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

时间:2024-04-08 21:16:33编辑:莆田seo君

北洋军伐为什么要叫北洋?

北洋军阀的名称与李鸿章的北洋水师无关,主要因为袁世凯的“北洋新军”而来,当时的北洋政府的很多主要人物均来处北洋新军,如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

直系军阀是民国军阀中北洋军阀派系之一,曾长期控制北京政权代表人物为冯国璋、曹锟、吴佩孚、齐燮元、孙传芳等人。其中冯国璋在1917年张勋复辟后,以副总统身份继任大总统,接替黎元洪。曹锟在1923年通过有争议的选举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直系基本上都受到英美的支持。与直系有关的内战有直皖战争、第一次直奉战争、江浙战争、第二次直奉战争、反奉战争、北伐战争。

皖系军阀是北洋军阀的派系之一,主要人物是段祺瑞、徐树铮、卢永祥等。皖系领袖段祺瑞原籍安徽(皖),皖系故以此得名。段祺瑞一度曾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控制中央政府。皖系军阀一直受到日本势力的支持。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皖系被直奉联军击败,北京中央政府被直奉两系控制。

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派系之一。主要是指奉天人军阀派系中以张作霖为首的军阀。主要人物是张作霖和其子张学良。

奉系受到日本势力的支持。1918年,张作霖统一满洲。后联合皖系与孙中山的广东政权组成反直三角同盟。1928年被北伐军队击败,张作霖在退出关外时于沈阳近郊的皇姑屯被炸死,引发皇姑屯事件,其子张学良同年宣布东北易帜。奉系改编为东北边防军。


北洋军和北伐军啥区别

北洋军阀是民国军阀的势力之一,最开始由袁世凯掌权。袁世凯离世后,因为没有人能够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导致北洋军发生了分裂,各地都出现了掌握兵权的大军阀。而北伐军不同,北洋军阀的出现让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为了讨伐北洋军阀,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创建了讨伐北洋军政府的北伐军。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进行的一场革命的、正义的战争。在北伐过程中,国共两党之间虽存在矛盾,但基本上是团结的,能够集中力量对敌。北伐军将士英勇奋战,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北伐战争的辉煌战果。

北洋军阀是指哪几个?

北洋军阀原是袁世凯统治的,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成三个系就是直系、皖系、奉系三个派别。直系:直系军阀领袖大多出身直隶省,在许多政治理念上存在共鸣,故称为直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以直隶(今河北)人冯国璋为首领的一派,政治上亲英美,代表旧地主。皖系:皖系军阀,北洋军阀派系之一。以其首领段祺瑞为安徽(简称皖)人而得名。主要人物有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等。奉系:奉系的称号是因为其领袖张作霖来自于奉天,故称之为奉系。当时的东北三省奉天、吉林、黑龙江皆属于张作霖的地盘。扩展资料:1、直系形成过程:1917年7月,在粉碎张勋复辟后,直系冯国璋以副总统身份代理大总统职务,接替黎元洪,皖系军阀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兼陆军部长。冯主张南北和谈,反对段祺瑞武力统一,直皖冲突初现端倪。1919年12月冯国璋病逝,直系曹锟、吴佩孚崛起,并于1920年7月联合奉系军阀发动直皖战争,击败皖系势力,与奉系共同控制北京政府。是时直系军阀主力有18个师和18个混成旅。军事势力已完全控制华北、华东及中原地区。不久直奉矛盾尖锐,于1922年4月爆发第一次直奉战争,直系取胜,吴佩孚声望如日中天。直系曹锟在1923年通过有争议选举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1924年9月皖系残余势力联合奉系挑战直系,先爆发齐燮元对卢永祥的江浙战争,继而引发第二次直奉战争,因冯玉祥临阵倒戈,吴佩孚功败垂成,退出北京。1926年国共合作,国民革命军北伐,吴佩孚孙传芳被北伐军击败,直系到此消亡,大部分在北伐战争中被国民革命军收编或遣散。2、皖系形成过程: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以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掌握北京政府大权。他们在日美为控制中国展开争夺的情况下,矛盾日益激化。段祺瑞依靠曹汝霖等亲日派官僚,急欲取得日本帝国主义的援助,积极主张对德、奥宣战。但是参战问题遭到黎元洪和多数国会议员的反对。1917年5月黎元洪免去段祺瑞国务总理职。皖系便煽动十余省区的军阀通电“独立”,发兵进逼北京。7月,张勋乘机拥清废帝溥仪复辟(见张勋复辟)。段祺瑞率兵讨伐,在全国人民声援下,迅速打败张勋,重新控制政权。直系首领冯国璋虽接任北京政府总统﹐但无实权。北京政府宣布:民国法统中断,再造共和,决定另组国会、重议宪法。皖系不惜出卖国家利权,向日本大借外债,其中仅西原龟三经办的八笔借款就达一亿四千五百万日元。他们乘机编练“参战军”,扩充皖系实力,鼓吹以武力统一全国。1917年秋发动内战,妄图消灭以孙中山为首的南方护法势力。与军事进攻的同时,他们搜罗政客,组织安福俱乐部,指使地方军阀操纵选举,改选议员,孤立、排挤资产阶级温和派。1918年秋,组成以安福系议员占绝对多数的新国会,史称安福国会。皖系军阀又利用安福国会选举徐世昌取代冯国璋任总统,压制直系,以便实行一系专制。3、奉系形成过程:形成的社会基础与各派军阀虽然相同,但具体环境和条件有很大差别:其一,在形成的时间和背景上的差别。北洋军阀嫡系———直系、皖系形成于清朝末期。1895 年,清政府 为维护风雨飘摇中的统治地位,任命袁世凯为新建陆军督办,在天津小站练兵,从此以袁为首的能够左右政治 的强大军事集团初露端倪。袁世凯以其掌握的军事实力为后盾,逼迫清廷退位,革命派妥协,窃得辛亥革命果 实。北洋军阀嫡系就是这样形成的。而南方军阀的形成虽然可以追溯到辛亥革命时期,但正式形成均在护国 战争末期及其以后,滇系、桂系军阀都是利用护国战争的声威,将势力扩大到邻省(滇向黔、川发展,桂向粤、湘 发展) ,从而形成了以唐继尧为首的滇系军阀和以陆荣廷为首的桂系军阀。川、黔、粤、湘系军阀也多在这一时 期形成。奉系军阀形成的时间,与南方军阀形成的时间大致相同,但背景却有很大区别。奉系军阀是以张作霖率 领的军队为基础,逐步发展而形成,即这支军队是通过镇压奉天辛亥革命、维护清王朝在奉天的统治而逐渐发 展起来的。因此,奉系军阀形成的时间与南方军阀相同,背景不同;形成之初的宗旨却与北洋军阀的直、皖两 系非常相似。其二,军阀人物出身上的差别。近代军阀人物的出身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有四种:一是清代的武官,清 朝灭亡后,这些人掌握着军队,演变为近代军阀,这种情况在军阀人物中占多数。二是行伍出身,他们这些人 由于作战勇敢、带兵有方,逐渐地由士兵演变成为控制一支军队、占领一块地盘的军阀,冯玉祥就属于这一类。三是受过新式军事教育的军人,近代意义上的军事学校,中国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才有。受过新式军事教 育的有些毕业于国内学校,有些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随着军事发展的进程,这类人物在军阀队伍中逐渐增 多。四是土匪头子出身,由土匪头目演变成为军阀,这是由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张作霖是这类人 物的典型。奉系军阀与南北各派军阀相比,不仅其头目是土匪出身,而且其领导集团的核心人物多有绿林经历,如张景惠、张作相、汤玉麟、汲金纯、阚朝玺等。后来,王永江、杨宇霆、张学良等参与帷幄,奉系军事集团首 领出身结构有所改变,但奉系仍然是以绿林出身的人物为核心。这一点与南北各派军阀相比,是明显不同的。 一个出身绿林的人物,由于有了枪有了地盘,当上了小头目,势力不断扩大,而被朝廷收编,由此便逐渐发展成 为一个大军阀,这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是不多见的。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直系军阀百度百科-奉系军阀百度百科-皖系军阀

