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字什么
孙权字仲谋。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是卓越的政治家,汉族,吴郡富春县人。200年,继孙策掌事;208年,与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222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229年,他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252年孙权病逝,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孙权的历史功绩孙权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为东吴的建立者。前期的孙权,备受各方豪杰的推崇,周瑜曾赞他拥有“神武之才。曹操有“生子当如孙仲谋”之感慨,刘备有“吾不可以再见之”的赞叹。按照历史描述早起孙权英武果断,胆略过人,作为上位者除了拥有深谋远虑外,还能审时度势,下听臣辩,极具君王之才。东吴真正的开国皇帝。18时在局势动荡之时接过了江东的大权,起初拜张昭为师,重用周瑜、程普等老将统御诸军,曾经灭李术组织了宗室的叛乱,围剿山越稳定了江东的局势,三攻江夏杀黄祖,赤壁之战用周瑜败曹操。
孙权的字号是什么?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为保实力让荆州给刘备【1】东汉时期的荆州包括今天湖北、湖南全境和河南、广东、广西、贵州的部分,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当时的荆州分为七个郡,以长江为界,南阳郡在江北,南郡、江夏郡大部在江北,两郡的其余部分和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四郡在江南。公元200年,在北方站不住脚跟的刘备投奔了荆州军阀刘表,被安置在南阳郡的新野县,长期寄人篱下。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刘表惊死,次子刘琮投降。刘备只得撤往南郡的江陵(今湖北荆州市),在当阳长坂被曹操的骑兵追及,刘备仓皇南逃,一直退到了江夏郡的夏口(今湖北武昌),和刘表的长子刘琦合兵一处,水陆之军大约两万,这就是他的全部家底。在随后的赤壁大战中,穷途末路的刘备和江东的联合起来,以少胜多,击败曹操。曹操一路败逃,孙刘联军穷追不舍,从江夏直追到南郡。此时,荆州七郡的形势是:曹操仍据南阳全郡和江夏一小部,刘备占有江夏、南郡的江南部分,攻占了江夏的江北剩余部分,并在南郡的江北部分同曹军展开拉锯战,江南四郡则抱观望态度。在三国尚未出现的时候,三方先在荆州搞了个小三国。刘备是赤壁大战最大的收益者和战后最大的暴发户。大战过后的刘备实际上已经和曹军脱离接触,利用和曹操在南郡旷日持久大战的大好时机,他率师南下,攻取了江南四郡,终于有了一块立足之地。经过一年的血战,占领了南郡的江北部分,曹操仅领有南郡的襄阳(今湖北襄阳)一地。这时候,在长江中下游千里战线上,曹操全面对峙。曹操在赤壁之战失利后,在西线的江汉平原和东线的淮南留下了两个战略兵团,其中坐镇淮南的是曹营最杰出的将领张辽。在张辽的指挥下,在淮南屡战不利,东西不能兼顾,缩短战线是唯一的选择。此时的刘备由于地盘太小,也一筹莫展,他希望能从那里得到南郡的江北部分。此时,的谋士鲁肃提出了一个主意:把占有的南郡让给刘备,让刘备在西线对付曹操。这个建议立刻付诸实施,刘备进入江陵后,把行政中心设在了这里。这是一个双赢的买卖:一方得以收缩兵力,拱卫江浙的核心区域,同时也给了刘备一个人情;刘备虽然不得不再次面对曹操这个让人头疼的老对手,但却得到了南郡大部,尤其是南郡的军事要塞江陵,东可以抑制的势力逆江而上,北可以最近距离地威胁中原,向西攻击益州(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的门户洞开,实在是太合算了。难怪曹操听到这个消息,吃惊得手中的笔都落在了地上。从此,荆州七郡刘备几乎占其六五,成为当时影响中国的第。这就是刘备借荆州的真相。 为什么向魏求和并主动要求去魏做官【2】在屈身曹魏的十余年里,并不是一个什么都没有做的闲人,在建安五年的时候,孙策去世,孙仲谋作为他的弟弟则顺理成章的继承他哥哥的位子。原来在孙策底下做事的等人将重心转而放在了孙仲谋身上,一心一意的辅佐他。试想,如果只是一个泛泛之辈,周瑜、张昭这样的重臣能用心的辅佐他吗?这也证明了孙仲谋也是一个有才能有谋略的人。拥有一个这样性格特点的人,能够在曹魏隐匿差不多十年,这也有说的过去的理由了。建安二十五年,不是一个老练的军事家的,成功的钻了一个大空子,这就是著名的“关羽失荆州”事件,当时,孔明先生让关羽筑兵荆州决不能失去荆州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关羽出兵袭击曹操军。千算万算,没有人能够算到,在此时抓住这个好时机袭击荆州,最后成功的从关羽手中夺下荆州,从此荆州成功被仲谋收入麾下,三分局面由此成定局。正当所有人都要开始准备让仲谋登基成为一方霸主的时候,仲谋一个人冷静了,并没有急急忙忙的坐上龙位,静静享受胜利给他带来的享受,直到建安三十四年,仲谋才称帝,然后才开始进行迁都和建业。尽管,仲谋的个性不如三国里其他人物的鲜明,而且与其他人物相比之下他性格中甚至还有一丝丝的优柔寡断,他的“英雄感”也不如其他人物强烈,但正是由于他的这种独特的性格使得的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孙仲谋的能屈能伸不仅表现在“关羽是荆州”这次事件中,更表现在此次事件之后。在孙仲谋夺取荆州后,袭击了关羽,并将其“拿下”,这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更让很多人没有想通一点是,历史上的一些大枭豪——曹操、刘备等人,竟然会败在他们的晚辈孙仲谋手中。但是,在仲谋做出这一系列让世人震惊的事情后,他还做出了更让世人大跌眼镜的事情,那就是向魏求和,主动要求去魏做官,很多人认为傻啊,没有眼光啊,但其实不然,正是因为孙仲谋这种能屈能伸的性格,这才使得他最后获得成功走上帝王之位。其实这是孙仲谋的一个谋略而已,仲谋因为成功收入了荆州,这一举动导致所有人对他虎视眈眈,他为了避免“两方开工”,所以最后才主动向魏求和,为了更长远的计谋埋下了一个深深的伏笔,这也正体现了的足智多谋和强大的内心。如今世人对仲谋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个人魅力很大,能够让陆逊、周瑜等人对他忠心耿耿,其实忠心这种事,也是靠双方对彼此的一个信任,作为一个战场新人,他能够让众多大将在他手下,任他使用,这是因为什么呢?我们不得而知这些大将心中正真的想法,但正是因为他们双方之间的那种信任,仲谋刚继承他哥哥的位置的时候,手下的大将哪一个不是比他有谋略有才能,没有哪一个人逊色于他,但仲谋依旧非常放心的给这些大将很多重要的任务,因为他知道这些大将都对他忠心耿耿。仲谋也确实能够担起其兄长之位,但没有这些大将的辅助,孙仲谋或许就不是史书中所记载的那个孙仲谋了。孙仲谋年轻时,其品质中大多都是隐忍、有谋略、眼光长远的特点,但凡是都具有两面性,人也是如此。晚年的孙仲谋已经不如他年轻时的那般,他性格逐渐变得扭曲起来,猜疑心也越来越重,甚至变得残暴不堪,与年轻时的他相差甚远。东吴日后动荡的政局和衰败的情况也和老年性格大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客观上分析来说,他确实也没有他父亲孙坚哥哥孙策的军事敏感度,甚至是说他没有其兄父独特的关于军事方面的才华。