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村(粤拼:Mo Ning,潮拼:Bhu Leng),地处粤东沿海,因古代常有海盗侵掠,先民"以武宁乡"(见"真武寺"碑记),故名。现立于”真武亭”亭侧的宋代“武宁铺”石碑一座(古代里程计量单位,十里一铺),为有据可考的名称来源,迄今已有千年历史。武宁村自古隶属潮州府,系潮州府潮阳县大坭都(今惠来县靖海镇)辖地;明嘉靖三年(1524年)析潮阳县大坭都、酉头都、惠来都,海丰县隆井都之一半置惠来县,隶属惠来县管辖;1958年撤销惠来县建制,划归潮阳县,1961年3月恢复惠来县建制,归属惠来县至今。1980年代,析武宁村之仙家寨置“仙家村”,现辖区包括武宁村上围、下围及新村三部。
地理位置全境位于北回归线以南,G15沈海高速公路(深汕高速公路)跨境而过,距深汕高速仙庵站9km,有村道连接G228国道(S337葵和公路),距广汕高铁潮南站13km、惠来站25km(预计2020年开通),距揭阳潮汕机场97km。
气候特征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终年无雪少霜。因地处粤东南沿海,夏秋两季常受台风、强热带风暴袭击。
人口民族汉族潮州裔,胡、林、陈、廖姓聚族而居。
教育事业武宁小学
医疗卫生武宁村卫生站
历史文化一、【潮州八邑史录】《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三 潮州府 部分【潮阳县志】记载:灵山驿,在县南门外。又
武宁驿
,旧在县南七十里。二、《潮阳大事记》记载:明洪武初年(约1368~1370),又创建
武宁驿
(在丰欢乡武宁)、北山驿(在丰欢乡庵头)。(注:潮阳县丰欢乡,元末至明初行政建制,《潮阳县志》记载,辖邑旧有四乡,西曰新兴、曰兴仁,迤北而东曰奉恩,南曰丰欢。)三、《广东历代方志集成》记载:惠来县铺十七,曰县前,曰茅萍,曰黄岗,曰塘下,
曰武宁
,曰靖海,曰径心,曰径口,曰茶铺,曰禄昌,曰总铺,曰龙岗,曰鸡岗,曰双梅,曰莲塘,曰甘泉,曰大陂。四、雍正《惠来县志》记载:“
武宁铺
,旧有驿,今徙程乡县,径心驿舍改为公馆,在大坭都。” “明代武宁驿
驿丞(嘉靖四年~三十年):陈继先,山东人;王臣,上虞人;陈缐,梧州人;沈钺,莆田人;江洋,南安人。俱嘉靖年间任,后武宁驿改程乡县,嘉靖四年前属饶平,嘉靖三十年后隶程乡县。”五、雍正《惠来县志》记载:清雍正年间,全县集市有七处:南门市、东门市、西门市(以上三市在惠城镇)、
武宁市
(今武宁村)、复古市(今东铺村)、黄岗市(今黄岗村)、龙江市(今隆江镇)。原是武宁驿,后降格为铺,明清时期称“武宁楼”。武宁铺20世纪60年代仍在,文革时拆毁,今只剩下铺碑、铺柱。“武宁铺”石碑立于真武寺边,一根完整的铺柱被作为地砖铺设于寺前,刻有阴刻字。通往径口村(径口铺)的古驿道仍作为村道使用,距铺址1000米有武宁桥,桥头有碑。
地方特产潮州特色粿品
风景名胜【真武寺】始建于明清时期。
【光华古寺】始建于明清时期。
【武宁桥】元至元五年(1339)僧竹林建,桥长19.5米,宽2.9米,由花岗岩石板筑成。
【武宁驿(铺)遗迹】武宁铺石碑、铺柱。
【风狮爷石碑】位于村东往口埔村方向,是闽南、潮州一带的地方民间风俗。
【宋大峰祖师庙】位于村北,有武宁 和德善堂,创办于1986年,系村民自发从事修桥造路、收尸殓骨、扶贫济困等福利活动的组织。
【罗将军墓】1980年代收殓白骨时所建。
民间文化潮州大锣鼓
:
源于古中原文化,在唐代有一种以打击乐为主的鼓吹乐,常在庙堂祭祀、迎神赛会或节日欢庆活动中使用。潮州人的先祖从古中原南迁而来,带来了这种气势恢宏的广场艺术,并在宋代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潮州大锣鼓。营老爷:
是本村的一种传统民俗祭祀活动,“营”是潮州方言词,它保留着来回走动,飞来飞去(《汉书颜注》)和畛域(《文选薛注》)的古义,《诗经》中便有“营营青蝇”一句。上神的祭祀而称作“营大老爷”,是因为祭祀过程,必有土神巡土安境的仪式。“营老爷”一般在元宵节进行,由村民抬着老爷绕村而行和祭拜,游行队伍包括标旗、潮州大锣鼓、英歌舞等,以及游行结束后的“骑香船”仪式(骑:潮州话扛、抬的意思),用于祈求风调雨顺,全村平安。潮州歌谣:
以潮州方言创作的民间文学口头创作方式,如“天顶两只鹅,阿弟有阿兄无。阿弟生仔叫大伯,大伯听着无奈何,收衫收裤过暹罗……”“天顶一粒星,地下开书斋,书斋门,未曾开,阿奴哭欲食油堆,油堆未曾浮,阿奴哭欲偷牵牛,牛未醒,阿奴哭欲掠草蜢,草蜢卜卜跳,阿奴气到嘴翘翘。“等。潮州工夫茶
:食工夫茶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交际礼尚,因而产生了许多礼俗。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先尊后卑,先老后少”,“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新客换茶”,“暗下逐客令”,“无茶色”,“茶三酒四秃桃二”的讲究。另外切忌“喝茶皱眉“,是对主人的不恭。潮州传统民居:
四点金、下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