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许氏喜剧第一次摆脱了中原传统,为香港电影建立起香港主体意识,成为在香港影坛带头改朝换代的纯香港仔。
许氏四兄弟文武英杰中的老大许冠文,在二战期间的1942年出生;老么许冠杰,则在1948年出生,大致上都属于战后婴儿潮世代。他们生于香港,也成长于香港。他们念大学的年代(许冠文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社会系,许冠杰毕业于香港大学心理系),正是香港翻天覆地转型的关键年代。因为受中国大陆文革影响而在香港发生的1967大暴动,使殖民地的港英政府首次重视到落实香港主体性的重要性,于是高唱“我家在香港”的主旋律,大力宣扬香港人爱家爱港的意识。许氏兄弟的崛起,正是在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之下得以获得巨大的成功。
许氏仲昆都是典型的番书仔(念英文学校出身的孩子),所以他俩在1971年于香港无线电视台首次合作主持的喜剧综艺节目,便是模彷当时美国正流行的笑话电视节目Laugh-in,以密集的片段式笑话不断制造爆笑效果。这种形式有点类似中国传统的相声,但却多了肢体表演的部分,而且会在节目中穿插许冠杰的歌唱表演MTV(据说由香港新浪潮名将之一的谭家明执导),因此在短短半小时内制造出极高的娱乐效果,一下子就引起了轰动,连一向不大看电视的年轻人和学生哥也纷纷等着每周一次的双星报喜播出。
不久,大导演李翰祥看中了许冠文的喜剧才华,邀他登上大银幕当男主角。不过,李大导始终是中原导演,所以他让许冠文主演的《大军阀》和《一乐也》都是军阀时代的喜剧;《丑闻》和《声色犬马》虽分别是民初和当代香港的故事,但都偏重影射性的指桑骂槐,并未反映香港小老百姓的真实生活。
到了许冠文自己编导主演的电影《鬼马双星》可不一样了。此片的什锦式笑话结构虽一如他为李翰祥演出的风月喜剧,但是影片的主题好赌,却是直指香港人的天性,因此很容易获得广泛的共鸣。许冠文与许冠杰扮演的老千,从牢房内赌到监狱外,彼此骗来骗去,玩尽了各种赌博的花式,甚至连当时走红的电视问答游戏节目都作为港人好赌的讽刺对象之一(许冠文本人就担任过这种节目的主持人)。因此,许氏喜剧可以说从一开始就跟香港的普罗大众一起呼吸,因此影片在市场上推出时轰动卖座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后,许氏兄弟再度合作的《天才与白痴》,以神经病院为故事背景来嘲笑香港人的普遍神经和一心想发横财,也是可以普获共鸣的主题。第三部作品《半斤八两》虽然说的是私家侦探真实的故事,但是本片主要的成就却是建立了打工仔喜剧的传统,用许冠杰饰演的新潮打工仔和许冠英饰演的倒霉打工仔一齐对抗尖酸刻薄的小老板,为香港众多小企业的员工大大的出了一口鸟气!所以《半斤八两》打破了当年香港电影的最高卖座纪录,被评论界誉为最具代表性的许氏喜剧经典。
二、许氏喜剧角色鲜明,每部作品都以一种不同的行业为背景,而且大量拍摄外景实景,使影片看来贴近现实,突破了过去多年邵氏等大片厂作品的虚假失实印象。
