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话作为汉语标准语,早期称为雅言、雅音、通语、正音,明清称为官话,清末又开始称为国语,1956年大陆改称普通话。而官话一词演变为官话方言的含义。
中国的官方语言早期以中原雅音为正音,即中古汉语时期(主要是唐、宋)流行于中原(时汴、洛一带)的全国通用的语言。
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以后,中原雅音南移,汉语正音分为南北两支,主流上以南方的金陵士音为正统。晋代迁都南京,汉族政权第一次转移到南方,而以中原雅音为基础的金陵雅言则以正统身份成为中国的官方语言。东晋以后又有南北朝的对立,南朝治下的江东崛然而起,赶超中原地区,南京成为古汉语的孑遗地带。
隋朝统一中国,编《切韵》,以金陵雅音和洛阳雅音为基础正音。唐朝以洛阳读书音为标准音。
宋代国语称“正音”、“雅音”,仍以洛阳读书音为标准。元代法定蒙古语为国语(主要为蒙古族使用),后以元大都(北平)汉语语音——北平音为标准音,称为“天下通语”。
明以中原雅音为正,明前中原地区经多个北方民族融入,南京地区的“中原之音”相对纯正,官话遂以南京官话为基础,南京官话为国家标准汉语语音。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从各地移民北京,其中南京移民约40万占北京人口一半,南京话成为当时北京语音的基础,而南京官话则通行于整个明朝。
明朝及清朝中叶之前中国的官方标准语一直是南京话。周边国家如日本、朝鲜所传授、使用的中国语也是南京官话。明清时期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所流行的是以南京官话为标准的中国话,民国初年西方传教士主持的“华语正音会”,也以南京音为标准。长久以来,南京话以其清雅流畅、抑扬顿错的特点以及独特的地位而受到推崇。
清初名义上以满语为国语,随后汉语官话成为国语。清朝以来,北京官话逐渐分化出来,作为汉语标准音的官话从而逐渐分为南京官话和北京官话两支。清代早期,南京官话仍为汉语主流标准语,雍正八年清设立正音馆,推广以北京音为标准的北京官话;而北京音是在元时旧北平话与南京官话(明都北迁时北京城内南京移民过半)相融的基础上,融入少许音译满语词汇而成。到清代中后期,北京官话逐渐取代南京官话取得国语的地位。1909年清正式设立“国语编审委员会”,此即清末的国语。
民国初期,当时预定为官方语言的国音是
南京话
和北京话
的结合。其中,平翘、前后鼻、尖团区分、部分音调按照北京话,而部分韵母、入声音调按照南京话,成为一个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符合普通话。后来改为以北京话为国音,并且去除了北京话里的尖团区分。南北之分南方官话作为中国官方语言的南方官话,不同于广义上的南方地区的官话,是以南京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南京音为标准,又称南京官话。
北方官话作为中国官方语言的北方官话,不同于广义上的北方地区的官话,是以北京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音为标准,又称北京官话。
明朝音韵利玛窦《西字奇迹》节选
明朝官话大致属于《切韵》体系,以《正韵》为代表作;而清代官话则脱胎于元代《中原音韵》为代表的音系,相对于以《切韵》为代表的中古音系,它有如下的变化:
声母:共21个。全浊声母消失,平声变成送气清音,仄声变成
不送气清音。
韵母:见系开口二等腭化韵与相应三、四等韵混同;闭口韵[-m]并入[-n];入声派入三声之重,[-p、-t、-k]合为[-?],入声韵改配阴声韵。
声调: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全浊上声字并入去声,入声逐渐消失,相应的字派入其他三声之中。
声母《韵略易通》的创作约当十五世纪,上有一首《早梅诗》,归纳了当时的声母系统,一共四句二十字,每个字代表一个声母。原诗为:
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
由此得到明初声母如下表:
早梅诗所反映明朝音系声母表早梅诗用字
明朝声母
对应汉语拼音
现代普通话声母
现代汉语拼音
冰pbpb破p?pp?p梅mmmm风ffff明末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和利玛窦留下的手稿和书籍用拉丁字母记录了当时的官话语音,他们记录的声母系统比早梅诗多了?和?,但这套语音系统对中古汉语的疑母的划分十分混乱,部分疑母字的确有声母脱落的现象,但同时有大量影母的字被派分了疑母的声母。
