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为沙岗保,民国29年属涂楼乡沙岗保,民国33年涂楼乡合并于屿头乡,沙岗、涂楼、沙楼、丹舟4保合并为沙岗、涂楼2保。新中国初期属十二区的西山(包括沙岗)、土楼2乡,1955年12月十二区并入杜浔区,土楼乡合并于沙西乡(含沙岗、西山)。1958年9月属杜浔公社沙西大队,1961年属沙西公社辖,1984年9月改为沙西乡(1992年2月改为镇)的沙西村,村辖沙岗、西山2社(自然村),全村1338户,5384人。
姓氏源流沙岗社为“五社林”发祥地,有祖祠“本仁堂”、“陶金堂”。祖先开基于元代,明代已传衍沙岗、涂楼、西山、枫林(今作枋林)、丹洲(即丹舟)5社,清代又分衍到古雷等处。沙岗社有多个房头其中“大厝内”“白楼”两房为最大,占了沙岗社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大厝内所供神祈为“辅胜将军”,白楼所供神祈为“周仓爷公”,并有各自的祖祠,其它各个房头也建立了各自的祖祠,沙岗社现有人口4368人,林氏为主。
西山社,今为林、陈(小部分)二姓所居,人口1016人。林姓于明代从沙岗传衍,陈姓是后来者,从附近传入。
名胜古迹沙岗村有庙宇5间,王爷公庙(钦天府)、大门公庙、协天大帝庙、辅胜将军庙(大厝内)、周仓爷公庙(白楼)。另有“福神正德庙(6间)”祠堂有本仁堂(林氏家庙)、淘金堂,沙岗村大门公庙宇里有康熙59年知县判定水利纠纷碑一座。门口有一棵500多年老树,俗称“茂面花”。
西山村有乾隆时建四方形土楼(德基楼)尚存,庙宇一间,辅胜圣侯庙,另有“福神正德庙(2间)”。
庙宇活动沙岗社“钦天府”
俗称“王爷公庙”
里面所供神祇就是王爷公,进庙正中央为“大王爷公”
,左边为“三王爷公”
(俗称”武王爷“),右边为“二王爷公”
(俗称“文王爷”),三尊王爷公前面为数十尊神兵神将
;“王爷公”诞辰为每年农历10月14、15、16日三天,每三年出庙一次代天巡狩行乡。“大门公庙”
里面所供神祇为两尊“大门公”
和一尊“
五谷王”
;“大门公
”诞辰为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当天傍晚六点多大门公出庙游巡村里;五谷王诞辰为每年农历四月十六。“协天大帝庙”
俗称“帝祖庙”
、“
关帝庙”
;里面所供神祇为“关帝”,进庙正中央为观看春秋的“关帝君”
,左边“周仓”
,右边“
关平”;
“辅胜将军庙”
里面所供神祇为“辅胜将军”一尊,诞辰为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周仓爷公庙”
里面所供神祇为“关帝”一尊,“周仓”一尊;另有“福神正德庙”6间,各间庙里面所供神祇为
“
土地公公”
,“土地婆婆”
;西山社“辅胜圣侯庙”
俗称“辅胜将军庙”,庙里所供神祇为两尊“辅胜将军”,诞辰为每年农历9月14、15、16日三天。另有“福神正德庙”2间,庙里所供神祇为
“土地公公”
民俗节日沙岗社
“王爷公行乡”
在漳浦县之西南边境金刚峰下苏海之滨,有一诺大的村落名叫沙岗村,该村有一座庙宇绮丽而庄肃,村人称为"王爷公庙"庙内所供神祇就是王爷公,立庙以来每逢三年一度的“沙岗王爷公行乡”代天巡狩,重装宝像,邻村皆应邀扛像游巡村里以示巡狩庇佑,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沙岗王爷公行乡”这种风俗沿袭至今已达一百多年,“王爷公行乡”之日各村社的神祇汇聚,鼓乐喧天、礼仪隆重堪称壮观老少皆为之振奋。参与“王爷公行乡”者除同族:涂楼、丹舟、西山、枋林四村外,还有同姓下埔,吴姓埔头,许姓阿边两村,郑姓东坪五村,古雷港口村,杜浔山上村、园头村。“沙岗王爷公”诞辰为每年农历10月14日、15日、16日三天,每三年举办一次盛大的行乡典礼。行乡队伍长度达两公里,队伍人数达三千多人,行乡路程达20多公里。上次行乡典礼举办为2012年,据下次举办“沙岗王爷公行乡”为农历2015年10月14日。
经济状况有耕地1462亩,其中水田1390亩,农地72亩。大都种稻。有大片山地、滩涂,改革开放以来,大念“山海经”,宜果山地种植荔枝、龙眼、杨梅等果树500多亩,其他造林。围垦和改造1800多亩鱼、虾、虫 寻养殖池。
有猫头水库(小二型),建成于1968年11月,库容33万立方米,已并入祖妈林水库供水,水源更充裕,涂楼、沙岗一带水田不至缺水,沙岗村年创产值1900万元。
基本设施电视机普及率99%,电话机普及率99%,手机普及率99%,私家车普及率87%,摩托车普及率98%,液化气普及率100%,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村自办自来水设备,户户饮用自来水。?
教育状况沙西中学设在本村,校园面积27450平方米,校舍面积4540平方米,设34班,学生1748人,教师107人。
沙西中心小学设在本村,有15个班级,学生637人,教师3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