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艳华

时间:2023-12-05 04:28:59编辑:莆田seo君
学习经历

范艳华研究员2000年毕业于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0—2006在西南大学生物技术中心攻读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2009-2011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作博士后研究。

他的博士论文于2007年获重庆市优秀论文奖、2009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是西南大学第一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实现了西南大学和重庆市农学学科百篇优秀博士论文零的突破。

工作经历

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范艳华研究员主要从事昆虫病原真菌分子改良及分子致病机理、酶的定向进化及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及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研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等项目。

以第一作者在Nat Biotechnol, PLoS ONE, Appl Environ Microbiol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SCI论文1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Nat Biotechnol(影响因子31.1)上,研究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科研项目主持课题

国家自然基金:利用分子改造获得提高球孢白僵菌毒力的新丝氨酸蛋白酶基因(30600411)

重庆市科委自然基金:球孢白僵菌降解昆虫体壁蛋白酶CDEP-1的分子改造及应用(2006BB1346)

西南大学博士基金;利用家蚕几丁质酶提高球孢白僵菌的毒力(SWUB2006026)

主研课题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球孢白僵菌侵染与抗逆相关功能基因研究(2003CB114203)(骨干研究人员)

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项目:杀虫真菌侵染相关基因的克隆与球孢白僵菌高效杀虫重组菌株的研究(2001AA214051)(骨干研究人员)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利用DNA shuffling 技术改造杀虫真菌分解寄主外壳几丁酶”(30080001)

已发表论文

Yanhua Fan

, Weiguo Fang, Shujuan Guo, Xiaoqiong Pei, Yongjun Zhang, Yuehua Xiao, Demou Li, Kai Jin, Michael J. Bidochka, Yan Pei. Increased insect virulence inBeauveria bassiana overexpressing an engineered chitinase with the chitin binding domain fromBombyx mori,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07, 295-302

Yanhua Fan

, Weiguo Fang, Yuehua Xiao, Xingyong Yang, Yongjun Zhang, Michael J. Bidochka, Yan Pei. Directed evolution for increased chitinase activity. 2007, Online

Yanhua Fan

, Yongjun Zhang, Xingyong Yang, Xiaoqiong Pei, Shujuan Guo, Yan Pei. Expression of aBeauveria bassiana chitinase (Bbchit1) inEscherichia coli andPichia pastoris. 2007, Online

Weiguo Fang, Bo Leng, Yuehua Xiao, Kai Jin, Jincheng Ma,

Yanhua Fan

, Jing Feng, Xingyong Yang, Yongjun Zhang, and Yan Pei. Cloning ofBeauveria bassiana chitinase geneBbchit1 and its application to improve fungal strain virulence.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05, 71(1): 363–370

Ling Li,

Yanhua Fan

, Luo Xiaoying, Yan Pei, Zeyang Zhou, Expression ferric chelate reductase gene inCitrus junos andPoncirus trifoliata tissues,Acta Botanica Sinica,2002, 44)7: 771-774

范艳华

,张永军,罗志兵,冯静,方卫国,裴炎,球孢白僵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CDEP-1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菌物学报 2006,25(1): 56-62

李 凌,

范艳华

,罗小英,周泽杨,裴 炎,香橙和积的三价铁整合还原酶诱导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1(23)5:435-437

张永军,金 凯,罗志兵,蒋小东,

范艳华

,方卫国,裴 炎. 转基因球孢白僵菌发酵产物对野生菌株的增效作用. 植物保护学报. 2006,33(3):246-250

科研成果

专利申请

裴炎,

范艳华

,张永军,方卫国. 重组丝氨酸蛋白酶及含有其的杀虫真菌剂(专利号:ZL 200510114696.1)范艳华研究员论文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和《Plos One》杂志上 生物技术中心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合作,开展蚊子和红火蚁生物防治的研究。该工作主要由生物技术中心范艳华研究员完成,其成果最近分别在国际顶尖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和《Plos One》上发表。

蚊子是传播疟疾的主要媒介,同时也是登革热、黄热病等的传播载体,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并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由于蚊子对传统化学农药产生了抗药性,使其防治形势日趋严重。而红火蚁在中国和美国均为一种入侵物种,对农作物、电路设施及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目前也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

昆虫病原真菌是控制自然界昆虫种群数量的主要因子,有着广泛的宿主,可侵染多种农业害虫及城市卫生昆虫,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为提高昆虫病原真菌的杀虫效率,范艳华博士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裴炎教授的指导下提出了利用来自昆虫自身的因子改造昆虫病原真菌,即“以其之矛,攻其之盾”的策略,其博士论文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论文奖。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访问期间,范艳华研究员和Keyhani教授合作,对该策略进一步加以应用和发展。在杀虫真菌中分别表达来源伊蚊可阻断肠胰蛋白酶合成的TMOF因子,以及来源火蚁与信息素产生相关的β-NP因子,使其在侵染过程中干扰宿主的生理生化反应。改造后的重组菌株不仅提高了击倒蚊子和火蚁的效果、靶标性强,同时由于所利用的干扰因子来自昆虫,寄主难以产生抗性。该研究成果,为城市卫生昆虫和作物害虫的防治提供了一个新的策略,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上一篇:村委会公章图片

下一篇:纸包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