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春海

时间:2023-12-13 12:27:00编辑:莆田seo君
人物经历

樊春海已在Nature,Nature和Science子刊等杂志发表论文400余篇,自2014年起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部分成果获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并获201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美国化学会“测量科学进展讲座奖”和第十二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樊春海

1974年03月,樊春海出生于江苏省张家港市,高中就读于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

1992年09月—1996年07月,就读于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96年09月—2000年07月,就读于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2000年07月—2001年08月,担任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师。

2001年08月—2003年12月,先后在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有机固体研究所和加州纳米系统研究所AlanJ.Heeger(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4年01月—2018年06月,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

200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5年择优支持,终期评估优秀)。

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9年,与刘冬生、王树教授创办了“DNA纳米技术国际研讨会”系列。

2011年,担任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纳米)首席科学家。

2017年,参加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举行的第23届DNA计算与分子编程国际会议(“DNA23”)。

2018年4月,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宽诚讲席教授。

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1年5月29日,参加节目《未来说:执牛耳者》第五季,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4]

2022年6月29日,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9]

主要成就研究领域

樊春海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在生物传感器、DNA纳米技术与DNA计算以及生物光子学领域做出了系统而色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有:提出了“生物分子识别-生物分子折叠-电子/能量传递”的耦联传感模式,构建了基于DNA分子设计与界面调控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深入研究了导电高分子材料的信号采集性能和核酸适体的分子结合性能,构建了基于功能材料识别与信号特性的光学生物传感器;实现了生物分子在纳米材料上的单一和多重组装,构建了基于纳米生物复合探针的超灵敏生物传感器。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多种生物传感的原理设计和传感元件制作,并已研制出多套样机系统。

已在NatureNanotechnology,NatureProtocols,PNAS等发表SCI论文180余篇(其中50余篇影响因子>7),论文引用4800余次(其中11篇>100次)。5篇论文在JACS,Angew.Chem.,Adv.Mater.杂志以封面或内封面形式发表。已申请8项美国、国际专利(2项授权)和20余项中国专利(10项授权)。

长期从事纳米生物传感器方面的研究工作;致力于发展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廉价、快速、便携的集成化生物传感器与生物芯片;通过生物分子与无机纳米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调控,发展新一代生物检测策略。

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863、上海纳米专项等项目。

学术成就

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传感器、DNA纳米技术与DNA计算和生物光子学。已在NatureNanotechnology,NatureProtocols,PNAS等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论文引用5700余次(16篇>100次)。已申请八项美国、国际专利和三十余项中国专利。多篇论文在JACS,Angew.Chem.,Adv.Mater.等杂志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并为Nature杂志highlight,NatureChina,Chemical&EngineeringNews,MRSBulletin等科学媒体报道。应邀在AccountofChemicalResearch,ChemicalSocietyReviews,TrendsinBiotechnology等权威杂志撰写研究综述。任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美国化学会)副主编,ScientificReports(Nature出版社,化学生物学部分)等杂志编委。

期刊论文

[1]常诚,陈伟,陈也,陈永华,陈雨,丁峰,樊春海,范红金,范战西,龚成,宫勇吉,何其远,洪勋,胡晟,胡伟达,黄维,黄元,季威,李德慧,李连忠,李强,林立,凌崇益,刘鸣华,刘楠,刘庄,KianPingLoh,马建民,缪峰,彭海琳,邵明飞,宋礼,苏邵,孙硕,谭超良,唐智勇,王定胜,王欢,王金兰,王欣,王欣然,AndrewT.S.Wee,魏钟鸣,吴宇恩,吴忠帅,熊杰,熊启华,徐伟高,尹鹏,曾海波,曾志远,翟天佑,张晗,张辉,张其春,张铁锐,张翔,赵立东,赵美廷,赵伟杰,赵运宣,周凯歌,周兴,周喻,朱宏伟,张华,刘忠范.二维材料最新研究进展(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21,37(12):4-154.

[2]杨洋,樊春海.基于人工染色体的DNA信息存储前沿进展[J].合成生物学,2021,2(03):305-308.