什么是北洋军阀

要解释北洋军阀,必须先解释北洋大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增多。1861年,清政府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三口通商大臣,1870年改称北洋通商大臣,加“钦差”名义,按惯例由直隶总督兼任,管理直隶(今河北)、奉天(今辽宁)、山东三省通商、交涉事务,兼督海防和其他“洋务”。历史上,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达28年,专办清政府外交,兴办北洋海军,经办洋务,权力炙手可热,他的继任者袁世凯也同样,以至于北洋大臣的地位远高于同级的南洋大臣。军阀是指拥兵割据一方的军人或军人集团。北洋军阀就是由袁世凯建立的封建军阀集团。1895年,清政府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归北洋大臣节制。1901年,李鸿章死后,袁世凯继任北洋大臣,所建军队称为北洋军。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就任大总统,进一步培植党羽,扩大势力,形成控制中央和地方政权的军事集团,是为北洋军阀。北洋军阀统治中国,从1912年3月至1928年12月,长达16年之多。关于北洋政府的性质,尤其是它的阶级属性,史学界颇有争议。


北洋军与北伐军

北洋军 清末民初,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建立和掌握的军队,后因分裂而连年混战,在两期北伐战争中被消灭。其创建与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产生与形成阶段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以武卫右军(前身为袁在天津小站编练的新建陆军,见新军)为基础,着手进行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的建设。至1904年,先后编成三镇。1905年2月,袁再次提议统一全国军队番号,将原有常备军各镇一律改称陆军各镇。5月,以北洋常备军、京旗常备军和原武卫右军、自强军一部为基础,在京、津、鲁地区建成北洋六镇。凤山、王英楷、段棋瑞、吴凤岭、吴长纯、王士珍依次任第1镇至第6镇统制,共7万多人。袁还为新军培植骨干兴办各种军事学堂。1902~1906年间,先后设立北洋行营将弁、陆军师范、军医、马医、军械、经理学堂和北洋军官、宪兵、陆军速成学堂及陆军讲武堂、电信号学队等,促进了北洋军的近代化建设。1907年8月,清政府决定仿北洋六镇之制,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限2~5年内完成。同年,袁的亲信徐世昌任东三省总督,率陆军第3镇(该镇约1个混成协兵力,于1905年由保定调驻锦州)及第2、第4、第5、第6镇各一部(约2个混成协)出关,并以此为基础扩建东北新军。至1910年(宣统二年),在奉天(今沈阳)、吉林分别编成陆军第20、第23镇,奉天、黑龙江各1个混成协。从此,北洋军扩大到东三省。慈禧死后,1909年,袁因权重被清廷开缺还乡。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廷陆军部大臣荫昌率北洋军南下镇压起义军,因袁暗中控制而指挥不灵。清廷被迫起用袁为内阁总理大臣。袁凭借控制的北洋军,既要挟革命党,又逼清帝退位,取得了政权。至1911年,全国共编新军14个镇、18个混成协、4个标、1个禁卫军。 发展阶段 1912年北洋政府改北洋军镇、协、标、营为师、旅、团、营,并大肆扩军,增编12个师、16个混成旅。1913年袁为镇压“二次革命”,派4个师、3个旅及武卫军(张勋部)对南方革命党人发动进攻,击败讨袁军,将原驻直、鲁、皖的北洋军势力发展到除滇、黔、桂及边远地区以外的长江以南各省(见讨袁战争)。1912-1914年,北洋军先后在豫、鄂、皖、陕、甘等省镇压了白朗农民起义军(见白朗起义)。1914年袁任命参谋本部次长陈宦为四川军务会办,并令其率北洋军3个混成旅入川。袁利用掌握北洋政府权力,极力扩大北洋军。至1916年初,北洋政府直辖和依附的军队共计33个陆军师、97个混成旅(含部分步、骑兵旅)、33个混成团(含部分独立步、骑兵团),总兵力达120万人,其中一半以上为北洋嫡系部队。随着北洋军实力急剧膨胀,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称帝,激起全国人民强烈反对。蔡锷、唐继尧、李烈钧等高级将领在昆明发起护国战争。前往滇、川、湘、桂镇压护国军的北洋军被击败,袁被迫取消帝制; 分裂与混战阶段 1916年6月袁死后,北洋军阀内部各派乘机发展自己的势力,帝国主义为争夺在华利益也各自寻找代理人,北洋军阀分裂演变为三大派系:日本支持的以时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集团,主要控制皖、陕、鲁、浙、甘、闽等省;英、美支持的以时任副总统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军阀集团,主要控制苏、鄂、湘、直、赣等省;日本支持的以时任奉天督军兼署省长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集团,主要控制东三省。此外,各地方的一些军阀或独立或分别依附于各大派军阀。1917年7月张勋复辟失败后,皖系军阀段祺瑞重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领导粤、滇、桂、黔、湘、川军讨伐段祺瑞。段先后两次派北洋军及湘、粤、闽等省地方军近20万人前往镇压。后由于西南军阀向北洋政府妥协,护法失败。1918年,段棋瑞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名,向日本大量借款购买武器,聘用日籍顾问,成立参战军(后改称西北边防军)。至次年1月,编成3个师4个旅。