如前所述,许氏的处女作鬼马双星>以老千作主角(香港?的有不少人以老千为业,如今的台湾何尝不然?);接下来的《天才与白痴》以香港股票大崩盘之后的疯人院为舞台;《半斤八两》反映私家侦探社中的劳资关系;《卖身契》讽刺电视台的恶性竞争;《摩登保镖》都是保安?如前所述,许氏的处女作《鬼马双星》以老千作主角(香港的有不少人以老千为业,如今的台湾何尝不然?);甚至许冠文单挑的《铁板烧》也饰演厨师,每个形象都鲜明生动,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但当许冠文在中模效比利怀德名作《热情如火》假扮女人时,影片的风格就开始有点脱离现实,观众也对他不太认同。到了《鸡同鸭讲》,许冠文已经要借助别人的力量(许只兼编剧,导演换了高志森),并且重返行业喜剧(中式传统烧鸭店对抗西式炸鸡快餐店)才能再掀高潮。后来他俩又合作了讽刺大陆来客在香港出洋相的《合家欢》,作为80年代后期香港人歧视阿灿和表叔的一种回应。
许氏之大弟合演的最后一作品是旧片新拍的《新半斤八两》,改由陈欣健导演,故事背景更改为杂志社(影射当年刚崛起的八卦周刊)。不过,本片的核心仍是由许冠文饰演的老板对抗两位弟弟饰演的周刊记者所引发出来的笑料。可惜此时的许冠文已年近半百,对香港的社会脉动已有点脱节,所以片中的一些处理手法已变得闭门造车(例如片首拍摄滞销周刊被小贩用来包肠粉早餐,实际上当时香港熟食小贩已不用旧报刊包食物了)。
其后许冠文再度自导自演了《神算》(台湾译名《神算鲨鲨鲨》)和《丐世英雄》,前者以算命师为主角,找了年轻英俊的黎明取代许冠杰作搭档;后者则以港人观点嘲讽广州一带大陆人向钱看得怪现象,可惜只是在香港搭大陆布景拍摄(大陆政府也根本不可能批准这种题材回大陆实景拍摄),失真在所难免。由于市场失利,所以影响香港人长达二十年的许氏喜剧也就趋于沉寂了。由于市场失利,所以影响香港人长达二十年的许氏喜剧也就趋于沉寂了。直至今年春节,韦家辉以许氏喜剧作为戏彷对像的《鬼马狂想曲》推出贺岁,竟然颇受欢迎,反映了香港观众对许氏兄弟仍然是有挥不去的怀念。
三、许氏喜剧的对白特别精辟,深得西方喜剧Punchline(说笑话最后一句的妙句)的神髓。这是许冠文自电视时代《双星报喜》节目的剧本即已训练出来的本领,到了电影时代更加发扬光大。例如在《鬼马双星》中,许冠文告诉别人努力工作是赚不到钱的,他的对白是:新界的牛很努力,但你什么时候看见牛会发财?在《天才与白痴》之中,一名神父爬在地上找寻隐形眼镜,许冠文叫他应该学猫一样多吃鱼,神父不解,许说:你什么时候看见猫会戴眼镜?诸如此类的许氏妙句,成了影迷离开戏院之后口语相传的义务宣传。许氏喜剧从一开始就获得香港观众的热烈回应,后来更征服星马、台湾,甚至有一阵子以《Mr.Boo》为名登陆日本,可以说跟这个特色有相当大的关系。
代表电影打工皇帝(1985)(WorkingClass)
导演:徐克
编剧:陈敢权
主演:许冠杰徐克泰迪罗宾王祖贤
阿忍、阿神、阿庆3人是莫逆之交,3人投身皇帝面厂,该厂制度不健全,各层管事迎上犯下,引起工友团结对抗。厂长的女儿阿美钟情阿忍,事事偏袒,弄出了很多笑话。经理投资期货失手,纵火烧厂以解困境,工友们及时灭火抢救工厂,并救阿美脱险。火灾使机器和厂房损坏不轻,阿美忧虑工厂会倒闭。工友们齐心合力,用手工坚持生产,终于冲破阨运,令工厂恢复正常生产。
半斤八两(1976)(PrivateEyes,The)
导演:许冠文
编剧:许冠文
主演:许冠文许冠杰许冠英赵雅芝吴耀汉
