢快旋律。


莫扎特的小夜曲一共有几首?名字各是什么?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K.525该曲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莫扎特于 1787 年8月24日 在维也纳完成,并以当时最时髦的德文用语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命名。最早为弦乐合奏,后被改编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尤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 原有五个乐章,后第二乐章因故失传,所以现存只有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G大调,4/4拍,是一首完整的小奏鸣曲。第一主题开门见山,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旋律,其中充满了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随后是轻盈的舞步般旋律。 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2/2拍,抒情的浪漫曲。 音乐开头乐队奏出简易、 动听如歌的主题,旋律温柔恬静,犹如轻舟荡漾,充满了绵绵情思。 第三乐章,小快板,G大调,3/4拍,小步舞曲。主题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第四乐章,回旋曲,G大调,快板,4/4拍,主题是一首威尼斯流行歌曲,旋律明澈流丽,跳荡着无忧无虑的情感,象征着幸福完美的爱情 。 它在该乐章中共出现五次,每次都作了调性变化。最后仍重复这一主题,结束全曲。


莫扎特的小夜曲有几类?

欢愉幽默的寒冬对话 D大调第6号管弦乐小夜曲: 1776年时的莫扎特,一方面在萨尔兹堡担任宫廷音乐家,一方面暂时停止写作交响曲,奏鸣曲等内容比较艰深的作品,开始转向创作社交性与娱乐性的音乐,因此写了很多小夜曲与嬉游曲,这些作品都具有优雅华丽的色彩.这首跟半年后的名作,就是最能充分表现此种风格的作品. 这首曲子跟其他萨尔兹堡世代的小夜曲有一些不同之处.首先,它只有三个乐章,规模较小,但是却用了两组弦乐的合奏.其次,本曲中没有管乐器.结构上以合奏协奏曲为基本架构,令人联想到巴洛克时期的大协奏曲.而在乐器的编制上,还使用了定音鼓和钹等打击乐器.和莫扎特其他的小夜曲相较之下,这样的不同似乎成为特色了. 本曲的标题名称(Serenata notturna)是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写在莫扎特的亲笔手稿上.这首曲子是莫扎特为了萨尔兹堡的社交场合而作,由于作曲的时间1月正是冬天最寒冷时,所以可以判断出当时应该是在室内演出. 第一乐章是庄严的D大调,浓浓的莫扎特萨尔兹堡风,带有淡淡的欢愉感.为了配合一般小夜曲前后都演奏进行曲,第一乐章虽然是奏鸣曲式的乐章,但是莫扎特巧妙地将进行曲融入主题,使主题带有进行曲的味道明亮轻快的结构使独奏群和合奏群产生了喜剧效果,让对话更为生动. 第二乐章是具有高雅风格的小步舞曲,由D大调的主题转入独奏群的G大调中段后,发展出新的气息,晶莹,幽雅,形成美妙的对比.最后再度回到主题,作为结束. 第三乐章是D大调的轮旋曲,一开始是活泼幽默主题,发展出感性浪漫的冥思,最后再回到原先的欢愉幽默,结束全曲. 贵族婚礼的庆祝乐章 D大调第7号管弦乐小夜曲: 小夜曲本来是指站在窗外对情人倾诉爱意的歌唱曲,或者是演奏的器乐曲.在欧洲的歌剧里,也常常出现小夜曲的歌唱场面.但是18世纪后半叶之后,小夜曲所代表的意义却有点改变了. 当时在欧洲的贵族与有钱人,跟中国古代贵族家里会养些歌伎舞姬一样,都会依自己的经济状况在自己的宅邸设置规模大小不同的管弦乐队,在各种庆祝会或宴会场合上演奏音乐一助兴或娱乐来宾.特别是在18世纪的奥地利,此举尤其盛行. 小夜曲的乐曲内容通常比较轻快,浪漫,优美,所以是常在这种场合演奏的乐曲种类之一.其他的还有嬉游曲,夜曲或是轻组曲等.这个时期的小夜曲,从三乐章到十乐章都有,而且其中一定有好几乐章包含小步舞曲. 1776年.莫扎特为萨尔兹堡的哈弗纳家写了一首小夜曲.哈弗纳家的主人是个有钱的商人,同时也是当时萨尔兹堡的市长,跟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是好友.