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出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因倡导女性受教育权利而惨遭武装分子枪击头部,但是,她奇迹生还。本书记录了马拉拉在艰难处境中,如何坚持上学、坚持抗争的艰辛历程,同时也讲述了在她头部遭受枪击后如何顽强生存下来的励志故事。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让她从斯瓦特地区的偏僻山谷,走进联合国发表演说,走上了为争取女性的受教育权而不懈奋战的道路。[1]
作品目录序章
那一天,我的世界轰然改变
第一部在塔利班到来之前
01女儿诞生
02父亲是鹰
03在学校里长大
04这个村庄
05为什么我不戴耳环,为什么普什图人不说“谢谢”
06垃圾山的孩子
07想让学校关门大吉的穆夫提
08地动之秋
第二部死亡之谷
09电台毛拉
10太妃糖、网球与斯瓦特佛像
11聪明的班级
12血色广场
13古尔·玛凯的日记
14一种有趣的和平
15离开河谷
第三部三颗子弹,三个女孩
16悲伤之谷
17祈祷再长高些
18女人与海
19秘密的塔利班组织
20谁是马拉拉?
第四部生死交关
21“主啊,我将她托付给你”
22未知的旅程
第五部第二条命
23“头部中枪的女孩,伯明翰”
24“他们夺走了她的笑容”
尾声一个孩子,一名教师,一本书和一支笔……[2]
创作背景2009年,塔利班(恐怖组织)控制着马拉拉的家乡巴基斯坦斯斯瓦特地区,禁止斯瓦特地区(斯瓦特县是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东北部的一个县)女性接受教育。
2009年,只有12岁的马拉拉却勇敢地为英国广播公司撰写起了博客,记录塔利班(恐怖组织)统治下的生活。她曾在一篇博客中表述,如果塔利班颁布法律,她们就再也无法上学了。马拉拉的博客引起了美国媒体的关注,美国《纽约时报》为她和她的家人拍摄了一部纪录片。由此,这个立志要当医生的小女孩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马拉拉和她的家人为躲避战火背井离乡,当反恐行动告一段落后,马拉拉和家人返回了家乡,满眼的瓦砾和废墟使马拉拉改变了理想,她想当一名政治家去拯救国家危机。由于在争取妇女权益方面的杰出贡献,马拉拉在2011年成为巴基斯坦首位“国家和平奖”得主。她的奔走与呐喊成为激励女孩们重返校园的号角,她的荣誉与影响力也成为挑战塔利班的利剑。
2012年10月9日,丧心病狂的塔利班恐怖成员对马拉拉痛下杀手。惨案发生后,巴基斯坦全国和国际社会一片谴责之声。美国和英国政府都表示,愿意为马拉拉提供医疗服务。最终,马拉拉在英国的医院接受了及时的治疗,伤情不断好转。马拉拉的遭遇引发了善良百姓的同情与愤怒,许多学生、普通民众纷纷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塔利班的卑劣暴行。
角色介绍主人公
马拉拉·优素福扎巴基斯坦伊斯瓦特地区胡沙尔学校(《我是马拉拉》41-69)的一名学生。作品鉴赏主题抗击恐怖势力,争取妇女权益。
手法《我是马拉拉》[1]是由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克里斯蒂娜·拉姆撰写的自传。
妙用论证
写作议论文,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那么,论证就是解决“怎样进行证明”的问题。
论证方法:事实论证、理论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很难相信年纪17岁的她有如此成就--包括她从枪伤中恢复以及获得诺贝尔奖--只用了两年的时间。
但是其实马拉拉的故事早在她因被暗杀事件而举世闻名之前就开始了。
马拉拉1997年出生于巴基斯坦伊斯瓦特山谷,她对教育的热爱源于父母的鼓励。马拉拉的父亲齐亚丁为男孩女孩们开设私立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对抗在巴基斯坦的性别歧视。
我是马拉拉
在她遭到枪击的9个月后,劫后余生的马拉拉在联合国发表重要演讲。塔利班(恐怖组织)以为子弹会让马拉拉沉默,但他们失败了。
在枪口下,马拉拉意识到笔和本的重要性。用一句哲言说,铅笔比枪支更有力量。