[3]凡洪剑,李江,王丽华,樊春海,柳华杰.基于DNA折纸模板的铁原子阵列构建及其信息加密应用[J].物理学报,2021,70(06):120-127.

[4]杨蓓,李茜,柳华杰,樊春海.面向原子制造的框架核酸研究进展[J].物理学报,2021,70(02):94-109.

[5]许丽,梁文,杨雪,闻艳丽,李兰英,杨镇州,李妍,邓敏,陆青,丁敏,任淑贞,孙洁林,左小磊,王丽华,曹程明,胡钧,刘刚,樊春海.新型冠状病毒RNA标准物质[J].科学通报,2020,65(22):2363-2370.

[6]刘刚,樊春海.生物计量:在生命科学世界“以度审容”[J].世界科学,2020,(07):29-31.

[7]张露灏,曹书婷,刘江波,左小磊,王丽华,樊春海,李江.脂质修饰DNA复合结构的可控制备及膜生物学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0,41(06):1151-1162.

[8]鲁爽,王丽华,柳华杰,樊春海.基于离心加速耗散作用的纳米金三角片高效分离方法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19,38(05):510-516.

[9]代江兵,谷佩霖,冯灵玉,李宇,彭红珍,李晴暖,王丽华,樊春海.DNA自组装结构在纳米诊疗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化学,2019,49(09):1137-1148.

[10]刘磊,郝亚亚,邓素辉,王坤,李江,王丽华,樊春海,李嘉隽,柳华杰.构建多模式全光谱暗场显微镜用于纳米单颗粒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实时动力学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19,35(04):371-377.

[11]樊春海.DNA纳米技术进展[J].科学通报,2019,64(10):987-988.

[12]代江兵,张丽霞,毛秀海,赵彦,李柯,谷沛霖,郭琳洁,李江,钟超,樊春海,王丽华.蛋白-DNA协同组装构建亚微米级复合结构[J].高分子学报,2019,50(04):359-365.

[13]刘诗马,吕敏,罗立强,郭竞颺,王丽华,樊春海.培养基相态对菌膜结构和机械性能的调控[J].核技术,2018,41(11):59-64.

[14]王飞,王丽华,樊春海,李茜.基于DNA折纸的荧光阵列构建及应用[J].科学通报,2019,64(10):989-1000.

[15]樊春海.基于DNA纳米技术的有序界面构筑与生物传感应用[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论文集(一)[C].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2018:362.

[16]徐毅,赵彦,张叶俊,崔之芬,王丽华,樊春海,高基民,孙艳红.Angiopep-2修饰的Ag_2S量子点用于近红外二区脑胶质瘤成像[J].化学学报,2018,76(05):393-399.

[17]张月月,左小磊,樊春海.高时空分辨的神经递质电化学传感检测技术发展与展望[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2):1290-1302.

[18]苏莹莹,彭天欢,邢菲菲,李迪,樊春海.纳米等离子体生物传感及成像[J].化学学报,2017,75(11):1036-1046.

[19]龙亿涛,樊春海.纳米传感器[J].化学学报,2017,75(11):1021-1022.

[20]方维娜,樊春海,柳华杰.pH对DNA折纸纳米结构折叠与溶液稳定性的影响[J].高分子学报,2017,(12):1994-2001.

[21]樊春海.基于DNA纳米技术的有序构筑与生物应用[A].中国药学会(ChinesePharmaceuticalAssociation).2017年第十一届中国药物制剂大会暨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国际控释协会中国分会年会暨纳米药物及纳米生物技术学术大会暨亚洲阿登制药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药学会(ChinesePharmaceuticalAssociation):中国药学会,2017:83.

[22]樊春海.基于DNA纳米技术的有序界面构筑与生物应用[A].中国化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中国化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学会,2017:55-56.