老哈弗纳去世后,由长子继承了他的职位,后来因为哈弗纳家的千金伊丽莎白小节要结婚了,哈弗纳委托莫扎特创作一首在婚礼前一天的庆祝会上演奏的曲子,因此莫扎特就写了一首曲子,称作. 这首曲子的初演是在1776年7月21日,婚礼的前一天.因为举行了一个庆祝会,当时邀请的来宾有许多达官贵人,有一位是萨尔兹堡大主教的宫廷顾问,他曾经记载说:"用餐后,我们都去聆听哈弗纳为她姐姐伊丽莎白所准备的婚礼音乐,是在罗雷托教堂旁边的花园里演奏." 因为这首曲子是在婚宴上演奏的音乐,所以乐曲弥漫着豪华,热烈,典雅的气氛,而且有八个乐章,规模庞大,演奏的时间也不短,全部演奏完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大学期末考试结束了! D大调第9号管弦乐小夜曲: 在旅行回到萨尔兹堡之后,莫扎特开始对他的大主教老板产生强烈的不满.不过,从1779年初到隔年夏天的一年半岁月里,他依然以宫廷音乐家的身份在大主教的官邸里任职.这段时间,他将旅行途中得来的灵感华为作品,杰作包括K.318,K.319,K.338三首交响曲.而管弦乐作品更是丰富,第9号小夜曲就是属于这个时期的作品之一. 依据小夜曲的用途来看,此曲可能是为了某种节庆而作,但是并没有确定的资料可以作证.据一位莫扎特传记得作者梅杰克在1799年写给出版社的信里提到,这是为了大主教的受洗日而作,所以,又被称作.可是,大主教受洗的日子在9月30日,这首曲子在8月3日就完成了,以莫扎特的习惯来看,应该不是为了大主教而作. 一般认定,此曲是为了庆祝萨尔兹堡大学期末考试结束而写的结业音乐.在莫扎特的时代,邮递马车就是今天的公车,专门来往各地送邮及载客.马车一开到,车夫就吹响号角以告知人们,因此在第六乐章第二小步舞曲中段里,便有模仿邮递马车的号角声,所以此去通常又被称作. 驿马车的邮号用在这里,感觉就像是学生们结束考试之后,心情轻松而出外游玩的俏皮.全曲有七个乐章构成,中间夹着以管乐为中心的"交响协奏曲",这是萨尔兹堡时期的杰作之一.规模最大的管乐作品降B大调第10号管乐小夜曲:莫扎特在1781年搬到维也纳时,维也纳正在流行一种叫做Harmoni的管乐合奏.这种音乐会依场合增减乐器的编制,不过,一般都以双簧管,竖笛,法国号与低音管各两支的八重奏为主.1782年,当时的皇帝约瑟夫二世在宫廷里设置了八重奏的管乐团,贵族也纷纷开始仿效成立自己的乐团,所以管乐的合奏音乐更是大大风行.用来演奏的音乐,除了创作作品之外,还有从歌剧或舞剧节选出来重新编曲的作品.当时的作曲家几乎都写过这类型音乐,莫扎特也不例外,而他所写的管乐作品中,规模最大的就是K.361的.此曲是在基本编制的八重奏上,另外加入两只巴松管跟两只法国号,以及一把低音提琴所构成的13人合奏,表现了精妙的管乐编写手法.全曲7个乐章,中间夹有两个小步舞曲乐章,结构的庞大考验着演奏着的体力与合奏默契.所幸,有了莫扎特快慢交替的乐曲安排,才不致让听者耳朵疲惫.这首曲子最初的演奏记录是在1784年3月23日,当时的竖笛名家安东.史塔勒在他的个人演奏会上跟维亚纳宫廷的乐团演奏了七个乐章里的其中四个.安东.史塔勒师哥竖笛高手,莫扎特后来也曾为他写作许多竖笛作品.词曲一开始有可能也是为了他所写,因为此曲以竖笛为中心,在巧妙地从旁边引导格式管乐器加入,展现莫扎特绝妙的手法.演奏会当天,上还刊登了广告:"由莫扎特作曲的特殊大规模管乐作品",后来有一位前往聆听地听众写下这样的评论:"13件乐器的编制,每一位演奏者都是名家,是非常优秀杰出的作品."夜半时分,一群乐师献乐降E大调第11号小夜曲夜深里,万籁俱寂.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音乐,节奏轻巧温柔,像晚风缓缓拂过,像饱含情感的呢喃,再刚硬的人听到这样的乐曲,只怕也要化为绕指柔吧.但是,有个人听到这优美的乐章,却瞠目结舌,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惊讶过后,他猛然打开了门..莫扎特在1781年11月3日写给他父亲的信里,就描述了这样一件事.事情发生在10月的某一个晚上,当时他正要就寝,却听到自己家门外传来乐声,而且那首曲子还是他所写得.莫扎特打开了门,发现原来是一些专门为贵族演奏小夜曲的乐师,为了向这首优雅美丽之乐曲的作者表示他们的敬意,私下约了一起练习,然后特地来演奏给莫扎特听.果然给了莫扎特一个大大的惊喜.被编为K.375的本曲一开始是用各两支的竖笛,法国号与低音管演奏.第二年的7月,莫扎特又亲自加上两只双簧管,所以现在它变成管乐八重奏.但也有一个版本是再加入两只英国管,变成十支管乐器的演奏形式.本曲5个乐章在形式安排上相当有趣:第1和第五两个乐章是快板,第二和第四乐章则是小步舞曲,居中的第三乐章则是唯一的慢板,形成像三明治一样的形式.