韵母《西字奇迹》是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写的几篇文章,《西儒耳目资》是用拉丁字母注汉字音的汇集,两者之间有传承关系,使用了统一体系的拉丁拼音方案。从这套拉丁拼音系统可以归纳出明朝的韵母系统。
明朝音系韵母表拉丁字母
明朝韵母
拉丁字母
明朝韵母
aaanania,yaiauan,uonuanoauaieni?no?iuen,yueny?n继塞音韵尾消失之后,鼻音韵尾-m至此也消失了,因此只剩下元音韵尾-i、-u和鼻音韵尾-n、-?。同时发展出卷舌元音?。
声调《西字奇迹》等书用元音字母上的标号表示声调,一共有5种标号,分表代表阴平、阳平、上、去、入5调。
清朝音韵这里的清朝官话特指十八世纪末的清朝官话。《李氏音鉴》(简称《音鉴》)是清人李汝珍的一部音韵学著作。书成于嘉庆十年(1805)。《李氏音鉴》中归纳出的十八世纪末北京话音系,和当代的普通话音系大同小异。
而到了清末,北京官话(即当时的北京音)的音系已与现代北京话相差无几,与明初的官话相比,产生了韵尾消失、入声消失,尖团合流等重大的变化。
此外,还有一些字组的读音有些不同,如“哥”读go[k?],“科何娥”等与此相同;“蒙”读mong[mu?],“风蓬翁”等与此相同。
声母《李氏音鉴》分声母为三十三个,用一首《行香子》词标出声母标目:“春满尧天,溪水清涟。嫩红飘,粉蝶惊眠。松峦空翠,鸥鸟盘翾,对酒陶然。便博个,醉中仙。”
为便于反切,并能“兼列南北方音”,作者很在意洪音和细音的区别,同一个声母如果既可以拼洪音也可以拼细音,就分拆成两个声母,如“满”和“眠”,称为粗音和细音。作者又在“南北方音论”中说:“北音不分香厢、姜将、羌枪六母。”即当时北京话中尖团音已经合流。据此可以简化为22个声母,跟当代的普通话完全一样。
韵母李汝珍同样把韵母分为粗音和细音两类。粗音圆唇,细音展唇。声、韵母的粗细与四呼有关:粗音声母配细音韵母,即开口呼;细音声母配细音韵母,即齐齿呼;粗音声母配粗音韵母,即合口呼;细音声母配粗音韵母,即撮口呼。
经过归纳,《李氏音鉴》中的韵母与普通话韵母基本一致,只多出了[ia?]iai和[y?]üo两个韵母,少了一个[y?]üe。
声调《字母五声图》中,分声调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类,入声与阳声韵相配。但作者已在“北音入声论”中说明北京话中已经没有了入声,而是归入阴、阳、上、去四声,与普通话声调一致。
李汝珍设入声,可能有兼列南音和便于学习诗词平仄等原因。
音系演变《早梅诗》的音系中古汉语见、溪、群、晓、匣等母的字仍然保持舌根音k、k?、x,精、清、从、心、邪等母的字也仍然是平舌音?、、s。但到了清朝,这种局面改变了。清朝后期的《圆音正考》针对当时尖团混淆的现象,要求严格区别尖团音。其序言说:“试取三十六母字审之,隶见溪郡晓匣五母者属团,隶精清从心邪五母者属尖,判若泾渭。”可见原作k、k?、x的细音字,在这之前已经变为舌面音(团音)?、、?了。而且该书写作的当时,?、、s的细音也有混入舌面音的迹象。至此,现代普通话的声母格局就完全形成了。
民国以后尽管明清官府并没有对官话正式命名(官话是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称呼),也没有将官话进行推广,但它对中国普通百姓语音的影响是巨大的。
明清时期各地汉语尽管大都与官话差别很大,但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官话的影响。越是官话使用频率高的地方,这种影响就越剧烈。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江西景德镇,长期作为官方瓷器供应地,官话在城区盛行,导致当地的方言往官话靠拢,最终出现只有三个声调这种赣语乃至整个“东南方言”极其罕见的现象。
官话的另一个影响是产生了带方音的官话(下文简称为“方音官话”)。古代非官话所在地的人,要学习官话,往往会受母语的极大影响,从而说出母语特征极浓的官话来,如蓝青官话。方音官话与(标准)官话之间,只是口音之间的区别,而非方言之间的区别。
现代遗留官话在现代仍有少量保留,不过不是在“活的”语言里,而是在戏剧中,而且只保留了某些特定时期的官话。如京剧的语音,仍保留了清末以前官话中的区分尖团的特点;越剧的语音则继承了绍兴的方音官话的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