[23]李晓娇,陈楠,王慧,樊春海,宋海云.纳米技术介导的干细胞巢-干细胞共培养3D模型的建立[A].中国毒理学会毒理学替代法与转化毒理学专业委员会(SocietyofToxicologicalAlternatives&TranslationalToxicology,CSOT)、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毒性测试与替代方法专业委员会(TheSocietyofToxicityTestingandAlternativeMethods,CEMS)、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分会(ToxicologyBranchofChinesePreventiveMedicineAssociation).2017(第三届)毒性测试替代方法与转化毒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中国毒理学会毒理学替代法与转化毒理学专业委员会(SocietyofToxicologicalAlternatives&TranslationalToxicology,CSOT)、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毒性测试与替代方法专业委员会(TheSocietyofToxicityTestingandAlternativeMethods,CEMS)、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分会(ToxicologyBranchofChinesePreventiveMedicineAssociation):中国毒理学会,2017:121.

[24]张祎男,王丽华,柳华杰,樊春海.基于DNA自组装的金属纳米结构制备及相关纳米光子学研究[J].物理学报,2017,66(14):160-176.

[25]王则君,罗耀,韩玉萍,陈楠,樊春海.纳米粒子在细胞自噬调控与成像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化学,2017,47(06):778-786.

[26]诸颖,孔华庭,张继超,王丽华,胡钧,樊春海.基于催化聚合的同步辐射X射线成像标签[J].核技术,2017,40(06):20-24.

[27]方维娜,鲁爽,王丽华,樊春海,柳华杰.纳米金三角片的合成及应用[J].化学进展,2017,29(05):459-466.

[28]樊春海.基于DNA纳米技术的有序界面构筑与电化学生物传感应用[A].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三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集[C].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化学会,2017:34.

[29]林承列,田甜,吴焕淦,周宜,孙艳红,王丽华,胡钧,樊春海.针灸对细胞自噬水平的调控及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J].世界中医药,2016,11(12):2566-2570.

[30]林承列,李江,周宜,孙艳红,王丽华,胡钧,樊春海.基于细胞自噬机制的健康科学研究进展[J].核技术,2017,40(02):55-61.

[31]刘卓,李凡,郭琳洁,赵彦,李江,刘小果,王丽华,樊春海.不同细胞对DNA六螺旋纳米结构的摄取研究[J].中国科学:化学,2017,47(01):109-115.

[32]叶德楷,左小磊,樊春海.基于DNA纳米结构的传感界面调控及生物检测应用[J].化学进展,2017,29(01):36-46.

[33]樊春海,徐静娟,刘庄,鲁娜.精确自组装纳米标记分析方法在前列腺癌早期检测与预后中的应用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16,32(11):278-280.

[34]刘冰,王旭,赵梦真,晁洁,樊春海.基于DNA折纸术的纳米金棒精密修饰[A].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八分会:化学生物学[C].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2016:220.

[35]晁洁,张祎男,朱丹,苏邵,柳华杰,汪联辉,樊春海.基于DNA折纸技术的纳米金表面特异性图案化刻蚀研究[A].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六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C].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2016:156.

[36]朱丹,赵东霞,晁洁,苏邵,左小磊,樊春海.具有可控密度与构型的DNA酶在纳米界面上催化活性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七分会:纳米催化[C].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2016:140.

[37]樊春海.金纳米粒子界面的DNA有序组装与生物分析应用[A].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分会:生物分析和生物传感[C].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2016:155.

[38]樊春海.基于DNA纳米技术的有序界面构筑与生物传感应用[A].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分会:纳米传感新原理新方法[C].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2016:199.

[39]鲁娜,高安然,戴鹏飞,宋世平,樊春海,王跃林,李铁.硅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在肿瘤分子诊断中的应用[J].科学通报,2016,61(Z1):442-452.

[40]潘亮,孔华庭,孙艳红,王丽华,樊春海,诸颖.DNA纳米结构的生物安全性研究[J].中国科学:化学,2016,46(02):188-194.

[41]李江,樊春海.DNA纳米技术与生物医学研究[J].科学,2016,68(01):15-19+4.

[42]朱丹,左小磊,樊春海.纳米花状超微金电极的构筑及其电化学生物传感应用[J].中国科学:化学,2015,45(11):1214-1219.

[43]陈兴,樊春海.前言[J].中国科学:化学,2015,45(11):1089.