更有趣的是,在演出时间上,第一乐章居然比后面任何一个乐章都多出两三倍,标准的头重脚轻.第三乐章的慢板的节奏设计仿佛夏夜晚风徐徐吹拂,令人心情舒畅,合奏的细腻感与气氛令人沉醉.据说,这曲子是为维也纳宫廷画家约瑟夫.范.希克尔的表妹所写的.这位表妹跟莫扎特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令人十分好奇,但是却不得而知.流连晚宴的弦乐G大调第13号小夜曲:穿着华服的绅士和淑女拿着酒杯,沉醉于享乐之中.乐队不定的演奏,轻快地旋律源源不绝流泻而出.这首轻松地弦乐小品多半就是在上流社会如此的庆典或晚宴上演奏.如果是正式的演奏会上正襟危坐,屏息静听,恐怕就会失去曲子的趣味性.在当时,音乐家大多需依靠贵族生活,所创做的曲子也多是为了满足王公贵族的社交生活所需,必须迎合那些贵族的喜好,没有什么发挥自己想法的空间.但是像莫扎特这样的天才,却可以把原本是供贵族娱乐消遣用的音乐变成旷世名曲,一般人只能赞叹佩服.而且,莫扎特在类似情况下完成的名曲还不在少数呢.莫扎特一共写过13首小夜曲,这首可以算是他小夜曲最著名的一首.原本曲子的标题,意思是"小的夜曲",所以有些介绍会把这曲子称作.这首曲子原本有五个乐章,但是第二乐章的乐谱遗失了,变成现在所知的四个乐章.即使如此,这首曲子听起来还是相当完整,丝毫无损其艺术成就.四个乐章分别是:第一乐章 快板,是奏鸣曲的形式,曲风华丽典雅.第二乐章 行板,简洁的回旋曲式,营造甜美的气氛.有一段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使人联想到情侣在美丽花园里谈情说爱的浪漫,还有中提琴的背景衬托,听来相当惬意.第三乐章 轻盈的小步舞曲,像情侣沉醉在自然美景中,翩翩起舞的欢乐.第四乐章 兼有奏鸣曲与回旋曲,曲调轻快,描写幸福的情侣踏上归途,全曲在最愉快的气氛下结束.此曲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任何管乐器,只是用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演奏出来的音乐悠扬悦耳,优雅清新,洋溢着一股难以形容的特殊魅力.


《小夜曲》背后的故事

>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1797-1828)在欧州音乐史上有“歌曲之王”的称誉。当时的民间传说认为,天鹅将死的时候,会唱出最动人的歌。维也纳的音乐出版家哈斯林格在舒伯特逝世后不久发现了他未曾问世的作品,认为他去世前半年所写的十四首歌,当属动人的绝笔,于是将它们汇编成集,以“天鹅之歌”命名出版,其中的第四首就是这首《小夜曲》,是1828年用雷布斯塔布的诗谱成的。
《小夜曲》,
这是舒伯特短促的一生中最后完成的独唱艺术歌曲之一,也是舒伯特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此曲采用德国诗人莱尔斯塔勃的诗篇谱写成。
作为西洋乐曲体裁之一的”小夜曲”,
都以爱情为题材,这首《小夜曲》也不例外。”我的歌声穿过黑夜轻轻飘向你……”,在钢琴上奏出的六弦琴音响的导引和烘托下,响起了一个青年向他心爱的姑娘所做的深情倾诉。随着感情逐渐升华,曲调第一次推向高潮,第一段便在恳求、期待的情绪中结束。抒情而安谧的间奏之后,音乐转入同名大调,”亲爱的请听我诉说,快快投入我的怀抱”,情绪比较激动,形成全曲的高潮。最后是由第二段引伸而来的后奏,仿佛爱情的歌声在夜曲的旋律中回荡。
乐句之间出现的钢琴间奏是对歌声的呼应,意味着歌手所期望听到的回响。
小夜曲产生于欧洲十七、十八世纪,原为男人夜晚向心上人求爱所唱的歌曲,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这里钢琴曲低声部一连串和弦式的音乐进行,就是模拟吉他伴奏的音型,用以衬托幽静深情的歌声。古今中外有不少作曲家都写过小夜曲,据说以舒伯特的这一首流传最广,至今仍可在音乐会、磁带、唱片中经常听到她。
创作缘由:
一天,舒伯特的一个朋友为一位年轻姑娘色生日创造了一首短诗.她请舒创造一首短诗,他请舒谱支曲子.舒对这位姑娘一无所知,随便涂下一些音符给他的朋友,然后抱歉地说:"对不起,眼下我没时间写更严肃的东西了."他朋友把这支乐曲带回家.在钢琴上试弹了一下,非常喜欢它.于是他做了安排,请舒伯特在他们的一个朋友家里给音乐爱好者亲自演奏.到了约定时间,所有的人都到了,惟独舒没来.女主人简直急疯了她派了舒的一个好友到全市的小酒店寻找,终于在舒的最爱去的地方找到了他,当他被不由分说地拽到客厅里,就十分抱歉的说,他完全忘记了,然后他坐了下来,弹奏他的那支胡乱写成的曲子,弹完后,他不禁热泪盈眶的说道:"我不知道它是这么美."这支曲子就是>.


