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酒

时间:2024-04-15 02:41:50编辑:莆田seo君

斗酒是什么酒

斗酒亦作“鬭(dòu)酒”,”比酒量“的意思。斗酒出自《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七回:“高渐离闻荆轲入秦,亦持豚肩斗酒而至,荆轲使与太子丹相见,丹命入席同坐。”鬭酒出自唐·杜牧《街西长句》:“游骑偶同人鬭酒,名园相倚杏交花。”清·陈维崧《菩萨蛮·为竹逸题徐渭文画紫牡丹》词:“年时鬭酒红栏下,一丛姹紫真如画。”相关成语1、斗酒学士拼 音 dǒu jiǔ xué shì  释 义 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出 处 《新唐书·王绩传》:“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2、斗酒双柑解释:指春日胜游。出处:《高隐外传》:“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 示例:~快听莺,扁舟一棹闲放鹤。 汪文溥《题亚子分湖旧隐图》。

斗酒是什么酒(斗酒)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斗酒是什么酒,斗酒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汾酒-玉杯,葡萄美酒-夜光杯,关外白酒-...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斗酒是什么酒,斗酒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汾酒-玉杯,葡萄美酒-夜光杯,关外白酒-犀角杯,高粱酒-青铜酒爵,状元红-古瓷杯,玉露酒-琉璃杯。 2、 在李复面前拿张桌子上放了各种杯子,进行任务时李复会说喝XX酒,你就用什么杯子敬他就可以了十次不用错杯子就完成了在李复面前拿张桌子上放了各种杯子,进行任务时李复会说喝XX酒,你就用什么杯子敬他就可以了十次不用错杯子就完成了在和 金镶玉的对话里面有答案! 你可以过去看看 记在聊天框 ! 看李复说的内容, 他喝酒,你在桌子上找相应的酒杯 然后点李复喝酒···· 10次就过了!首先要记得什么酒要什么酒杯汾酒-玉杯 葡萄美酒-夜光杯 关外白酒-犀角杯 高粱酒-青铜酒爵 状元红-古瓷杯 玉露酒-琉璃杯跟李复对话,他会跟你说我们一起喝什么酒,然后你在桌子上找到相应的酒杯。 3、点击酒杯(跟采集任务类似。 4、)背包里就有个酒杯,点到李复的目标对他使用。 5、使用完成以后李复就会再说喝什么酒。 6、 重复10次就可以了。 7、喝错了貌似就得重新来,所以耐心加细心。 8、 就是你在酒桌上着杯子,李复要什么酒你就找什么杯子,具体对应那个可以去找金香玉其实找金香玉说话是可以看到提示的在金香玉那有答案啊!你要看NPC的说话是什么 要用对应的杯子才能斗酒 对应的杯子在任务说明里面有配方你要看NPC的说话是什么 要用对应的杯子才能斗酒 对应的杯子在任务说明里面有首先要记得什么酒要什么酒杯汾酒-玉杯 葡萄美酒-夜光杯 关外白酒-犀角杯 高粱酒-青铜酒爵 状元红-古瓷杯 玉露酒-琉璃杯跟李复对话,他会跟你说我们一起喝什么酒,然后你在桌子上找到相应的酒杯。 9、点击酒杯(跟采集任务类似。 10、)背包里就有个酒杯,点到李复的目标对他使用。 11、使用完成以后李复就会再说喝什么酒。 12、 重复10次就可以了。

古代一斗酒是多少?

问题一:宋代一斗酒是多少 斗
dǒuㄉㄡˇ
◎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 量粮食的器具:~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
◎古代盛酒的器具,容积为1斗。(问题所在)
a、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升)。
b、1斗=10升=640克×10=6400克=6.4公斤。(问题关键所在)搐
c、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1石=640克×92.5=59200克,即59.2公斤。
另外还有此字:斛 (hu) 亦可作以了解。
斛和斗是古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
呵呵!!!

问题二:以前古人 喝酒 所说的“一斗酒” 等于现在的 几斤 酒? 一升酒现在重1.25斤,10升为一斗,一斗重12.5斤,等于6.25千克。

问题三:一斗酒是多少斤 斗dǒuㄉㄡˇ◎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量粮食的器具:~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古代盛酒的器具,容积为1斗。(问题所在)a、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升)。b、1斗=10升=640克×10=6400克=6.4公斤。(问题关键所在)c、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1石=640克×92.5=59200克,即59.2公斤。另外还有此字:斛 (hu) 亦可作以了解。斛和斗是古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