1920年皖系军队已有11个师、17个混成旅。皖系势力的扩大引起直、奉两系不满,曹锟、张作霖结成反皖同盟。同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直军在奉军支援下击败皖军。皖系西北边防军全部被遣散裁并,在京津地区及豫、鄂、察、陕等省的军队被缴械,只剩淞沪地区和浙、鲁、闽、皖等省的残存部队以及依附于皖系的地方部队。直皖战争后,直系取代皖系控制北洋政府,其军队扩充到18个师、18个混成旅,约20万人,占据北方和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奉系也乘机占领绥远(今并入内蒙古)和京山铁路(北京—山海关)沿线地区,兵力发展到5个师、23个混成旅、3个骑兵旅,20余万人。为争夺北洋政府的控制权,1922年爆发第一次直奉战争,奉系战败后全部撤出关外,积极整军经武,将东三省陆军统一编成3个师、27个旅和5个骑兵旅,建立了海、空军和兵工厂,兵力达17万人。直系亦大肆扩充军队,至1924年夏,陆军达21个师(含2个川军联直师)、17个混成旅共25万人,并企图消灭皖系在浙江省和淞沪地区的军队。9月,发动江浙战争,皖系战败,势力消失。由此引发了第二次直奉战争,直军战败,奉系乘机扩大势力,除东三省外,占据热、直、豫、鲁、苏、皖等省(区)。1925年5月,奉系将各旅改为师,冠以“东北陆军”称号,人数达35万,并控制了北洋政府。10月,直系军阀孙传芳率军对进驻苏、皖的奉军进行反击,奉军被迫撤回北方。此时,北洋军各派兵力及势力范围是:除张作霖的奉军外,直系军阀吴佩孚有6个师、4个混成旅以及河南保卫军16个军,共计20万人,以鄂、豫和京汉铁路(北京—汉口)沿线为基地;以孙传芳为首在直系中独树一帜的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共计20个师、24个旅(含混成旅),约20万人;还有以奉系军阀张宗昌为首的直鲁联军,共计34个军,约20万人。 覆灭阶段 1926年7月,国共合作进行的北伐战争开始。在国民革命军与国民军联军南北进攻下,至11月吴佩孚军大部被歼,五省联军在赣、闽等省战败。为挽回败局,直奉两系再度联合,12月在天津成立安国军,以抗击北伐军。在北伐军打击下,至次年3月五省联军大部被歼,6月奉军由郑州、开封败退冀、鲁。1928年4月南京国民党政府进行第二期北伐,直鲁联军由济南溃退滦河东岸,一部被南京政府白崇禧部歼灭,一部被张学良部缴械。五省联军残部被南京政府收编。奉军败退关外,张作霖被日军炸死。12月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奉军改为东北军。至此,北洋军的历史结束。 北伐军: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一部和第四军叶挺独立团等作为先头部队,先行出兵湖南,援助正被吴佩孚部击败而退守湘南衡阳的第八军唐生智部。7月1日,广东国民政府发出《北伐宣言》,7月9日国民革命军的8个军约10万人,兵分三路,从广东正式出师北伐。共产党员李富春、朱克靖、廖乾吾、林伯渠分别担任二、三、四、六军的党代表。参加北伐军各级负责工作的共产党员还有陈毅、陈赓、蒋先云、张际春、包惠僧、叶挺、周士第等。7月12日至18日,共产党为了讨论党在北伐战争中的方针政策问题,在上海召开了四届中央第三次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第五次对于时局的主张》,号召全国民众积极推动和响应北伐,迅速扩大民众运动,巩固革命的联合战线,推翻国内军阀与打倒帝国主义。北伐战争打击的对象是占据中国广大地区、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张作霖和孙传芳。在西路主攻方向上,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七军主力同第八军会合后,在7月11日胜利进入长沙;8月22日,占领岳州;随后又攻克汀泗桥、贺胜桥,击溃吴佩孚的主力,直指武汉;9月6日、7日第八军主力占领了汉阳、汉口;10月10日,第四军主力和第八军一部攻克已被围困月余的武昌。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叶挺独立团在湖南和湖北战场一些关键性的战役,如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战役中英勇搏杀,建立了重大功勋,因此,独立团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被誉为“铁军”。北伐军中路部队进展缓慢,蒋介石的嫡系一军一师在南昌附近屡遭挫折,溃不成军,不得不向武汉求援。第四军、第七军先后转入江西,于11月初在南浔铁路一带发动猛烈进攻,终于歼灭孙传芳部主力,占领九江、南昌。在东路福建战场,原来留驻粤闽边境的第一军两个师也乘势向福建发动进攻,于12月中旬进占福州。在北伐军攻占汉阳、汉口的同时,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也在苏联顾问团和共产党员刘伯坚、邓小平等的帮助下,于1926年9月17日在五原誓师,绕道甘肃东进,参加北伐。北伐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打垮了吴佩孚,消灭了孙传芳主力,进占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部分地区,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由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以两湖为中心的全国工农运动亦迅猛发展,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争。北伐战争还得到苏联政府的援助,苏联政府不仅以大批武器弹药、军需物资装备北伐军,还派遣了大批军事干部担任顾问,参加作战指挥。求采纳


