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手抄报内容
荷花是高洁的象征。它虽出自污泥却不沾染,美丽且端庄,清洁无暇,是真正的君子。故而中国人民喜欢以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作为提高自身修养的座右铭。细细地茎杆支撑着圆圆的荷叶,极像一把撑开了的绿伞。鱼儿把荷花当成遮阳伞,在水中游来游去,追逐嬉戏。荷叶又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在雨后,常常会有像珍珠似的水珠在上面游动,晶莹透亮。一朵朵荷花就像是一个个美丽的少女,从小绿伞下钻出脑袋来,欣赏着四周这美丽的景色。一阵微风吹过,美丽的少女翩翩起舞。花瓣好似一个个小妹妹在学舞蹈,又像是在哄着莲蓬弟弟睡觉!我爱荷花,我爱她的美丽,我爱她的真情。满池的荷花,满池的碧水、满池的碧叶映衬着,她们不就像一个个独站高阁看风景的白衣素女。你看她们的脸,不搽粉黛,自然白净,就像暖玉一样,丝毫没有一丝人间烟火味;你再看她们的身姿,穿着绿裳,挺着脊梁,可不是女中的男儿。当有风吹过后,你还可以闻到她们散发出的清香,那淡淡的清香多像怀春女子细微喘息,我立刻就怦然心动了,原来再美丽,再超凡的女子也有动心的时候。更何况,在炎炎夏日下,只有她们看起来还那么清爽,感觉到还是那么清凉。关于荷花的诗句: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3.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出自宋代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4.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出自唐代李商隐的《赠荷花》5.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出自唐代李白的《渌水曲》6.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出自唐代李白的《别储邕之剡中》7.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出自清代项鸿祚的《清平乐·池上纳凉》8.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出自宋代李重元的《忆王孙·夏词》9.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采莲曲》10.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出自唐代李白的《子夜吴歌·夏歌》
关于荷花的手抄报内容诗句(荷花的手抄报的内容)
1.荷花的手抄报的内容 下面提供关于荷花的手抄报资料,是关于荷花的诗句,一共有17条,请看下文: 1、诗经.国风 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2、诗经.国风 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3、离骚(节选) 先秦.屈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4、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5、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6、采莲曲 梁.萧纲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7、采莲曲 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8、咏同心芙蓉诗 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9、秋池一株莲 隋.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 10、曲池荷 唐 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11、乐府三首 唐.孟郊 莲子不可得,荷花生水中。 犹胜道傍柳,无事荡东风。 渌萍与荷叶,同此一水中。 风吹荷叶在,渌萍西复东。 莲花未开时,苦心整天卷。 春水徒荡漾,荷花未展开。 12、渌水曲 唐.李白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13、折荷有赠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14、采莲曲 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及第。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躇空断肠。 15、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16、新荷 唐.李群玉 田田***叶,散点绿池初。 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浮萍遮分歧,弱荇绕犹疏。 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17、北亭 唐.李群玉 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 荷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 2.关于荷花的手抄报内容 暑假里的一天下午,我和几个同学到金州向应公园赏荷花。 进了公园正门,荷花的清香就扑鼻而来,往里没走几步,碧绿的荷叶和粉红的荷花就映入我的眼帘。我赶忙向荷花池奔去。此时,我的心情很是兴奋。 椭圆的荷叶,颜色各异,大小不同,叶子挨挨挤挤的,微风中,它们好像在和游人们亲切地点头,叶子上的水珠也随着微风摇着。绽开的荷花是粉红色的,它们是那么娇嫩,那么可爱,那么美丽,像一盏盏宝莲灯,隐藏在“绿毯中”。未开的荷花含苞欲放,挺拔向上,就像我们美好的童年。 古人曰:荷花出自淤泥而不染。我爱荷花的美丽,更敬佩荷花的根——藕。它虽总是埋在淤泥里,却能抵抗细菌和害虫的侵蚀,默默无闻的把营养供给荷花。荷叶和莲子,使它们茁壮成长,而从不炫耀自己。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显现出它的心灵是多么崇高啊!这使我联想到关向应等革命先烈们,为了建立新中国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红。”这是诗人杨万里的诗句,每当看到这句诗,我就会情不自禁的陶醉,思绪回一年前那个美丽的夏天。 那天,爸爸带我到“三水荷花世界”游玩。一进门,就被荷花的香气给迷住了,便飞奔到荷池观赏荷花。 看!荷池中长满了绿油油的荷叶,一片片挨挨挤挤的,好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透过层层叠叠的荷叶,可见一根根墨绿的、长着小刺的荷梗在水面上昂首挺胸。荷梗上小扇子似的萼片衬着亭亭玉立白里带红的荷花,荷花千姿百态,各不相同。花儿们有的全都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花蕊和小莲蓬;有的才展开几片花瓣儿,像是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正在向行人微笑;有的还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 正当我看的入迷时,爸爸突然问我:“玥玥,荷花是生长在怎样的环境里的?”我仔细一看,不禁大吃一惊,洁白无瑕的荷花竟是生长在这样肮脏不堪的泥水里的。爸爸告诉我:“古代有一句话叫‘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寓意是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荷花的秉性才好。” 望着一池随风摇曳是荷花,我说:“荷花的精神与品质值得我去学习,所以,我要做一个具有荷花精神的人。” 只见爸爸欣慰的笑了。 荷花虽然看完了,但荷花的精神与品格却深深的映在我是心中。 3.关于荷花的手抄报资料 荷别名有莲、莲花、芙蕖、芙蓉、菡萏、藕花、水芝、水芸、泽芝、玉环、水华、六月春等等,难以穷尽。 诗经中有“彼泽之陂,有蒲菡萏”之句,离骚中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之句,尔雅中称之为芙蕖,本草经中称水芝。 ——你知道吗 《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一剪梅》中写道:“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荷花的颜色有白色、粉红、深红、紫红及黄、绿等之变化,古人诗画中多以白色、红色为多。 在碧水翠叶的衬托下,荷花格外清纯与脱尘,故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赞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月光渲染下的荷花,因鱼游而摇曳,形成清新而有生趣的美景,难怪南朝诗人谢眺留下了“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香”之句。 每当夜雨初收,晓风拂过碧水,墨绿色的荷叶圆润如拭,一朵粉红的荷花出水而立,在风中微微颤动,显得雍容娇羞,宋朝的山水画家米友仁为之吟出 “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的妙词,一个“弄”字得新荷含苞初放之神韵。 ——诗句 荷叶盛展时,又是这个杨万里写下了“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 荷叶的残枯,是在唐代诗人来鹄的“一夜绿荷霜剪破”中开始,飞霜剪破了秋荷,秋雨在残破的荷叶上留不住晶莹的水珠,只能击打出“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枯荷听雨的音乐之声来,最后,池水干涸,枯败的荷叶在“藕叶枯香折野泥”中溶于大地,归于大地。 ——荷叶 藕。 荷的根茎,在土中生长后,形成甜而脆的藕,藕之色雪白,内部如网眼空心,形如美人洁白的素腕。若将藕折断,则藕断而丝连,缠绵不断。 藕既能食用又可观赏,生于污泥中的藕,却偏偏是“根是泥中玉”,让人惊奇。骄阳似火的三伏天,人们觉得唇干舌燥,心烦意乱之时,可去荷塘边散步,临池赏荷。 ——藕 “荷”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 之一。 三、荷文化的发展---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荷花文化 。 以后要是需要找资料,就去百度百科找吧。很全的!☺。 4.关于莲的手抄报资料 七月流火,蝉聒蛙噪,何处寻一隅清凉? 信步而行,穿越过芭蕉树下的浓荫,虽有翠绿凉意,但那不杂糅其他色彩的一水的绿,终究少了些情致。 不如细细品读一泓清莲。远望,可见田田荷叶伴徐徐清风袅袅娉婷,穿插着或高或低、或含苞或盛放的莲花,间杂着青绿色倒锥形的莲蓬,不时有三两只白鹭凌空而飞,静寂的荷塘一瞬间就有了活色生香的况味。近观,则有了更多的惊喜:翠绿莲叶上圆润玉珠流连转圜,似情人顾盼游离的眼神;粉嫩娇荷含苞欲放、婷婷玉立,犹似不胜凉风的娇羞;更有盛情绽放的白莲、粉莲,花瓣层层叠叠繁馥雍容,蕾中有欲开未开的莲蓬,像初生的婴儿正探眼而望;最难得的是时有并蒂双莲花影相依,两两相靠,于微风中轻盈摇曳晒恩爱,惹得游人灼灼艳羡。