问题四:唐代一斗酒合现代多少升 1、为你解释一斗这个计量单位:

dǒuㄉㄡˇ
◎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 量粮食的器具:~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
◎古代盛酒的器具,容积为1斗。(问题所在)
2、回答你的问题:
a、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升)。
b、1斗=10升=640克×10=6400克=6.4公斤。(问题关键所在)
c、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1石=640克×92.5=59200克,即59.2公斤。
3、补充解释:
另外还有此字:斛 (hu) 亦可作以了解。
斛和斗是古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

问题五:古代一斗酒是多少? 斗
dǒuㄉㄡˇ
◎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 量粮食的器具:~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
◎古代盛酒的器具,容积为1斗。(问题所在)
a、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升)。
b、1斗=10升=640克×10=6400克=6.4公斤。(问题关键所在)
c、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1石=640克×92.5=59200克,即59.2公斤。
另外还有此字:斛 (hu) 亦可作以了解。
斛和斗是古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问题六:李白斗酒诗百篇中的斗酒是多少 斗就是古代的容器
古代十升为一斗
斗折合成现代单位,装米大概是12斤到15斤左右
古代的酒度数很低,大概也就现在啤酒的度数.所以李白喝10来斤酒也就相当于喝一箱啤酒.

问题七:魏晋时期古代一斗酒是多少 斗
dǒuㄉㄡˇ
◎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 量粮食的器具:~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
◎古代盛酒的器具,容积为1斗。(问题所在)
a、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升)。
b、1斗=10升=640克×10=6400克=6.4公斤。(问题关键所在)
c、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1石=640克×92.5=59200克,即59.2公斤。
另外还有此字:斛 (hu) 亦可作以了解。
斛和斗是古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

问题八:一斗酒是多少斤 ◎ 量粮食的器具:~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古代盛酒的器具,容积为1斗。(问题所在)a、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升)。b、1斗=10升=640克×10=6400克=6.4公斤。(问题关键所在)c、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1石=640克×92.5=59200克,即59.2公斤。另外还有此字:斛 (hu) 亦可作以了解。斛和斗是古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


一斗酒是多少?

唐代一斗酒合现代多少升
1、为你解释一斗这个计量单位:



dǒuㄉㄡˇ

◎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 量粮食的器具:~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

◎古代盛酒的器具,容积为1斗。(问题所在)

2、回答你的问题:

a、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升)。

b、1斗=10升=640克×10=6400克=6.4公斤。(问题关键所在)

c、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1石=640克×92.5=59200克,即59.2公斤。

3、补充解释:

另外还有此字:斛 (hu) 亦可作以了解。

斛和斗是古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
宋代一斗酒是多少


dǒuㄉㄡˇ

◎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 量粮食的器具:~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

◎古代盛酒的器具,容积为1斗。(问题所在)

a、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升)。

b、1斗=10升=640克×10=6400克=6.4公斤。(问题关键所在)搐

c、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1石=640克×92.5=59200克,即59.2公斤。

另外还有此字:斛 (hu) 亦可作以了解。

斛和斗是古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

呵呵!!!
以前古人 喝酒 所说的“一斗酒” 等于现在的 几斤 酒?
一升酒现在重1.25斤,10升为一斗,一斗重12.5斤,等于6.25千克。
本草纲目中的一斗酒是多少
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1斗=10升=640克×10=6400克=6.4公斤。
李白斗酒诗百篇中的斗酒是多少
斗就是古代的容器

古代十升为一斗

斗折合成现代单位,装米大概是12斤到15斤左右

古代的酒度数很低,大概也就现在啤酒的度数.所以李白喝10来斤酒也就相当于喝一箱啤酒.
知道发动机功率,如何计算百公里油耗
邮箱加满,跑十公里,再回去加油,加满。看加进去几升。

100公里/百公里油耗(待求) =第一次加满油所跑的公里数/第二次加满后的加油量(升)
一斗酒是多少斤
◎ 量粮食的器具:~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古代盛酒的器具,容积为1斗。(问题所在)a、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升)。b、1斗=10升=640克×10=6400克=6.4公斤。(问题关键所在)c、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1石=640克×92.5=59200克,即59.2公斤。另外还有此字:斛 (hu) 亦可作以了解。斛和斗是古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
古代一斗酒是多少?


dǒuㄉㄡˇ

◎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 量粮食的器具:~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

◎古代盛酒的器具,容积为1斗。(问题所在)

a、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升)。

b、1斗=10升=640克×10=6400克=6.4公斤。(问题关键所在)

c、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1石=640克×92.5=59200克,即59.2公斤。

另外还有此字:斛 (hu) 亦可作以了解。

斛和斗是古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魏晋时期古代一斗酒是多少


dǒuㄉㄡˇ

◎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 量粮食的器具:~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

