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
西周时灵丘属燕,春秋时灵丘属晋,战国时,赵武灵王置云中、雁门、代郡,灵丘属代郡。
灵丘县
秦统一六国后,灵丘属代郡。
西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置灵丘县,因有赵武灵王墓而得名,属并州代郡。东汉初县废属幽州代郡,灵帝光和元年(178年)灵丘改属冀州中山国。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年)灵丘属新兴郡(治今忻州)。
三国曹魏时灵丘属冀州中山国。
西晋时灵丘县废属幽州代郡。
十六国时属后赵幽州代郡,前燕、后燕因之。
北朝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86年),拓跋建魏置灵丘郡(治灵丘),属司州(治平城)。县西置莎泉县。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改司州为恒州,灵丘郡属恒州(治平城)。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535年)灵丘郡改北灵丘郡(治灵丘,今县东十里),领灵丘、莎泉二县。北齐北灵丘郡(治灵丘县),属恒
灵丘县
州。北周置蔚州(治灵丘),北灵丘郡属之,莎泉县并入灵丘,灵丘辖广灵。县南置大昌县。北灵丘郡辖灵丘、大昌、广昌(今河北省涞源县)。隋开皇三年(583年)大昌县并入灵丘,灵丘郡废,属蔚州。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废治灵丘的蔚州及北灵丘郡,灵丘属雁门郡。
唐武德六年(623年)复置灵丘县及蔚州(仍治灵丘),寄治阳曲县,武德七年(624年)寄治繁畴县,八年(625年)寄治秀容(今山西忻州)。唐太宗贞观五年(651年)还治灵丘,属河东道蔚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24年)蔚州移治安边县(今河北蔚县)。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灵丘属兴唐郡(治今河北蔚县),后属蔚州。
五代时灵丘属后晋、后唐之蔚州(治今蔚县)。
辽代属西京道蔚州。
金代属西京路蔚州。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年)四月灵丘县升为成州,属西京路蔚州。贞祐四年(1216年)割为代州支郡。
元代灵丘属上都路(治今内蒙古多伦西北)蔚州。
明代属大同府蔚州。
清雍正六年(1728年)蔚州改属直隶宣化府,灵丘由历属蔚州改归山西大同府。宣统三年(1911年)属山西省雁平道大同府。
行政区划区划沿革民国元年(1912年)灵丘县直属山西省。
民国三年(1914年)属山西省雁门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直属山西省。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九月阁锡山将山西划为7个行政区,灵丘属第一行政区(驻五台,领17县)。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将第一行政区中的8县划为,第十行政区,灵丘属之。
民国三十一年至三十四年(1942年~1945年)灵丘又属第一行政区。
日本侵略军侵占大同地区后,于民国二十六年10月(1937年)成立伪晋北自治政府,辖雁北13县。民国二十八年9月(1939年)伪晋北自治政府改称晋北政府。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日伪晋北政府改称大同省公署。
抗日战争期间,灵丘为重要抗日根据地之一,历属晋察冀边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20日日军侵占灵丘城,10月23日八路军115师收复灵丘城,成立灵丘县抗日民主政府,并创建以灵丘、广灵、蔚县、涞源、易县五县行政委员会(驻上寨)。11月中共晋东北特委划为一、二两个分区特委,灵丘属一特委领导。12月上寨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辖上寨、下关、冉庄、南城(今涞源县南城乡)。灵丘县抗日民主政府辖城关、三山、东河南、赵北4个区,不久王庄堡归属灵丘为5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月,中共五地委在下寨南成立,灵丘由一地委改属五地委领导。9月22日晋察冀边区察南雁北办事处在雁翅成立,灵丘属之。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察南雁北办事处撤销,灵丘属晋察冀边区第二专署。
民国三十年(1941年)2月,二专署重新划县界。灵丘县9、10、12区划归浑源县,2区划归广灵县,灵丘县重编为6个区:1区龙玉池,2区银厂,3区冉庄,4区上寨,5区下关,6区招柏。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9月,晋察冀边区设冀晋、冀察、冀中、冀热辽4个行政公署,灵丘县属冀晋行政公署的第五专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3月30日日军被赶出灵丘城,灵丘县全境解放。6月,王成庄、赵北、史庄3个区重新划归灵丘,全县划为10个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灵丘所在的雁北由第五专区改为第一专区。石家田、柳科重新划归灵丘。全县由10个区改划为8个区。同年10月阎锡山派任玉玑在大同组织国民党灵丘县流亡政府,任以"山西省灵丘县政府驻同办事处”名义挂牌办公。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3月,国民党灵丘流亡县政府迁到广灵县北关。11月冀晋区与察哈尔省合并为北岳区,灵丘等雁北各县属之。全县8个区改划为36个小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21日,国民党灵丘县流亡政府县长任玉玑被解放广灵县城的解放军俘虏,该“政府”自行解散。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北岳区与冀热辽区合并重建察哈尔省,灵丘所在的原北岳一专区改为察哈尔省雁北专区。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灵丘仍属察哈尔省雁北专区。年末,灵丘全县新编为7个区,辖224个行政村。