清朝为什么指挥不动北洋新军

北洋新军是国家军队,不是袁世凯的私人武装,清政府能指挥动北洋新军。庚子事件让清政府权威大降,而在太平天国运动后处于半独立状态的南方督抚势力进一步巩固了独立地位。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的胜利,是近代以来黄种人首次在决定性战争中击败白种人,这对china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民气为之一振,君主立宪的呼声日渐高涨,在此背景下,1906年清政府废除了施行一千多年的科举制,科举制的过早废除一方面切断了清帝与士绅的利益纽带,一方面也断绝了士绅参与政治的门路,士绅中的立宪派开始向清政府施压,要求尽快开国会,定宪法,南方督抚势力趁机掺杂其中,向清政府索要更大权力,企图把清政府变成傀儡政府。慈禧在世时,凭借高超的政治手腕和威望,还能压制督抚势力,但是她死后,能掌控局势的只剩下袁世凯和张之洞(死于1909年)。摄政王载沣自初入政坛始,就与袁世凯不睦,1905年,在军机处一次讨论君主立宪改革的会议上,载沣就与袁世凯发生过冲突,载沣怒而拔枪企图轰毙袁世凯,幸亏府中长史及时夺过手枪才避免酿成大祸。溥仪即位后,载沣与袁世凯又因为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问题多次发生争吵,载沣怒而罢黜袁世凯。1909年张之洞死后,清政府内已没有能掌控局势的人物,1910-1911年,南方督抚势力联合立宪派趁机连续发起三次立宪请愿运动,虽然清政府在压力下推出了皇族内阁,但这远远不能满足立宪派的期望,愤怒的立宪派士绅在辛亥爆发后,迅速投入革命党阵营,与督抚势力一起策动了南方十余省的独立。《辛丑条约》赔款加利息共计9亿多两白银,让清政府背上沉重的外债包袱,列强为保证赔款,控制了清政府最重要的税收来源海关,随后清政府推行新政,各项支出猛增,到辛亥革命爆发时,国库空虚。英法美的俄日等列强在辛亥问题上存在分歧,美德两个后起之秀,由于在东亚力量处于劣势,因此反对列强趁机瓜分china,英法注重经济利益,也不太倾向于瓜分,日俄两国在瓜分问题上最为积极。最后列强达成协议,以中国内乱为由,截流海关税收,让清政府与革命党都没有财力采取军事行动,如果南北能达成和解就维持现状,如果南北互不妥协坚持打下去,就等双方耗尽最后力量再瓜分china。北洋新军没有在辛亥中没有发挥重要作用是因为没有钱支付军饷,因为新军装备的枪支弹药都是在外国进口,没钱根本不可能把战争持续下去,而非清政府不能指挥北洋新军。当时列强在满洲、蒙古、藏地煽动分离运动,国家面临被瓜分的危机,南北再对峙下去,只能同归于尽,在这种情况下,南北达成妥协,北方同意清帝退位,南方同意袁世凯担任总统。民国成立后,北洋新军又成为民国的国家军队。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实际是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要合在一起看待,二次革命实际上是南北争端的继续,辛亥时南方督抚势力为了装饰门面。获得列强的支持,所以推举孙作总统,但在南北和解后,丧失利用价值的孙迅速被抛弃。孙的力量虽然在辛亥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依然弱小,民国后越来越被边缘化,宋教仁遇刺后,孙借此事发起二次革命,实际是放手一搏,但由于得不到督抚势力和列强的支持,很快失败。辛亥虽然推翻了清朝,但是载沣面临的难题留给了袁世凯,南方督抚势力在扳倒清帝这个障碍后,开始向袁世凯索要权利,袁世凯最后不得不回到了复辟帝制的老路,他高估了自己的力量,错误地以为自己做了皇帝,就不会再有人觊觎最高权力,人们可以各司其职,恢复政局的稳定。袁世凯称帝遭到了全国各阶层的反对,段祺瑞、冯国璋等北洋大将也反对袁世凯称帝,给了袁致命一击。袁世凯称帝造成全国范围内的四分五裂,中央与南方督抚势力的矛盾被军阀混战取代,北洋军也沦为军阀混战的工具。
北洋政府的北洋一名并非完全来自于袁世凯的北洋系,北洋是晚清时期对淮河以北的华北、东北地区的统称,这里在辛亥时依然忠于清政府,以这些地区的清朝残余势力组成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袁世凯的北洋系是这个政府的核心。袁世凯是当时最有能力掌控局势的人,所以被统治集团推举为最高领导人,而非部下对他的死忠,当他称帝的做法违背统治集团的利益时,就迅速被抛弃。北洋一般认为有三大系:直、皖、奉,奉系主要将领多是土匪出身,后被清政府招安成为国家军队,这与直皖两系出自小站练兵完全不同,民国之前与袁世凯也没有什么交集,如果简单把北洋政府等同于袁世凯的北洋系,把北洋军等同于袁世凯的私人军队,就解释不了奉系的问题了。