小夜曲莫扎特弦乐小夜曲莫扎特

1、关于小夜曲的历史背景2、莫扎特小夜曲赏析3、莫扎特的《小夜曲》简介4、小夜曲曲作者5、莫扎特的小夜曲一共有几首?名字各是什么?6、《G大调弦乐小夜曲》关于小夜曲的历史背景在18世纪三十年代至19世纪二十年代,近百年的时间里,在奥地利维也纳曾出现了四位伟大的音乐艺术家,他们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而舒伯特的声乐创作则最为成功,他在短短的三十一年中,为我们创作并留下了六百多首美妙动听的艺术歌曲,他的音乐天赋与艺术才华为艺术歌曲创造了一个新纪元。 歌曲《小夜曲》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莫扎特于 1787 年8月24日 在维也纳完成,并以当时最时髦的德文用语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命名。最早为弦乐合奏,后被改编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尤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也是舒伯特一生中最后完成的独唱艺术歌曲之一,这首小夜曲是采用了德国诗人雷尔斯塔伯的诗写成的,音乐听起来非常简单,但却生动、优美而且自然,歌词抒情优雅,而钢琴伴奏也不是歌曲演唱的附属,词曲、伴奏的完美结合引出了一个年青人向他心爱的姑娘所做的深情倾诉。歌曲的钢琴前奏我们可以听出舒伯特是采用了六弦琴的音乐效果,把人带到月光树影之下,年青人怀抱吉他面向凉台的特定环境“我的歌声穿过黑夜向你轻轻飞去”,多么可爱动人的诗句,他把那种含蓄而深藏的情感,加之小夜曲这样一种乐曲体裁通过短短的一个乐句就奠定了他的艺术风格与韵味,这样就促使演唱者要把一切技巧用统一的演唱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演唱应严格的把握好三连音的节奏,不要随心所欲,漫不经心的把三连音变成前16或后16的节奏型,否则就破坏了舒伯特给予我们的艺术整体美。在谱中第七小节上方,也就是“向你轻轻飞去”中的“向”上方有一个“”演号,这个重音注号要表现出来,因为无论是音乐上还是语言上他都是一种情绪的表达,但不要破坏他的连贯与整体美。傅聪说:“贝多芬给我们的是战斗的勇气,莫扎特给我们的是无限的信心,而舒伯特给我们的是生命的安详和宁静。” 或许这就是舒伯特的魅力之所在了。莫扎特小夜曲赏析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赏析该曲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莫扎特于 1787 年8月24日 在维也纳完成,最早为弦乐合奏,后被改编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尤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莫扎特一共写过13首小夜曲,这首可以算是他小夜曲最著名的一首。原本曲子的标题Kleine Nachtmusik,eine,意思是"小的夜曲",所以有些介绍会把这曲子称作小小夜曲。这首曲子原本有五个乐章,但是第二乐章的乐谱遗失了,变成现在所知的四个乐章.即使如此,这首曲子听起来还是相当完整,丝毫无损其艺术成就.四个乐章分别是:第一乐章小夜曲莫扎特: 快板,G大调,4/4拍,是奏鸣曲的形式,曲风华丽典雅。第一主题开门见山,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旋律,其中充满了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小夜曲莫扎特;随后是轻盈的舞步般旋律。第二乐章: 行板,C大调,2/2拍简洁的回旋曲式,营造甜美的气氛。音乐开头乐队奏出简易、 动听如歌的主题,旋律温柔恬静,犹如轻舟荡漾,充满了绵绵情思。有一段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使人联想到情侣在美丽花园里谈情说爱的浪漫,还有中提琴的背景衬托,听来相当惬意.第三乐章:小快板,G大调,3/4拍,轻盈的小步舞曲,像情侣沉醉在自然美景中,翩翩起舞的欢乐。主题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充满了青春的活力。第四乐章:回旋曲,G大调,快板,4/4拍,曲调轻快,描写幸福的情侣踏上归途,全曲在最愉快的气氛下结束。旋律明澈流丽,跳荡着无忧无虑的情感,象征着幸福完美的爱情。 它在该乐章中共出现五次,每次都作了调性变化。最后仍重复这一主题,结束全曲。此曲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任何管乐器,只是用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演奏出来的音乐悠扬悦耳,优雅清新,洋溢着一股难以形容的特殊魅力.区别于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小夜曲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流传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旋律优美、委婉、缠绵,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式也有所发展。莫扎特在这首小夜曲采用了民间音乐的因素。反映了他和民间音乐的联系,具有轻松活泼的特点。它既包含了清新、生动活泼的情绪,又具有宽广、纯朴的抒情性。它反映了18世纪末,处在被压迫地位的德奥知识分子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的羁绊,对美好社会和光明、正义人的尊严的追求。