懦弱、恐惧与无助已经死亡。坚定、力量与勇气诞生了。她还是那个马拉拉,马拉拉的抱负没有变,她的希望没有变、她的梦想也没有变。
作为女童教育权的主要代言人,马拉拉并没有因威胁停下她奔走呼号的脚步。她的事迹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为什么这个小女孩的身上有着远远超出同龄人的勇气和力量。
论点论据
“我们都知道,接受教育是我们的基本权利(论点)。不只是在西方,伊斯兰教也赋予了我们这项权利(论据)。伊斯兰教义提到,每个女孩和每个男孩都该上学(论据)。《古兰经》里这样写道:真主希望我们习得知识,他想让我们知道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以及海洋与星辰的奥秘。(论据)世界上有5700 ”万名孩子没有上小学,其中有3200万是女孩。可悲的是,我自己的国家巴基斯坦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地方之一:510万名儿童没有上过小学。但我们的宪法里却明文规定每个孩子都赋予这项权利。(论据)”
事实论证
女孩继续被杀害,学校被炸毁。3月时,位于卡拉奇的女子学校遭受攻击。一枚炸弹和一枚手榴弹,在 一场颁奖典礼正准备开始之前,被掷进了学校的操场。学校校长阿布多·拉什德因此丧生,8个五到十岁之间的孩子受到伤害。一个八岁的男童面临左半身瘫痪的命运。(论证)”
比喻论证
“一个孩子、一位教师、一本书和一支笔可以改变世界。”(比喻论证)
作品影响马拉拉日[3]
2012年14岁的女学生马拉拉因致力于斯瓦特地区和平而备受赞誉。虽然塔利班禁止斯瓦特地区女性接受教育,但是马拉拉不仅继续学业,还致函外媒,为巴基斯坦妇女和儿童争取权益。2011年12月,她被巴基斯坦政府授予“国家和平奖”,并成为这一奖项的首位得主。2012年10月9日,马拉拉在放学回家途中遭枪手袭击严重受伤。联合国于2012年11月10日宣布,将每年11月10日定为“马拉拉日”,以表彰马拉拉不畏塔利班威胁、积极为巴基斯坦女童争取受教育权利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作品评价名家点评一个几乎改变国家命运的小女孩。她的勇敢抗争令人惊讶,更令人敬佩的是,她在千钧重压之下表现出来的幽默感与优雅。
有些人是注定伟大的,马拉拉就是其中一个。
--蒋方舟[2]
媒体热议对一个正在兴起的民族而言,不论他们是否承认,女孩是他们最重要的资源。
——《华盛顿邮报》
马拉拉或许不是第一位站出来宣讲笔比刀剑更有力的人,但是她可能是唯一的一位在枪击中活下来并不断争取受教育权的青年。
——《洛杉矶时报》[2]
马拉拉在展现了她自身非凡的同时,也让孩子们明白,在掌握阅读和书写后,他们将会有多么大的发展可能性。
——《纽约客》
诺奖评语挪威诺贝尔委员会2014年10月10日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17岁的巴基斯坦女生玛拉拉·尤萨夫扎伊和印度儿童人权活动家凯拉什·萨蒂亚尔蒂,以表彰他们在推动儿童权益上的贡献。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说,授予玛拉拉和萨蒂亚尔蒂诺贝尔和平奖的原因是“他们为儿童和青少年不受压迫而斗争,并争取所有儿童能够获得教育”。
作者简介马拉拉·优素福扎伊(Malala Yousafzai)1997年生于巴基斯坦,11岁时便在BBC网站发表文章,讲述她及家人朋友在塔利班组织控制下的地区学习、生活和争取儿童、女性受教育权利的情况,这些内容受到国际媒体的密切关注。2014年,年仅17岁的马拉拉获得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也是诺贝尔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得者,同时,她也获得过国际儿童和平奖、巴基斯坦国际青年和平奖。[2]
克里斯蒂娜·拉姆(Christina Lamb)英国知名战地记者,她于1987年开始报道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消息,五度获得英国年度外派记者奖,以及普利巴优卡尔瓦多斯奖(thePrix Bayeux-Calvado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