清政府为何指挥不动自己重金组建的北洋军?

众说周知,北洋新军是清政府被打醒后想要组建的一支新的武装力量,但花费重金组建的部队却最终了袁世凯的私兵,自己却几乎难以调动,这就让清政府吃了个哑巴亏。(一)北洋军清政府在庚子事变后,越发觉得自己的武装力量不够是导致自己失败的主要原因,于是乎下定决心,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想要打造一支新式的武装力量。1901年的时候,清廷下令将全国原有的制兵防勇严行裁汰,重新招募训练常备、续备、巡警等军,一律操习新式武器,同时还将科举考试废除,在各省开设武备学堂。等到袁世凯上任会后,便上奏从善后赈灾款中调拨100万两白银,在直隶招募新兵6000人,并将其汇集在保定进行训练,号称“新练军”。 之后袁世凯又将新练军改编为北洋常备军左镇,同时又将直隶旧军一部进行改编,作为成立右镇军的基础。1904年的时候,日俄战争爆发,袁世凯借此机会,将右镇添募成立,不久后又将左右两镇改为北洋常备军第一和第二镇。 到了1905年的时候,北洋常备军又陆续扩充到五镇。随后,袁世凯又将这五镇分别改为陆军第二、四、三、六、五镇,皆归袁世凯训练指挥。而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北洋六镇”,共计约有7万余人,袁世凯也因此一跃成为举足轻重的政治、军事强人。(二)袁世凯那么,这支由清政府倾斜资源打造的精锐部队,是怎么一步步变成了袁世凯的私人武装力量的呢?实际上,从一开始,在李鸿章去世后,袁世凯署理北洋大臣兼任直隶总督。在袁世凯的重金笼络之下,奕劻便成为了袁世凯在朝中的有力靠山。而无论是办洋务、练兵、实业还是其他事情,但凡遇事必先和袁世凯商量。所以,清廷所实行的新政,实际上一直都是在袁世凯的主导下进行的。 再说这支北洋新军,北洋六镇新军,其中属第二、三、四、六镇的官兵与袁世凯关系最近。第五镇当时在山东,受北洋大臣和山东巡抚节制;第一镇则主要以骑兵为主,是清廷最为倚重的一支新军。但是这两镇的军官都是袁世凯举荐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归袁世凯所节制,袁世凯非常注意系统化地培养军官,其中在小站训练新建陆军的很多将领都是来自北洋武备学堂的毕业生。 这些北洋新军的各级军官,被袁世凯委以重任,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负,自然会效忠于袁世凯。所以,从组建北洋新军这件事一开始,袁世凯就存了自己的小心思,不仅在此事由自己一力主导,而且还笼络人心,将这支名义上属于清政府的部队,暗自打造成了自己的私人武装力量,以至于后来就连清政府也明白,自己此举完全是为别人做了嫁衣。

辛亥革命时清朝为什么一定要用北洋军,清朝没有军队了吗?