他的音乐风格具有诚挚、细腻、通俗优雅、轻灵、流丽的特征,大都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情绪,反映了上升时期的德奥资产阶级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作者简介:沃尔夫冈_阿马德乌斯_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一共创作了22部歌剧、41 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诞生在奥地利萨尔斯堡, 出生时风雪交加,3岁起显露极高的音乐天赋,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开始作曲。据说在他还不会写字的时候便已会作曲了,由其父亲记录他所谱的短小乐曲。莫扎特的父亲宫廷乐师Leopold Mozart莱奥波尔德_莫扎特是一个小提琴家、管风琴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所著的小提琴演奏教程,不仅在奥地利和德国,而且在欧洲其他国家都享有盛名。莫扎特从三岁时就显出了非凡的音乐天才,他时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有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起回家,年方四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父亲问他在做什么,他说他正改在写钢琴协奏曲,当他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看时,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小夜曲莫扎特你看,这里写的一切是多么正确而且是有含义的啊!”令人深感意外的是,这位曾轰动过整个欧洲的金光闪闪的宠儿此刻竟到处碰壁!神童已经长大,已不再是神童。昔日的神童消失了,尽管他的才华随年龄成正比地增长,可现实社会却无情地冷落了他。他不得不重新回到萨尔斯堡,而这样一来,大主教当然更加刻薄地对待他。莫扎特的辛酸与窘境是任何一个有生活常识的人都不难想象的。创作背景:1781年6月,莫扎特终于在忍无可忍当中与大主教公开决裂。他毅然辞职离去,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举动无疑极其大胆而英勇。因为,这意味着艰辛、饥饿甚至死亡。列奥波尔德力劝他的儿子向大主教赔礼道歉,重归于好,莫扎特坚决拒绝。他在给父亲的回信中写道:小夜曲莫扎特我不能再忍受这些了。心灵使人高尚起来。我不是公爵,但可能比很多继承来的公爵要正直得多。我准备牺牲我的幸福、我的健康以至我的生命。我的人格,对于我,对于你,都应该是最珍贵的!冲出牢笼的莫扎特定居在“音乐之都”的维也纳,开始了一个自由艺术家的生涯。当时他年仅25岁,可离生命的终点却只有10年了。莫扎特写作之轻松与神速使他的同时代人和后辈都把他看作是无师自通、不学而成的天才,纵观他的一生,除了孩提时期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诲外,的确从未得到过正式的教师指导。天才是不容否认的,但人们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1787年10月的一天,莫扎特与歌剧《唐璜》的乐队指挥库查尔兹一起散步时说:“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人是错误的。我确切地告诉你,亲爱的朋友,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这首小夜曲是作者于1787年创作的,当时作者已经三十一岁,作者所创作的歌剧在近几年大获成功。所以作者写出如此动人心弦的欢快旋律。莫扎特的《小夜曲》简介这首曲子原本有五个乐章,但是第二乐章小夜曲莫扎特的乐谱遗失小夜曲莫扎特了,变成现在所知的四个乐章.即使如此,这首曲子听起来还是相当完整,丝毫无损其艺术成就.四个乐章分别是:第一乐章 快板,是奏鸣曲的形式,曲风华丽典雅.第二乐章 行板,简洁的回旋曲式,营造甜美的气氛.有一段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使人联想到情侣在美丽花园里谈情说爱的浪漫,还有中提琴的背景衬托,听来相当惬意.第三乐章 轻盈的小步舞曲,像情侣沉醉在自然美景中,翩翩起舞的欢乐.第四乐章 兼有奏鸣曲与回旋曲,曲调轻快,描写幸福的情侣踏上归途,全曲在最愉快的气氛下结束.此曲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任何管乐器,只是用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演奏出来的音乐悠扬悦耳,优雅清新,洋溢着一股难以形容的特殊魅力.1776年时的莫扎特,一方面在萨尔兹堡担任宫廷音乐家,一方面暂时停止写作交响曲,奏鸣曲等内容比较艰深的作品,开始转向创作社交性与娱乐性的音乐,因此写了很多小夜曲与嬉游曲,这些作品都具有优雅华丽的色彩.这首D大调第6号管弦乐小夜曲跟半年后的名作哈弗纳小夜曲,就是最能充分表现此种风格的作品. 这首曲子跟其他萨尔兹堡世代的小夜曲有一些不同之处.首先,它只有三个乐章,规模较小,但是却用了两组弦乐的合奏.其次,本曲中没有管乐器.结构上以合奏协奏曲为基本架构,令人联想到巴洛克时期的大协奏曲.而在乐器的编制上,还使用了定音鼓和钹等打击乐器.和莫扎特其他的小夜曲相较之下,这样的不同似乎成为特色了. 本曲的标题名称夜曲风小夜曲(Serenata notturna)是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写在莫扎特的亲笔手稿上.这首曲子是莫扎特为了萨尔兹堡的社交场合而作,由于作曲的时间1月正是冬天最寒冷时,所以可以判断出当时应该是在室内演出. 第一乐章是庄严的D大调,浓浓的莫扎特萨尔兹堡风,带有淡淡的欢愉感.为了配合一般小夜曲前后都演奏进行曲,第一乐章虽然是奏鸣曲式的乐章,但是莫扎特巧妙地将进行曲融入主题,使主题带有进行曲的味道明亮轻快的结构使独奏群和合奏群产生了喜剧效果,让对话更为生动. 