◎古代盛酒的器具,容积为1斗。(问题所在)

a、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升)。

b、1斗=10升=640克×10=6400克=6.4公斤。(问题关键所在)

c、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1石=640克×92.5=59200克,即59.2公斤。

另外还有此字:斛 (hu) 亦可作以了解。

斛和斗是古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


斗酒是什么酒

彩虹斗酒是鸡尾酒。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酒或饮料、果汁、汽水混合而成的酒就是鸡尾酒。鸡尾酒通常以朗姆酒、金酒、龙舌兰、伏特加、威士忌、白兰地等烈酒或葡萄酒作为基酒,再配以果汁、蛋清、苦精、牛奶、咖啡、糖等其他辅助材料,加以搅拌或摇晃而成的一种混合饮品,最后还可用柠檬片、水果或薄荷叶作为装饰物。彩虹斗酒需要准备7种不同颜色的饮料,如红色的草莓汁、橙色的橙汁、黄色的菠萝汁、绿色的青柠汁、蓝色的蓝莓汁、靛色的葡萄汁和紫色的酸奶。 将不同颜色的饮料按照顺序慢慢地倒入杯子里,直到每一层颜色都呈现出清晰的界线。加入适量的冰块,用调酒器摇晃均匀即可。鸡尾酒的特色1、鸡尾酒用于调酒的原料有很多类型,各酒所用的配料种数也不相同,如两种、三种甚至五种以上。就算以流行的配料种类确定的鸡尾酒,各配料在份量上也会因地域不同、人的口味各异而有较大变化,从而冠用新的名称。不仅因原料的不同而有差别,调制手法的运用也会使鸡尾酒产生不一样的口味。2、鸡尾酒具有明显的刺激性,能使饮用者兴奋,因此具有一定的酒精浓度。适当的酒浓度使饮用者紧张的神经和缓,肌肉放松等。3、鸡尾酒必须有卓越的口味,而且这种口味应该优于单体组分。品尝鸡尾酒时,舌头的味蕾应该充分扩张,才能尝到刺激的味道。如果过甜、过苦或过香,就会影响品尝风味的能力,降低酒的品质,是调酒时不能允许的。

斗酒淋漓的斗读音

斗酒淋漓的“斗”读音:dòu释义:斗酒淋漓是指比赛喝酒非常痛快的样子。“斗”字详解:[ dòu ]1.对打:~殴。战~。2.比赛胜负,争胜:~力。~劲。~智。~志昂扬。3.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牛。~蟋蟀。4.拼合,对准,凑近:~眼。5.古同“逗”,逗引。[ dǒu ]1.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2.量粮食的器具:~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3.形容小东西的大:~胆。4.形容大东西的小:~室。5.像斗的东西:~车。~笠。~篷。熨~。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气冲~牛(怒气冲天)。7.特指“北斗星”:~折蛇行。8.古同“陡”,高耸的样子。9.〔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10.古同“陡”,突然。

斗酒量什么意思

斗酒量,动宾短语,指相互斗酒,比酒量大。其中的斗读作去(四)声,动词。出自宋代词人刘过:沁园春·斗酒彘肩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白云“天竺飞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⑺,纵横东西水;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译文:想着你将用整斗酒和猪腿将我款待,在风雨中渡过钱塘江到绍兴与您相会岂能不愉快。可半道中被白居易邀约林逋、苏东坡强拉回来。苏东坡说,西湖如西施,或浓妆或淡妆自照于镜台。林逋、白居易两人都置之不理,只顾畅饮开怀。白居易说,到天竺山去啊,那里如画卷展开,寺庙巍峨,流光溢彩。可爱的是东西二溪纵横交错,南北两峰高低错落白云霭霭。林逋说,并非如此,梅花的馨香幽幽飘来,怎比得上先到孤山探访香梅之海。待到雨过天晴再访稼轩不迟,我暂且在西湖边徘徊。扩展资料此词上片写作者想赴辛弃疾之邀,又不能去。“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起势豪放,奠定了全文的基调。这三句用典。使风俗之气变为豪迈阔气。这里的典故,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这几句是想像之词,作者设想在风雨中渡过钱塘江,来到辛弃疾的住所,觉得是一件特别痛快的事情。前三句起笔突兀,似平地而起的高楼,极具气势。接着四句写在他就要出发之时,却被白居易、林逋、苏轼拉了回来。“驾勒吾回”四字写出了他的无可奈何。再接着词人概括三位诗人诗意,说明他不能前去的理由。作者把本不相干的三人集于同一场景进行对话,构思巧妙新奇,“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传杯”,林逋、白居易两人只顾着喝酒,对苏东坡的提议丝毫不感不趣。

一斗是多少斤?

