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府

时间:2023-12-08 02:31:05编辑:莆田seo君
历史沿革

卫辉府,是古代对卫辉的称呼。卫辉府地处中原腹地豫北平原,西依太行,南临黄河,东接齐鲁,北通神京,是豫北卫辉、彰德、怀庆三府之一,也是豫北卫河上的一个重要码头。坐落在境内的香泉寺、望京楼和比干庙、太公庙等名胜古迹,记载了卫辉府经济、文化的演变历史。是一座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河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商纣时期即为京畿牧野地,战国时称汲邑,西汉高祖二年开始设汲县,距今已有二千二百余年的历史。以后历代郡治、州治、路治、府治、道治等叠设于此。元置卫辉路。

明洪武元年八月改为府。明代还建有潞王府,自古即豫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历来迁客骚人荟萃,商贾富象云集。巍巍太行的呵护,悠悠黄河的滋润,哺育了卫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也培养了卫辉一中这个时代骄子。

1913年府废,结束了历史上几百年的卫辉府历史。

明朝时皇帝朱由检封卫辉府为"南通十省,北拱神京"。在市北阁门仍有明朝明思宗朱由检刻的关岔牌,(是南往北来的一条主要岔口,市中心有南马市街,北马市街,是为过往行人卖马的集市。可见当时的热闹场面!明万历之弟-朱翊镠后半生就生活在卫辉府。城里的望京楼(已经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是他读书的地方。.从明清的卫辉府到今天的卫辉市,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由于历史的文化积淀和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古风遗俗以代代相袭的方式,在民间仍然流行。

史料记载

卫辉府:冲,繁。隶河北道。上北河,卫粮通判驻。清初沿明制,领县六。雍正中,割开封之延津、直隶大名之濬、滑来隶,胙城省。乾隆中,割开封之封丘、归德之考城来隶。光绪初,考城仍还隶。东南距省治百六十里。广三百九十里,八百七十八里。北极高三十五度二十七分。京师偏西二度十二分。领县九。[1]

汲冲,繁。倚。西北:霖落、苍峪、坛山。西:仙翁。北:华盖。并太行支脉也。东南:河故渎。北:卫河自新乡入,一曰清水河,右纳孟姜女河,迳府治北、比干墓南,又东北,右纳沧河,缘淇界入之。铜关、杏园、淇门三镇。驿一:卫源。铁路。[1]

新乡冲,繁。府西五十里。北:寺儿山、五陵冈。西南:黄、沁故渎。东北:卫河自获嘉入,右合小丹河及沙河,有合河镇,又东北入汲。驿一:新中。[1]

获嘉冲,繁。府西南九十里。东北:同盟山。南:黄、沁故渎。西:小丹河自修武入;其新河会重泉注之,东迳三桥,左纳峪河,即清水河。其西北,太白陂,春秋大陆。又东入新乡。北流河自汇入为沙河,从之。崇宁、亢村二驿。丞兼巡司。铁路。[1]

淇冲。府北五十里。东北:浮山。西北:灵山。西:朝阳。东南:卫河自汲合沧河,缘界纳斮胫河,所谓肥泉,又东北会淇水入濬。早生、青龙二镇。淇门一驿。[1]

辉繁。府西六十里。西:太行。其支,东北:方山。北:九山。西北:苏门,卫河出焉,曰百泉。诗“毖彼泉水”。汇卓水、白沙、莲花、万泉,历闸五,入新乡,下至山东临清会汶,行九百二十三里。其西:沙河,汇丁公、清濂、焦泉,又西,峪河、清水,汇梅竹、重泉,并入获嘉。重泉,水经注长泉,迳邓城东,又谓白屋水。淇山,西北。山海经沮洳。淮南子大号。淇水出东北,入林。县驿一。[1]

延津冲,疲。府南七十里。雍正二年,自开封以来隶属。五年,省胙城入。西南:酸枣山。北:河水故渎。西北:孟姜女河,东北流,至汲注卫河。濮水、酸水、延津、棘津、文石津,并堙,惟乌巢泽存。沙门一镇。驿一,曰廪延。

濬冲,繁。府东北百十里。城西南隅:浮丘山。东南:大伾,即黎阳山,其支,紫金、凤皇。有禹二渠。白马津西即遮害亭,又西,卫河。古泉源水自汲会淇入卫。诗所谓“在右”。淇口,古宿胥口。魏遏淇入白沟,所谓枋头,即今之淇门渡也,东北迳雍榆城南,又北迳白祀山、顿丘故城。道口镇,县丞驻。县驿一。[1]