[44]樊春海,宋世平,王丽华,张炯,左小磊,潘敦,张兰勇.基于DNA分子设计与调控的生物传感检测方法及应用[A].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发展回顾[C].:中国分析测试协会,2015:245.

[45]樊春海,王丽华,宋世平,李迪,潘敦.纳米金生物复合探针的制备方法研究及其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A].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发展回顾[C].:中国分析测试协会,2015:254-255.

[46]樊春海,汪联辉,黄庆,何耀,宋世平.几种荧光量子点的制备、修饰及生物检测方法研究[A].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发展回顾[C].:中国分析测试协会,2015:269.

[47]周培培,王丽华,柳华杰,樊春海.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圆二色谱技术在DNA结构研究中的应用[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15,33(03):3-9.

[48]田甜,张继超,雷豪志,诸颖,施继晔,胡钧,黄庆,樊春海,孙艳红.SynchrotronradiationX-rayfluorescenceanalysisofFe,ZnandCuinmicebrainassociatedwithParkinson'sdisease[J].NuclearScienceandTechniques,2015,26(03):102-107.

[49]俞洋,李江,张钊,樊春海.基于DNA自组装过程的纳米结构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15,31(04):120-133.

[50]邓王平,窦艳枝,苏静,郝林,宋世平,樊春海.酶聚合体电流信号放大多通道电化学免疫传感体系及蛋白肿瘤标志物检测[J].电化学,2015,21(01):39-44.

[51]马佩俊,黎振华,窦艳枝,邓王平,吕建新,宋世平,樊春海.多通道电化学传感器检测人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J].临床检验杂志,2014,32(08):561-564.

[52]贾思思,梁乐,邓素辉,侯尚国,柳华杰,黄庆,樊春海.亚细胞结构的超高分辨成像研究[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14,32(04):3-11.

[53]樊春海.纳米生物材料与细胞的界面相互作用及生物效应[A].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论坛十:首届青年化学家论坛[C].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2014:14.

[54]樊春海.纳米生物材料与细胞的界面相互作用及生物效应[A].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5分会:纳米生物医学中的化学问题[C].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2014:6.

[55]田甜,吕敏,田旸,孙艳红,李晓霞,樊春海,黄庆.石墨烯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14,59(20):1927-1936.

[56]杜建聪,邓素辉,侯尚国,乔玲玲,陈建芳,黄庆,樊春海,程亚,赵云.SuperresolutionimagingofDNAtetrahedralnanostructuresincellsbySTEDmethodwithcontinuouswavelasers[J].ChineseOpticsLetters,2014,12(04):39-42.

[57]贾思思,晁洁,樊春海,柳华杰.DNA折纸术纳米反应器[J].化学进展,2014,26(05):695-705.

[58]魏敏,李江,陈楠,黄庆,樊春海.基于纳米材料的CpG核酸药物载运系统[J].科学通报,2014,59(02):133-145.

[59]葛志磊,樊春海,YANHao.DNA纳米自组装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科学通报,2014,59(02):146-157.

[60]赵彬,黎振华,宋世平,樊春海.纳米生物传感器在前列腺癌早期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2014,41(01):46-50.

[61]崔之芬,诸颖,李晓明,孔华庭,陈楠,孙艳红,盛春,樊春海,黄庆.纳米颗粒诱导的自噬效应及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J].科学通报,2013,58(34):3521-3529.

[62]张一,张继超,诸颖,孙艳红,王坤,樊春海,黄庆,蔡小青.同步辐射X射线显微成像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J].生命科学,2013,25(08):754-761.

[63]毛秀海,杜建聪,黄庆,樊春海,邓素辉.超分辨光学显微镜的生物学应用[J].核技术,2013,36(06):46-53.

[64]沈建磊,徐艳,李昆,宋世平,樊春海.哑铃状纳米金的合成及其光吸收效应的研究[J].核技术,2013,36(06):40-45.

[65]李晓明,陈楠,苏媛媛,何耀,樊春海,黄庆.镉系量子点细胞毒性的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13,58(15):1393-1402.