一斗相当于现在的12~13.5斤左右。林甘泉主编的《中国经济通史_秦汉经济史(上)》认定: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斗和石头都是单位之间换算为10斗为1石。 而在汉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按此换算1石等于120斤,1斗等于12斤。因此,古代一斗相当于现在的12~13.5斤左右。容量单位:担:中国重量单位。旧制一百斤为一担,今以百市斤为一市担。斛: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升:容器名一斗的十分之一。斗:dǒu,时指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古代常用容量单位由小到大有升、斗、斛(石)、钟;通常学者们认为斛和石相通,自秦汉开始它们之间都是十进制。

一斗是多少斤?

一斗相当于现在的12.5斤。斗、斛均为容量单位旧时,十升等于一斗,十斗即一百升,等于一斛。斤是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所用的各种重量单位,现代的斤按照各地使用习惯,与公制有如下换算,中国大陆1斤等于500克(g)。古制换算汉唐制度,一斛=10斗=100升=1000合=2000龠。宋代改制,以重量单位石为容量单位,一石=2斛=10斗,今废止。秦汉时期,一升约180~220毫升。魏晋时期大幅增长,至隋唐辽宋时期,一升约600~660毫升。宋元时期继续增长,明初一升约1000毫升,此后也有增大现象。

“李白斗酒诗百篇”出自哪一首诗?

您好:很高兴为您提供解答。出自唐代·杜甫的《饮中八仙歌》。

原文: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摘要】
“李白斗酒诗百篇”出自哪一首诗?【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您提供解答。出自唐代·杜甫的《饮中八仙歌》。