近阶处,有农人于田埂间穿行,惊扰起蜜蜂、蜻蜓飞掠其间,却并不惧人,倏地飞去,远远地观望一阵,又静静落在花蕾或莲蓬上,好似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清丽国画,静谧悠然,有淡淡的荷香不着痕迹地沁人心脾,安宁平和。朝看莲映彩霞舒展绽放,暮守荷伴余晖敛蕴含羞,晴天遥看映日荷花别样红,阴天静听雨打擎盖声声漏,竟有了遁离尘世的错觉。 莲花,最早见于《诗经·郑风》“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是自古就为人所称颂的花中奇葩。这赏心悦目的莲花竟是个多变的娇娃,古语有云:“未开曰菡萏,已发曰芙蕖”,还另有荷花、玉芝、灵草、泽芝、水华、藕花、青莲、玉环、水芙蓉等别名,更有“净友、溪客、花中君子”之美誉,就连荷叶都有玉擎、绿波之称。人们常用其来喻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多用于形容女子的美态,形容面容娇好一说“面如芙蓉”,形容十指纤柔则用“手如莲花”,形容丰腴圆润常称“臂如莲藕”,形容步履轻盈则道“步步莲花”,形容娇小美足又谓“三寸金莲”,形容眉目慈祥有言“卿眼如莲苞”。 由于莲花晨开暮闭的特性,常被当作是太阳的使者,有着极为特殊的象征意义,在历史演变中,莲花的形象还被神化成佛教圣品。佛祖释迦牟尼就是端坐在莲花座上,莲目微闭,教化世人参禅觉悟、指点迷津,其他菩萨则多是手持莲花,或脚踏莲花,或执莲花指的形象;神话英雄小哪吒,大闹东海后碎身赎罪,最终也是借由圣洁的莲花再度化身成形、列位仙班。可见,莲之品质,在中华泱泱几千年历史中一直都是高贵、圣洁的代名词。 然而,人们常铭记莲花的婀娜之姿,却不懂莲逢孕育莲心之苦。《本草纲目》中说:“莲生卑污,而洁白自若;南柔而实坚,居下而有节。孔窍玲珑,纱纶内隐,生于嫩弱,而发为茎叶花实;又复生芽,以续生生之脉。”那质地疏松而不细密的倒锥形莲蓬,点点裂开黄蜂窝似的荚,生长出如花生样充溢丰沛的莲子,像是一位伟大的母亲用孱弱的身躯,无私滋养和抚育着自己的孩子。莲子已成荷叶老,糯香松软的莲子包裹的莲心却甚苦,苦在含辛茹苦终无怨,心底无私宽,苦在子欲养而亲不待,只恨人归早……莲花由初发至盛放,再至结子、衰败的链式轮回,像极了人类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繁衍、传承的历程。( 文章阅读网: ) 莲花以其非草非树、孑孓独立,不枝不蔓、淡泊自芳的姿态傲然立世,爱莲之人也多是不为污淖所染、不同流合污的人中君子。周敦颐《爱莲说》一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道出了莲花如君子淡泊、高雅的特质。但,世人深知莲之高洁,却不忍看残荷破败之势,就像不忍看到那些不懂得赴炎附势、不屑于阿谀奉承的君子才人不得善终的结局一样。“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是屈子自比芙蕖忠直,却不为楚怀王所器重而悲愤投江留下的遗篇;“红藕香残玉簟秋”是李清照于乱世中颠沛流离,眼见花残而心中愁绪绵绵的真实写照;“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是柳永屡次应试失意、消极避世无人知的枉然惆怅;“最怜红粉几条痕”是郑板桥感念西施为救国大义而失贞失爱的嘘唏嗟叹。只怕“癫狂诗仙”李白自诩为“青莲居士”,断然也是历尽了仕途险恶、官场迂腐之后,仍洁身自好、孤傲自芳的引喻吧。 莲花花期不算短,从荷叶萌发就开始装点着如镜的水面,待到生茎开花,袅然婷立有如美少女于镜中不断回望着自己的倒影,越是烈日炎炎、炙热烤人,越是日渐一日地美妍,花儿凋谢时分,她又悄然于花蒂下暗生莲蓬,于莲蓬中孕育莲子,自夏徂秋,相继相延,等到白露为霜的气候才安然退出历史舞台。残败的荷叶常被爱莲之人悉数收藏,以作裹食之用,莲香包糯米饭、荷香叫花鸡等美食都少不得荷叶的清香。 莲,正因生于泥淖而高洁,但历时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仍为世人代代称颂的,则应是其甘于淡泊、不畏炎势、忠直不阿、虽败犹荣的可贵品质吧! 5.求有关荷花手抄报的资料 1. 以其外形特征命名: 荷花:李时珍《本草纲目》解释说:“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故名。”芙蓉:亦称“夫蓉”。汉辞典《尔雅》解释道:“芙蓉之含敷蒲也。”另《说文解字》云:“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李时珍也说,芙蓉就是“敷布容艳之意”,难怪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把他的妻子卓文君比作是出水的芙蓉。 2. 以其生长习性命名: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泽芝:由于荷花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故古人将其归为水草类,取名多为“水”字起头。三国文学家曹植在他的《芙蓉赋》中称赞到“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把荷花比喻为水中的灵芝。 3.以荷花圣洁高雅的气质命名: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等。据《北梦琐言》记载:唐代元和年间(806~820年)苏昌远居吴中(今苏州),邂逅一位素衣粉脸女郎,赠给他一枚玉环,不久,他发现自己庭院的水池中有荷花盛开,花蕊中也有一枚同样的玉环,但“折之乃绝”,后人由此又称荷花为玉环。 4.古时江南风俗,阴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荷花因而又有“六月花神”的雅号。 中国古代的文学家认为荷花圣洁高雅,所以在古代诗词歌赋,经常会有歌颂荷花的篇章。比如曹植在《芙蓉赋》中说「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群芳谱》中说,「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百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物华,出於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周敦颐的《爱莲说》写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对荷花最出名的赞誉。许顗《彦周诗话》称:「世间花卉,无逾莲花者,盖诸花皆薰风暖日,独莲花得意於水月清渟逸香,虽荷叶无花时亦自香也。」出於对荷花的喜爱,文人给荷花取了很多不同的名字。依照外形,起名荷花,取「莲茎上负荷叶,叶上负荷花」(《本草纲目》)之意;另外还有,「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说文解字》)。依照亲水的生长习性,取名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泽芝等。依照圣洁高雅的气质,取名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玉环等。荷花的茎一般称为藕,但也有玉节、玉玲珑、玉臂龙等名称。荷花的果实莲子又称玉蛹、湖目。 荷花是济南市的市花。 印度教把莲花喻起源信仰和毗湿奴神联系起来,请参见:莲花坐姿。 借用了印度教的象徵意义,在佛教符号体系中,莲花代表漂浮在欲望的污水上,身体、言语和心灵的纯洁。佛通常被描写坐在巨大的莲花和莲叶上。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 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是玉姬流连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 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佛经中还有一则“莲花夫人”的美妙故事。有一只鹿生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仙人将她抚养成人。她走过的地方,会有莲花长出来。这便是“步步莲花”一词的由来,人们现在用它来比喻经历的辉煌 6.关于荷的手抄报 你去搜索荷,然后找一些简单的画画,把那个画画描下来,然后去找诗词描写荷的,一首就可以了,再找一些很有夏天意境的文章,荷塘月色不错哦,最后是你自己像写作文一样,写一篇有关荷的文章。手抄报你最好是用彩色铅笔上色,尤其是你的主题,用淡绿为主色,荷是粉色的吧,你先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轻轻的用彩色铅笔涂一层,这样很淡雅,最后你可以用最浅的绿色吧空白的地方淡淡的扫一层,比如你在你写字的地方涂淡淡一层,再写字,感觉不错,我试过的!加油! 【方法】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诗词材料】 【图片资料和模范】 希望对你有帮助、、、 7.关于荷的手抄报资料(附图) 急 荷别名有莲、莲花、芙蕖、芙蓉、菡萏、藕花、水芝、水芸、泽芝、玉环、水华、六月春等等,难以穷尽。 诗经中有“彼泽之陂,有蒲菡萏”之句,离骚中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之句,尔雅中称之为芙蕖,本草经中称水芝。 ——你知道吗 《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一剪梅》中写道:“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荷花的颜色有白色、粉红、深红、紫红及黄、绿等之变化,古人诗画中多以白色、红色为多。 在碧水翠叶的衬托下,荷花格外清纯与脱尘,故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赞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月光渲染下的荷花,因鱼游而摇曳,形成清新而有生趣的美景,难怪南朝诗人谢眺留下了“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香”之句。 每当夜雨初收,晓风拂过碧水,墨绿色的荷叶圆润如拭,一朵粉红的荷花出水而立,在风中微微颤动,显得雍容娇羞,宋朝的山水画家米友仁为之吟出 “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的妙词,一个“弄”字得新荷含苞初放之神韵。 ——诗句 荷叶盛展时,又是这个杨万里写下了“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 荷叶的残枯,是在唐代诗人来鹄的“一夜绿荷霜剪破”中开始,飞霜剪破了秋荷,秋雨在残破的荷叶上留不住晶莹的水珠,只能击打出“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枯荷听雨的音乐之声来,最后,池水干涸,枯败的荷叶在“藕叶枯香折野泥”中溶于大地,归于大地。 ——荷叶 藕。 荷的根茎,在土中生长后,形成甜而脆的藕,藕之色雪白,内部如网眼空心,形如美人洁白的素腕。若将藕折断,则藕断而丝连,缠绵不断。 藕既能食用又可观赏,生于污泥中的藕,却偏偏是“根是泥中玉”,让人惊奇。骄阳似火的三伏天,人们觉得唇干舌燥,心烦意乱之时,可去荷塘边散步,临池赏荷。 ——藕 “荷”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 之一。 。 8.我要一幅有关于荷花的诗和图片的小报 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王昌龄《采莲曲》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江南风景秀 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 清风送香远 >; 友人致电来, 邀我游苑址。 斜风雨数点, 新月柳几枝。 行到近春园, 立观荷花池。 莲花迎我至, 婀娜我自痴。 >; 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 览胜谁记种莲人 >; 古柳垂堤风淡淡, 新荷漫沼叶田田。 白羽频挥闲士坐, 乌纱半坠醉翁眠。 游梦挥戈能断日, 觉来持管莫窥天。 堪笑荣华枕中客, 对莲余做世外仙。 >; 燕园不可采莲 莲叶空自田田 无鱼戏在莲中 我亦难入莲间 >; 朱颜碧墨放池畔 舞袖挥毫对玉莲 尽态极妍宛若生 一脉幽香把君难 >; 炎夏雨后月, 春归花寂寞; 满塘素红碧, 风起玉珠落。 >; 池塘一夜风雨, 开起万朵红玉; 怜君自来高格, 爱莲谁若敦颐。 >; 花中君子来哪方 婷婷玉立展娇容 暖日和风香不尽 伸枝展叶碧无穷 纵使清凉遮炎夏 为甚委靡躲寒冬 既然不愿纤尘染 何必立身淤泥中 >; 陆上百花竞芬芳 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与桃李争春风 七月流火送清凉 >; 京北秋来风景异, 天高云淡雁迷离; 踏破铁岭无觅处, 寻遍荷塘空水遗; 无可奈何秋睡去, 仙衣胜雪倾心起; 何故幽叹无缘见, 夏风十里一潭碧。 >; 萧瑟秋风百花亡 枯枝落叶随波荡 暂谢铅华养生机 一朝春雨碧满塘