滑坡,难。府东九十里。东北:白马山、鲋鰅城。西北:狗脊、天台河谷故渎在焉。有瓠子堤、金堤。滑水,堙。西北:卫河自濬错缘界仍入之。老岸一镇,巡逻驻守。[1]

封丘繁。府东南百里。南有河水自阳武入,缘祥符界入之。城北:黑山。东北:淳于冈、青陵台,圮。古濮渠,堙。潘店、中栾二镇。有驿。[1]

行政区划

民国时期全国道教中心

明初,府治汲县(今河南卫辉市)。辖6县。汲县胙城(今河南延津县胙城乡胙城村)获嘉淇县辉县(今河南省辉县市)

明中,府治汲县(今河南卫辉市)。辖11县

汲县胙城新乡获嘉淇县辉县

清末,府治汲县(今河南卫辉市)。辖9县。

汲县新乡获嘉淇县辉县延津
文化民间传说

卫辉府古城墙遗址

民间传说——卫辉府里的门为啥是黑的?

在中原地区,人们习惯把院门漆成红色,说红色吉利,能驱鬼辟邪。在豫北黄河北岸的卫辉市,居民的院门却与众不同,当地人都把它漆成黑色。

传说,明代的时候,卫辉府的马市街热闹繁华,商店林立货物充足,财源茂盛。马市街里,有一家酒店常出怪事,老板进酒多,卖出的酒少,买卖的数字老是对不上。老板觉得这事很奇怪,就怀疑店里有偷酒贼。这天晚上,他拿个斧子藏在屋里,夜半时分,他听见酒缸里"咕咚咕咚"响,便点亮油灯,冲了上去。跑近一看,原来偷酒的是一条大蟒。大蟒的尾巴缠在梁上,头扎在酒缸里,正有滋有味地埋头猛喝。老板大喝一声,举起斧头向大蟒的头上砍去。大蟒"呼"的一声缩回身子,顺着狗洞逃跑了。老板率店里的伙计飞快赶去,只见大蟒行色匆匆,一下躲进了潞王府。

原来,这大蟒是潞王的化身,它变成蟒精来骚扰百姓。潞王挨了酒店老板一斧头,痛得满床打滚,李娘娘侍奉在左右,安慰了好大一会儿潞王才睡去。临睡前,潞王咬牙切齿地说:“天亮后,我要把那个红门酒店里的人斩尽杀绝!”

李娘娘是个善心人,她听潞王说后,心里非常着急。于是,她让宫女悄悄传出一条密令,命马市街的红门人家在天亮以前一定将门漆成黑色。老百姓听说后,一传十,十传百,不到天亮,整个卫辉府的门全部漆成了黑色。第二天,潞王带领亲兵直奔马市街,转了几个来回,也找不到红门酒店。他还以为是自己记错了,便扫兴地调头回府了。从此以后卫辉府的门就变成了黑色。

从这则传说来看,卫辉府民居用黑大门的习俗是为了躲避灾祸。而这灾祸,不是天灾,却是人祸。这人祸是由昏庸无道的潞王造成的。那么潞王是谁?为什么他对卫辉府的风俗习惯会有这么大的影响,以至于数百年来沿袭不变呢?

潞王,万历皇帝的弟弟。

旅游潞王坟

中州名塔——镇国塔

潞王,即潞简王,是明太先朱元璋的九世孙,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的第四个儿子,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唯一胞弟,四岁时受封为潞王,万历十七年就藩于卫辉府。他一生相当短暂,在世的四十七年里,只在史籍中留下点点滴滴的不光彩的记录。儿时在宫中,他胡作非为,二十一岁到河南当藩王后,更是骄奢淫逸,横行霸道。

潞王在世时,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在卫辉修建了潞王府。并且在凤凰山下,择得一块风水宝地,构筑了气派阔绰的潞墓。其优雅的程度完全可以和北京十三陵平分秋色。然而,当地的人们从不正儿八经称它“潞王墓”,而轻蔑地叫它为“潞王坟儿”。“坟儿”的份量比“墓”来说就轻得多了,特别用在皇帝胞弟的身上,就更显得不大妥当了。可世世代代,人们就这样称呼,成了一种习惯。这种习惯,自然是由于人们痛恨潞王的感情形成的。

