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时间:2024-04-15 06:24:12编辑:莆田seo君

“唯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出处?

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即楚材晋用的典故。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本为孔子盛赞周武王时期人才鼎盛局面。意思是:楚国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这里人才鼎盛。惟,语助词,没有意义。这句相当于“楚有才”,“惟”并不是简单的和“唯”对应的。至于“斯”,是这里的意思。至于“斯”,是这里的意思:清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 ”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此撰成。1655年,林天擎到武昌府学(今武昌解放路西,大成路北)祭孔,诸生向他反映,武昌府学为鄂省乡学之冠,但校舍破败不堪。后之龙摅鹏奋,何可数量?”  自林天擎后,武昌府学“嗣是代有修葺”,而且重视培养“楚材”的文字屡见于湖北方志。1732年,湖北巡抚王士俊说“楚材号天下久矣”,并希望“从此楚材辈出”。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意思是什么?

这句话的意思是:楚国出人才,这里的人才最为兴盛。惟:语首助词,无实际意义。“惟楚有材”是从“虽楚有材”转化过来的,是因其意而引伸之。“虽”、“惟”虽有一字之差,在内容上实际是一致的,都说的是楚国(地)有材,是很符合历史事实和逻辑规律的,故已成定论。引用上联“惟楚有材”,典出《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本为孔子盛赞周武王时期人才鼎盛局面。全联的意思或可理解为;楚国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此地更是英才齐聚之会所。清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意思是什么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意思:楚国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这里人才鼎盛。惟,语助词,没有意义。这句相当于“楚有才”,“惟”并不是简单的和“唯”对应的。至于“斯”,是这里的意思。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是湖南省长沙市湘江之畔的岳麓书院门前的一幅对联。
1、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即楚材晋用的典故。
2、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本为孔子盛赞周武王时期人才鼎盛局面。
《湖北通志》记载: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湖广巡抚林天擎到武昌贡院祭拜孔子时感叹“惟楚有材”,撰《武昌府学重修记》中,林天擎有感而发“惟楚有材”的近一百年后,“惟楚有材”八个大字被写成匾额,悬挂于武昌贡院牌楼上。
后来,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武昌贡院及牌楼被毁于兵祸。咸丰八年(1858年),湖广总督官文、湖北巡抚胡林翼主持重修武昌贡院及牌楼。时任兵部右侍郎的曾国藩,正在在湖广一带统军与太平军奋战,受邀欣然重新题写“惟楚有材”匾额,重新悬挂于武昌贡院牌楼上。1958年,此牌楼因大风而倾覆。考证结果,林天擎所言比岳麓书院门联早出一个半世纪。


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出处在哪

“惟楚有才”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原句为: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原句为: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也是湖南省长沙市岳麓书院门口的一副对联。

由来
在清朝嘉庆年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此撰成。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前半句指楚国(地)有材。湖南作为楚国故地,历来自称楚地。古长沙国为楚国文化的继承,以湖南为政治中心也有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楚。岳麓书院“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名联为集句联,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后半句为孔子盛赞周武王时期人才鼎盛局面。全联的意思或可理解为;楚国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岳麓书院更是英才齐聚之会所。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惟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只有楚地人才众多,而在岳麓书院尤为兴盛。【出处】:出自《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解析】:惟,语助词,没有意义。这句相当于“楚有才”,“惟”并不是简单的和“唯”对应的。 至于“斯”,是这里的意思。【典故】:清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此撰成。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什么意思?

这句话意思是:楚国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这里人才更是鼎盛。湖南省长沙市湘江之畔的岳麓书院门前的一幅对联写为“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意思是楚地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岳麓书院更是英才齐聚之会所。长期来,三湘学子常常以此联语引为自豪,以为这千年学府人才辈出,足以引以为豪。清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 ”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此撰成。扩展资料这是一副典型的集句联。上联“惟楚有材”,同义词有“惟楚有才”,“唯楚有才”,出处源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意思是即便你楚国有很多的人才,但是事实上都在晋国发挥了作用。既然说是“楚材”,则当然源自楚国,与楚国人才关系理应很密切。“惟楚有材”是从“虽楚有材”转化过来的,是因其意而引伸之。“虽”、“惟”虽有一字之差,在内容上实际是一致的,都说的是楚国(地)有材,是很符合历史事实和逻辑规律的,故已成定论。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意思是尧舜以后到周武王那个时期(人才)才称得上兴盛。本为孔子盛赞周武王时期人才鼎盛局面。在中国古代传统教学中,强调读儒家经典、经史子集,而岳麓书院恰好有另一种传统,经世致用,重视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实用的知识与技能。近代湖南三湘大地的确是人才辈出,对于中国的革命和中华文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上一篇:十个男人九个坏是什么歌

下一篇: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