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分别是谁
三苏指的是:苏洵、苏轼和苏辙。三苏指的是北宋时期的散文家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在唐宋时期,三苏是唐宋八大家当中的三位,其中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宋仁宗初年,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齐聚东京赶考。欧阳修在看完了苏轼的试卷以后,因为欣赏他们的文采,便把他们父子三人一同举荐给了宋仁宗。宋仁宗在看完了他们的作品后也同样很钦佩他们,很快,他们的文章便在宋朝上下大受欢迎。就连一些朝廷里面大夫也会争着强读他们的作品,很快便引来了很多文学之士来效仿他们。扩展资料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三苏是谁?
“三苏”说的是宋朝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苏氏三父子均写过一篇同名的文章,叫《六国论》,现比较三人所写六国论。一、相同点(同)1、题目相同。2、都是针对同一历史事件展开的论述,三人都忧国忧民,都能站在国家兴亡的高度,来审视历史,解读历史。3、三人都根据各自不同的看法和经历进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进行了阐述,表达了不同的思想。二、不同点(异)1、观点不同。1)苏洵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苏洵的观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的破灭,不是因为兵器不锋利,也不是因为军人不会打仗,而是因为贿赂秦国。所谓“赂秦”就是用土地换和平,用自己的土地去贿赂秦国。但是这种贿赂有用吗?根本没有,反而加速了自己的灭亡。2)苏轼强调人才战略对国家兴亡的影响,认为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关键在于是否"养士"。我们知道,六国虽然被秦国灭亡,但是,整个春秋战国经历了300年。秦虽然统一的六国,但统一的秦国仅仅14年,就分崩离析了。苏轼认为原因就在于对“士”的重视程度的不同。“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意思说是原来六国的残暴和秦二世差不多。但那时,百姓没有一个叛乱的。为什么呢?因为民间最杰出的人士,都被官府养着。至于那些努力耕作奉养官府的人,都是一些愚蠢而没有什么作为的人,虽然想反叛,但是没有人去领导他们,这就是六国所以能够有一时的安定而不立即灭亡的原因。那么秦为什么会亡呢?因为秦统一全国以后,认为“士”已经没什么用了,采取了杀士的政策,结果自己灭亡。这里的“士”,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各行各业的人才。苏轼在文章里强调要重视人才。而且,在他的人才观里,人才不是用道德衡量的,要看他的实际作用,君王如果能做到人尽其用,天下安也。3)苏辙强调"互助共存",重在论六国所以灭亡,在于不团结,互相攻伐,予秦以可乘之机。苏辙看到一个历史现象:“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意思是说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掩护着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是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在地理位置上,韩、魏成为秦国的心腹之患,只要四国齐心合力以助韩、魏,秦国将无所作为。但是,当时的四国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一些微小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前约,互相残杀。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2、三人文风不同。苏洵的文章论点鲜明,论据有利,借古讽今,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苏辙的文章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全文紧扣“天下之势”,纵论六国与秦争天下中的成致得失,层层解剖,鞭辟入里,说透“自安之计”。而笔又一气流注,曲折尽意。苏轼的文章汪洋肆意,明白畅达,又不乏严谨的结构特征。扩展资料苏洵所著《六国论》艺术特点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战国时代,七雄争霸。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六国论
画蛇添足的意思是什么? 寓意是什么?
画蛇添足: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画蛇添足 (发音 huà shé tiān zú)
【解 释】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
【出 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用 法】 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示 例】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他想接上去说,又觉得是~,只好惋惜地坐着没动.”
【近义词】 徒劳无功、多此一举
【反义词】 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灯 谜】 巳
【典 故】
故事发生在古代楚国.有一家人家祭祀祖宗.仪式完毕后,把剩下的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人多酒少,很难分配.这几个人就商量分酒的办法.有个人说:“一壶酒分给几个人喝,太少了.要喝就喝个痛快.给一个人喝才过瘾呢!”大家都这样想,可是谁也不肯放弃这个权利.另一个提议说:“这样吧,让我们来个画蛇比赛.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完,谁就喝这壶酒.”大伙儿都赞成这个办法.于是每个人折了一根树枝,同时开始画起来.有一个人画得最快,转眼之间,把蛇画好了.他左手抓过酒壶,得意地看看同伴,心想,他们要赶上我还差得远哩.便洋洋自得地说:“我再给蛇添上几只脚,也能比你们先画完.”正当他画第二只脚的时候,另一个人把蛇画完了.他一把夺过酒壶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画的根本就不是蛇.还是我先画完,酒应当归我喝.” 添画蛇脚的人无话可说,只好咽着唾沫,看别人喝酒.
