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手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手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大家都是喜欢看一些奇特的民间手艺,而且不同地方也都会有不一样的民间手艺在传承,以下了解民间手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寻访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棉被制作技艺,弹棉花了解一下
棉被作为中国最古老,最传统的产品一直沿用到今天,可想而知,棉被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特别是追求低碳环保,天然绿色,健康产品的今天,棉被更是人们的上上之选,而在机械化生产棉被的今天,手工棉被显的更加珍贵,手工棉被(褥)子既是用优质棉絮经人工整理加工而成的被子。弹棉花留下的印记,无疑是温暖的、久远的。
虽然随着现代科技地发展,半机械化、机械化渐渐取代了纯手工劳动,手工弹绵花也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有些感情并不会轻易消退。
“白雪纷飞,伯乐操琴,问是何调,人人知音。”读到这样的诗句,人们很难和棉花匠相联系在一起。然而,这确实是棉花匠的真实写照。弹棉花是一种老手艺了,行头比较简单,一弯弹弓、一张磨盘、一个弹花棒槌和一根牵纱篾。“弹棉花嘞——”一阵悠扬的叫唤声传遍了大街小巷。
从事该行业的手艺人已经屈指可数。能够秉持纯手工艺并发扬光大的,更是凤毛麟角。城市中更是已经见不到这样的传统手艺了,只有较为偏僻点的地方才能见到一两个这样的老艺人。
虽然这样的老手艺已经不多见,但是很多老人都对弹棉花有着很清晰的记忆,甚至有些老人更是那个年代弹棉花的一把好手。那时弹棉花对孩子而言也有特殊的魔力,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好像变魔术一般。
身处异乡的游子,每每过年回到家乡,最想念的还是家乡的小吃和父母做的饭菜,还有妈妈早已准备好的温暖的棉被,那是所有的被子里最温暖的棉被。
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习俗,被子在婚姻当中象征着一辈子的意思,所以当新婚夫妻一起盖一个被子时,有被叫做合欢被。意思就是一辈子幸福美满,所以这些都代表着父母对新人的美满。也是寄托着祝福,因此不管自己的女儿用得上用不上,都是会缝被子的。我们中国人都是讲究着好事成双,所以一般陪嫁的被子很多都是双数的。
男娶女嫁,谁家不弹上几床崭新的棉被呀。被子誉为“一辈子”,讨个好彩头,可不能马虎。往往东家都会尽其所能,把棉花匠伺候得满心欢喜。棉花匠也上心,把那棒槌抡得格外的有劲,棉花弹得雪白蓬松。
棉花匠基本都是一个人,但到了放线蒙被的时候,东家才会派一人给师傅做对手,在一头帮忙放线扯线。结婚的棉被,一般都会在上面用红线拼个“囍”字,有的棉花匠手巧,还能用红线拼成鸳鸯戏水、喜鹊登枝之类吉祥喜庆的图案来,备受东家的喜欢。
去了棉籽的棉花堆积在木板上,棉花匠便在腰间系上一根绑带,后背固定一根竹竿。把那只笨重的大木弓一头系在腰间,一头吊在竹竿上,大木弓上有一根竹筷一般的牛筋长弦。
那只木制的棒槌也是特制的,前面是一个圆头,圆头上有凹槽,弹棉花时,以右手拿木棰敲击弓上牛筋,再随手一拉动,牛筋就弹了起来,如此反复的点击,随着“嘭嘭嘭”的声响,木板上的棉花纷纷被弹松,棉絮纷飞,几个时辰,已是一堆蓬松的棉花了,就像天上的云朵一般。棉花弹好后,归整铺平,接着就是放线了。
把棉线穿在一根细小的竹竿上,线盘固定好后,二人对面而立。棉花匠抓住一头棉线后,就把竹竿伸向对面,对面的人接过棉线,比划好长短,顺势把棉线扯断,动作有条不紊,行云流水。如此经纬交叉,纵横交错,就把棉絮固定好了。之后,用木制磨盘,在上面使劲来回碾压,使之服帖,厚薄均匀。最后,用竹子编成的竹匾再磨平整,这样,一床棉被就弹好了。
翻出你家的手工棉被,你也一定能够找到很多的回忆。我不禁感叹手工艺人的不易和匠人精神。在此,致敬手工艺人!