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一个10几岁就开始自己面对所有事情的少年,无论怎样这种精神气魄都是让人敬佩的。在仲谋称帝后,他对吴国所做的的一切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不管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来说,都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他在位的时候,派人到江南考察,并在此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开发,他设置了专门从事农业管理的官员,并实施屯田制,让吴国的农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些都体现出仲谋优越的政治才华和优秀的治国方针。尽管孙仲谋不如曹操、刘备等人在性格谋略等方面大方光彩,但其作为一代帝王,也是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最大作用,其性格中的最大的一个特点隐忍,却也是三国里几大豪杰中最能够凸显出来的。虽然仲谋在历史上的“戏份”不如其他另外几位多,也不如另外几位收到的关注多,但正是因为这样,孙仲谋这种独特的气质让人无法从他身上转移注意。 为什么会选择与刘备联合【3】 赤壁之战为什么会选择与刘备联合?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候爷,在汉朝末年仍然很值钱,刘备虽是皇叔,可在称帝前最大也只是个将军,而候爷那叫爵爷,汉朝时没几个,当年飞将军李广到死都没封上。曹操自己都不是。虽说汉室衰微,但所有的政令都是出自朝廷之口。并不是皇帝没本事,朝廷就不行,朝廷仍然很强大,强大就在于,是曹操在主持工作。有了朝廷的册封,才是正牌的,没有,就是山寨货,服你行,不服你,你就自封多大的官也不行。而虽然朝廷是曹操在主持工作,但人家封的官,谁要敢不承认而去讨伐对方,那就是跟朝廷过不去,朝廷就可以调集大军去讨伐你。不听调的,就是反叛,照样打你。 当年赤壁时东吴是怎么跟曹操打起来的? 刘备在反了曹操以后,曹操说刘备反了朝廷,刘备不承认,刘备说我只是反对曹操的专横,并不是反对朝廷,我要代表朝廷跟老曹做斗争。刘备投刘表,刘表是朝廷册封的荆州牧,刘表收留了刘备。刘备小日子混的不错,这一呆就是十来年。自己也有些力量了。这期间曹操没闲着,将西北和东北地区都平定了。然后要南下收拾刘备了。正赶上刘表要玩完,结果家里出事,出现了立嫡方面的问题。刘表的二小子刘琮被他妈和舅保着代替了长子刘琦。这时曹操一看有机会,就以打刘备为名来收刘琮。 小说当中,把刘表说成是个二百五,老好人。实际上,刘表是相当牛逼的。要不刘表身板硬实的时候,曹操怎么不敢来呢?曹操只是认为,刘表并无吞并天下的野心,这是对的。但刘表绝不是个废物。当年刘表是只身带着朝廷的委任状来荆州地区上任的,他刚来时,这里连一个汉朝官军都没有,正是他,带着家奴和委任状,通过各种文治和武工,将当地豪强和名门以及大批的流寇收为已用,才建立了那么大的基业。当然,他只想做个中兴之臣,并无取天下之心,这是对的。 所以,刘表身体好时,刘备在他那里过的很舒服。现在刘表死了,二小刘琮倒没什么,但当初他妈和他舅要立刘琮时,刘备可是反对过的。所以刘备这下呆的就很难受了。这时曹操来打刘备,刘琮集团正好借这机会除了刘备。小说中说,刘琮集团投降了曹操,交了顺表。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刘琮集团仍是汉朝的官员,而曹操这次来,就是来考察干部的,你刘琮的老爸当年收留了朝廷的叛徒刘备,那时没功夫搭理你们,现在你老爸死了,荆州是大汉朝的,你刘子想接就接吗?我来看看,你怎么样,行不行,再研究继承的事吧。一是刘琮集团早想除刘备,二来他们没有实力跟曹操代表的朝廷或是中央作对,三是正好这次讨好曹操,获得朝廷的正式认可是最 不买帐,经过考核,他认为刘琮并不能胜任荆州敀这一官职,就把他给免了,但给了个别的官,让他到外地上任去了。这下亏大了。但刘备这回直接以新野一县之力对抗朝廷,怎么可能?打了几次,仍然不行,就退了。以前就打过。刘备这十几年也不是一点事没有,之前曹操来打过刘备的,刘备用计火烧了夏候敦的,不过后来把这事记到孔明的功劳上了,但实际上那时小孔明还太小,才十几岁,在家读书呢,没他什么事。 但这次不行了,刘备不准备再打了,直接走人哪。但当地民众对刘备有感情。刘备这个人挺厚道的,被人称为“大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样一句千古名言就是他教导自己的子女和臣下是说的。当初确实非常有名望。所以刘备为了自己的名声,没有扔下群众,而是带群众一起转移。他们准备前往夏口投奔刘琦。 因为刘琦当年为了躲避弟弟和后母的加害,自己要求来镇守夏口,远离了家门。这为刘备也留了一手。但是,投了刘琦,刘琦当时也没有能力跟曹操相对抗啊,怎么办?孔明同志想到了东吴。 当然,这不是他才想到的,隆中对时就想到了。于是他去找。也是汉朝的臣哪,人家曹操是中央主持工作的首辅大臣,代表中央传达指示,这次来,抓刘备是一方面,是南巡,北方的反对曹操的势力都被消灭了,南边的刘表虽没有反对过,但收留了刘备,也是一罪,现在把他的继承人赶跑了,虽未反对过曹操的中央,但他哥那时很坏,带走了传国玉玺,也是有罪的。 所以曹操这次来,安定了荆州以后,就要来东吴考察干部,你能不能继承你哥哥孙策的职位,还得朝廷开会研究才行,开会前得先考核你。但曹操在荆州做的有点急了,刘琮的下场让很是担心,而这正给了孔明和刘备一个机会。 孔明来东吴,陈述了历害,要求跟刘备一起对抗曹操,不要听他的摆布,不承认这个朝廷。很犹豫,一是曹操目前尚未明确表示就不能接孙策的位,二是也没有实力跟曹操的中央政府对抗。基本所有大臣都反对跟中央翻脸,要求不要接纳刘备,刘备不过是一个朝廷的叛徒,是丧门星,接收了他,就等于反对朝廷,这事不能干,应接曹操来,把委任状先拿到手再说。 金陵名人孙权【4】 东吴大帝孙权于光和五年(公元182年)生于徐州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祖籍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卒于太元二年(公元252年)。据传是春秋时期兵法家孙武的第22代孙,是孙坚的第二个儿子。生来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形貌奇伟异于常人。自幼文武双全,早年随父兄征战天下。善骑射,年轻时常常乘马射虎,胆略超群。曹操曾称赞道:生子当如孙仲谋。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兄孙策病死,孙权继位吴侯、讨逆将军,领会稽太守,开始统领江东。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三年(203—208年),三伐江夏太守黄祖,并于其间收得大将甘宁。同年,汉丞相曹操南征,大败宜城亭侯、左将军、豫州牧刘备。曹操占领江陵(南郡治所)后,给孙权写信,执意要取下东吴。东吴内部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以鲁肃、周瑜为首,主和以张昭为首。张昭在当时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孙权却有意与曹操一战。