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旅居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居客家四州之首,因而被称为客家侨都。[1]
华侨历史惠州人移居海外,始于唐代,盛于清末。
通商贸易或垦殖滞留海外
据《南洋华侨通史》载,唐代初年有循州归善人居住在东南亚。循州人乘坐大海船,往南洋各地进行海上贸易,主要滞留聚居在交通、贸易较发达的港口,有的从事造船业,大都与当地居民通婚、融合。1567~1644年(明隆庆元年~崇祯十七年),海上贸易迅速发展,出海商人“十倍于昔”。有一部分人开采锡矿和开荒垦殖。至18世纪末,马六甲的惠州人约有3000人,在那里建造中国式平房,集中居住,初步形成华侨社会。1628~1740年(明崇祯元年~清乾隆五年),惠州府有10万多人冒险渡海,有的到爪哇岛,在茅寮四周围以坚固的寨棚,形成特殊的区域,开荒种植甘蔗;有的到巴达维亚,搭建临时窝棚,结伙而居,开辟农园,种植水稻、烟草、橡胶、甘蔗等,还开设糖厂和从事采矿。
避战乱移居海外
宋末,元兵大举南下,大批逃难者与“诸文武臣流离海外”,在南洋各地定居,成家立业。
被招募当劳工
1571年(明隆庆五年),西班牙人在菲律宾马尼拉建立殖民统治政权,当地农业生产和马尼拉的建设需要大量劳工。广东那些灵巧木工、泥工、石工、铁工和有农业生产技术的农民,正合西班牙人的需要。西班牙人于1585年(明万历十三年)和1590年(明万历十八年)两次来粤招工,归善县的各行工匠和破产农民250人被招至菲律宾。1854~1855年(清咸丰四~五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来广东沿海一带招工,归善县有2000多人被招募为劳工。1863年(清同治二年),美国开始建筑中央太平洋铁路,在惠州府招募劳工5万多人。
逃荒谋生
1742年(清乾隆七年),惠州大旱,近万人逃荒到菲律宾谋生。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惠州又大旱,斗米百钱,惠州府有2000多人逃荒到暹罗(泰国)曼谷谋生。1795年(清乾隆六十年),归善县发生大饥荒,破产农民、渔民纷纷逃到南洋各地谋生。1819年(清嘉庆二十四年),归善县遭受大水灾,沿海农、渔民远渡南洋谋生者数以万计。1923年(民国12年),军阀陈炯明盘踞东江地区,因战争破坏,加上连年水旱灾,很多破产农民流落异国他乡,仅惠阳县就有500多农民和城镇贫民去马来亚的霹雳、雪兰莪、森美兰锡矿当劳工。1922~1925年(民国11~14年),惠阳县有1万多农民逃荒到泰国做苦工。
反清起义失败逃亡海外
1854年(清咸丰四年)翟火姑在惠州起义失败后,数千名参加过起义的三合会会员和受株连的群众,为逃避迫害从香港、澳门转赴南洋各地谋生。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10月,惠州籍华侨郑士良受孙中山委派,在惠阳三洲田(今属深圳市)发动武装起义失败后,大批起义人员逃往香港、澳门及南洋各地避难。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6月,邓子瑜、陈纯等受孙中山委派在惠州七女湖组织武装起义,失败后,陈纯率部分起义人员去了南洋各地。
大革命受挫被迫出洋
1927年(民国16年)大革命受挫,国民党军对苏区进行清剿,惠阳县的何友逖、叶文匡、朱曼平、钟仕开、黄星南、吴镇波、黄卓如等革命志士和大批民众,出走港澳和海外,并继续从事革命活动。惠阳高潭苏区农民到泰国、马来亚从事割胶、开矿者达1000多人。
1800~1925年(清嘉庆五年至民国14年),原惠州府属10县出国者逾50万人。
出国会亲与谋生
抗日战争期间,华南沦陷,出海外谋生受阻。日军入侵东南亚,华侨与祖国联系一度中断。直到抗日战争结束,才恢复正常往来。当时,民国政府设立东江护侨事务所,负责接待侨胞出入境,协助解决旅途住宿等事宜。这时,惠州又有一小部分人随侨胞出国会亲或谋生。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的前夕。
