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的圈子是“广州扫街组”。不是清洁工人大联盟哦!出门常带3样东西:钥匙、钱包和相机,这就是“扫街族”,或称之为“街头摄影爱好者”。
“扫街”就是随心、随手、随意。而是拥有LOMO、卡片机、拍照手机的族群,乐于把每日沿街所见的东西拍成blog日志、然后粘进论坛里与人分享。
他们上街去了,身后背的不是扫帚而是相机,是数码而不是胶片。白天,“扫街族”们各自孵在办公室里,朝九晚五、循规蹈矩;周末或夜晚,他们才端起相机,走街穿巷、捕光捉影。在他们的镜头里,没有自己,甚至没有一张熟悉的面孔,有的只是与他们擦肩而过的陌生男女。[1]
广州扫街族流行ING(图)
是可以没有主题,没有章法,也可以没有技术含量和后期制作。没有文字的刻画却更生动。不想费力气组织语言,又想要记录一段时期的记忆……就让图片自己说吧!这就是扫街族的“扫街”。[2]
“红客”介绍,扫街族流连于大街小巷,穿梭在人山人海之间,行走中“咔嚓”声不断,“我们是记录真实生活的拍摄者。”
突发事件,奇人奇事……城市里凡能吸引眼球的元素,都是街拍者“猎食”范围。拍得最多的,还是城市美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养眼,随季节和流行元素的变换,美女们总能提供迷人的素材。解放碑、江北、沙坪坝,“红客”给出心中重庆“排名”前三的美女聚居地。[3]
扫街扫街和摄影相近,但扫街不是摄影。一种时髦的独立的摄影创作方式。每得空闲,常见“扫”友三五成群徜徉于市井街巷,行走之间“咔嚓”不辍。其实,不仅醉心于弄影之乐趣的摄影爱好者如此,家用DC和可拍照手机的普及,使更多的普通人也会不时客串到“扫街”族中,随心所欲地对着眼前的希罕事、漂亮景“咔嚓”一通。
拒绝“
重武器”
佳能S80等体积相对小巧,而又拥有28MM典型广角的机型受到追捧,另有一些便携型DC凭借防抖动功能,或LCD多角度取景设计而受到欢迎。
找寻戏剧性画面
大众生活中妙趣横生的枝节,或值得回味的场景无处不在,留存住这些充满戏剧性的画面,就是扫街摄影的目的所在。扫街摄影并不轻松,可谓闲在其外忙在其心。
我们不是侵入者
扫街摄影没有特定的被摄者,摄影者也身处一种相对游离的状态。当摄影者与被摄者共处在同一空间时,不干涉主义造就的先天融合性,使摄与被摄两者之间的关系,终于向和谐状态迈进了一大步。举起相机的一刹那,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我只是记录者,绝不是侵入者。[1]
乐趣“薇安上海”网是“扫街族”在上海最大的据点,31岁的DEMITRY 是“薇安上海”最热情的拥趸之一。尽管身为一家木业厂的厂长,工作忙碌,DEMITRY仍坚持每天抽出两小时上街“晃悠”,因为,对他来说,“扫街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状态”。“摄影不仅是一种爱好,还能成为一种减压的方式――能在大街上结交到不同类型的朋友。当然,观察能力也增强了,会留意许多被人忽视的细节,试图通过陌生人神态捕捉他们内心想法。”DEMITRY总结“扫街”带给他的收获。
和多数“扫街族”一样,26岁的RICKO入行的主要理由是,“新买了一架数码相机。”每周至少花两三天时间出门“扫荡”,有时也会带上漂亮的太太。“如果看到美女,就和太太一道欣赏,通常是我问:好看吗?她回答:好看的,然后我就‘抓’上两张。” RICKO还有另一重身份――“薇安上海”的创建者。据他交代,就这也和太太直接相关。“当时,我们还在恋爱,点子是她出的:‘你不是有很多扫街的朋友嘛,做个网站不是方便交流吗?’”“薇安上海”是SHANGHAIVIVA”的中文音译。“VIVA,在法语里是很热闹的意思,取这样一个名字是想突出一种有活力的,非常时尚,追求流行的感觉。”
