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万五千里长征

时间:2024-04-12 23:37:11编辑:莆田seo君

万里长征从哪儿开始到哪儿结束?

从江西瑞金出发,从甘肃会宁结束。主要地点:瑞金——湘江——乌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安顺场)——泸定桥——毛儿盖——腊子口——吴起镇——会宁。历史文化瑞金是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被江西省文化厅授予“群众歌舞之乡”称号。瑞金是举世闻名的红色故都,于公元953年设县,1994撤县设市。历史上,因瑞金地处赣南东部山区,交通闭塞,属“八闽百越蛮荒之地“,文化的孕育形成起步晚,相对中原地区较为滞后。后来,汉、晋、唐、宋时期,中原人(指后来的客家人)大举南迁,瑞金为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客家人带来的中原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相互激扬,相互揉合,相互同化,孕育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客家文化,瑞金是客家文化的主要发祥地。

二万五千里长征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长征是我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

二万五千里长征因何而起?

二万五千里长征因为摆脱中央红军要杯托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由于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先是实行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后又实行保守主义的防御战略,致使红军屡战失利,苏区日渐缩小。1934年4月,中央红军在江西省广昌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损失严重,形势危殆。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军第7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挺进,建立新的苏区;命令红军第6军团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中革军委派出两个军团分别北上、西征,意在调动国民党“围剿”军,以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但未能达到目的。10月初,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的中心区域进攻,迅速占领了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红军的机动回旋余地更加缩小,在苏区内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已无可能,于是被迫退出苏区,进行战略转移。长征的意义: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时久、规模大、行程远、困难巨、影响广,为中外战争史上所仅见。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它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培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意义是什么?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意义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踏上长征路。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长征的意义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2万5千里长征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起点是江西的瑞金,终点是陕西的吴起镇。途径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甘肃、陕西11省,历时12个月零2天。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历史意义。两万五干里象征性长跑的意义:比全体参与象征性长跑,确立一个鼓舞人心的主题教育,顾名思义这种长跑是象征性的,还有积极的教育意义、“迎接香港回归”、比活动的深度和广度等。以“两万五千里长征”,规定进度,最主要的是对不同。在战场上失利后的一场战略大转移,保护了共产党的根基.虽然是被迫的,但在途中的机智和勇敢还是表明长征是伟大的,我们今天看待长征主要从积极的一面,除了历史课一般不去分析它的原因。这是为了强调。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二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走了多久?

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五座终年积雪,雪山行程共2700里),走过入迹罕至的茫茫草地(草地行程共600里),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红二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进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长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历时长达18个月,转战数省,行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千百次。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历史是什么

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历史的第二个含义,即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扩展资料史书共分为七种类型:(1)编年体:以时间为顺序编撰和记述历史 ;例如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2)纪传体:以人物传记的方式记叙历史 ;例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纂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3)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中心,每事各详记起止,自为标题,每篇各编年月,自为首尾,前后连贯,又不重复。把人物在历史上活动的年代和所起的具体作用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加以叙述,使读者既详其事件的原委,又了解人物在事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4)政书体: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体例,起源于“三礼”。按时间分为贯通历代和断代的;按体例分为典志体和会要体。(5)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例如西汉刘向整理的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6)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例如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的第一部断代史《汉书》。(7)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

上一篇:shm

下一篇:花花整容到什么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