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社会科学

时间:2023-12-09 00:19:23编辑:莆田seo君
基本概况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舍1983年落成,面积4080平方米,书库为六层,2310平方米,预计达饱和状态时,可容纳大约80万册藏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现有藏书43万册(430381册),其中中文图书36(362504)万册,外文图书11934册,报刊合订本55943册,线装古籍8万余册,善本书66种,880余册,甲骨残片31。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藏书有三部分构成,一是原河南省历史研究所藏书,这部分书籍专业特色强,价值较高,是图书馆藏书的基础,约15.6万册;二是原河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藏书,这部分藏书数量不多,约3万余册,经过筛选,仅一部分投入流通;三是78年之后,主要是国内社会科学出版物和港台中文版古籍图书。藏书较著名者有:元延祐圆沙书院本《山堂先生群书考索》;经韵楼原刻、丁福保收藏、孙海波手校《说文解字注》;较有价值的藏书还有:影印《藏外道书》、《中华大藏经》、《续藏经》、《玄奘法师译撰大全》、《宋藏遗珍》、《道藏辑要》等等。

历史沿革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的历史应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河南省历史研究所资料室(在开封市)和1959年成立的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的资料室(在郑州市),河南省历史研究所和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的藏书,在建立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时,并入社科院图书馆。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成立于1978年,当时叫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图书资料室。1979年12月成立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仍沿用图书资料室旧称。

1980年,图书资料室一分为二,分别为图书馆和情报所。

1995年,院情报所撤销,各种图书资料统归图书馆负责,包括情报所原有的部分期刊合订本、外文报刊等,也都移交图书馆。

部门设置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现设三部一室,采编部、读者服务部、信息网络部、办公室。

采编部负责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等采编工作,负责书目数据库的规划与建设。

读者服务部负责各类图书资料报刊的验收入库、排架典藏、出纳流通和调整、调拨、剔除工作,负责管理参考阅览室、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组织和编制各种专题目录和报刊目录,负责办理借书证的发放、收回与更换,办理馆际与借手续。

信息网络部负责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信息资源的网上交流、网页的制作,更新,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指导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工作。

办公室负责行政、后勤工作,协助馆长做好日常事务管理工作。

人员状况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图书馆、信息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7人;馆长1人,副馆长1人,部主任7人;副研究馆员2人,馆员7人,助理馆员8人。特点:

①专业性强:工作人员均受过专门系统教育。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9人,占50%,其中9人受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占总人数的50%,其他专业人员依次为计算机专业3人,法律专业1人;历史专业1人;中文专业1人;外语专业1人;管理专业1人。

②年轻化:50岁以上1人,40----50岁5人,30----40岁4人,30岁以下7人。

为全面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图书馆历来重视、鼓励和提倡图书馆人员从事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曾将发表学术著作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列入专业人员考核内容之中,并制定了鼓励科研工作制度,为科研提供时间保证。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项目1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1项,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1项,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项,省科委软科学项目4项,省社科联重点调研课题1项,院重点科研课题6项。共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文章数十篇,发表各种专题调研报告6篇。获各类奖项20余项。

特色馆藏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图书资料收集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58年河南省历史研究所,在1978年建馆后,确定了原创性、系统性、延续性、完整性的原则,在文、史、哲、经等方面进行了有条理的藏书建设工作。

比较有特色的藏书有:善本书,较著名者有:元延圆沙书院本《山堂先生群书考索》;经韵楼原刻、丁福保收藏、孙海波手校《说文解字注》;清内库本《礼部则例》;周作人抄补《本事诗》;明潞王敬一主人藏抄本《天文祥异赋》;清李明古收藏、荛翁跋、今人黄裳珍藏善本,明抄本《中吴纪闻》;清史梦兰辑、摹绘精抄本《图书便览》;明万历本《古今事文类聚》;明嘉靖本《白孔六帖》,《锦绣万花谷》;明娄东张氏刊本《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顺治二年本《说郛》。