是的。
清朝前中期的主力,是二十多万的八旗军,还有六十万左右的绿营军。
其中,八旗军待遇很好很好。在前期,战力也很强。
但是,到了后期,这两支军队,基本上都瓦解了,毫无战役。所谓的八旗铁骑,大部分连马都不会骑。
在太平天国时期,绝大部分的八旗军和绿莹,都不堪一击。由此,诞生了:练军。
练军,就是地方人士,通过各种手段,组建的民团性质的人马。其中,最强壮的有淮军,湘军,楚军等等。而就是这些练军,消灭了太平天国。
湘军渐渐瓦解,淮军一度是整个清朝最精锐的人马。可惜,甲午战争,这最后可以使用的淮军,也被打得七零八落。由此,清朝认识到,必须学习西方,建立新军。
由此,北方的淮军残部,成为了北洋六镇。而在南方各省,也组建了几支新军,比如云南新军等等。但是,其中,以北洋六镇,装备最好,战力最强!
而辛亥的时候,南方已经反了,所以,唯一的战力,只有北洋军。偏偏,北洋军,只听袁世凯的······
清末,虽然号称还有百万大军,尤其是20多万的八旗,每天消耗两千多万白银。但实际上,这些人马,只存在在纸面上:毫无战力。


辛亥革命时清政府为什么一定要用北洋军,当时北洋军有

当时最有力量,装备最好,军事素质最好的就是北洋军。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后,淮军彻底衰落,练新军,已经是清廷的重要主张。
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北方,练出了六个镇的新军,就是北洋新军了。北洋新军不只在北方称雄,在南方,也只有南直隶的新军和云南新军能够相比。其他的新军,比如武汉新军,不管是军事素质还是装备,都差很多。
所以,面对南方半壁江山动摇,最有用的,就是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其他的旧式军队,比如巡防营等等,根本战斗力不足。而所谓的八旗军、蒙古骑兵,更是只存在在纸面上。
禁卫军也只有一万人,而且,其中还有很多的汉人士兵。
所以,辛亥之后,北洋军成为了关键,而掌握北洋军的袁世凯,也成为最后的赢家。


袁世凯死后,加剧了北洋军阀的分裂,为什么无人接替他的位置?

袁世凯死后,加剧了北洋军阀的分裂,为什么无人接替他的位置?当然有人接替他的位置,只是没有人能够控制住局面!袁世凯后期倒行逆施导致政局混乱做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不该死的恶人,袁世凯的身亡加快军阀混战的产生。实际上,便是袁世凯没死,也慢慢难以控制愈来愈错综复杂的局面。在袁世凯执政后期,对于共和体系和君王体系,袁世凯产生了迟疑,综合性各种各样考虑,袁世凯觉得,假如自身修复封建王朝,则可确保袁氏永远荣华富贵,假如再次共和得话,袁家的后代将不在享有富贵荣华。这也是袁世凯修复封建王朝最主要的要素,袁世凯的一生都是在追求完美一个“私”字,起先将北洋新军变为自己的私军,后是想将全部民国政府变为自己的家天底下,结论遭到了包含段祺瑞以内的众多人抵制,最终袁世凯只有撤销封建王朝,挑选南方革命军和北洋军阀都较为保持中立的黎元洪。袁世凯死后,加剧了北洋军阀的分裂可是黎元洪称帝后,根本无法搞定全部北洋政府部门与南方地区革命派的关联,特别是皖系的段祺瑞作为在袁世凯后期早已能够伯仲之间的存有,因此,当袁世凯选择了黎元洪后,全部北洋军阀是不服气的。之后段祺瑞挤兑走黎元洪后,皖系核心北洋军阀,在看待南方地区难题上,段祺瑞和徐树铮采用战斗力统一南方地区的现行政策。可是,段祺瑞能够在北洋政府部门有着主导权,关键或是靠政冶知名度,北洋军阀真真正正的队伍都把握在直系手上(袁世凯就归属于北直隶,全部北洋军阀,其实也就相当于北直隶军伐),段祺瑞不心疼死在南争战场上的战士,可是直系心痛啊,部队全是直系的。因此,皖系和直系的分歧越来越大,在此与此同时在东北的奉系军阀逐渐兴起,可以这么说,北洋军阀分裂成用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以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北洋军阀的组织裂变性北洋军阀往往分裂,实际上和段祺瑞和徐树铮也有关,那时候段祺瑞为了能南争,笼络直系的曹锟、吴佩孚,为了能使冯国璋就范,还笼络奉军进京,结论形势愈来愈繁杂,直系在冯国璋死后,曹锟和吴佩孚启动直皖对决,造成皖系下野。但是直系却再次发生裂变,发生例如冯玉祥、孙传芳等部,因为不满意直系的执政,奉系根据2次直奉战争打入关内,可是奉系又衍化出张宗昌、林景林为首的北直隶同盟军,真的是,不仅未能统一,反倒北洋军阀越打越大。北洋完毕的时,像孙殿英、石友三这种名不副实的角色都变成军伐了。

袁世凯为何能让“北洋军死心塌地效忠他一个人,从而架空清政府”

为什么在清廷解除袁世凯职务之后,北洋军依然受袁世凯指挥,或者说是怎么样情况出现了军人只知其将不知国家的情况?

袁世凯曾说:“练兵事看似复杂,其实简单,主要是练成‘绝对服从命令’。我们一手拿着官和钱,一手拿着刀,服从就有官和钱,不从就吃刀。”’




袁世凯能够让军队效忠他一个人,很多人都认为主要原因有3个:

第一,把军饷发放到每一个士兵手里。

第二,招收新兵,采用新式方法训练新兵。

第三,把亲信安排到军中重要职位。通过这些方法牢牢掌控了北洋新军,从而架空了清政府。

但是后来袁世凯称帝,北洋将领为何率先群起反对袁世凯称帝?