1952年12月13日,察哈尔省撤销,灵丘县所在的雁北专区重归山西省。
1958年9月,浑源县王庄堡、中庄铺、温庄堡划归灵丘县管辖。
1959年1月29日,雁北专区与忻州专区合并为晋北专区,灵丘属之。
1960年王庄堡、中庄铺、温庄堡重归浑源管辖。
1961年5月,晋北专区复分为雁北、忻县两个专区,灵丘仍属雁北专区。
1978年雁北专区改称雁北行政公署,灵丘仍属之。
1993年7月地市合并后属大同市。
区划详情截至2018年,灵丘县辖3个镇、9个乡,县政府驻武灵镇。
武灵镇东河南镇上寨镇落水河乡赵北乡独峪乡下关乡白崖台乡史庄乡石家乡柳科乡红石塄乡地理环境位置境域灵丘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大同市东南角,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3′~114°33′,北纬39°31′~39°38′。东与河北涞源、蔚县接壤,西与繁峙、浑源毗邻,南与河北阜平交界,北与广灵相连。全县南北长84公里,东西宽66公里,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5]
地质灵丘县位于五台山、太行山、恒山三大山脉余脉的交接处,由于各大山脉所处造山构造阶段不同,因而境内地质非常复杂。从太古界最古老地层至新生界全新统最新地层,境内都有出露。主要出露地层有:太古界、上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奥陶系、寒武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全县地层南老北新。
地形地貌灵丘县东为太行山山脉的支展,南为五台山山脉的延续,北为恒山山脉的延伸。三大山脉环绕,境内群山林立,大小山峰500余座,海拔1300米以上山峰百余座。山区面积1788.1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的65.5%,素有“九分山水一分田”之说。东部、南部为石山区。东部属太行山脉,南部属五台山脉,包括大东河以东、唐河以南的山区,有招柏、红石塄、下关、上寨、狼牙沟、三楼、独峪、银厂、白崖台9个乡镇的全部,与柳科、石家田乡的东半部。面积为1352.3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9.5%。本区重峦迭嶂,绝壁陡峻。北部土石山区,属恒山山脉。包括赵北、王成庄、石家田、柳科、史庄5个乡,面积为437.1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6%。灵丘县境内山峰海拔1500米以上的55座,2000米以上的3座。中部、东部山峰,属太行山余脉。
气候灵丘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冬长夏短,寒冷期长,雨热同季,季风强盛。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无炎热,雨量较集中;秋季短暂,天气多晴朗;冬季较长,寒冷少雪。境内山峦重叠,地形复杂,海拔高度悬殊,全县气候分布有差异,同一区域、同一天内气候也不相同。
根据灵丘境内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地理形势,大致可分为4个气候区:暖温半湿润区:包括三楼、下关、下寨、红石塄、狼牙沟(岭南部分地区)等乡村。本区气候温和,雨量充足,但平坦地少,坡梁地多,宜于发展林牧业;亚中温半湿润区:包括独峪、白崖台和狼牙沟乡的岭东、岭北和上寨镇的西北地带。本区土地少,山大坡广,气候差异大,适宜发展林牧业;川下中温区:包括东河南、唐之洼、城关、高家庄、落水河5个乡镇和史庄乡南部的韩坪、辛庄、上梭、下梭,赵北乡的白马寺、下红峪等村。本区地形较平展,面积较广阔,光、热、水较充足,是县内主要的粮食产地;凉温半湿润区:包括赵北乡的北部、王成庄、史庄、石家田、柳科、招柏、银厂乡的大部。海拔在1300至1600米以上,气温低,无霜期短,气候变化大。但本区土地广阔,宜于粮、油、林、牧并举。
水文全县主要河流有10条,均属海河水系。按出县境流向又分为两个支系:一系以唐河为主要干流,由唐河及其支流赵北河、华山河、大东河、塌涧河、上寨河、招柏河7条河组成,在县境东南马头关汇合后,由下北泉村流入河北省涞源县,汇入大清河;另一系以冉庄河为主干,由冉庄河、独峪河2条河组成,经西南端花塔村出境后汇入河北省阜平县大沙河。另外下关乡境内的下关河出县南境汇入大沙河。
唐河,海河水系大清河一级支流,古称寇水、沤夷水,为灵丘县最大的河流。源予浑源县境内的枪风岭东北7.5公里的东水沟,有大小支流43条。由浑源县王庄堡进入灵丘境内,西东走向横贯灵丘盆地,从门头峪折向东南经红石塄乡下北泉村进入河北省涞源县境内,往南注入唐县西大洋水库,汇归大清河。该河县境内干流流经东河南、唐之洼、城关、高家庄、落水河、红石塄6个乡镇,境内河长58公里。包括6条支流,境内流域面积2071平方公里。
赵北河,源于县境西北部王成庄寒风岭、西山沟和广灵县海子。有大小支流11条,上游源头有岭底、西山沟、漫山三条支流。河长38公里,河宽50~90米,流域面积310.8平方公里。该河流经王成庄、赵北、东河南3个乡镇,上游在王成庄乡养家会村下潜入地下,于东河南镇古树村、燕家湾村一带与唐河汇合。