原文: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回答】
希望能帮助到您。【回答】


李白斗酒知多少

我国唐代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张遂曾以“李白喝酒”为题材编了一道算题。张遂可能大家不大熟悉,说到僧一行,估计都是何许人也。对了,张遂就是僧一行的俗名。 题目是这样的:“李白街上走,提壶去打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斗是古代酒具,也可作计量单位)。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借问此壶中,原有多少酒?” 也见于苏教版国标本数学第十册第92页思考题。 这道算题可能存在以下争论: (1)题中已告诉了我们先店后花的顺序,故最符合题意; (2)店与花的先后顺序不确定,答案也应不同; (3)题目中应有多少种答案,或者说有多少种合理的答案。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探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一步走正确是很重要的,不然“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先从题意入手,细读文本,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文本细读”这个概念是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英美“新批评”文学流派中借鉴过来的。“新批评”文学流派所强调的文本细读,主要的观点其一是强调文本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其二是强调把“解读”的重点放在文本内部组织结构上,放在细节的解剖上,放在对语言价值的追求上。 弄懂题意,也就是作者的意图,应该是找到问题最佳答案的有效途径。 初读文本 “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从顺序上来说,一般就是先遇店后遇花了。“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即“按照店和花”的顺序依次出现三次,运用“倒过来想”的解题策略解答如下: 开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最后喝光 店与花               店与花                店与花 (    )×2-1  (     )   ×2-1 (     )    ×2-1 ( 0  ) (3)              (2)             (1) (1)(0+1)÷2=1÷2=0.5(斗) (2)(0.5+1)÷2=1.5÷2=0.75(斗) (3)(0.75+1)÷2=1.75÷2=0.875(斗)                                                           此种答案为争论中(1)的提法,也是最接近作者意图的,也是现在很多参考书中所提供参考的。 再读文本 “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这句话是否就标明了遇到店和花的顺序,唐代时的语言习惯是否就是这样,若是,则争论中(1)的答案就是正确的。 但我们从数学的角度,不妨也放开来思考,“这句话”是否可作为题目里的条件,如果把此题当作一个游戏,这即是一个“规则”,规则是并列的关系,则“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就具有无序性,是店店店,还是花花花,是店花店花店花,还是花店花店花店,……这都有可能性,也就是题目是开放的,那就有多种答案的可能。 顺着这种考虑,再次研读文本。 “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由语意可知,最后把酒喝光了,也就是说最后是遇到花了。 若喝光了,再遇到店,按照“规则”则不可再加酒了。 故可确定最后一次是遇到花。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用字母A表示花,字母B表示店,题中则有如下的排列顺序及答案: (1)AABBBA  j(0+1)÷2=0.5 k0.5÷2÷2=0.125   l0.125+1+1=2.125(斗) (2)ABABBA j(0+1)÷2=0.5 k0.5÷2+1=1.25    l1.25÷2+1=1.625(斗) (3)ABBABA j(0+1)÷2=0.5 k(0.5+1)÷2=0.75  l0.75÷2 +1=1.375(斗) (4)ABBBAA j0+1+1=2        k2÷2÷2=0.5      l0.5÷2+1=1.25(斗) (5)BAABBA j(0+1)÷2=0.5    k0.5÷2+1=1.25   l(1.25+1)÷2=1.125(斗) (6)BBAABA j (0+1)÷2=0.5   k0.5+1+1=2.5     l2.5÷2÷2=0.625(斗) (7)BBBAAA j0+1+1=2       k(2+1)÷2=1.5  l1.5÷2÷2=0.375(斗) (8)BABBAA j0+1+1=2       k2÷2÷2=0.5       l(0.5+1)÷2=0.75(斗) (9)BABABA j(0+1)÷2=0.5  k(0.5+1)÷2=0.75  l(0.75+1)÷2=0.875(斗) (10)BBABAA j0+1+1=2     k2÷2+1=2      l2÷2÷2=0.5(斗) 从上可见,出现了“0.375、0.5、0.625、0.75、0.875、1.125、1.25、1.375、1.625、2.125”十种答案,是不是都适合呢?还是有部分适合呢?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打酒。”从“提壶去打酒”这句话可知,壶里酒是不多的,但也不可能没有酒,故“1.125、1.25、1.375、1.625、2.125”这五种答案是不符合题意的,即打酒的过程中首次不能遇到花。试想,诗仙李白怎么能提着较多酒的酒壶再去打酒呢! 文本外的思考 1 .“斗”是“酒具”还是“容积单位”? 为什么说李白不应提着较多酒的壶去打酒,而不说是提大半壶酒去打酒呢!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又把解读的重点放到了“斗”这个单位上。 这里的“斗”是什么单位呢?教科书上说,斗是酒具,也是一种容积单位,但没有说明文中的斗是指什么。 我们查阅了网络工具《汉语大辞典》普及版,现选择与题意有关系的解释摘录如下: [1]酒具。如木瓢为斗《通俗文》。金樽清酒斗十千(唐.李白《行路难》)。太宰持斗而御户右《大戴礼记.保傅》。“斗酒百篇”中的斗也是指酒具。 [2]容量单位。斗,十升也《说文》。角斗甬《礼记.月令》。“斗米升珠”中的“斗”是指计容积的量器。 [3]口大底小的方形或鼓形量器,多用木头或竹子制成。容量为一斗。从字面上来看,作为酒具的“斗”就有量器与酒器之分,则是“酒具”还是“容积单位”?于是接着我们的探究历程。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国酒具“壶”的发展历史。 中国最早的酒具是陶器,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广泛流行,主要是黑陶壶和彩陶壶。 进入商周时期,青铜文化发展起来,此时酒具主要是青铜器。瓷器由陶器发展而来,中国最早的瓷器大约产生于商周时期,从大量出土资料看,秦汉时期的陶瓷酒具流行非常广泛。