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大连理工大学有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24个硕士点以及工商管理硕士(MBA,含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的学位授予权;导师队伍中有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全校共有博士生指导教师213人,硕士生指导教师801人,其中两院院士19人(双聘院士1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9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7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4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基金获得者3人,高等学校百名教学名师获得者1名。目前,各类在校研究生共9295人,其中博士生1873人。大连理工大学1949年4月建校,学校以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为中心,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已形成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学校设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含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建筑学、工程硕士四个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科研工作具有较强实力,有1个国家培训基地(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岸及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等。学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现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40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聘请名誉教授、客座教授、顾问教授235人。
历史沿革大连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1949年4月建校,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60年10月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86年4月设立研究生院;1988年3月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1996年启动实施“211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启动实施“985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被中央确定为中管干部学校。2012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大连理工大学依照“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坚持标准、创新模式”的指导思想建设盘锦校区,与主校区同标准、同档次、同水平办学。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入选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名单。
师资队伍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学校有教职工4082人,其中专任教师2580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兼职教师中的两院院士3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4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0人,“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16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37人,“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2人;博士生导师958人,硕士生导师2371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865人,副高级职称1158人,学校现有博士生4737人,硕士生13171人,本科生25611人。(数据截至2020年1月)院系设置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化工学院
——化学学院
——环境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化工机械学院
——制药科学与技术学院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外国语学院
机械与材料能源学部
——机械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学院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
经济系
建设工程学部
——土木工程学院
——水利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学院
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工程力学系
——船舶工程学院
——汽车工程学院
——航空航天学院
电信与电工学部
——电气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系
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系
——嵌入式系统工程系
——网络工程
——服务科学与工程
——数字媒体系
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系
——企业管理系
——人力资源管理系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系
——中文系
——公共管理系
——法律系
——哲学系
建筑与艺术学院:
——建筑系
——艺术系
创新实验学院
体育教育部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国防教育学院
城市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航空航天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科研实力大连理工大学在科研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
1个国家干部培训基地——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是专门培养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从事商业管理研究、和经济管理国际交流的国家基地。
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岸及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大连理工大学—七贤岭国家大学科技园
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大连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振动与强度测试中心
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与特种加工实验室、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组织架构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此外还有,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微纳米技术及系统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内燃机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工业设备先进控制系统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生物基化学品重点实验室、制造管理信息化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模塑制品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制造管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动物性食品安全保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7个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精细化工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先进装备设计与CAE软件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电子政务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先进船舶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高性能树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车辆先进设计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分中心,2个国家培训中心(中国微电子技术应用开发培训中心、大连ITU互联网培训中心),3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基础物理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生物与环境实验中心、信息技术实验中心、水利学实验中心),6个辽宁省示范性专业,4个辽宁省骨干教师培训基地,2个研究基地(辽宁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辽宁省高校“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研究基地),13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先进船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进装备设计与CAE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大连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市级研发机构,2个校企合作研究院(沈鼔-大工研究院、辽油-大工研究院),4个世界银行贷款、高等教育发展项目建设的教学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基础物理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基础力学实验中心),70个独立的研究中心、研究院(室),73个研究所。2001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级教学、科技奖励28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59项。社会影响大连理工大学在2007年的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四大论文索引排名中,SCI排名国内第14位,EI论文排名第7位,会议论文排名第15位,社会科学论文排名第13位。2008年,SCI排名国内第14位,EI论文排名第5位,会议论文排名第19位。