继承财产、亲属团聚、婚姻、留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侨居国政策法令的变化,许多华侨为谋求长期生存和发展,自愿加入或由当地法律规定取得所在国国籍,成为外籍华人。50年代后,由于东南亚及其它一些国家采取排华政策,迫害、驱赶华侨,一部分华侨因受迫害而回国定居,也有不少华侨从东南亚各国转移到南美洲、北美洲、澳洲、欧洲各国定居。近几十年,香港、澳门同胞移居澳洲、北美、西欧者为数不少。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侨乡人民或出于继承财产、亲属团聚、婚姻关系和出国留学等原因,移居海外的人数逐年增加。80年代,加入所在国国籍的华人,约占原华侨总数的百分之八九十。1979~2000年,惠州市境出国新移民3412人。
华侨分布惠州籍华侨华人遍布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聚居于东南亚地区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缅甸、越南、柬埔寨、巴基斯坦以及东亚的日本,南、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拿马、古巴、哥伦比亚、苏里南、圭亚那,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侵占东南亚各国,东南亚的华侨华人为逃避战乱而逐步向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转移。50年代开始,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等国当局相继掀起排华浪潮后,这些国家的华侨华人先后回国或迁移至欧、美各国,因而欧、美国家的惠州籍华侨华人便逐步增加。惠州籍华侨华人居住较多的国家分述如下。
马来西亚
唐代,随着中国的强盛和造船技术的进步,到马来亚去的中国人很多。18世纪英国人占领马六甲之后,发现侨居于当地的华人勤劳且善经营又有一定技术,意识到要开发马来亚的自然资源,非依靠华侨不可。于是,英国殖民当局便实行开明政策,广泛招徕华工,华侨乃逐渐增多。1825年(清道光五年)马六甲仅有华商1000多人,到1853年(清咸丰三年)增到10608人,其中惠州府属客家人3500多人。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英国人莱特占领槟城之后,马来亚各地沦为英国殖民地。英国殖民当局为开发当地丰富的天然资源,鼓励外国劳工迁入,使华侨华人骤增。据1980年调查,华侨华人在马来西亚占人口总数的33.8%,在沙劳越占29.5%。据雪兰莪惠州会馆记载,当时“有旅居海外的惠属17万余侨胞”。
新加坡
新加坡初为荒岛,1819年被英国殖民地官员莱佛士占领时,仅有马来人和中国渔民150人。莱佛士将其辟为自由港,大量招徕华工开发。起初,华侨大多从南洋各地移居此地,1821年(清道光元年)起直接从中国移民。新加坡建有一条华人街道—唐人街,惠阳籍侨胞温观顺、蒋文瑞等在那里设立“惠州公司”(新加坡惠州会馆前身)。据2000年统计,在新加坡的华侨华人有196.42万人,占新加坡总人口的76.32%,其中惠州籍华侨华人有7841人。
印度尼西亚
明代郑和“七下西洋”,苏门答腊与爪哇岛为其必经之地,郑和大军中有不少士卒、水手在巡行各地时便定居下来。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印尼成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人发现业已居住在岛上的华侨刻苦耐劳,善经营,认为可利用华侨从事开发,便采取强制方法,将中国航行至爪哇的5艘商船约千余人强迫从事垦殖、建筑与商务。荷兰人还派船在中国沿海一带游弋,以海盗方式强行绑架中国船上壮丁,运抵爪哇,又以诱骗方式招雇中国劳工。1860年(清咸丰十年)荷兰人诱骗到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和爪哇岛的惠阳籍劳工就有1000人之多。