在中原地区,一般来说,在这里有过政治、经济等活动的人,不管职位高低,逢年过节时,人们或多或少地会有一些祭奠仪式,如盘古、女娲、老子、张仲景、朱元璋、岳飞等等。然而,潞王在河南卫辉府生活了二十多年,死后又葬在这里,他的墓前却从来没有祭祀的香火。潞王墓前空摆了一个大如石鼎的焚香炉,他生前的煊赫与他死后的凄凉形成鲜明的对照。对潞王来说,这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姜太公故里

现在卫辉市留下了大量证明姜太公故里的历史遗迹。

卫辉市太公泉镇吕村西北地的山岗上有封土高大的姜太公墓,墓前矗立有墓碑,是清朝康熙二十年卫辉知府加伍仲春所立,上刻:“周姜太公茔葬处。”

姜太公100代孙吕梁先生,1995年亲手撰文在姜太公墓前之碑:“姜太公吕尚之墓”、“姜公史略”、“姜太公吕尚故里墓志铭”。

望京楼

位于河南卫辉古城东北隅,2006年05月25日,望京楼作为全国最大的石构无梁殿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明潞简王(朱翊镠)思母所建。

比干庙

坐落于河南卫辉的比干庙是重要的庙墓合一建筑群之一,是中国第一座含墓祭人之祠庙,称为“天下第一庙”。比干庙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比干墓为中国第一座有记载的坟丘式墓葬,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官立中学堂

《汲县县志》载:“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知府于沧澜奉诏兴学,立卫辉府官立中学堂于汲县城内,改淇泉书院为之,是为本校创办之始。由知府于沧澜任监督(校长),并延请夏进士奠川、崔举人青山,分授经文、算学等科,拟定章程,禀请立案。招府属九县学子入学,学制五年,无明确班级划分。年费银万两,由九县(卫辉府所辖九县)协款支付。

光绪32年(1906年)有学生145名,教职员11名,年支银3650余两,钱240千文。时学堂附设汲县小学堂,考选生徒,附堂听讲。”至宣统元年(1909年),学生增至为206人,分甲、乙、丙、丁4个教学班。

宣统三年(1911年),有学生253人,教员14人。

民国2年(1913年)至民国25年(1936年)初,学校一直保持6个教学班编制。

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魏青铓撰《汲县今志》载,时学校“计分六班,有教职员十八人,学生二百六十九人,均系男生,全年经费二万一千九百六十元。”

民国25年(1936年),本校与河南省立第二女子中学合并(女生另院授课,唯校牌加注“第二院”字样以示区别),增加至9个教学班,约400人。

学校流亡禹县期间,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春,本校在禹县招收春季始业班,时学生达500名。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始附设高中班,仍为9个教学班编制,人数约360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发展到高中3个班,初中9个班,学生480名。

民国35年(1946年)学校回汲县复课,据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6月《河南省立汲县中学同学录》载,时有高中4个班,初中7个班,教职工29人,学生455人。

随着时局的变幻,本校曾数次更名,两度南迁。

清末学校初创时,名为“卫辉府官立中学堂”,又名“卫辉淇泉中学堂”。

民国二年(1913年)7月定名为“河南省立汲县中学”,民国十年(1921年)定名为“河南省立第十二中学”,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定名为“河南省立汲县初级中学”(后为“省立汲县中学”,今“卫辉市第一中学”)。

卫辉府学堂同学录包括两部分,分别为《卫辉府师范学堂同学录》和《卫辉府官立中学堂同学录》。两者合为一本,分别为清宣统二年(1910)和三年(1911)的同学录,潘炳麟作序。

卫辉教育源远流长。清末,在“维新”运动的影响下,汲人李时灿、王锡彤相继创办“经正书舍”,开始研习西方科学译著,与封建教育分庭抗礼。

清光绪辛丑(1901)清政颁诏兴学,汲县相继创办了中学堂,周围各县青年来汲县求学者甚多,确立了清末民初豫北文化中心的地位。

该同学录收录了官立卫辉府师范学堂和中学堂师生共466名。载明了师生姓名、字号、籍贯、居址、通讯处等。其中原河南省副省长嵇文甫(嵇明),曾为卫辉官立中学堂学生,还有不少人名在县市志出现。是研究汲县文化教育人物以及卫辉市一中和新乡市第一师范两校校史的详实可信的材料。

该同学录现藏卫辉市档案馆。

上一篇:文本分析法

下一篇:清远鸡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