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ssion

时间:2024-04-10 02:12:11编辑:莆田seo君

compass的中文意思

compass的中文意思是:指南针,罗盘;圆规。compass是一个英语单词,可以用作名词和动词,作名词时译为“指南针,罗盘;圆规”,作动词时译为“包围”。compass的例句:1. A compass needle points north.罗盘指针指向北方。2. The compass needle was pointing north.罗盘指针指向北方。3. We had to rely on a compass and a lot of luck to get here.我们只得靠罗盘和很大的运气到达这儿。

compass是什么意思?

n. 圆规;指南针;范围;vt. 达到;围绕;图谋。例句:Simple though it may sound, the truth is the best compass to guide one through the storm.虽然听起来可能很简单,但现实的确是引导你穿越风暴的最好的指南针。指南针简介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理南极(磁场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针的发明有三类部件,分别是司南、罗盘和磁针,均属于中国的发明。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磁山一带。

compassion和sympathy区别

Sympathy表示一种很"平等"的同情,同情者对被同情者没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而pity有一种怜悯的暗示,compassion比pity的语气更重一点。所以表示同情的时候也要倍加注意,最好不要让人误会你在怜悯s/he,而是对其遭遇一种sharing,感同身受的安慰。 扩展资料   compassion:n.同情;怜悯;   例句:   They were godlike in their wisdom and compassion.   他们有上帝般的智慧和同情心。   In him the polarities of life are resolved and balanced: male and female, strength and compassion, severity and mercy.   在他身上,生命的'两面性达到了调和与平衡:阳刚和阴柔、强悍和怜悯,还有严厉和仁慈。   sympathy:n.同情;赞同;支持;意气相投;志同道合;   例句:   They sent some flowers as a gesture of sympathy.   他们送了一些花表示慰问。   Don't waste your sympathy on him ─ he got what he deserved.   别把你的同情心白白浪费在他的身上,他是咎由自取。   There was no personal sympathy between them.   他们个人之间全无相投之处。

pity,compassion和sympathy有什么区别?

一、表达意思不同1、pity:n. 怜悯,同情;遗憾 、vt. 对……表示怜悯;对……感到同情2、compassion:n. 同情;怜悯3、sympathy:n. 同情;慰问;赞同二、侧重点不同1、pity:向对方展示有一种怜悯的暗示。2、compassion:向对方展示有一种无比怜悯、可怜对方的暗示。3、sympathy:表示一种很"平等"的同情,同情者对被同情者没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扩展资料:compassion 的近义词介绍:mercy1、读音:英 ['mɜːsɪ]、美 ['mɝsi]2、表达意思:n. 仁慈,宽容;怜悯;幸运;善行3、短语:show mercy 开恩 ; 法不容情 ; 法外开恩 ; 义不容情Mercy Watson 小猪梅西 ; 梅西小猪Mercy Ships 志愿医疗船

compassion和sympathy意思相同 用法有什么不同

这个问题我会,虽然本人英语口语不是很好,但是对英语四六级词汇还是很熟悉的~给大家总结了一个表格可以先粗略看一下:【含义】1、compassion英[kəmˈpæʃn],美[kəmˈpæʃn]n.同情;怜悯;2、sympathy英[ˈsɪmpəθi],美[ˈsɪmpəθi]n.同情;赞同;支持;意气相投;志同道合;【用法】compassion的用法1、compassion指“同情心”,强调由于理解而同情,并主动给予帮助,常常指通过自身痛苦或不幸而同情别人; 2、compassion较正式较庄重用词,指对同等人的同情与理解,常含急切愿意帮忙的意味。例句1:He teaches us to have compassion on the poor.他教导我们对穷人应有怜悯心。例句2:Compassion is a sign of weakness.怜悯是弱者的标志。sympathy的用法1、sympathy指“同情心”或“恻隐之心”,强调共同分担,进而对某种经历或遭遇引起共鸣;2、sympathy普通常用词,含义广。指志趣、看法上的一致,也指感情相投,带有深深的恻隐之心的亲切之情。例句1:I felt much sympathy for the blind.我对盲人深感同情。例句2:I have great sympathy for people in affliction.我对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们充满同情。

