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对联

时间:2023-12-02 01:16:41编辑:莆田seo君

三字寓意好的对联

三字寓意好的对联,说到对联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接触过对联,对联又称为楹联,是一种源远流长,雅俗共赏的应用文体。对联的形式有很多种,三字寓意好的对联。

短短三个字也能作出精妙的上下联,一般以人名,匾额为主,详情如下:

1、孙行者--------祖冲之,这幅对联十分经典,孙对祖,行对冲,特别是最后的之乎者也,十分工整;

2、墨西哥--------文中子,当年陈寅恪在清华国学院招生就出了这道题,后来周祖谟对胡适之;

3、潇湘馆--------衡芜院,这是大观园的匾额名,自成对联;

4、霍去病--------杨大年,这是黄炎培当年看望生病的杨姓朋友所作的对联;

5、独角兽--------比目鱼,这是鲁迅先生幼时对塾师的对联;

6、乾元阁--------坤贞宇,这是北京雷坛庙旧匾,上下自成联;

7、黄花宴--------红叶诗,这是九日重阳节短联,非常应景。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即使是短短的三字,也可以作出很多精妙的上下联,读之回味无穷。

一、对联的基本概念

对联又称为楹联,是一种源远流长,雅俗共赏的应用文体。它要求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言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二、对联的发展历史

对联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早在秦汉以前,在我国一些地方就有过年悬挂桃符的习俗。而春联的出现是在桃符的基础上慢慢演变发展起来的。

现今我们在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时,随处可见古刹、佛堂庙宇、博物馆、大学、古村落门楼、茶舍等处的佳联妙对。

胸中正-----眸子了

少所见-----多所怪

惊天地-----泣鬼神

磨不磷-----涅不缁

经一失-----长一智

有治人-----无治法

此一时-----彼一时

前怕龙-----后怕虎

赍盗粮-----借贼兵

眼不见-----心不烦

满招损-----谦受益

礼之用-----和为贵

官不威-----爪牙威

上求材-----臣残木

高不成-----低不就

一不做-----二不休

借寇兵-----赍盗粮

墙有缝-----壁有耳

顾大局-----识大体

数东瓜-----道茄子

郎不郎-----秀不秀

你不仁-----我不义

彼一时-----此一时

吃一堑-----长一智

千叮咛-----万嘱咐

亲者痛-----仇者快

攻必克-----守必固

狡兔死-----良狗烹

死不死-----活不活

神不知-----鬼不觉

风从虎-----云从龙

心头刺-----眼中疔

说时迟-----那时快

砍一枝-----损百枝

一则一-----二则二

龙生龙-----凤生凤

前怕狼-----后怕虎

不出户-----知天下

同生死-----共患难

先小人-----后君子

披云雾-----睹青天

冤有头-----债有主

尽人事-----听天命

可同患-----难处安

言必信-----行必果

高不辏-----低不就

生同衾-----死同穴

貂不足-----狗尾续

一窍通-----百窍通

天不怕-----地不怕

乌头白-----马生角

识大体-----顾大局

丁是丁-----卯是卯

睁只眼-----闭只眼

谦受益-----满招损

人有脸-----树有皮

对联的规则特点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就是说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同。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每句之内词与词之间,平仄尽量交替。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也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另外,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相同位置上的词平仄应尽量相反。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另外,写对联相关的横批,可称为对联的题目,即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对联的分类

1、从字数上分类

短联:字数较少,一般不需要在文中断句的对联,如“山有色,水无声”、“夏雨、春风”。

中等联:一般字数在十字至二十五字间,如“月落天光送曙,冰消地气回春”、“夜半星移惊起一林宿鸟,春深雷动震醒九渊潜龙”。

长联:一般是指全联超过四十字的对联。

2、按内容分类,叙事联、状景联、抒情联、晓理联、评论联。

3、按联语出处分类:集句联、集字联、摘句联、创作联。

4、按写作方法分类:正对、反对、串对。

5、按应用范围分类:门联、装饰联、交际联。

上一篇:杨吉儿

下一篇:指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