手抄报关于荷花的诗句
1.关于荷的手抄报 你去搜索荷,然后找一些简单的画画,把那个画画描下来,然后去找诗词描写荷的,一首就可以了,再找一些很有夏天意境的文章,荷塘月色不错哦,最后是你自己像写作文一样,写一篇有关荷的文章。手抄报你最好是用彩色铅笔上色,尤其是你的主题,用淡绿为主色,荷是粉色的吧,你先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轻轻的用彩色铅笔涂一层,这样很淡雅,最后你可以用最浅的绿色吧空白的地方淡淡的扫一层,比如你在你写字的地方涂淡淡一层,再写字,感觉不错,我试过的!加油! 【方法】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诗词材料】 【图片资料和模范】 希望对你有帮助、、、 2.关于荷花的手抄报资料 荷别名有莲、莲花、芙蕖、芙蓉、菡萏、藕花、水芝、水芸、泽芝、玉环、水华、六月春等等,难以穷尽。诗经中有“彼泽之陂,有蒲菡萏”之句,离骚中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之句,尔雅中称之为芙蕖,本草经中称水芝。 ——你知道吗 《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一剪梅》中写道:“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荷花的颜色有白色、粉红、深红、紫红及黄、绿等之变化,古人诗画中多以白色、红色为多。在碧水翠叶的衬托下,荷花格外清纯与脱尘,故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赞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月光渲染下的荷花,因鱼游而摇曳,形成清新而有生趣的美景,难怪南朝诗人谢眺留下了“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香”之句。每当夜雨初收,晓风拂过碧水,墨绿色的荷叶圆润如拭,一朵粉红的荷花出水而立,在风中微微颤动,显得雍容娇羞,宋朝的山水画家米友仁为之吟出 “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的妙词,一个“弄”字得新荷含苞初放之神韵。 ——诗句 荷叶盛展时,又是这个杨万里写下了“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荷叶的残枯,是在唐代诗人来鹄的“一夜绿荷霜剪破”中开始,飞霜剪破了秋荷,秋雨在残破的荷叶上留不住晶莹的水珠,只能击打出“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枯荷听雨的音乐之声来,最后,池水干涸,枯败的荷叶在“藕叶枯香折野泥”中溶于大地,归于大地。 ——荷叶 藕。荷的根茎,在土中生长后,形成甜而脆的藕,藕之色雪白,内部如网眼空心,形如美人洁白的素腕。若将藕折断,则藕断而丝连,缠绵不断。藕既能食用又可观赏,生于污泥中的藕,却偏偏是“根是泥中玉”,让人惊奇。骄阳似火的三伏天,人们觉得唇干舌燥,心烦意乱之时,可去荷塘边散步,临池赏荷。 ——藕 “荷”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 之一。 三、荷文化的发展---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荷花文化 。 以后要是需要找资料,就去百度百科找吧。很全的!☺ 3.我要一幅有关于荷花的诗和图片的小报 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王昌龄《采莲曲》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江南风景秀 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 清风送香远 >; 友人致电来, 邀我游苑址。 斜风雨数点, 新月柳几枝。 行到近春园, 立观荷花池。 莲花迎我至, 婀娜我自痴。 >; 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 览胜谁记种莲人 >; 古柳垂堤风淡淡, 新荷漫沼叶田田。 白羽频挥闲士坐, 乌纱半坠醉翁眠。 游梦挥戈能断日, 觉来持管莫窥天。 堪笑荣华枕中客, 对莲余做世外仙。 >; 燕园不可采莲 莲叶空自田田 无鱼戏在莲中 我亦难入莲间 >; 朱颜碧墨放池畔 舞袖挥毫对玉莲 尽态极妍宛若生 一脉幽香把君难 >; 炎夏雨后月, 春归花寂寞; 满塘素红碧, 风起玉珠落。 >; 池塘一夜风雨, 开起万朵红玉; 怜君自来高格, 爱莲谁若敦颐。 >; 花中君子来哪方 婷婷玉立展娇容 暖日和风香不尽 伸枝展叶碧无穷 纵使清凉遮炎夏 为甚委靡躲寒冬 既然不愿纤尘染 何必立身淤泥中 >; 陆上百花竞芬芳 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与桃李争春风 七月流火送清凉 >; 京北秋来风景异, 天高云淡雁迷离; 踏破铁岭无觅处, 寻遍荷塘空水遗; 无可奈何秋睡去, 仙衣胜雪倾心起; 何故幽叹无缘见, 夏风十里一潭碧。 >; 萧瑟秋风百花亡 枯枝落叶随波荡 暂谢铅华养生机 一朝春雨碧满塘 4.关于荷花的手抄报内容 暑假里的一天下午,我和几个同学到金州向应公园赏荷花。 进了公园正门,荷花的清香就扑鼻而来,往里没走几步,碧绿的荷叶和粉红的荷花就映入我的眼帘。我赶忙向荷花池奔去。此时,我的心情很是兴奋。 椭圆的荷叶,颜色各异,大小不同,叶子挨挨挤挤的,微风中,它们好像在和游人们亲切地点头,叶子上的水珠也随着微风摇着。绽开的荷花是粉红色的,它们是那么娇嫩,那么可爱,那么美丽,像一盏盏宝莲灯,隐藏在“绿毯中”。未开的荷花含苞欲放,挺拔向上,就像我们美好的童年。 古人曰:荷花出自淤泥而不染。我爱荷花的美丽,更敬佩荷花的根——藕。它虽总是埋在淤泥里,却能抵抗细菌和害虫的侵蚀,默默无闻的把营养供给荷花。荷叶和莲子,使它们茁壮成长,而从不炫耀自己。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显现出它的心灵是多么崇高啊!这使我联想到关向应等革命先烈们,为了建立新中国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红。”这是诗人杨万里的诗句,每当看到这句诗,我就会情不自禁的陶醉,思绪回一年前那个美丽的夏天。 那天,爸爸带我到“三水荷花世界”游玩。一进门,就被荷花的香气给迷住了,便飞奔到荷池观赏荷花。 看!荷池中长满了绿油油的荷叶,一片片挨挨挤挤的,好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透过层层叠叠的荷叶,可见一根根墨绿的、长着小刺的荷梗在水面上昂首挺胸。荷梗上小扇子似的萼片衬着亭亭玉立白里带红的荷花,荷花千姿百态,各不相同。花儿们有的全都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花蕊和小莲蓬;有的才展开几片花瓣儿,像是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正在向行人微笑;有的还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 正当我看的入迷时,爸爸突然问我:“玥玥,荷花是生长在怎样的环境里的?”我仔细一看,不禁大吃一惊,洁白无瑕的荷花竟是生长在这样肮脏不堪的泥水里的。爸爸告诉我:“古代有一句话叫‘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寓意是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荷花的秉性才好。” 望着一池随风摇曳是荷花,我说:“荷花的精神与品质值得我去学习,所以,我要做一个具有荷花精神的人。” 只见爸爸欣慰的笑了。 荷花虽然看完了,但荷花的精神与品格却深深的映在我是心中。 5.荷花的手抄报的内容 下面提供关于荷花的手抄报资料,是关于荷花的诗句,一共有17条,请看下文: 1、诗经.国风 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2、诗经.国风 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3、离骚(节选) 先秦.屈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4、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5、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6、采莲曲 梁.萧纲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7、采莲曲 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8、咏同心芙蓉诗 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9、秋池一株莲 隋.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 10、曲池荷 唐 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11、乐府三首 唐.孟郊 莲子不可得,荷花生水中。 犹胜道傍柳,无事荡东风。 渌萍与荷叶,同此一水中。 风吹荷叶在,渌萍西复东。 莲花未开时,苦心整天卷。 春水徒荡漾,荷花未展开。 12、渌水曲 唐.李白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13、折荷有赠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14、采莲曲 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及第。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躇空断肠。 