第二乐章是具有高雅风格的小步舞曲,由D大调的主题转入独奏群的G大调中段后,发展出新的气息,晶莹,幽雅,形成美妙的对比.最后再度回到主题,作为结束. 第三乐章是D大调的轮旋曲,一开始是活泼幽默主题,发展出感性浪漫的冥思,最后再回到原先的欢愉幽默,结束全曲. 贵族婚礼的庆祝乐章 D大调第7号管弦乐小夜曲:哈弗纳 小夜曲本来是指站在窗外对情人倾诉爱意的歌唱曲,或者是演奏的器乐曲.在欧洲的歌剧里,也常常出现小夜曲的歌唱场面.但是18世纪后半叶之后,小夜曲所代表的意义却有点改变了. 当时在欧洲的贵族与有钱人,跟中国古代贵族家里会养些歌伎舞姬一样,都会依自己的经济状况在自己的宅邸设置规模大小不同的管弦乐队,在各种庆祝会或宴会场合上演奏音乐一助兴或娱乐来宾.特别是在18世纪的奥地利,此举尤其盛行. 小夜曲的乐曲内容通常比较轻快,浪漫,优美,所以是常在这种场合演奏的乐曲种类之一.其他的还有嬉游曲,夜曲或是轻组曲等.这个时期的小夜曲,从三乐章到十乐章都有,而且其中一定有好几乐章包含小步舞曲. 1776年.莫扎特为萨尔兹堡的哈弗纳家写了一首小夜曲.哈弗纳家的主人是个有钱的商人,同时也是当时萨尔兹堡的市长,跟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是好友.老哈弗纳去世后,由长子继承了他的职位,后来因为哈弗纳家的千金伊丽莎白小节要结婚了,哈弗纳委托莫扎特创作一首在婚礼前一天的庆祝会上演奏的曲子,因此莫扎特就写了一首曲子,称作哈弗纳小夜曲. 这首曲子的初演是在1776年7月21日,婚礼的前一天.因为举行了一个庆祝会,当时邀请的来宾有许多达官贵人,有一位是萨尔兹堡大主教的宫廷顾问,他曾经记载说:"用餐后,小夜曲莫扎特我们都去聆听哈弗纳为她姐姐伊丽莎白所准备的婚礼音乐,是在罗雷托教堂旁边的花园里演奏." 因为这首曲子是在婚宴上演奏的音乐,所以乐曲弥漫着豪华,热烈,典雅的气氛,而且有八个乐章,规模庞大,演奏的时间也不短,全部演奏完大约需要一个小时. 大学期末考试结束了! D大调第9号管弦乐小夜曲:邮号 在旅行回到萨尔兹堡之后,莫扎特开始对他的大主教老板产生强烈的不满.不过,从1779年初到隔年夏天的一年半岁月里,他依然以宫廷音乐家的身份在大主教的官邸里任职.这段时间,他将旅行途中得来的灵感华为作品,杰作包括K.318,K.319,K.338三首交响曲.而管弦乐作品更是丰富,第9号小夜曲就是属于这个时期的作品之一. 依据小夜曲的用途来看,此曲可能是为了某种节庆而作,但是并没有确定的资料可以作证.据一位莫扎特传记得作者梅杰克在1799年写给出版社的信里提到,这是为了大主教的受洗日而作,所以,又被称作祝贺交响曲.可是,大主教受洗的日子在9月30日,这首曲子在8月3日就完成了,以莫扎特的习惯来看,应该不是为了大主教而作. 一般认定,此曲是为了庆祝萨尔兹堡大学期末考试结束而写的结业音乐.在莫扎特的时代,邮递马车就是今天的公车,专门来往各地送邮及载客.马车一开到,车夫就吹响号角以告知人们,因此在第六乐章第二小步舞曲中段里,便有模仿邮递马车的号角声,所以此去通常又被称作邮号小夜曲. 驿马车的邮号用在这里,感觉就像是学生们结束考试之后,心情轻松而出外游玩的俏皮.全曲有七个乐章构成,中间夹着以管乐为中心的"交响协奏曲",这是萨尔兹堡时期的杰作之一. 规模最大的管乐作品 降B大调第10号管乐小夜曲:大组曲 莫扎特在1781年搬到维也纳时,维也纳正在流行一种叫做Harmoni的管乐合奏.这种音乐会依场合增减乐器的编制,不过,一般都以双簧管,竖笛,法国号与低音管各两支的八重奏为主.1782年,当时的皇帝约瑟夫二世在宫廷里设置了八重奏的管乐团,贵族也纷纷开始仿效成立自己的乐团,所以管乐的合奏音乐更是大大风行. 用来演奏的音乐,除了创作作品之外,还有从歌剧或舞剧节选出来重新编曲的作品.当时的作曲家几乎都写过这类型音乐,莫扎特也不例外,而他所写的管乐作品中,规模最大的就是K.361的降B大调第10号管乐小夜曲. 此曲是在基本编制的八重奏上,另外加入两只巴松管跟两只法国号,以及一把低音提琴所构成的13人合奏,表现了精妙的管乐编写手法.全曲7个乐章,中间夹有两个小步舞曲乐章,结构的庞大考验着演奏着的体力与合奏默契.所幸,有了莫扎特快慢交替的乐曲安排,才不致让听者耳朵疲惫. 这首曲子最初的演奏记录是在1784年3月23日,当时的竖笛名家安东.史塔勒在他的个人演奏会上跟维亚纳宫廷的乐团演奏了七个乐章里的其中四个. 安东.史塔勒师哥竖笛高手,莫扎特后来也曾为他写作许多竖笛作品.词曲一开始有可能也是为了他所写,因为此曲以竖笛为中心,在巧妙地从旁边引导格式管乐器加入,展现莫扎特绝妙的手法. 演奏会当天,维也纳日报上还刊登了广告:"由莫扎特作曲的特殊大规模管乐作品",后来有一位前往聆听地听众写下这样的评论:"13件乐器的编制,每一位演奏者都是名家,是非常优秀杰出的作品." 夜半时分,一群乐师献乐 降E大调第11号小夜曲 夜深里,万籁俱寂. 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音乐,节奏轻巧温柔,像晚风缓缓拂过,像饱含情感的呢喃,再刚硬的人听到这样的乐曲,只怕也要化为绕指柔吧.但是,有个人听到这优美的乐章,却瞠目结舌,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惊讶过后,他猛然打开了门.. 莫扎特在1781年11月3日写给他父亲的信里,就描述了这样一件事.事情发生在10月的某一个晚上,当时他正要就寝,却听到自己家门外传来乐声,而且那首曲子还是他所写得降E大调第11号小夜曲.莫扎特打开了门,发现原来是一些专门为贵族演奏小夜曲的乐师,为了向这首优雅美丽之乐曲的作者表示他们的敬意,私下约了一起练习,然后特地来演奏给莫扎特听.果然给了莫扎特一个大大的惊喜. 被编为K.375的本曲一开始是用各两支的竖笛,法国号与低音管演奏.第二年的7月,莫扎特又亲自加上两只双簧管,所以现在它变成管乐八重奏.但也有一个版本是再加入两只英国管,变成十支管乐器的演奏形式. 本曲5个乐章在形式安排上相当有趣:第1和第五两个乐章是快板,第二和第四乐章则是小步舞曲,居中的第三乐章则是唯一的慢板,形成像三明治一样的形式.更有趣的是,在演出时间上,第一乐章居然比后面任何一个乐章都多出两三倍,标准的头重脚轻.第三乐章的慢板的节奏设计仿佛夏夜晚风徐徐吹拂,令人心情舒畅,合奏的细腻感与气氛令人沉醉. 