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城市排名一二三线
一线城市4个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新一线城市15个
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郑州、青岛、长沙、天津、苏州、南京、东莞、沈阳、合肥、佛山。
二线城市30个
昆明、福州、无锡、厦门、哈尔滨、长春、南昌、济南、宁波、大连、贵阳、温州、石家庄、泉州、南宁、金华、常州、珠海、惠州、嘉兴、南通、中山、保定、兰州、台州、徐州、太原、绍兴、烟台、廊坊。
三线城市70个
海口、汕头、潍坊、扬州、洛阳、乌鲁木齐、临沂、唐山、镇江、盐城、湖州、赣州、漳州、揭阳、江门、桂林、邯郸、泰州、济宁、呼和浩特、咸阳、芜湖、三亚、阜阳、淮安、遵义、银川、衡阳、上饶、柳州、淄博、莆田、绵阳。
湛江、商丘、宜昌。沧州、连云港、南阳、蚌埠、驻马店、滁州、邢台、潮州、秦皇岛、肇庆、荆州、周口、马鞍山、清远、宿州、威海、九江、新乡、信阳、襄阳、岳阳、安庆、菏泽、宜春、黄冈、泰安、宿迁、株洲、宁德、鞍山、南充、六安、大庆、舟山。
34个省会城市排名
34个省会城市排名如下:
北京市(京):11
天津市(津):12
上海市(沪):31
重庆市(渝):50
河北省(冀):13
河南省(豫):41
云南省(云):53
辽宁省(辽):21
黑龙江省(黑):23
湖南省(湘):43
安徽省(皖):34
山东省(鲁):37
新疆维吾尔(新):65
江苏省(苏):32
浙江省(浙):33
江西省(赣):36
湖北省(鄂):42
广西壮族(桂):45
甘肃省(甘):62
山西省(晋):14
内蒙古(蒙):15
陕西省(陕):61
吉林省(吉):22
福建省(闽):35
贵州省(贵):52
广东省(粤):44
青海省(青):63
西藏(藏): 54
四川省(川):51
宁夏回族(宁):64
海南省(琼):46
扩展资料
省份
省份指中国的行政规划,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分布
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
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
3、华中地区(包括河南、湖南、湖北);
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青海、陕西、甘肃、新疆);
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重庆、西藏);
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全国城市排名 全国城市排名前100
8、港澳台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台湾)。
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1个地区(州、盟),比上年减少了6个;660个市,其中:
直辖市4个;地级市285个(包含新设立海南省三沙市),比上年增加7个;县级市374个,比上年减少7个;1642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比上年减少7个;845个市辖区,比上年增加15个。
全国城市排名 全国城市排名前100
2021年gdp全国城市排名
2021城市gdp排名如下:
1、上海
2、北京
3、广州
4、重庆
5、苏州
6、成都
7、杭州
8、武汉
9、南京
10、天津
11、宁波
12、青岛
13、无锡
14、长沙
15、郑州
16、佛山
17、济南
18、合肥
19、福州
20、泉州
21、南通
22、东莞
23、西安
24、常州
25、唐山
26、徐州
27、大连
28、温州
29、昆明
30、厦门
31、潍坊
32、绍兴
33、扬州
34、南昌
35、盐城
36、石家庄
37、嘉兴
38、泰州
39、台州
40、临沂
41、洛阳
2022年全国城市排名
2022年全国城市排名第一名是北京,第二名是上海,第三名是。本周第四名是深圳,第五名是武汉,第六名是南京,第七名是成都,第八名是重庆,第九名是天津,第十名是杭州。
2022年的全国城市排名是有以上这些城市的,并且这里只是列举了前十名,而且是按照综合实力去进行排名的。
并且这些城市在全国内都是比较有名的,因为他们的发达程度比较高,还有就是相关的GDP以及综合实力都是比较高的。而且在国内都是一个比较好的旅游城市,知名度都是比较高的。
所以在相关的综合实力排行的城市里面的话就有这些城市,并且这里只是列举了前十名的城市,后续还是有很多其他的城市的。
中国城市排名
2022中国十大城市排名依次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苏州、南京、重庆、武汉。
综合实力最强的中国四大一线城市排名顺序重新回归“北上广深”。其中,在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彰显了言出必行的大国担当,极大提升了城市形象及影响力,荣登2022中国第一大城市宝座。
粤港澳大湾区已跻身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四大湾区之一,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广深的城市品牌价值进一步缩小,深圳有望在一两年内赶超广州。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国际公认的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此次有20个城市上榜,位居中国十大城市群排名榜首。