华山河,源于县境北部史庄乡窑沟、北水泉一带,流经史庄、城关两个乡镇,全长27公里,有大小支流15条,流域面积136平方公里。
大东河,源于县境东北部石家田乡西山、温北堡、温东堡及柳科的塔地一带。流经石家田、柳科、落水河3个乡,于落水河乡南庄村汇入唐河。有大小支流9条,全长32.8公里,河宽60~100米,流域面积27.86平方公。
塌涧河,源于石家田乡义泉岭、太那水、马头关一带,有支流两条,流经石家田、城关、落水河3个乡镇,全长21公里,于落水河乡北水芦村汇入唐河,流域面积66.9平方公里。
招柏河,源于县境东部招柏乡西叉、腰站北沟及云彩岭沟,南北走向纵贯招柏乡全境。于红石塄乡下北泉村西汇入唐河。全长23.3公里,流域面积125.9平方公里。
上寨河,源于县境南部上寨镇庄子沟、串岭、石矾及狼牙沟乡狼牙沟一带,大小支流17条,流经上寨、狼牙沟、红石塄3个乡镇,于红石塄乡马头关汇入唐河,全长33.7公里,流域面积193.5平方公里。
下关河,源于县境南部上寨镇青庄、井上及下关乡刘家坟、西湾一带,有大小支流21条,全长25.2公里,于下关乡青羊口进入河北省阜平县汇入大沙河。流域面积233平方公里。
冉庄河源于县境中部银厂乡干河沟、水泉一带和西部白崖台乡铺西、白崖台一带,流经银厂、白崖台、独峪、三楼4个乡,有大小支流12条,全长46.8公里,流域面积547.6平方公里,于三楼乡花塔村南汇入阜平县大沙河。
独峪河,为冉庄河主要支流,源于县境南部独峪乡鹅毛沟、红花沟、杏树沟、杜家河一带,大小支流6条,河长31.2公里,流域面积243.1平方公里,于三楼乡西槽沟村西南汇入冉庄河。
土壤灵丘土壤分为4个土类、10个亚类、26个土属、71个土种:山地草甸土:主要分布在灵丘东北部柳科乡甸子山风凰尖一带的山顶平台和缓坡处。海拔2000米以上,面积0.38万亩。根据成土过程划分山地草原甸土1个亚类、1个土属、1个土种;棕壤:分布于太白山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顶缓坡平台上,总面积为1.57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0.38%。根据成土过程分为生草棕壤1个亚类、1个土属、2个土种;褐土:是主要的农业土壤。从地形部位讲从海拔800米开始到1800米高处均有分布,总面积39.76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97%。褐土细分为淋溶褐土、山地褐土、淡褐土性土、淡褐土、草甸褐土5个亚类;草甸土:分布于唐河两岸及南山河谷阶地上,面积10.2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5%,该土类所处地势平坦,地下水位在1.5~2.5米之间,水源充足,肥力高,是受生物气候影响较小的一种隐域性土壤。成土母系多系近代河流冲积物,因各河流的上游母质不同、河性的差异,以及河床的远近不同,沉积物错综复杂,质地差异较大。分为浅色草甸土、盐化浅色草甸土、沼泽化草甸土3个亚类。
植被灵丘县有广阔的牧坡草场和森林植被。全县牧坡草场总面积为220.23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54%,覆盖率在70%以上,是雁北地区草地面积最大的县。森林面积为53万亩。分布全县各地。
灵丘县牧坡草场分为4类,即山地草原类、山地草甸类、灌丛草地类、灌木草丛类。其中山地草原类包括山地干草原亚类、亚高山草甸草原亚类;山地草甸类包括亚高山草甸亚类、中低山草甸亚类;灌丛草地类属山地灌丛类。山地草原类,此类草地本县共有15.77万亩,占全县总草地面积的7.2%。土壤主要以淡栗钙土、亚高山草甸草原土为主。低山山麓地带,多属黄土性农业土壤类型。植被以冷生和温生的多年生禾草及蒿类和百里香组成,个别地段有杂草,也分布有零星灌木。不食草和毒草常见的有狼毒、阿尔泰紫菀等。本类包括2个亚类,3个组;山地草甸类,此类面积21.72万亩,占全县总草场面积的9.9%,此类草场多分布在海拔1500至2000米的北部山区,生草层发达,肥力较强,产草高,质量也好。植物种类达40至50种。有2个亚类、3个组、3个型;灌丛草地类(山地灌丛类)土壤主要为山地草灌褐土和少量淡栗钙土。主要优势灌木种类为虎榛子和醋柳,灌木占15%~30%,分虎榛子和醋柳两个组。面积有46.56万亩,占全县草地总面积的21.1%;灌木草丛类南部山区大面积的草地多属此类,面积为136.19万亩,占全县草地总面积的61.8%。有1个组3个型。
人口民族截至2018年,灵丘县户籍总人口为245858人。其中,男性126785人,女性119073人。据人口抽样调查统计,全县常住人口为244109人。其中城镇人口为82481人,乡村人口为161628人。常住人口中,男性128241人,女性115868人。城镇化率达到33.7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8‰。
2021年6月,大同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常住人口212771人。[4]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灵丘县土地总面积409.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2.9377万亩(1983年底计数),占总面积的12.4%。耕地中水浇地10万亩,水平梯田3.3321万亩,沟坝地2.0795万亩。牧坡面积规划为135万亩(1980年牧坡普查灵丘牧地面积为220万亩,近年来重新进行了规划),占总面积的32.9%。宜林面积规划为165万亩,占总面积的40%。其中有林面积为53万亩(根据雁北地区林业勘察设计队普查统计),占总面积的10.24%。难以利用的土地面积39.6万亩(其中水域占地7万亩),岩石裸露32.5万亩,全县村庄城镇厂矿占地4.4万亩(其中村镇占地3.5万亩,县城占地0.43万亩,厂矿占地0.5万亩),道路占地0.7万亩(其中公路占地0.4万亩,铁路占地0.23万亩,农村道路占地660亩)。还有宜垦荒地11.8万亩及退耕还林还牧和其它闲散地2327亩。
