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

时间:2023-12-12 06:42:29编辑:莆田seo君
简介

论阴阳五行见(出生时间与命运),天干之癸属阴支

干支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水,地支之卯属阴之木,是水生木相生。

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40年称“癸卯年”。以下各个公历年份,年份数除以60余43,或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0,除以12的余数是4,自当年正月初一起至次年除夕止的岁次内均为“癸卯年”。计算可得癸卯肯定是兔年。像1963年就是癸卯年。

农历就是干支历,节气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的,干支不是以节气划分的,无论传统习惯还是官方历书皆如此(详见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编撰的《通用万年历》)。

天干丁年和壬年,惊蛰到清明的时间段,就是癸卯月:

例:1977年3月惊蛰到4月清明

1982年3月惊蛰到4月清明

1987年3月惊蛰到4月清明

1992年3月惊蛰到4月清明

1997年3月惊蛰到4月清明

2002年3月惊蛰到4月清明

2007年3月惊蛰到4月清明

干支纪月多用于命理学,历法不常用。故其以节气月为基础,没有以朔望月为依据,这不同于历法常用的干支纪年以农历年为基础。事实上,近年来流传甚广的干支年起于当年立春,是命理学的观点,不是民间普遍的做法。

阳历平年癸卯日以下阳历平年日期都是

癸卯日

阳历平年癸卯日

某平年首次及其他癸卯日

适用的儒略历

西元

平年

适用的格里历平年

1月1日、3月2日、5月1日、6月30日、8月29日、10月28日、12月27日6年、86年、166年、246年、326年、406年、486年、566年、646年、726年、806年、886年、966年、1046年、1126年、1206年、1286年、1366年、1446年、1526年、1606年、……1585年、1665年、1711年、1791年、1814年、1894年、1917年、1997年、2077年、2100年1月2日、3月3日、5月2日、7月1日、8月30日、10月29日、12月28日63年、143年、223年、303年、383年、463年、543年、623年、703年、783年、863年、943年、1023年、1103年、1183年、1263年、1343年、1423年、1503年、1583年、……1642年、1745年、1871年、1974年、2054年1月3日、3月4日、5月3日、7月2日、8月31日、10月30日、12月29日17年、97年、177年、257年、337年、417年、497年、577年、657年、737年、817年、897年、977年、1057年、1137年、1217年、1297年、1377年、1457年、1537年、1617年、……1619年、1699年、1722年、1825年、1951年、2031年1月4日、3月5日、5月4日、7月3日、9月1日、10月31日、12月30日74年、154年、234年、314年、394年、474年、554年、634年、714年、794年、874年、954年、1034年、1114年、1194年、1274年、1354年、1434年、1514年、1594年、……1653年、1779年、1802年、1882年、1905年、1985年、2065年1月5日、3月6日、5月5日、7月4日、9月2日、11月1日、12月31日51年、131年、211年、291年、371年、451年、531年、611年、691年、771年、851年、931年、1011年、1091年、1171年、1251年、1331年、1411年、1491年、1571年、……1630年、1733年、1859年、1962年、2042年
学制

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法定的学校系统,实始于1902年,即管学大臣张百熙所拟的《钦定学堂章程》,公布于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年),所以称“壬寅学制”。正式颁布后未及施行,次年(1903年)又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重新拟订一个《奏定学堂章 程》,公布于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年),称“癸卯学制”,是第一个法定的并在全国施行的学制。

这个学制包含着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体系。从纵的方面看,整个学制分三段六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设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另设蒙养院,不在正式学制之内;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5年;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设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3年,分科大学3年或4年,通儒院5年。从横的方面看,与高等小学平行的,有实业普通补习学堂,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和艺徒学堂;与中学堂平行的,有初级师范学堂,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与高等学堂平行的,有优级师范学堂,实业教员讲习所,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

按照这个学制的规定,儿童7岁入学到大学毕业要20或21年,到通儒院毕业要24年或25年,年龄要到31岁或32岁,是我国迄今最长的一个学制。

除上述各级学校外,在京有译学馆,外省有方言学堂,属高等教育阶段,约计学习5年。另外,为新进士学习新知识而设有进士馆,为已仕官员学习新知识而设有仕学院,修业年限均为3年,也属于高等教育性质。由于这类学校不是由小学、中学递升而入高等学堂的,所以没有列入学制体系之内。

这个学制是仿效日本和西方国家拟定的,它从1903年公布起,一直延用到1911年清朝覆灭为止。对旧中国的学校制度影响很大,以后学校制度的建立,实际上是这个学制演变而来的。

这个学制的教育宗旨,在1903年11月张之洞等人所拟的《癸卯学制》中写的是:“各学堂章程以忠孝为敷教之本,以礼法为训俗之方,以练习艺能为致用治生之具。”到1906年学部把它定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1]所以它与中国封建时代历代王朝所订之教育宗旨是一脉相承的,即是以忠孝尊儒为其根本。所不同的只是在培养一副顽固不化的封建头脑的同时,再加上一些力声电光化之类的东西而已。由此可见,确定这个教育宗旨的目的,在于维护“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清朝统治与封建社会制度。后来这个宗旨虽随着清王朝被推翻而废止,然而从后面国民政府的教育宗旨中可以看出,它对其有着十分明显的直接影响。

上一篇:象拔蚌怎么吃

下一篇:移民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