15、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16、新荷 唐.李群玉 田田***叶,散点绿池初。 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浮萍遮分歧,弱荇绕犹疏。 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17、北亭 唐.李群玉 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 荷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 6.关于荷花的手抄报 莲的历史、品种、栽培、用途 莲的品种 为北京传统栽培品种。 单瓣花型。花蕾桃形,绿色,上部红色,花白色。 花开较早,6月上旬始花,群体花期1个月左右。结藕较早。 7月下旬,将新藕二次翻盆,花期可延续到10初左右。有自然变异的红娃莲和粉娃莲。 为厦门传统栽培品种。单瓣花型。 花蕾桃形,绿色,尖部带红色,花粉白色,初开时类端微红。6月上旬始花,群体花期1个月。 其花瓣细长,花托细小,叶茂花繁,极易开花。 为广泛栽培的著名品种。 重瓣花型。花蕾圆桃形,紫红色,着花较多,花红色。 6月中旬始花,群体花期1个月。花色鲜艳,盆栽易开花。 古老的碗莲品种。重瓣花型。 花蕾圆桃形,粉红色,花粉白色,花瓣尖端边缘为红色。着花较繁,6月下旬始花,群体花期1个月,盆栽极易开花。 由浙江杭州花圃选育。植株矮小。 单瓣花型。花蕾长桃形,绿色,花小,白色。 非常适于在盆、碗中栽培。开花多,群体花期从6月中旬至8月中旬。 莲的历史: 荷花学名为Nelumbo nucifera Gaertn,荷花属睡莲科(Nymphaeaceae)莲属(Nelumbo)。 莲属(Nelumbo Adans.)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 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地方都有莲属植物的分布。那时候,正植巨型爬行动物恐龙急剧减少的后期,它在地球上生长的时间比人类祖先的出现(200万年前)早得多。 前苏联A.H.克里斯托弗维奇《古植物学》(1965)称,莲属化石发现于北美北极地区和亚洲阿穆尔河流(即黑龙江)的白垩纪及欧洲和东亚(库页岛)、日本的渐新世和中新世地层中。那年月,地球上气温比现在温暖,莲属植物约有10~12种,五大洲均有分布。 后冰期(Ice Age)来临,全球气温下降,使得不少植物灭绝,另一些植物被迫漂迁,完全打破了原来的地理分布状况。遭此劫难,莲属植物幸存2种,分布范围缩小了。 分布在亚洲、大洋州北部者为中国莲(Nelumbo nucifera),漂迁至北美洲的为美洲莲(N.lutea)古植物学家还研究指出,在日本北海道、京都发掘的更新世至全新世(200万年前)的莲化石,和现代的中国莲相似;在中国柴达木盆地发掘的1000万年前荷叶化石,和现代中国莲相似。70年代中国石油化学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渤海沿海地区早第三纪孢粉》一书记载:在辽宁省盘山、天津北大港、山东省垦利、广饶及河北省沧州等地发现有两种莲的孢粉化石。 第三纪热带植物地理区内的我国海南岛琼山长昌盆地地层中,也发现有莲属植物的化石。现我国黑龙江省扶远、虎林、同江、尚志等县的湖沼地,仍有原始野生莲分布。 以上说明莲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melasequoiagly plostroboides)、银杏(Ginkgo biloba)、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等同属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幸存的孑遗植物代表。 二莲叶防水和自洁之谜 荷叶的表面附着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这些乳突时,可以看到在每个微米级乳突的表面又附着着许许多多与其结构相似的纳米级颗粒,科学家将其称为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正是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积非常有限,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在叶面上滚动并能带走灰尘的现象。 而且水不留在荷叶表面。 三 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 谈到荷,自然就要提到藕。 荷属睡莲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种植在浅水塘中。其茎生于淤泥中,变态为根状茎,即是藕,也称莲藕。 藕横长在泥中,靠基茎节上的须状根吸取养分。由于藕肉质肥厚,脆嫩微甜,含有大量的淀粉,营养丰富,所以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食品。 当我们折断藕时,可以观察到无数条长长的白色藕丝在断藕之间连系着。为什么会有这种藕断丝连的现象呢? 这就要观察一下藕的结构了。 原来植物要生长,运输水和养料的组织,叫导管和管胞。这些组织在植物体内四通八达,在叶、茎、花、果等器官中宛如血管在动物体内一样畅通无阻。 植物的导管内壁在一定的部位会特别增厚,成各种纹理,有的呈环状,有的呈梯形,有的呈网形。而藕的导管壁增厚部却连续成螺旋状的,特称螺旋形导管。 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3~5微米。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10厘米左右。 藕丝不仅存在于藕内,在荷梗、莲蓬中都有,不过更纤细罢了。如果你采来一根荷梗,尽可能把它折成一段一段的,提起来就像一长串连接着的小绿“灯笼”,连接这些小绿“灯笼”的,便是这种细丝。 这种细丝看上去是一根,如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其实是由3~8根更细的丝组成,宛如一条棉纱是由无数棉纤维组成一样。 细密缠绵的藕丝,很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 唐朝孟郊的《去妇》诗中就有“妾心藕中丝,虽断犹连牵”之句。后来,人们就用“藕断丝连”的成语来比喻关系虽断,情丝犹连。 四 千年古莲发芽之谜 申女士是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的植物学家,她的实验室里培育着各种各样的植物,但是她最珍爱的却是两。 7.有关荷花的手抄报 要图 荷别名有莲、莲花、芙蕖、芙蓉、菡萏、藕花、水芝、水芸、泽芝、玉环、水华、六月春等等,难以穷尽。诗经中有“彼泽之陂,有蒲菡萏”之句,离骚中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之句,尔雅中称之为芙蕖,本草经中称水芝。 ——你知道吗 《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一剪梅》中写道:“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荷花的颜色有白色、粉红、深红、紫红及黄、绿等之变化,古人诗画中多以白色、红色为多。在碧水翠叶的衬托下,荷花格外清纯与脱尘,故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赞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月光渲染下的荷花,因鱼游而摇曳,形成清新而有生趣的美景,难怪南朝诗人谢眺留下了“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香”之句。每当夜雨初收,晓风拂过碧水,墨绿色的荷叶圆润如拭,一朵粉红的荷花出水而立,在风中微微颤动,显得雍容娇羞,宋朝的山水画家米友仁为之吟出 “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的妙词,一个“弄”字得新荷含苞初放之神韵。 ——诗句 荷叶盛展时,又是这个杨万里写下了“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荷叶的残枯,是在唐代诗人来鹄的“一夜绿荷霜剪破”中开始,飞霜剪破了秋荷,秋雨在残破的荷叶上留不住晶莹的水珠,只能击打出“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枯荷听雨的音乐之声来,最后,池水干涸,枯败的荷叶在“藕叶枯香折野泥”中溶于大地,归于大地。 ——荷叶 藕。荷的根茎,在土中生长后,形成甜而脆的藕,藕之色雪白,内部如网眼空心,形如美人洁白的素腕。若将藕折断,则藕断而丝连,缠绵不断。藕既能食用又可观赏,生于污泥中的藕,却偏偏是“根是泥中玉”,让人惊奇。骄阳似火的三伏天,人们觉得唇干舌燥,心烦意乱之时,可去荷塘边散步,临池赏荷。 ——藕 “荷”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 之一。 三、荷文化的发展---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荷花文化 。
关于荷花手抄报内容
关于荷花手抄报内容如下:1、温馨的夏日,阳光散落在池面上,泛起细碎的银光。池面铺满了碧绿的荷叶,荷叶展绿叠翠,大大的绿手掌上滚动着晶莹剔透的小水珠。2、朝着密生倒刺的圆柱形叶柄看上去,星罗棋布的荷花袭水踏月拔云推雾而来,在翡翠妆砌的舞台吐露绝卉芳华,它们披着粉色梦幻般的沙衣,看上去像小姑娘脸上的胭脂,又像织女遗落在人间的云雾它们姿态不一的斜坐在荷叶叶盘上,高贵、清雅。3、如一位千金小姐有的蓓蕾微绽,像一个刚刚揉开睡眼的小女孩,有的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靖蜓在荷花上飞旋,赞叹着荷花的美。4、、一阵风吹来,荷花荷叶都摇动起来了。此时,我仿佛也成了其中的一员,跟着她们舞动起来,完全陶醉于那迷人的景色中!不一会儿我从迷人的景色中清醒过来。再看看四周,花红柳绿,墙画宜人,再加上池中的绿叶红花,形成了一幅绝妙的工笔画。5、瞧!这是一片碧绿的荷叶,它圆圆的,立在那儿。叶子的顶部托着一些散发香味的荷花。它们有的四五朵聚在一起,仿佛在讨论有的两三朵在一起,好像在密谈。还有的孤零零的站在那儿,看上去则楚楚可怜。更多的还躲在叶子底下,想在伺机等候似的。6、正在开放的花朵层层叠叠,是一片白花瓣,又是一片粉花瓣,粉的花瓣依在白色的花瓣上,看上去像小宝宝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安睡,远远望去,粉白相衬,美丽极了。
荷花荷叶手抄报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荷花的真实写照。4、来到荷花池边,先映入眼帘的还是那千姿百态的荷花。5、湖面上葱绿的荷叶,托出朵朵芙蓉,如同少女分红的面颊。6、舞。清晨,朝阳初生,荷花又迎来了新的一天。荷花上粘满了7、荷花有的还是花骨朵,含苞欲放,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8、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
莲花手抄报的标题
用八开纸 急 啊 啊 啊 、
内容是:
历代的诗人,如陶渊明盛爱莲,赞扬着莲的”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
说起莲,有很多有关莲的未解之迷,莲的历史又是如何呢?