相关资料:
1、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是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此次区域内全部9个城市均入选2022全国百强城市名单。
2、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城市群,正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此次区域内有8个城市上榜。
3、以武汉、长沙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已形成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加上尚处于培育阶段的南昌都市圈,此次区域内有12个城市上榜。
4、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成渝城市群是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此次区域内有3个城市上榜。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未来或有更多城市上榜。
中国十大城市排名
目前我国十大城市的排名依次为(按城区人口数量排名):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重庆市、广州市、成都市、天津市、武汉市、东莞市和西安市。
据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资料《2020中国人口分县资料》显示,上海市(城区人口达到1987.31万)、北京(城区人口达到1775.17万)、深圳(城区人口达到1743.83万)。
重庆(城区人口达到1634.4万)、广州(城区人口达到1487.84万)、成都(城区人口达到1334.03万)、天津(城区人口达到1093.31万)。
上海介绍:
上海市不愧是“魔都”、国际化大都市,还是国家中心城市和超大城市。是国第一经济大都市,经济总量不仅常年位居全国首位。
城区人口数量也是排名第一,城区人口达到1987万人,已接近2000万人,上海排名第一实至名归。上海不仅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一,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也是保持第一的位置。
全国城市排行榜2022
全国城市排行榜2022:
1.超大城市最新排名:
第一名:上海:常住人口2487.1万人,城区人口1987.3万人。
第二名:北京:常住人口2189.3万人,城区人口1775.2万人。
第三名:深圳:常住人口1749.4万人,城区人口1743.8万人。
第四名:重庆:常住人口3205.4万人,城区人口1634.4万人。
第五名:广州:常住人口1867.7万人,城区人口1487.8万人。
2.特大城市最新排名:
第一名:武汉:常住人口1244.8万人,城区人口995.3万人。
第二名:东莞:常住人口1046.1万人,城区人口955.8万人。
第三名:西安:常住人口1218.3万人,城区人口928.4万人。
第四名:杭州:常住人口1193.6万人,城区人口874.2万人。
第五名:佛山:常住人口949.9万人,城区人口853.9万人。
3.Ⅰ型大城市最新排名:
第一名:南宁:常住人口874.2万人,城区人口456.7万人。
第二名:石家庄:常住人口1123.5万人,城区人口442.4万人。
全国城市排名 全国城市排名前100
第三名:厦门:常住人口516.4万人,城区人口436.4万人。
第三名:太原:常住人口530.4万人,城区人口405万人。
第四名:苏州:常住人口1274.8万人,城区人口399.1万人。
第五名:贵阳:常住人口598.7万人,城区人口382.7万人。
4.Ⅱ型大城市最新排名:
第一名:兰州:常住人口435.9万人,城区人口288.9万人。
第二名:中山:常住人口441.8万人,城区人口274.3万人。
第三名:惠州:常住人口604.3万人,城区人口266.9万人。
第四名:汕头:常住人口550.2万人,城区人口253.1万人。
第五名:临沂:常住人口1101.8万人,城区人口246.7万人。
2022年106个大城市名单出炉
1.超大城市
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武汉。
2.特大城市
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
3.Ⅰ型大城市
南宁、石家庄、厦门、太原、苏州、贵阳、合肥、乌鲁木齐、宁波、无锡、福州、长春、南昌、常州。
4.Ⅱ型大城市
兰州、中山、惠州、汕头、临沂、淄博、温州、呼和浩特、绍兴、唐山、海口、柳州、徐州、烟台、洛阳、邯郸、珠海、包头、保定、廊坊、大同、江门、赣州、西宁、南通、银川、扬州、遵义、襄阳、鞍山、昆山、莆田、绵阳、盐城、泉州、咸阳、台州、芜湖、株洲、淮安。
济宁、吉林、大庆、桂林、秦皇岛、湛江、宜昌、齐齐哈尔、抚顺、上饶、南充、义乌、邢台、泰安、开封、张家口、新乡、聊城、淮南、十堰、宜宾、枣庄、岳阳、慈溪、衡阳、长治、连云港、赤峰、晋江、泸州。
这些大城市名单中,江苏、山东、广东、河北、浙江、辽宁比较多,其中江苏有11个,山东和广东各10个,河北和浙江各7个,辽宁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