此时,鲁肃从江夏带来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表明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周瑜及时返回,说明曹操的种种弊端,战争有望获胜。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与曹操决战。周瑜用黄盖计谋,以三万人于赤壁大破曹操,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战后,孙权与曹操多次在合肥、濡须一带对峙,各有胜负。其间孙权联合刘备,将妹妹嫁入荆州。又从鲁肃之计,将所据荆州部分的南郡暂与刘备。215年5月,征皖城,虏获庐江太守朱光。同年刘备取蜀成功,孙权讨还荆州,刘备不从。盛怒下的孙权以吕蒙为将,连下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亦起兵五万赴公安,关羽将兵三万于益阳与鲁肃对峙,大战一触即发。然曹操于此时拔汉中,刘备面临着极大的威胁,遂与孙权议和,归还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土地。219年,刘备荆州守将关羽发动襄樊之战。这时的孙权看到刘备逐渐做大,并以相当的兵力对自己构成威胁,旋即改变战略,向曹操称臣联盟,以吕蒙为都督取下刘备所据荆州地,潘璋、朱然擒杀关羽。220年,曹丕取代汉称帝,建国号大魏,史称曹魏。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并随即兴兵问罪讨伐东吴。孙权果断任命39岁的陆逊为大都督迎击刘备,于彝陵之战大破蜀军。222年,曹丕赐给孙权九锡,册封其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使其节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同年,曹魏三路伐吴,其中两路各有胜败,魏军整体局面占优,然朱桓重创曹仁军,扭转了整个战局,魏军不如预期,魏军只得引退。 223年,刘备病逝,蜀、吴互通使臣,关系缓和。226年,曹丕病逝,孙权乘机攻江夏,不克而还。 229年,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城)正式登基为皇帝,建国号大吴,孙吴王朝正式成立,旋即迁都建业(今南京市)。234年,孙权响应了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御驾亲征合肥,却败于扬州都督满宠。229年后,孙权多次出兵北伐,战役较多,各有胜负。 孙权称帝后曾大规模派人航海,加强对夷州(今台湾)的联系。又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并在山越地区设立郡县,促进了江南土地的开发。晚年的孙权日益骄奢,宠信吕壹,赋役繁重、刑罚残酷。立嗣之争,孙权也犯下极大错误,多数名臣死于非命。自孙登夭折后,孙权先是废了孙和,又赐死孙霸,最后立幼子孙亮,这为日后的吴宫政变埋下了祸根。 252年,孙权病逝,终年七十一岁。谥号大皇帝,史称东吴大帝。庙号太祖,在位二十四年。
孙权字什么
孙权字仲谋。吴大帝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229年5月23日-252年5月21日在位)、政治家、军事统帅。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掌事,被曹操表举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在张昭、周瑜等人的委心服事下,孙权招延俊秀,聘求名士,分部诸将,镇抚山越,征讨反抗势力。生子当如孙仲谋: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率领大军进攻濡须口,与孙权相持一月有余,孙权用水军包围曹军,抓获三千余人,淹死的曹军也有几千人。后来孙权几度挑战,曹操坚守不出。于是孙权亲自驾船从濡须口进入曹营。诸将都以为是挑战者来了,准备攻击,曹操说:“这一定是孙权想要亲自见识我的军队。”命令严整军队,弓弩不得妄发。孙权走了五六里,回去的路上演奏欢快的乐曲。曹操远远地看见舟船军队仍然严明整肃,不禁脱口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孙权回去后给曹操写了一封信:“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又附一张小纸条说:“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对众人说:“孙权不会欺骗我。”于是撤回军队回去了。隐约可见孙权豪爽幽默的性格,也可见英雄之间惺惺相惜的特殊情感。
孙权字什么
1、孙权字仲谋,吴大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2、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孙权字什么
孙权字仲谋。孙权,号称“吴大帝”,为吴郡富春县人,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孙权之父兄——孙坚和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孙权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孙权小名是什么
孙权的籍贯为吴郡富春县,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于东汉光和五年出生,为孙坚的第二子,第一子为孙策。孙氏世代在吴地为官,而孙权出生时,孙坚正担任下邳县丞之职。
据传,他是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第二十二代孙。
孙权为人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崇尚侠义,喜欢蓄养贤才,因此渐与父兄齐名。他常跟随在孙策左右并参与内部事务的决策,其才能令孙策都自叹不如。每当宴请宾客时,孙策常常回头看着孙权说:“这些人以后都会是你的手下。”此时,孙权与胡综、朱然在吴郡读书。
黄武元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神凤元年,孙权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
孙权字什么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是卓越的政治家,汉族,吴郡富春县人。200年,继孙策掌事;208年,与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222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是卓越的政治家,汉族,吴郡富春县人。200年,继孙策掌事;208年,与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222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252年孙权病逝,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
孙权字什么?