在人类出现以前,大约一亿零四千五百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泽覆盖。当时,气候恶劣,灾害频繁没有动物,大部分植物被淘汰,只有少数生命力极强的野生植物生长在这个贫瘠的地球上。其中,有一种今天我们称为“荷花”的水生植物,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在我国的阿穆尔河(今黑龙江)、黄河、长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泽湖泊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大约过了九千年,原始人类开始出现。人类为了生存,采集野果充饥,不久便发现这种“荷花”的野果和根节(即莲子与藕)不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渐渐地,“荷花”这一人类生存的粮食来源便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的心中,成为人类生存的象征。
莲花
在佛教上被认为是西方净土的象征,是孕育灵魂之处。佛身多置于莲花之上,所以佛座亦称莲座。历代诗人赞美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把莲花喻为君子,给以圣洁的形象。莲花亦称荷花。它那一茎双花的并蒂莲,是人寿年丰的预兆和纯真爱情的象征。在百花中它是唯一能花、果(藕)、种子(莲子)并存的。莲花主要象征着美、爱、长寿、圣洁.
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
植物的导管内壁在一定的部位会特别增厚,成各种纹理,有的呈环状,有的呈梯形,有的呈网形。而藕的导管壁增厚部却连续成螺旋状的,特称螺旋形导管。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3~5微米。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10厘米左右。
莲的品种
为北京传统栽培品种。单瓣花型。花蕾桃形,绿色,上部红色,花白色。花开较早,6月上旬始花,群体花期1个月左右。结藕较早。7月下旬,将新藕二次翻盆,花期可延续到10初左右。有自然变异的红娃莲和粉娃莲。
与莲有关的诗歌
1、古诗十九首(其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赠送)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绝句漫兴(其七)(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3、《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摘录(李白)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莲文化举例
1�我国著名的赏荷胜地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日是观赏荷花的季节,在神州大地上,有许多赏荷胜地,著名的有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山东微山湖、湖北洪湖、湖南洞庭湖、扬州瘦西湖、河北白洋淀、承德避暑山庄、广东肇庆七星岩、台湾台南县白河镇等处。在这些地方,你都可以看到荷花的芳容,领略到“红衣翠扇映清波”的美景。
两则谜语
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荷花)
泥里一条龙,头顶一个蓬,身体一节节,满肚小窟窿。(莲藕)
关于莲花的手抄报
美化与设计;
手抄报的美化与设计涉及的范围主要有:版面设计与报头、题花、插图、尾花和花边设计等。
要设计好版面,须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本期手抄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选用有一定意义的报头(即报名)。一般报头应设计在最醒目的位置;
(2)通读所编辑或撰写的文章并计算其字数,根据文章内容及篇幅的长短进行编辑(即排版)。一般重要文章放在显要位置,即头版;
(3)要注意长短文章穿插和横排竖排相结合,使版面既工整又生动活泼;
(4)排版还须注意:字的排列以横为主以竖为辅,行距要大于字距,篇与篇之间要有空隙,篇与边之间要有空隙,且与纸的四周要有3CM左右的空边。另外,报面始终要保持干净、整洁。报头、插图与尾花的表现: 1、手抄报的报头设计应注意:
(1)构图要稳定,画面结构要紧凑,报头在设计与表现手法上力求简炼,要反映手抄报的主题,起“一目了然”的作用;
(2)字要大,字体或行或楷,或彩色或黑白;
(3)位置有几种设计方案:一是排版设计为两个版面的,应放在右上部;二是排版设计为整版的,则可或正中或左上或右上。一般均设计在版面的上部,不宜放在其下端。
2、题头(即题花)一般在文章前端或与文章题图结合在一起。设计题头要注意以题目文字为主,字略大。装饰图形须根据文章内容及版面的需要而定。文章标题字要书写得小于报题的文字,要大于正文的文字。总之,要注意主次分明。
4、手抄报的插图与尾花
插图是根据内容及版面装饰的需要进行设计,好的插图既可以美化版面又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内容。插图及尾花占的位置不宜太大,易显得空且乱。尾花大都是出于版面美化的需要而设计的,多以花草或几何形图案为主。插图和尾花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的,并非多多益善,应得“画龙点睛”之效。
4、手抄报的花边
花边是手抄报中不可少的。有的报头、题头设计可用花边;重要文章用花边作外框;文章之间也可用花边分隔;有的整个版面上下或左右也可用花边隔开。在花边的运用中常用的多是直线或波状线等。
关于莲的手抄报
荷花的民俗观莲花:早在宋代,每逢六月廿四,民间便至荷塘泛舟赏荷、消夏纳凉。荡舟轻波,采莲弄藕,享受浩月遮云的夏夜风情,好不惬意。放荷灯:是日夜,以天然长柄荷叶为盛器,燃烛于内,孩儿持以玩耍;或将莲蓬挖空,点烛作灯,置于屋内及庭院;或以千百盏荷灯沿河施放,随波逐流,星光闪闪,波光粼粼,烛光点点,十分好看。评选市花: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许多城市为适应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相继开展了市花的评选活动,先后推举荷花为市花的城市有山东济南市、济宁市、湖北孝感市、洪湖市、河南许昌市、广东肇庆市、江西九江市等7市。90年代澳门回归前制定特区的区旗、区徽,也选用荷花为图案。这是因为这些城市和特区的历史渊源,民风习俗、情操陶冶与荷花息息相关。尽管他们遥隔数千里,发展的道路各异,然而,人们对荷花的喜爱心态却一脉相承,只是情韵各异。爱莲说北宋 · 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与莲有关的诗句:1、《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2、《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3、《东林寺白莲》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白日发光彩,清爽散芳馨。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4、《荷花》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莲文化手抄报
莲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
当我们走进佛教寺庙时,便可到处看到莲花的形象。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寺庙墙壁、藻井、栏杆、神账、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何等的密切。
莲花与佛教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佛教将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以莲花作比喻,以莲花为代表。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的美丽清亮的大眼睛。佛祖降生时,皇宫御苑中出现了八种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长出大如车轮的白莲花。佛祖降生时,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坐着一位盘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
佛教以莲为喻的词语,更是数不胜数。佛座称为“莲花座”或“莲台”;结跏跌坐的姿势,即两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的姿势,称为莲花坐势;佛教宣传的西方极乐世界,比作清净不染的莲花境界,故称“莲邦”;《阿弥陀经》描写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是:“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池中莲花大如车轮。”故称佛国为“莲花国”;佛教庙宇称为“莲刹”。“刹”为梵语,即西方净土,以莲花为往生之所托,故称“莲刹”;念佛之人称“莲胎”,比喻住在莲花之内,如在母胎之中;佛眼称为“莲眼”,以青莲花比喻佛眼之好妙;胸中之八叶心莲花称为“莲宫”,即心中的莲花般的境界;释迦牟尼的手称为“莲花手”;僧尼受戒称“莲花戒”;僧尼之袈裟称“莲花衣,谓清净无杂之义;五智中的妙观察智称为”“莲花智”;称善于说法者为“舌上生莲”;谓苦行而得乐为“归宅生莲”;佛经《妙法莲花经》简称《法华经》,都是以莲花为喻,象征教义的纯洁高雅;东晋东林寺慧远大师创立的我国最早的佛教结社称为“莲社”;佛教净土宗主张以修行来达到西方的莲花净土,故又称“莲宗”。总之,莲与佛教结了不解之缘,佛教在很多地方都是以莲为代表,可以说莲即是佛,佛即是莲。