张岱笔下的泥人:中国传统的民间手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苏无锡惠山泥人的历史
江苏无锡惠山泥人简称惠山彩塑或惠山泥塑。当年的泥塑艺人,大多数都是看祠堂的人,由于靠看祠堂维持不了生计,闲暇时就靠做泥人贴补家用,那时的惠山泥塑不仅仅是手工艺品,还是一种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有着美好的生活期盼。
关于民间泥塑的记载最早见于《古今图书集成》,第二十二卷元旦部,其中记武进县元旦风俗:
“买泥人,鬼脸子、搏土做人物形,工且肖,唯梁溪虞山人多造之。鬼脸子即昔人云面具也,二者儿童争购笑午”。
这段文字记载说明从明代开始无锡(梁溪)就成为民间泥塑的产地,脸谱、面具品种繁多,“工且肖”说明当时工艺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据此计算,惠山彩塑已经有四百年的历史了
明代绍兴人,文学家张岱,号陶庵,在他的《陶庵梦忆》卷七愚公谷条记载:
“无锡去县北五里为铭山(锡、山),进桥店在左岸,店精雅,卖泉酒、水坛、花缸、宜兴罐、风炉、盆盅、泥人等货。”
说明当时受明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当时的泥人已经成为商品进入市场销售。现在我们的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惠山大阿福
惠山泥人中,人们最熟悉,也最受老百姓喜爱的就是惠山大阿福,关于大阿福有一个这样的神话传说:在很早以前,惠山一带野兽横行,危害儿童。有个叫“沙孩儿”的小孩,勇斗猛兽,为民除害。为了纪念“沙孩儿”,人们用惠山的粘土塑造了勇敢的“沙孩儿”形象。经过历代艺人不断地加工创造,这个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艺术形象,便在人们心中活了下来。因为大阿福最早是作为神供在惠山寺内,因为它有避邪的作用。
大阿福是清代中期制作的,大阿福是一男一女二神的形象,大阿福的泥塑语言通过民间手工艺人的.塑造表现得淋漓尽致。民间艺人对大阿福的塑造,从传统的神话故事开始构思,无论是在造型还是用色上都颇为讲究。在造型上,民间艺人把他们塑造成壮健的男女娃娃形象,怀里抱着百兽之王——狮子,表示驱邪迎福之意。它盘膝而坐,头上梳着发髻,满面笑容,怀抱青狮,身上画着青地红花,很富情趣。
大阿福头戴牡丹花寓意富贵;身穿五福衣寓意纳福(五福包括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胸前配长命锁寓意长寿;怀抱青毛狮寓意辟邪;足穿粉底靴寓意登第。造型上讲究概括丰满,完整健康。一个满”字,可称是惠山泥人造型的基本特征。
惠山泥人在色彩上讲究一个“爆”字,就是强烈跳动的意思,大胆使用大红、正绿、金黄、云青等原色用为底色,对比强烈醒目,风格独特,乡土气极浓。由此大阿福成为江西惠山泥塑的典型代表。
民间泥塑的传承
民间泥塑在其发展过程中历经磨难,披荆斩棘而又充满了时代特色。民间手艺人们的用自己的勤劳和无上的智慧,创造出了具有中华魂的民间艺术瑰宝。
a民间泥塑在一代又一代的民间艺术大师的神奇创作中,让泥捏彩塑赋予了时代鲜活的生命,形成了属于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气息。它们都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民间艺人的手中,一代代地传承下来。不仅闻名于国内,而且享誉世界各地。在民间艺人们的手中默默地传承这项技艺,使得古老的手艺延续至今。
民间泥塑有着自己的物理生命,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为的破坏,实物可能会越来越稀少,再加上民间泥塑的传统只在少数民间艺人那儿得到延续,所以要加强对民间彩塑的保护,对民间手艺的传承这将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只有我们更多人关注中国民间传统手艺,才不会让像惠山泥人这样有趣又巧妙的民间手艺失传。
端午节是哪一年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端午节距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节日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蒿、喝雄黄酒、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等。
端午节习俗:
1、扒龙舟
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人们通过祭龙,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
2、挂艾草与菖蒲
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来源亦久。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
3、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4、放纸鸢
纸鸢,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在中国南方一带,端午节儿童放纸鸢称为“放殃”。
5、洗草药水
草药水,即是古籍记载的沐兰汤,端午日洗草药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6、拴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
7、打午时水
端午节“打午时水”是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的传统习俗。古人把端午当天打上来的午时水视为大吉水。
8、浸龙舟水
端午前后的强降水,人们称之为龙舟水、端阳水、发龙水、龙降水等,认为这种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
9、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
10、贴午时符
旧时广东一些地方有贴“午时符”的习俗。午饭后,家家贴“午时符”。符条上面用朱砂写上“五月五日午时书”等字样,然后挂在门上涂上朱砂用来避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