字仲谋吴大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5月21日在位)。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黄龙二年(230年),所派将军卫温、诸葛直抵达夷州(今台湾)。十五而立兴平二年(195年),孙策起兵渡过长江,在击破刘繇后,派陈宝到阜陵接家人回曲阿 。孙权为人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崇尚侠义,喜欢蓄养贤才,因此渐与父兄齐名。他常跟随在孙策左右并参与内部事务的决策,其才能令孙策都自叹不如。每当宴请宾客时,孙策常常回头看着孙权说:“这些人以后都会是你的手下。”此时,孙权与胡综、朱然在吴郡读书。建安元年(196年),在孙策收得丹阳、吴、会稽三郡之后,十五岁的孙权被任命为阳羡(今江苏省宜兴市)县长,吴郡太守朱治察举他为孝廉,扬州刺史严象举其为茂才。后又代理奉义校尉。建安四年(199年)至建安五年(200年)初,孙权随孙策讨伐庐江太守刘勋。刘勋败逃后,又进军沙羡,讨伐江夏太守黄祖,收得了庐江、豫章二郡。
孙权字什么?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为保实力让荆州给刘备【1】东汉时期的荆州包括今天湖北、湖南全境和河南、广东、广西、贵州的部分,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当时的荆州分为七个郡,以长江为界,南阳郡在江北,南郡、江夏郡大部在江北,两郡的其余部分和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四郡在江南。公元200年,在北方站不住脚跟的刘备投奔了荆州军阀刘表,被安置在南阳郡的新野县,长期寄人篱下。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刘表惊死,次子刘琮投降。刘备只得撤往南郡的江陵(今湖北荆州市),在当阳长坂被曹操的骑兵追及,刘备仓皇南逃,一直退到了江夏郡的夏口(今湖北武昌),和刘表的长子刘琦合兵一处,水陆之军大约两万,这就是他的全部家底。在随后的赤壁大战中,穷途末路的刘备和江东的联合起来,以少胜多,击败曹操。曹操一路败逃,孙刘联军穷追不舍,从江夏直追到南郡。此时,荆州七郡的形势是:曹操仍据南阳全郡和江夏一小部,刘备占有江夏、南郡的江南部分,攻占了江夏的江北剩余部分,并在南郡的江北部分同曹军展开拉锯战,江南四郡则抱观望态度。在三国尚未出现的时候,三方先在荆州搞了个小三国。刘备是赤壁大战最大的收益者和战后最大的暴发户。大战过后的刘备实际上已经和曹军脱离接触,利用和曹操在南郡旷日持久大战的大好时机,他率师南下,攻取了江南四郡,终于有了一块立足之地。经过一年的血战,占领了南郡的江北部分,曹操仅领有南郡的襄阳(今湖北襄阳)一地。这时候,在长江中下游千里战线上,曹操全面对峙。曹操在赤壁之战失利后,在西线的江汉平原和东线的淮南留下了两个战略兵团,其中坐镇淮南的是曹营最杰出的将领张辽。在张辽的指挥下,在淮南屡战不利,东西不能兼顾,缩短战线是唯一的选择。此时的刘备由于地盘太小,也一筹莫展,他希望能从那里得到南郡的江北部分。此时,的谋士鲁肃提出了一个主意:把占有的南郡让给刘备,让刘备在西线对付曹操。这个建议立刻付诸实施,刘备进入江陵后,把行政中心设在了这里。这是一个双赢的买卖:一方得以收缩兵力,拱卫江浙的核心区域,同时也给了刘备一个人情;刘备虽然不得不再次面对曹操这个让人头疼的老对手,但却得到了南郡大部,尤其是南郡的军事要塞江陵,东可以抑制的势力逆江而上,北可以最近距离地威胁中原,向西攻击益州(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的门户洞开,实在是太合算了。难怪曹操听到这个消息,吃惊得手中的笔都落在了地上。从此,荆州七郡刘备几乎占其六五,成为当时影响中国的第。这就是刘备借荆州的真相。 为什么向魏求和并主动要求去魏做官【2】在屈身曹魏的十余年里,并不是一个什么都没有做的闲人,在建安五年的时候,孙策去世,孙仲谋作为他的弟弟则顺理成章的继承他哥哥的位子。原来在孙策底下做事的等人将重心转而放在了孙仲谋身上,一心一意的辅佐他。试想,如果只是一个泛泛之辈,周瑜、张昭这样的重臣能用心的辅佐他吗?这也证明了孙仲谋也是一个有才能有谋略的人。拥有一个这样性格特点的人,能够在曹魏隐匿差不多十年,这也有说的过去的理由了。建安二十五年,不是一个老练的军事家的,成功的钻了一个大空子,这就是著名的“关羽失荆州”事件,当时,孔明先生让关羽筑兵荆州决不能失去荆州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关羽出兵袭击曹操军。千算万算,没有人能够算到,在此时抓住这个好时机袭击荆州,最后成功的从关羽手中夺下荆州,从此荆州成功被仲谋收入麾下,三分局面由此成定局。正当所有人都要开始准备让仲谋登基成为一方霸主的时候,仲谋一个人冷静了,并没有急急忙忙的坐上龙位,静静享受胜利给他带来的享受,直到建安三十四年,仲谋才称帝,然后才开始进行迁都和建业。尽管,仲谋的个性不如三国里其他人物的鲜明,而且与其他人物相比之下他性格中甚至还有一丝丝的优柔寡断,他的“英雄感”也不如其他人物强烈,但正是由于他的这种独特的性格使得的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孙仲谋的能屈能伸不仅表现在“关羽是荆州”这次事件中,更表现在此次事件之后。在孙仲谋夺取荆州后,袭击了关羽,并将其“拿下”,这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更让很多人没有想通一点是,历史上的一些大枭豪——曹操、刘备等人,竟然会败在他们的晚辈孙仲谋手中。但是,在仲谋做出这一系列让世人震惊的事情后,他还做出了更让世人大跌眼镜的事情,那就是向魏求和,主动要求去魏做官,很多人认为傻啊,没有眼光啊,但其实不然,正是因为孙仲谋这种能屈能伸的性格,这才使得他最后获得成功走上帝王之位。其实这是孙仲谋的一个谋略而已,仲谋因为成功收入了荆州,这一举动导致所有人对他虎视眈眈,他为了避免“两方开工”,所以最后才主动向魏求和,为了更长远的计谋埋下了一个深深的伏笔,这也正体现了的足智多谋和强大的内心。如今世人对仲谋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个人魅力很大,能够让陆逊、周瑜等人对他忠心耿耿,其实忠心这种事,也是靠双方对彼此的一个信任,作为一个战场新人,他能够让众多大将在他手下,任他使用,这是因为什么呢?我们不得而知这些大将心中正真的想法,但正是因为他们双方之间的那种信任,仲谋刚继承他哥哥的位置的时候,手下的大将哪一个不是比他有谋略有才能,没有哪一个人逊色于他,但仲谋依旧非常放心的给这些大将很多重要的任务,因为他知道这些大将都对他忠心耿耿。仲谋也确实能够担起其兄长之位,但没有这些大将的辅助,孙仲谋或许就不是史书中所记载的那个孙仲谋了。孙仲谋年轻时,其品质中大多都是隐忍、有谋略、眼光长远的特点,但凡是都具有两面性,人也是如此。晚年的孙仲谋已经不如他年轻时的那般,他性格逐渐变得扭曲起来,猜疑心也越来越重,甚至变得残暴不堪,与年轻时的他相差甚远。东吴日后动荡的政局和衰败的情况也和老年性格大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客观上分析来说,他确实也没有他父亲孙坚哥哥孙策的军事敏感度,甚至是说他没有其兄父独特的关于军事方面的才华。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一个10几岁就开始自己面对所有事情的少年,无论怎样这种精神气魄都是让人敬佩的。在仲谋称帝后,他对吴国所做的的一切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不管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来说,都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他在位的时候,派人到江南考察,并在此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开发,他设置了专门从事农业管理的官员,并实施屯田制,让吴国的农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些都体现出仲谋优越的政治才华和优秀的治国方针。尽管孙仲谋不如曹操、刘备等人在性格谋略等方面大方光彩,但其作为一代帝王,也是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最大作用,其性格中的最大的一个特点隐忍,却也是三国里几大豪杰中最能够凸显出来的。