万能私家侦探社社长吝啬刻薄,低薪雇有一女秘书及一探员,后又加雇一工人为探员。探员们连破两桉,声誉颇佳。恰好一剧院老板因受匪徒勒索,请侦探社帮助。社长和新探员来到剧院,正好遭遇匪徒集体打劫事件。匪徒们得手后跳上雪糕厂的冷藏车逃走,幸亏新探员机警地制服了匪徒,把众贼直送警署,并以此举而获得重奖。自此,社长一改往日对待下属的刻薄态度,大家同心合力,扩充侦探社。
喔,后来在2004年时的鬼马狂想曲就是向本片致敬。
由刘青云演许冠杰、陈小春演许冠英,吴镇宇演奸人竖、张柏芝演波波。
新半斤八两(1990)(FrontPage)
导演:陈欣健
编剧:陈欣健
主演:秦沛许冠文许冠英许冠杰毛舜筠
老许经营杂志,坚持实事求是,不哗众取宠,此手法使他的杂志社面临倒闭淘汰边缘。失业的拳馆助教丧标,巧合地加入了这个缺乏生气的杂志社,以其小聪明及机灵,为杂志社注入了生命力。
适值纯情女星珊珊将要下嫁珠宝大王李罗拨,众人决定以珊珊为制造新闻的中心。
老许有感此行违背原则,丧标则不惜以夸张失实的报导破坏珊珊未来,二人工作上渐呈缺裂。
珊珊婚宴上,劫匪抢掠,老许及丧标合力退贼,并藉着照片助警破桉,取得花红,拯救了杂志社,亦证明了老许的经营法,未尽落伍。
现实意义对市井生活的观照和影射
许氏喜剧的开创性意义还体现在对市井生活的观照与影射,借助喜剧透视社会文本的同时,也极尽可能地贴近民心,不仅有一定的娱乐性,还能引发观众的思考。
20世纪70年代是香港社会与文化的重要转折期,香港从小港口变身现代工业城市,人们的生活经验随之被改写。工业的起步,经济的腾飞,香港成为不同理念、风格、经验、情感结构的互动之地,随之而来的是现代生活的新形态与新意义。许氏喜剧,便是这座城市与潮涌而来的新的形态、风格、经验、情感结构协商的产物,促进文化互动与弃旧迎新的过程,也缓和了新的社会阶段产生的矛盾,提供了情绪宣泄及与新阶段和解的方式,进而巩固了与新的社会秩序相关的日常经验及话语论述。电影中呈现出彼时香港社会的文化流转,处处留有这座城市急速转变的痕迹,同时亦能捕捉人们的渴望与焦虑。
许氏喜剧以影视语言表现了香港社会经济发展与进阶的现代性。电影中的人物是对现代生活的困惑由抽象变得具体,个体焦虑变得清晰可见,观众在电影中可以想象、可以反思,甚至可以模仿许氏兄弟所扮演的小人物的生活态度,从而在潜移默化的“观看——认同”过程中实现对新环境、新文化的接纳。
许冠文在每一部电影中都尝试创造出一个独特的小人物形象,《鬼马双星》里的小老千、《天才与白痴》里贪婪的精神病院清洁工、《半斤八两》里的刻薄老板、《摩登保镖》里胆小又自大的保安公司主管……升斗小民卑微着,但又自娱自乐着。观众在影片中感受到对角色的挖掘与解构,又在解构的过程中融入自嘲与反省。
影片诞生的年代早已远去,但并未阻隔观众的认同。每个在现实中挣扎、奋斗的打工人都能在许氏喜剧中看到自己,与电影中那个自作聪明的小人物共情。究其原因,正如电影学者罗卡所说的,“许冠文把握住他所谓的喜剧的‘基本’东西,即对人性的精乖、懒惰、自作聪明及贪婪愚昧等不断进行挖苦与讽刺。这些不受时间限制的笑料,可以同时满足不同阶层、教育背景的观众。”
在香港喜剧电影的历史版图中,许氏喜剧用影像展现了社会的变迁与历史的进程,同时也用一种乐观直面、挣扎与奋斗的态度回应着每个个体的矛盾境遇。吸收与融汇是他的方式,挣扎与接纳是他的态度,“快乐解药”是它的底色。正是通过这样的表达,许氏喜剧开启了香港喜剧电影新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