人才培养服务面向,符合建设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定位。目前,学校拥有本科专业5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4个,涵盖了理、工、经、管、文、法6个学科门类,体现了“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协调发展”的专业发展目标。学校在注重适度增设新专业的同时,尤其重视已有专业的建设与调整,有两个专业分别在2003年和2004年全国本科专业排名中名列第一。
“十五”期间,学校人才培养规模扩大,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培养层次明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赢得了很高的社会声誉。全日制本科生规模稳步增长,全日制本科生规模从2000年的11919名增加到2005年的17526名。研究生规模则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从2000年的3041名增加到2005年的13690名,其中在校博士研究生为2580名,在校硕士研究生超过7000人。目前,全日制本科生与研究生之比为1:0.78。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学校充分利用自身传统与优势,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多方探索,坚持并发展行之有效的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等多类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并实施了融课内与课外、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基本实验与科研训练为一体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全校公共基础课按理、工、经、管、文、法学科打通,技术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按学科大类打通,体现了基础坚厚化、专业宽广化、专业方向柔性化、培养学生个性化。
在“十五”“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的同时,学校重点建设了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实验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创新教育实践基地等十多个教学基地、实验中心和实验室,已初步建设成有特色的示范性的教学实验基地。“十五”“211工程”建设的重点项目和公共服务体系面向本科生开放;接纳一部分优秀学生参加课题研究,使学生了解科研前沿;学校制订了“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计划”,开展科研助手活动,引导学生“科研助学”。创新教育的气氛日趋浓厚,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一批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教材专著“十五”期间,学校建成了32门校优秀课程,14门辽宁省精品课程和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近三年来共出版教材418部,其中12部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9部为国家“十五”规划教材。有4部教材被列入2003年国家“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已开发CAI课件208个,其中77个已通过鉴定或正式出版。
获得奖项“十五”以来,学校每年设立100万元左右专项经费,支持教改项目。共支持458项校内教改项目,20项国家级教改项目和5项省部级教改项目。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5项,其中一等奖2项(含与校外合作1项),二等奖3项(含与校外合作1项);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4项,其中一等奖2项(与校外合作),二等奖2项。2004年获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19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2001年至2004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共87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34项,三等奖36项)。
教学质量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第一,重视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建设与落实,坚持严格管理、严格考核、严格淘汰的要求,在实践中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校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和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针对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确定了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设立了主要质量监控点,开展课程评估,制定了《大连理工大学课程评估指标体系》,从2003年秋季学期开始进行了全校范围的课程评估。
学科建设学校投入专项经费重点建设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基础力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机械基础等34门对教学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核心课程;在教学内容更新的基础上,学校还在改进教学方法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211工程“十五”“211工程”建设中,招收外国留学生工作也有较大的突破,5年来共招收各类外国留学生495人。与此同时,研究生培养的种类增加,培养模式多样化。启动了硕士生“以课题为牵引、以团队为基础”的培养模式,提倡以研究生为主体的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教学方式;实行弹性学制;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工作能力。设立了博士点点长和研究生培养督导组,负责二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和研究生培养质量。建立了导师基金,实行导师全面负责制;建立博士论文基金和优秀博士论文奖励基金,这些措施促进了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5年来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4篇,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奖31篇。
硬件设施学校依山傍海,办学条件优良。已形成一校、两地(大连市、盘锦市)、三区(大连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的办学格局,总占地面积357.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5.5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现有藏书353万余册,中外文电子期刊6.4万余种。学校现有运动场馆面积19.6万平方米。学校拥有一流的智慧校园环境,三校区有线网、无线网全覆盖,校园一卡通通过刷卡、扫码、刷脸等多种方式实现身份认证、缴费和消费,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在国内高校中居于先进水平。(数据截至2020年1月)
国际交流学校在国家开放大局中谋划新作为,开创国际化办学新格局,在“以我为主、开放办学”的国际化战略指引下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251所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际校所合作关系。在学生国际化方面,学校有包括国家公派、联合培养、交换学习、短期交流访问、海外实习等150余项海外交流项目;2019年,共派出长短期交流学生2633人次;截至2019年底,在校国际学生人数1611人,创历史新高。在教师国际化方面,2016—2019年,聘请长短期海外专家学者3415人,2019年获批国家级外国文教专家项目19个;2019年教师长短期出国境公派、进修、参会、访问1710人次。(数据截至2020年1月)
学院事件2021年6月23日,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关于取消刘辉等147名2016级超期在职单证硕士研究生学习资格的决定》(简称《决定》)。《决定》称,经学部(学院)核对报送,刘辉等147名2016级在职单证硕士研究生在学已超过5年,根据《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决定取消147名研究生学习资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