compassion的形容词变形

Compassion是一个英语名词,意思是“同情、怜悯”。它是由“com-”(共同的)和“passion”(热情)两部分组成的。在英语中,compassion可以作为名词使用,也可以形容词的形式出现。下面将介绍compassion的形容词变形及其中文意思。Compassionate是compassion的形容词形式,意思是“有同情心的、怜悯的”。这个形容词常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表现出的同情和怜悯。例如:She is a compassionate person who always helps those in need.(她是一个有同情心的人,总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The doctor showed a compassionate attitude towards his patients.(医生对他的病人表现出了同情心。)The charity organization provides compassionate care for the elderly.(慈善组织为老年人提供怜悯的照顾。)Compassionless是compassion的反义词,意思是“没有同情心的、冷酷无情的”。这个形容词常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缺乏同情心和怜悯。例如:The company's decision to lay off workers was seen as a compassionless move.(公司裁员的决定被视为没有同情心的行为。)His compassionless behavior towards his friend in need made him lose many friends.(他对需要帮助的朋友缺乏同情心的行为让他失去了许多朋友。)Compassionately是compassion的副词形式,意思是“怜悯地、同情地”。这个副词常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表现出的同情和怜悯的方式。例如:She spoke compassionately to the homeless man on the street.(她同情地对着街上的无家可归者说话。)The nurse treated the sick child compassionately, easing his pain.(护士同情地对待患病的孩子,缓解了他的疼痛。)

compassion形容词变形

Compassion是一个名词,它的中文意思是“同情心”或“怜悯心”。如果需要将compassion转换成形容词,可以使用compassionate。以下是关于compassionate的解释和用法:形容词:compassionate是compassion的形容词形式,它的中文意思是“有同情心的”或“有怜悯心的”。compassionate用于描述那些具有同情心、怜悯心和同情他人痛苦的人或事物。例如,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非常compassionate的人,总是关心他人的需要”。同义词:除了compassionate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形容词可以用于描述同情心或怜悯心。例如,sympathetic表示“有同情心的”或“有同情他人痛苦的”,empathetic表示“有同理心的”或“能够理解他人感受的”,kind-hearted表示“心地善良的”或“有同情心的”等。用法:compassionate可以用于各种语境中,例如表达对他人痛苦的同情、描述社会组织或政府的福利政策、描述动物保护组织等。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我们可以使用compassionate来表达自己的同情心和怜悯心。

compassion的形容词形式

compassion的形容词形式是compassionate。1、compassion的名词解释。音标:英 [kəmˈpæʃ(ə)n],美 [kəmˈpæʃ(ə)n]。释义:n. 同情,怜悯。常见词组:Pity and Compassion 怜悯与同情。Self-Compassion 自我同情 ; 自我疼惜 ; 自我关怀 ; 自我怜悯。2、compassionate的名词解释。音标:英 [kəmˈpæʃənət],美 [kəmˈpæʃənət]。释义:adj. 有同情心的,怜悯的;v. 同情,怜悯。常见词组:Compassionate Feelings 悲悯情怀。compassionate feeling 富于同情心的。compassionate的相关例句:1.Robert Tanitch describes the film as "deeply compassionate".罗伯特·塔尼说这部电影“非常感人”。2.With compassionate eyes, she watched him working and saw the rest times grow more numerous.  她满怀怜悯地看着他工作,注意到他越来越需要常常休息。3.One could tell at a glance that she was a compassionate person.一眼就能看出她很有同情心。

同情英文

同情英文是sympathy。读音:[ˈsɪmpəθi]表达意思:同情(心),理解;赞同,支持;(与某人的)同感,共鸣;和应。词性:通常在句中作名词,作为主语或宾语。固定搭配:in sympathy with 同情;sympathy for 对…表示同情。例句1、We expressed our sympathy for her loss.我们对她的损失表示了同情。2、Lithuania still commands considerable international sympathy for its cause.立陶宛仍得到相当多对其事业的国际支持。3、My heartfelt sympathy goes out to all the relatives. 我对所有的亲属表示衷心的慰问。