线装书有:日本东都官版书籍发行所文久三年刊《武学上舍施氏七书讲义》;日本享宝刊本《明律》;影印《宋?碛砂藏经》、《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藏外道书》、《中华大藏经》、日本《大正藏》、《正藏经》、《续藏经》、《玄奘法师译撰大全》、《宋藏遗珍》、《道藏辑要》、康熙四十六年刊《全唐诗》以及《金文集成》、《明实录》、《清实录》、《明清档案》、《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民国丛书》、《古本小说集成》、《古本小说丛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四库珍本》、《四部丛刊》一二三编、广编、《书目丛编》、《书目类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等等。

地方志收藏有各省的地方志书,河南省各地县志,府志收藏完备,另外还有《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稀见中国地方志丛刊》、《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等大套的方志丛书。解放前的影印报刊,包括《大公报》、《申报》、《晨报》、《民国日报》、《北洋画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以及抗战时期的《晋绥日报》等等。

信息化建设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在现代化建设方面,自1999年起,加大了投入力度,建立了院局域网络,通过政府上网工程DDN专线与因特网相连,各部门配备了50余台电脑。2000年建立了图书馆局域网,在购进丹诚图书馆集成系统(DT1000)单用户版的基础上,升级为多用户网络版(DT1500),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并建立了电子阅览室。2004年,进一步改善了网络环境,增添了设备,扩充了带宽,院局域网以10兆光纤为主干,办公楼通过光纤与网络中心连接,联网电脑70余台。

1、数据库建设。它是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从2000年9月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数据录入,已完成了43万册藏书中近80%的信息量,建立了民国时期出版物数据库、港台地区出版物数据库、馆藏外文数据库、期刊合订本数据库、馆藏线装书数据库等。另外购置了清华学术期刊光盘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数据库,这为发挥电子阅览室的功能,实现数据库中数据的网上传输,联机检索,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保障。

2、网站建设。图书馆、信息中心不仅承担着院局域网的建设与管理维护工作,同时还负责河南社会科学网站的编辑与维护。它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数据库建设突击工作的顺利完成,正逐步把工作的重心向网站建设工作转移。网站从内容到版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宣传和促进河南社会科学研究,为信息交流互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逐渐成为树立形象,展示社科研究成果,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窗口。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作为社科院科研服务的基础单位,牢固树立服务第一,读者至上,全心全意为科研人员服好务的观念。在院党政的大力支持下,图书馆锐意改革,励精图治,进入了力争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在更新办馆理念,加强硬件建设,改进服务态度,增设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美化读书环境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在中原崛起的号角声中,图书馆上下一心,锐意进取,为创建河南省社会科学学术中心而竭尽全力,正在为创建一流的现代化图书馆而努力奋斗。

服务项目

(1)外借服务

个人外借:施行全开架借书,读者先到目录柜查阅有关目录或者通过查询计算机公共检索读者咨询系统,然后进入书库,挑选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到借书处交工作人员输入计算机后可把书带走。科研人员每人允借30册,一般工作人员可借10册,借期6个月,期满可续借。

(2)阅览服务

按照文献的不同载体、服务对象及其不同需求层次设置了参考阅览室、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过刊阅览室、善本图书阅览室等5个阅览室。

(3)文献检索服务

针对读者在研究课题中提出的疑难问题,利用各种参考工具,检索文献及有关书刊,帮助读者查找或直接提供有关文献、文献知识、文献线索,以个别解答方式向读者提供服务的一种方法。

(4)光盘检索服务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为科研人员提供光盘检索服务。光盘数据库种类主要有:①清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光盘数据库(文、史、哲三类);②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数据库;此外还收集了大量的文学、计算机软件、法律、经济、统计资料等光盘资料以及大量的随书光盘资料。

(5)网络检索服务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四楼电子阅览室可通过院内局域网联通中国网通、中国教育和科研网、中国金桥信息网、中国科技网和中国电信网等国内各大网络,可与因特网联接,进行网上信息检索、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

(6)用户培训服务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为了提高读者利用计算机进行文献信息、网络信息、光盘信息的检索能力,为读者开办定期或不定期的计算机检索知识、网络知识、光盘数据库知识的短期培训班或专题讲座。

(7)技术服务

包括:网上资料打印、资料复印、软盘复制、光盘刻录、文献服务、专题信息服务、多媒体信息检索、网上教学辅导等。

上一篇:世界城市人口排名

下一篇:绿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