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瓷业讯速发展,这一时期的酒壶有鸡头壶、羊头壶、马头壶等,但流传较广的主要还是鸡头壶。 隋代的酒壶一般分为带流和无流两种。唐代的酒具为执壶,是由鸡头壶演变而来。 根据唐人记载,其名称为注子,也叫注壶。这个时期的执壶,一般为喇叭口、短嘴,嘴外削成六角形,腹部硕大,弯曲的宽扁形把手,壶的重心偏在下方。 五代时期,执壶的嘴变长而微曲,壶腹一般瓜果形,柄有所加长,壶的式样更加秀气,容量也有所增加,使用轻巧方便。 从“酒壶”的发展史来看,其从适用及美观的角度至唐已演变为“喇叭口、短嘴,嘴外削成六角形,腹部硕大,弯曲的宽扁形把手”的形状,既然是带把手的,至少说明壶里装的酒不至于很重,应该说一只手拿是比较轻巧的。 除了酒壶外,还有“觥、罍、尊、樽、觞、钟、斗、酌、爵、白、角、觯、杯杓、觚、杯”等酒具。 我们再研究一下唐代的重量单位。古代中国,有“合、升、斗、石(dan)、斛”等相关重量单位。到了唐代,全部改为“十进制”,即“十合为一斗,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也说一石”。又有资料记载,一斗存粮相当于现代15公斤左右;又说一斛,相当于现在的四十斤。 研究到这里,发现“斛”与“石”这个单位又存在矛盾了,“斛”与“石”既是相等的重量单位,为什么与“斗”的换算又不同呢。 经过查阅资料发现,“斗”有量“液体”的与量固体(如粮食)的之分,那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这两种“斗”是不同的器具,“斗”可能就是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多音字”了。 到此,我们认为“见花喝一斗”这里的“斗”应该是量液体的器具“斗”所量出来的,即“容积单位”。如李白诗:“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试想,李白提壶去打酒,还带着什么“斗”的酒具干吗? 至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晋书《陶潜传》)”,则应理解为摘录中第三种解释,用这样的“斗”的量器,量五斗米,约合150斤重(以古时粮食的产量来说,是很高的了),可见诗人陶潜的高风亮节。 “见花喝一斗”中的“斗”不是“酒具”的理由。 其一,从题意理解,带壶去打酒,若倒在“斗”中喝,则“斗”不应过大,总不能酒壶的容量与“斗”差不多吧。 其二,酒具发展至唐代,随着实用性及美观的需求,“杯”已成为通用的酒具了。“杯”又叫“樽”。如李白诗“金樽清酒斗十千”,这里的“金樽”就是“金杯子”了,也可见“斗”是一个容积单位了;再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同上》;“两人对饮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饮》)”;“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长流夜郎赠辛判官》);唐代另一大诗人杜甫与李白是好朋友,其诗也可见证,“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九日五首》诗其一)”……后世诗歌中以“杯”为酒具更是比比皆是,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那“一斗酒”在现代约多重呢?我们把单位进行简单地换算一下:一斛=40斤,十斗=一斛,则一斗=4斤;旧制一市斤等于16两(现代改为一斤等于10两为500克,一两为50克,故有“半斤八两”成语的说法),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克,若一斗酒忽略浓度的话,也应有两千三百多克了,按此算来,李白算是能喝的了,但古代酒的酒精含量、酒的纯容量没有现在这么高,或许喝的是米酒、黄酒之类的,多是自家酿制的,如李白诗中所写的“绿蚁焙新酒,红泥小火炉”。 这样算来,“斗酒之量”就像我们今天喝三四瓶啤酒差不多,不算太惊人。“李白斗酒诗百篇”,夸的是李白的文采与酒量,描摹的是他的精神与风采,他成为我们中国人心目中一个最为动情和完美的故事,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酒文化的传承。 2. 是张遂还是另有其人? 问题到这儿应该说可以结束了。可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以下的问题却引起了我们新的思考。 (1)“李白打酒”这个问题的出处。苏教版教材及其参考资料没有注明出处,只是就此题意,我们检索了数学家“张遂”其人其事。 “僧一行”俗名张遂,生于唐高宗永淳二年(公元683年),卒于唐玄宗开元15年(公元727年),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其与梁令瓒共同制造了观测天象的“浑天铜仪”和“黄道游仪”;提出“恒星移动”观点,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公元1656――1742年)的发现早一千多年;公元724-725年,一行组织了全国13个点的天文大地测量,在世界上第一次实测出子午线长度,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李约瑟一再称:“这是科学史上划时代的创举”;从725年开始编订历法,至逝世前完成草稿,即《大衍历》。可能,由于其天文学上成就,掩盖了其数学上的成就,史书上对其数学成就的介绍不多,则更不要谈“李白打酒”数学题的记载了。 但在研究的过程中,又产生了如下的问题。 (2)张遂与李白交往过吗?要搞清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来对比一下两人的经历吧。 从表中可见,李白虽早岁闻名,但其25岁前仅在蜀中,这时张遂已在京城长安(现代的西安,但隋唐时的长安比现代大得多)开始编制历法,相识有可能性吗? 李白于725年“辞亲远游”, 727年,十载寓安陆,与故宰相许圉师孙女结婚。从725年开始,一行正在长安编订历法,至逝世前(727年)才完成草稿,能有时间去与李白交往吗? 并且由相识到相知,至少是相闻吧,只有在这样的有着美好的情感的前提下,“李白”的形象才能为数学家的张遂接纳,并且有可能把“李白”编入其著作“李白打酒”的题目中去。 742年,即天宝元年,李白才受诏赴长安。若知有这样一位相知的数学家关爱他,李白不知会有何种感想,说不准也会有“昔人早乘黄鹤去,此后流传《大衍历》”的感慨! 这样一比较,好像“张遂”与“李白”根本就没有交流的机会。难道说,李白年青时,未出蜀中时就已闻名天下了,以其独特的“酒态”闻名于世吗? 其实,李白“举杯浇愁愁更愁”的形态是其在多次人生碰壁中才产生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李白打酒”这个数学题不一定是张遂所作,或许是其后世数学家假借张遂之名来写的,有待于查证。 结论 经此探索,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已解决的问题。题目中的“斗”是容积单位,而不是酒具,且不是计量粮食那种“用木头或竹子制成”的容器,应是专门的计量液体的容积单位。 故题中的答案可有五种算法,“0.375、0.5、0.625、0.75、0.875”这五种答案也是切合实际情况的。 2.存疑的问题。“李白打酒”此问题的编者不一定是张遂。由于此问题的“出处”这个关键问题还没有搞清,也就不能“探本溯源”,则是何人所编也就不能早下结论了。有待继续研究。 3.题外的问题。古代各种酒具“斗”(又有大斗小斗之分)和容积单位“斗”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换算关系?即作为酒具的1“斗”=“?”作为容积单位的“斗”,这个问题待进一步探究,或者说已不属于数学的范畴了。