佛教为什么如此推崇莲花呢?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佛教产生于印度,印度地方气候炎热。荷花盛开于夏,给人们带来凉爽和美的享受。人们对于这种夏季暑热时盛开的美艳之花,自然十分喜爱,因此在印度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民间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中,莲花都是美好、善良、圣洁、宽容大度的象征。这类故事非常之多,影响很深,如《莲花王子的故事》,便将道德高尚、善良、正直、奉行为王十法(布施、持戒、慷慨、正直、和蔼、自制、忌怒、忌杀、宽容和大度)的好国花比作莲花。《莲花王的故事》说莲花王为了拯救百姓的饥荒,他跳进恒河之中,变成一条大赤鱼,告诉百姓割他的肉吃,他的肉割了以后又生起来,这样坚持了十二年,他用自己的肉供养全国百姓,度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灾荒。《鹿母莲花夫人》的故事,说鹿母莲花夫人每走一步,脚后立即现出一朵美丽的莲花,她一胎生下五百个童男,个个都是俊美的大力士,均是保卫国家的英雄,因此鹿母莲花夫人成了能多生美男的象征。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主张废除古印度等级森严的制度,实行种姓平等,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为了弘扬佛法,使广大群众能够理解和接受佛教教义,便以俗语传道。又迎合民众的爱莲心理,将莲喻佛,使得佛教能够迅速传播开来,信众广泛。
佛教以莲喻佛的另一方面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莲花的品格和特性与佛教教义相吻合。佛教是着重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将人生视作苦海,希望人们能从苦海中摆脱出来,其解脱的途径是:此岸(人生苦海)——济渡(学佛修行)——彼岸(极乐净土)。即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这和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一样。
佛教的重要信条之一,是广爱博施。施予一切有生命者以慈悲。所谓慈悲,是指希望和帮助他人解脱苦难,获得快乐。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乐,慈行是帮助他人得到快乐;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佛教要求对于有生命者,不计善恶,不分人畜,都应施予慈悲。对种种恶行,都要容忍和宽宥,用慈悲心去帮助他们,感化他们,使之向善,成为善良之辈,结出善果。但严戒同流合污,要身处污浊的尘世而不为其污染,保持自己的洁净清芬。用来表达这种思想观念的最好不过的是莲花。
莲生在污泥之中,犹如人生在浊尘的世界,这自然要与污浊相处在一起,受许多邪恶污秽事物的侵扰,佛教称这些邪恶力量为“魔”。佛教要求人们不要受世间邪恶污秽(即魔)的侵扰和影响。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开出洁美的鲜花,确是最好的象征,因此佛经常常将莲性比佛性。《大智度论·释初品中户罗波罗蜜下》说:“比如莲花,出自污泥,色虽鲜好,出处不净。”《从四十二章经》说:“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污染。”所以拯救世界的梵天王是坐在千叶金色妙宝莲花上出生的。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都是坐在莲花之上,或手执莲花,表示佛是出自尘世而洁净不染的境界。
爱莲说 够经典吧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别的七、与莲有关的诗歌
1、古诗十九首(其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赠送)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西洲①曲(南朝乐府民歌)
忆梅下②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③。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④飞,风吹乌桕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⑤。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⑥彻底红⑦。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⑧。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⑨。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注释】①〔西洲〕地名,未详所在。它是本篇中男女共同纪念的地方。②〔下〕落。落梅时节是本诗中男女共同纪念的时节。③〔鸦雏色〕形容头发乌黑发亮。鸦雏,小鸦。④〔伯劳〕鸣禽,仲夏始鸣。 ⑤〔翠钿〕用翠玉做成或镶嵌的首饰。⑥〔莲心〕和“怜心”双关,就是相爱之心。⑦〔彻底红〕就是红得通透底里。⑧〔望飞鸿〕有望书信的意思,古人有鸿雁传书的传说。⑨〔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此二句似倒装。意思是秋夜的一片蓝天像大海,风吹帘动,隔帘见天便觉似海水荡漾。一说这里把江称为海,“海水”即指江水。〔悠悠〕渺远。天海寥廓无边,所以说它“悠悠”,天海的“悠悠”正如梦的“悠悠”。 〔君〕指住在江北的爱人。
3、《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摘录(李白)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4、绝句漫兴(其七)(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5、采莲曲(朱湘)
小船呀轻飘,/杨柳呀风里颠摇;/荷叶呀翠盖,/荷花呀人样娇娆。/日落,/微波,/金丝闪动过小河。/左行,/右撑,/莲舟上扬起歌声。
菡萏呀半开,/蜂蝶呀不许轻来,/绿水呀相伴,/清净呀不染尘埃。/溪间/采莲,/水珠滑走过荷钱。/拍紧,/拍轻,/桨声应答着歌声。
藕心呀丝长,/羞涩呀水底深藏;/不见呀蚕茧,/丝多呀蛹裹中央?/溪头/采藕,/女郎要采又夷犹。/波沉,/波升,/波上抑扬着歌声。
莲蓬呀子多,/两岸呀榴树婆娑,/喜鹊呀喧噪,/榴花呀落上新罗。/溪中/采莲,/耳鬓边晕着微红。/风定,/风生,/风荡漾着歌声。
升了呀月钩,/明了呀织女牵牛;/薄雾呀拂水,/凉风呀飘去莲舟。/花芳,/衣香,/消溶入一片苍茫;/时静,/时闻,/虚空里袅着歌音。
影响: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文化的魅力 手抄报
莲,又叫荷花、芙蕖、水兰、水芙蓉、菡萏等,是多年生草本睡莲科植物,原产亚洲热带地区,中国、日本和印度栽培历史最早。莲科有8属,80多种。我国有4属10种。根据用途可分为藕莲、子莲、花莲;根据花瓣数可分为单瓣、半重瓣、重瓣。单瓣的和半重瓣的多为子莲和藕莲系统,重瓣的多为花莲系统。莲没有明显的主根,根状块茎----藕,肥大、多节、内有孔。节下长出不定根,生在浅水污泥里;节上生出叶柄和花梗,伸出水面。蓝绿色的荷叶,外有蜡质白粉,表面密生茸毛,叶柄上有密刺,花单生在花梗的顶端。莲每年夏季开花,碧水之中,绿叶红花,高雅、纯洁、美丽,可供人观赏,美化环境。莲全身是宝:藕可食用,制藕粉;莲子是滋补食品;藕节、莲子、根须、叶子、花、莲篷都可入药。
莲与宗教文化
当人们走进寺庙,抬头看见佛祖释迦牟尼的坐像,身穿通肩大衣,手作说法印,结跏趺坐在莲花台上,佛经说,这是释迦佛祖修道成佛后向信徒们讲经说佛 的姿态。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也结跏趺坐在莲台上,双手仰掌足上,掌中托着一个莲台,似乎在指引众生往通西方佛国净土;以大慈大悲闻名的观音, 更是身穿白衣,坐在白莲花上,一手持着一只净瓶,一手执着一朵白莲,仿佛在表露观音怀着的一颗纯洁的菩萨心,全力导引信徒脱离尘世,到达荷花盛开的佛国净土。
在翻读佛经书籍时,人们又常常会见到佛经把佛国称为“莲界”,把寺庙称为“莲舍”,把和尚的袈裟称为“莲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华合掌”,至于和尚手中使用的“念珠”也是用莲子串成。佛经说,用莲子作念珠比用槐木珠要好,同样掐念一遍,所得之福,可多“千倍。
综上所述,莲华已与佛教结下了亲密的因缘,成了佛国的象征与圣花。
莲与诗词文化
炎炎夏日,荷花开放,亭亭玉立,妩媚多姿,清香飘逸,沁人心脾,让人流连忘返。莲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爱物。早在3000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隰有荷花"、"彼泽之陂,工蒲菡萏"等诗句。此后,历代诗人咏莲之作,更是不可胜数。仅宋代杨万里一人,就留下咏莲诗数十首。清代《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中,收集的咏莲诗词达400余首之多。