虽然仲谋在历史上的“戏份”不如其他另外几位多,也不如另外几位收到的关注多,但正是因为这样,孙仲谋这种独特的气质让人无法从他身上转移注意。 为什么会选择与刘备联合【3】 赤壁之战为什么会选择与刘备联合?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候爷,在汉朝末年仍然很值钱,刘备虽是皇叔,可在称帝前最大也只是个将军,而候爷那叫爵爷,汉朝时没几个,当年飞将军李广到死都没封上。曹操自己都不是。虽说汉室衰微,但所有的政令都是出自朝廷之口。并不是皇帝没本事,朝廷就不行,朝廷仍然很强大,强大就在于,是曹操在主持工作。有了朝廷的册封,才是正牌的,没有,就是山寨货,服你行,不服你,你就自封多大的官也不行。而虽然朝廷是曹操在主持工作,但人家封的官,谁要敢不承认而去讨伐对方,那就是跟朝廷过不去,朝廷就可以调集大军去讨伐你。不听调的,就是反叛,照样打你。 当年赤壁时东吴是怎么跟曹操打起来的? 刘备在反了曹操以后,曹操说刘备反了朝廷,刘备不承认,刘备说我只是反对曹操的专横,并不是反对朝廷,我要代表朝廷跟老曹做斗争。刘备投刘表,刘表是朝廷册封的荆州牧,刘表收留了刘备。刘备小日子混的不错,这一呆就是十来年。自己也有些力量了。这期间曹操没闲着,将西北和东北地区都平定了。然后要南下收拾刘备了。正赶上刘表要玩完,结果家里出事,出现了立嫡方面的问题。刘表的二小子刘琮被他妈和舅保着代替了长子刘琦。这时曹操一看有机会,就以打刘备为名来收刘琮。 小说当中,把刘表说成是个二百五,老好人。实际上,刘表是相当牛逼的。要不刘表身板硬实的时候,曹操怎么不敢来呢?曹操只是认为,刘表并无吞并天下的野心,这是对的。但刘表绝不是个废物。当年刘表是只身带着朝廷的委任状来荆州地区上任的,他刚来时,这里连一个汉朝官军都没有,正是他,带着家奴和委任状,通过各种文治和武工,将当地豪强和名门以及大批的流寇收为已用,才建立了那么大的基业。当然,他只想做个中兴之臣,并无取天下之心,这是对的。 所以,刘表身体好时,刘备在他那里过的很舒服。现在刘表死了,二小刘琮倒没什么,但当初他妈和他舅要立刘琮时,刘备可是反对过的。所以刘备这下呆的就很难受了。这时曹操来打刘备,刘琮集团正好借这机会除了刘备。小说中说,刘琮集团投降了曹操,交了顺表。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刘琮集团仍是汉朝的官员,而曹操这次来,就是来考察干部的,你刘琮的老爸当年收留了朝廷的叛徒刘备,那时没功夫搭理你们,现在你老爸死了,荆州是大汉朝的,你刘子想接就接吗?我来看看,你怎么样,行不行,再研究继承的事吧。一是刘琮集团早想除刘备,二来他们没有实力跟曹操代表的朝廷或是中央作对,三是正好这次讨好曹操,获得朝廷的正式认可是最 不买帐,经过考核,他认为刘琮并不能胜任荆州敀这一官职,就把他给免了,但给了个别的官,让他到外地上任去了。这下亏大了。但刘备这回直接以新野一县之力对抗朝廷,怎么可能?打了几次,仍然不行,就退了。以前就打过。刘备这十几年也不是一点事没有,之前曹操来打过刘备的,刘备用计火烧了夏候敦的,不过后来把这事记到孔明的功劳上了,但实际上那时小孔明还太小,才十几岁,在家读书呢,没他什么事。 但这次不行了,刘备不准备再打了,直接走人哪。但当地民众对刘备有感情。刘备这个人挺厚道的,被人称为“大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样一句千古名言就是他教导自己的子女和臣下是说的。当初确实非常有名望。所以刘备为了自己的名声,没有扔下群众,而是带群众一起转移。他们准备前往夏口投奔刘琦。 因为刘琦当年为了躲避弟弟和后母的加害,自己要求来镇守夏口,远离了家门。这为刘备也留了一手。但是,投了刘琦,刘琦当时也没有能力跟曹操相对抗啊,怎么办?孔明同志想到了东吴。 当然,这不是他才想到的,隆中对时就想到了。于是他去找。也是汉朝的臣哪,人家曹操是中央主持工作的首辅大臣,代表中央传达指示,这次来,抓刘备是一方面,是南巡,北方的反对曹操的势力都被消灭了,南边的刘表虽没有反对过,但收留了刘备,也是一罪,现在把他的继承人赶跑了,虽未反对过曹操的中央,但他哥那时很坏,带走了传国玉玺,也是有罪的。 所以曹操这次来,安定了荆州以后,就要来东吴考察干部,你能不能继承你哥哥孙策的职位,还得朝廷开会研究才行,开会前得先考核你。但曹操在荆州做的有点急了,刘琮的下场让很是担心,而这正给了孔明和刘备一个机会。 孔明来东吴,陈述了历害,要求跟刘备一起对抗曹操,不要听他的摆布,不承认这个朝廷。很犹豫,一是曹操目前尚未明确表示就不能接孙策的位,二是也没有实力跟曹操的中央政府对抗。基本所有大臣都反对跟中央翻脸,要求不要接纳刘备,刘备不过是一个朝廷的叛徒,是丧门星,接收了他,就等于反对朝廷,这事不能干,应接曹操来,把委任状先拿到手再说。 金陵名人孙权【4】 东吴大帝孙权于光和五年(公元182年)生于徐州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祖籍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卒于太元二年(公元252年)。据传是春秋时期兵法家孙武的第22代孙,是孙坚的第二个儿子。生来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形貌奇伟异于常人。自幼文武双全,早年随父兄征战天下。善骑射,年轻时常常乘马射虎,胆略超群。曹操曾称赞道:生子当如孙仲谋。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兄孙策病死,孙权继位吴侯、讨逆将军,领会稽太守,开始统领江东。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三年(203—208年),三伐江夏太守黄祖,并于其间收得大将甘宁。同年,汉丞相曹操南征,大败宜城亭侯、左将军、豫州牧刘备。曹操占领江陵(南郡治所)后,给孙权写信,执意要取下东吴。东吴内部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以鲁肃、周瑜为首,主和以张昭为首。张昭在当时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孙权却有意与曹操一战。此时,鲁肃从江夏带来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表明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周瑜及时返回,说明曹操的种种弊端,战争有望获胜。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与曹操决战。周瑜用黄盖计谋,以三万人于赤壁大破曹操,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战后,孙权与曹操多次在合肥、濡须一带对峙,各有胜负。其间孙权联合刘备,将妹妹嫁入荆州。又从鲁肃之计,将所据荆州部分的南郡暂与刘备。215年5月,征皖城,虏获庐江太守朱光。同年刘备取蜀成功,孙权讨还荆州,刘备不从。盛怒下的孙权以吕蒙为将,连下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亦起兵五万赴公安,关羽将兵三万于益阳与鲁肃对峙,大战一触即发。然曹操于此时拔汉中,刘备面临着极大的威胁,遂与孙权议和,归还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土地。219年,刘备荆州守将关羽发动襄樊之战。这时的孙权看到刘备逐渐做大,并以相当的兵力对自己构成威胁,旋即改变战略,向曹操称臣联盟,以吕蒙为都督取下刘备所据荆州地,潘璋、朱然擒杀关羽。220年,曹丕取代汉称帝,建国号大魏,史称曹魏。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并随即兴兵问罪讨伐东吴。孙权果断任命39岁的陆逊为大都督迎击刘备,于彝陵之战大破蜀军。222年,曹丕赐给孙权九锡,册封其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使其节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同年,曹魏三路伐吴,其中两路各有胜败,魏军整体局面占优,然朱桓重创曹仁军,扭转了整个战局,魏军不如预期,魏军只得引退。 223年,刘备病逝,蜀、吴互通使臣,关系缓和。226年,曹丕病逝,孙权乘机攻江夏,不克而还。 229年,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城)正式登基为皇帝,建国号大吴,孙吴王朝正式成立,旋即迁都建业(今南京市)。234年,孙权响应了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御驾亲征合肥,却败于扬州都督满宠。229年后,孙权多次出兵北伐,战役较多,各有胜负。 孙权称帝后曾大规模派人航海,加强对夷州(今台湾)的联系。又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并在山越地区设立郡县,促进了江南土地的开发。晚年的孙权日益骄奢,宠信吕壹,赋役繁重、刑罚残酷。立嗣之争,孙权也犯下极大错误,多数名臣死于非命。自孙登夭折后,孙权先是废了孙和,又赐死孙霸,最后立幼子孙亮,这为日后的吴宫政变埋下了祸根。 252年,孙权病逝,终年七十一岁。谥号大皇帝,史称东吴大帝。庙号太祖,在位二十四年。