李白斗酒诗百篇是什么意思

历来评论李白人物性格和作品风格,大多离不开两个字,一个是“豪”字,再一个是“逸”字。杜甫借用樊哙痛饮斗卮酒的典故来刻画李白的人物性格,突出的就是“豪”。李白既是诗仙,又是酒仙,每日必饮,每饮必醉,醉时长吟,妙语横生,正是酒壮诗胆,诗长酒兴。杜甫是李白的挚友,深刻地了解李白。杜甫说“李 白一斗诗百篇”,正是抓住李白一边用斗卮饮酒,一边长吟不辍的独特形象,反映李白的豪迈气概和敏捷才思,而不在于说明李白到底饮了多少酒。 从南昌乘火车返回北京,因为连日旅游的劳累,列车开动后,我就头倚车窗昏昏欲睡。蒙?中,听到对面两位旅客谈论李白与酒,兴趣顿生,赶走睡意,洗耳恭听。 一位说:“古往今来,数李白最能喝酒。李白不仅是‘诗仙’,而且是‘醉圣’、‘酒星’、‘酒仙’。世称‘李白斗酒诗百篇’。喝下一斗酒,还能做出一百篇诗,可见一斗酒居然没有醉倒李白。” 另一位说:“李白爱喝酒不假,《太平广记》说李白自幼好酒。但爱喝不等于能喝。李白留下多少诗,不足千首,既然斗酒百篇,那么,李白活了六十多岁,一辈子喝的酒不足一石,算能喝吗?” “李白的诗作大多散失了,你不能以他留传下来的诗篇计算。” “李白族叔李阳冰为《草堂集》作序,说李白著述当时十丧其九,全算起来,李白一生饮酒也过不了十石。” …… 两位旅客喋喋不休,侃兴甚浓,而我旁听的兴趣渐淡,可我头脑里却有一个疑问在盘旋──? 回到家里,闲暇下来,我翻检书籍,发现裴斐所著《李白十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中《历代李白评价述评》一文说:“杜甫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并注明了引自杜甫《饮中八仙歌》。如此容易地找到典故的出处,令我十分高兴。 我迅速地从《杜甫诗选》(山东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研究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中找到《饮中八仙歌》,发现原文与裴斐先生的引文不一致。原文写李白的四句是:“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原文与引文相比,原文是七言,不是五言;原文说的是“一斗”,而不是“斗酒”。我又查清代仇兆鳌编撰的《杜诗详注》和杨伦笺注的《杜诗镜铨》,两者都与《杜甫诗选》相同。我想,裴斐先生论文引用的是杜甫诗句的原意,并非原文。 或许有人会质疑,“斗酒”是否符合杜甫诗的原意呢?如果说它符合杜诗的原意,为什么杜诗不直接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却说“李白一斗诗百篇”呢? 《饮中八仙歌》写李白的四句诗中,第二句“长安市上酒家眠”和第四句“自称臣是酒中仙”,都有“酒”字。如果第一句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在一首诗中“酒”字就用得太多,犯重复之病。再看这三处用“酒”的地方,第二句和第四句的“酒”字,别无替代,只有第一句的“酒”字,可以替代,所以,“李白斗酒诗百篇”跟“李白一斗诗百篇”的意思是一样的。 视“李白一斗诗百篇”等同“李白斗酒诗百篇”的人,不独裴斐先生,古往今来,大有人在。仅举两例,以兹证明。 北宋诗人陈师道《和饶节咏周?画李白真》诗:“青莲居士亦其亚,斗酒百篇天所借。” 南宋文学家楼钥《题贺监李谪仙二像》诗:“斗酒浇诗动百篇,?湖牛渚两俱仙。” 那么,“李白斗酒诗百篇”或者“李白一斗诗百篇”应当怎么解释呢? 萧涤非编撰的《杜甫诗选注》上说:“一斗诗百篇,是说才饮一斗酒就能写出百篇诗,写李白不但酒兴豪,而且文思敏捷。” 山东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的《杜甫诗选》上说:“斗:一种大的酒器。” 这两种解释大不相同,但他们都是当前注释杜诗的流行观点。我以为,前一种解释是望文生义,与杜诗本意不着边际;后一种解释稍着杜诗本意边际,然而很不确切。 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山谷道人说杜诗无一字无来处,这话虽然说得有些过分,但是确实抓住了诗圣精通传统文化,善于灵活运用的特点。无论是“李白一斗诗百篇”还是“李白斗酒诗百篇”诗句中的“斗”,都是“斗卮”的简称。斗卮的故事见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项羽本纪》写樊哙闯入鸿门宴后,“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这段故事写得十分精彩。项王的部下对项王的指示心领神会。项王指示“赐之卮酒”,部下“则与斗卮酒”;项王指示“赐之彘肩”,部下“则与一生彘肩”。生彘肩就是生的猪蹄肩,这是一般人无法吃下的东西。