矿产资源灵丘县
灵丘矿产资源丰富。据地质部门初步勘查,有金、银、铜、铁、锰等金属和沸石、珍珠岩、花岗岩、长石、石棉、方解石、黑砂石、石灰石、硫磺、渗水石、矸石、粘土等非金属,以及煤炭、油页岩等能源矿藏,还有稀有金属铀、钼等共计40余种。植物资源灵丘县境内主要的植物物有树木、(粮食、油料)作物、蔬菜、其他经济作物、野生植物、花卉、药材等。
林木有:油松,又名短叶松、巨果油松,‘是南北山天然林中主要树种之一。全县现有油松面积达25万亩。落叶松亦名华北落叶松、雾天落叶松。本县有5万多亩,多为幼林。侧柏又名扁柏、香柏、黄柏、扁桧。邓峰寺有柏树栽植。槐树,又名国槐、家槐,分布于山川、丘陵、家院路旁。全县有3万余亩。榆树又名家榆,全县山川均有分布。山杨又名火杨,小叶杨又名白杨,山川丘陵均有分布。二十世纪50年代引进栽植加拿大杨。青杨又叫大叶白杨、家白杨、河杨。还有槟果、沙果、李子、葡萄、红枣等树木。灌木林有胡榛子、酸棘、醋柳、木瓜、刺玫、黄刺玫(油瓶瓶)、紫穗槐。
粮食作物有小麦、稻谷、玉米、谷子、高粱、马铃薯、红薯、莜麦、糜、黍、荞麦、豆类等。油料作物有花生、菜籽、蓖麻籽、葵花籽等。
蔬菜,叶菜类有菠菜、芹菜、君达、芫荽等:根菜类有白萝卜、胡萝卜、蔓菁等:葱蒜类有大蒜:大葱、韭菜、葱头等:茄果类有茄子、青椒、辣椒、西红柿、豆角等:白菜类有白菜、玉蔓菁、茴子白、芥菜等:瓜类有黄瓜、葫芦、倭瓜、甜瓜、乔瓜、西瓜、番瓜等:多年生菜类有黄花菜等。
其他经济作物有大麻:本地称白麻,以下关的白麻为最好。1982年引进烤烟栽种,当年栽种面积5717亩。本县有芦苇分布,面积不大。
野生植物中野草有茅草、蒲草、萱草、蓑草、扁竹草、娥冠草、碱草、金丝草、百里香、苔草、蒿类、达乌里胡枝子、稗子、三毛草、沙蓬、龙须草、艾等:野菜有苦菜、甜菜、地皮菜、蒲公英、苜蓿(有人工种植)、翟麻花、地椒、黄花、蕨菜、灰菜、马齿苋、山葱、山蒜等:其它野生植物有野豌豆、棘豆等。
花卉主要有山丹、芙蓉、菊花、石竹、十样锦、玉簪、牡丹花、鸡冠花、喇叭花、莲花、羊绣花等:近年来大搞美化、香化,从外地引进不少新的花卉品种,如君子兰、万年青、箭兰、吊兰、吊金钟、美人蕉、海棠、茉莉、月季、仙人掌、米兰、玻璃翠等;还引进不少木本花卉,如石榴、腊梅、扶桑牡丹、夹竹桃等。
灵丘药材有200多种,主要有:黄芩、柴胡、地榆、秦艽、山桃仁、家桃仁、冬花、猪苓、山大黄、甘草、苍术、黄精、知母、苍耳、茵陈、防风、益母草、半夏、车前子、地骨皮、瞿麦、远志、白芍等40余种。
从1956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人工培栽了药材,发展了王成庄、银厂、下关乡杨庄、招柏乡腰站等药材基地,引进栽培了许多新品种,主要有:黄芪、党参、西大黄、当归、枸杞、菊花、长山药、牡丹、瓜篓、白芷、大青叶、板兰根、连翘等:还有动物类与矿物类药材。动物类药材有全虫、獾油、五灵脂、龟板、鹿茸等。
动物资源灵丘县境内主要的动物有哺乳纲、鸟纲、两栖纲、爬行纲、鱼纲、昆虫等。
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虎、金钱豹、土豹、猞狸,出没于太白山、邓峰寺林区、甸子山林区,数量很少。食肉目犬科:狼、赤狐、沙狐,南北山区均有。食肉目鼬科:黄鼬(黄鼠狼)、狗獾、猪獾、石貂、艾虎(俗名臭狗),南北山区均有。偶蹄目牛科:狍。猪科:野猪,南北山区、太白山区均有,数量很少。兔形目兔科:草兔、蒙古兔。翼兽目蝙蝠科:蝙蝠,广布全县。啮齿目仓鼠科:中华鼢鼠、大仓鼠、黑线鼠、子午沙鼠。鼠科:小家鼠。跳鼠科:五趾跳鼠。松鼠科;黄鼠、花鼠、岩松鼠,随处可见。食虫目猬科:刺猬,分布于南北山区,数量很少。
鸟纲,雁形鸭科:白天鹅,偶尔在唐河流域水面出现,数量很少。野鸭,唐河水域、上寨河、下关河水域出现较多。隼形目集科:红隼,红脚隼,分布于南部山区。鹳科:黑鹳见于南山水域。鸡形目雉科:石鸡、雉鸡、斑鸡、山鹑、半翅、全翅,南北山区较多。鸦形目鹰科:鸢、雀鸢、白尾鹞、鹊鹞,南北山区、丘陵均有。大鸳、马雕,南北山区亦有,数量较少。鸽形目鸠鸽科:斑鸠、岩鸽,全县山区、丘陵均有。鹗形目鸱鹗科:短耳鹗、长耳鹗分布全县。裂形啄木鸟科:缘啄木鸟、斑啄木鸟,全县均有。雀形目鸦科:喜鹊、乌鸦、白颈鸦、红嘴小鸭,遍及全县。雀科:三道眉草垴、灰眉岩垴。百灵科:凤头白灵、云雀、沙白灵。鹪科:画眉,分布于山区、丘陵。文鸟科:麻雀,全县广布。雨燕目燕科:家燕、金腰燕,平川、丘陵较多。
两栖纲,蛙科:青蛙、泽蛙。蟾蜍科:蟾蜍,全县河滩、沟渠均有。
爬行纲,壁虎科:壁虎、山地蜥蜴,分布全县。蛇类:白花蛇、黑乌蛇、菜花蛇,山地、丘陵均有。
鱼纲,本县下关河、三楼河产甲鱼。50年代后期人工开掘鱼池引进鲤鱼、鲢鱼、红鳟鱼。
昆虫,种类繁多,遍布全县,有天敌昆虫、粮食作物害虫、果林害虫。天敌昆虫有30余种,有小花蝽、猪蝽、蚁蛉、小脚小蜂、茧蜂、瘦姬蜂、广赤眼蜂、危草蛉、金星步行虫、步甲、瓢虫、蜻蜓、食蚜蝇、螳螂等。粮食作物害虫主要有蝗虫、蝼蛄、蛴螬(核桃虫)、地老虎(土蚕)、金针虫(黄蚰蜒)、黑婆(东方金龟子)、菜白蝶、根蝽蟓、粘虫等。果林害虫主要有天幕毛虫、杨枯叶娥、舞毒蛾、梨星毛虫、苯果巢虫、球坚介壳虫、光肩星天牛、青杨天牛、吉丁虫、柳木蠹娥、食心虫、山楂粉蝶、杨二尾舟娥、卷叶娥等。
森林资源灵丘县宜林面积达70万亩,现有森林160万亩,其中经济林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9%。灵丘县主要林种有松、柏、槐、柳、桦等用材林和核桃、花椒、桃、苹果、杏、梨、枣、山楂、柿子等干鲜果经济林。
水利资源灵丘县河流均属山溪性河流,具有山地形和夏雨型,枯水流量小,洪水流量大。夏季洪水暴涨暴落,最大洪峰多出现在7~8月份,最小流量则一般在4~5月份。河道纵坡差很大南部山区大于北部山区。流途中各条河流均有清泉水补给,较大的清泉水点有47个,流量总计为5.11立方米/秒。