[66]俞洋,陆建华,王东方,裴昊,樊春海.基于DNA/RNA的逻辑门与逻辑运算[J].科学通报,2013,58(02):131-140.

[67]黄庆,孙艳红,王璐,张一,诸颖,李晓明,孔华庭,王少朋,胡钧,樊春海.针灸对帕金森小鼠模型运动机能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J].核技术,2012,35(11):877-880.

[68]王萍,葛志磊,裴昊,王丽华,樊春海.表面引发的DNA杂交链式反应的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英文)[J].化学学报,2012,70(20):2127-2132.

[69]闻艳丽,林美华,裴昊,鲁娜,樊春海.基于电化学技术的microRNA生物传感器[J].化学进展,2012,24(09):1656-1664.

[70]王鹏,汪德高,彭程,樊春海.用于光电化学水分解的高光氢转换效率TiO_2纳米棒阵列[J].核技术,2012,35(06):472-476.

[71]李静,裴昊,李凡,王丽华,樊春海.基于氧化石墨烯淬灭效应的DNA传感器特异性检测三聚氰胺[J].核技术,2012,35(05):386-389.

[72]刘青,李扬,静超,李迪,樊春海,龙亿涛.单个金纳米颗粒原位催化活性的“开”“关”效应[A].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2011:117.

[73]胡海燕,邓王平,宋世平,樊春海.基于“酶-邻氨基苯酚”体系的电化学免疫传感方法及其应用[J].生物物理学报,2010,26(12):1130-1136.

[74]彭红珍,宋世平,樊春海.基于光学性质的纳米生物探针设计策略[J].生物物理学报,2010,26(11):1047-1054.

[75]孟伟丽,姜智能,朱欣华,苏岩,宋世平,樊春海.多通道电化学分析仪的研制及性能测试[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10,16(05):424-428.

[76]付衍明,裴昊,曾冬冬,黄庆,樊春海.DNA折纸术构造多边形网络和镂空三维结构算法[J].生物物理学报,2010,26(08):750-758.

[77]胡海燕,宋世平,樊春海.一种新型电学检测体系及其与光学检测方法的比较[A].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光生物物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光生物物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2010:82.

[78]温燕勤,李迪,樊春海.石墨烯纳米探针对金属银离子的检测[A].中国化学会.第一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会议暨生物物理化学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2010:122.

[79]刘刚,孙春凤,李迪,宋世平,郑小雪,毛秉伟,樊春海,田中群.基于纳米电极的DNA免标记检测[A].中国化学会.第一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会议暨生物物理化学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学会,2010:123.

[80]付衍明,张钊,李璨,师咏勇,阎秀峰,樊春海.DNA折纸术研究进展[J].应用化学,2010,27(02):125-131.

[81]秦玉,樊春海,黄庆,陈洪渊.大科学装置同步辐射光源在生命分析化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化学,2010,40(01):22-30.

[82]宋世平,樊春海.基于纳米生物探针的生物分析(英文)[A].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学会,2009:149-150.

[83]孟伟丽,宋世平,樊春海.微型分析仪器在生化分析测试中的发展[A].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学会,2009:201-203.

[84]万莹,宋世平,樊春海.有序切割核酸适体构建夹心法检测Cocaine电化学传感器[A].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学会,2009:223-225.

[85]苏邵,宋世平,樊春海.基于硅材料的IL-8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学会,2009:178-179.

[86]张兰勇,万莹,张炯,李迪,王利华,宋世平,樊春海.基于电沉积导电聚合物薄膜的高灵敏DNA电化学传感器[J].中国科学(B辑:化学),2009,39(07):658.

[87]陈鹏,樊春海,贺林,师咏勇.基因分型技术的研究进展[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9,31(02):169-177.

[88]樊春海.纳米生物传感器[J].世界科学,2008,(11):21-22.

[89]刘兴奋,王丽华,宋世平,樊春海,黄维.基于共轭高分子材料的光学生物传感器[J].化学进展,2008,(09):1375-1384.

[90]俞洋,缪淮扣,宋世平,樊春海.DNA分子计算与DNA计算机的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08,(05):497-502.