孙权简介(孙权简介50字)出生于哪里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孙权简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孙权简介50字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孙权简介50字吴太祖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孙权十九岁时,兄长孙策遭刺杀身亡,孙权继而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合于赤壁打败曹操军队,建立了孙刘联盟。219年,孙权派吕蒙偷袭刘备的荆州成功,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吴王,建立吴国;229年,孙权称帝。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平定山越,设置郡县,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拓展资料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许贡门客行刺而去世,临终前命孙权接替其位。孙权当年虚岁十九岁,被东汉朝廷册拜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驻守吴郡。孙策刚刚统一江东没有多久,地方士民及宾旅寄寓之士仍存异心,因此孙权最初掌管江东时,局势动荡不安。庐江太守李术更是公开反叛,宗室内部庐陵太守孙辅通敌曹操、孙_企图夺权,丹阳太守孙翊和宗室重臣孙河遭到杀害,豫章、会稽等地数万山越也伺机作乱。孙权以张昭为师傅,以周瑜、程普等旧臣,统御诸将。先率军消灭李术,得其部众三万余人;阻止宗室动乱;又灭山越六千,收编万余。他又广招贤才,聘求名士,诸葛瑾、鲁肃、严_、步骘、陆逊、徐盛、顾雍、顾邵等人被招至麾下,安定了地方大族及宾旅寄寓之士之心,稳定了江南局势。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三年(203年—208年),孙权三伐黄祖,最终将其击杀,吞并江夏郡大部。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权孙权人物简介300字孙权(182-252),字仲谋。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汉族。生于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卒于太元二年(公元252年)。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208年,孙权起兵西进,收复甘宁,剿灭了黄祖。同年,汉丞相曹操南下,豫州牧刘备大败,曹操占领了荆州后给孙权写信,直意要取下东吴。东吴内部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以黄盖为首,主和以张昭为首。张昭在当时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孙权却有意与曹操一战。此时,鲁肃从江夏带来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表明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周瑜及时返回,说明曹操的种种弊端,说明战有望获胜。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为东吴统帅,出兵三江口,与曹操决战,周瑜在赤壁火攻曹操,以三万人大败八十万兵力。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孙权为联合刘备,将其妹孙尚香嫁给刘备。后又从鲁肃之计,将荆州借给刘备。后刘备取蜀成功,孙权让刘备归还荆州,刘备不从。鲁肃随即单刀赴会后讨回了三郡。后孙权出战合淝,被魏国大将张辽击败。217年,魏吴大战于濡须口,双方均不能获胜。濡须口之战后,孙权与曹操和睦,并签定了魏吴秘密同盟,共伐关羽。219年,关羽攻打樊城,孙权任命吕蒙取下荆州。吕蒙用白衣渡江之计取下荆州,又在麦城生擒了关羽。关羽被带到建业后,孙权将关羽杀害,并将头颅送给曹操。220年,曹丕取代汉室。孙权自立为吴王。221年,刘备称帝,然后立即起兵攻打东吴,名曰为关羽报仇,实为争夺荆州。孙权果断任命39岁的陆逊为大都督,迎战刘备。陆逊在彝陵火攻大破刘备。223年,刘备病逝,诸葛亮为了北伐,派邓芝过江讲和。孙权与蜀汉和睦,共伐曹魏。224年曹丕大军攻打东吴。孙权命大将徐盛火攻大破曹丕。226年,曹丕重伤而病逝。不久孙权亲自率军攻打江夏,却因太守文聘的坚守而败。229年,孙权于武昌登基为皇帝,建国号大吴(今湖北鄂城),东吴王朝正式成立,旋即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234年,孙权响应了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御驾亲征合淝,却败于扬州都督满宠。称帝后孙权曾大规模派人航海,加强对夷州(今台湾)的联系。又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并在山越地区设立郡县,促进了江南土地的开发。但同时,称帝后的的孙权日益骄奢,宠信吕壹,丞相顾雍无故被杀,丞相陆逊忧愤而卒。且赋役繁重,刑罚残酷,人民经常起义反抗。在立太子方面,孙权也犯了很大的错误。太子孙登夭折后,孙权先是废了孙和,又赐死孙霸,最后立孙亮为太子,后又夭折,这为日后的吴宫政变埋下了祸根。252年,孙权病逝,终年71岁。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在位24年。曹操见其军队曾题句“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人物简介——孙权孙权简介: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建立了孙刘联盟,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其领土面积大大增加。黄武元年(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黄龙元年(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到达夷州。孙权的简介孙权(公元182-252),汉族,字仲谋。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父孙坚,自称为春秋时大军事家孙武之后。曾任长沙太守,封破虏将军。兄孙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孙权生于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卒于太元二年(公元252年)。孙坚次子,幼年跟随长兄孙策平定江东,孙权15岁被举为孝廉、秀才,任阳羡(今宜兴)长,代行奉义校尉。演义中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208年,孙权起兵西进,收复甘宁,围剿灭了黄祖。同年,曹操南下,刘备大败,曹操占了荆襄后给孙权写信,直意要取下东吴。东吴内部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以鲁肃为首,主和以张昭为首。