灵丘县清水流量受大自然控制,丰水年较多,早年减少,变化幅度较大。各条河流上游都有地表水出流,流量一般为0.02~0.03立方米/秒,唐河在韩淤地清水流量为1.56立方米/秒,唐之洼与东西福田河道干枯,在高家庄村北地表水涌出,在门头峪基岩处清水流量为3立方米/秒。南山的上寨河下游、下关河下游、冉庄河以及冉庄、独峪、三楼,流水潺潺,常年不断,流量一般在0.3~0.4立方米/秒。泉水资源为0.63亿立方米。唐河中游南河滩泉水流量为1.1立方米/秒。石家田乡温东堡、马头关都有泉水涌出,流量分别为0.027与0.017立方米/秒。落水河乡新庄、招柏干河峪也有泉水出露。
灵丘县南北山基岩即下关、上寨、狼牙沟、独峪、红石塄、招柏、冉庄、银厂、赵北、史庄、柳科、石家田,为重碳酸盐一混合型水。灵丘盆地四周边山处为重碳酸盐一氮化物、碳酸盐一混合型水。灵丘盆地内南梁、千树洼、上下南地、水涧、东河南、支角、高渠沟以南,为重碳酸—钙型水。其余为重碳酸盐—钙混合型水。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属优质水,既适宜灌溉,又适宜饮用。
经济综述2018年,灵丘县生产总值完成39.05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5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4.47亿元,同比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20.42亿元,同比增长8.4%。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占10.64%,第二产业占37.06%,第三产业占52.30%。
2018年,灵丘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406人;创业带动就业人数40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305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2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436人。全民技能提升培训47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
2018年,灵丘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0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9.46亿元,同比增长229.2%;基础设施投资完成7.95亿元,同比增长72.5%;工业技改投资完成0.63亿元。
2018年,灵丘县用电量40665.78万千瓦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488.22万千瓦时;第二产业用电量33369.05万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量6808.50万千瓦时。
2020年,灵丘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4.3亿元,同比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2.46亿元,同比增长3%;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2亿元,同比增长2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2亿元,同比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58亿元,同比增长16.1%;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817元、9530元,同比增长5.2%、8.2%。
2021年,灵丘县生产总值678851万元。[6]
第一产业2018年,灵丘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3.54千公顷,比2017年减少0.04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95千公顷,比2017年减少0.04千公顷。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谷物播种面积24.96千公顷,比2017年增加0.17千公顷;豆类播种面积3.15千公顷,比2017年减少0.15千公顷;薯类播种面积2.85千公顷,比2017年减少0.05千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77千公顷。其中:油料种植面积1.90千公顷,同比减少12.81%;蔬菜种植面积为0.29千公顷,同比增长19.1%。
2018年,灵丘县粮食总产量为10.2万吨,比2017年增长3.5%。其中,谷物产量9.1万吨,比2017年增长3.3%;豆类产量0.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9.8%。经济作物中:油料作物产量2417.7吨,蔬菜产量11841吨,瓜果类产量1377吨。
2018年,灵丘县肉类总产量11248.4吨。其中,猪肉产量5906吨;牛肉产量1498吨;羊肉产量3009吨;驴肉产量360.4吨;骡肉产量28.9吨。年末生猪存栏4.71万头,全年生猪出栏7.28万头;年末牛存栏2.92万头,全年出栏1.35万头;年末羊存栏48.76万只,全年出栏27.05万只;年末家禽存栏36.75万只,全年出栏30.62万只。禽蛋产量6647吨,牛奶产量5980吨。