《长恨歌》记安史之乱的时候“六军不发无奈何”,“六军”是朝廷禁军,绝对没有不服从李隆基的道理,但事实呢?清末的北洋军,某种程度上就是玄宗时期“六军”的翻版。

袁世凯并不是在溥仪登基之后才受打压,早在慈禧还活着的时候他就已经是满清帝国的大患,所以本来归他统领的北洋六镇也不断被权力分化。

袁世凯肯定不甘心自己带出来的兵这么轻易就被“收归国有”,所以明里暗里用了不少手段想要夺回军权——但他要搞清楚,当初他之所以能去小站练兵是因为讨好了慈禧的宠臣荣禄,北洋六镇是他养肥的没错,但并不像湘军那样,打一开始就是曾国藩的私人武装,清廷从他手里拿回北洋军在道义上讲并无不妥。




朝廷既然能收回北洋军,为什么他们号令不动北洋军,非要低三下四地求当时已经被开除出队伍的袁世凯再度出山?不是因为北洋军只听命于袁世凯,是因为北洋军知道鞑子已经玩不下去了,即便清廷曾经把军权收回,交由掌管的吴禄贞之流也照样是“吃里扒外”的反清一派,还指望他们能使唤得动谁?所以后期袁世凯向革命党“抛媚眼儿”是完全可以预知的,他要是真的带兵剿杀革命党,第一个给北洋军送人头的就是他自己了。

北洋军服从袁世凯、不服从清廷,为的是此后清廷倒塌、共和建立,作为开国军队,他们是能给自己争取到相对独立的权力场域的,所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内部将领冯国璋、段祺瑞才有可能竞逐大总统之位。如此巨大的“权力场域”,才是袁世凯能撬得动不属于他的北洋军的原因。




北洋军服从的从来都不是袁世凯,服从的是不可估量的政治前程。反之,如果袁世凯只是把北洋军当成是皇帝梦的垫脚石,北洋军为什么不直接听命于爱新觉罗呢?反正都是给人当鹰犬、作嫁衣,效忠清廷起码还能搏个“忠君”之名。袁世凯称帝以后,原本“只听命于他”的各路军阀立刻揭竿,这就足以支撑前文的观点——军队在1911年唯袁世凯马首是瞻,是认为袁世凯能够言之有信、建立共和。

袁世凯称帝,剥夺的是北洋军其它将领的政治前程,他们自然不再与之合作。


李鸿章是如何创办北洋海军的?

略悉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李鸿章是晚清时期显赫一时的一位军政重臣。李鸿章的一生,与中国近代史上的诸多军国大事结有不解之缘;那么,李鸿章与曾经威震东亚的北洋海军及一个世纪前的甲午海战,又有一番怎样的联系呢?! 近代中国海军海防事业的积极倡导者 1840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42年8月29日,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在英国侵略军的舰炮威逼下,接受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由此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清朝军队在鸦片战争中的屡次残败和《南京条约》的严酷现实,促使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有识之士睁开双眼,观察迅猛发展的外部世界。抗英名臣林则徐和思想家魏源大胆发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时代呐喊,要学习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等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抵御外来侵略,并初次提出了创建近代海军的草案。但昏庸的清朝政府并没有立即着手兴办近代海军海防大业。 1856至1860年,英法两国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的海军舰队在中国万里海疆如入无人之境,又一次迫使清政府接受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清政府在又一次的“创巨痛深”的情形下,开始着手兴办近代海军海防,但很快就因受到挫折而止步不前。 1874年,日本寻找借口出兵侵犯台湾。此事虽以和议告终而未开启更大战端,却在中国朝野上下引起更强烈的震动:“夫日本东洋一小国耳”,“现在日本之寻衅生番,其患之已见者也。以一小国之不驯,而备御已苦无策,西洋各国之观变而动,患之濒见而未见者也”。由此,在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海防大讨论”。 此时身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的李鸿章呈交了洋洋万言的《筹议海防折》,急切陈述了海军海防大业的重要战略意义,要求大举兴办近代化的海军海防。 李鸿章首先分析了中国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严酷对外形势:“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客主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万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李鸿章还痛切指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是在于国家之实力:“洋人论势不论理,彼以兵势相压,我弟欲以笔舌胜之,此必不得之数也”。他又亟切诚恳地指出历史时机的紧迫性——“正值海防吃紧之际,不特为外人所窃笑,且机会一失,中国永无购铁甲之日,即永无自强日!” 李鸿章在“海防大讨论”及其后来的多次场合竭力倡言海军海防,无疑顺应了当时历史的时代潮流,为近代中国海军海防建设大业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他也因此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倡办海军海防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北洋海军的缔造者和直接统帅 在以李鸿章为杰出代表的务实派高级官员们的努力倡导下,清朝政府开始较为认真地筹划并采取了兴办海军海防的一些实际步骤。但就在清政府对刚刚建成的福建、北洋、南洋和广东四支小规模的海军舰队感到欣慰之际,法国侵华远征舰队于1884年8月中法战争的马尾海战中,竟然全歼了最早组建的整个福建海军。鲜血染红的闽江水使清朝最高统治者认识到:即使拥有了近代化的海军舰队,但若力量不强,则依然不足以胜任海上战争和海疆防务。 中法战争刚一结束,光绪皇帝就郑重发布了大力扩充海军的上谕:“自海上有事以来,法国恃其船坚炮利,横行无忌。我之筹划备御,亦尝开立船厂,创立水师。而造船不坚,制器不备,选将不精,筹费不广。上年法人寻衅,迭次开仗,陆路各军屡获大胜,尚能张我军威;如果水师得力,互相援应,何至处处牵制。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 随即,血气方刚的光绪皇帝下谕设立了总理海军事务衙门(简称海军衙门),海军由此成为国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正式经制军种;近代中国的海军海防事业开始步入最佳的发展时期。光绪皇帝的生身父亲奕譞亲自出任总理海军大臣;而一直力主大举兴办海军的李鸿章出任会办海军大臣,具体掌管全国海军海防建设大业之权柄。 于是,年富力强且比较了解西方情况的李鸿章如鱼得水,立即埋头致力于海军海防建设的庞大系统工程,使中国的海军海防事业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有了飞速的发展。由于身兼直隶总督与北洋大臣,李鸿章得以近水楼台,向朝廷讨得了优先创办北洋海军海防的权利。1888年10月,在李鸿章的苦心营办下,海军衙门上奏慈禧太后并获准颁行《北洋海军章程》,标志着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这是近代中国海军海防事业发展的辉煌顶点。由于北洋海军的庞大阵容,中国海军作战舰艇的总吨位达到4万多吨,一度跃居海军世界大国的行列,在亚洲地区则是首屈一指。