[提示]
画蛇,就要象一条蛇;添上脚,就成了“四不象”.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不节外生技.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原文]
楚有祠者①,踢其舍人卮酒②.舍人相谓曰③:“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⑤,子安能为之足⑥?”遂饮其
酒⑦.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⑧.——《战国策》
[注释]
①祠(cí)——春祭.
②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相谓——互相商量.
④引酒——拿过酒杯.引,取过来.且——将要.
⑤固——本来.
⑥子——对人的尊称.安——怎么.
⑦遂——就.
⑧亡——失去.
示例 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
英文: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ruin the effect by adding sth.superfluous 蛇本来没有脚有人却给它加上脚,故事见《战国策·齐策二》.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例: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三国演义》
苏轼的三苏是谁
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为苏东坡)、苏辙。“三苏”为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扩展资料“三苏”并称始见于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该书卷四才识条说:“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苏洵的文章说古论今,纵横评说,长于分析,很有气势,代表作《六国论》。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现存2300多首诗,340余首词和散文。他的诗意境新、笔力壮、变化多。佳作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他是宋代词坛豪放派的创始人,词作视野开阔,想象丰富,笔力奔放,雄健豪迈。
苏轼跟谁并称为三苏
苏轼和苏洵、苏辙并称为三苏,其中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爸爸,苏轼和苏辙是两兄弟。苏轼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是宋代词坛豪放派的创始人;苏辙的学问以儒学为主,擅长讨论政论和史论;苏洵在散文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纵横恣肆,具有非常强的说服力。
苏洵简介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在散文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纵横恣肆,具有非常强的说服力。
苏辙简介
苏辙,字子由,和父亲苏洵、兄苏轼合称为“三苏”。苏辙的生平学问受到了苏洵和苏轼的影响,主要是以儒学为主,擅长讨论政论和史论。
苏轼简介
苏轼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四川眉山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苏轼的散文豪放自如,所以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诗词风格豪放不羁,留下的传世之作数不胜数,代表作有《赤壁赋》、《东栏梨花》、《惠崇春江晚景》等。
三苏是指哪三个人
三苏指的是北宋时期的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三苏是唐宋八大家当中的三位,其中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三苏的名号主要是为了突显父子三人在北宋文坛上的文学成就。 三苏是指谁 三苏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合称。 三苏并称始见于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 苏洵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等;苏轼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传世;苏辙著有《栾城集》等。
三苏指的是谁??
三探花:指苏洵 、苏轼、 苏辙。北宋苏氏一门 。苏洵为父 ,苏轼为兄, 苏辙为弟。
七进士:指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晏几道、曾巩。
详情:
1) 苏洵 (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2)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3)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自号颍滨遗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5)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江苏高邮人。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北宋文学家、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6)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汉族,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7)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
三苏都有谁
三苏指的是:苏洵、苏轼和苏辙。由来: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自此苏洵名动天下,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传诵他的文章、当时的文风因之起了一个变化,造成了“苏氏文章擅天下”的局面。“三苏”,从此被人们叫开来。相关评价:三苏祠大门: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三苏祠”大殿有清人杨庆远题的一副对联: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天心厚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我国文学史上的三苏是谁
一、三苏简介
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
二、来源
1、三苏并称始见于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
2、苏洵的文章说古论今,纵横评说,长于分析,很有气势,代表作是《六国论》。
3、 苏轼是宋代伟大的文学家,又擅长绘画和书法。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他的诗意境新、笔力壮、变化多。佳作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他的散文代表了北宋文学鼎盛时期的成就。
4、苏辙是个善于驾驭多种文章的散文家,其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他的诗又受苏轼影响,风格也相近,现存诗1189首。
我国文学史上的三苏是指哪三个
我国文学史上的三苏是指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为苏东坡)、苏辙( 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1039~1112)。“三苏”并称始见于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该书卷四“才识条”说:“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苏洵的文章说古论今,纵横评说,长于分析,很有气势,代表作《六国论》。苏轼是宋代伟大的文学家,又擅长绘画和书法。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现存2300多首诗,340余首词和散文。他的诗意境新、笔力壮、变化多。佳作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他是宋代词坛豪放派的创始人,词作视野开阔,想象丰富,笔力奔放,雄健豪迈。他的散文代表了北宋文学鼎盛时期的成就。苏辙是个善于驾驭多种文章的散文家,其文“汪洋澹泊。深醇温粹,似其为人。”他的诗又受苏轼影响,风格也相近,现存诗1189首。宋仁宗嘉祐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三苏相关评价:1、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2、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3、是父生是子,家学一门,自昔名声弥宇宙;难兄更难弟,象贤两弟,至今俎豆重乡邦。4、古木种何年,祠畔风来香柏叶;先生呼不起,池头月上白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