同情某人英语

同情某人英语:feel pity for(sb.)。一、相关词语及短语pity:同情;怜悯;对...表示同情或怜悯。sympathy:同情心。sympathize:同情,支持。sympathize with something/somebody:同情某人或某事。feel sorry for somebody/something:对某人或某事表示同情或抱歉。I'm sorry to hear that:听到这个很遗憾。二、例句1、I don't know whether to hate or pityhim.我不知道是该恨他还是同情他。2、They want not your pitybut your help.他们不需要你的同情,而是你的帮助。3、We expressed our sympathyfor her loss.我们对她的损失表示同情。4、We all sympathize with youat this sad time.在这悲伤的时刻我们都对你表示同情。5、I feel sorry forthat poor child.我为那个可怜的孩子表示难过。6、I'm afraid he's ill. I'm sorry to hear that.恐怕他生病了。真是遗憾。

孟子告子上原文及翻译

《告子》是《孟子》书中的篇目,分上、下两篇。上篇的原文及翻译如下:【一】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__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__。”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__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__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__,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译文:告子说:“人的本性好比柜柳树,义理好比杯盘,把人的本性纳于仁义,正好比用柜柳树来制成杯盘。”孟子说:“您是顺着柜柳树的本性来制成杯盘呢,还是毁伤柜柳树的本性来制成杯盘呢?如果要毁伤柜柳树的本性而后制成杯盘,那不也要毁伤人的本性然后纳之于仁义吗?率领天下的人来损害仁义的,一定是您这种学说吧!”【二】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译文:告子说:“人性就像那急流的水,缺口在东便向东方流,缺口在西便向西方流。人性无所谓善与不善,就像水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一样。”孟子说:“水的确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但是,也无所谓向上流向下流吗?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当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飞溅起来,能使它高过额头;加压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岗。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形势迫使它如此的。人之可以胁迫他做坏事,本性的改变也像这样。”【三】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欤?”译文:告子说:“天生的资质叫做性。”孟子说:“天生的资质叫做性,好比一切白色的东西叫做白吗?”告子答道:“正是。”孟子问道:“白羽毛的白犹如白雪的白,白雪的白犹如白玉的白吗?”告子答道:“正是。”孟子说:“那么,狗性如牛性,牛性如人性吗?”【四】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於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於外也,故谓之外也。”曰:“异於白马之白也,无以异於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於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於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欤?”译文:告子说:“饮食男女,这是本性。仁是内在的东西不是外在的东西,义是外在的东西不是内在的东西。”孟子说:“什么叫仁是内在的东西,义是外在的东西呢?”告子说:“他年纪大我就尊敬他,尊敬长者之心不是我所固有;这好比外物是白的,我便认为它是白的,这是因为外物的白被我认识的缘故,所以说是外在的东西。”孟子说:“白马的白和白皮肤人的白或许没有不同,但不知对老马的怜悯心和对老人的尊敬心,有没有不同?而且,您说说,所谓义,是在于老者呢,还是在于尊敬老者的人呢?”告子答:“是我的弟弟就爱他,是秦国人的弟弟就不爱他,这是因为我自己喜爱的缘故才这样,所以说仁是内在的东西;恭敬楚国的老者,也恭敬我自己的老者,是因为外在的老者的缘故才这样,所以说义是外在的东西。”孟子说:“喜欢吃秦国人的烤肉,和喜欢吃自己的烤肉无所不同,各种事物也有这样的情形。那么,难道喜欢吃烤肉的心也是外在的东西吗?(这不和您所说的饮食男女是人的本性的论点相矛盾吗)”【五】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乡人长於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酌则谁先?”曰:“先酌乡人。”“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译文:孟季子问公都子说:“怎么说义是内在的东西呢?”公都子答道:“恭敬是从我们内心发出的,所以说是内在的东西。”孟季子说:“本乡有人比你大哥大一岁,你恭敬谁?”公都子答道:“恭敬哥哥。”孟季子问道:“如果在一起饮酒,先给谁斟酒?”公都子答道:“先给本乡长者斟酒。”孟季子说:“你心里恭敬的是大哥,却向本乡的长者敬酒,可见义毕竟是外在的东西,不是由内心发出的。”公都子不能对答,就来告诉孟子。孟子说:“(你可以这样说)‘恭敬叔父呢还是恭敬弟弟呢?’他会说:‘恭敬叔父。’你又说:‘弟弟如果做了祭祀时的神尸,那又恭敬谁呢?’他会说:‘恭敬弟弟。’你就说:‘那为什么又说恭敬叔父呢?’他会说:‘这是因为弟弟处在当受恭敬的地位的缘故。’这时你就说:‘那也是因为本乡的长者在于应当接受首先斟酒的地位。平时的恭敬在于哥哥,暂时的恭敬在于本乡的年长者。’”孟季子听到了这些话,又说:“对叔父也是恭敬,对弟弟也是恭敬,毕竟都是外在的,不是内心发出的。”公都子说:“冬天喝热水,夏天喝凉水,那么(难道饮食也不是由于本性而)是外在的吗?”【六】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译文:公都子说:“告子说:‘人性无所谓善良不善良。’又有人说:‘人性可以使它善良,也可以使它不善良。所以周文王、周武王当朝,老百姓就善良;周幽王、周厉王当朝,老百姓就横暴。’也有人说:‘有的人本性善良,有的人本性不善良。所以虽然有尧这样善良的人做天子却有象这样不善良的臣民;虽然有瞽瞍这样不善良的父亲却有舜这样善良的儿子;虽然有殷纣王这样不善良的侄儿,并且做了天子,却也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善良的长辈和贤臣。’