第二产业2018年,灵丘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1.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96%。其中:国有控股企业3.47亿元,同比增长20.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20%(按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
2018年,灵丘县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现行价格)完成15.17亿元,比上年增长33.60%。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126.80%,同比增长19.6%。
2018年,灵丘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7%,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0.86亿元,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下降了13.8个百分点。
2018年,灵丘县建筑业总产值完成4.76亿元,比上年减少2.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3.36亿元。全县建筑业增加值完成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1%。
第三产业2018年,灵丘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5.45亿元,同比增长8.6%。
2018年,灵丘县房地产投资完成0.65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3.8%。
截至2018年末,灵丘县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52550户,其中移动公司用户107200户,联通公司用户32100户,电信公司用户13250户。2018年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35408户,其中移动宽带用户12300户,联通宽带用户12936户,电信宽带用户10172户。
2018年,灵丘县旅游总收入完成24.25亿元,同比增长26.9%;接待游客308.43万人次,同比增长26.5%。
2018年,灵丘县货物运输总量340万吨,比上年增长3%。货物运输周转量50000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旅客运输总量4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客运周转量5000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3%。
2018年,灵丘县财保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930万元,比上年增长33.3%;县人寿财保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519万元,比上年增加1.2%;县太平洋财保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565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县人寿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846万元,比上年减少2.1%。
2018年,灵丘县财政总收入完成3.3亿元,同比增长2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48亿元,同比增长9.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22.37亿元,同比增长16.4%。
截至2018年末,灵丘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22384万元,比上年同期余额增加150606万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99983万元,比去年同期余额增加99602万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63052万元,比上年同期余额增加22451万元。
2018年,灵丘县完成金融扶贫小额信贷任务5873.48万元,涉及全县12个乡镇195个村贫困户1190户。其中:邮储银行发放贷款199户966.08万元,信用联社发放贷款542户2662.4万元,大同银行发放贷款80户400万元,工商银行发放贷款80户400万元,农业银行发放贷款244户1220万元,晋商银行发放贷款45户225万元。
交通截至2009年,灵丘县境内有国、省道3条,县道9条,乡道43条,村道113条,初步形成了以国省道干线为骨架、县乡公路为支撑、沟通城乡、辐射周边、四通八达、“三纵两横五循环”的公路交通网。京原铁路和大涞、天走、京原三条公路干线在这里交汇,荣乌高速公路横贯东西。
2018年全县货物运输总量340万吨,比上年增长3%。货物运输周转量50000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旅客运输总量4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客运周转量5000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3%。