斗卮酒与生猪肩对举,显然这是一般人无法喝下的饮料。这些貌似善意的行为,实际上是故意刁难。司马迁通过痛饮斗卮酒,尽啖生彘肩,把樊哙置生死于度外的豪情勇气描绘的淋漓尽致。 “斗卮”是什么东西呢?卮是秦汉时期人们常用的一种饮酒器。后来,卮被淘汰,人们对它的形制印象越来越模糊,以至完全忘却。1964年第4期《文物》刊登自然科学家王振铎先生《试论汉代饮器中的卮与魁》的文章。作者根据文献记载与考古资料,断定汉墓中经常出土的一种圆筒形、底部有三个小矮足、筒壁带环状小把的饮酒器,就是古籍中所谓的卮。这一研究成果,到1968年被河北满城汉代中山靖王墓出土的文物证实。秦汉时代的卮,通常是漆器或陶器。斗卮,顾名思义,就是容量为一斗的卮。这种卮是当时最大号的酒杯。 或许有人以今度古,怀疑是否有容量为一斗的卮?这就涉及到古今度量衡有差异的问题。现今一市升为一千毫升。根据大量秦汉时期量器铭文,考古工作者经过实测,确定秦汉时期的一升在二百毫升左右,相当于现今五分之一市升。这样看来,斗卮的容量跟现今的二升啤酒杯相当。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135号漆卮,经实测,容量为2100毫升。该墓出土的记载陪葬品的遗册上有一只竹简明确记载:“髹画斗卮。”这证实135号漆卮是汉代斗卮实物。 “斗卮”能不能简称为“斗”呢?“斗卮酒”能不能简称“斗酒”呢? 我以为,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有古人诗词为证。南宋豪放派诗人刘过曾写过一首《沁园春》的词,寄给当时任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的辛弃疾,词的开头就说“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在这里,作者直截了当地援引《史记??项羽本纪》樊哙勇闯鸿门宴,痛饮斗卮酒,尽啖生彘肩的故事,并以成语形式把它概括为“斗酒彘肩”,用来表达自己渴望收复中原,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弄清上述一系列问题,就为我们正确理解“李白一斗诗百篇”或者“李白斗酒诗百篇”扫清了障碍。 历来评论李白人物性格和作品风格,大多离不开两个字,一个是“豪”字,再一个是“逸”字。杜甫借用樊哙痛饮斗卮酒的典故来刻画李白的人物性格,突出的就是“豪”。试想在鸿门宴上,樊哙痛饮斗卮酒,酒量大固然惊人,但他痛饮时给人们印象最具体、最深刻、最持久的还是他使用的那只特大号的酒杯所表现出来的豪气。李白既是诗仙,又是酒仙,每日必饮,每饮必醉,醉时长吟,妙语横生,正是酒壮诗胆,诗长酒兴。杜甫是李白的挚友,深刻地了解李白。杜甫说“李白一斗诗百篇”,正是抓住李白一边用斗卮饮酒,一边长吟不辍的独特形象,反映李白的豪迈气概和敏捷才思,而不在于说明李白到底饮了多少酒。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必旁征博引,去寻找证据,只要以杜诗解杜诗,就能弄清它的本旨。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是以“饮酒”为纽带,把贺知章等八位喜欢喝酒的人联系在一起,描写他们各自独特的嗜酒酣醉的姿态,同时也勾画出他们性情豪放不拘的共同特点。这饮中的八位,杜甫说汝阳王李进是“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说左丞相李适之是“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说布衣焦遂是“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至少这三位的酒量比李白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见杜甫说“李白一斗诗百篇”大概不是强调李白的酒量。杜甫还有一首题为《不见》的诗,说:“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我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怀。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颈联“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怀”,跟千首诗相联系的依然是那只特大号的酒杯──斗卮。 行文至此,顺便想到,今后舞台上倘若出现李白痛饮狂歌的形象,应当让李白手持斗卮,这恐怕更符合历史的真实。


上一篇:电信客服电话人工服务

下一篇: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