如今老师说‘人性本善’,那么他们都说错了吗?”孟子说:‘从天生的性情来说,都可以使之善良,这就是我说人性本善的意思。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天生的资质.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所以说:‘探求就可以得到,放弃便会失去。’人与人之间有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的,正是由于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天生资质的缘故。《诗经》说:‘上天生育了人类,万事万物都有法则。老百姓掌握了这些法则,就会崇高美好的品德。孔子说:‘写这首诗的人真懂得道啊!有事物就一定有法则;老百姓掌握了这些法则,所以崇尚美好的品德。’”【七】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_麦,播种而_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_然而生,至於日至之时,皆孰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於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也。’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口之於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於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於味也?至於味,天下期於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於声,天下期於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於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声也,有同听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至於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译文:孟子说:“丰收年成,少年子弟多半懒散;灾荒年成,少年子弟多半强暴,不是天生的资质这样不同,是由于环境使他们心境变坏的缘故。拿大麦做比喻吧,播种了,耪地了,如果土地一样,种植的时间一样,便会蓬勃生长,延迟到夏至,都会成熟了;有所不同,那就是土地肥沃贫瘠、雨露多少、人工的勤劳懒惰不同的缘故。所以同类之物,无不大体相同,为什么一讲到人类便怀疑了呢?圣人也是我们的同类,龙子曾经说过:‘不看清脚样去编草鞋,我一准知道不会编成筐子。’草鞋相近,因为人的脚大体相同。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易牙就摸准了这一嗜好。假使口对于味道,人人差异很大,而且像狗、马和我们人类根本不同,那么凭什么天下人都追随着易牙的口味呢?一讲到口味,天下都期望做到像易牙那样,这就说明天下人的口感大体相同。耳朵也是如此,一讲到声音,天下人都期望做到师旷那样,这说明天下人的听觉大体相同。眼睛也是如此,一讲到子都,天下无人不知其美。不知道子都是美男子的,那是没有眼睛的人。所以说,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耳朵对于声音,有相同的听觉;眼睛对于容颜,有相同的美感。谈到心,就独独没有相同之处吗?心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呢?是理,是义。圣人早就懂得了我们内心相同的理义。所以理义使我心高兴,正如猪狗牛羊肉合乎我的口味一样。”【八】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人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译文:孟子说:‘牛山的树木曾经是很茂盛的,但是由于它在大都市的郊外,经常遭到人们用斧子去砍伐,还有够保持茂盛吗?当然,山上的树木日日夜夜都在生长,雨水露珠也在滋润着,并非没有清枝嫩芽长出来,但随即又有人赶着羊去放牧,所以也就像这样光秃秃的了。人们看见它光秃秃的,便以为牛山从来也不曾有过高大的树木,这难道是这山的本性吗?即使在一些人身上也是如此,难道没仁义之心吗?他们放任良心失去,也像用斧头砍伐树木一样,天天砍伐,还可以保持茂盛吗?他们日日夜夜生息,在天刚亮时的清明之气,这些在他心里所产生出未的好恶与一般人相近的也有那么一点点,可到了第二天,他们的所作所为,又把它们窒息而消亡了。反复窒息的结果,便使他们夜晚的息养之气不足以存在了,夜晚的息养之气不足以存在,也就和禽兽差不多了。人们见到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和禽兽差不多,还以为他们从来就没有过天生的资质。这难道是人的本性如此吗?所以,假如得到滋养,没有什么东西不生长;假如失去滋养,没有什么东西不消亡。孔子说过:‘把握住就存在,放弃就失去;进出没有一定的时候,也不知道它去向何方。’这就是指人心而言的吧?”【九】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译文:孟子说:“大王的不明智,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我和大王相见的时候也太少了。我一离开大王,那些‘冻’他的奸邪之人就去了,他即使有一点善良之心的萌芽也被他们冻杀了,我有什么办法呢?比如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一种小技艺;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弈秋是全国闻名的下棋能手,叫弈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虽然也在听,但心里面却老是觉得有天鹅要飞来,一心想着如何张弓搭箭去射击它。这个人虽然与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那个人。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回答很明确:当然不是。”【十】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译文:孟子说:“鱼是我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喜欢吃的;如果不能两样都吃,我就舍弃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想拥有的,正义也是我想拥有的;如果不能两样都拥有,我就舍弃生命而坚持正义。生命是我想拥有的,但是还有比生命更使我想拥有的,所以我不愿意苟且偷生;死亡是我厌恶的,但是还有比死亡更使我厌恶的,所以我不愿意因为厌恶死亡而逃避某些祸患。