外企秘书JASMINE是“扫街族”中的新生代,也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女性。 “平常上下班,压力非常大,很期待能够出去走走,拍拍,路上的人、车、景色,也是一种放松,生活原来挺有趣的。”对JASMINE,“扫街”已经成为除WINDOW SHOPPING以外的“人生第二大乐趣”:“周末,我喜欢去徐家汇、淮海路,拍一些有趣的、可以让人浮想联翩的镜头。”自从成为“扫街族”后,JASMINE 常常反省自己当日的表现,“希望大家都能大大方方地接受拍摄,因为,我是绝对没有恶意的,我只想要从他们身上找到时尚的感觉,并且传递给别人。” JASMINE的理想,是成为街头时尚男女御用“拍”手:“就像时尚杂志的摄影师一样,遇到合适的对象,直接走上去问他们:我能为你拍张照片吗,请你谈谈对时尚的看法。”她哈哈笑着说:“而且,我会把更多的镜头留给上海的男孩,因为他们当中有非常多的时尚达人。”[1]
装备扫帚最好用的“扫帚”是“傻瓜”
NECN3105
太专业的装备,扫街组是不建议使用的。因为在平常的街道立角架、调焦距、举着大灯是非常不现实又很矫情的举动。扫街的目的在于好玩,太追求质感就失去了意义,而且,一旦遇到突发的好玩事情,也不容你打开背包慢慢找角度。所以,方便随身携带又立等可视的卡片机和高像素拍照手机最值得推崇,也不会引起路人惊扰。
推荐几款2000以元下的百万像素手机——
诺基亚3230:智能手机。130万像素摄像头,而实际拍摄有效像素为123万。支持176×144和128×96两种分辨率的有声短片拍摄。另外,利用系统内置的影音编辑功能,用户可以给自己编辑的视频片段加上音乐、文本、色彩或图片等特殊效果,改造成个性化电影短片。
飞利浦9@9D:内置130万像素CMOS摄像头,内置闪光灯,支持4倍数码变焦功能,并提供有多种趣味相框、拍照模式以及照片特效等选择,且提供18MB的内存空间。
NECN3105:价格最平的“百万手机”,身价不及4位数。同样配备了130万像素CMOS摄像头,最大可拍摄1280×960像素的照片,并且支持自拍镜,但是没有闪光灯。[2]
明星扫街队扫进生活边角料
广州扫街族流行ING
扫街的风格往往可以透析人的性格。有人只喜欢花鸟虫鱼,每一天扫到的都是阳光灿烂的东西;有人独喜欢抓拍转瞬即逝的表情——一天中不同背景衬托下的搞怪的茫然的异样的人的动物的表情,凑在一起看颇有戏剧冲突。还有人专门发掘城市灰色地带:卫生死角、争执、大人物和小市 民的生活对比……看得人忧心忡忡;也有人善于一图双关,图片下配一句自己的释意说明,很深遂也很有内涵。初次扫街的菜鸟通常都会以日常生活作基点,早餐、楼梯口的猫、路人甲乙丙丁、车流、来电显示什么的。单独看起来似乎很平淡,竖成一列由上到下浏览起来却也很有味道,更容易产生共鸣。
关注他/她的“它”生活
很多人把扫街当成自娱自乐的节目,也有很多人把观看扫街当成茶余饭后的消遣。相隔两个城市的死党、无暇常聚的铁托、素未谋面的网友……都可以通过图像来了解对方的最近动态,比文字更有说服性,也比文字更多想像空间。最火的图片论坛都专设了“扫街区”,专供陌生网友交流切磋,扫人像、扫街景、扫工作餐、扫一天之内大事记等等,单一地看,图片完全没有技术含量可言,整体放在一起却趣味得很。