由于诗人的心境不同,志趣不同,审美角度不同,咏莲诗也就千姿百态,各具风韵。屈原在《离骚》中曾幻想:"制芰荷发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用以表达它的坚贞。李白在《折荷有赠》中以荷花表达爱情。"唐初四杰"之一王勃以莲喻人:"牵花共连蒂,折藕爱莲丝。"寓意藕断丝连。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以莲自喻,赞君子之品质,被人千古传颂。清代万婉仪以白莲居士为荣,甚至把自己的生日改为传说中的荷花生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并赋诗云:"淤泥不染清清水,我与荷花同生日。"诗人们为美丽的荷花动容,也为荷叶脆藕倾心。郑伯琛的《荷叶咏》赞道:"上催芙蓉赤,下助玉藕白。"这是多么可贵的献身精神。杨万里的《藕》诗中写道:"外面看来真璞玉,胸中雕出许玲珑。"唐代孟郊诗云:"妾心藕中丝,虽断犹连牵。"后来,"藕断丝连"便成了一句成语。我国江南有悠久的采莲的风俗,因此,流传了不少歌咏采莲的诗。
莲文化的魅力手抄报
莲,又叫荷花、芙蕖、水兰、水芙蓉、菡萏等,是多年生草本睡莲科植物,原产亚洲热带地区,中国、日本和印度栽培历史最早。莲科有8属,80多种。我国有4属10种。根据用途可分为藕莲、子莲、花莲;根据花瓣数可分为单瓣、半重瓣、重瓣。单瓣的和半重瓣的多为子莲和藕莲系统,重瓣的多为花莲系统。莲没有明显的主根,根状块茎----藕,肥大、多节、内有孔。节下长出不定根,生在浅水污泥里;节上生出叶柄和花梗,伸出水面。蓝绿色的荷叶,外有蜡质白粉,表面密生茸毛,叶柄上有密刺,花单生在花梗的顶端。莲每年夏季开花,碧水之中,绿叶红花,高雅、纯洁、美丽,可供人观赏,美化环境。莲全身是宝:藕可食用,制藕粉;莲子是滋补食品;藕节、莲子、根须、叶子、花、莲篷都可入药。
莲与宗教文化
当人们走进寺庙,抬头看见佛祖释迦牟尼的坐像,身穿通肩大衣,手作说法印,结跏趺坐在莲花台上,佛经说,这是释迦佛祖修道成佛后向信徒们讲经说佛 的姿态。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也结跏趺坐在莲台上,双手仰掌足上,掌中托着一个莲台,似乎在指引众生往通西方佛国净土;以大慈大悲闻名的观音, 更是身穿白衣,坐在白莲花上,一手持着一只净瓶,一手执着一朵白莲,仿佛在表露观音怀着的一颗纯洁的菩萨心,全力导引信徒脱离尘世,到达荷花盛开的佛国净土。
在翻读佛经书籍时,人们又常常会见到佛经把佛国称为“莲界”,把寺庙称为“莲舍”,把和尚的袈裟称为“莲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华合掌”,至于和尚手中使用的“念珠”也是用莲子串成。佛经说,用莲子作念珠比用槐木珠要好,同样掐念一遍,所得之福,可多“千倍。
综上所述,莲华已与佛教结下了亲密的因缘,成了佛国的象征与圣花。
莲与诗词文化
炎炎夏日,荷花开放,亭亭玉立,妩媚多姿,清香飘逸,沁人心脾,让人流连忘返。莲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爱物。早在3000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隰有荷花"、"彼泽之陂,工蒲菡萏"等诗句。此后,历代诗人咏莲之作,更是不可胜数。仅宋代杨万里一人,就留下咏莲诗数十首。清代《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中,收集的咏莲诗词达400余首之多。
由于诗人的心境不同,志趣不同,审美角度不同,咏莲诗也就千姿百态,各具风韵。屈原在《离骚》中曾幻想:"制芰荷发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用以表达它的坚贞。李白在《折荷有赠》中以荷花表达爱情。"唐初四杰"之一王勃以莲喻人:"牵花共连蒂,折藕爱莲丝。"寓意藕断丝连。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以莲自喻,赞君子之品质,被人千古传颂。清代万婉仪以白莲居士为荣,甚至把自己的生日改为传说中的荷花生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并赋诗云:"淤泥不染清清水,我与荷花同生日。"诗人们为美丽的荷花动容,也为荷叶脆藕倾心。郑伯琛的《荷叶咏》赞道:"上催芙蓉赤,下助玉藕白。"这是多么可贵的献身精神。杨万里的《藕》诗中写道:"外面看来真璞玉,胸中雕出许玲珑。"唐代孟郊诗云:"妾心藕中丝,虽断犹连牵。"后来,"藕断丝连"便成了一句成语。我国江南有悠久的采莲的风俗,因此,流传了不少歌咏采莲的诗。
有关莲文化的一切资料
荷花学名为Nelumbo nucifera Gaertn,荷花属睡莲科(Nymphaeaceae)莲属(Nelumbo)。
莲属(Nelumbo Adans.)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地方都有莲属植物的分布。那时候,正植巨型爬行动物恐龙急剧减少的后期,它在地球上生长的时间比人类祖先的出现(200万年前)早得多。前苏联A.H.克里斯托弗维奇《古植物学》(1965)称,莲属化石发现于北美北极地区和亚洲阿穆尔河流(即黑龙江)的白垩纪及欧洲和东亚(库页岛)、日本的渐新世和中新世地层中。那年月,地球上气温比现在温暖,莲属植物约有10~12种,五大洲均有分布。后冰期(Ice Age)来临,全球气温下降,使得不少植物灭绝,另一些植物被迫漂迁,完全打破了原来的地理分布状况。遭此劫难,莲属植物幸存2种,分布范围缩小了。分布在亚洲、大洋州北部者为中国莲(Nelumbo nucifera),漂迁至北美洲的为美洲莲(N.lutea)古植物学家还研究指出,在日本北海道、京都发掘的更新世至全新世(200万年前)的莲化石,和现代的中国莲相似;在中国柴达木盆地发掘的1000万年前荷叶化石,和现代中国莲相似。70年代中国石油化学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渤海沿海地区早第三纪孢粉》一书记载:在辽宁省盘山、天津北大港、山东省垦利、广饶及河北省沧州等地发现有两种莲的孢粉化石。第三纪热带植物地理区内的我国海南岛琼山长昌盆地地层中,也发现有莲属植物的化石。现我国黑龙江省扶远、虎林、同江、尚志等县的湖沼地,仍有原始野生莲分布。以上说明莲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melasequoiagly plostroboides)、银杏(Ginkgo biloba)、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等同属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幸存的孑遗植物代表。
莲叶防水和自洁之谜
荷叶的表面附着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这些乳突时,可以看到在每个微米级乳突的表面又附着着许许多多与其结构相似的纳米级颗粒,科学家将其称为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正是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积非常有限,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在叶面上滚动并能带走灰尘的现象。而且水不留在荷叶表面。
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
谈到荷,自然就要提到藕。荷属睡莲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种植在浅水塘中。其茎生于淤泥中,变态为根状茎,即是藕,也称莲藕。藕横长在泥中,靠基茎节上的须状根吸取养分。由于藕肉质肥厚,脆嫩微甜,含有大量的淀粉,营养丰富,所以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食品。
当我们折断藕时,可以观察到无数条长长的白色藕丝在断藕之间连系着。为什么会有这种藕断丝连的现象呢?
这就要观察一下藕的结构了。原来植物要生长,运输水和养料的组织,叫导管和管胞。这些组织在植物体内四通八达,在叶、茎、花、果等器官中宛如血管在动物体内一样畅通无阻。
植物的导管内壁在一定的部位会特别增厚,成各种纹理,有的呈环状,有的呈梯形,有的呈网形。而藕的导管壁增厚部却连续成螺旋状的,特称螺旋形导管。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3~5微米。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10厘米左右。
藕丝不仅存在于藕内,在荷梗、莲蓬中都有,不过更纤细罢了。如果你采来一根荷梗,尽可能把它折成一段一段的,提起来就像一长串连接着的小绿“灯笼”,连接这些小绿“灯笼”的,便是这种细丝。这种细丝看上去是一根,如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其实是由3~8根更细的丝组成,宛如一条棉纱是由无数棉纤维组成一样。
细密缠绵的藕丝,很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唐朝孟郊的《去妇》诗中就有“妾心藕中丝,虽断犹连牵”之句。后来,人们就用“藕断丝连”的成语来比喻关系虽断,情丝犹连。
千年古莲发芽之谜
申女士是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的植物学家,她的实验室里培育着各种各样的植物,但是她最珍爱的却是两棵古莲--它们的年龄都在500年左右。
“普通的花卉只能存活几年。”申女士介绍说,“这两棵古莲却大不相同,它们的种子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洗礼,现在居然发芽开花了。”
沉睡千年的古莲醒了
数年前,申女士到北京访问中国植物研究所;临回美国时,北京的同事送给她7粒莲花种子。“据说这些种子是从东北的湖底泥士中挖掘出来的,我知道它们的年龄很老,但是不知道确切的数字。”申女士说,“当时它们没有引起我足够的重视,倒是我的实验室同事约翰·萨森发现了它们的价值。”
约翰·萨森利用碳同位素测试仪,对古莲种子的年龄进行鉴定,发现它们竟然是1200年前遗留下来的!更令人惊奇的是,当申女士用刀片切去种子的外壳并把它们浸泡在培养液中后,没过多久它们居然发芽了!