2018年全县农村公路通车里程1427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0公里。2018年末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34272辆,(包括低速货车137辆),其中,小型汽车保有量27411辆。
社会教育事业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截至2018年末,灵丘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7所,其中成人学校2所,职工学校4所,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7所,九年制学校10所,完全小学44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14270人,小学在校学生人数18107人,普通中小学在校教师3936人。2018年全县幼儿园达120所,幼儿园在校幼儿(含公立、附属、民办幼儿园)7026人,幼儿教师876人。2018年全县参加高考人数2125人,二本以上达线867人,达线率40.8%;参加中考人数2552人,中考优生(584分以上)人数362人,优生率14.2%。中、高考成绩均位居全市农业县区前列。文化事业截至2018年末,灵丘县有文化系统公益性事业单位2个(人民文化馆、图书馆),全额事业单位2个(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大队、文体中心),差补性事业单位1个(罗罗腔传习中心,即罗罗腔剧团)。2018年,举办群众文化活动50余次。推进文化“三下乡”,完成581场演出;为农家书屋补充更新配送图书15300册。县文化馆全年开展文艺培训10余次,服务人群1000余人次。县图书馆对新旧图书整理700余册,粘贴书标1400余张;全年借阅2026人次,外借图书888册,服务读者2500余人,提供信息查询150余次,对读者进行业务辅导50余次。发放文化器材46套,采购拉杆音响90台。
社会保障2018年,灵丘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2.53万人、19.39万人、1.42万人、1.40万人、0.90万人。
截至2018年年末全县共有3065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0526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低保金标准从2018年1月起每月提高20元,达到447元/人/月;农村低保金标准从2018年1月起每月提高23元,10~12月每月提高42元,达到4134元/人/年。支付医疗金1005.86万元。
卫生事业截至2018年末,灵丘县现有医院、卫生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站等医疗卫生机构共25所;医院编制床位数(含民营医院)达到945张;医院、卫生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站共有卫生技术人员771人。2017~2018年,新建村卫生室55个,维修32个。通过“四方联动”专项帮扶救助2575人次,累计救助金额178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签约服务人数33602人。开展幸福家庭创建和圆梦女孩志愿行动,表彰34户幸福家庭,资助25名考上二本以上学校的独女户和双女户,每人2000元。为320名村计生员、98户独生子女困难家庭、34户失独、伤残家庭办理了意外伤害险。完成了7名医学定向生就业安置。组织完成乡村医生资格考试工作,共有78人取得乡村医生资格,36人签约上岗。完成20名全科医生特设岗位人员招聘工作。为1464名城乡怀孕妇女免费提供产前筛查和诊断,为804对新婚夫妇实施免费孕前优生检查,发放叶酸1685人份,服用人数1720人,为15080名农村妇女免费“两癌”筛查,为1216名新生儿免费提供疾病筛查,为1220名新生儿免费提供听力筛查,完成护工培训276人。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共有50名终末期肾病患者纳入大病专项救治对象。享受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累计3996人。办理生育服务登记851个,办理再生育服务登记21个,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161个。
环保事业2018年,灵丘县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32万亩。其中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2.32万亩、环京津冀生态屏障项目1万亩。实施乡村振兴村庄绿化2个村。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未成林造林围网封禁62公里。完成10000亩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32万亩。其中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2.32万亩、环京津冀生态屏障项目1万亩。实施乡村振兴村庄绿化2个村。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未成林造林围网封禁62公里。完成10000亩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