而“扫街总汇”就像是一个小社会,市井百态都在里面,无聊的时候随意拣几页翻翻比几米的绘本还好看,而且不像连续剧一样首尾相接,永远不用担心故事情节衔接不上。
有个北京同行,平时习惯怀揣两部相机出门——一部办公,服从指挥拍摄新闻图片;一部办私,专捡自己喜欢的按快门儿,回家拣到blog里与人分享,他的“北京face”从未告与人知,点击率却超标暴掉,正意欲加开“face2”、“face3”……
Ares的扫街初体验
Ares的扫街初体验
作为06全国大学生街舞大赛的金牌得主,Ares获得香港公司赏识并签为旗下艺人,至此开始了被人安排的生涯。突然没有了时间打理自己的blog,Ares便爱上扫街,化妆间的饭盒、工作人员ABC、新服装新造型、陌生城市的沿途街景是Ares最擅长的表达。每一天都有不同。有空的时候挂进私窦,更有空就简单写一下图片说明,向熟悉自己的网友和朋友们展示一个新星的成长历程。其实国内很多明星都有扫街的习惯,戴军、范冰冰等等等等。有人是忙得没时间整理思绪,有人则有随手拍的习惯,让别人直接看到你所见的,更好过语言的描述。[2]
与街拍如今街拍很盛行
街拍起源于国外的时尚杂志。国内的街拍文化起源于各大流行网站。不少街拍爱好者对街拍的真正含义一知半解,有的将熟人之间的自拍当成街拍,这样并不能真正反映出街头时尚品位。此外,市民面对镜头还比较腼腆,很多时尚的俊男靓女在街上还不能坦然面对陌生人的镜头,经常拒绝街拍行为。[3]
侵权问题律师提醒
:街拍图片不经许可上网 侵权网友“街头COOL”上传网络的街拍照片
重庆潜卫律师事务所何桐雨律师介绍,依照《民法通则》相关规定,未经他人许可使用他人肖像,构成侵权。也就是说,不经美女们同意,就将美女图发到网上,侵犯了肖像权。这与是不是公共场所拍摄,有没有用于牟利是两码事。何律师说,不经人同意可使用肖像的,只有几种特例:新闻单位报道时合理使用,国家机关执行公务,科教机构在一定范围内使用。
何律师称,如果美女们发现照片“被上传”,可以要求对方删除。如果上传照片效果不佳,遭网友攻击,被拍摄者可以侵犯名誉权为由,要求上传者停止损害、赔礼道歉、恢复名誉,甚至赔偿损失。如果上传的是露点、走光等不雅照,就侵犯了隐私权,索赔金额可能较大。
为了避免麻烦,街拍爱好者可在拍摄后自我保留、欣赏。若要上传网络,最好征得对方同意,要么对面部模糊处理,要么仅传侧面、背影,只要对方辨认不出,就不存在侵权。
何律师提醒,现在网上发帖并非完全隐身,通过查找IP地址,完全可以锁定上传者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在网吧上网也要身份证,所以,请街拍爱好者注意法律规定,避免纠纷。
读者声音:
女方
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周小燕:如果告知拍摄意图、目的,征得我同意,我会很配合。如果是偷拍,无论评价好与坏,我都无法接受。这是一个礼节问题,没人希望自己“被展览”。
重庆七中教师马妮亚:街拍,并不那么让人排斥。然而,如果采用偷拍的方式,就有失妥当。
男方
重庆志同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昊:抛开法律规定,街拍没什么不妥。无恶意,没牟利,又能更快、更广传播美丽,何乐而不为?
重庆社科院社会学专家孙元明:我比较支持街拍行为,随意抓拍,自然,养眼。通过网络快速传播,让更多的人分享,可反映丰富多彩的时代特征。
美女们说
:拍完照片后能否讲一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