张昭在当时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孙权却有意一战。此时,鲁肃从江夏带来诸葛亮,表明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周瑜及时返回,说明曹操的种种弊端,说明战有望获胜。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为主帅,出兵三江口,与曹操决战。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战后,孙权为联合刘备,将其妹孙仁嫁给刘备。后又从鲁肃之计,将荆州借给刘备。后刘备取川成功,孙权让刘备归还荆州,刘备不从。鲁肃单刀会后讨回了三郡。后孙权出战合淝,被张辽击败。217年,魏吴大战于濡须口,双方均不能获胜。濡须口之战后,孙权与曹操和睦,并签定了魏吴秘密同盟,共伐关羽。公元219年,关羽攻打樊城,孙权任命吕蒙取下荆州。吕蒙用“白衣渡江”之计取下荆州,又在麦城生擒了关羽,孙权将关羽杀害,并将头颅送给曹操。220年,曹丕代汉。孙权宣称东吴是魏国的附属国,向魏称臣,曹丕授予孙权九赐。221年,刘备称帝,然后立即起兵攻打东吴,名曰为关羽报仇,实为争夺荆州。孙权果断任命38岁的年轻将领陆逊为大都督,迎战刘备。陆逊在彝陵用“火烧连营”之计大破刘备。223年,刘备病逝,诸葛亮为了北伐,派邓芝过江讲和。孙权与蜀汉和睦,共伐曹魏。224年曹丕大军攻打东吴。孙权让徐盛火攻破敌。226年,曹丕病逝。孙权亲自率军攻打江夏,却因太守文聘的坚守而败。公元229年,孙权称帝于武昌(今湖北鄂城),东吴政权正式成立,旋即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公元234年,孙权响应了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御驾亲征合淝,却败于扬州都督满宠。称帝后孙权曾派将军卫温等率大规模人出海,加强对夷州(今台湾)的联系。又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并在山越地区设立郡县,促进了江南土地的开发。但同时,称帝后的的孙权日益骄奢独断且赋役繁重,刑罚残酷,人民经常起义反抗。在立太子方面,孙权也犯了很大的错误。太子孙登英年早逝后,孙权先是废了第二任太子孙和,又赐死鲁王孙霸,最后立幼子孙亮为太子,这为日后的吴宫政变埋下了祸根。252年,孙权病逝,终年71岁。简明传记孙权19岁就继承了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击败了黄祖。后东吴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击溃了曹操军。东吴后来又和曹操军在合肥附近鏖战,并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杀死关羽、大破刘备的讨伐军。曹丕称帝后孙权先向北方称臣,后自己建吴称帝,迁都建业。孙权英武果断,胆略过人。他曾在濡须口一带,乘大船侦探魏军阵容,异常镇定自若。魏军弓箭齐发,箭镞集中在船的一侧。孙权下令掉转船头,再以另一侧受箭,待箭匀船平后再安全驶回。他"博览书传历史"颇有才华。他曾写信给曹操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足下不死,孤不得安。"短短16字,寓意很深。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战败刘表,取得荆州,企图一举灭吴。他对孙权声称:"今治水军80万方与将军会猫于吴。"孙权没有被曹操的气势汹汹所吓倒。他果断地采纳鲁肃的建议,与刘备结成同盟,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用火攻战术大破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孙权审时度势,考虑重新选择一个合适的政治中心。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他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后,毅然决定自京口(今镇江)徙治秣陵(今南京),又在石头山建石头城。次年改秣陵为建业。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因与刘备争夺荆州,为便于指挥对蜀作战,又以荆州的鄂城为政治中心,改称武昌。黄龙元年(公元229)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同年九月,又将都城自武昌迁回“舟车便利,无限险之虞:田野活饶,有转输之籍;进可以战,退可以守”的建业。这样,孙权开创了南京的建都历史。孙权规划并建造了建业都城,城周二十里十九步。建业城中建有壮丽的宫城和衙署、民居中、寺院,城外有石头城、丹阳郡城,还有人口集中和商业繁荣的市场。孙权创建的建业成为古代一座真正的城市,为日后南京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孙权对开发建业和整个江南地区做出重大贡献。他采取了不少措施,鼓励发展生产。他"亲自受田",将驾车用的八头牛改作耕牛,以表示提倡农业生产。并下令禁止官史在家忙时征调农民服徭役,以保证生产期间,又兴修水利,疏浚和扩大秦淮河水道,开破岗渎、运渎、东渠、潮沟等。当时建业城有数千名技术熟练的手工业工人,从事丝织、冶铸生产。孙权还发展了航海事业,派将军卫温和诸葛直领兵万人航行到夷州(今台湾省),又派人出使辽东半岛及海南诸国,有的使者到高句丽、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中部)和南洋群岛等地。公元247年,还为西域僧人康僧会建造了建初寺,这是金陵的第一座佛寺。孙权统治江东长达51年。他的一生,正是吴国创业的黄金时代。但到他的晚年,有才华的太子孙登不幸早逝,其他子孙们为了王位明争暗斗吴的元气大伤。太元二年(公元252年),孙权,这位雄踞江东的杰出政治家在失望中与世长辞,终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曰大皇帝,葬于蒋陵(今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南梅花山)。传说故事孙权非常喜欢喝酒,酒喝多了,往往会耽误大事。不过,他有个特点,能虚心听取别人劝说,改正错误。这里介绍他能听讽纳谏的两则小故事。孙权当了吴王之后,就大摆酒宴,招待群臣。到酒宴将要结束的时候,他亲自起身,向大臣们行酒。走到骑都尉虞翻面前,虞翻假装喝醉,伏在地上。等到孙权回到座位上,他又起身坐下。于是孙权大怒,手持利剑要杀他。当时在座的大臣都吓得不敢上前劝阻,只有大司农刘基上前抱住了孙权,不让他去杀虞翻,并劝说:大王在饮酒之后,杀掉有才能的人,是非常不妥当的。即使虞翻有罪,天下人又有谁知道呢?正是因为大王能广招人才,容纳贤士,所以天下有才之人望风而至,现在一下子废弃了自己的好名声,这样做值吗?孙权说:曹操尚且杀掉孔融,我为何不能杀虞翻呢?刘基说:曹操轻易害死贤人,天下人都反对他。而大王施行仁义,与尧舜这样的贤君相比,怎么可以与曹操相提并论呢?孙权听了刘基的一番话后,怒气慢慢地消退。虞翻因此而免于死罪。酒席后,孙权对手下人说:从今以后,我酒后说要杀人,你们都不要去杀。又有一次,孙权在武昌临钓台饮酒,喝得酩酊大醉,,醉后他叫人用水洒席上的大臣,并对大家说:今天饮酒,一定要醉倒在这里不可。当时,任辅吴将军的张昭,板起脸孔,一言不发地离开酒席,走到外面,坐在自己的车内。孙权派人叫他回去,说:今天只不过是共同饮酒,取乐罢了,你为什么要发怒?张昭回答说:过去纣王造了糟丘酒池,作长夜之饮,也是为了快乐,不认为是坏事。孙权听了,一句话也不说,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于是立即撤了宴席。孙权简介东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252),字仲谋,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据说是中国兵法家孙武后裔。