据说,这曲子是为维也纳宫廷画家约瑟夫.范.希克尔的表妹所写的.这位表妹跟莫扎特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令人十分好奇,但是却不得而知. 流连晚宴的弦乐 G大调第13号小夜曲:小小夜曲 穿着华服的绅士和淑女拿着酒杯,沉醉于享乐之中.乐队不定的演奏,轻快地旋律源源不绝流泻而出.这首轻松地弦乐小品G大调第13号小夜曲多半就是在上流社会如此的庆典或晚宴上演奏.如果是正式的演奏会上正襟危坐,屏息静听,恐怕就会失去曲子的趣味性. 在当时,音乐家大多需依靠贵族生活,所创做的曲子也多是为了满足王公贵族的社交生活所需,必须迎合那些贵族的喜好,没有什么发挥自己想法的空间.但是像莫扎特这样的天才,却可以把原本是供贵族娱乐消遣用的音乐变成旷世名曲,一般人只能赞叹佩服.而且,莫扎特在类似情况下完成的名曲还不在少数呢. 莫扎特一共写过13首小夜曲,这首可以算是他小夜曲最著名的一首.原本曲子的标题Kleine Nachtmusik,eine,意思是"小的夜曲",所以有些介绍会把这曲子称作小小夜曲. 这首曲子原本有五个乐章,但是第二乐章的乐谱遗失了,变成现在所知的四个乐章.即使如此,这首曲子听起来还是相当完整,丝毫无损其艺术成就.四个乐章分别是: 第一乐章 快板,是奏鸣曲的形式,曲风华丽典雅. 第二乐章 行板,简洁的回旋曲式,营造甜美的气氛.有一段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使人联想到情侣在美丽花园里谈情说爱的浪漫,还有中提琴的背景衬托,听来相当惬意. 第三乐章 轻盈的小步舞曲,像情侣沉醉在自然美景中,翩翩起舞的欢乐. 第四乐章 兼有奏鸣曲与回旋曲,曲调轻快,描写幸福的情侣踏上归途,全曲在最愉快的气氛下结束. 此曲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任何管乐器,只是用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演奏出来的音乐悠扬悦耳,优雅清新,洋溢着一股难以形容的特殊魅力. G大调弦乐小夜曲(作品k525)1-4 作于1787年。这是莫扎特的小夜曲中最受人们欢迎和喜爱的一首。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首音乐会小夜曲小夜曲莫扎特,有四个乐章象一部缩小了的交响曲。它与情歌小夜曲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裁。 第一乐章,快板,G大调,4/4拍,是一首完整的小奏鸣曲。第一主题开门见山,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旋律,其中充满了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随后是轻盈的舞步般旋律。 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2/2拍,抒情的浪漫曲。 音乐开头乐队奏出简易、 动听如歌的主题,旋律温柔恬静,犹如轻舟荡漾,充满了绵绵情思。 第三乐章,小快板,G大调,3/4拍,小步舞曲。主题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第四乐章,回旋曲,G大调,快板,4/4拍,主题是一首威尼斯流行歌曲,旋律明澈流丽,跳荡着无忧无虑的情感,象征着幸福完美的感情。 它在该乐章中共出现五次,每次都作了调性变化。最后仍重复这一主题,结束全曲。小夜曲曲作者小夜曲曲作者是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小夜曲》是一首斗志高昂、旋律优美的古典乐曲。曲风优美柔和且富有斗志;既委婉动听,又可点燃人生之斗志。是弦乐的著名乐曲,主要以小提琴为一声部,大提琴烘托气氛,从侧面也反映出莫扎特高超的音乐技术。莫扎特出生于1756年1月27日,逝世于1791年12月5日,是奥地利著名音乐作家,是公认的音乐界的旷世奇才,著作有第一、第二、第三《交响曲》《音乐会咏叹调》《卡农》等。莫扎特在这首小夜曲采用了民间音乐的因素。反映了他和民间音乐的联系,具有轻松活泼的特点。它既包含了清新、生动活泼的情绪,又具有宽广、纯朴的抒情性。《小夜曲》写作背景:莫扎特写作之轻松与神速使他的同时代人和后辈都把他看作是无师自通、不学而成的天才,纵观他的一生,除了孩提时期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诲外,的确从未得到过正式的教师指导。天才是不容否认的,但人们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莫扎特曾说:“人们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工夫。实际上,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莫扎特的小夜曲一共有几首?名字各是什么?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K.525该曲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莫扎特于 1787 年8月24日 在维也纳完成,并以当时最时髦的德文用语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命名。最早为弦乐合奏,后被改编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尤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 原有五个乐章,后第二乐章因故失传,所以现存只有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G大调,4/4拍,是一首完整的小奏鸣曲。