如果让人想拥有的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只要是可以活命,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呢?如果让人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只要是可以逃避死亡的祸患,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呢?但也有些人,照此做就可以拥有生命,却不照此做;照此做就可以逃避死亡的祸患,却不照此做。由此可知,的确有比生命更使人想拥有的东西,也的确有比死亡更使人厌恶的东西。这种心原本不只是贤人才有,而是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保持它罢了。一篮子饭,一碗汤,吃了便可以活下去,不吃就要饿死。如果吆喝着给人吃,过路的人虽然饿着肚子也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踩踏后再给人吃,就是乞丐也不屑于接受。可是现在,万钟的傣禄却有人不问合乎礼义与否就接受了。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奉养以及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吗?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而接受了;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妻妾的奉养而接受了;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而接受了。这些不是可以停止的吗?这种做法叫做丧失了本性。”【十一】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译文:孟子说:“仁是人的本心;义是人的大道。放弃了大道不走,失去了本心而不知道寻求,真是悲哀啊!有的人,鸡狗丢失了倒要赶紧去找回来,本心失去了却不去寻求。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十二】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译文:孟子说:“现在有人,他的无名指弯曲而不能伸直,虽然并不疼痛,也不妨碍做事情,但只要有人能使它伸直,就是到秦国、楚国去,也不会嫌远,为的是无名指不如别人。无名指不如别人,就知道厌恶;心不如别人,却不知道厌恶。这叫做不知轻重,舍本逐末。”【十三】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於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译文:孟子说:“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人们如果想要它生长起来,都知道如何去培养它。至于本身,却不知如何去全身养性,难道爱自己还不如爱桐树、梓树吗?太不爱思考这方面的事了。”【十四】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场师,舍其梧_,养其_棘,则为贱场师焉。养其一指而失其后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译文:孟子说:“人对于身体,哪一部分都爱护。都爱护,便都保养。没有一尺一寸的肌肤不爱护,便没有一尺一寸的肌肤不保养。考察她护养得好不好,难道有别的方法吗?不过是看他注重的是身体的哪一部分罢了。身体有重要的部分,有次要的部分;有小的部分,也有大的部分。不要因为小的部分而损害大的部分,不要因为次要部分而损害重要的部分。护养小的部分的是小人,护养大的部分的是大人。如果有一位园艺师,舍弃梧桐楸树,却去培养酸枣荆棘,那就是一位很糟糕的园艺师。如果有人为护养一根指头而失去整个臂膀,自己还不明白,那便是个糊涂透顶的人。那种只晓得吃吃喝喝的人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鄙视,就因为他护养了小的部分而失去了大的部分。如果说他没有失去什么的话,那么,一个人的吃喝难道就只是为了护养那一尺一寸的肌肤吗?”【十五】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译文:公都子问道:“同样是人,有的成为君子,有的成为小人,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注重身体重要部分的成为君子,注重身体次要部分的成为小人。”公都子说:“同样是人,有的人注重身体重要部分,有的人注重身体次要部分,这又是为什么呢?”孟子说:“眼睛耳朵这类器官不会思考,所以被外物所蒙蔽,一与外物相接触,便容易被引入迷途。心这个器官则有思考的能力,一思考就会有所得,不思考就得不到。这是上天特意赋予我们人类的。所以,首先把心这个身体的重要部分树立起来,其它次要部分就不会被引入迷途。这样便可以成为君子了。”【十六】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译文:孟子说:“有天赐的爵位,有人授的爵位。仁义忠信,不厌倦地乐于行善,这是天赐的爵位;公卿大夫,这是人授的爵位。古人修养天赐的爵位,水到渠成地获得人授的爵位。现在的人修养天赐的爵位,其目的就在于得到人授的爵位;一旦得到人授的爵位,便抛弃了天赐的爵位。这可真是糊涂得很啊!最终连人授的爵位也必定会失去。”【十七】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而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译文:孟子说:“希望尊贵,这是人们的共同心理。不过,每个人自己其实都有可尊贵的东西,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到它罢了。别人所给与的尊贵,并不是真正的尊贵。赵孟使你尊贵,赵孟也同样可以使你下贱。《诗经》说:‘酒已经醉了,德已经饱了。’这是说仁义道德很充实,也就不羡慕别人的美味佳肴了;四方传播的好名声在我身上,也就不羡慕别人的绣花衣裳了。”【十八】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译文:孟子说:“仁胜过不仁,就像水可以灭火一样。但如今奉行仁道的人,就像用一杯水去灭一车柴草所燃烧的大火一样;灭不了,就说是水不能够灭火。这样的说法正好又大大助长了那些不仁之徒,结果连他们原本奉行的一点点仁道也必然会最终失去。”【十九】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译文:孟子说:“五谷是庄稼中最好的品种,如果不能成熟,反而不及_米和稗子。仁,也在于使人们成熟罢了。”【二十】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译文:孟子说:“界教人射箭,总是期望把弓拉满,学的人也总是期望把弓拉满。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艺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学的人也就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