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是慈禧造成的?

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主要原因是李鸿章的避战政策。黄海海战后,清军主帅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日军由此夺得黄海制海权,1895年,日军陆海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所以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最主要原因是李鸿章的避战政策。其根本原因还是清政府腐败不堪、国力衰弱,无法与日军对抗被动挨打造成的局面。

北洋军是清朝的王牌部队,为何慈禧却指挥不动它?

因为北洋军队已经变成了袁世凯的私人部队了,慈禧根本就指挥不动。袁世凯原先只是荣禄手下一个小官,但是在戊戌变法之后,由于袁世凯差点死在慈禧太后的手中,所以从那以后袁世凯就意识到了权力的重要性,要保住自己的性命,手中必须要有权力,所以袁世凯的野心就被壮大了,他一步一步的往上爬,不断地拉拢人脉,到最后称为了北洋军队地领头。在庚子事变之后,清政府终于意识到了一支强有力地军队地重要性,所以便要建立一支精锐地队伍。在举行新政地时候,庆亲王奕劻主政中枢,那时慈禧太后特别地信任他,但是他这个人只会嘴巴上的功夫,根本就没有什么能力。后来李鸿章去世之后,袁世凯便当上了北洋军的直隶总督,袁世凯见奕劻在朝中很有权力,便主动的拉拢他,使奕劻称为自己的靠山。于是奕劻不论是洋务、实业还是练兵等方面的事情,都会直接与袁世凯商量,慢慢的新政的推行者便变成了袁世凯。而后来袁世凯全权掌管着北洋军,虽然当时清朝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政,还派了奕劻与袁世凯一起管理军队,但是清朝却不知道奕劻本来就是听袁世凯的,所以北洋军就变成了袁世凯的了。而北洋军中的将领也是袁世凯一人挑选出来的,而这些将领因为袁世凯的提拔,自然都会听他的话。袁世凯在训练新兵的时候,还会挑选一些资质比较好的人来当头,而这些人的家庭都会受到比较好的照顾,就这样,袁世凯在北洋军中不断的安插自己的人。到了最后,整个北洋军都是袁世凯的人,所以即使清朝想要架空袁世凯也不行,因为北洋军只听袁世凯的指挥。

北洋军是清朝的王牌军队,为何慈禧却指挥不动它呢?

在当时,清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而北洋军因为大量募集士兵,北洋军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了。自古都有王朝更替的道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弱肉强食,能者居之,北洋军已经不再满足于听从清朝慈禧太后的吩咐了,所以就算北洋军是清朝的王牌军队,慈禧太后也指挥不动他了。当时的清朝由于实行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导致清朝与世界各地的距离里越来越长了。等到了溥仪继位时,清朝的大权完全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而慈禧太后不来就不会管理朝政。那时的清朝内部政治腐败,各官员之间同流合污,压榨百姓,从而导致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相反地,列国侵略者在不断地发展军事,日复一日地列国们开始制造大炮和洋枪,他们拥有了比清朝更强大的军事实力。当列强们的军事实力在增加后,他们不再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领地,他们也渴望得到清朝这块肥肉。随着列强的入侵,慈禧太后管理清朝的真正实力也暴露了出来。因为慈禧太后的战略失误从而导致中国的领地丧失,主权也不再完整,所以北洋军也不愿意听慈禧太后的指挥。随着清朝一步步地才遭攻陷,北洋军开始自立为王攻打入侵者,而清朝的当政者慈禧太后却一直采取让步的政策,导致清朝当时陷入非常糟糕的局面。这也是北洋军不愿意听从慈禧太后的吩咐。当时的慈禧太后完全没有能力带领清朝走出这场困境,而只会让清朝和百姓们陷入战争的风波。北洋军一看到慈禧太后管理下的王朝是这样的,北洋军想为了这样的当权者去奉献自己的生命,还不如自己一个个地去攻打侵略者来的实在。

上一篇:北京属于哪个省

下一篇:变身偶像公主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