遗憾的是,这些种子发芽后存活的时间很短,但是它们已经被列为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能够发芽的种子。
千年的种子能够发芽?!这激起了申女士极大的兴趣,她决定再次返回中国寻找这些神秘的生命。当时申女士已经是国际植物学界的知名学者,许多科学家愿意协助她完成此项研究工作。
科学的道路并不平坦
申女士带到美国的第二批古莲种子有21粒,年龄都在200岁到500岁之间。1997年,申女士在德国研究莲花培育技术,通过实施“小手术”,第一粒种子发芽了,但是它只存活了不到3个月。
“随后三年中,我在美国加州植物研究所培育了另外三粒种子,但是它们都没有开花--很明显,我使用的方法不当。”申女士回忆往事说,“后来好像很幸运,这两粒种子都开花了,就是现在你们看到的这两棵,其中一棵的年龄是408岁,另一棵则是466岁。”
尽管古莲开花了,但是它们与现代的莲花有许多不同,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的环境。“我正在想尽一切办法,使它们能够茁壮成长。”
据申女士介绍,莲花能够如此长寿,应该有其特别的原因;如果能发现莲花长寿的内在机制,人类将会受益匪浅,例如可以解决粮食储存问题,减少世界饥饿人口,还有可能延长人类的寿命。
关键问题是:莲花长寿的秘密是什么呢?申女士称,可能与土壤的辐射有关。
盖曼·哈伯特是一名化学家,他是申女士的工作同事。哈伯特发现,古莲种子周围的土壤能够发出轻微的辐射。“尽管辐射的强度很低,但是数百年之后其产生的效果也是相当惊人的。”申女士解释说,“这或许是古莲种子为何能够存活至今的原因。”
据悉,申女士目前还剩下15粒古莲种子,她准备提供给其他科学家,使得该科研项目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所以它在佛教中它代表着特殊的意义。”申女士说,“现在我们要找出莲花长寿的秘密,造福于全人类。”
在地下沉睡了千年的古莲怎么还会开花呢?
这与莲子的结构有关。莲子的外种皮坚硬致密,像个小小“密封包”,把种子密闭在里面,可防止外面的水分和空气的渗入,也可以防止种子内的水分和空气散失,因此莲子的生命活动极为微弱,相当于休眠状态。这是古莲子还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此外,与古莲子所埋藏的环境也有关。这些古莲子是被埋在深约30-60厘米的泥炭层中,而泥炭的吸水防潮性能良好;再加上泥炭层的上面又有很厚的泥土覆盖,因此古莲子几乎处于一个密闭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古莲子不具有生根发芽的条件,因此而得以保存了生命力。
由莲而来的科技发明
从20世纪70年代起,从事植物分类研究的德国波恩大学植物研究所所长威廉·巴特洛特及其领导的小组,通过电子显微镜对一万多种植物的表面结构进行了研究。这项研究终于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莲花叶面上倒几滴胶水,胶水不会粘连在叶面上,而是滚落下去并且不留痕迹。表面覆盖着一层极薄蜡晶体的叶子干干净净,这正是防水叶面的特点。这一现象引起巴特洛特的好奇心,并作出这样的假设:在防水性和抗污性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经过努力,他发明了一项新技术,生产出表面完全防水并且具备自洁功能的材料。这是一项用途广泛的新技术,它使人们不再为建筑物顶部和表面的清洁问题发愁,也不必再为汽车、飞机和各种运输工具的清洁问题大伤脑筋。
莲,又称荷,睡莲科,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地下茎称藕,能食用,叶入药,莲子为上乘补品,花可供观赏。古人称荷花为鞭蓉、水芙蓉、水芝、水芸、水旦、水华等,溪客、玉环是其雅称,未开的花蕾称菡萏,已开的花朵称鞭蕖,乃我国十大名花之一。
依据《中国荷花品种图志》的描述,碗莲是指在口径26厘米以内的花盆中能正常开花,同时必须具备以下三项指标:平均花直径不超过12厘米,立叶平均高度不超过33厘米,立叶叶片的平均直径不超过24厘米。
碗莲是以藕身做种藕栽培的,在一个生长周期要经过萌芽、展叶、开花、结实、长藕和休眠等过程。从种藕萌发开始至立夏、小满期间为萌芽出土阶段。春分以后,当气温升到10摄氏度以上时,种藕上的藕芽开始萌动,清明以后,气温达15摄氏度以上时,开始长出浮时,并抽生藕鞭;当气温达20摄氏度以上时,主鞭抽生立叶,并已有较强的根系,吸肥能力增强。
从立叶长出到出现后为旺盛生长阶段。6月下旬,进入梅雨季节,雨水较多,湿度大,气温高,最适宜于藕的生长,此时即进入旺盛生长期。以后,大约每隔5—7天长出一片立叶,而且一片高于一片;主鞭、侧鞭也很快生长,同时新的侧鞭不断出生,并现蕾开花。此阶段要严防大风侵袭,避免折叶伤根。
栽培容器
现在许多碗莲品种种植株仍嫌高大,因而仅有少数品种可种植于市场出售的菜碗、汤碗之中。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供种植碗莲的花盆,而常见的素烧花盆(即泥盆、瓦盆)易渗水,所以不宜作为碗莲栽培容器。釉盆、瓷盆、紫砂盆,不易渗水,可选作碗莲栽培用盆。但这类盆一般都留有底洞,选用时可用水泥和砂堵死,或用橡胶垫片堵塞。花盆的形状、色彩要与碗莲相协调,使之浑然一体。可选用方形、圆形盆。花盆的口径在20厘米左右,深为15厘米左右。初种碗莲者可适当放大些,这样易于开花。
栽培场地
每天接受7—8小时的光照,能促进其花蕾多,开花不断。碗莲最忌在阴处养护,更不能像室内观叶植物一样,放在室内培养。光线不足,荷叶徒长减绿,不能孕蕾。在院落中栽培碗莲,花盆一定要放在光照充足或南向阳台的外沿上。开花季节,需要放入室内观赏的,可采取早进晚出,或晚进早出,每天仍应保持一定光照。碗莲需要有较充足的光照,但也忌雨后暴晴。
碗莲系水生花卉,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但又怕大水浸沉叶片,故场地应取水、排水方便。碗莲惧大风,场地因尽量选择背风处。
栽培土壤
碗莲要求含腐殖质较丰富的塘泥或稻田泥作栽培土,切忌用工业污染土。黄泥粘度大,使用量要适当,过粘会影响藕鞭的伸长和藕的膨大;沙质土疏松,粘性不够,容易遭风害而折损,有碍于根系的生长,一般以黄泥、沙质土按7:3的比例混合使用为宜。如无沙质土,可加黄沙,但比例要略小些。城市郊区,可直接选用蔬菜地的园土;城市中还可用春季盆花换盆的宿土加一半的黄泥作栽培土。
每盆用20克左右的腐熟干鸡粪或其他肥料,与盆土充分拌匀作基肥,拣去其中的杂质和石砾,清除土中的小虫和蚯蚓,然后放入盆中。土层一般占全盆容积的3/5左右。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赵家荣试验表明,用干塘泥100份,豆饼水2份,草木灰水6份,猪、牛蹄水2份,烂头发水2份,骨粉1份的配方种植碗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栽培温度
碗莲是喜温植物,对温度要求较严,一般8-10摄氏度开始萌芽,14摄氏度藕鞭开始伸长。早期播种时,也要求温度 15摄氏度以上,否则幼苗生长缓慢造成烂苗下游地区,4月中旬以前一般不采用露地播种育苗,主要是因为温度这不到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需要。随着温度升高,持续烈日高温(40摄氏度以上),也不利于碗莲的生长发育。22—35摄氏度是碗莲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18—21摄氏度时,开始抽生立叶,开花则需要22摄氏度以上,25摄氏度生长新藕,这时需要日温较同,夜温稍低的气候。大多数栽培种在立秋前后气温下降时转入长藕阶段,表现为盆土明显上涨。
莲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
当我们走进佛教寺庙时,便可到处看到莲花的形象。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