第一主题开门见山,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旋律,其中充满了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随后是轻盈的舞步般旋律。 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2/2拍,抒情的浪漫曲。 音乐开头乐队奏出简易、 动听如歌的主题,旋律温柔恬静,犹如轻舟荡漾,充满了绵绵情思。 第三乐章,小快板,G大调,3/4拍,小步舞曲。主题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第四乐章,回旋曲,G大调,快板,4/4拍,主题是一首威尼斯流行歌曲,旋律明澈流丽,跳荡着无忧无虑的情感,象征着幸福完美的爱情 。 它在该乐章中共出现五次,每次都作了调性变化。最后仍重复这一主题,结束全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简介:快板,奏鸣曲结构。这一乐章具有进行曲风格,开始是四小节号角特征的引子乐句,G大调、4/4拍子。呈示部主部主题清新欢畅、情绪饱满,连续出现颤音,更显得生机勃勃。副部主题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节奏鲜明,旋律流畅优美,以连奏和断奏的音型交替出现,4/4拍子。副部的第二部分是连续反复的颤音和断奏,蕴涵着一种自得其乐的情绪。展开部非常短小,主要是本乐章引子乐句、副部主题第二部分颤音和断奏音型的展开。再现部按奏鸣曲式结构原则,副部主题的调性由属调转为主调,其它都基本是呈示部的再现。最后在短小精干的尾声中结束这一乐章。 创作背景: 莫扎特于1787年8月24日在维也纳创作了《G大调弦乐小夜曲·作品k.525》又称《第13号小夜曲》,该曲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G大调弦乐小夜曲》最早为弦乐合奏,莫扎特一共写过13首小夜曲,原本曲子的标题《Kleine Nachtmusik,eine》,意思是"小的夜曲"。它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也是人们最为喜爱的一首古典作品。

画蛇添足的意思是什么? 寓意是什么?

画蛇添足: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画蛇添足 (发音 huà shé tiān zú)
【解 释】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
【出 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用 法】 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示 例】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他想接上去说,又觉得是~,只好惋惜地坐着没动.”
【近义词】 徒劳无功、多此一举
【反义词】 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灯 谜】 巳
【典 故】
故事发生在古代楚国.有一家人家祭祀祖宗.仪式完毕后,把剩下的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人多酒少,很难分配.这几个人就商量分酒的办法.有个人说:“一壶酒分给几个人喝,太少了.要喝就喝个痛快.给一个人喝才过瘾呢!”大家都这样想,可是谁也不肯放弃这个权利.另一个提议说:“这样吧,让我们来个画蛇比赛.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完,谁就喝这壶酒.”大伙儿都赞成这个办法.于是每个人折了一根树枝,同时开始画起来.有一个人画得最快,转眼之间,把蛇画好了.他左手抓过酒壶,得意地看看同伴,心想,他们要赶上我还差得远哩.便洋洋自得地说:“我再给蛇添上几只脚,也能比你们先画完.”正当他画第二只脚的时候,另一个人把蛇画完了.他一把夺过酒壶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画的根本就不是蛇.还是我先画完,酒应当归我喝.” 添画蛇脚的人无话可说,只好咽着唾沫,看别人喝酒.
[提示]
画蛇,就要象一条蛇;添上脚,就成了“四不象”.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不节外生技.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原文]
楚有祠者①,踢其舍人卮酒②.舍人相谓曰③:“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⑤,子安能为之足⑥?”遂饮其
酒⑦.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⑧.——《战国策》
[注释]
①祠(cí)——春祭.
②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相谓——互相商量.
④引酒——拿过酒杯.引,取过来.且——将要.
⑤固——本来.
⑥子——对人的尊称.安——怎么.
⑦遂——就.
⑧亡——失去.
示例 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
英文: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ruin the effect by adding sth.superfluous 蛇本来没有脚有人却给它加上脚,故事见《战国策·齐策二》.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例: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三国演义》


上一篇:夏普sh9010

下一篇:逍遥天地游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