孟子告子下原文及翻译

孟子告子下原文及翻译,如下:鲁欲使乐正子为政。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公孙丑曰:“乐正于强乎?”曰:“否。”“有知虑乎?”曰:“否。”“多闻识乎?”曰:“否。”“然则奚为喜而不寐?”曰:“其为人也好善。”“好善足乎?”曰:“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平?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也也,予既已知之矣。’也也之声 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士止于千里之外,则谗谄面谀之人至矣。与谗诌面谀之人居,国欲治,可得乎?”译文:鲁国打算让乐正子治理国政。孟子说:“我听到这一消息,欢喜得睡不着觉。”公孙丑问:“乐正子很有能力吗?”孟子说:“不。”公孙丑问:“有智慧有远见吗?”孟子说:“不。”公孙丑问:“见多识广吗?”孟子说:“不。”公孙丑问:“那您为什么高兴得睡不着觉呢?”孟子回答说:“他为人喜欢听取善言。”公孙丑问:“喜欢听取善言就够了吗?”孟子说:“喜欢听取善言足以治理天下,何况治理鲁国呢?假如喜欢听取善言,四面八方的人从千里之外都会赶来把善言告诉他;假如不喜欢听取善言,那别人就会摹仿他说:‘呵呵,我都已经知道了,呵呵的声音和脸色就会把别人拒绝于千里之外。士人在千里之外停止不来,那些进谗言的阿谈奉承之人就会来到。与那些进谗言的阿波奉承之人住在一起,要想治理好国家,办得到吗?”

上一篇:cdrom

下一篇: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