印度尼西亚独立后,实行强制各族同化政策,掀起排华浪潮。1965年再次发生排华事件。惠州籍华侨稍有资产者都受挫折,处境艰难,被迫迁移。1967年印度尼西亚与中国断绝外交关系后,华侨回国探亲及书信来往都受到严格限制。直至1990年8月印度尼西亚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后,华侨华人与祖国、家乡来往才逐渐增加。据2000年统计,侨居印度尼西亚的惠州籍华侨华人约有14502人,主要聚居于雅加达、泗水、爪哇和苏门答腊等地。
泰国
泰国旧称“暹罗”。中国人移居泰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惠州人移居暹罗始于元朝初年,而盛于清朝。据清光绪《惠州府志》记载,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夏,惠州府大旱,造成大饥荒,有2000多人秘密逃荒渡海往暹罗曼谷。1857年(清咸丰七年)春夏间,归善县大饥荒,斗米千钱,途多饿殍。有2000多人逃荒漂洋过海,流寓暹罗湄南河流域垦殖。归善人翁式亮、邓汉封、陈伯贞、陈鼎刚等就是这一时期迁移到暹罗,分别居住在曼谷、呵叻、合艾、叶吁隆、彭蒋洛、宋长府、勿洞、南邦、清迈、罗勇、咯坤、乌汶等地。进入20世纪,移居泰国的惠州人越来越多。据2000年统计,惠州籍的泰国华侨华人有18746人,大部分居住在曼谷、昔罗、合艾、灵兰、同伦、呵叻等地。
海外社团惠州籍华侨在海外为了生存发展,按地域、方言、姓氏、行业等组织各种社团,以团结身处异地乡亲,发扬中华文化传统,为海外乡亲谋福利,促进海外华人社会发展。惠州籍华侨华人社团遍及世界各侨居地,计有同乡团体、同业团体、同方言(客属)团体、同宗团体等4种类型。旧时海外各国各地区的惠州社团、惠州会馆、同乡团体组织均视惠阳话为惠州府乡音代表,并以惠阳话作为同乡之间的通用语联系乡情。
(一)东南亚惠州籍华侨社团
马六甲惠州会馆、新加坡惠州会馆、槟城惠州会馆、雪兰莪惠州会馆、森美兰惠州会馆、太平惠州会馆、万里望惠州会馆、霹雳惠州会馆、东甲惠州公会、柔佛州惠州会馆、雅加达惠州会馆、古来惠州会馆、马来西亚惠州属团体总会、美罗惠州会馆、吉隆坡沙叻秀惠州会馆、雪隆客家总会、南洋客属总会、印尼勿里洞惠州会馆等
(二)欧美惠州籍华侨社团
苏里南广义堂、纽约惠州工商会、苏里南中华会馆、旧金山客属惠州会馆、英国惠东宝同乡会、加拿大安省惠东宝会馆等
华侨贡献对侨居地的贡献一、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二、与当地人民共同抗击外来侵略
对祖国的贡献一、支援民族民主革命
二、支援经济建设
三、兴办公益事业
侨务机构1939年(民国28年)10月,广东省政府在河源设立东江护侨事务所,负责接待侨胞出入境及代雇舟车夫役、解决途中住宿等事宜。下有8个护侨站,分别在沙鱼涌、淡水、惠州、老隆、兴宁、梅县、松口、水口等地,另设护侨警队1个中队、170人,分驻各站。1941年12月~1942年2月,日军侵占香港以及马来亚、新加坡后,东江侨务工作暂停活动。1946年1月~1949年9月,惠阳县设侨务局,专门负责接收美国、东南亚各国华侨和港澳同胞赠送给惠阳县灾民的救济款、物转发给灾民,曾在惠州城中山纪念堂、惠安医院、若瑟医院和惠阳淡水镇设“施粥站”、“施牛奶站”,以救济灾民。
新中国成立后,惠州建立了侨务行政机构及其它各种组织,全面开展侨务工作。1951年5月成立东江专署民政科侨务股。1956年成立惠阳专区侨务局,1958年并入惠阳专区民政处,设侨务科,陈惠才先后任局长、科长。1963年恢复惠阳专区侨务局。1971年成立惠阳地区革委会办事组统战侨务办公室。1973年并入惠阳地区统战部设侨务科。1975年并入惠阳地区革委会外事办公室,1978年成立惠阳地区革委会侨务办公室,陈惠才先后任局长、科长、主任,林立先后任副科长、副主任。1980年改为惠阳地区行署侨务办公室,1988年改称惠州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惠州市所辖各县(市、区)也相应建立了侨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