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并于赤壁击败曹操,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219年孙权自刘备手中夺得荆州,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中文名:孙权别名:仲谋国籍:孙吴民族:汉族出生地:下邳出生日期:182年逝世日期:252年职业:皇帝主要成就:建立吴国,发展经济谥号:大皇帝尊号:东吴大帝庙号:太祖相关事件少年大志,十五而立临危受命,稳固江东龙图霸业,纵横捭阖剿,抚山越人灭黄祖占夏口赤壁大战,三分天下草船借箭沙场历险分割荆州智胜关羽谋夺荆州彝陵之战力挽狂澜晚年昏庸,滥杀无辜对江南的开发对航海事业的经略和认识对台湾的经略和认识经略辽东历史意义轶事典故碧眼紫髯,黄龙下凡好酒为乐,广纳忠言胆略超群,乘马射虎历史评价亲眷孙权墓影视形象影视图集三国杀中的孙权贴吧相册人物生平历史年表相关事件少年大志,十五而立临危受命,稳固江东龙图霸业,纵横捭阖剿,抚山越人灭黄祖占夏口赤壁大战,三分天下草船借箭沙场历险分割荆州智胜关羽谋夺荆州彝陵之战力挽狂澜晚年昏庸,滥杀无辜对江南的开发对航海事业的经略和认识对台湾的经略和认识经略辽东历史意义轶事典故碧眼紫髯,黄龙下凡好酒为乐,广纳忠言胆略超群,乘马射虎历史评价亲眷孙权墓影视形象影视图集三国杀中的孙权贴吧相册展开编辑本段人物生平东吴大帝孙权东吴大帝·孙权(182-252)生于光和五年(公元182年),生于徐州下邳(今江苏邳州),卒于太元二年(公元252年)。中国兵法家孙武二十二世后裔。生来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形貌奇伟异于常人。自幼文武双全,早年随父兄征战天下。善骑射,年轻时常常乘马射虎,胆略超群。三国东吴的建立者孙权生平简介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人,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人,孙坚的次子,孙策的弟弟,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建立者。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三国东吴第二位皇帝孙亮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孙权生平简介孙权,生于公元182年,孙坚之子,孙策之弟,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史称吴太祖。孙权从小就善于骑射,文武双全,跟随这父亲兄长一起打天下。十五岁时,孙策就让孙权担任阳羡县长(也就是如今的江苏宜兴),可谓是年少有成。公元200年,也就是孙权十八岁那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掌事,做会稽太守,开始了他统领江东的生涯。孙权一开始掌管江东之时,整个局势动荡不安,而且孙权当时才十八岁,因此在群臣面前没什么威严,但是后来在张昭、周瑜等人的辅佐下,地位逐渐稳定,局势也逐渐平定、稳固。三年后,也就是203年,孙权与曹操的矛盾开始激起,曹操扬言要吞并东吴,孙权也开始准备迎战,期间经过五年时间,孙权与刘备联军,利用黄盖诈降之计在赤壁大败曹操。这次战役挫败了曹操的锐气,于是孙权就乘着曹操军力尚未恢复便乘胜追击,开始南征。公元2015年,孙权向刘备讨还荆州不成,便派吕蒙进军蜀国,一举夺下长沙、桂阳、零陵三郡。但是孙刘对峙,曹操就来个一石二鸟,矛头开始指向刘备,刘备背腹受敌,局势危险。眼看这局势对自己非常不利,刘备便请求与孙权议和,并把长沙、江夏、桂阳以东的土地割让给孙权。割让了土地的刘备取得了暂时的安宁,并且在转变局势,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实力,眼看着蜀国渐渐强大,孙权感受到威胁,便与曹操议和,并向曹操称臣,联合攻打刘备,意在除掉这个最近且最大的隐患。孙权派吕蒙攻打荆州,吕蒙骁勇,攻破城池,擒杀了刘备大将关羽。关羽被杀,刘备痛心疾首,但是大敌当前不能任性,所以一直忍着没有报仇。然而就在战役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继承并代汉称魏,建立了魏国。次年,刘备便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称帝之后的刘备,终于忍不住,不顾诸葛亮的劝谏,执意进军攻打孙权为关羽报仇,孙权派39岁的陆逊为大都督迎击刘备,最终打破刘备大军,而刘备也在这次战役失败之后病死在白帝城的永安宫。孙权是三国之中称帝最晚的,他是在大败了刘备之后的229年才正式登基称帝的,建国号吴,史称东吴。晚年的孙权非常多疑,而且经常猜忌别人,所以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一直举棋不定,最终引起群臣不满,而孙权的做法就是将那些可疑的人都全部处死,其中包括了他的几个儿子,处死那些可疑的人之后,他只剩下小儿子孙亮,于是就选择孙亮作为吴国继承人。公元251年十一月,孙权祭天回来之后得了风疾,几个月后不治身亡。孙权称帝东汉末年战火纷纷不断,出现群雄割据的乱局,各地诸侯无不殚精竭虑,图谋瓜分天下,平定中原。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主见形成春秋时期三国鼎立的局面,孙权正是东吴的开国皇帝,这场血腥权力之争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孙权字仲谋,是孙坚的第二个儿子。传说其母梦日月诞权、策,从侧面反映出世人对孙权的敬佩景仰之情。孙权在其兄孙策遇刺身亡后,独挑大梁,掌控江东基业,不负众望,成为一方霸主。孙权很信任孙策的挚友周瑜,并委以重用,在用人上展现了独到的眼光,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另一方面孙权深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道,联合刘备赤壁之战大胜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周瑜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后人有诗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宫深锁二乔”,用假想的方式来记录当年赤壁之战的艰险与精彩,为后人津津乐道。在大挫曹操之势后,假意与刘备交好,其后出其不备袭取荆州,大获全胜,成功江东拓展版图,给了刘备当头一棒。两次胜利不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便大大挫伤了双方敌人的势力,并从中得到极大的好处。凭借过人的智慧与胆识孙权一步步积攒自己的实力,并成功地登基为吴国开元皇帝。孙权建都黄龙元年即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即现在的湖北鄂城正式登基为帝,改国号为吴,正式建立了东吴政权。孙权能够称帝靠的不仅仅是他的父亲孙坚和大哥孙策所留给他的伟业,更是辛勤治理和不断开疆拓图土所取得的结果。但是或许让我们感到一丝惊讶的是,孙权虽然是在鄂城称的帝,但是他仅仅在这个地方待了半年的时间,他就将都城从鄂城搬回了建业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在东汉末年,孙权在江东地区积极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他在建安十六年即211年将住所移到了金陵,并将金陵改名为秣陵。又过了一年,他在原来金陵城的基础上又大肆扩建,主要是用于储藏军粮和器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石头城。石头城由于临江而建,恃要凭险,因此成为了东吴水军防御的要塞和壁垒。在东吴,曾经流行过这样一句民谣:宁饮建业水,不施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从这句民谣中我们可以看出东吴百姓对于建业怀有多么大的情感。当时以建业作为中心的长江下游百姓不愿用大量的人力和物资,供应在武昌定都的东吴朝廷。于是仅仅过了半年的时间,孙权就因为百姓和江东大族的强烈反对而不得不把都城重新迁回建业。之后东吴的最后一位皇帝后主孙皓曾经在265年又一次把都城迁到了鄂城,当然也是在举国上下的反对浪潮中最后还都于建业。因此孙权建都不是由他一个人所决定,而是要经过全国上下的认可才能建都的。猜你喜欢:1.三国名将太史慈人物介绍2.三国历史人物丁奉简介3.三国历史人物荀_简介4.三国历史人物步骘简介5.三国历史人物吕蒙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