旅游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遗址
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遗址位于灵丘县下关乡杨庄村,距县城67千米。医院旧址现保存基本完好。1938年11月9日,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加拿大著名外科医生白求恩,率领晋察冀军区医疗队从阜平到达灵丘杨庄。先后在石矾、串岭沟、黑寺、曲回寺、河浙等抢救伤员,并根据抗日斗争的需要,在察冀军区医院一所驻地杨庄村,创办了特种外科医院。
桃花山景区
桃花山景区位于大同市灵丘县红石塄乡沙湖门一带,经过大自然千百万年的造化,形成了一系列天然溶洞群,主要有山神庙、龙王庙(桃花山水源源头)、蝙蝠洞、桃花洞。桃花洞位于桃花山海拔1900米处。该洞距今已有170万年的历史,并且仍处在生长期。洞内钟乳林立,形态各异。蝙蝠洞位于桃花山北海拔900米处。该洞高大,四通八达。主洞深70多米,有六个出口,洞内数以千计的蝙蝠密密麻麻地倒吊在洞顶。西侧洞的洞壁、洞顶天然形成的壁画,栩栩如生。
觉山寺风景区
桃花溶洞风景区
觉山寺又名普照寺,位于县城东南30华里之外。该寺始建于北魏太和七年(483),现存庙宇为清代重修。主要建筑分庙宇和砖塔两部分。甸子梁
甸子梁位于灵丘与河北涞源、张家口蔚县交界地带,东西狭长,南北广阔,海拔2151米,顶部宽广平坦,面积达3万亩。
平型关
灵丘县
平型关战役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大同城东南灵丘县城西南的蔡家峪、小寨及白崖台乡的关沟、辛诘、跑池一带。因距古长城关隘平型关约5千米而得名,遗址处于一天然沟壑,两边高山陡崖如削,高达数十米,地势十分险要。公路蜿蜒盘绕其间。平型关战役是抗日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国共两军第一次联手阻击进犯日军并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赵武灵王墓
赵武灵王墓位于县城西门外。一九六五年,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武灵王墓原占地约6万多平方米,现保护面积为10900平方米。
曲回寺
曲回寺又称哭回寺,仅次于县城西南独峪乡曲回寺村,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著名特产黄烧饼:制作黄烧饼的原料主要有白面、白糖、芝麻和胡麻油,用胡麻油和白面反复揉搓搅拌,再经过复杂的工艺,最后用烘烤箱烤干,做好的饼是金黄色,因此叫“黄烧饼”。
相传,清朝年间灵丘县城里住了一位富户人家的太太,这位太太半夜里经常想吃饼子,可是佣人们买回的各种面饼,她咬一口便扔掉了。不是嫌油腻难吃,就是嫌干硬难嚼,到哪里去买太太想象中的这种饼子呢?这可难住了她家的佣人。消息传到一个烧饼铺里,掌柜的为了赚钱,就让老师傅设计出了黄烧饼这种食品,卖给这位富太太。富太太吃了黄烧饼,觉得香甜酥脆,味美可口,以后县城里的另外几家烧饼铺便也做起了这类食品。
花椒:灵丘花椒年产量7000公斤,分为伏椒和秋椒两种。
黄米面:灵丘黄米面由黍子加工而成。灵丘黍子有上千年的历史。
荞麦:荞麦食味清香,是很受欢迎的食品。荞麦食品是直接利用荞米和荞麦面粉加工的。荞米常用来做荞米饭、荞米粥和荞麦片。荞麦粉与其它面粉一样,可制成面条、烙饼、面包、糕点、荞酥、凉粉、血粑和灌肠等民间风味食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农牧渔业部确定灵丘县为“国家优质荞麦生产基地”。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本地还盛产莜麦、豌豆、黄芪、小米、绿豆、胡麻等杂粮,灵丘县已经成为优质杂粮生产基地。
莜面:莜面由莜麦加工而成的面粉。经过精细制作成为食品。莜面的营养成份是其它面粉营养成份的七倍以上,可与精面粉媲美。莜面中含有钙、磷、铁、核黄素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和药物成份。
苦荞面凉粉:苦荞面凉粉是灵丘独特的传统美味小吃,其制作方法并不难,一般农家都会制作,民间叫“出凉粉”。
苦荞面凉粉的制作过程是,先把面放在盆里,然后倒入水,边倒水边搅动,搅至半稠半稀的糊状为宜。第二步是,在锅里烧开水后(水的多少因面而定),将已搪好的面糊慢慢往开水锅里倒,边倒边搅,锅底的火不应停,但注意不能太大,以免焦糊,全部倒完,全部滚开成熟。然后用木勺或木拐踩搅,直至全部踩匀筋道。第三步是,用勺子舀到碗或盘子里晾冷后倒出来,成为一个个凉粉坨罗儿。另一种晾凉的办法是将滚熟的凉粉糊涂抹在盆帮上,待冷却后划成小块,一片儿一片儿地欠下来。食用时用刀切碎,浇上备好的佐料齐全的盐水,就可美美地入口了。
代表人物赵武灵王,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军事改革家。
钟声扬,国家一级作家。曾被艾青誉为“诗坛才子”,“北国诗魂”。现任朔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作协会员、山西省文联主席团委员、山西作协理事,山西大学文联顾问、山西散文诗学会主席、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
所获荣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2019年)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9年)
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
2021年6月21日,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