[91]刘兴奋,王丽华,宋世平,樊春海,黄维.基于水溶性共轭高分子构象效应的凝血酶检测[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59-63.

[92]张炯,万莹,王丽华,宋世平,樊春海.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J].化学进展,2007,(10):1576-1584.

[93]宋世平,樊春海.纳米金生物复合探针的构建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化学会,2007:202-203.

[94]张娟,王丽华,宋世平,樊春海.基于纳米金自组装探针的凝血酶分析[A].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化学会,2007:200-201.

[95]左小磊,陈浩德,张兰勇,宋世平,樊春海.电化学H_2O_2传感器[A].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化学会,2007:139-140.

[96]樊春海.一种新型电化学DNA纳米生物传感器——CDS[J].中国基础科学,2007,(03):21.

[97]曹雪雁,张晓东,樊春海,胡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研究新进展[J].自然科学进展,2007,(05):580-585.

[98]米丽娟,朱红平,张晓东,胡钧,樊春海.“纳米粒子PCR”中纳米金与聚合酶相互作用机制探讨[J].科学通报,2007,(08):893-897.

[99]钱璐璐,汪颖,张钊,赵健,潘敦,张益,刘强,樊春海,胡钧,贺林.DNA纳米结构仿中国地图[J].科学通报,2006,(24):2860-2863.

[100]宫培军,洪军,刘兴奋,余家会,樊春海,董黎,姚思德.光化学制备用于链亲和素固定的胺基磁性纳米凝胶的研究[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6,(06):345-350.

[101]周波,孙润光,王丽华,宋世平,樊春海.蛋白质直接电化学研究及其应用[J].化学进展,2006,(Z2):1009-1013.

[102]俞洋,宋世平,樊春海.基于DNA分子的逻辑门与计算机[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6,(01):23-26.

[103]徐慧,武海萍,樊春海.基于磁性粒子和水溶性导电高分子材料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荧光基因传感器[A].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光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光生物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2004:79.

[104]徐慧,武海萍,樊春海,李文新,张治洲,贺林.基于水溶性导电高分子材料的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J].科学通报,2004,(19):1925-1929.[6]

承担项目时间项目来源,担任职务2007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2011年—2016年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2017年—2022年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科研成果

根据2019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网站显示,樊春海已申请8项美国、国际专利(2项授权)和20余项中国专利(10项授权)。先后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三等奖(2007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07年,2008年,2009年)。

人才培养指导学生

根据2019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网站显示,樊春海指导研究生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09年)、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等荣誉。2008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

讲座报告

2017年2月23日,樊春海做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应用化学系列讲座”,为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们做了题为《基于DNA纳米技术的有序界面构筑与生物应用》的学术报告。

2017年12月21日,樊春海在中国药科大学玄武门校区学术交流中心做了题为《基于DNA纳米技术的有序界面构筑与生物应用》的报告。

2018年6月25日,樊春海南方科技大学应材料系田雷蕾副教授邀请,对南方科技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及交流,并为师生做了题为《基于框架核酸的界面调控与生物分析应用》的报告。

获得荣誉时间荣誉表彰授予单位2005年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006年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2006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化学会2007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三等奖2008-2009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指导研究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社会任职时间担任职务2022年7月17日九三学社上海市第十八届委员会副主委[10]2022年1月16日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理事长[5]2017年12月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012年11月《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副主编上海市第十七届委员会委员
人物评价

樊春海自参加工作以来,在生物传感器、DNA纳米技术与DNA计算以及生物光子学领域做出了系统而出色的研究工作。(第十一届中科院杰出青年奖评)

樊春海在核酸分析化学等方面做了系统研究工作。(美国化学会测量科学进展讲座奖评)[7]

樊春海独辟蹊径提出将DNA四面体结构用于电化学传感界面的调控,建立了“先组装、后检测”的框架核酸传感新方法,突破了界面限域组装与识别的难题,对促进生命分析化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上海教育新闻网评)

上一篇:丹尼斯大卫城

下一篇:龟背竹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