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万里桥
万里桥位于兴安县城东门外灵渠上,桥为虹式单拱石桥,以长方条石错缝围砌,是兴安最古老的一座石桥,也是广西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历史上被称为“楚越要津”。据记载,此桥是桂管观察使李渤于公元825年至827年间(唐宝历年间)维修灵渠时创建。明董传策有《渡万里桥去京师万里》诗。据说此桥距唐朝京师长安万里,故名万里桥。桥历千余载,几经修缮,现所见的万里桥为1985年重建。桥面平直,上建四角八柱亭,单檐歇山顶,翘角,混凝土仿木结构,覆盖绿色琉璃瓦,天棚彩绘飘海图。桥全长15.2米,桥面长7.45米,宽6米,距离水面4.55米,跨径6米。桥面两侧立条石护栏,桥亭上方悬挂有著名作家魏巍书题的“万里桥”三个大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明代,当地一个在外做官的贵族,捐款在桥上修建了凉亭,凉亭后来曾两次毁于大火又重修。上世纪80年代及2004年,当地政府为发展旅游业,又两度重修万里桥及桥亭。现在桥的南岸,立有明代吴玉所写的《万里桥记》和“万里如归”题词两块石碑。
位于兴安城内,距南陡二公里。地当南北交通要冲,桥北即全州至兴安驿道,桥南为兴安至桂林驿道。桥北100余米即唐至清代白云驿遗址。万里桥为一座单拱石桥,原来桥上无桥亭,明洪武初年,兴安知县曾孔传于桥上增建桥亭,始成为一座可避风雨的风雨桥。万里桥位于城市中心,人来人往终日不绝,加上灵渠两岸桃柳夹岸,桃红柳绿相映成趣,人们爱在此眺览小憩,路经兴安的文人墨客也爱到此游览。明代刑部主事董传策因劾严嵩误国,被下狱后贬官南宁,路经万里桥时曾题诗一首:“亿昨含香侍圣朝,风烟回首隔迢遥。客游忽到三江峡,世路今过万里桥。笼内乾坤入独醒,舟小日月赋堪消。戍楼那更炎荒远,横笛秋天爽气飘。”被奸臣陷害的悲愤之气,跃然纸上。天公就会作弄人,几年后不可一世的严嵩也贬官广西,经万里桥时也题诗一首:“兴安城廓枕高邱,湘漓水分南北流。万里桥头风雪暮,不知何地望神州。破屋古忪喧夕籁,远峰寒露起层阴。梅花两岸湘漓水,岁晚相随到桂林”。诗中表达的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颓废之气了。现在的灵渠两岸,桃柳巳很少了,代之的是桂花,夹竹桃等树种,景观更为优美。万里桥也更为热闹。游览灵渠的人们也更爱到万里桥上走一走,看看古渠之风貌,所谓“步行一万里,纵观二千年”是别有情趣的。
轶事流传灵渠渠水流到兴安县城,一座单拱大石桥跨越渠上,桥头刻有“万里桥”三个大字。说起万里桥的来历还满有意思。
两千多年前,兴安北街里是中原和岭南来往的交通要道。开凿灵渠后,渠水从这里经过,把这条要路截作两下,于是,官府就在渠上架了一座木桥。木桥又矮又窄,来往行人多,非常拥挤。船只经过,还要临时挪开桥板,等船过了才又搭回,行人得等老半天才能过桥。老百姓怨声不绝,便写了一首打油诗贴在桥上:
坐北朝南一木桥,走在桥上动摇摇,
船只过渠桥拆去,行人站得脚打飘。
唐朝宝历年间,桂管观察使李渤来兴安修整灵渠。一天,他微服私访从这里经过,见到桥边的诗句,心中思忖:这写的虽不成诗,却也道出了百姓的怨气。回到驿馆,便叫一个随从如此这般地给县令写了一封文书。
县令接到观察使的文书,马上拆开来看,却是一首诗。县令不解其意,就叫人把全城的知名文人都请来帮他解释。大家看到观察使送来的诗是这样的:
灵水清清渠岸高,虽是有桥似无桥,
隔岸犹如隔千里,民怨如潮何时消。
一个士子说:“这是要我们修千座桥,免得老百姓有怨气。”另一个士子说:“非也,非也,这是要我们换座桥。”
大家琢磨争论了半天,最后敲定,还是要换座桥。于是县令叫一个乡绅为首,筹备银两修桥。老百姓出了银钱,官绅们胀了荷包,之后,只换了另一座木桥。
隔了一段时间,李渤又从这里经过,又见一群人围着看字条,他走近一看,见是一张白头帖子,上面写的是:
拆了旧桥换新桥,换来换去是木条。
县令多绅同条裤,修桥银两进腰包。
李渤看那桥,果然还是座木桥,只不过稍微宽了点,高了些。心里好生不满,回到驿馆,忙派差人把县令叫来。县令还以为观察使要奖赏他呢,哪知一进门就挨了一顿斥责,说他不体谅民情,最后,限他三个月内修好一座石拱桥。
县官回到府衙,整天板着脸,坐卧不安。他有个侄儿名叫赵七,是个劣绅,得知此事后,便要把这个差事揽过来,想从中捞些油水,还想挂个修桥铺路的美名。要叔叔让他承包此事,县令真的成全了他。
赵七经过筹粮捐款,召募石匠,一番准备之后便动了工。由于百姓都盼望石桥早日建成,石匠民夫都竭力尽心,日夜赶工,不到三个月,一座坚固的石拱桥真的修成了。赵七来到桥上,东瞧瞧,西望望,好不得意。一个管家见此,忙凑上来献计说:“你何不在桥上给县令阿叔留几个字,也好流芳千古。”赵七听了,正中下怀,县令名叫赵禺三,于是,他便命石匠在桥上刻了“禺三桥”三个大字。
四周的百姓,素知县令赵某为人奸狠毒辣,而今却想贪功立碑,背地窃窃议论。夜里,有一个懂刻石的,就悄悄在“禺”字上面添了个草头,“三”字上头改成个“甲”字,变成了“万里”二字。
过了几天,赵七陪同县令来到桥上,正想给他拍马屁邀功,可是到桥边一看,“禺三桥”变成了“万里桥”,气得火冒三丈,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他正想向县令禀告,要追查改字人的时候,李渤骑着高头大马走来了。他看着“万里桥”三字,手捋胡须微微点头,对县令说:“由此至京城恰好万里,名副其实,桥名好,桥名好!”
县令和赵七听了,真是哑子吃黄莲,有口也难言。只得跟着连声称好。从此,“万里桥”这个名字就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